足立六六先生与长安

足立六六先生与长安

一、足立喜六先生与长安(论文文献综述)

胡耀飞[1](2020)在《略说早崎稉吉在陕西等地对隋唐造像的收集》文中研究说明前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瓦解,随之而来的并非和平与发展,而依然是动荡的军阀割据。在此期间,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随后十多年间,藏经洞文书大量被盗走。不独敦煌文书如此,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地面上和地面下的文物,无不遭到西方殖民者和探险家的劫掠。其中,日本与我国同属汉字文化圈,长期以来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比西方更为深入,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史煜[3](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马森[4](2018)在《20世纪以来宋敏求《长安志》研究刍议》文中研究表明宋敏求《长安志》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学着作,20世纪以前只有少数学者谈及其版本、流传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以来,对《长安志》的研究逐渐深入,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界分三个阶段。同时这三个时期日本学者对《长安志》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成果值得关注和借鉴。对中国卷帙浩繁的地方志而言,20世纪以来《长安志》的研究作为近现代地方志研究的缩影,对其他地方志的研究起借鉴作用。

岳圆[5](2016)在《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自公元582年隋文帝下令在龙首原兴建新都,至公元904年韩建改建新城,隋唐长安城存在历时300余年,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目睹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两个王朝的兴起、辉煌和衰落。在这三百余年间,长安城不仅是众商辐辏、万邦来朝的经济、政治中心,更是思想碰撞、文明交融的文化中心,开放活跃、绚丽多姿,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呈现出一片盛世的繁荣景象。其间出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从唐末毁于战火之后,长安城几度更易,现代西安城市便建设于其旧址之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两次针对整个城址的勘探测量,之后地面遗迹迅速被城市建设所湮没,如今除几处重要遗址点,隋唐长安城几乎已无所循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料的详细调查研究,将人物、事件与遗址相互关联,提出目前可操作、易着手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展示和阐释方向,以此来增进公众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理解认识。本文所研究的标识展示内容为:在明确名人足迹所在地的基础上,对于足迹所在的文化遗产地的位置标识,对于足迹所在文化遗产地以及发生在该地点的历史人物活动的展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第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史籍文献、考古资料及现有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考据,整理出名人足迹,并将足迹所在地落位到现状城市。第二方面则对展示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展示策略及建议,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设计研究。

黄思达[6](2016)在《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文中认为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坐落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早已成为西安市的地标建筑,是国内保存至今的古代城市钟楼中体量最大、始建年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在陕西关中地区保留有从明初到清末的诸多木构官式建筑,西安钟楼亦是其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城市钟楼在中国古代属于敲击报时、控制全城作息时间的公共建筑,通常为楼阁式建筑。与一般的楼阁建筑相比,城市钟楼在屋架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即需架设一根大梁用以悬挂铜钟,因此结构的稳定性是设计建造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对西安钟楼的营造做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根据历史文献和图像祥考了西安钟楼的营建史,包括其创建、迁移、功能变更的详细状况。从楼体结构来看,西安钟楼是典型的明、清通柱式木楼阁实例,其构造节点以及构件样式均复杂多样,有些做法在全国其他同时期的案例中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有些是继承下来的宋元时期的一贯做法、有些是将陕西本地与其他地域营建技艺交流融合的结果。在总体上西安钟楼还是保持了明代官式大木作的普遍特征。从用材来看,西安钟楼的用材等级明显大于其他明代木构的平均值,其构件实体和楼体空间的尺寸构成多与整营造尺数或《法式》规定的用材模数单位吻合,多处沿用了宋元时期大木构架灵活的模数调控手法。极为重要的是,西安钟楼已经开始尝试把斗口作为与构件取值相关的模数单位,这是清代以后斗口模数制完善并成为定制的开端。另外西安钟楼的朵档与开间尺寸之间已开始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可见西安钟楼对于探讨中国古代木构架从宋元向明清演变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特征的做法、关中地区明代官式大木作的地域特征、明清通柱式木楼阁的起源、古代大型攒尖顶结构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十分珍贵且有极高学术价值的案例。

刘晨曦[7](2016)在《宋元明清长安地区文化考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安是周秦汉唐都城,遗留的文物古迹非常可观,研究宋元明清文人对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游览考察,有助于丰富对长安地区遗存文物古迹的认知,对当今文物保护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历史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学者前辈的相关研究为参考,对宋元明清长安地区文化考察活动进行初步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宋明文人士大夫对长安文物古迹的考察。以北宋张礼和明代赵崡考察长安地区文物古迹为重点研究对象。北宋张礼和友人陈明微从安上门进入长安城南,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大致行程路线是先从安上门向南到启夏门,出启夏门到南郊,最远至南五台,从南五台北还,过明德门,一路向北,穿过诸坊,自含光门入城。七天行程,几乎访遍了城南文物古迹,包括许多佛寺道观、墓葬,还十分留意城南自然风貌。张礼这趟城南之旅,完整记录在《游城南记》一书中。明代赵崡喜好金石碑刻,和外甥王允濂考察了终南山、九峻山、西安城南,搜集到了许多前代金石碑刻,编成《石墨镌华》。赵崡考察西安城南时,特地携带张礼《游城南记》,大体遵循张礼的考察路线,将所见与张礼不同之处一一作记录,写下《游城南》。赵崡从永宁门出,一路向南考察城南文物古迹,远至终南山北麓沣峪口、高冠峪。第二章,毕沅及其幕府学者对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考察与保护。重点介绍毕沅出任陕西巡抚期间,亲赴山野,考察文物古迹,制定措施,保护古代陵墓,修整碑林。在其幕下众多学者帮助下,编成《关中胜迹图志》和《关中金石记》等着作,对祖国文化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其行为和影响进行高度评价。第三章,清末以足立喜六为代表的外国人士对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考察。足立喜六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6年受聘于清政府,来华到陕西高等学堂任教,在西安生活工作了四年。在西安期间,他利用闲暇对西安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利用当时先进的工具和数理知识对文物古迹进行了具有近代科学意义的实测。第四章,结语。对三个时代的文化考察活动进行总结,指出这几次对长安地区文物古迹进行的考察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发展进步性,反映了古人对历史对华夏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在的尊崇。文化考察对当代治学者的启示,要注重实地调查。本文的特色在于:我国古代专门针对文物古迹的游览、考察活动起源很早,目前学界对此类活动的研究不十分充分。长安地区文物遗存非常丰富,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但相关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张礼、赵崡、毕沅、足立喜六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他们在长安地区考察、保护文物古迹的经过。

思和[8](2015)在《《法显传》书名及其版本述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法显传》一书诸多异名及其版本的初步梳理。引用古今典籍、着述约八十种,归纳出《法显传》的名称有十六种之多,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1.以叙述者为主题的命名,如《法显传》;2.以叙述内容为主题的命名,如《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3.兼顾以上两个方面的命名,如《释法显游天竺记》。关于《法显传》的版本,本文从大藏经本、近今注译本、丛书本、古抄本与单刻本以及外文译本等五个方面做了初步的汇总。

奥富利幸,包慕萍[9](2014)在《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界的中国调查及其研究方法》文中提出本文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前的伊东忠太、大江新太郎、大熊喜邦、佐野利器、关野贞、冢本靖、三桥四郎等数十次的调查内容,重点公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之后,分析了各个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的异同,指出伊东忠太一行1905年满洲建筑调查范围从宫殿、陵墓、庙宇扩展到了住宅、剧场、店铺等市井建筑的特征,解析了伊东忠太在1902—1905年间世界大旅行时为了建构世界建筑体系的调查与1905年满洲调查注重风土、生活实态的方法的差异。

王建国[10](2014)在《世界眼光看西安 多维角度读历史——读妹尾达彦先生《长安的都市规划》》文中研究指明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位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不仅创造了周秦汉唐等璀璨闪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了灿烂独特、远播世界的多彩文化。时至今日,关于西安及长安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经久不衰,如火如荼。近年"长安学"①或"西安学"②在国内被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古代西安(长安)的研究,国外也十分关注,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论着和涌现出了多位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如日本人足立喜六的《长安史迹考》③,堪称20世纪唐代长安研究的嚆矢之作;平冈武夫的《唐代の

二、足立喜六先生与长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足立喜六先生与长安(论文提纲范文)

(1)略说早崎稉吉在陕西等地对隋唐造像的收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早崎稉吉在陕西等地的考察
二永青文库藏隋唐造像梳理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课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1.3.研究方法
        1.1.4.研究框架
    1.2.相关研究概况
        1.2.1.隋唐长安城相关研究综述
        1.2.2.国内遗产标识与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1.2.3.隋唐长安城目前已做标识与展示工作
2.隋唐长安城遗址及考古、复原研究概况
    2.1.隋唐长安城城市格局
    2.2.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概况
    2.3.隋唐长安城的复原研究
        2.3.1.隋唐长安城的复原历程
        2.3.2.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复原研究的推进
        2.3.3.隋唐长安城格局复原叠加图的绘制
    2.4.隋唐长安城内地点标识的可能性分析
    2.5.本章小结
3.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基础资料研究
    3.1.相关文献综述
    3.2.名人的基础筛选
        3.2.1.筛选范围
        3.2.2.名人足迹核心点的提出
        3.2.3.筛选方法
        3.2.4.初阶段整理成果
    3.3.本章小结
4.隋唐长安城名人核心足迹分类统计及落位
    4.1.隋唐长安城帝王足迹
    4.2.隋唐长安城皇戚足迹
        4.2.1.诸王
        4.2.2.公主、县主
    4.3.隋唐长安城政治及军事人物足迹
        4.3.1.宰相
        4.3.2.名将
        4.3.3.节度使
    4.4.隋唐长安城文化人物足迹
        4.4.1.将作大匠
        4.4.2.状元
        4.4.3.诗人及文学家
        4.4.4.书法家
        4.4.5.画家
        4.4.6.歌舞俳优
    4.5.隋唐长安城宗教人物足迹
        4.5.1.僧侣
        4.5.2.道士
        4.5.3.外籍宗教人物
    4.6.隋唐长安城外籍人物足迹
5.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路线个案研究
    5.1.隋唐长安城真实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5.1.1.诗人的长安
        5.1.2.画家的长安——以吴道子为例
        5.1.3.帝王的长安——以唐玄宗为例
        5.1.4.僧侣的长安——以玄奘为例
    5.2.隋唐长安城文学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5.2.1.隋唐长安的传奇文学与市井生活
        5.2.2.商人的长安——以窦乂为例
        5.2.3.《李娃传》——郑生视角线路落位
6.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的标识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6.1.展示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6.1.1.展示内容分析
        6.1.2.展示载体分析
        6.1.3.展示受众分析
    6.2.标识展示地点选取的基本原则
    6.3.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6.3.1.展示方式
        6.3.2.展示原则
        6.3.3.展示建议
    6.4.本章小结
7.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标识展示案例研究及设计
    7.1.案例研究:位于大慈恩寺遗址的名人及相关展示研究
        7.1.1.案例选取依据
        7.1.2.可展示内容研究
        7.1.3.场所调研及案例研究
        7.1.4.展示策略分析及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7.2.展示点设计案例:平康坊、宣阳坊名人足迹展示设施设计
        7.2.1.案例选取依据
        7.2.2.展示内容
        7.2.3.标识地点的选取及调研
        7.2.4.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7.3.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 :隋唐长安城坊内建筑数量统计表
    附录2 :隋唐长安城坊内住宅统计表
    附录3 :隋唐长安城坊内佛寺统计表
    附录4 :隋唐长安城坊内道观统计表
    附录5 :隋唐长安城坊内享庙统计表
    附录6 :隋唐长安城坊内家庙统计表
    附录7 :隋唐长安城坊内旅舍统计表
    附录8 :隋唐长安城城门名人足迹统计表
    附录9 :隋唐皇帝在三大内活动统计表
    附录10 :唐代宰相称谓统计表
    附录11 :唐代文状元统计表
    附录12 :唐代武状元统计表
    附录13 :甘露之变事件经过及涉及人物、地点
    附录14 :隋唐长安城寺观与画家
        (一)隋唐长安城寺院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二)隋唐长安城道观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附录15 :隋唐两代高僧长安足迹统计表
    附录16 :隋唐长安城着名僧道及其事迹
        (一)隋唐长安城着名僧人及其事迹
        (二)隋唐长安城着名道士及其事迹
    附录17 :《太平广记》人物及故事发生地整理表
    附录18 :白居易诗歌与长安地点
    附录19 :元稹诗歌与长安
    附录20 :刘禹锡诗歌与长安
    附录21 :隋唐长安城里的商人及其足迹
    附录22 :慈恩寺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一)与大慈恩寺相关的唐代高僧
        (二)《全唐诗》中与慈恩寺相关的诗歌与诗人
    附录23 :平康坊及宣阳坊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一)平康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二)宣阳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附录24 :隋唐长安城已做标识与展示地点附图
    附录25 :1958年及1963年隋唐长安城实测及复原数据
        实测部分
        复原部分

(6)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1.3.1 木构建筑营造法研究思路
        1.3.2 对中国古代木楼阁的相关研究
        1.3.3 对明代官式大木作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西安钟楼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史源学的方法
        1.4.2 考古类型学的方法
        1.4.3 实测数据的分析
        1.4.4 同类案例的比对与分析
    1.5 研究框架
2 西安钟楼的历史沿革
    2.1 明初西安钟楼的创建
        2.1.1 洪武年间钟楼与西安城的营建工程
        2.1.2 明初原钟楼与元代奉元路钟楼的关系
    2.2 明万历十年龚懋贤对钟楼的迁建
    2.3 城市钟楼功能的变更
    2.4 西安钟楼与清代满城的关系
    2.5 西安钟楼作为城市钟楼功能的恢复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钟楼大木构造与样式特征
    3.1 大类构件释名及索引
    3.2 各层柱网与楼体空间构成
        3.2.1 台基形制与各层柱网
        3.2.2 木构楼体的空间构成
    3.3 木构楼体结构
        3.3.1 楼身主体部分
        3.3.2 外缘缠绕部分
        3.3.3 累叠式楼阁向通柱式楼阁的演进
    3.4 屋架做法
        3.4.1 西安钟楼攒尖顶屋架做法
        3.4.2 其他攒尖顶建筑屋架做法的比对
    3.5 角梁做法
        3.5.1 老角梁里转做法
        3.5.2 由戗与老角梁关系
        3.5.3 角梁外观
        3.5.4 关中地区明清时期技术的迁移与角梁形制演变的关系
    3.6 外檐斗栱
        3.6.1 各层外檐斗栱形制概述
        3.6.2 搭角闹头昂
        3.6.3 下折式琴面昂
        3.6.4 耍头
        3.6.5 挑斡做法
    3.7 室内斗栱
        3.7.1 柱头缝位的檩下斗栱
        3.7.2 隔架科斗栱
        3.7.3 转角檩下斗栱
        3.7.4 丁头栱
    3.8 梁栿样式与构造做法
        3.8.1 二层单步梁
        3.8.2 中金檩缝的屋内额与随梁枋
        3.8.3 抹角梁与斗栱的搭接关系
        3.8.4 额枋、平板枋断面关系
    3.9 本章小结
4 西安钟楼的用材、模数与比例关系研究
    4.1 本章研究的相关问题
        4.1.1 用材、模数、比例关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1.2 西安钟楼营造尺的推算
    4.2 平面尺寸
        4.2.1 各层开间
        4.2.2 各开间的比例关系
        4.2.3 平身科斗栱朵档
    4.3 屋架
        4.3.1 各步架深与举高实测数据
        4.3.2 步架深的取值规律
        4.3.3 各步架举高特点
        4.3.4 屋跨与总举高
        4.3.5 屋面曲线的形成
    4.4 立面与剖面构成
        4.4.1 上檐出与檐高
        4.4.2 上檐出各段平长
        4.4.3 斗栱高与檐柱高之比例关系
        4.4.4 柱径与柱高
        4.4.5 檐柱高与开间之比例关系
        4.4.6 二层立面各部分比例关系
        4.4.7 立面收分与楼体加高处理
    4.5 斗栱尺度分析
        4.5.1 用材
        4.5.2 斗
        4.5.3 拽架平长
        4.5.4 横栱
        4.5.5 下折式琴面昂
    4.6 梁枋
        4.6.1 梁栿高合斗口数之比较
        4.6.2 梁枋截面的基本模数单位
        4.6.3 梁栿截面高宽比
    4.7 角梁尺寸与翼角起翘高度
        4.7.1 角梁尺寸
        4.7.2 翼角起翘
    4.8 台基尺寸
        4.8.1 砖石墩台尺寸
        4.8.2 木构楼体台基尺寸
    4.9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 图录
    2 表录
附录1 西安钟楼测绘方法与过程
附录2 西安钟楼CAD出图
附录3 西安钟楼SU模型
附录4 西安钟楼大木构架搭建过程复原
附录5 西安钟楼相关碑记文献摘录
附录6 全国城市钟楼(现存或有照片记录)基本信息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宋元明清长安地区文化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对古代旅游进行的研究
        二、关于宋元明清长安的相关研究
        三、对张礼、赵崡、毕沅、足立喜六考察长安古迹的研究
        四、考古资料
    第三节 研究目标、范围、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明文人士大夫对长安文物古迹的考察——以张礼、赵崡游城南为代表
    第一节 以张礼为代表的宋代人对长安城南文物古迹的考察
        一、张礼游城南的深刻历史文化渊源
        二、宋代长安
        三、张礼生平及《游城南记》版本简介
        四、张礼对长安城南遗迹的考察
    第二节 以赵崡为代表的明代人对长安城南文物古迹的考察
        一、赵崡生平简介及《游城南》
        二、明代西安
        三、赵崛对长安的考察
第二章 毕沅及其幕府对长安地区古文物迹的考察和保护
    第一节 毕沅生平及其幕府简介
        一 毕沅生平简介
        二 毕沅幕府学者简介
    第二节 毕沅幕府对长安文物古迹的考察与保护
        一、毕沅身体力行考察文化古迹
        二、积极保护文物遗迹
        三、修复古代建筑
    第三节 小结
        一、毕沅具备较为先进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负面影响
第三章 清末以足立喜六为代表的外国人士对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考察
    第一节 足立喜六生平及《长安史迹研究》简介
    第二节 足立喜六考察长安古迹概况
    第三节 对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察活动的评价
        一、具有近代科学意义的考察
        二、考察中的失误之处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对三个时代文化考察活动的总结
    第二节 文化考察活动的实质是古人的历史观文化观
    第三节 三个时代文化考察活动为现当代学者提供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法显传》书名及其版本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藏经本
(二) 《法显传》近今注译本
(三) 丛书本
(四) 古抄本和单刻本
(五) 外文译本

(10)世界眼光看西安 多维角度读历史——读妹尾达彦先生《长安的都市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域开阔, 视角独特
二、内容广博, 以小见大
三、思维多样, 方法独特
四、观点鲜明, 新见迭出

四、足立喜六先生与长安(论文参考文献)

  • [1]略说早崎稉吉在陕西等地对隋唐造像的收集[J]. 胡耀飞. 乾陵文化研究, 2020(00)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20世纪以来宋敏求《长安志》研究刍议[A]. 马森. 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四辑), 2018
  •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D]. 岳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D]. 黄思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7]宋元明清长安地区文化考察研究[D]. 刘晨曦.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法显传》书名及其版本述略[J]. 思和. 中国佛学, 2015(01)
  • [9]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界的中国调查及其研究方法[J]. 奥富利幸,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02)
  • [10]世界眼光看西安 多维角度读历史——读妹尾达彦先生《长安的都市规划》[J]. 王建国. 唐都学刊, 2014(01)

标签:;  ;  ;  ;  ;  

足立六六先生与长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