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180调整样本股

上证180调整样本股

一、上证180调整样本股(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飞[1](2020)在《指数效应:被忽视的成分股交换》文中认为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初始纳入比例2.5%,并在之后逐步提高。海外资金的流入是否会影响调入股票的价格,即A股是否存显着的调入效应,又重新引起了学者和从业者的重视。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的价格弹性是无限大的,因此不包含信息的大量买入或卖出并不会影响证券的价格。指数定期调整成分股时,发生调整的样本股票一般并没有重大信息,但追踪它的指数基金不得不买入调入股票、卖出调出股票,因此研究指数效应是否存在对于检验市场的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尽管有大量学者发现在调整公告日和实施日前后存在显着的价格效应和成交效应,但仍有一些其他学者将调整样本的异常收益归因于公司前景、流动性等差异,因此指数效应是否存在,尤其是在国内是否存在并无定论。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是国内常用的业绩基准,被众多指数基金追踪,本文第二章对比了两个指数的发展历程。虽然国内有大量文献研究两个指数的价格和成交效应,但据本文所知,并没有文献注意到两个指数同时调整样本,并且经常有交换成分股的情况。在每年两次的定期调整中,沪深300指数调出的样本股大部分会进入中证500指数,而调入沪深300指数的股票也大多源于中证500指数。本文将这种被两个指数交换的股票标记为交换组股票,交换组股票被调整时,会有一个指数的调出效应和另一个指数的调入效应。虽然研究这两个指数价格效应的文献众多,但却很少有研究注意到这种指数交换成分的情况,交换组股票只是被用来研究一个指数的调入/调出效应。忽视交换组调出/调入另一个指数的事实不仅导致会导致指数价格效应的显着性降低,甚至会导致正的调出效应或负的调入效应等不正确的结果出现。在第四章,本文首先借鉴(Chang et al.,2014),使用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两个指数交换成分股时的价格效应和成交效应。结果表明:2015年以后,沪深300指数调出至中证500指数的样本股表现出显着为正的超额收益,而在2015年以前,超额收益不显着。中证500指数调出至沪深300指数的样本在2015年以前的调入效应显着,而在2015年后变得不显着。成分股交换的价格效应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沪深300指数调至中证500指数样本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正超额收益;中证500指数调至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超额收益由显着为正变得越来越不显着。断点回归的结果不仅证明了指数效应在国内确实存在,还说明了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追踪中证500指数,其影响正日益增加。随后在本文的第五章,本文借鉴(Harris and Gurel,1986),使用市场模型研究两个指数交换的样本股和其他单纯的调入/调出股票的指数效应,并对比交换的成分股和其他纯粹调入调出股票的差异。调出沪深300指数的股票按照是否同时调入了中证500指数,分为交换组和单纯调出组,分别记为D300i500和D300im;类似的调入沪深300指数的股票,按照其是否来源于中证500指数,分为交换组和单纯调入组,记为D500i300和Dmi300。研究结果表明:D300i500组样本主要表现出调入效应,而D300im组调出效应显着,两组样本具有显着且无法用其他因素解释的差异,这也说明了中证500指数的调入效应显着。另一方面,调入沪深300指数的股票,其是否来源于中证500指数的影响似乎并不大。换言之,D500i300和Dmi300两组的收益率差异并不显着。这说明中证500指数的调出效应不显着,中证500指数的调入和调出效应不对称。市场模型的结果解释了为何国内的很多研究认为指数效应不存在,对改进国内关于指数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断点回归设计和市场模型两种实证方法的结果都表明调入和调出效应不对称,本文随后探究了这种不对称的原因。通过对调入样本和调出样本的成交效应和融资融券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投资者会在公告日后更多地买入调入股票,而很少有投资者卖出/融券卖出调出股票。投资者关注的差异和卖空限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调入和调出效应的不对称。为了进一步检验价格压力假说,本文第五章以可转债发行时投资者“抢权配售”的现象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股权登记日前后股票需求变动对股价的影响。为了防止可转债转股造成股东的股权稀释,可转债一般会对股东优先配售。由于可转债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首日收益,并且直接申购可转债的中签率极低,因此投资者会在股权登记日前买入股票从而获配可转债。市场上将投资者的这种行为称作“抢权配售”。本文第五章使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股权登记日前后的超额收益率,结果表明股权登记日前存在显着为正的超额收益;而在股权登记日后存在显着为负的超额收益。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当天持有股票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转债的优先配售权,而在股权登记日次日优先配售权消失。因此股价应当在股权登记日次日存在负的超额收益率以体现优先配售权的价值,并且优先配售权价值越大时,超额收益的绝对值越大。本文首先计算了投资者想要获配1元可转债,所需要买入股票的金额(记为Lev),并以此作为优先配售权价值的代理变量。理论上Lev越低,则投资者所需要买入的股票金额越低,股票中包含的优先配售权的价值越大。随后,本文按照Lev由低到高将样本分成了五组,检验不同分组在股权登记日次日的超额收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结果表明,Lev最低组的超额收益为-1.77%,而最高组的超额收益仅为-0.05%,两组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分组之间了优先配售权价值的显着差异。除了指数效应外,指数的定期调整也为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样本。如股票之间的联动性、股指成分调整与分析师覆盖、机构投资者持股、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等。为了进一步分析成分股交换的影响,本文第六章检验了成分股票交换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如果调入指数能够对股票的崩盘风险产生显着影响,那么股票不管是调入沪深300指数还是中证500指数,其股价崩盘风险都应该有相似的影响,尽管程度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研究股票调入沪深300指数对其崩盘风险的影响时,考虑它原本是否为其他指数的成份十分重要,如果调入股票在调入之前就已经是其他指数的成份股票,则再调入沪深300指数对其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本文的实证结果与上述分析相符:整体上,股票调入沪深300指数显着降低了其股价崩盘风险;但主要是那些原本不是中证500指数的股票有此影响,由中证500指数调入沪深300指数的股票几乎不受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本文使用断点回归设计证明了国内存在显着的指数效应。尽管(姚东旻等,2016)也使用了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了沪深300指数的价格效应,但是其未注意到调入沪深300指数的股票可能源于中证500指数;而调出沪深300指数的股票可能进入了中证500指数,并且在使用断点回归设计时这个问题是十分致命的。本文在考虑了成分股票交换的情况下,使用断点回归设计证明了短期价格效应的存在。二是本文首次考虑了国内指数交换成分股票对价格效应的影响,解释了为何国内现有研究的结果不显着。本文按照是否存在成分股票交换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分组,研究了成分股票交换对传统研究结果的影响。以沪深300指数调出样本为例,本文按照是否进入中证500指数将沪深300指数调出样本分为两组:进入了中证500指数的记为D300i500组;未进入中证500指数的记为D300im组。由于前者也存在显着地中证500指数调入效应,并且比沪深300指数调出效应更强,因此D300i500组股票的超额收益为正,这会抵消部分D300im组的调出效应,导致沪深300指数调出样本整体的调出效应不“显着”。三是本文证明了股票为投资者带来的其他权利也会对股价产生显着影响。在A股现在施行的新股发行市值配售制度下,投资者持有二级市场股票才有资格申购新股,因此投资者持有A股还可以获得申购新股的权利(林宏妹等,2019);当大股东持股到一定比例后,进一步增持可以为他们带来控制公司经营的权利(Fos&Jiang,2016);可转债发行时会对股东优先配售,因此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买入其股票可以获得优先配售可转债的权利。这些在以往被很多研究忽视的权利具有明显不可忽略的价值。本文证明了可转债的优先配售权的价值能够显着影响股价,丰富了此类文献的同时对投资者进行股票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晓丹[2](2020)在《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震,为了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中国政府以“国家队”身份、以超过一万亿的资金规模直接入市救助股市。后期又面临大量资金是否和如何退市问题。此次中国“国家队”资金救助股市为世界各国(地区)所关注,也为政治经济学和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田野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和研究这一重大的经验事实。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释了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国内外现实背景和研究现状,突出了研究意义,介绍了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对现有关于政府对股票市场干预的相关文献做梳理。从股市危机的特征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阐述了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从文献中总结政府救市策略的目标、具体方式和政策效果,并重点突出股市干预基金的设立及运行效果;进而立足于中国政府股市干预策略,以及中国2015年股市危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研究缺陷;最后指出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退出机制的研究不足。第三章从金融史的角度,以政府救助方式为划分,并遵循重大股市危机发生的时间轴,对20世纪以来历次典型性金融危机中各国(地区)政府救市的经验做比较,尤其集中于政府直接注资股市的策略比较,对比较成功的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详细展开,并总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股市的政府干预策略差异。着眼于中国股市,对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的政府干预策略进行梳理,并详细剖析2015年股市危机的救市计划,为中国股市危机的应对措施提供历史经验。第四章对政府入市策略做理论分析,结合中国股市的典型性特征,基于噪声交易模型,分别从股市危机的形成、中国政府救市的目标与策略、入市干预的预期效果等方面,对政府救市资金入市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入市效应的三个理论假说。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国政府救市资金的运行情况和策略效果的实证分析。对救市资金及其后续调整的详细统计是救助策略研究的重要现实依据。第五章首先集中关注2015年中国股市大波动期间,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国家队”救市资金的统计,分别从资金入市的市场背景、资金的筹集规模、入市结构安排、选股原则、后期资金动态调整、等各方面剖析政府此番的注资行动;并对“国家队”各持股成员拆分比较,以完整展示救市资金运行全貌。第六章基于第四章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说,实证检验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计划的政策效果,分别从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对市场整体层面和被救助对象个体层面的波动性影响、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检验等三个方面,对政府此番股市救助策略的实施效果作评价。第七章是政府救助策略的处置问题研究。在政府入市模型的框架之上,退市理论研究探讨了政府退市的目标设定、交易策略、预期效果等,并在两期模型中给出了政府退市的必要条件和持仓调整的操作策略,对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初步的机制设计。本章第二部分基于退市模型的结论,通过对救市资金的投资成本和各期收益水平的核算,指出“国家队”救市资金的退出时机,为退市策略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八章对研究成果做总结,指出本文未来的研究展望;在各国(地区)股市危机救助历史的梳理与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救市的策略选择及救市资金的后期运行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入市方面:政府入市救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政府通过增持股票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政府的股市干预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并且干预力度越大,个股的收益率波动性越低;降低股票的噪声交易程度是救市资金降低股市波动性风险的主要作用机制。退市方面:国有资金大量滞留股市是有负面作用的,退市是必要的,但是,由于退市的目标比入市实际上更多元,所以退市行为更应该谨慎和有策略。考虑到政府对不同目标的偏好或权衡,其实后危机时期政府救助资金退出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时机。假定政府的目标只是入市资金的损益平衡,其实2017年底已经出现过全部退出的时机。但是,实际上政府至今还活跃在股市中,说明政府在某些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其救助资金的目标函数中可能包含了“投资收益”最大化。如果如此,政府救市资金理论上没有确定的最优退出时间或时机,相机抉择是最优策略。本文的创新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把政府干预股市的行为分为入市和退市,分别分析,尤其是退市策略分析。因为现实中往往是入市很果断,退市很麻烦,需要特别慎重。政府入市的后处置直接决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却往往在策略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中被忽视。将政府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纳入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政策研究中,为救助资金的后续处置机制作出理论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看得见的手”择机撤出救助领域的研究空缺,为全球各市场类型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退市制度设计。探讨救市资金的处置问题的前提是掌握现有资金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较为细致的核算救市资金自入市以来的成本和各期收益情况,为救市资金的后续处置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并为退市策略的机制设计提供政策建议。第二,对政府干预股市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内生化处理,并设定政府入市的目标函数与退市的目标函数不同:前者是稳定市场,后者的目标函数中是包含投资收益的。鉴于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服务目标的基本属性,结合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对政府入市的理论研究以稳定股票价格波动为主要的干预目标具有合理性,已有文献也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持。以本文对2015年政府救市资金的统计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基础,结合救市资金的筹集渠道、干预效果和资金变动等现实情况,本文对救市资金在后危机时期的处置研究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政府退市的目标函数,符合政府干预政策的市场逻辑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把投资收益作为政府重要的干预目标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的,本文对政府救市资金退市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政府对各市场领域的干预行为评估。第三,在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中引入政府行为,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理论判断,并在实证分析中加以验证。理论上在有政府参与的市场中,政府干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交易噪声实现,这为政府干预的影响机制研究拓展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不足也是三点:第一,在理论分析中,把退市目标简单化处理为“获得投资收益”,确实过于简单和抽象,不符合实际。实际上政府与双重目标即投资收益和稳定市场,甚至有更多的目标,但是,由于确定不同目标之间的权重和构建相应模型太复杂,模型构建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所以,只能以后再深入研究。第二,受数据可得性的局限,在统计分析中,本文采用季度性数据追踪救市资金的持股情况,但是季度性数据难以捕捉政府救市资金的具体交易时点及价格,导致救市资金的成本收益核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除以出资方证券公司的资产账户收益情况为补充外,要反映救市资金的真实收益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第三,在实证分析时,本文仅对政府救市资金的干预效果以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标准衡量,并未考虑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对救市资金的作用机制也仅以降低噪声交易渠道解释,指标选择比较简单。

杨蕾芳[3](2020)在《碳信息披露质量、机构投资者与股票收益率 ——基于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说明平衡全球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全球性的政治、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会计问题。我国是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以市场调节为减排手段之一的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者和节能减排的重要参与者,会计理应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对企业碳交易、碳管理、碳信息披露做出应对。从目前我国碳交易市情况得知,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仍然存在披露质量不高的问题,碳信息主动披露占比低,极少数上市公司出具温室气体信息排放披露书,有部分上市公司选择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环境报告书中略微披露,大部分上市公司在财报与非财报中均没有披露碳信息。一方面是由于出台的政策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披露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对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后果意识不够敏锐。本文从企业碳信息披露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出发,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预期收益率,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反映现阶段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在资本市场上的反应。因此,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构建投资组合时,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是否对投资者有效,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性投资者理论、超额披露收益理论、绿色发展观进行了分析,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行为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框架。其次通过分析样本碳信息内容、指标设计、指标评分、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研究假设,通过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对于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反应,并以机构投资者为中间变量,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碳信息披露和股票收益率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市场上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股票收益率存在相关关系,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企业股票收益率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加强了企业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股票收益率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刚好解释了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目前不积极、不主动的现状。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主体出发,关于政府方面提出了建立碳信息披露问责机制、发展碳会计以及规范碳信息披露审计与鉴证问题、构建企业参与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快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中等政策建议;关于企业方面提出了完善碳管理、防范碳风险等政策建议;个人方面提出了提高低碳环保意识和宣传低碳知识等建议。使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坚定不移走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杨文杰[4](2020)在《中国碳汇股价指数的编制及其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热点,全球都在探求经济转型之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逐渐被大多数国家重视。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碳排放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但是绿色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碳交易市场于2018年才正式成立。而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必由之路,碳汇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功能已受到全球的公认,碳汇的金融创新也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碳金融、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结合国家支持绿色股票指数和碳金融创新的相关政策,基于股价指数编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选取了42支上市公司股票编制成碳汇42指数,并确定了碳汇42指数的修正、调整、新股上市、旧股剔除等下相关问题。并且对碳汇42指数的功能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其投资功能。从增长速度与增长量、交易量与成交额、风险系数等方面对碳汇42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最后对碳汇42指数的实用性进行实证分析,将碳汇42指数的走势与上证综指、上证100、沪深300等指数的走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碳汇42指数有较高的成长性且存在较大的投机机会、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选取1991年8月到2018年4月的收盘数据,使用数据分析软件Eviews和spss对碳汇42指数与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且基于专家建模模型预测碳汇42指数的未来走势。结果表明,碳汇42指数与上证综指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上证综指是碳汇42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碳汇42指数与深证成指的相关性较低。基于专家建模的预测,从R方0.97来看预测效果结果,预测结果表明碳汇42指数在未来两年多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发展势头较猛,而上证综指则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惠涛[5](2020)在《基于风险调整收益评价的绿色ETF投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日趋恶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探讨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途径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因为能够向产生积极环境效益的项目配置资源,成为金融业新兴领域。绿色金融是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旨在将社会资本引导到预期能够产生正环境效益的领域。其中,绿色基金是兼顾环保性与盈利性的重要投资实践。与传统基金相比,绿色基金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作为主要指标筛选投资标的。有理论认为,绿色基金在筛选项目时会排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选择环境风险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因此基金成长潜力更大、财务表现更好。实践中,国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区域差异与时间差异,国内对绿色指数型基金、绿色股票型基金的财务表现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绿色ETF(Exchange Traded Fund,全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ETF)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为止只有44只绿色股票指数和6只绿色ETF,那么我国绿色ETF是否具有超越传统基金的财务表现从而具有投资可行性呢?验证绿色ETF是否具有投资可行性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背景下,验证绿色ETF的投资可行性,对于转变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另一方面,绿色基金是参与绿色投资的重要的渠道,由于ETF紧密追踪标的指数,其跟踪误差小于指数型基金,验证绿色ETF的投资可行性意味着绿色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促进我国绿色基金发展、提升绿色投资实践、支持经济转型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成立年限在2年以上的3只绿色ETF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各自投资标的——3只绿色股票指数作为基准,并以成立年限和基金规模为标准筛选出3只与绿色ETF相近的指数型基金与偏股型基金作为对照组合,以2009年9月25日到2019年12月31日为研究区间,在利用GARCH族模型把握绿色ETF投资标的——绿色股票指数风险波动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传统三大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对比绿色ETF与市场基准、指数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财务绩效,探究绿色ETF能否实现超越传统基金的财务表现,验证绿色ETF是否具有投资可行性。研究得出两点结论,首先,中证环保指数和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的风险波动特点可以用EGARCH模型来刻画。绿色股票指数的收益率呈现尖峰厚尾的状态以及波动聚集的特点,EGARCH刻画的非对称性效应显着,负面消息带来的波动程度要大于正面信息,表现出了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似的特点。其次,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凭借其投资标的风险可控、基金风险规避能力强、财务表现优于传统指数基金的特点,因此具有投资可行性。根据基金收益的年标准差来看,绿色ETF的风险规避能力普遍优于股票型基金;根据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来看,上证180公司治理ETF的财务绩效能超越指数型基金,因此具有投资价值。结合绿色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实践与本文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积极推进绿色股票指数的开发,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其次进一步创新发展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满足市场投资需求;最后推动国内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资金的绿色投资实践,从而促进绿色基金的发展。

何菁泓[6](2020)在《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社交软件的信息传递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益凸显,对消息面敏感的资本市场受其影响巨大。特朗普作为世界大国的重要领导人,所作所为皆受国际媒体关注,一言一行皆为全球局势焦点,而其偏爱使用推特软件发布个人观点和政策措施的行为愈亦成为各国学者和投资者们的研究热点。特朗普的推文内容多涉及国内时事政策和国际外交手段,以个人论述想法、表达意见的方式向世界释放重要消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股票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对此产生特殊市场反应。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提高交易水平,研究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从特朗普上台已来的上万条推文中选取6条贸易政策推文作为事件节点,划分合理的估计窗和事件窗;再以上证180指数包含的180只股票和10个行业分类为研究样本,以上证综指为市场指标,分别计算个股和大盘的市场收益率;进而借助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得到事件窗内研究样本的正常收益率;接着使用R语言统计软件分别计算出个股和行业在事件窗内的超额收益率(AR)、平均超额收益率(AAR)和累计超额收益率(CAR);最后对不同长度事件窗口下累计超额收益率(CAR)的值进行显着性检验,得出重要研究结论。全文重点在于建立实证模型并进行显着性检验,通过实证分析事件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得出大量研究成果。实证结果表明:特朗普贸易政策推文确实会对我国股市产生重要影响;利好的政策性推文比利空的政策性推文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着;市场预期会弱化市场对事件的反应程度;贸易政策推文时效性越强,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着;市场是理性且有效的;相似特性推文对市场影响存在规律性;事件与股市关系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等。金融数据的直观化为事件效应对市场影响的定量评估提供了客观的测度依据,基于数据表现的研究结论不仅能为分析国际重要领导人言论对资本市场股价变动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更能推动投资者、上市公司和国家政府对事件产生和市场表现关系的合理把握,得出一系列投资性意见和政策性建议;最终促进中国股市制度创新,推动股市成熟目标实现。

石启龙[7](2019)在《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市场操纵通过虚构市场供求关系控制价格波动以制造交易价差获利的内在机理一成不变,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市场操纵行为因被限制于单一市场而展现为传统的单市场操纵形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融通趋势,股票市场与期指市场间的价格关联效应使跨市场操纵成为新动向,并形成交易型和信息型两种实施模式。其中,交易型模式利用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直接以交易行为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信息型模式通过向市场释放信息诱导交易的时点和方向,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催生出利用资本市场跨境价格关联渠道实施的更为复杂、隐蔽的跨境操纵实施模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波动性是市场操纵的实施基础,控制价格波动以获利的机理使操纵行为蕴含价格波动风险,风险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因被限制在单一市场内而显现非系统性。在资本市场融通趋势下,跨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沿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释放,并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下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系统性溢出,在现有基于金融分业体制和资本市场隔绝结构的监管法律制度下产生监管盲区,威胁金融安全,隐含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权创设有欠缺,现有操纵行为监管局限于行为规制和事后惩治的微观层面,缺失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二是监管权配置不合理,以证监会为绝对权威的“倒金字塔”监管结构和低效监管协调机制抑制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权运行有障碍,市场分割式的操纵禁止规范框架缺乏整体监管视阈,造成跨市场监管缝隙,而价量控制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疏离于操纵行为的实施机理和发展趋势。问题源于现有操纵行为本质认识囿于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下单市场操纵认知,将市场操纵监管局限于投资者保护和事后惩治等微观行为监管层面,无法应对跨市场操纵价格波动风险的系统性演变。对此,市场操纵本质把握应从关注操纵结果的价格操纵和价量控制以及操纵行为的欺诈和市场欺诈延展至操纵的实施条件。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通过行为的前提和结果表征行为的操纵性,可以重构市场操纵监管内涵,在完善市场分割、行为规制、事后惩治的微观监管制度基础上,引入全局视阈、风险治理和事前防范的宏观监管制度,构建统合性监管制度框架。首先,防范是关键。在操纵行为监管制度设计中引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制度,在立法中确定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责,并顺畅其监管视阈覆盖资本市场的法律途径。然而系统性风险概念的模糊使宏观审慎监管权存在滥用可能,对此,一是在监管权配置方面贯彻以权力制衡理念,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机制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遏制监管行为偏差,构建监管资源高效配置、信息流动顺畅的“金字塔型”市场监管体系结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在监管权运行方面限定监管权边界。围绕市场优势设置主动防御的信息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类型操纵行为的风险程度设置差异性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重点监测市场优势投资者;设置跨市场交易大额登记制度。其次,惩治是底线。惩治的正当性依赖于规范的科学性。跨市场操纵与单市场操纵具有相同内在机理和行为结构,只是借助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将原本局限于单市场内的价格控制行为和清仓获利行为分置于价格关联市场,并无实质独立性,可以纳入现有操纵禁止规范予以治理。但应修订现有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体系以应对跨市场操纵的新动向,一是加强立法衔接,弥合跨市场监管缝隙,确定《证券法》和《期货条例》为资本市场基本法和特别法,全面覆盖资本市场操纵行为;二是平衡规范的保障和保护功能,设置以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具体规范”规制已有操纵行为,以授权裁量为核心的“授权规范”涵射未来操纵行为;三是在“可替代”原则下通过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等构成要件差异化设置,实现对跨市场操纵的有效监管。

廖圆圆[8](2019)在《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沪深300指数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指数效应是指当指数宣布某只股票调入或者调出指数编制成分股的时候,其股价和成交量会在指数成分股调整公告日和生效日出现一个异常的变动。调入股指的成分股价格会上涨、调出股指成分股股价会下跌,成交量均放大的现象。在实际指数调整事件中,指数效应的成因、长短表现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课题。欧美等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指数效应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产生了很多理论成果。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建立起步较晚,对我国指数的指数效应研究仍处于存在性验证阶段,且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利用事件分析法以及F-F三因子模型对沪深300指数在200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共24次指数调整数据对调入和调出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交易量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1)调入指数股票存在不显着的价格效应,但存在显着的交易量效应;对于调出指数成分股,存在显着的价格效应,同时存在显着的交易量效应。(2)沪深300指数效应存在非对称性,调出股票的指数效应强于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调入、调出股票的异常交易量变动趋势也呈现非对称性,调入股票的异常交易量在短期出现不完全回调,长期仍保持一定影响,而调出股票的异常交易量在长期才出现完全回调现象。(3)指数调整事件中,调出股票存在长期价格效应,短期的交易量效应;调入指数的股票存在长期交易量效应。(4)本文认为我国沪深300指数效应更符合信息含量假说的解释,同时流动性假说也能部分解释沪深300指数效应的成因。

刘良师[9](2019)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的价格效应检验》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指数效应是指在指数成分股调入或者调出指数的时候,相关股票常伴有价格或者成交量异常现象。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显示,一般来说调入股票会出现价格的上涨,调出股票则会出现价格的下降,指数调整事件中的股票的价格效应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指数调整事件一般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指数调入以及调出的股票进行研究,通过对指数事件的公告日和调整日在内的前后一段时间构建事件窗,公告日是中证指数公司公布样本指数调整名单方案的时间,调整日是中证指数公司按照公告的样本股票进行指数调整的时间,在文中我们按照时间长短把事件分为短期时间窗口和长期时间窗口,采用资本定价模型(CAMP)模型对指数调整的股票计算预期收益,从而来计算超额收益衡量指数调整的价格效应。在指数效应的实证中,我们首先对2010年到2018年历年来的指数调整股票样本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他们的指数调整的价格效应,我们发现调入股票的指数调整效应并不显着,但是他们在调整日前的这段时间是有一定的超额收益的,只是不够显着,所以我们对调整日前的几十个交易日进行区间性统计,针对不同区间时间段的超额收益以及整个区间的胜率进行分析,得出在调整日前20个交易日是相对最优的具有正的超额收益,同理,我们也对调出股票也进行了同样的分析,得出在调整日前面的交易日里面也有负的超额收益,所以我们接着就对历史上的指数调整事件进行累计收益率的计算,从计算的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在2015年整个调入股票和调出股票都是具有一定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的,而在2015年以后就发现超额收益就慢慢减少甚至变为负的,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随着历史上的这种指数调整事件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所以所获得超额收益就减少甚至消失了。我们实证的结果支持价格压力假说,我们在对长短期事件窗口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调入股票短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的,长期来说是会出现反转现象的,而调出股票虽然短期具有显着的负的超额收益,但是长期并没有出现反转现象。这和假说中的理论,指数调整会导致股票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因为指数跟踪投资者的买卖会影响股票的流动性。买入或卖出的价格压力会引起股票价格偏离其平衡水平。不过,对股票过度的需求,很快就被价格的上涨或降低所抵消。这种假说主要是强调指数基金或者以指数基金为标的的投资机构会在短期对调入或者调出的股票做出一定的反应,强调的短期反应,但在长期中会出现一定的反转情况。

宋军,苏智攀,钱程[10](2016)在《延迟新股纳入对股票指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虑到新股上市后长期弱势且我国常用新股快速进入指数的方法,本文提出新股延迟纳入股指的建议。以上证综指为标的,考察如果实施新股延迟纳入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观察时间区间为2006年6月12日2015年3月6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延迟新股纳入指数的时间,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在观察期间内获得了显着提升,采取不同的纳入时间的调整指数均获得了超过50%的累计超额收益率。研究还发现,指数收益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减弱(超级)大盘股上市后纳入指数计算造成对指数平均收益率的拖累实现的。

二、上证180调整样本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证180调整样本股(论文提纲范文)

(1)指数效应:被忽视的成分股交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指数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内指数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国内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综述
第三章 指数发展情况及指数基金规模
    第一节 指数发展情况及取样规则
    第二节 样本股票调整规则
    第三节 指数基金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 凤尾变鸡头:被忽视的指数成分股交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断点回归理论发展及实施过程
    第三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和实证结果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分股交换与“消失”的价格效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样本选择和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抢权配售”、可转债发行与股价短期波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假设提出及样本数据选取
    第三节 样本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指数成分股交换与股价崩盘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2)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创新
    1.3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1.4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1.1 股市危机的特征
        2.1.2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利弊之争
    2.2 政府救市政策的方式及政策效应的评价
        2.2.1 政府干预政策的目标及方式划分
        2.2.2 股市平准基金的设立
        2.2.3 政府干预股市的政策效应
    2.3 中国政府干预股票市场行为研究总结
        2.3.1 中国政府干预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3.2 中国政府历次干预股市的方式及影响分析
        2.3.3 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的成因分析
        2.3.4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理论研究与不足
        2.3.5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实证研究与不足
    2.4 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处置理论探究
        2.4.1 政府干预措施退市的必要性
        2.4.2 政府干预措施的退出困境
        2.4.3 中国政府救市行动的后处置研究进展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各国(地区)政府股市救助政策的比较
    3.1 自由放任走向积极干预的美国股市
        3.1.1 “黑色星期四”:自由放任主义
        3.1.2 “黑色星期一”:建立熔断机制
        3.1.3 2000年互联网泡沫:交易制度改革
        3.1.4 2008年金融危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3.1.5 2020年股市崩盘:无限量量化宽松
    3.2 股市平准基金盛行的亚洲市场
        3.2.1 日本经济泡沫与非传统货币政策
        3.2.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政府注资
        3.2.3 俄罗斯金融危机与政府借贷
        3.2.4 1998年中国香港金融危机与盈富基金
        3.2.5 中国台湾股市危机与股市平准基金
    3.3 中国大陆的股市干预史
        3.3.1 中国2015年以前的历次股市干预
        3.3.2 2015年中国政府救市计划简介
        3.3.3 中国政府的股市干预措施总结
    3.4 各国(地区)政府救市政策对比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入市的理论分析
    4.1 噪声交易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
    4.2 入市模型基本假设
    4.3 无政府干预的市场均衡
    4.4 政府股市干预的行为及其目标
    4.5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均衡
    4.6 政府入市效应的理论假说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政府救市资金运行的统计分析
    5.1 救市资金持股统计
        5.1.1 持股规模
        5.1.2 持股结构
    5.2 救市资金动态追踪
        5.2.1 持股规模变动
        5.2.2 持股结构调整
    5.3 救市资金持股指数编制
        5.3.1 指数计算说明
        5.3.2 救市资金整体持股指数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政府救市效果的实证检验
    6.1 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6.1.1 流动性衡量及假设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1.3 变量说明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6.1.4 DID流动性实证结果
        6.1.5 稳健性检验
    6.2 救市资金对市场整体波动性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2.3 序列平稳性检验
        6.2.4 GARCH模型检验结果
    6.3 救市资金对个股波动性的影响
        6.3.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3.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3 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检验结果
        6.3.4 GMM稳健性检验
    6.4 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分析
        6.4.1 噪声交易的量化
        6.4.2 噪声交易机制检验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资金退出策略(后处置)研究
    7.1 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理论研究
        7.1.1 退市模型设定
        7.1.2 定义均衡策略
        7.1.3 退市均衡策略求解
        7.1.4 两期模型下的政府退市策略设计
        7.1.5 政府退市模型的政策含义
    7.2 救市资金退市的现实依据
        7.2.1 收益率估算方法
        7.2.2 救市资金初始成本核算
        7.2.3 救市资金累计收益率核算
        7.2.4 救市资金与A股股指收益比较
        7.2.5 救市资金收益横向比较
    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碳信息披露质量、机构投资者与股票收益率 ——基于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低碳经济概念
        2.1.2 绿色发展观
        2.1.3 股票收益率的概念
        2.1.4 碳信息披露概念
        2.1.5 机构投资者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2.2.2 有效市场假说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5 理性投资者理论
        2.2.6 超额披露收益理论
3 实证设计
    3.1 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3.1.1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3.1.2 我国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3 企业碳信息披露评价模型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碳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3.2.2 机构投资者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3.2.3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4 变量选取
        3.4.1 被解释变量
        3.4.2 解释变量
        3.4.3 控制变量
    3.5 模型设计
4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上证180碳效率指数样本股行业占比
        4.1.2 上证180碳效率指数样本股股权性质占比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碳信息披露与股票收益率回归分析
        4.3.2 碳信息披露与机构投资者回归分析
        4.3.3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政策性建议
        5.2.1 宏观层面建议
        5.2.2 微观层面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碳汇股价指数的编制及其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展望
第二章 理论回顾
    2.1 相关理论
        2.1.1 绿色股票指数理论
        2.1.2 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碳汇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2.2 国内外绿色股票指数的研究
        2.2.3 股票价格指数的特征与功能研究
第三章 碳汇股票指数的编制
    3.1 碳汇股票指数编制的相关理论
        3.1.1 碳汇指数编制的原则
        3.1.2 碳汇指数编制的方法与计算公式
        3.1.3 碳汇指数编制的流程和关键要素
        3.1.4 自由流通量理论与权数理论
        3.1.5 新股上市计入指数的问题
    3.2 样本股的选取
        3.2.1 样本股的选取原则
        3.2.2 样本股的选取标准
        3.2.3 选取样本股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3.3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3.1 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数据
        3.3.2 上市公司历年交易相关数据
    3.4 碳汇股票指数基点与基期的确定
第四章 碳汇股票指数的调整与修正
    4.1 股票指数调整原则
        4.1.1 确定指数调整方法
        4.1.2 设定指数调整日
    4.2 股票指数的修正
        4.2.1 指数修正的原因及重要性
        4.2.2 指数修正方法与公式选取
        4.2.3 确定指数需要修正的情况和方法
    4.3 新股纳入与旧股剔除的处理
第五章 碳汇股票指数的投资功能研究
    5.1 碳汇股票指数的功能介绍
        5.1.1 基准功能
        5.1.2 投资功能
        5.1.3 理论功能
    5.2 碳汇股票指数投资功能研究
        5.2.1 增长速度与增长量
        5.2.2 交易量与成交额
        5.2.3 风险控制
第六章 碳汇股票指数表征与预测功能分析
    6.1 走势分析
    6.2 对比分析
        6.2.1 收益率对比分析
        6.2.2 与上证指数、深圳成指的对比分析
        6.2.3 碳汇42指数的预测模型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基于风险调整收益评价的绿色ETF投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
    2.2 绿色基金的实证研究
        2.2.1 国外绿色基金的研究
        2.2.2 国内绿色基金的研究
    2.3 研究评价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金融资产风险度量理论
    3.2 基金绩效评价理论
    3.3 GARCH族模型
        3.3.1 ARCH模型
        3.3.2 GARCH模型
        3.3.3 TGARCH模型
        3.3.4 EGARCH模型
    3.4 基金绩效评价指标
        3.4.1 特雷诺指数
        3.4.2 夏普指数
        3.4.3 詹森指数
第四章 绿色股票指数收益率波动性实证分析
    4.1 分析对象的选择
    4.2 绿色股票指数编制特点
    4.3 指数日收益率的界定
    4.4 指数收益率描述性分析
    4.5 对数收益率的检验
        4.5.1 序列平稳性检验
        4.5.2 序列相关性检验
        4.5.3 对数收益率序列异方差性检验
    4.6 GARCH模型实证分析
        4.6.1 GARCH(1,1)模型结果分析
        4.6.2 TARCH(1,1)模型结果分析
        4.6.3 EGARCH(1,1)模型结果分析
    4.7 研究结果
第五章 绿色ETF财务绩效分析
    5.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特征分析
    5.2 相关参数的确定
        5.2.1 基金对数收益率
        5.2.2 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5.2.3 贝塔系数的确定
    5.3 基于风险调整收益的基金绩效评价
        5.3.1 基金的直接收益与风险评价
        5.3.2 基金风险调整收益评价
    5.4 研究结果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事件研究法的理论研究
        1.2.2 事件研究法的具体应用
        1.2.3 “特朗普效应”的研究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事件研究法
        2.1.1 事件研究法理论概念
        2.1.2 事件研究法基本步骤
    2.2 随机漫步理论
    2.3 有效市场理论
    2.4 羊群效应理论
第三章 统计分析和事件选取
    3.1 特朗普推文总览
        3.1.1 特朗普推文现状
        3.1.2 特朗普推文本质分析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总体表现
        3.2.2 近期表现
    3.3 特朗普推文事件选取
第四章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设计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
        4.1.1 样本股的选取和行业划分
        4.1.2 市场指数的选取
        4.1.3 估计窗和事件窗的选取
    4.2 数据处理
        4.2.1 个股和行业数据处理
        4.2.2 指数数据处理
        4.2.3 数据匹配
    4.3 构建市场收益模型
    4.4 计算超额收益率AR_(it)、平均超额收益率ARR_t和累计超额收益率CAR_t
    4.5 显着性检验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事件一实证结果分析
        5.1.1 事件一对标的股的影响
        5.1.2 事件一CAR值显着性检验
        5.1.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2 事件二实证结果分析
        5.2.1 事件二对标的股的影响
        5.2.2 事件二CAR值显着性检验
        5.2.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3 事件三实证结果分析
        5.3.1 事件三对标的股的影响
        5.3.2 事件三CAR值显着性检验
        5.3.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4 事件四实证结果分析
        5.4.1 事件四对标的股的影响
        5.4.2 事件四CAR值显着性检验
        5.4.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5 事件五实证结果分析
        5.5.1 事件五对标的股的影响
        5.5.2 事件五CAR值显着性检验
        5.5.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6 事件六实证结果分析
        5.6.1 事件六对标的股的影响
        5.6.2 事件六CAR值显着性检验
        5.6.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5.7 综合分析
        5.7.1 六次事件AAR、CAR综合分析
        5.7.2 六次事件显着性检验综合分析
        5.7.3 事件前后市场流动性分析
        5.7.4 拓展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投资建议
        6.2.1 基于研究结论的投资建议
        6.2.2 投资者建议
        6.2.3 上市公司建议
        6.2.4 国家政府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7)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法
        1.3.2 规范分析法
        1.3.3 历史研究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文献综述
        1.4.1 跨市场操纵的可行性问题
        1.4.2 跨市场操纵的本体论问题
        1.4.3 跨市场操纵的监管法律制度
        1.4.4 经济法理念和制度治理跨市场操纵的优势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图)
    1.6 难点与贡献
        1.6.1 难点
        1.6.2 创新
    1.7 不足与展望
第2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基本模式
    2.1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逻辑
        2.1.1 跨市场交易的界定
        2.1.2 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2.1.3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
    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2.1 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
        2.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2.3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一:操纵指数权重股
        2.2.4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二:操纵期指合约
    2.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3.1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2.3.2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3.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2.4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4.1 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
        2.4.2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4.3 跨境型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第3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系统性风险演变
    3.1 单市场操纵所蕴含风险的非系统性:以股票市场为例分析
        3.1.1 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
        3.1.2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表现
        3.1.3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3.2 衍生品市场操纵蕴含风险的系统性端倪:以期指市场为例分析
        3.2.1 期指市场的诞生
        3.2.2 期指市场的特有属性
        3.2.3 期指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演变
        3.3.1 资本市场的融通变革
        3.3.2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机理: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3.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渠道:跨市场价格关联机制
        3.3.4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展现
第4章 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的失灵
    4.1 监管权配置的失衡
        4.1.1 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4.1.2 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缺位
        4.1.3 监管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4.1.4 监管体制的“倒金字塔”结构
    4.2 监管权运行的失范之一:操纵禁止规范滞后
        4.2.1 市场操纵禁止规范的梳理
        4.2.2 缺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规则
        4.2.3 市场分割的规范体系
        4.2.4 逻辑混乱的规范结构
    4.3 监管权运行失范之二:操纵行为实质认知失当
        4.3.1 市场操纵实质界定的梳理
        4.3.2 立法中价量控制界定的“似是而非”
        4.3.3 实践中交易量控制界定的“舍本逐末”
第5章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及监管创新
    5.1 域外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考察
        5.1.1 欺诈理论
        5.1.2 市场欺诈理论
        5.1.3 价格操纵理论
    5.2 既有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困境
        5.2.1 疏离于市场操纵的实施机理
        5.2.2 隐含监管权力滥用的危险
        5.2.3 局限于对市场操纵的微观监管
        5.2.4 聚焦于对操纵者的事后惩治
    5.3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
        5.3.1 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关注
        5.3.2 市场优势与操纵行为的关联
        5.3.3 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
    5.4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
        5.4.1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思路
        5.4.2 统合式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
第6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6.1 跨市场操纵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6.1.1 宏观审慎监管释义
        6.1.2 宏观审慎监管与跨市场操纵的契合
        6.1.3 跨市场操纵宏观审慎监管的展开
    6.2 域外跨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6.2.1 美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2.2 英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2.3 日本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3 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体系设计
        6.3.1 建立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3.2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机制
        6.3.3 改进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结构
        6.3.4 推进资本市场跨境监管协作机制
    6.4 跨市场操纵防御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6.4.1 设置差异性的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
        6.4.2 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
        6.4.3 改进跨市场大额交易登记制度
第7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7.1 域外立法规制跨市场操纵的样本梳理
        7.1.1 设置专门的跨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7.1.2 统合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7.1.3 改进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
    7.2 跨市场操纵的实质独立性分析
        7.2.1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理论纷争
        7.2.2 跨市场操纵的理论类型
        7.2.3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独立性分析
    7.3 我国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7.3.1 弥合市场分割立法体系的监管缝隙
        7.3.2 优化市场操纵禁止规范框架
        7.3.3 设置多元化市场操纵行为构成要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沪深300指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现有指数效应假说
    2.1 长期向下需求曲线假说
    2.2 价格压力假说
    2.3 流动性假说
    2.4 信息含量假说
    2.5 市场分割假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沪深300基本情况
    3.1 沪深300指数样本选择
    3.2 沪深300指数调样
    3.3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情况
第四章 沪深300指数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及样本选择
    4.2 研究方法的设定
        4.2.1 事件研究法
        4.2.2 超额收益的衡量——F-F三因子模型法
        4.2.3 异常交易量的衡量
        4.2.4 统计检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调入指数成分股指数效应分析
        4.3.2 调出指数成分股指数效应分析
        4.3.3 调入股票生效日价格效应不显着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沪深300指数效应的理论解释
    5.1 沪深300指数效应长期效应的解释
    5.2 沪深300指数效应不对称现象的解释
    5.3 沪深300指数效应中流动性的解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的价格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以及创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2.国内外指数调整效应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者关于指数效应的研究
    2.2 国内指数效应的理论综述
3.事件研究法以及指数效应假说
    3.1 事件研究法
    3.2 指数效应解释假说
        3.2.1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假说
        3.2.2 价格压力假设
        3.2.3 信息指示假设
        3.2.4 流动性成本假设
        3.2.5 市场分割假说
4.数据以及模型
    4.1 指数和样本选取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4.1.2 指数成分股调整
    4.2 指数基金介绍
    4.3 研究方法及模型
        4.3.1 研究方法
        4.3.2 模型
    4.4 本章小结
5.实证分析
    5.1 短期时间窗口价格效应分析
        5.1.1 调入股票事件的价格变化分析
        5.1.2 调出股票事件的价格效应
    5.2 指数调整事件超调整日前区间额收益分析
        5.2.1 调入股票的收益表现
        5.2.2 调出股票收益表现
        5.2.3 调入股票组合收益
        5.2.4 调出股票组合收益
        5.2.5 调入调出股票组合收益
    5.3 进行区间拆分后的价格变化分析
        5.3.1 调入股票的区间价格分析
        5.3.2 调出股票的区间价格分析
    5.4 长期时间窗口价格效应分析
        5.4.1 调入股票在长期事件窗口的价格反应
        5.4.2 调出股票在长期事件窗口的价格效应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证180调整样本股(论文参考文献)

  • [1]指数效应:被忽视的成分股交换[D]. 谢晓飞.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D]. 王晓丹. 山东大学, 2020(02)
  • [3]碳信息披露质量、机构投资者与股票收益率 ——基于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的经验数据[D]. 杨蕾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08)
  • [4]中国碳汇股价指数的编制及其功能分析[D]. 杨文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风险调整收益评价的绿色ETF投资可行性研究[D]. 惠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D]. 何菁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石启龙. 辽宁大学, 2019(05)
  • [8]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沪深300指数效应研究[D]. 廖圆圆. 苏州大学, 2019(04)
  • [9]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的价格效应检验[D]. 刘良师.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延迟新股纳入对股票指数的影响研究[J]. 宋军,苏智攀,钱程. 证券市场导报, 2016(07)

标签:;  ;  ;  ;  ;  

上证180调整样本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