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

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

一、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茜,武凤文,程宸,杨袁慧[1](2020)在《城市规划领域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城市规划领域的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了气象大数据的"4V"特征(体量大、多类型、高速度、低价值),梳理了城市规划中气象分析技术的演进过程,总结了近些年城市规划中气象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以及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城市规划领域气象大数据的应用,提出了在多源知识融合、深度学习技术运用、社会媒体气象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气象数据应用价值、物联网与移动互联对气象数据的拓展、AI与云计算及三维动态可视化等技术发展方面,展望了气象数据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前景。

孔凡秋[2](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苗世光,蒋维楣,梁萍,刘红年,王雪梅,谈建国,张宁,李炬,杜吴鹏,裴琳[3](2020)在《城市气象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数十年来在城市气象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文中从城市气象观测网与观测试验、城市气象多尺度模式、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影响、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等4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气象的主要研究进展:中国各大城市已建立或正在完善具有多平台、多变量、多尺度、多重链接、多功能等特点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大型城市气象观测科学试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研究示范项目;成功开展了风洞实验、缩尺度外场实验研究;建立了多尺度城市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式,并应用于业务;在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对降水影响、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最后指出,未来需要重点从新观测技术及观测资料同化应用、城市系统模式研究、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机理、城市化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气候与环境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为中国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刘雅[4](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密度最大的流域经济地带,也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带,串联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经历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扩张和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协调好城市化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城市化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实际情况,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综合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11个省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大气环境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利用ArcGIS软件对各省市城市化、大气环境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演化分析,探究其空间差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在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结构特征与聚集性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大气环境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整体走势较好,城市化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大气环境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省市均经历了耦合协调关系由差向好或由好向更好的转变。(2)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大气环境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性。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均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格局,大气环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游低上下游高”的格局。(3)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内各省市的耦合协调度与周边省市耦合协调度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作用,表现为耦合协调度高的区域相互聚集,耦合协调度低的区域相互聚集。

杨立科[5](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纳丽,严晓瑜[6](2019)在《典型天气条件下银川市城市规划前后大气环境评估因子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南京大学的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利用银川国家气象基准站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对银川市一年四季3种典型风速天气条件下城市规划前后大气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估规划前后城市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银川市规划前冬季一般风和大风情景下不舒适程度强的区域明显大于小风情景,但小风情景下在西夏公园、宝湖公园和丽景湖公园3个区域周围寒冷程度明显强于其他区域;春季3种情景都在较为舒适以上,但一般风情景舒适度更高,小风、大风情景舒适度相对较差;夏季3种情景大部分区域都较为舒适,尤其一般风舒适度高的区域明显大于小风和大风;秋季一般风舒适度最好,其次是大风,小风相对较低。规划后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冬夏两季原为极不舒适的区域范围扩大,很不舒适的区域范围缩小;春秋两季原为最舒适的区域面积缩小,较为舒适的区域面积扩大。整体来看,银川市城市规划后热岛面积减小,小风区面积增大,舒适度变差,大气环境综合评估结果略差于规划前。建议规划部门在制定新的规划方案时要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增大城市风速;同时继续增加水体、绿地面积,进一步降低城市热岛面积。

吕玉濮[7](2019)在《大气环境质量约束下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了诸多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群。作为首都所在地,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经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制定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协同发展。本文以钢铁、火电产业为例,对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与大气污染的影响机理文献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区位论、库兹涅茨曲线以及集聚与扩散等理论,采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揭示了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钢铁、火电)产业和大气污染的时空演化格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和大气污染相关性指数的时段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京津冀城市群空间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研究。

莫尚剑[8](2019)在《基于WRF模式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大气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在空间上的体现为自然开放空间被城市空间替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绿地面积减少引发了一系列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城市人居舒适度,居民身体健康以及城市资源消耗产生不利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作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共同的开放空间,在对其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的承载力。因此,本文研究目标是为科学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提供定量气象数据支撑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选取夏季晴天以及冬季晴天作为典型案例,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尺度气候模拟软件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casting Model)耦合UCM(Urban Canopy Model)城市冠层模型,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方案(2010-2030)设置三组试验方案,分别对应绿心范围内不同程度城市化发展情况。以2013年城市群和绿心实际发展情况及气象背景场作为模式初始场,绿心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三组试验中的唯一变量,进行研究区域近地面气象要素敏感性模拟试验。分析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中温度场和风场的变化特征,以减小绿心内新增城镇和建设类用地对城市群的热环境和风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目标,提出相应的策略并分别建立优化方案,将其输入WRF模式进行优化效果检验。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中,在夏季晴天,当绿心范围城镇和建设类用地增加时,绿心地区近地面温度下降,城市区域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当绿心内城镇和建设类用地面积进一步增加至绿心总面积一半时,绿心温度升高,内部不同地区温度差异变小,株洲市近地面温度升高0.4℃~0.5℃,湘潭市与长沙市升高0.3℃~0.4℃。绿心自身具有调节城市群区域温度的功能,在城市区域占地比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该功能被削弱,绿心地区温度分布以及温度日变化过程趋于周边城市同一水平。在冬季晴天,随着绿心范围内城镇和建设类用地增加,绿心地区温度下降,周边城市区域温度上升在0.1℃以内。城市热岛效应显着,在夜晚城市热岛强度较强时,绿心内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使城市热岛强度略微增强,在夏季晴天长沙市和湘潭市增幅为0.1℃~0.3℃,冬季晴天,湘潭市和株洲市增强在0.1℃~0.2℃之间。(2)在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中,随着绿心内城镇和建设类用地增加,风在到达绿心时会略微向绿心两侧偏移,在经过绿心后回到初始方向,绿心区域风速呈下降趋势。在夏季晴天,主导风为南风和东南风情况下,处于下风方向的长沙市区东部以及南部风速降低0.1m·s-1~0.3m·s-1之间。在冬季晴天,主导风为为东北风时,处于下风方向的湘潭市风速下降0.3m·s-1~0.5m·s-1。(3)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中,在夏季晴天,当绿心范围城镇和建设类用地面积初步扩大时,绿心区域相对湿度下降,长沙市部分地区相对湿度降低在1.0%以内。城镇和建设类用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绿心内相对湿度下降,不同地区相对湿度差异减小,株洲市相对湿度降低2.0%~2.5%,湘潭市与长沙市降幅在1.5%~2.0%之间。在冬季晴天,相对湿度变化主要集中在绿心范围内,新增城市用地相对湿度显着降低,湘潭市相对湿度下降在0.5%以内。城市干岛效应明显,在冬季晴天干岛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4)在夏季晴天,绿心范围内不同用地类型转换成城镇和建设类用地时,林地和耕林混合类用地温度上升相较其他类型更高。城镇和建设类用地和裸地周边地区温度升高幅度相对其他区域更高。调整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模式的温度调控策略能一定程度降低周边城市的温度,在此基础上增加绿心内外开放空间的连通性,能将绿心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周边城市的增温影响降至最低。(5)绿心内自然通风潜力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湘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和耕地类型区域以及湘潭和株洲两座城市之间的狭长地带。在弱风条件下,调整绿心内新增城市用地格局,将通风性能较好的区域在主导风向上连接并保证绿心与外部补偿空间的连通性的通风廊道构建策略,能使下风方向城市风速提升0.1m·s-1~0.2m·s-1,风速提升区域分布主要受风向影响。总的来说,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将会对城市群近地面气象要素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绿心规划策略可为城市群大气环境的改善、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

王守妍[9](2019)在《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性问题,我国也面临着空气恶化的严峻挑战。工业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区,工业区的污染防控对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工业区空间优化和空间形态控制达到污染防控的目的,是当前规划研究的前沿。论文运用AERMOD和PHOENICS两种技术分别对工业区和典型高污染风险区进行污染扩散模拟分析,从功能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设计层面提出了应对空气污染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这对从城市规划专业层面改善空气环境有重要实践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污染扩散和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进展,根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模拟技术的研究实践,确立了运用AERMOD实现工业区污染风险评估,运用PHOENICS降低污染安全风险的两种软件耦合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思路。本文以天津市北辰区的工业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ERMOD对北辰区的工业区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污染扩散模拟分析,根据污染风险分区标准,划定污染风险分区和“产—城”距离安全红线,对高污染风险的居住区进行诊断分析;运用PHOENICS对工业区中典型的高污染风险街区进行进一步污染扩散模拟分析,得到在整体空间上存在污染扩散呈线性连绵分布,上风向的污染程度轻于下风向,与风向保持一致的通风廊道对污染扩散有显着影响的扩散特征;局部空间上存在污染的二次积累,特定空间状态下建筑的背风面和迎风面会出现污染积累的污染扩散特征;在污染源相关空间上存在与上风向污染叠加的污染源的污染扩散范围比较大,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下污染源下风向的建筑对污染扩散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污染扩散会向开敞空间处偏移等扩散特征。耦合两种软件污染扩散模拟分析,在城市功能区层面制定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对工业区进行污染风险等级区划,严格控制刚性边界,进行以“控污”为目的的开敞空间设计和以“排污”为目的的通风廊道设计;在街区层面提出构建多种类型的街区风道,包括优化污染源的空间位置、优化街区形态、构建通风廊道和布局防护绿地等;在建筑设计层面提出将污染源与建筑关联设计,包括增加开敞空间相关的建筑迎风面的面积、建筑采取行列式布局或2.5面围合布局、增加建筑高度、污染源与绿色种植关联设计等优化策略。

程宸,房小怡,王信,杨袁慧,张硕,覃光旭,杜吴鹏[10](2019)在《基于多元资料的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文中研究表明配合2015年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利用成都市气象和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料,对该市风、热/冷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成都市主导风向为NE,年平均风速为1.2m/s,静风频率高达34%,冬季风速最小。市域内风速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西部沿龙门山岷江口和湔江口为市域2处主要通风口。21世纪00年代城市集中区风速较20世纪80、90年代显着减少,NE和NW风向上减少可达0.5m/s。②该市较强等级以上热岛面积由1992年的53.6km2发展至2014年的798km2,且热岛中心呈现多极化。高级别生态冷源集中于龙门山和龙泉山,大规模城市扩张与沿山坡耕地是热/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③成都大气环境状况不佳,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城区—近郊—远郊递减特征。2007—2014年城区PM10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为0.116mg/m3和0.054mg/m3,均未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④绘制了成都市城市气候分析图,并结合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发展诉求,形成了城市规划气候建议图,将全市划分为6类规划分区,明确了对气候影响程度不同的各类空间,进而为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气候可行性建议。

二、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规划领域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气象大数据特征
    1.2 城市规划领域气象数据分析的技术方法演进
2 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场景
    2.1 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
        2.1.1 数理统计分析
        2.1.2 风洞试验
        2.1.3 数值模拟
        2.1.4 遥感反演与GIS分析
        2.1.5 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
    2.2 应用场景
        2.2.1 气象环境现状分析与规划指引
        2.2.2 规划方案气象环境预测与方案优选
3 问题与挑战
    3.1 在多源知识融合方面有差距
    3.2 在深度学习方面技术不足
    3.3 在社会媒体气象数据处理方面缺乏技术手段
    3.4 在可视化技术方面有短板
4 思考与展望
    4.1 气象大数据应用将更加受到关注
    4.2 气象大数据内容将更加丰富
    4.3 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水平将继续提升

(2)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寒地城市
        1.3.2 城市空间
        1.3.3 空气质量
        1.3.4 城市用地
        1.3.5 空间形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4.3.2 分区原则
        4.3.3 分区结果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6.4.1 政策保障
        6.4.2 实施机制
        6.4.3 治理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城市气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的城市气象观测网与观测试验研究
    2.1 城市气象观测网
    2.2 城市气象外场观测试验研究
    2.3 大气环境风洞实验研究
    2.4 城市气象缩尺度外场实验研究
3 城市气象多尺度模式的研究
    3.1 城市气象数值模拟的多尺度特征
    3.2 城市冠层模式的发展
    3.3 城市小区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4 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影响的研究
    4.1 城市气象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
    4.2 空气污染对城市气象影响的研究
    4.3 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
    4.4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及其应用的研究
5 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5.1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5.2 城市对降水的影响研究
        5.2.1 城市对降水影响的观测分析
        5.2.2 城市对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5.3 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
    5.4 城市化与气候变化
    5.5 中国城市化对区域气候与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6 结语

(4)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创新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1.2.2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
        2.1.1 城市化
        2.1.2 大气环境
        2.1.3 耦合协调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3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2.3.1 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作用机制
        2.3.2 大气环境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区域人口概况
        3.1.3 区域经济概况
        3.1.4 大气环境质量概况
    3.2 数据的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3.2.1 数据的来源
        3.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3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4 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空间自相关法
        3.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3.4.3 Moran散点图与LISA集聚图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4.1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4.1.1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1.2 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3 各省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分析
        4.1.4 大气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5 各省市大气环境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分析
        4.1.6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分析
        4.1.7 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4.2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耦合协调度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4.2.2 耦合协调度的Moran散点图分析
        4.2.3 耦合协调度的LISA集聚图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5.1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人口城市化水平不高
        5.1.2 大气环境压力大和响应不足
        5.1.3 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差异明显
    5.2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策略
        5.2.1 补齐短板,提升人口城市化水平
        5.2.2 加大大气环境保护力度,助推绿色发展
        5.2.3 良性互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5.3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区域优化策略
        5.3.1 长三角城市群应打造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5.3.2 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3.3 成渝城市群应加强开放合作,培育产业集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1.2.3 ARG GIS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4.1.1 研究区的区位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4.4.1 绿地建设情况
        4.4.2 林地建设情况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4.5.1 气候气象情况
        4.5.2 大气污染情况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7.1.1 层次分析法
        7.1.2 灰色预测
        7.1.3 拉开档次法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典型天气条件下银川市城市规划前后大气环境评估因子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式本地化
    1.2 资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规划前后舒适度分布特点
        2.1.1 规划前银川市舒适度分布
        2.1.2 规划方案与现状舒适度对比分析
    2.2 规划前后大气环境评估因子变化
3 结论

(7)大气环境质量约束下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京津冀城市群是全国资源环境压力最突出的区域
        1.1.2 京津冀城市群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指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2.2 区位论
    2.3 库兹涅茨曲线
    2.4 集聚与扩散理论
    2.5 “田园城市”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京津冀城市群自然概况
        3.1.1 地形条件
        3.1.2 气象条件
    3.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经济状况
        3.2.1 经济发展现状
        3.2.2 创新、教育及医疗发展情况
    3.3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状况
    3.4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
        3.4.1 水资源
        3.4.2 土地资源
        3.4.3 空气污染现状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及大气污染时空演化特征
    4.1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4.1.1 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分布特征
        4.1.2 钢铁产业生产要素时空特征
        4.1.3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时空特征
    4.2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演化格局
        4.2.1 大气污染时序差异分析
        4.2.2 大气污染空间差异分析
    4.3 本章小结
        4.3.1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时序特征
        4.3.2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特征
        4.3.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与高耗能产业相关性特征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物耦合分析
    5.1 钢铁产业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物耦合分析
        5.1.1 钢铁产业生产要素与SO_2耦合分析
        5.1.2 钢铁产业与CO耦合分析
        5.1.3 钢铁产业生产要素与NO_2耦合分析
    5.2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耦合分析
        5.2.1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与SO_2耦合分析
        5.2.2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与CO耦合分析
        5.2.3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与NO_2耦合分析
    5.3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物耦合分析结果
        5.3.1 钢铁产业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物耦合分析结果
        5.3.2 火电产业生产要素与大气污染物耦合分析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
    6.1 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原则
        6.1.1 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6.1.2 污染排放调控原则
        6.1.3 生态红线保护原则
        6.1.4 科技创新原则
    6.2 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措施
        6.2.1 设立空间调控分区
        6.2.2 优化高耗能产业布局
        6.2.3 高耗能产业生产时空调控
    6.3 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
        6.3.1 调整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结构
        6.3.2 明确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功能定位
        6.3.3 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设计
        6.3.4 强化京津冀城市群协调管理
    6.4 高耗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6.4.1 协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高水平保护环境
        6.4.2 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6.4.3 去除过剩产能
        6.4.4 建立健全严格监管体系
        6.4.5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讨论
    7.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WRF模式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气候变化
        1.1.2 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1.1.3 绿地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1.1.4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群发展研究现状
        1.3.2 绿心规划研究现状
        1.3.3 绿地气候调节功能研究现状
        1.3.4 WRF模型模拟城市大气环境研究现状
        1.3.5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框架
    本章小结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模拟试验结果检验
    2.3 研究方法
    2.4 WRF模式介绍
        2.4.1 中尺度气象模式WRF概述
        2.4.2 WRF模式基本框架
        2.4.3 WRF模式运行流程
        2.4.4 WRF模型控制方程
        2.4.5 WRF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2.4.6 UCM城市冠层方案
    2.5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本章小结
3 WRF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3.1 温度场模拟结果
        3.1.1 夏季晴天模拟结果
        3.1.2 冬季晴天模拟结果
    3.2 风场模拟结果
        3.2.1 夏季晴天模拟结果
        3.2.2 冬季晴天模拟结果
    3.3 湿度场模拟结果
        3.3.1 夏季晴天模拟结果
        3.3.2 冬季晴天模拟结果
    本章小结
4 绿心规划优化策略
    4.1 绿心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研究
    4.2 基于温度场模拟结果的优化策略
        4.2.1 绿心近地面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4.2.2 温度调控策略
        4.2.3 优化方案模拟检验
    4.3 基于风场模拟结果的优化策略
        4.3.1 绿心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4.3.2 通风廊道构建策略
        4.3.3 优化方案模拟检验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气污染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
        1.1.2 我国空气污染存在严重的问题
        1.1.3 工业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1.1.4 城市规划层面的污染防控响应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工业区空间形态
        1.3.2 “产—城”距离
        1.3.3 无组织排放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污染扩散模拟与空间形态优化的相关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2.1.2 污染扩散模拟与空间形态的研究
        2.1.3 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2.2 污染扩散机理研究
        2.2.1 污染浓度标准的界定
        2.2.2 污染扩散的自身影响因素
        2.2.3 污染扩散与气象环境的耦合关系
        2.2.4 污染扩散与空间环境的耦合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思路
    3.1 空间形态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3.1.1 优化目标
        3.1.2 优化原则
    3.2 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的研究思路
        3.2.1 研究思路厘定
        3.2.2 前期准备工作
        3.2.3 污染风险分区
        3.2.4 模拟诊断分析
        3.2.5 空间形态优化的基本策略
    3.3 模拟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3.3.1 AERMOD的特点与工作流程
        3.3.2 PHOENICS的特点与工作流程
        3.3.3 两种技术优势互补与相互衔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ERMOD污染扩散模拟的污染风险分区的划定
    4.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4.1.1 现状分析
        4.1.2 典型性分析
        4.1.3 基本特征分析
    4.2 相关数据的构建
        4.2.1 相关数据来源
        4.2.2 污染源清单的建立
        4.2.3 相关参数设置
    4.3 工业区多时空污染扩散模拟分析
        4.3.1 污染结果准确性的验证
        4.3.2 时间上的污染扩散分析
        4.3.3 空间上的污染扩散分析
    4.4 污染风险分区的划定与诊断分析
        4.4.1 污染风险分区
        4.4.2 污染风险分区与现状建设校对
        4.4.3 高污染风险的居住区诊断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HOENICS的高污染风险区污染扩散模拟与分析
    5.1 高污染风险区的选取
        5.1.1 高污染风险区的选取
        5.1.2 街区概况与现状分析
        5.1.3 空间基本特征的分析
    5.2 典型高污染风险区的污染扩散模拟
        5.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5.2.2 相关参数的设置
    5.3 典型高污染风险区的模拟分析
        5.3.1 整体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3.2 局部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3.3 污染源相关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耦合两种数值模拟技术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
    6.1 城市功能区层面——制定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6.1.1 污染风险等级区划
        6.1.2 严格控制刚性边界
        6.1.3 以“控污”为目的的开敞空间设计
        6.1.4 以“排污”为目的的通风廊道设计
    6.2 在街区布局层面——构建多类型的街区风道
        6.2.1 优化污染源空间位置
        6.2.2 优化设计街区形态
        6.2.3 布局多种通风廊道
        6.2.4 精细布局防护绿地
    6.3 在建筑设计层面——污染源与建筑关联设计
        6.3.1 污染源与建筑迎风面关联设计
        6.3.2 污染源与建筑围合度关联设计
        6.3.3 污染源与建筑高度关联设计
        6.3.4 污染源与绿色种植关联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污染排放清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多元资料的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风环境
    2.2 热/冷环境
    2.3 大气环境
    2.4 城市气候规划建议
    2.5 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建议
3 结论与讨论

四、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规划领域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J]. 王梓茜,武凤文,程宸,杨袁慧. 城市发展研究, 2020(11)
  • [2]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气象研究进展[J]. 苗世光,蒋维楣,梁萍,刘红年,王雪梅,谈建国,张宁,李炬,杜吴鹏,裴琳. 气象学报, 2020(03)
  • [4]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D]. 刘雅. 南昌大学, 2020(01)
  • [5]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典型天气条件下银川市城市规划前后大气环境评估因子的变化[J]. 纳丽,严晓瑜. 宁夏工程技术, 2019(02)
  • [7]大气环境质量约束下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控对策研究[D]. 吕玉濮. 广西大学, 2019(01)
  • [8]基于WRF模式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规划策略研究[D]. 莫尚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9]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D]. 王守妍.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基于多元资料的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J]. 程宸,房小怡,王信,杨袁慧,张硕,覃光旭,杜吴鹏. 气象科技, 2019(01)

标签:;  ;  ;  ;  ;  

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