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验血1例间日疟

门诊验血1例间日疟

一、门诊血检间日疟1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风林,梁桂华,谢为民,宋传清,王兰珍[1](2021)在《河南省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果,总结消除疟疾工作经验,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方法依照《河南省省辖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细则(2016年版)》要求,在市级考核评估的同时随机抽取考核过的濮阳县和南乐县进行复核,考核和复核均实行百分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市本级得分99.25分,濮阳县、南乐县复核分数分别为98.90、98.75分;按照市、2县级权重分别为0.4、0.3、0.3,濮阳市最后得分为98.99分。结论濮阳市消除疟疾措施得力,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规定的85分以上的标准。

许秋利[2](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经济负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3大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orld Malaria Report 2020》显示,2015-2019年全球在减少疟疾负担方面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疟疾发病率基本停滞在57例/1000高危人口,疟疾死亡率的下降也在放缓。2019年全球估计有2.29亿疟疾病例和40.9万相关死亡病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于2010年启动了《全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从2017-2020年,中国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如期实现了行动计划的目标。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入境人数日益增多,输入性疟疾已成为我国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主要威胁。2010-2019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37 04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占比高达78.95%(29248/37047)。尽管当前开展了一些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但是较少有研究关注输入性疟疾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评价和降低输入性疟疾带来的经济负担,是我国消除疟疾后期亟需考虑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位于中国南疆,是中国历史上南方四大疟疾高度流行区之一。2010-2019年广西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同时期全国输入性疟疾病例总数的10.70%(3 130/29 248),且病例以恶性疟(72.88%,2 281/3 130)为主。以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为样本开展经济负担评价,对于控制和降低疟疾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分析2012-2019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响应提供决策依据。2.评价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病例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整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2019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基本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2.收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广西各级卫生机构诊断并上报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对经镜检确诊的病例通过医院病案调取、现场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开展疟疾治疗相关的经济负担调查。对输入性疟疾患者产生的经济负担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索疟疾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第一部分获取的广西输入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推算2017-2019年广西全区输入性疟疾的总体经济负担。结果:(1)广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2012-2019年广西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3 011例,其中确诊病例3 005例(99.80%),临床诊断病例6例(0.20%)。确诊病例中,恶性疟有2234例(74.34%),间日疟有274例(9.12%),卵形疟有406例(13.51%),三日疟有38例(1.26%),混合感染有55例(1.83%);病例的感染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国家(96.84%,2 788/2879),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加纳、喀麦隆和安哥拉。2012-2019年广西所有确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男性有2 956人(98.17%,2956/3 011),女性有55人(1.83%,55/3 01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占病例总数的66.76%(2010/3011);职业以在境外务工为主,占比高达92.61%(2671/2884);除2013年6月上林县发生一起聚集性输入性疟疾事件外,其余各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的月份没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2012-2019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较多的三个市分别是南宁市、河池市和桂林市,占全自治区病例总数的87.61%(2638/3011);病例数较多的三个县分别是上林县、全州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占全区病例总数的 76.56%(2 308/3 011)。2012-2019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机构中,县级机构占比最高(83.66%,2 519/3 011),其次是地市级机构、省级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等;2013年广西疟疾病例发病-确诊天数的中位数最少(2d);除2013年外,其余年份病例的发病-确诊天数的中位数均为3d;2017-2019年广西重度(住院)病例在输入性疟疾病例中占比最高(75.91%,624/822),轻度(门诊)病例次之(22.75%,187/822),危重病例最少(1.34%,11/822)。(2)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本次经济负担研究共收集20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信息,其中门诊病例28人,住院病例171人,危重病例3人。门诊病例的直接经济负担较低,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10.00元;住院病例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3 032.00元,直接非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160.00元;危重病例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35 000.00元,直接非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600.00元。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病例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疟疾种类之间的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地市级医院的直接医疗费用(P<0.01)和直接非医疗费用(P<0.01)均高于县级医院;住院天数≥4天的病例直接医疗费用(P<0.01)和直接非医疗费用(P<0.01)均高于住院天数<4天的病例;发病-确诊天数≥3天的病例直接医疗费用高于发病-确诊天数<3天的病例(P<0.01),而直接非医疗费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分析显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化验费(52.47%,1 515.75/2 888.81)、药物费(21.68%,626.31/2 888.81)和检查费(10.68%,308.50/2 888.81),而诊查费(2.08%,60.00/2 888.81)、注射费(1.58%,45.65/2 888.81)、护理费(1.31%,38.00/2 888.81)在县级医院住院费用中的占比很小。门诊病例的人均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53.13元;住院病例的人均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706.26元;危重病例的人均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10 123.02元。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住院天数(P<0.01)、发病-确诊天数(P<0.01)、医院等级(P<0.01)之间的住院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疟疾种类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广义可加模型结果表明,住院天数(P<0.01)与发病-确诊天数(P<0.01)对经济负担有影响。2017-2019年广西全区输入性疟疾总体经济负担为3 250 375.22元,且总体经济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1.广西输入性疟疾主要来自加纳、喀麦隆和安哥拉等非洲国家,病例多为恶性疟(74.34%,2 234/3 005),且以 30-49 岁(66.76%,2 010/3 011)、男性(98.17%,2956/3 011)为主;病例职业以在境外务工(92.61%,2 671/2 884)为主;卵形疟病例在逐年增加,当前已超过间日疟占比;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机构主要集中在县级机构,其次是地市级和省级机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重度(住院)病例占比最高,轻度(门诊)病例次之,危重病例最少。2.输入性疟疾门诊病例的人均经济负担较低,住院病例和危重病例的人均经济负担较重,其中危重病例的经济负担超过2019年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住院费用中占比较重的分别是化验费、药物费和检查费,而诊查费、注射费、护理费等在住院费用中的占比较低。住院天数、发病-确诊天数是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住院天数越长、发病-确诊天数越长,患者的经济负担就越重。3.2017-2019年广西全区随着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逐年减少,总体经济负担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为降低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要尽早发现和确诊病例,科学合理地缩短住院时长,同时还要巩固当前消除疟疾成果,防止输入性疟疾疫情暴发及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再传播。

成玉萍,王宙云[3](2021)在《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历程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状况和防治历程,总结闵行区消除疟疾工作,为维持消除疟疾状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闵行区1950—2019年疟疾防治疫情相关报表、工作计划总结、防治文件和策略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闵行区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总结评估闵行区消除疟疾历程。结果疟疾曾是闵行区危害最大的传染病,1954年和1961年先后发生过2次暴发流行,年发病率最高达7 824.98/10万,以间日疟为主,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经过综合防治,1980年疟疾发病率逐步降低至10/10万,1985年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2010年启动闵行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以清除传染源、阻断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技术措施,至2015年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考核标准;2016年后进入消除疟疾维持阶段。闵行区根据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采取了针对性防控措施,经历疟疾流行、控制、监测、消除和消除后维持的不同阶段。2013年后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以中青年流动人口为主,感染虫种和病例发病时间无明显特征,防控重点是及时发现和处置疟疾病例,防止引起续发传播。结论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维持疟疾监测网络和监测能力,防止输入性病例再传播风险成为面临的新挑战。

成玉萍,王宙云[4](2020)在《2010—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监测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监测效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制定新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发热患者血检、疫点调查处置和媒介监测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8年医院报告病例27例,现住址管理病例37例,男性青壮年为主,发病时间无季节性,职业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病例感染地主要是非洲,占86.49%;37例病例中,恶性疟最多,其次为间日疟。发热患者血检65 120人次,镜检阳性27人,阳性率0.04%,2010—2015年血检阳性率与2016—201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2,P<0.01)。疟疾监测过程中病例报告、血片复核、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调查处置率均为100.00%。2010—2016年采用人工小时法进行媒介监测,蚊虫以淡色库蚊和白蚊伊蚊为主,按蚊密度为0~0.12只/(人工·h);2017—2018年采用CO2捕蚊器法监测,未监测到中华按蚊。2010年后无本地感染病例。结论完善的监测体系保障了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重点依然是保持监测能力和监测网络。

张震炎[5](2020)在《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MDA)是否能快速降低海岛地区疟疾混合感染。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是否能快速降低不同区域不同感染程度的村庄的带虫率。探索边远地区村庄疟疾的发病规律。方法:对基里维纳岛开展基线调查,包括当地人口数、性别分布、调查当地医疗卫生中心以及医疗点的数量、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门诊疟疾月报病例数。全民服药前开展社会动员、社区宣传、以及队伍建设,培训发药员和监督员。全民服药前完成一次全岛的人群带虫率的抽样调查。完成基线数据收集、后勤人员安排、社区动员后在基里维纳岛开展青蒿素-哌喹片三轮全民服药。全民服药后完成数据的整理,包括服药率、副作用发生率、未服药人群分布情况。全民服药6个月及12个月后开展2次全岛的人群抽样带虫率调查,评估全民服药对当地疟疾发病率的影响。收集医疗机构全民服药前后的疟疾门诊病例数,分析全民服药后医疗机构病例数的变化情况。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了解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做好后期维护队伍的建设,做好流动人员的控制与监测,加强防疟宣传。全民服药结束一年后对三个不同区域的村庄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家庭人口情况、蚊帐使用情况、月收入情况、发热史及出岛史、夜间野外作业情况。探索疟疾复燃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全民服药前抽样调查的村庄内选取距离城镇直线距离35公里内共8个村庄,并在地图上标明位置,测量距离,同时查阅服药前该村庄的人群带虫率并记录,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全民服药后一年,由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抽样选取四个村庄,开展人群带虫率抽样调查,制作滤纸血片用于检测低密度感染。在地图上标记四个村庄的位置及低密度感染率,测量村庄与城镇的直线距离,分析低密度感染率和村庄与城镇直线距离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青蒿素哌喹片三轮MDA快速控制了疟疾流行。感染率(镜检)服药前为16.53%,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3.47%,2.14%,下降幅度为87.05%;感染率(快速诊断试剂RDT)服药前为3.49%,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0.62%,0.43%,下降幅度为87.68%。间日疟(镜检)感染率,服药前为4.91%,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0.62%,0.36%,下降幅度为92.67%。Bwetalu村、Kaisiga村、Munuwata村的地理位置、蚊帐使用情况、经济、居民生活习惯、近期外出史具有差异性。全民服药前发病率Bwetalu村(10.70%)、Kaisiga村(14.60%)、Munuwata村(32.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民服药后Bwetalu村(1.00%)、Kaisiga村(0.00%)、Munuwata村(3.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民服药前距城镇直线距离35Km内各村发病率与城镇的直线距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距离城镇越远,发病率越高。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查四个距城镇距离35Km的村庄低密度感染率与城镇的直线距离存在线性关系,距离城镇越远,发病率越高。结论: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在保障覆盖率(三轮平均覆盖率>90%)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控制基里维纳岛混合疟疾感染。三轮全民服药(青蒿素-哌喹片)在保障服药率以及后期社区医疗工作者积极维护的前提下,能快速控制基里维纳岛地区不同地域、不同患病率村庄的疟疾流行,并在后期维护到位的基础上能够维持发病率不反弹。全民服药前村庄的发病率与村庄和城镇的直线距离(35km范围内)呈正相关。全民服药后村庄的低密度感染率与村庄和城镇的直线距离(35km范围内)呈正相关。

米善军[6](2019)在《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县自古多瘴岚,清代云县疟疾流行只能勾勒大致面貌。民国时期该地疟疾肆虐,尤以1933~1940年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出现过两次反复,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于1986年基本扑灭,并最终融入全球性消除疟疾战略计划。清代云县防治疟疾主要采取看医、寻药及诉诸鬼神来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民国时期,政府的卫生防疫机制虽已建立,虽然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是收效甚微。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真正地实现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强力互动。这种强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波浪状的卫生运动、精密化的制度设计逐步达到的。清代云县有无卫生机构,已经无从考证。当时遇到疫情发生,根本无法实现疫情的及时控制与扑灭,更谈不上疾疫预防。民国政府治下的云县,已经出现较为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奈由于机制体制不甚健全,只在县城为中心地方设立了相关机构,根本无法辐射全县各地,尤其是偏远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在民国政府留下的卫生遗产的基础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部署中,云县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层级分明,高度密集医疗卫生网络。云县的疟疾流行是地缘区位、国家政权、民风习俗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疟疾的快速蔓延之势,倒逼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基层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但这些机构难以为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国家地计划与控制,走出一条以国家为主导,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特色防治道路,逐步确立起大众心中新政权焕然一新的形象与面貌。

杨继宝[7](2018)在《1951-2017年贵州省黎平县疟疾防治进程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黎平1951-2017年疟疾疫情资料,探讨其流行规律和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黎平县1951-2017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1-2017年累计报告疟疾62 642例,其中:间日疟62 335例,恶性疟234例,混合疟37例,三日疟35例,卵型疟1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99.51%、0.37%、0.06%、0.06%、0.002%。在疟疾高流行、控制流行、计划灭疟、后期监测、净化灭疟与消除疟疾这几个阶段中,经过积极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年均发病率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254.97/万,逐渐下降至六十年代的33.91/万,八十年代的0.85/万,2006年后的0.02/万,2016年以后发病率为0;期间,曾出现过3次大流行,最大一次是1955年,报告28 594例,发病率为1 259.67/万;媒介监测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和传播优势蚊种;培训专业人员9 384人次;培训基层干部48 349人次;发热病人血检848 936人;居民血检122 431人;休根期病人治疗52 712例;病灶点处理57 074个;预防性服药133 460人;建立网络信息系统28个;灭蚊面积759 418m2,最后一例内源性病例发生距今已达12年,外源性输入性病例发生距今已有2年,达到了原卫生部《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结论黎平县疟疾防治工作成绩显效,但随着外出务工和流动人员的增多,应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处置和防治知识宣传,杜绝继发性病例的发生。

何春荣,罗招福,陈前进,陈杰雄,阙金财[8](2018)在《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监测资料,为消除疟疾后防控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2016年疟疾病例、"三热"病人血检、媒介和人群知晓率调查资料。结果 2004-2016年报告疟疾病例4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东南亚及非洲国家感染34例占85.00%(34/40),间日疟24例占60.00%(24/40),恶性疟6例占15.00%(6/40),间日疟恶性疟复合感染8例占20.00%(8/40),"三热病人"血检阳性者均为主动求诊疑似疟疾病例,中华按蚊种群构成1.52%,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5.47%。结论龙岩市2004年以来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归国人员是病例侦查发现传染源主要对象,提高医疗机构"三热病人"血检效率及时发现治疗病例和加强大众人群的健康宣教,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王世意,张彩,王彩飞[9](2017)在《定海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舟山市定海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舟山市定海区1988—2015年疟疾监测点疫情报告、传染源监测资料、流动人口监测资料,对所有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定海区共报告5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全部疟疾病例的87.30%。其中间日疟33例(60.00%),输入来源以安徽为主(66.67%);恶性疟22例(40.00%),输入来源以非洲国家为主(90.91%)。每年6—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20<50岁的男性劳务输出人员及民工为主。本地外出归国人员的疟原虫阳性检出率为6.92%,高于外来流动人员的1.54%(P<0.05)。结论定海区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加强对高疟区返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和监测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王彤[10](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二、门诊血检间日疟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诊血检间日疟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汇报
    1.2 资料审核
    1.3 现场考核
        1.3.1 镜检技能考核
        1.3.2 诊治知识考核
        1.3.3 血片复核
        1.3.4 现场检查
    1.4 县级复核
    1.5 考核评估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综合考核结果统计
    2.2 疫情审核、个案流调、疫点处置
    2.3 发热病人血检及血片复核
    2.4 濮阳市最后1例本地感染患者情况
    2.5 濮阳市各县区考核得分情况
3 讨论

(2)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经济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我国疟疾流行概况
        1.2 广西疟疾流行概况
        1.3 疟疾经济负担研究
    2 研究目标
    3 技术路线
    4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广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分类
        1.2 资料来源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2 感染来源
        2.3 三间分布
        2.4 就诊机构
        2.5 发病-确诊天数
        2.6 病情程度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统计分析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2.2 直接经济负担
        2.3 间接经济负担
        2.4 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
        2.5 2017-2019广西输入性疟疾总体经济负担
    3 讨论
        3.1 基本情况分析
        3.2 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3.3 间接经济负担分析
        3.4 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3.5 2017-2019广西输入性疟疾总体经济负担分析
    4 结论
        4.1 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经济负担
        4.2 2017-2019广西输入性疟疾总体经济负担
    5 参考文献
研究小结
    1 结果与建议
    2 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局限性与建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2010—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监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病例管理情况
        2.2.1 人群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2.3 地区分布
        2.2.4职业分布
        2.2.5 感染来源
    2.3 疟疾监测情况
        2.3.1 发热患者血检
        2.3.2 病例报告、复核与疫点处置
        2.3.3 休止期治疗与病例随访
        2.3.4 媒介监测与控制
        2.3.5 最后1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3 讨论

(5)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流行情况
        1.1 巴新疟疾流行概况及国家疟疾防治方案
        1.2 国家疟疾防治策略和治疗用药方案
        1.3 疟疾传播媒介及居民居住条件
        1.4 巴新疟疾防控史及抗疟药抗性报道
    第二节 巴布亚新几内亚米尔恩湾省概况
    第三节 恶性疟及间日疟的防控现状和研究进展
    第四节 中医理论在疟疾防控中的应用
        4.1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4.2 预防
        4.3 三因制宜
        4.4 邪正盛衰与疟疾
    第五节 大规模人群服药控制疟疾
        5.1 大规模人群服药(MDA)的优势
        5.2 MDA的难点
        5.3 MDA与抗药性
    第六节 疟原虫抗性研究进展
        6.1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研究进展
        6.2 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抗性的研究进展
        6.3 间日疟原虫的抗性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控制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
    第一节 背景及研究目的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2.1 基里维纳岛情况
        2.2 人群带虫率调查及医疗机构数据搜集
        2.3 RDT及血涂片的制作及阅读
        2.4 原虫计数的计算方法
        2.5 全民服药(MDA)宣传动员培训
        2.6 MDA的实施
        2.7 伦理
        2.8 统计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人口调査及MDA覆盖率
        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3.3 未服药原因统计
        3.4 服药前后抽样调查镜检人群带虫率变化
        3.5 服药前后抽样调查RDT人群带虫率变化
        3.6 2017年-2019年Losuia医疗中心疟疾病例记录
        3.7 季节与发病率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对不同区域的效果及疟疾反弹风险因素的评估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2.1 村庄概况
        2.2 基里维纳岛后期维护工作
        2.3 后期调查及调查时间
        2.4 调查内容
        2.5 对全民服药及后期调查数据整理
        2.6 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结果
        3.1 人口学信息
        3.2 入户调查信息
        3.3 数据整理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人群带虫率及低密度感染率与城镇距离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整理
        2.2 调研内容
        2.3 伦理
        2.4 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结果
        3.1 全民服药前抽样村庄带虫率及距城镇直线距离
        3.2 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提供的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镜检)
        3.3 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提供的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RDT)
        3.4 四个村庄抽样人数及低密度感染率情况
        3.5 四个村庄全民服药期间平均服药覆盖率
        3.6 四个村庄平均服药覆盖率与低密度感染率
        3.7 全民服药一年后距城镇直线距离35公里内的抽样村庄及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PCR)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6)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二、疟疾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一) 中国疟疾学术研究六十年回顾
        (二) 云南省疟疾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西医学认知中的疟疾
    第一节 传统中医体系下的疟疾认知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疟疾认知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的疟疾认知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疟疾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医认知中的疟疾
第二章 自然环境、区位、习俗与云县疟疾的关联
    第一节 自然环境、区位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云县疟疾
        二、海拔、地形与云县疟疾
        三、地理区位与云县疟疾
    第二节 传统习俗与疟疾
第三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
    第一节 清代疟疾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天降鞠凶:时代变革中的云县疟疾流行态势
第四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清代云县的疟疾防治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
        一、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阶段
        二、1949年后云县疟疾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艰难棘途:中央与地方的统合
第五章 云县抗疟机构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三节 公共卫生:国家卫生体系转型中的抗疟机构
结语
附1
附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7)1951-2017年贵州省黎平县疟疾防治进程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黎平县基本情况
    2.2 疟疾流行情况
    2.3 暴发疫情
    2.4 流行虫种
    2.5 媒介分布和监测
    2.6 疟疾防治进程与成效
        2.6.1 第一个流行周期 (1951-1959年) 全面查治, 降低发病率
        2.6.2 第二个流行周期 (1960年-1969年) 重点防治, 控制流行
        2.6.3 第三个流行周期 (1970-1984年) 计划灭疟、后期监测
        2.6.4 第四个流行周期 (1985-2005年) 后期灭疟, 净化疟区
        2.6.5 第五个流行病周期 (2006-2017) 规范灭疟, 消除疟疾
3 讨论

(8)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三热”病人血检资料
    1.3 媒介监测
    1.4 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1.5 治疗和抗复发
2 结果
    2.1 病例发现与报告
    2.2 病例户籍及感染地
    2.3 年龄与发病时间
    2.4 感染虫种
    2.5“三热病人”监测
    2.6 媒介监测
    2.7 防治知识知晓率
    2.8 病例治疗和抗复发
3 讨论

(9)定海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疟疾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疟疾类型及感染来源地
    2.3 时间分布
    2.4 人群分布
    2.5 临床特征与诊断情况
3 讨论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三、山河与疟疾
        四、区位与疟疾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一、恶鬼致病
        二、疫气致病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一、道德因素
        二、现实因素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一、病原的认识
        二、病因的认识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门诊血检间日疟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分析[J]. 赵风林,梁桂华,谢为民,宋传清,王兰珍.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08)
  • [2]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经济负担研究[D]. 许秋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历程回顾[J]. 成玉萍,王宙云. 中国热带医学, 2021(02)
  • [4]2010—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监测效果分析[J]. 成玉萍,王宙云. 职业与健康, 2020(07)
  • [5]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D]. 张震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D]. 米善军. 云南大学, 2019(03)
  • [7]1951-2017年贵州省黎平县疟疾防治进程及效果分析[J]. 杨继宝.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7)
  • [8]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J]. 何春荣,罗招福,陈前进,陈杰雄,阙金财.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3)
  • [9]定海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J]. 王世意,张彩,王彩飞. 预防医学, 2017(08)
  •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门诊验血1例间日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