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部马海-大红沟隆起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目标

柴达木盆地北部马海-大红沟隆起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目标

一、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易立[1](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李军亮[2](2017)在《柴北缘中部古近纪—新近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采用宏观构造背景与微观特征分析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演化相结合的方法,以构造建模、层序划分、沉积充填演化为基础,研究断层活动性及其控沉积作用、层序控砂模式、储盖配置形成,研究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耦合关系及其对侏罗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古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受祁连地块、羌塘地块NE-SW向挤压以及阿尔金山左旋走滑的影响,柴北缘中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古近纪-新近纪沉积底型主要受控于盆缘南祁连断裂、盆内赛南断裂-绿南断裂以及马仙断裂共同控制的菱形构造格局,形成了NW-SE向两个断阶坡折带,马仙断裂上下盘形成NE-SW向断阶坡折带。马仙断裂、赛南断裂自晚中生代以来持续活动,并逐渐增强,控制断层上下盘地层沉积充填与剥蚀,厚度差异较大;绿梁低凸起古-始新世—中新世不控制沉积,绿南断层上新世以来开始活动并且强度较大,上盘前中生代地层出露地表,下盘褶皱变形形成马海-大红沟背斜带。菱形构造格局控制来自嗷唠河-路乐河、鱼卡、红山-大红沟三大物源沉积体系汇聚于马北凸起周缘;喜山晚期盆缘、盆内断裂强烈冲断,造成沉积间断或强烈剥蚀。古近纪以来,柴达木盆地长时间处于干旱沉积环境,经历了整体水进-整体水退、多期震荡的沉积演化过程。受古地貌、湖平面变化及不同水系物源供给能力的影响,体系域发育较完整,形成了低位域、水进域局部遭受侵蚀、高位域局部遭受剥蚀的“三元型”3种层序类型;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等4种沉积相类型,形成了早期冲积扇-辫状河、中期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到晚期冲积扇-辫状河3种沉积充填序列。古近纪“多旋回正序叠加”水进退积型体系域组合形成湖侵域良好的储盖组合,先超覆后披覆于马北-绿梁低凸起可形成大型地层、构造圈闭,断阶坡折带可形成大型岩性圈闭。构造-沉积耦合控制了体系域组合的横向差异,体系域组合控制了沉积体规模与储盖配置。持续沉降型尕西凹陷巨厚的古近纪-新近纪沉积地层促使侏罗系湖相油页岩、湖沼相暗色泥岩持续生烃;而构造正反转型鱼卡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剥蚀殆尽,侏罗系晚期生烃停滞。马北-绿梁古凸起紧邻尕西凹陷,源-圈配置优越,是主要油气勘探方向。

王大华[3](2016)在《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本论文充分利用钻井(孔)、地震、重磁电资料和地面地质资料,在吸收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应用定量构造解析技术,采用局部构造解剖与区域构造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柴东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发育盆缘、盆内逆冲和盆内挤压-走滑三大逆冲断裂体系和挤压、伸展、走滑3大类构造样式,形成了“南北分带、东西分区”构造地层格架。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燕山早中期伸展弱断陷-挤压拗陷沉积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剥蚀阶段、古近纪-新近纪挤压拗陷沉积阶段和喜山晚期挤压走滑沉积阶段等四个阶段,并建立了“持续推覆-走滑型”构造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燕山早中期伸展弱断陷-挤压拗陷控制中生界沉积,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隆升控制侏罗系残留分布,喜山期强烈挤压控制侏罗系生烃演化、圈闭形成与油气成藏、保存”的新认识。采用厘定盆地性质、落实地层厚度及分布、查明地层结构、恢复剥蚀量和压缩量、明确原始沉积范围等“七步法”恢复了早中侏罗世盆地原型,认为早中侏罗世柴东地区受马海-大红沟、欧龙布鲁克、柴旦凸起的分隔,发育尕西-鱼卡、红山-小柴旦、霍布逊、德令哈四个分隔性湖盆,以此为依据明确了现今残留凹陷与侏罗纪原型盆地的对应关系。多方法手段落实了中下侏罗统残留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查明了不同类型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差异性,提出了“持续沉降型为侏罗系成熟生烃凹陷、构造正反转型为侏罗系低熟生烃凹陷”的新观点。综合构造、生烃、成藏演化特征及差异性,重新构建了构造-生烃-成藏演化匹配关系,明确了持续沉降型凹陷近源、继承性古构造带是最有利勘探方向。

田继先[4](2015)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柴北缘煤型气勘探领域,综合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模拟及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重点开展了天然气成因类型、烃源岩展布、有利储集相带、优质输导体系、源储配置关系及成藏综合分析等研究,明确柴北缘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了煤型气有利勘探方向。根据碳同位素数据,柴北缘天然气多为典型的煤型气,同源不同凹陷烷烃混合以及不同源岩混合造成部分地区同位素出现“倒转”现象;天然气分布在平面上有分带性,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冷湖三号以石油为主,牛东、马仙及赛什腾地区油气并举,而东坪、鄂博梁及冷湖六七号以天然气为主,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建立了侏罗系地层的断—拗转换模式,明确了断陷期和坳陷期的地层展布特征,断陷期和坳陷期在沉积上具有明显继承性,指出红三旱及尖北地区存在侏罗系凹陷,侏罗系优质残余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侏罗统拗陷沉积期,生烃中心位于伊北和冷湖地区。柴北缘第三系发育三大继承性物源体系,沉积体系以冲积扇、辫状河—(扇)辫状河三角洲—湖相为主;碎屑岩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共同控制;第三系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盆缘古隆起上,侏罗系砂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牛东地区物性相对较好。基岩储层成为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储层岩性以花岗岩、变质岩和基性岩为主,风化壳在纵向上可划分为三层,孔隙类型包括微孔、裂缝、溶孔及溶蚀缝,岩性、构造应力、风化作用是基岩储层主控因素,盆缘区深大断裂附近是有利基岩储层发育区。柴北缘发育阿尔金山前东段、赛什腾山前及马海—南八仙三大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发育断裂—不整合、断裂—输导层、断裂—断裂及断裂复合输导等四类输导模式。存在源外成藏、源上成藏和源内成藏等三种成藏模式,其中盆缘古隆起/古斜坡上以源外成藏和源内成藏为主,盆内晚期构造带以源上成藏为主,成藏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晚期构造带浅层断层附近薄—差砂层含气性好,深层完整圈闭勘探潜力大。有效烃源岩的成熟度和主力生烃凹陷控制着天然气的平面分布,源储配套关系决定了侧生侧储和下生上储是最主要的成藏模式,沟通油源的断裂及输导体系是成藏的关键,紧邻生烃中心的盆缘断阶、古隆起和晚期挤压背斜构造带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盆内N1—N21是主要勘探目的层,盆缘区E、J、基岩风化壳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三大古隆起区及鄂博梁—冷湖构造带深层完整圈闭是煤型气有利勘探方向。

王晓丰,翟肖峰[5](2014)在《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海-大红沟凸起位于柴北缘中段,被多个生烃凹陷所包围,其侏罗系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和排聚作用控制了区内油气的分布。断裂促使形成了研究区"两凹夹一隆"的基本构造形态,同时断裂控制圈闭发育及油气运移。研究区3套不同储、盖组合对油气保存起到很大作用,构造运动对油气进行调整和改造。初步认为马海-大红沟地区成藏主要受4种因素的控制:烃源岩,包括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和位置;断裂展布及输导体系;圈闭的形成时间和有效性;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薄振浩[6](2014)在《马仙断裂活动性分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钻、测井、地震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马仙断裂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地层对比研究为前提,开展构造特征研究及各构造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分析,明确马仙断裂主要活动期与主排烃期的匹配关系,认识研究区主要的油源断裂和控圈闭断裂,指出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在详细调研、总结基础上,通过马仙断裂上、下盘地层对比,分析了断裂活动的时间和特点。马仙断裂上盘地层相对于下盘而言,厚度明显减薄,并且在侏罗系、白垩系以及第四系中发生剥蚀,形成不整合面,反映了仙断裂在侏罗纪、白垩纪以及第四系沉积时期分别发生了断裂变形。通过对马仙断裂及周缘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析表明马仙断裂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基底逆冲断层,倾向向南,地震剖面上盘表现为前翼陡、后翼缓,是典型的断展褶皱,并且在周缘发育一系列次一级的逆冲断层,与陵间断裂共同影响了马海凸起,并且形成4类圈闭类型,分别为:背斜圈闭、断背斜圈闭、断鼻圈闭以及断块圈闭。对马仙断裂上下盘厚度进行分析表明,马仙断层的断裂活动性具有多阶段性的断裂特征,并且在E3末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最后利用正演法对马仙断裂进行构造复原,揭示了马仙断裂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一条重要的逆冲断裂表现为长期性的断裂特征。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发育中下侏罗统两套烃源岩:小煤沟组和大煤沟组,两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热成熟度高;3套有利储层:砂岩储集层、藻灰岩储集层以及裂缝型储集层,结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湖湘泥岩作为区域盖层,马仙断裂及周缘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匹配,结合区域沉降史与热演化史分析,综合马仙断裂构造演化史,马仙断裂断裂活动时间与生排烃时间具有一致性,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到了新近纪末期,马仙断裂活动较小,对油气成藏起封堵作用。

罗晓容,孙盈,汪立群,肖安成,马立协,张晓宝,王兆明,宋成鹏[7](2013)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前人对柴达木北缘盆地演化和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成果,遵循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动态成藏要素研究为主线,采用盆地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恢复盆地演化过程;综合考虑不同时期烃源岩特征、流体势场及主要输导层输导物性分布,对主要成藏期的油气运聚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总结了柴北缘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新世是研究区侏罗系烃源岩主要的生油期,生排运量均足够丰富,但这时赛什腾凹陷只是一里坪坳陷的北部斜坡,构造圈闭主要在盆地边缘,相当大部分的油都运移到盆地边部,可能在后期的构造变动中逸散;上新世以来的晚成藏期,研究区烃源岩以生气为主,这时构造圈闭发育,天然气成藏条件具备,盆地深层构造圈闭易于形成较大规模低渗气藏。

马长玲[8](2010)在《柴北缘南八仙—马海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柴北缘南八仙-马海构造带位于柴北缘西段中部,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极为发育,油气勘探难度大,但研究区自20世纪以来,已发现多个油气藏,成为了柴达木盆地目前勘探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因此,进行该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工作的部署及开发,同时也对整个柴北缘大区域的油气勘探研究有实际意义。在简要分析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的基础上,编制了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总结了南八仙-马海构造带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平面展布规律和剖面组合样式,认为研究区背斜开阔,平面展布为“右列式”,断裂多为南倾逆冲断层,马仙断裂是研究区具有左行走滑特征的骨干走滑逆冲断层,构造样式可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和伸展构造样式三大类型。以柴北缘西段地层残余厚度图为基础,对研究区中生代和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的古构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研究区总体为一古凸起(马海古凸起),且该凸起一直延续到古近纪渐新世早期,马仙断裂是在印支运动末期形成的断裂,它对研究区(该断裂上盘)及其以北地区(该断裂下盘)的中生界至新生界古近系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根据地层接触关系以及构造的展布方位、切割关系,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断裂、褶皱构造的形成时代和构造应力方位,认为马海古凸起的形成是古特提斯洋关闭所引起的印支运动与基底岩性和刚度差异联合作用所产生的,马仙断裂以逆冲为主的左行走滑冲断活动是由上新世末印度板块快速持续的推挤所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

王宏波[9](2013)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冲断带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预测》文中认为柴北缘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是柴达木盆地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北缘块断带包括赛昆断陷、大红沟隆起、鱼卡~红山断陷和德令哈断陷四个亚一级构造单元。柴北缘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断陷沉积阶段、局部抬升剥蚀阶段、整体沉降坳陷阶段和强烈逆冲褶皱阶段四个阶段。第三系地层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烃源岩主要为中下侏罗统碳质泥岩,具有下生上储的多套储盖组合。以柴北缘第三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分析北缘冲断带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认为中期旋回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通过盐湖盆地岩性油气藏类型、主控因素和成藏有利条件研究,预测有利岩性储层发育带,指出有利勘探领域和区带,指导盐湖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柴北缘冲断带层序划分为三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9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LSC1、LSC2、LSC3形成于湖盆发育初期,LSC4、LSC5形成于湖盆扩张期,LSC8、LSC9形成于湖盆消亡期。层序组合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分布,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旋回结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上升半旋回厚度远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两种中期旋回类型中。柴北缘冲断带沉积具有多源性、近源性的特点,而在垂向上则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的特点。主要有3大不同的沉积物源:阿尔金物源、赛什腾物源、鱼卡-绿梁山物源,受此控制,北缘冲断带第三系发育三大沉积体系。柴北缘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受烃源岩分布、沉积体系展布、构造背景和油气运移通道的控制。柴北缘发育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冷湖—南八仙、马海—平顶山—鱼卡2个构造带上,可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类型,以背斜、断背斜、断鼻、断块等构造型油气藏为主,同时又发育地层不整合、岩性等非构造型含油气圈闭。论文创新点是首次应用综合资料论证北缘冲断带地层层序特征、沉积特征,指出柴北缘冲断带应围绕冷西次凹和伊北凹陷开展扩展勘探,以近源勘探为宗旨,开展“下坡和下凹近源勘探”,寻找深层油气藏。

陈迎宾[10](201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北缘为盆地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分布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中、新生代以来,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不仅导致了柴北缘地区复杂的构造变形,同时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和演化,生储盖组合的形成,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油气的运聚与改造过程。本文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以“大柴北缘”的视角,以地震、钻井、测井及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构造、沉积、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物探等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手段,进一步落实了柴北缘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查明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新的有利预探领域。1、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喜马拉雅地体和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的拼合是柴北缘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来源。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的运移方向、速度影响着柴北缘的受力方式和应力大小;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方向及活动强度、南祁连山前挤压应力的大小控制着柴北缘盆地的性质与构造变形强度。2、自早侏罗世以来,柴北缘经历了早侏罗世断陷型盆地、中侏罗世断坳复合型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坳陷型盆地及第三纪以来的坳陷型盆地的成盆演化过程。燕山末期构造运动和喜山晚期构造运动是柴北缘盆地结构和构造格局的形成期、改造期和定型期。3、柴北缘构造变形十分强烈,发育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断裂、褶皱构造。这些构造在时间上具有多期性;在成因和样式上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则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分带性以及分段性的发育特征。4、原型盆地类型和盆地结构控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相类型;燕山末期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断裂发育程度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新生界储层物性。原型盆地性质、结构和构造运动期次、强度控制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分布、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和生排烃期次;两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了柴北缘两期成藏的普遍规律。断裂构造是柴北缘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晚喜山期构造运动强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后期保存程度;断裂的封堵性控制了油气藏的富集程度。5、德令哈坳陷中侏罗统含油气系统、伊北凹陷周缘深层天然气及石炭系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是柴北缘三个重要的油气预探新区、新领域。

二、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柴北缘中部古近纪—新近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关键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应力场与断裂体系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应力场演化
        2.2.1 前中生代应力场
        2.2.2 中生代应力场
        2.2.3 新生代应力场
    2.3 断裂体系特征
        2.3.1 断裂级别划分
        2.3.2 断裂体系划分
        2.3.3 断裂展布规律
    2.4 构造单元划分
第三章 构造地层格架及其形成演化
    3.1 构造层序划分
        3.1.1 下构造层(燕山期)
        3.1.2 中构造层(早喜山期)
        3.1.3 上构造层(晚喜山期)
    3.2 山前带构造解释与地质建模
        3.2.1 地震资料解释
        3.2.2 构造建模
    3.3 构造地层格架
        3.3.1 构造地层格架的建立
        3.3.2 构造变形特征
    3.4 构造活动期次与幕次厘定
        3.4.1 地层接触关系
        3.4.2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3.4.3 构造活动期次
    3.5 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3.5.1 马仙断裂
        3.5.2 赛南断裂
        3.5.3 绿南断裂
        3.5.4 锡北断裂
    3.6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恢复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发育控制因素
    4.1 地层序列及分布差异性
        4.1.1 地层特征
        4.1.2 地层分布及差异性
        4.1.3 地层残留分布的控制因素
    4.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2.1 层序界面识别
        4.2.2 层序地层格架
    4.3 层序发育控制因素
第五章 古物源与沉积特征
    5.1 古物源分析
    5.2 沉积相识别标志与类型
        5.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5.2.2 沉积相类型
    5.3 典型野外剖面沉积特征
第六章 沉积充填演化与沉积模式
    6.1 沉积充填序列
        6.1.1 纵向沉积充填序列
        6.1.2 横向沉积充填序列
        6.1.3 沉积体系划分
    6.2 沉积充填演化
        6.2.1 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6.2.2 沉积充填演化
    6.3 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充填模式
第七章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及其控藏作用
    7.1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7.1.1 构造演化控制沉积底型形成
        7.1.2 沉积底型控制沉积充填结构
    7.2 储层发育与储盖配置
        7.2.1 储层类型与物性特征
        7.2.2 储盖配置关系
    7.3 侏罗系烃源岩生烃演化
    7.4 古构造与圈闭形成
    7.5 油气藏形成与调整改造
    7.6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地层序列及其差异性
    2.1 柴东地区地层发育特征
        2.1.1 元古界发育特征
        2.1.2 古生界发育特征
        2.1.3 中生界发育特征
        2.1.4 新生界发育特征
    2.2 中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
    2.3 中新生代地层残留分布特征
        2.3.1 中下侏罗统残留分布特征
        2.3.2 上侏罗统、白垩系残留分布特征
        2.3.3 新生界残留分布特征
    2.4 中新生代地层差异性
        2.4.1 主要凹陷地层序列差异性
        2.4.2 凹陷内部地层序列差异性
第三章 区域构造特征
    3.1 构造背景
        3.1.1 板块构造演化
        3.1.2 基底特征
        3.1.3 区域断裂系统
    3.2 构造层序特征
        3.2.1 构造层序划分与特征
        3.2.2 沉积充填演化
    3.3 构造单元划分
        3.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3.2 柴东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章 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
    4.1 柴东地区构造特征
        4.1.1 构造地层格架
        4.1.2 断裂展布特征
    4.2 构造建模及构造样式
        4.2.1 构造建模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4.2.2 盆缘山前带构造建模
        4.2.3 盆内山前带构造建模
        4.2.4 盆内凹陷带构造建模
        4.2.5 构造样式分析
    4.3 地质结构及变形特征
        4.3.1 地质结构特征分析
        4.3.2 变形特征分析
第五章 构造演化及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
    5.1 构造活动期次分析
        5.1.1 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期次
        5.1.2 断裂活动性分析
    5.2 构造演化特征
        5.2.1 东段欧龙布鲁克山-霍布逊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5.2.2 中段红山-小柴旦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5.2.3 西段鱼卡-马海构造带构造演化特征
    5.3 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
        5.3.1 侏罗纪盆地性质
        5.3.2 地层结构特征
        5.3.3 侏罗纪沉积充填特征
        5.3.4 剥蚀量与压缩量恢复
        5.3.5 古物源分析
        5.3.6 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
    5.4 构造演化对中新生界残留分布的影响
        5.4.1 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对中生界残留分布的影响
        5.4.2 喜山期构造运动对新生界残留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成烃、成藏的控制作用
    6.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评价
        6.1.1 烃源岩发育特征
        6.1.2 烃源岩评价指标
        6.1.3 侏罗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潜力评价
    6.2 构造演化对成烃的控制作用
        6.2.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6.2.2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热演化的控制
    6.3 构造演化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6.3.1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控制
        6.3.2 构造演化对输导体系的控制
        6.3.3 构造演化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6.4 有利勘探方向
        6.4.1 继承性发育的构造带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
        6.4.2 喜山晚期改造后的稳定区是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完成工作量
    1.4 研究进展与主要创新成果
2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
    2.1 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2.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2.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2.2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
        2.2.1 天然气成因类型
        2.2.2 天然气成熟度
    2.3 天然气分布控制因素
3 侏罗系地层特征及优质烃源岩分布
    3.1 侏罗系地层展布特征
        3.1.1 侏罗系地层划分与识别
        3.1.2 侏罗系地层展布特征
    3.2 优质烃源岩分布
        3.2.1 地震相特征
        3.2.2 沉积相特征
        3.2.3 优质烃源岩分布
4 柴北缘沉积储层特征
    4.1 沉积体系研究
        4.1.1 中生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4.1.2 新生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4.1.3 基岩分布特征
    4.2 柴北缘储层特征
        4.2.1 侏罗系储层特征
        4.2.2 第三系储层特征
        4.2.3 基岩储层特征
    4.3 储层控制因素及储层评价
        4.3.1 储层控制因素
        4.3.2 储层综合评价
5 柴北缘古构造特征及输导体系研究
    5.1 古构造研究
        5.1.1 古构造编图方法
        5.1.2 关键期古构造特征
    5.2 油气输导体系
        5.2.1 输导体系类型
        5.2.2 主要断裂输导系统
6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
    6.1 典型气藏解剖
        6.1.1 盆缘古隆起—古斜坡
        6.1.2 盆内晚期构造
    6.2 成藏模式
    6.3 天然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
        6.3.1 实验目的
        6.3.2 实验模型
        6.3.3 实验结果
        6.3.4 实验结果的解释
        6.3.5 晚期构造成藏机理
    6.4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6.4.1 主力生烃凹陷及成熟度控制油气藏分布
        6.4.2 古构造控制油气的运聚方向
        6.4.3 断裂—不整合输导控成藏
    6.5 柴北缘天然气富集规律
7 天然气勘探领域及区带评价
    7.1 天然气勘探领域
    7.2 有利区带评价
        7.2.1 阿尔金山前东段隆起带
        7.2.2 赛什腾山前古隆起区
        7.2.3 马仙古隆起带
        7.2.4 盆内晚期构造带
8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2.1 烃源岩特征
        2.1.1 烃源岩生烃能力
        2.1.2 油、气藏分布严格受生烃凹陷控制
    2.2 断裂展布及输导体系
        2.2.1 基底大断裂控制着烃源岩的展布。
        2.2.2 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分布受断裂控制
        2.2.3 断裂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最重要通道
    2.3 圈闭的形成时间和有效性
    2.4 油气藏的保存
3 结论

(6)马仙断裂活动性分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柴北缘研究现状
        1.2.2 马仙断裂研究现状
        1.2.3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技术关键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2.4 马仙断裂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
第3章 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对比
    3.1 赛什腾凹陷—马北隆起带地层对比
    3.2 北丘陵—马海地区地层对比
    3.3 南八仙—马海地区地层对比
第4章 马仙断裂构造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
    4.1 马仙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4.1.1 288 测线地震剖面分析
        4.1.2 294 测线地震剖面分析
        4.1.3 300 测线地震剖面分析
        4.1.4 1199 地震地质结构特征
        4.1.5 马仙断裂的平面几何特征分析
    4.2 马仙断裂及周缘断裂类型分析
        4.2.1 基地卷入型断裂
        4.2.2 盖层滑脱型断裂
    4.3 马仙断裂活动性分析
    4.4 马仙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4.4.1 284 测线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4.2 288 测线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4.3 294 测线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4.4 300 测线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5 马仙断裂运动模式的探讨
第5章 马仙断裂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5.1 马仙断裂周缘地区烃源岩特征
    5.2 马仙断裂周缘地区储层特征
        5.2.1 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砂岩储层类型
        5.2.2 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藻灰岩储层类型
        5.2.3 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裂缝型储层类型
    5.3 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盖层发育特征
    5.4 马仙断裂及周缘地区储盖组合特征
    5.5 马仙断裂对油气圈闭形成的影响
    5.6 马仙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6章 主要认识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1.1 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2 成藏单元划分
    1.3 输导体系地质特征与分类解析
    1.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及油气分布评价
2 柴北缘西段地质背景及石油地质条件
3 盆地演化过程中运移动力场特征
4 成藏单元划分
5 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模拟
6 结论

(8)柴北缘南八仙—马海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柴北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2 柴达木盆地成因研究现状
        1.2.3 柴北缘构造基本特征研究现状
        1.2.4 柴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概况
        2.1.3 基底结构特征
    2.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2.2.1 前中生代柴达木地块的地壳演化
        2.2.2 中生代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2.3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3 研究区基本构造特征
    3.1 褶皱构造基本特征
    3.2 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4 构造发育分布规律
    4.1 构造平面展布规律
        4.1.1 褶皱构造的平面展布规律
        4.1.2 断裂构造的平面展布规律
    4.2 构造剖面组合样式
        4.2.1 压缩构造样式
        4.2.2 走滑构造样式
        4.2.3 伸展构造样式
5 构造成因分析
    5.1 研究区古构造分析
        5.1.1 侏罗系沉积期古构造分析
        5.1.2 白垩系沉积期古构造分析
        5.1.3 古近系沉积期古构造分析
        5.1.4 新近系沉积期古构造分析
    5.2 构造变形时代
        5.2.1 地层接触关系
        5.2.2 断层切割关系分析
        5.2.3 骨干构造形成时代
    5.3 构造成因分析
        5.3.1 构造应力方向分析
        5.3.2 构造成因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柴达木盆地北缘冲断带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层序地层学、岩性油气藏理论和勘探技术综合评述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性油气藏理论发展简述
        1.2.3 岩性油气藏勘探效果与技术需求
        1.2.4 不同类型盆地岩性油气藏发育要素概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演化
    2.2 构造发育及变形特征
    2.3 冲断带断裂特征及演化
        2.3.1 断裂描述
        2.3.2 冲断带断裂系统
    2.4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岩性圈闭的控制
    3.1 柴达木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3.2 层序界面识别和划分
        3.2.1 层序界面级别划分和成因类型
        3.2.2 岩性剖面上的识别标志
        3.2.3 测井识别标志
        3.2.4 地震剖面识别标志
        3.2.5 柴北缘第三系层序地层划分结果
    3.3 测井层序分析
    3.4 地震层序分析
    3.5 层序旋回及其对岩性圈闭的控制
第4章 沉积相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分布
    4.1 沉积背景分析
        4.1.1 沉积物源特征
        4.1.2 古地理特征
    4.2 沉积相类型及分布
    4.3 典型单井沉积相分析
    4.4 区域沉积特征分析
    4.5 沉积演化特征及岩性油气藏的分布
第5章 北缘冲断带储层特征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特征
        5.2.1 古近系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5.2.2 新近系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5.2.3 成岩作用阶段
    5.3 储层储集性质
    5.4 影响储层性质的控制因素
        5.4.1 岩石成分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5.4.2 岩石结构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5.5 有利储层与岩性油气藏分布
        5.5.1 路乐河组
        5.5.2 下干柴沟组下段-下干柴沟组上段下部
        5.5.3 下干柴沟组上段上部-上油砂山组
第6章 岩性油气藏主控制因素与预测
    6.1 烃源岩发育特征
    6.2 柴北缘主要油气藏与特征
        6.2.1 冷湖三号油藏
        6.2.2 冷湖五号油藏
        6.2.3 南八仙油气藏
        6.2.4 鱼卡油藏
    6.3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模式
    6.4 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
        6.4.1 烃源岩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范围
        6.4.2 沉积体系展布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领域
        6.4.3 构造背景决定了岩性油气藏的局部富集
    6.5 有利岩性油气藏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柴达木盆地及北缘勘探研究历程与现状
        1.2.1 柴达木盆地勘探研究历程与现状
        1.2.2 柴北缘勘探研究历程及现状
        1.2.3 柴北缘勘探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与成盆演化
        2.1.1 基底性质与结构
        2.1.2 成盆演化及区域动力学机制
        2.1.3 盆地构造发育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层序与发育特征
        2.2.1 石炭系层序及发育特征
        2.2.2 中生界层序及发育特征
        2.2.3 新生界层序及发育特征
    2.3 沉积体系与生储盖组合
        2.3.1 沉积体系展布及演化规律
        2.3.2 盆地生储盖组合
    2.4 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2.4.1 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2.4.2 油气富集及分布规律
第3章 柴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3.1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演化机制及其动力学特征
        3.1.1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环境与区域构造运动特征
        3.1.2 柴北缘中、新生代成盆演化机制及原型盆地性质
    3.2 柴北缘构造变形规律与典型构造样式
        3.2.1 柴北缘断裂系统发育特征
        3.2.2 柴北缘褶皱系统发育特征
        3.2.3 柴北缘典型构造样式与构造圈闭类型
        3.2.4 柴北缘构造发育及变形规律
    3.3 柴北缘盆地结构与构造单元划分
        3.3.1 柴北缘盆地结构特征
        3.3.2 柴北缘构造单元划分
第4章 柴北缘构造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4.1 柴北缘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4.1.1 典型油气藏解剖
        4.1.2 柴北缘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4.2 柴北缘构造控藏作用的体现与机制
        4.2.1 构造发育对圈闭形成和演化的控制
        4.2.2 构造发育对沉积体系展布和储集条件的控制
        4.2.3 构造发育对烃源岩分布与成烃演化、成藏期次的控制
        4.2.4 构造发育对油气运移疏导体系的控制
        4.2.5 构造发育对油气藏保存的控制
第5章 柴北缘主要油气预探领域
    5.1 德令哈坳陷中侏罗统含油气系统
        5.1.1 中侏罗统发育特征及油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分析
        5.1.3 生储盖组合类型及评价
        5.1.4 圈闭及保存条件
        5.1.5 成藏配置条件
        5.1.6 综合评价与勘探部署建议
    5.2 伊北凹陷周缘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
        5.2.1 气源条件
        5.2.2 储、盖层条件
        5.2.3 成藏时空配置条件
        5.2.4 目标评价及优选
    5.3 柴北缘石炭系
        5.3.1 柴北缘东段石炭系发育特征
        5.3.2 烃源岩类型及分布
        5.3.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柴北缘中部古近纪—新近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耦合关系研究[D]. 李军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D]. 王大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4]柴达木盆地北缘煤型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 田继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5]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J]. 王晓丰,翟肖峰.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4)
  • [6]马仙断裂活动性分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薄振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7]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J]. 罗晓容,孙盈,汪立群,肖安成,马立协,张晓宝,王兆明,宋成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2)
  • [8]柴北缘南八仙—马海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马长玲.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9]柴达木盆地北缘冲断带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预测[D]. 王宏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7)
  • [10]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陈迎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柴达木盆地北部马海-大红沟隆起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