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闭塞段通用机车信号与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

半自动闭塞段通用机车信号与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

一、半自动闭塞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和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1](2019)在《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重载铁路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成为铁路发展的趋势。而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在铁路运输中,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重要的行车安全装备,是把计算机技术用于铁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电子装置。车载设备中LKJ数据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基础,是实现LKJ各项监控功能、分析机车运行状态的可靠依据,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作为国内西煤东运第二大运输主干道,朔黄铁路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运煤通道,也是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论文将以朔黄铁路机车中的LKJ2000型监控设备为工程研究背景,研究重载运输铁路的监控设备控制方式。首先,在充分了解机车控制装置发展史后,结合设备现阶段状况,研究LKJ2000型监控设备的功能特性、主要构成部件、硬件电气原理、信号传输方式以及软件数据系统。其次根据监控设备的控制模式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设定,研究铁路上监控设备的控制模式。然后根据重载铁路上机车行驶需求及特点,通过研究改善LKJ软件数据,增加或完善监控设备的功能,升级软件系统。并利用模拟主机模拟数据,教育培训基地的模拟机车模拟改装后的监控设备。通过LKJ软件升级和硬件改善优化控制模式,制定出适合铁路重载运行的万吨控制模式,保证行车安全,减轻乘务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监控设备提前预知机车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线路信号以及乘务员操纵机车等状态,保证运行中监控设备和机车状态良好,确保机车顺利运行。

周国青[2](2018)在《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高速铁路以其安全、高效、准时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如何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铁路运输高效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提高动车组司机信号确认的准确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通过向司机提供既有设备未提供的关键信号信息,延伸其视觉范围,进而帮助其更好地执行信号确认呼唤制度,从信号确认的角度解决危及行车安全、影响运输效率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铁路运营实际现场发生的故障案例,在既有的信号确认条件下,由于视觉延伸范围有限,司机无法获取列车前方具体的进路信息。如在行车许可与进路状态不一致时,司机没有能力确认危险信号。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既有信号确认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视觉延伸的方法解决危险信号的确认问题。(2)在归纳总结信号确认呼唤制度的基础上,说明了视觉延伸方法需要实现的三项功能,包括车载功能、地面功能以及无线通信功能,从而设计了信号视觉延伸系统,并详细地阐释了系统的设计过程、结构原理以及关键技术,最终从视觉延伸范围的广度和精度两个方面解决列车实际运营现场遇到的问题。(3)从人因工程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信号确认准确性评估体系,相对DMI显示信息确认方式,视觉延伸方法使信号确认准确性提高了 19%。在铁路运输效率、列车运行安全方面,从车站通过能力、危险行车信号状况的事故案例入手,分析了视觉延伸方法对司机信号确认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凭借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以韶关西站为例进行仿真。设置两个不同车次的列车配置信号视觉延伸系统后在车站作业的场景,司机通过获取当前列车前方的进路延伸、行车许可以及确认呼唤提示信息,进而验证了信号视觉延伸系统的有效性。

王绕昌[3](2013)在《基于ZPW-2000预叠加电码化的弯股进路电码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站内电码化技术即由轨道电路转发或叠加机车信号信息技术的总称。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站内,它能保证站内电码化轨道电路连续不断地向机车车载设备发送所需的信息,从而实现列车在站内运行时能连续不间断地接收到运行前方信号显示的技术。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站内,它能保证站内电码化轨道电路连续不断地向车载设备发送所需的电码化信息,是行车指挥系统的基础设备之一。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在铁路信号中广泛使用,铁路大提速后,安全可靠是第一位的。因此,电码化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随着今后铁路的进一步提速,会对电码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码化技术也将会根据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站内电码化设备是行车指挥系统的基础设备之一,电码化设备是机车信号系统的地面设备,钢轨内应提供正确的机车信号信息。同时也是铁路电务部门新技术发展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电码化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已经进入成熟和稳定阶段,进一步分析和完善电码化技术,对推进主体化机车信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电码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各种电码化技术的基本原理。论文重点分析了电码化叠加预发码技术和闭环电码化技术,并对ZPW-2000系列预叠加电码化系统和ZPW-2000A闭环电码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电路原理、设备功能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大号码道岔弯股接发车进路电码化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电路原理、设备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分析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码化叠加预发码技术,对ZPW-2000系列预叠加电码化系统和ZPW-2000A闭环电码化系统的整体结构、主要设备功能、控制电路原理进行分析。从行车安全、运输效率的角度,研究大号码道岔弯股接发车进路电码化技术实施的必要性,结合ZPW-2000型站内移频电码化系统论述其可行性。设计部分主要提出弯股进路电码化技术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整体结构、系统功能、电路原理、各模块功能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研究电码化技术的概念、发展背景、功能和新一代电码化技术出发,论文对预叠加电码化系统和闭环电码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系统功能、电路原理、各功能模块都做了详细阐述,并对大号码道岔弯股接发车进路电码化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在完善和补充电码化技术方面做了积极有意义的工作。

孙伟亮[4](2012)在《轨道电路读取器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轨道电路读取器(TCR)是专门设计用于350km/h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的信号子系统。它利用了JT1-CZ2000的成熟技术,是根据既有的JT1-CZ2000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改进而来的。针对机车信号或轨道电路读取器的测试系统的研究在铁路安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测试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程,好的测试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测试效率。本课题主要是对TCR系统测试序列生成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机车信号及TCR相关标准提取测试平台可测的功能及性能指标;2)根据实验室仿真环境将测试系统分为上位机、测试工装、待测TCR三个模块,阐述三个模块的功能及接口;3)根据提取的测试指标,将测试系统分为五个流程:设备上电通信接口测试流程、载频自动切换流程、应变时间测试流程、制式/绝缘节应变时间测试流程、灵敏度测试流程,并分析各流程的测试步骤以及各个设备的状态转换;4)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建模方法,运用UPPAAL建模工具对各个流程进行建模,并验证模型是否可以测出待测项;5)最后对各流程进行仿真,设计并生成最终的测试序列,以XML格式进行存储,便于将来使用。通过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模型验证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测试模型以及测试序列能够满足所提取的测试指标,为实现TCR的自动测试奠定了基础。

周强[5](2010)在《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轨道电路的机车信号系统存在局限性必然会影响铁路运输效率;既有线还有3万多公里闭塞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半自动闭塞线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R-CBTC)是铁路列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无线机车信号属于R-CBTC的简单形式,机车信号无线传输技术是实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的基础和关键。由此可见,机车信号信息无线传输系统解决方案有充分的研究背景和广泛的应用需求。论文提出采用“数传电台群”构成一种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系统,通过在铁路沿线设置数字传输电台,实现铁路区间无线场强完全覆盖。论文介绍了这种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案;提出了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技术要求以指导系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无线场强覆盖要求、车载设备要求、系统性能指标、可靠性设计原则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网络结构,基本业务流程,系统通信协议等。当列车运行在区间时,机车信号信息首先是由站内设备传递到区间设备,再由区间设备向所管辖范围内的车载设备发送并接收车载设备的回执信息。由此可见,区间设备是联系车载设备和站内设备的重要桥梁,是整个无线传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而区间设备主控单元又是区间设备中的关键单元。因此,本论文选取区间设备主控单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的硬件设计实现过程,硬件设计主要采用了ARM平台的高性能32位嵌入式控制芯片和Prote199SE开发工具。文章还给出了在系统集成试验平台上对区间设备主控单元进行功能测试的过程及结果。最后,指出了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方案:可以承载无线机车信号信息传输业务,用来构成多种不同制式的区间闭塞控制系统,或者与CTCS2级ATP设备结合使用以构成新型的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本论文设计的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是一种能够适应无线机车信号系统发展要求的无线移动通信平台,它可以承载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业务。另外,本论文设计的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区间设备主控单元,是实现车地间双向通信闭环控制的关键设备,也是实现铁路闭塞区间机车信号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连续、稳定、可靠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

李清[6](2010)在《CTCS-2级列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及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通信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了铁路行业的方方面面,而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提高行车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技术创新。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用于时速大于200km/h的提速干线、客运专线新线,其作用是保证铁路的行车安全,所以其自身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可靠性。本学位论文从列控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分析入手,重点对CTCS-2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CTCS-2级系统控车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地面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和信息传输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基础上的。本文从列控系统功能实现的角度,建立了系统的结构可靠性模型。对系统设备中的双机并联子系统、二取二子系统以及CTCS-2级系统的串联结构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本文运用Markov状态转移法,分析计算了上述模型的稳态有效度,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很高,能够满足行车安全的需求。本文还提出了会降低CTCS-2级系统在运用中的可靠性,从而造成行车事故的人、机、环及管理四个方面的具体因素。本文对这些具体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按照它们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能力大小进行排序,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最后,文章对CTCS-2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关系到行车安全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CTCS-2级应该应用于何种速度等级的问题、CTCS-2级系统与其他系统设备兼容以及级间转换的问题、CTCS-2系统故障应急处理的问题。

周志辉[7](2007)在《单线铁路提速区段信号控制系统方案(CTCS1)研究》文中认为铁路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成为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单线铁路在当前的路网结构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对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此,铁道部针对担当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运输制定了全面提速的战略方针。对于单线铁路,以往的旅客列车行车速度都不超过120km/h,目前相关的信号规范及技术标准都是按此要求制定的,提速后行车速度超过120km/h、最高达到了160km/h。行车速度提高给既有信号系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司机确认地面信号的反应时间缩短,列车的制动距离延长等等,如果再继续完全采用既有信号系统的控制方案,将无法确保提速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必须研究适合单线提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满足提速列车的安全需求。本文以单线铁路提速后的信号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铁路提速后带来的新需求,从总体系统的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号技术和设备,提出了适合我国单线提速铁路的信号综合系统方案:进站双接近区段+应答器+主体机车信号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相结合的集成系统,并对各分系统之间的接口也进行了明确界定,经过现场的验证试验证实,该系统能够满足提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为工程运用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指南,同时也为铁道部确定CTCS1级的系统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汤长春[8](2007)在《轨道移频信号特征频率提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列车车载运行系统的核心,它为实现安全速度控制和提供运行状态信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正点率和安全率。其中,轨道信号处理及过节识别的有效性,决定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行安全。本文在查找相关的文献和分析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特征及列车运行的要求基础之上,进行了如下工作。1.本文首先分析了轨道电路及其信号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对轨道电路移频信号进行分析,对该信号特征相关的FFT和小波变换进行侧重描述。2.以现有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主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各重要插件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地面信息板插件在主机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该插件现有信息处理功能的缺陷等。3.在现有地面信息板插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的特点,利用DSP芯片TMS320C6713对该插件进行信息处理功能升级。以TMS320C6713为平台,结合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对轨道电路移频信号进行了仿真与调试。4.针对信号的特征和实际初始条件的差异性,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和小波脊分别对理想轨道电路移频信号和LKJ2000型监控测试台的轨道电路移频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所用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对轨道电路移频信号进行解调。在实验室对三种算法进行验证,试验表明各算法有效,并给出了小波脊算法的频率误差。三种算法都解调出轨道电路移频信号和低频控制信号的频率,与以前的时域分析法相比,有了质的提高,能有效的判别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的频率与低频控制信号。

孙严[9](2007)在《基于ARM的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机车行驶的安全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机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是在分析我国铁路设施状况和运输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列车运行状态采集控制装置。本课题主要论述了基于ARM-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嵌入式系统面向特定应用系统、软硬件高度可定制性、内核精简、实时性可靠性高等特点,满足本系统的设计需要。在硬件设计上,文中详细介绍了监控记录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电路、数字量输入电路、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通信电路、主电源系统、过压抑制板等几大组成部分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原理图。在软件设计上,本文首先介绍的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和操作系统的移植,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机车状态控制功能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机车速度的判别与处理和运行状态中色灯信号的处理等。随后又讲述了扩展部分软件:GPRS无线传输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和设计具有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进行后续研究的价值。

王俊峰,王化深,张勇,汪希时[10](2006)在《采用无线机车信号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影响现有机车信号主体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轨道电路传输信息存在邻线干扰、牵引回流干扰、同频干扰、半边侵入等多种影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常出现发码时间滞后、码型奇变、侧线岔区无信号、移频轨道电路与交流计数轨道电路结合部易出现掉码等现象。为此,提出采用无线方式实现我国机车信号主体化。采用无线信道传输信息具有数字信号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信号稳定;车-地之间双向传输,信息闭环确认;列车无论在任何区段上机车信号连续显示等优点。本文针对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行车方式提出了无线机车信号主体化的两种方案,阐述了方案的基本结构,并对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二、半自动闭塞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和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自动闭塞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和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监控装置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朔黄铁路监控系统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LKJ2000 型监控装置研究
    2.1 概述
    2.2 LKJ监控装置的特点
        2.2.1 车载控制模式
        2.2.2 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2.2.3 系统的冗余方式
    2.3 LKJ的系统组成
        2.3.1 系统的构成
        2.3.2 系统的主要部件
    2.4 LKJ的主要功能
        2.4.1 监控功能
        2.4.2 记录功能
        2.4.3 显示功能
        2.4.4 地面分析功能
        2.4.5 综合信息输出功能
    2.5 LKJ的电路原理
        2.5.1 系统原理
        2.5.2 信号输入电路
    2.6 LKJ软件系统
        2.6.1 LKJ数据
        2.6.2 LKJ数据换装流程
        2.6.3 LKJ地面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铁路LKJ列车控制模式的设定
    3.1 概述
    3.2 控制模式的发展
    3.3 控制模式相关参数
    3.4 重载铁路LKJ控制模式设定
        3.4.1 正常监控模式
        3.4.2 降级控制模式
        3.4.3 调车控制模式
        3.4.4 非正常行车模式
        3.4.5 其它控制模式
    3.5 重载铁路监控装置中存在的不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铁路LKJ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
    4.1 重载铁路LKJ软件升级
        4.1.1 新增功能
        4.1.2 调整功能
        4.1.3 优化功能需求
        4.1.4 完善部分控制功能
    4.2 重载铁路的万吨控制模式优化
        4.2.1 万吨列车的界定
        4.2.2 机车信号故障模式
        4.2.3 信号突变模式
        4.2.4 空走距离计算
        4.2.5 屏幕显示
        4.2.6 停车标显示
    4.3 重载铁路的万吨控制模式优化对比
        4.3.1 控制模式优化后仿真对比
        4.3.2 控制模式优化后监控数据抽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问题提出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司机信号确认机理
    2.1 信号确认概述
    2.2 既有的信号确认方式
        2.2.1 地面信号确认
        2.2.2 机车信号确认
        2.2.3 LKJ显示装置及DMI显示信息确认
        2.2.4 车机联控信息确认
    2.3 可视化信号确认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信号视觉延伸的系统设计
    3.1 系统结构
        3.1.1 总体结构
        3.1.2 仿真结构
        3.1.3 硬件结构
    3.2 系统功能
        3.2.1 车载功能
        3.2.2 地面功能
        3.2.3 无线通信功能
    3.3 工作原理
        3.3.1 设备交互原理
        3.3.2 视觉延伸原理
        3.3.3 信号项目提示原理
    3.4 关键技术
        3.4.1 基于屏幕分辨率自适应技术的C#WinForm窗体及其控件显示
        3.4.2 基于双缓冲技术的界面流畅显示
        3.4.3 基于ADO.NET技术的数据库访问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影响分析
    4.1 人因方面
        4.1.1 基于人因工程的信号确认准确性评估体系结构分析
        4.1.2 基于人因工程的信号确认准确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4.1.3 信号确认方式的准确性评估等级
    4.2 效率方面
        4.2.1 停车折返作业故障分析
        4.2.2 视觉延伸信号确认对停车折返作业的影响
    4.3 安全方面
        4.3.1 进路与行车许可不一致的安全事故分析
        4.3.2 视觉延伸信号确认对进路与行车许可一致性判定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仿真验证
    5.1 仿真环境
        5.1.1 开发环境
        5.1.2 仿真软件
    5.2 仿真方案
        5.2.1 车站选择
        5.2.2 场景描述
    5.3 验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ZPW-2000预叠加电码化的弯股进路电码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1.2.1 国外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发展与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码化技术分析
    2.1 电码化技术概述
        2.1.1 实施车站电码化的必要性
        2.1.2 电码化技术发展
    2.2 车站电码化技术分析
        2.2.1 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
        2.2.2 电码化码序编制
        2.2.3 电码化叠加预发码技术
        2.2.4 闭环电码化技术
    2.3 车站电码化设计
        2.3.1 设计原则
        2.3.2 设计类型
第三章 ZPW-2000预叠加电码化系统研究
    3.1 ZPW-2000系列预叠加电码化系统概述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补偿电容设置原则
    3.4 控制电路
    3.5 预叠加电码化主要设备
第四章 闭环电码化系统
    4.1 闭环电码化系统概述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闭环电码化原理
    4.4 闭环电码化控制电路
    4.5 闭环电码化检测设备
第五章 弯股进路电码化技术的研究设计
    5.1 弯股进路电码化的研究意义
    5.2 ZPW-2000型全进路电码化设计
        5.2.1 主要技术标准
        5.2.2 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
        5.2.3 设备设置
        5.2.4 室内发码电路设计
        5.2.5 室外传输电路设计
    5.3 一体化轨道电路解决方案
        5.3.1 一体化轨道电路的由来
        5.3.2 一体化轨道电路的设计
结论
    1.论文所做工作
    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轨道电路读取器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列控系统概况
        1.1.1 国外列控系统概况
        1.1.2 国内列控系统概况
    1.2 TCR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1.2.1 机车信号系统概述
        1.2.2 机车信号及TCR测试系统简介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
2 时间自动机理论简介及机车信号相关信息说明简述
    2.1 形式化方法
        2.1.1 形式化方法简介及其优点
        2.1.2 利用形式化方法开发软件的过程
    2.2 时间自动机理论
        2.2.1 时间自动机理论概述
        2.2.2 选用时间自动机的原因
    2.3 模型建立及验证工具UPPAAL介绍
        2.3.1 UPPAAL简介
        2.3.2 UPPAAL内部结构
        2.3.3 UPPAAL理论模型以及基本概念
        2.3.4 UPPAAL验证语法BNF(Backus-Naur Form)简介
    2.4 机车信号信息说明及典型使用
        2.4.1 机车信号信息定义
        2.4.2 机车信号低频信息分配
        2.4.3 机车信号信息典型使用
    2.5 本章小结
3 TCR测试流程分析与设计
    3.1 提取TCR技术指标
        3.1.1 功能指标分析
        3.1.2 性能指标分析
    3.2 TCR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3.2.1 TCR测试平台
        3.2.2 TCR测试序列生成的需求研究
    3.3 TCR测试流程分析设计
        3.3.1 设备上电通信接口测试流程
        3.3.2 载频自动切换流程
        3.3.3 应变时间测试流程
        3.3.4 制式、绝缘节应变时间测试流程
        3.3.5 灵敏度测试流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TCR测试流程建模与验证
    4.1 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建模及验证方法概述
    4.2 设备上电通信接口测试模型
        4.2.1 通信测试流程建模
        4.2.2 通信测试模型验证与分析
    4.3 载频自动切换测试模型
        4.3.1 载频自动切换流程建模
        4.3.2 载频自动切换模型验证与分析
    4.4 低频应变时间测试模型
        4.4.1 低频应变时间测试流程建模
        4.4.2 低频应变时间模型验证与分析
    4.5 绝缘节应变时间与制式转换时间测试模型
        4.5.1 绝缘节/制式应变时间测试流程建模
        4.5.2 绝缘节/制式应变时间模型验证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TCR测试模型仿真及测试序列的生成
    5.1 TCR测试模型的仿真
        5.1.1 设备上电通信接口测试模型仿真
        5.1.2 载频自动切换模型仿真
        5.1.3 低频应变时间测试模型仿真
        5.1.4 绝缘节应变时间与制式转换时间测试模型仿真
    5.2 TCR测试系统测试序列的生成
        5.2.1 测试序列的必要性
        5.2.2 测试序列的设计
        5.2.3 测试序列的生成
        5.2.4 测试序列的生成界面
    5.3 XML格式进行测试序列的存储、注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
    2.1 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系统
        2.1.1 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结构及工作原理
        2.1.2 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应用方案
    2.2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2.2.1 无线场强覆盖要求
        2.2.2 车载设备接收要求
        2.2.3 系统的性能指标
        2.2.4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2.2.5 系统的可扩展性
    2.3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3.1 中心设备
        2.3.2 站内设备
        2.3.3 区间设备
        2.3.4 车载设备
    2.4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组网结构
        2.4.1 站间数字传输通道组网结构
        2.4.2 区间数字传输通道组网结构
    2.5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基本业务流程
        2.5.1 组网交换矩阵分发业务
        2.5.2 无线机车信号传输业务
        2.5.3 中心维护业务
    2.6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通信协议总则
        2.6.1 基本帧格式及差错控制
        2.6.2 业务类型
        2.6.3 设备地址规划
第3章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的硬件设计
    3.1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功能需求分析
        3.1.1 信标信息发送功能
        3.1.2 基站信息收发功能
        3.1.3 区间设备热备功能
        3.1.4 故障自检功能
        3.1.5 区间设备存储功能
    3.2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硬件结构设计
        3.2.1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硬件总体规划
        3.2.2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硬件功能划分
    3.3 CPU部分硬件设计
        3.3.1 时钟电路
        3.3.2 CPU外围存储器扩展模块
        3.3.3 复位电路模块
        3.3.4 JTAG编程接口模块
    3.4 数字交换部分硬件设计
        3.4.1 数字交换模块
        3.4.2 时间基准模块
        3.4.3 CPU与数字交换部分的关系
        3.4.4 数字交换部分与区间传输接口单元的关系
    3.5 接口部分硬件设计
        3.5.1 CPU自带串口模块
        3.5.2 扩展串口模块
        3.5.3 电平转换模块
        3.5.4 光耦输出控制模块
        3.5.5 状态检测模块
        3.5.6 主控单元区间背板接口
    3.6 电源部分
    3.7 PCB抗干扰设计
第4章 区间设备主控单元功能测试及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CTCS-2级列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列控系统概述
    2.1 列控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1.1 列控系统的定义
        2.1.2 列控系统的功能
    2.2 列控系统的结构
        2.2.1 车站列控中心
        2.2.2 列控系统的信息传输设备
        2.2.3 列控车载设备
    2.3 列控系统速度控制原理
        2.3.1 速度控制模式
        2.3.2 测速定位方法
    2.4 中国列控CTCS系统
        2.4.1 CTCS的定义
        2.4.2 CTCS系统分级
        2.4.3 CTCS的基本功能
第3章 CTCS-2级系统的结构及可靠性分析
    3.1 CTCS-2级列控系统简介
        3.1.1 CTCS-2系统总体结构
        3.1.2 CTCS-2系统的技术特点
        3.1.3 CTCS2-200H型车载设备的控车功能
        3.1.4 CTCS2-2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的工作模式
        3.1.5 ZPW-2000A轨道电路
    3.2 CTCS-2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3.2.1 列控中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3.2.2 CTCS2-2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3.2.3 应答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3.2.4 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3.3 CTCS2-200H型列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3.3.1 CTCS2-200H型ATP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及可靠性建模
        3.3.2 子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及计算
        3.3.3 CTCS2-200H型ATP列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第4章 CTCS-2级系统运用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系统运用可靠性的因素分类
        4.1.1 人的不安全因素
        4.1.2 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4.1.3 管理中的不安全的因素
        4.1.4 环境的不安全的因素
    4.2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4.3 提高列控系统运用可靠性的措施
第5章 CTCS-2级列控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关于CTCS-2级应该应用于何种速度等级的问题
    5.2 CTCS-2级系统与其他系统设备兼容以及级间转换的问题
    5.3 CTCS-2级系统故障应急处理的问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单线铁路提速区段信号控制系统方案(CTCS1)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列车控制信号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
        1.3.2 牵引计算
        1.3.3 地面轨道电路及电码化设备制式的确定
        1.3.4 应答器的功能定义、位置、报文内容及格式
        1.3.5 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选定
        1.3.6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运用
        1.3.7 防邻线干扰的研究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2.2 提高旅行舒适性
    2.3 投资的经济性
    2.4 总体设计方案
        2.4.1 总系统构成
        2.4.2 系统功能综述
第3章 牵引计算
    3.1 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
        3.1.1 制动空走时间和空走距离的计算
        3.1.2 制动有效距离的计算
    3.2 进站接近区段长度
第4章 轨道电路及电码化系统
    4.1 接近区段轨道电路长度及信号设备设置
    4.2 轨道电路及电码化设备类型的确定
    4.3 进站双接近区段地面信号显示及机车信号发码信息
第5章 机车信号
    5.1 主体化机车信号的主要技术特点
        5.1.1 提高车载设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5.1.2 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案
        5.1.3 具有功能完善的机车信号记录器
        5.1.4 采用模块化设计,利于各模块的更换、升级
    5.2 主体化机车信号与监控装置的接口
        5.2.1 连接方式
        5.2.2 通信协议
第6章 查询应答器系统设备
    6.1 查询应答器的作用
    6.2 系统构成
        6.2.1 车载设备(BTM)
        6.2.2 地面设备
    6.3 点式查询应答器设置位置及信息内容
    6.4 点式应答器的报文
    6.5 应答器与车站联锁系统的接口
        6.5.1 接车股道信息
        6.5.2 出发信息
    6.6 应答器与微机监测系统的结合
        6.6.1 监测条件的定义
        6.6.2 监测时机的确定
第7章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7.1 速度监控的依据
    7.2 监控装置的主要技术特点
        7.2.1 车载存储线路参数
        7.2.2 采用连续平滑速度模式曲线控制
        7.2.3 实时计算取得速度控制值
        7.2.4 装置主要控制过程全部采用计算机实现
        7.2.5 提高可靠性设计
        7.2.6 提高安全性设计
    7.3 监控装置的主要功能
        7.3.1 监控功能
        7.3.2 记录功能
        7.3.3 显示和声音提示功能
    7.4 监控装置与应答器车载设备系统之间的接口
        7.4.1 接口方式
        7.4.2 通信协议
        7.4.3 通信流程
        7.4.4 监控装置与点式应答器车载设备的连线
第8章 防邻线干扰的研究
    8.1 系统配置要求
        8.1.1 地面设备的配置
        8.1.2 机车信号车载设备
    8.2 实施方案
第9章 现场验证试验
    9.1 试验段信号设备布置
    9.2 车载设备
    9.3 系统功能验证试验及结果
        9.3.1 列车监控系统安全性提高
        9.3.2 机车信号与监控装置的通信
        9.3.3 接近区段轨道电路的干扰测试
        9.3.4.应答器车载设备接收地面信息
    9.4.验证试验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轨道移频信号特征频率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内容安排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列车闭塞FSK及信号处理基础
    2.1 列车闭塞
        2.1.1 半自动闭塞
        2.1.2 全自动闭塞
    2.2 闭塞电路原理
    2.3 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与移频信号
    2.4 傅立叶变换
    2.5 短时傅立叶变换
    2.6 小波分析
        2.6.1 连续小波变换
        2.6.2 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时频窗分析
        2.6.3 二进制离散小波变换
        2.6.4 多分辨率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KJ2000系统介绍
    3.1 LKJ2000系统组成
    3.2 系统工作原理
        3.2.1 信号输入电路
        3.2.2 信号输出电路
        3.2.3 系统故障电路
    3.3 监控记录插件
        3.3.1 插件基本功能
        3.3.2 主要功能模块
        3.3.3 电路原理分析
    3.4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
        3.4.1 插件的工作原理
        3.4.2 插件的设计原理
    3.5 通信插件
    3.6 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
    3.7 数字量输入插件设计说明
    3.8 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
    3.9 电源插件
    3.10 过压抑制板
    3.11 数码显示器
    3.12 屏幕显示器
    3.13 列车运行事故状态记录器
    3.14 设备整体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与FSK频率提取
    4.1 地面信息处理及DSP技术现状
        4.1.1 地面信处理现状
        4.1.2 地面信息处理中的DSP概述
    4.2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主要芯片简介
        4.2.1 TMS320C6713介绍
        4.2.2 ADS8364简介
        4.2.3 SJA1000简介
        4.2.4 IDT7132简介
    4.3 新地面信息处理插件工作原理
    4.4 新地面信号处理控制流程图
        4.4.1 新地面信号处理控制流程图
        4.4.2 FSK信号频率提取仿真
    4.5 小波变换的分解和重构的子程序
    4.6 软件调试
        4.6.1 开发板调试
        4.6.2 测试台调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波变换FSK在信号奇异检测中的应用
    5.1 基础知识
        5.1.1 奇异点位置的确定
        5.1.2 小波变换与Lipshitz指数α和尺度j的关系
    5.2 小波函数的选取
    5.3 小波去噪
    5.4 小波变换在FSK检测与处理中的应用
        5.4.1 计算机仿真
        5.4.2 测试台信号仿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SK上瞬时频率的小波脊提取探讨
    6.1 FSK的解析表示
    6.2 轨道电路FSK的小波脊提取及计算方法
    6.3 仿真与讨论
    6.4 算法的实验验证
    6.5 三种解调方法的综合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学术论文

(9)基于ARM的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机车监控装置的主要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机车监控相关知识
    2.1 轨道电路、列车闭塞、机车信号
    2.2 影响列车运行的因素
    2.3 速度监控的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车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1 机车监控装置功能分析
        3.1.1 监控装置主要功能
        3.1.2 采集与控制信号分析
    3.2 系统软硬件方案设计
        3.2.1 硬件方案设计
        3.2.2 软件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车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4.1 ARM系统外围电路设计
        4.1.1 电源电路
        4.1.2 晶振与复位电路
        4.1.3 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
        4.1.4 SDRAM接口电路
        4.1.5 串行接口电路
        4.1.6 以太网接口电路
        4.1.7 键盘接口电路
        4.1.8 LCD接口电路
        4.1.9 JTAG接口电路
    4.2 机车模拟量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4.2.1 机车模拟量输入电路
        4.2.2 机车双针表驱动电路
    4.3 机车色灯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4.4 机车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4.4.1 机车工况信号采集电路
        4.4.2 机车开关量输出电路
    4.5 机车 GPRS通信接口电路
    4.6 机车系统电源电路
    4.7 机车过压抑制板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车监控装置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 Linux系统的软件构架
    5.2 Bootloader的设计
        5.2.1 BootLoader程序概念
        5.2.2 BootLoader程序框架结构
    5.3 uCLinux的移植
        5.3.1 uC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5.3.2 uC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5.4 机车速度监控部分程序设计
        5.4.1 监控装置软件模块功能与划分
        5.4.2 监控装置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5.5 GPRS通讯部分程序设计
    5.6 LCD显示部分程序设计
    5.7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调试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硬件原理图

四、半自动闭塞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和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D]. 孙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研究[D]. 周国青.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7)
  • [3]基于ZPW-2000预叠加电码化的弯股进路电码化设计[D]. 王绕昌.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4]轨道电路读取器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的研究[D]. 孙伟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2)
  • [5]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区间设备主控单元的研究[D]. 周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1)
  • [6]CTCS-2级列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及运用研究[D]. 李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1)
  • [7]单线铁路提速区段信号控制系统方案(CTCS1)研究[D]. 周志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8]轨道移频信号特征频率提取[D]. 汤长春. 武汉科技大学, 2007(03)
  • [9]基于ARM的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的设计[D]. 孙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
  • [10]采用无线机车信号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研究[J]. 王俊峰,王化深,张勇,汪希时. 铁道学报, 2006(02)

标签:;  ;  ;  

半自动闭塞段通用机车信号与监控装置配合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