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异同比较

英汉习语异同比较

一、英汉习语异同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战玉薪[2](2021)在《概念整合视阈下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语义表征模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语是各民族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规约化的语义和精准压缩化的形式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研究的维度也呈现出多样性。结构主义语言学从语言结构的层面聚焦于习语的形式问题。转换生成语言学将习语的研究排除在外;功能主义语言学主要关注习语的表达功能,它们都没有从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维度探究习语结构形式与语义表征的关系。至于建构英汉习语的语义识解机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成果就更少。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出发,以英汉高频使用的身体部位衍生的习语为焦点,分别建构英汉习语的语义表征模型,比较其异同,探究其动因,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加工英语习语的机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对习语研究的成果和局限。第三章为理论基础,涵盖概念整合理论和识解理论,习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文选取了四个身体部位词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极具代表性、习语衍生力强且高频度使用。这四个身体部位表征词语是:“眼睛”、“头”、“脚”和“心脏”,本研究将从英汉两个维度建构这些身体部位习语的语义整合模型,深度挖掘英汉习语的语义识解机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探讨了英汉习语语义表征模型的对比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第五章为总结,包含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在概念整合的视角下,论文探讨了英汉身体部位习语的语义表征模型,应用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进行了系统而直观的整合模型建构,其中单域网络数量众多。第二,英汉习语表征中隐喻随处可见,这是由于隐喻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这一特点决定。英汉习语语义表征所体现出的相似性主要源于相似的认知模型和共同的体验生活的方式。第三,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语义表征在习语属性,始源域,目标域和映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并受众多因素影响。宏观上受地理位置,政治环境和价值体系因素制约,在中观维度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微观维度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身体部位的认知影响和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都使英汉习语语义表达产生差异。第四,理解英语习语应首先建立习语中所表达的元素的对应输入空间,其次对两空间进行整合。对于汉语习语来说,首先应对习语中出现的元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所指进行识解,再建立所需的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语义整合.第五,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英汉习语语义表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是解码目标语的起点,因此外语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到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概念体系和文化内涵上的异同之处,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对外语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构建的英汉习语语义加工模式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认知理据,同时也为研究在线语义建构开辟全新的思维路径。

黄广平[3](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裴红幸[4](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李佳[5](2019)在《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文中指出空间范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离不开对空间域和空间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作为人类感知和直觉的先验形式(Hickmann&Robert2006),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不尽相同。人类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和对空间关系的描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常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编码手段,采用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描绘客观世界中相同或相似的空间关系(Slobin 1991,1996)。不同语言中空间表达方式的差异自然成为了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如Levinson 2003等)。而在二语习得领域,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一门新语言中的空间表达绝非易事。以英语空间关系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空间介词为例,虽然其形式较为简单,数量也不多,但是有不少研究(如Ijaz 1986;Correa-Beningfield 1985;Munnich&Landau 2010等)却发现它们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语言使用中,英语空间介词都是和动词、名词等其它词类组合在一起,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而以往的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多关注学习者习得单个或若干个英语空间介词的情况,并没有将空间介词和周围的其它词汇成分一并考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点,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包括动词、名词等词汇在内的“动词+介词”构式中,以表达动态空间关系的英语动介构式(分为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些构式的情况;采用历时跟踪研究的方法,考察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使用这些动介构式的动态变化,探讨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以及母语迁移在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和动态变化。本研究有三个研究问题:1)学习者使用的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构式主要组成成分(动词、介词、冠词、名词)的错误率特征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特征的变化情况如何?2)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各类错误的错误率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3)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在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发生了哪些动态变化?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各类母语迁移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为了完成研究目标,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使用图片故事口头叙事描述任务,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用时两年、分五次收集中国大学生的英汉口头语料。研究工具和语料来自蔡金亭教授主持的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11CYY021)。包括笔者在内的项目组成员共同收集了中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的口语和作文英汉语料。本研究选取了其中两所高校(洛阳师范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学习者英汉口语语料,通过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有进有退,有高峰也有低谷的复杂过程。1)学习者使用的自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远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整体的使用频数波动不大;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非线性变化的特征。2)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总体正确率不足60%。自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显着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并没有发生线性增长,而是呈现出了“先升后降”非线性变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显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3)空间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由高到低为:动词错误率>介词错误率>名词错误率>冠词错误率。自移动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都低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没有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或减少,而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点。第二,英汉语不同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同中有异。1)学习者使用的不同客观跨语言相似度动介构式的总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词汇不一致类动介构式、不对称一致类动介构式、语序不一致类动介构式。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三类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但变化趋势各有不同。2)三类不同跨语言相似度构式的总体正确率均在55%左右,不存在显着差异。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发生了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征各不相同。3)在五次测试中,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角度看,三类跨语言相似度构式中的动词错误率总是最高,其他几类错误的错误率排序并无定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未线性降低或增加,反而都表现出了非线性波动的特征;不同类型错误的错误率也有增有减,变化特征各异。第三,母语迁移对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影响明显,各类母语迁移的动态变化各异,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1)空间动介构式整体以及两个次类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排序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都表现出了非线性动态变化,但是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不同客观相似度动介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也遵循了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的规律。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百分比也都表现出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点各不相同。本研究对英语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和母语迁移研究具有一定启示:1)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表示空间关系的动介构式中,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动态情况,弥补了以往空间介词习得研究的不足。2)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反映了认知构式语法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在二语使用和输入的基础上,学习者的二语构式知识不断涌现,他们习得和使用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非线性的、有进有退的复杂过程。3)本研究采用“比较—归纳方法框架”研究母语迁移在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中的表现及其动态变化,并对该框架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初步修正;使用“双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解释各类母语迁移的发生机制、规律性以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并尝试对该模型进行了补充。4)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对母语迁移研究也有一些启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造成了母语迁移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母语迁移研究应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差异入手,循着从个体到群组的研究路径,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母语迁移现象的本质属性。另外,本研究对英语空间关系表达和空间介词教学也具有一些启示:1)应强调空间介词和其它词类,如动词、名词、冠词等的配合使用,提高学习者表达空间概念和关系的综合能力。2)应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英汉语客观相似度的认识,主动对比分析英汉语在空间表达和空间介词使用方面的异同,利用英汉语相似点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发生,并压制英汉语差异的负面影响,减少负迁移的发生。3)应重视高质量二语输入和二语使用的重要作用。加大课堂二语输入量,提高二语输入质量;在二语使用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建立二语概念和词汇之间的良好映射,尽可能消除母语在各个语言层面的负面影响。

王刚[6](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王文静,杨秀茹[7](2015)在《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沟通感情的媒介,而习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堪称语言之精华,负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探究英汉习语所折射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助于语言学习者了解英汉语言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本文从英汉习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列举英汉习语表达中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其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王优[8](2015)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三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三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陈晦[9](2012)在《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原本用来指称各种自然植物的名词,除概念意义外,还被附加上了引申义。植物名不仅有助于我们区别植物特征、称谓成千上万的植物,而且经过长期锤炼、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日常交际中有助于信息编码和解码的富有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植物词语,它们洗练、形象地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模式,是语言与思维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的观察对象是英汉物名、名词短语、习语、谚语、经典句子及文学语篇中所出现的植物名词,包括专业俗名和多义名词或短语。依据认知语言学、文化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并参照植物分类学标准,从概念隐喻、范畴化、原型和互动体验、百科知识角度入手,以英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通过对植物名称的理据性考察、植物词语意义的演变以及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和语用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对比,同时对英汉植物词语语义形成和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及系统总结,深入探讨植物词语隐喻化的认知特征,系统对比英汉植物词语意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主要的方法是描写与解释互相结合、认知与文化共述其缘,但在对植物俗名理据进行归纳、对英汉植物词语引申义进行综合比较时,也采用归纳和演绎法及统计分析法。研究的目标为:从植物俗名出发,依据整体植物概念和植物构成部分的中心概念词为范畴划分层次结构,分析对比由这些中心词组成的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语用特点,如词义的词源概貌、概念隐喻与隐喻概念、语法形态特征、组合构词特征,提出“自然名物—类比映射—添加合成—民俗派生”的英汉植物词语的立体认知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描述英汉基本植物词的语言表现和文化印迹,为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英汉植物词语及其认知和语用差异提供一种新的借鉴。本研究从纵向的线和横向的面对英汉植物词语进行了解析及对比。纵向线的研究包含对植物词语词义生成、概念映射、词义扩大、词义演变、词形组合、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等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横向面的研究主要在纵向的每一个层面上对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总结。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我们认为,植物词语是人类与植物有关的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体验所形成文字符号的结果。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是建立在植物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具体的概念是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直接感知的结果,与植物相关的抽象概念则是通过植物概念隐喻构建的。因而,植物俗名和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本质上属于概念性的,是隐喻的结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植物俗名的理据是人类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植物名通过具象类比、感官联想获得,植物名词的语言划分与植物学分类无关;植物词语的多义性是人类隐喻性思维与外部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但认知路径呈现扩散辐射的特点;基本义、隐喻义和文化义的形成遵循感官感知、心理感知、文化感知这样一个递进上升的路径。常用植物词语的搭配能力较强、语用广泛,但英汉具体词语表现不同,且汉语的植物词语搭配更灵活,语法表现更自由;英汉植物词语的共性和差异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英汉前10个基本植物词不尽相同,以它们为中心词的词群数量不同、各具特点,汉语的植物词群大于英语。建立在英汉植物词语命名理据、隐喻结构、词源语义、构词特征、词义对应、语用表现、民俗知识系统综合对比之上的语言学研究,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特征,有助于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植物词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梅[10](2009)在《从英汉习语看英汉文化的异同》文中研究表明习语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探究习语的来源和比较它们所折射的文化,有助于了解英汉语言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感受英汉文化的异同,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本文从来源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文化典籍、神话寓言、风俗习惯和体育娱乐等七个方面的英汉习语入手,分析探讨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异同。

二、英汉习语异同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习语异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2)概念整合视阈下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语义表征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Hypothesis of the Study
    1.4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5 Content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f Idioms Abroad
        2.1.1 The Studies of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2.1.2 The Studies of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x
        2.1.3 The Studies of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2.1.4 The Studies of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2.2 Previous Studies of Idioms at Home
        2.2.1 The Studi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
        2.2.2 The Studies of the Classifications of Idioms
        2.2.3 The Studies of the Compilation of Idiomatic Dictionaries
        2.2.4 The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Idioms
        2.2.5 The Studies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Idioms
        2.2.6 The Cognitive Studies of Idioms
        2.2.7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1.1 Basic Elements and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1.2 Typ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Network
    3.2 Construal
        3.2.1 Specificity
        3.2.2 Scope
        3.2.3 Salience
    3.3 The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3.3.1 Definitions of Idioms
        3.3.2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3.3.3 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of Body Par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1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ye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1.1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English Eye Idioms
        4.1.2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Chinese Eye Idioms
    4.2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Head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2.1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English Head Idioms
        4.2.2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Chinese Head Idioms
    4.3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oot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3.1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English Foot Idioms
        4.3.2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Chinese Foot Idioms
    4.4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Heart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4.1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English Heart Idioms
        4.4.2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of IMSR of Chinese Heart Idioms
    4.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Parts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BT
        4.5.1 Similarities
        4.5.2 Differences
    4.6 The Motivation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Parts Idioms
        4.6.1 The Motivations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Parts Idioms
        4.6.2 The Motiva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Parts Idioms
    4.7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4.7.1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Idioms
        4.7.2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Idiom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构式语法理论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 构式化理论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3.3 语法化理论
        3.3.1 语法化的定义
        3.3.2 语法化的发展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6.3 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7.3.1 力动态的模式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致谢

(4)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5)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
    2.1.1 构式的定义
    2.1.2 基本理论原则
2.2 基于使用取向的语言习得观
    2.2.1 基于使用取向的母语习得观
    2.2.2 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
2.3 语言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2.3.1 语言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2.3.2 母语语言层迁移的判定方法
2.4 英语空间动介构式
    2.4.1 英语介词和空间介词
    2.4.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界定
    2.4.3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和汉语构式的对比
2.5 英语空间介词的二语习得研究
    2.5.1 非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2.5.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受试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
3.5 语料标注
    3.5.1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类型的标注
    3.5.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误标注
    3.5.3 英汉客观相似度的标注
    3.5.4 母语和过渡语一致性标注和母语迁移标注
3.6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空间动介构式的使用情况及动态变化
    4.1.1 构式的使用频数、正确率及动态变化
    4.1.2 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及动态变化
4.2 客观相似度对构式使用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2.1 对构式使用频数和正确率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2.2 对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3 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4.3.1 母语迁移在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及动态变化
    4.3.2 客观相似度对母语迁移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3.3 构式使用中母语迁移的心理语言学解释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发现
5.2 研究启示
    5.2.1 理论启示
    5.2.2 教学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2.1 引言
        2.1.1 例示
        2.1.2 学界已有研究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2.2.1 构式义分析
        2.2.2 构件分析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3.1.2 构式地位认定
        3.1.3 学界已有研究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3.2.2 构式义的理据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3.3.1 S的类型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3.5 构式的发展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3.6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5.1 引言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5.1.3 尚存的问题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5.4.2 “整个”的演变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5.5.1 (X)整个一(Y)
        5.5.2 (X)整一个(Y)
    5.6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6.1 引言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6.3.1 一帮NP
        6.3.2 一伙NP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6.4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7.1.1 已有研究
        7.1.2 尚存的问题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7.2.1 偏正型
        7.2.2 补充型
        7.2.3 动宾型
        7.2.4 并列型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7.3.7 小结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7.5.1 构件非范畴化
        7.5.2 意义整体固化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7.7 附录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8.1 引言
        8.1.1 研究对象界定
        8.1.2 已有研究述评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8.3.1 交替义的产生
        8.3.2 周遍义的产生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8.6 小结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9.1 引言
        9.1.1 研究对象界定
        9.1.2 构式地位认定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9.2.1 构件的分布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9.4.2 构式承继理据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9.6.1 V一M算一M
        9.6.2 一M是一M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10.1 引言
        10.1.1 例示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10.2.1 “VP”还是“A”
        10.2.2 构式中的“M”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10.3.1 充当谓语
        10.3.2 充当补语
        10.3.3 充当定语
        10.3.4 充当宾语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10.7 小结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11.1 引言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12.1.1 表量功能
        12.1.2 指代功能
        12.1.3 完句功能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12.1.5 修辞功能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12.2.3 量词的功能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12.3.1 标记功能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14.1.1 理论观点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2.1 创新之处
        14.2.2 不足之处
    14.3 余论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
3 英汉习语中中西方文化的相似性
    3.1 情感认知的相似性
    3.2 修辞手法的相似性
    3.3 数字使用的相似性
    3.4 颜色使用的相似性
4 英汉习语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4.1 生活习俗的差异性
    4.2 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4.3 历史典故的差异性
5 结论

(8)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本题研究的缘起
        1.1.2 本题研究的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与历史
        1.2.1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1.2.2 西方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2.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语料的来源和使用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英熟语研究综述
    2.1 汉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2 汉语熟语的研究
    2.3 英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4 英语熟语的研究
    2.5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
    3.1 汉语熟语的形成
        3.1.1 佛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2 道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3 诸子百家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4 文学作品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5 科举制度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6 农业经济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7 中医文化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2 英语熟语的形成
        3.2.1 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2 《圣经》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3 莎士比亚戏剧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4 文学家思想家和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3 汉英熟语形成的共性
    3.4 汉英熟语的理解
        3.4.1 汉语熟语的理解
        3.4.2 英语熟语的理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4.1 汉英熟语比喻的类别
        4.1.1 汉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2 英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3 汉英熟语比喻类别的差异
    4.2 汉英熟语比喻的共性
        4.2.1 喻体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2.2 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3 汉英熟语比喻的差异
        4.3.1 汉英动物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1 “马”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2 “狗”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3 “龙”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 汉英颜色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1 “蓝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3.2.2 “红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5.1 汉英熟语与民族习俗
        5.1.1 汉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2 英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3 汉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1.4 英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2 汉英熟语与地域风貌
        5.2.1 汉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2.2 英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3 汉英熟语与民族心理
        5.3.1 汉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3.2 英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伦理道德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6.1 汉英熟语与伦理
        6.1.1 “天人合一”论与“天人两分”论
        6.1.2 “整体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
    6.2 汉英熟语与道德观念
        6.2.1 表达相似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2.2 表达相异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宗教人性观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7.1 汉族宗教人性观与汉语熟语
    7.2 英国基督教人性观与英语熟语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思维方式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8.1 汉英哲学思想的基本差异
    8.2 汉语的形象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
        8.2.1 汉语的形象思维与汉语熟语
        8.2.2 英语的抽象思维与英语熟语
    8.3 汉语的直觉思维和英语的推理思维
        8.3.1 汉语的直觉思维与汉语熟语
        8.3.2 英语的推理思维与英语熟语
    8.4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和英语个体分析思维
        8.4.1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与汉语熟语
        8.4.2 英语个体分析思维与英语熟语
    8.5 汉英思维方式的辨证思考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审美情趣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9.1 汉族审美与汉语熟语
        9.1.1 汉语熟语的意境审美
        9.1.2 汉语熟语的语音审美
        9.1.3 汉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2 英语民族审美与英语熟语
        9.2.1 英语熟语的音韵审美
        9.2.2 英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10.1 汉英对比与翻译
    10.2 翻译方法概述
        10.2.1 直译和意译
        10.2.2 归化和异化
    10.3 汉英熟语的翻译
        10.3.1 功能对等理论
        10.3.2 喻体对接策略
        10.3.3 汉英熟语的翻译方法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语
    11.1 木文的基本认识
    11.2 本文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中的表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本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及目标
    1.2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与意义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英汉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1.1 植物与人类语言
        2.1.2 英语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3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4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综述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3. 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对比
    3.1 植物词语的认知观
        3.1.1 植物名称的理据性
        3.1.2 英汉植物名的类别
        3.1.3 英汉植物词分布
        3.1.4 具有理据性的英汉植物名称对比
    3.2 隐喻和隐喻研究
    3.3 英汉植物词语隐喻义的演进
        3.3.1 植物隐喻化认知
        3.3.2 英汉植物隐喻化认知对比
        3.3.3 植物隐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3.3.4 英汉植物隐喻的语义模式
    3.4 英汉植物词语隐喻义认知分析
        3.4.1 语义范畴化理论
        3.4.2 认知语义观
        3.4.3 植物隐喻义认知特点
        3.4.4 英汉植物词语转类、转义现象分析
    3.5 英汉植物词语结构形式的认知对比
        3.5.1 词语的结构
        3.5.2 英语植物词的构成类型及特征
        3.5.3 汉语植物词的构成类型及特征
        3.5.4 英汉植物词构词异同
        3.5.5 英汉植物词语派生构词力的对比
    3.6 小结
4.英汉植物词语(及植物)文化义
    4.1 文化义的定义
    4.2 植物民俗义与植物词语文化义
    4.3 英汉民俗中的植物象征对比
        4.3.1 婚俗与植物象征
        4.3.2 节日活动与植物象征
        4.3.3 葬礼与植物象征
    4.4 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义对比
    4.5 共性和差异分析
    4.6 小结
5. 英汉植物词语语用义
    5.1 词语的语用义
    5.2 英汉植物词语的语用义表现
    5.3 英汉习语谚语中的植物词语
    5.4 英汉动物词、颜色词中的植物词语
    5.5 英汉人名、地名中的植物词语
    5.6 英汉植物词语案例分析对比
        5.6.1 英汉植物词语转义数量对比
        5.6.2 英汉植物词语转义数量的共性特征
    5.7 含有人体词的植物词语和含有植物词的人体描写语
        5.7.1 英汉语言中含有人体词的植物词语
        5.7.2 英汉语言中的“人体词”+“植物词”惯用词语的对比
        5.7.3 英汉语言中的人体描写与植物隐喻
    5.8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Summary

(10)从英汉习语看英汉文化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习语和文化
        一、习语的定义
        二、习语和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分析
        二、英汉习语对比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英汉习语的主要来源及文化异同比较
    第一节 语言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习语
        一、源自所处地理环境的英语习语
        二、源自所处地理环境的汉语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第三节 历史发展与习语
        一、源自历史发展的英语习语
        二、源自历史发展的汉语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第四节 宗教信仰与习语
        一、源自宗教信仰的英语习语
        二、源自宗教信仰的汉语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第五节 文学\文化典籍与习语
        一、源自文学作品的英语习语
        二、源自文化典籍的汉语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第六节 神话寓言与习语
        一、神话与习语
        二、寓言与习语
    第七节 风俗习惯与习语
        一、饮食习俗
        二、居住习俗
        三、数字习俗
        四、动物习俗
    第八节 体育娱乐与习语
        一、源自体育娱乐的英语习语
        二、源自体育娱乐的汉语习语
        三、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英汉习语异同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概念整合视阈下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语义表征模式对比研究[D]. 战玉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4]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5]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D]. 李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6]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J]. 王文静,杨秀茹. 中国市场, 2015(24)
  • [8]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 陈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
  • [10]从英汉习语看英汉文化的异同[D]. 王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标签:;  ;  ;  ;  

英汉习语异同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