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和支柱

《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和支柱

一、《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主干(论文文献综述)

江利[1](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研究》文中指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的教学工具,知识补白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一种知识型补充资料,对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补充,辅助语文教学。知识补白是呈现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于师生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可以参考知识补白中的语文知识进行备课,学生也可以利用知识补白充实自己的知识积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知识补白很难引起教师的重视,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远低于编写者的预期。因此,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进行叙述研究。首先是关于理论的阐释,本论文从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课程标准理论出发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编写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为统编教材中的知识补白模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紧接着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突显知识性,强调语文素养的编排特色,为知识补白的研究做了相应的背景分析。然后,对知识补白模块进行分析,在形式上呈现出体系完整,分布科学、呈现清晰,语言简明、随文学习,学以致用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示例浅显,利于运用、贴近生活,注重延伸的特点。最后根据知识补白模块在教材中的独特性,笔者从教材、教学、学生出发对知识补白的使用价值进行阐述,并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使用策略看法,使师生意识到知识补白的重要性,促进教学。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福龙[3](2019)在《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同时普遍出现了“雷同化”现象,一种新的认同危机开始在城市景观中蔓延,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探求能够有效解决认同危机的策略成为当今城市景观学科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将引入源于建筑学领域的场所精神理论,提出运用公共艺术手段介入城市景观定向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与归纳,构建起系统的协同介入策略,进而经过实际项目的应用研究和POE评价研究,最终形成“支撑理论引入—实践案例分析—理论策略构建—实际项目应用”的整体化研究思路。论文研究整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和史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概念的阐述;其次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史学研究角度探求公共艺术在东西方园林史中基于场所精神表征的实践经验和价值意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第三部分为主体理论研究内容:论文分别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历程、元素、场地类型、感知主体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将“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者有机关联,把场所精神理论、城市景观理论、公共艺术理论等相关理论有机结合,整体建构起“四三三”研究的主体理论体系。第四部分为核心研究内容,即介入策略和POE评价的系统化构建。论文结合对当今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项目案例的研究以及大量项目实践的分析,在遵循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造物哲学观的前提下,构建起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一核两式五维”介入策略。所谓“两域”是指在两类场地区域中,在最大限度传承与创新原有景观构成元素基础上所采取的:1)原有丰富实体元素和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策略;2)原有受损或缺失元素的再生与重塑策略。所谓“五维”是指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真实需求前提下的:1)审美维度表征策略;2)生态维度表征策略;3)体验维度表征策略;4)交互维度表征策略;5)归属维度表征策略。同时,在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原则下,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集。从“应用”到“评价”,形成了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整体化介入策略。第五部分为应用实践研究内容,结合一项本人历时两年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对“一核两式五维”理论策略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验证了策略应用的有效性和其推广的价值性。论文最终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1)创建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一核两式五维”公共艺术介入策略,为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方法。(2)提出“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为基于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思路。(3)从价值认同需求出发,并结合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相关评价方法及标准,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方法及指标集,为检验公共艺术介入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解决的效能提供了新评价机制。

池舒文[4](2019)在《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范畴”一词做出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性或理论性的解释,即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另一种则是通俗的解释,即范畴指“类型、范围”,这两者之间虽不能说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但它们之间似乎仍有不小差别。一方面“范畴”作为各学科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概念,显然被要求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即各学科均要为自己准备一整套“范畴”用以构筑一个严谨详实的能够反映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范畴”在日常用语中却给人一种“事事皆范畴,处处见范畴”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范畴”似为所有“语词”背后的意义支撑,每个“语词”自身被看成是“表达”,而它所表达的东西就是其背后的“范畴”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范畴”概念本身有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它是西方思想和学术源头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位居显要;其次,“范畴”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自带一个体系的存在者,其中包含了着名的十大范畴;再次,“范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得到广泛的使用,广泛存在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体系,结果是“范畴”概念在获得极其丰富的意义内涵的同时,其本身内在的涵义亦被不断“泛化”,它的使用早已突破了哲学的领域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的语境中更是几乎被等同于“类别”;最重要的是,“范畴”概念始终与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它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亦即它并非仅仅相关于世界上某些事物、某些种类、某些方面的认知,而是相关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种类、所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力图完成涉及范畴的两项紧密相关的研究任务,第一项任务涉及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它作为主体内容将覆盖本文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第二项任务是该理论性比较研究对范畴化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它作为必要延伸将在本文第五部分加以展开。在第一项任务中,我们追寻“范畴”所经历的体系演变,我们把范畴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别选取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中的范畴体系加以研究,具体而言,即选取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范畴体系、康德的先验论范畴体系和胡塞尔的本质论范畴体系这三大范畴体系进行理论比较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畴体系尽管可以说互相之间是异质性的,但它们同样都专注于描述我们的全部基本认知范式,并且同样都把这些认知范式命名为“范畴”,因此在对于基础认知意义的追寻方面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论证上,本文一方面把着力点放在各体系本身内在的系统纯粹性和自洽性及其对于基础认知所具有的独特维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于不同范畴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在揭示不同范畴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具备的系统自洽性的同时,亦着重挖掘范畴论本身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以及范畴体系演变进化的历史连贯性。接着,本文进一步深入考察范畴概念本身的演变规律,揭示其演变所围绕的三大主轴即逻辑主轴、区域主轴及意义主轴,前两大主轴为显性主轴,后一个主轴为隐性主轴;从以上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考察中,我们提炼出了其不变的概念内核即“认知意义之底层”或者说“认知的可能性本身”。正是以此范畴概念本身的不变内核为基础,我们转而进入本文的第二项任务即“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因为“范畴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根植于基础领域的“认知可能性之本身”的意识操作,它是在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之中进行的(针对认知可能性的)现实化和(针对认知对象的)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原本按照胡塞尔的划分,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一共为三个对象性建构阶段即接受性对象的建构阶段、知性对象性的建构阶段以及普遍对象性的建构阶段,而根据我们的对于范畴化的定义则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三个阶段的范畴化。在针对经验认知过程的范畴化实践性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三大范畴体系所辖的诸范畴在主导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即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其实是由康德的现象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图型化(还有范畴的特型化作为必要补充),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正是由胡塞尔的逻辑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逻辑化,而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则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类型化,这些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构成了基础认知领域的一整个经验认知构架。除了以上基础领域,我们的经验认知其实还有更加显性、突出的领域,这就是心理认知领域和语言认知领域,只要我们稍稍扩展一下“范畴化”的意义辖域,它就必然要涉及这两个领域,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两个领域中所谓的范畴化亦仍然是基础领域的范畴化的外化表现,在心理领域直接表现为“直观化显象”而在语言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系统化表达”。

杨四海[5](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匡佳佳[6](2019)在《上海和中国台湾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高中生学业质量的标准,经2014年国务院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成为大学招生的重要依据,其地位得到显着提升。而台湾于2002年实施多元大学入学方案以来,其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命制已有一定的经验,故研究两地的数学学考试卷既有助于二者优势互补,可以为今后的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提供借鉴,又能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中国上海和中国台湾的2013年至2017年数学学考试卷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包含两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结构维度包含题型、分值两个指标,内容维度包含知识点分布情况、综合难度、数学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等几个指标。其次,根据这些指标分别对两地的学考卷试题进行统计,最后,对试题编制和教师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在题型及分值方面,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的题量比中国台湾多,考试时间较之中国台湾稍短,题型方面较之多了解答题,少了多选题,且选择题只有四个选项,较之少了一个选项。第二,在知识点分布方面,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较之台湾,其在函数与导数这个模块的考查范围稍小,在三角函数模块的考查方面较之更难,在统计概率模块的考查方面较之题量更少。第三,在试题的综合难度方面,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中属于“探究”维度的“识记”水平的题量较之中国台湾多,但属于“理解”水平的题量较之要少;在以现实情境为背景的试题的题量方面较之台湾要少;在“知识点含量”水平上,较之台湾差异不大。第四,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较之中国台湾更注重对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考查。第五,在核心素养方面,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更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的考查,而中国台湾数学学考试卷更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和数据分析素养的考查。

朴荟霖[7](2018)在《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进步,是时代的需要,是党和国家、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要想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满足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就必须要从自身发展入手,产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而优秀作品的呈现和优秀人才的出现,除了社会环境氛围营造、媒体宣传推广、市场化商业化运营等社会“外因”积极介入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发挥艺术类高校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优势,切实加强高等艺术教育尤其是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这一“内因”的发展,努力培养优秀流行音乐专业人才、产出优秀作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深入推进高校流行音乐专业的发展建设、培育流行音乐人才也就日益为学界和乐界所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在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合发展、关注青年价值观引领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今天,作为向青年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应如何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作用,呼应社会、媒体关注和青年期待,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先声,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切实加强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将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问题背景,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如何、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在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基于当代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这一核心,本文以理论和实践层面破解“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策略为研究主旨,以大陆艺术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为研究基点,论文并非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简单的历史分析和现状描述,亦非孤立的为研究专业建设而研究,而是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放在国家、社会、当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去综合考量,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与高等教育使命与担当相结合、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相结合、与国家民族振兴相结合,要站在更高的站位上审视和思考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要跳出专业观专业、跳出教育谈教育、跳出流行论流行。结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围绕发展建设策略这一主要线索,按照历史纵深研究与现状横向比较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特征,破解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当前流行音乐发展和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包括绪论、结论)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集中进行研究背景分析,提出问题、阐释思路,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文献材料展开详细分析与综述,对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解读;第一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第二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剖析;第三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目标定位、整体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挖掘和集中探讨,尝试提出新的核心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第五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建设与基本保障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提出新的辅助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结论部分对全文论证结果进行陈述,总结研究不足,并对外国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启示研究、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评估体系与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贯通一体化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等方面进行延展性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照和思考。本文得出如下结果:研究结果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宏观设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理论依据,以多学科理论作为学理基础,要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整体要求和高校音乐专业建设的一般原则,在宏观设计方面要依据“整合理念”和“内涵式发展”的整体建设思路开展设计。研究结果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需要在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依据宏观设计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实践探索,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具体实践:在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设计方面,要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在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要完善音乐审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创造教育”理念;在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要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在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要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在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要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研究结果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是核心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培养至上,尊重规律、彰显个性,承典塑新、中西融通”的全新设定目标,进而将流行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真正能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合理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创造当代健康流行文化的、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广博文化素质的、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本研究为目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做出的贡献在于:1.尝试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从音乐教育大类专业建设发展史中剥离出来,首次独立完成了专业建设史的梳理;2.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3.通过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建设提出了建设的目标定位、整体思路、理论依据,提供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策略;4.结合自身研究,本文从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视角提出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宏观设计构想,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

郑佳佳[8](2018)在《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尼梯田因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得以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发展使得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地景观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景观变化过程往往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程。景观不断变化的特性决定了认识景观、呈现景观的困难。面对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呈现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哈尼梯田景观,协助游客建立对梯田文化景观的审美、释读与尊重就成为了实现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引导人们进一步行动或进一步理解其代表的事物意义的物象即是标识。标识以静态及动态的形式存在。文字书写可以是标识,人们的一些行为在特定的如旅游的场域中也可能转换为文化的标识。景观标识是景观呈现的浓缩,同时也可以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景观标识是引导人们认识、理解与欣赏景观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指示性符号。景观标识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在于若没有此类符号,深刻而丰富的景观文化内涵就难以为大众游客所理解。因而,景观标识的设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书写行为,对当地社会文化景观等进行言说的目的在于让潜在的读者即游客能够通过对这些言说的理解去认识当地的文化。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可分为提供介绍性信息的公共标识、提供专门化信息的旅游标识、作为程式化表现的文化展演以及得到片段式呈现的日常生活四类。当前的景观标识系统中,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文化展演对文化神圣性的消解以及日常生活的被误读是景观标识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公共标识、旅游标识等文字标识高比率地出现表述错误,这使得肩负着指示和引导游客进行文化理解、文化释读功能的景观标识难以实现其预设目的。标识信息传递出现错误并不会因为其普遍常见而成为人们必须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问题。这类被人们视为“常识”的现象必须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景观标识是纽结着地方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行动与表征的符号系统。准确建立景观标识对于标识设立者、游客及村民三种人群的意义重大。然而,标识设立中存在认知误区,设立标识的目的模糊,文本缺乏整合,规训阐释随意,文化信息的加工实践中出现大量纰缪。游客在场却在景观标识中缺位,放弃了对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将促使视觉陷阱制造更多的理解困难,互动中的游客、村民等不同群体尝试实现文化理解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只有准确的景观标识才能使传统村落文化得以恰当的显现,使过去服务于内部的信息在对外进行表述时能够通畅传递,也可以使缺乏逻辑的景观解读得以避免。由于反映世界变化的知识及信息存在延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准确建立景观标识需要传播方式的创新。各式各样的景观标识都起着指述、表现与传递信息的功能。对于包含了生态多样性、历史悠久性、文化多元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等多重要素的哈尼梯田而言,仅仅依靠某一种景观标识或者说某一个群体单独对梯田景观进行呈现都是难以实现的。事实上,由于卷入到这场全新的文化书写中的标识设立者、游客以及村民的多样性,又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节律性,多种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对哈尼梯田景观采取复调式呈现就是必须的。只有当各类景观标识之间建立起互补、对比、照应等多重协作关系,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引导和帮助游客对梯田文化景观进行理解与释读,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

渠默熙[9](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路遥[10](2018)在《1930年代《玲球》杂志强国强种的民族主义媒介表述》文中提出对发行于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期的女性休闲杂志《玲珑》进行质化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晚清到民国有识之士对实现强国强种的建议与改革措施和前人研究,以及《玲珑》杂志的内容,从女性身体的呈现、优生与教育、女子消费、贤妻良母与职业女性、女性与国防的论述几个方面考察《玲珑》是否存有及如何展开强国强种的民族主义媒介表述。研究发现,《玲珑》杂志的内容呈现与把关人的第一层面之传播者有密切关系。《玲珑》的主创人员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热爱摄影的传播者们保证了杂志的图片来源。这些编辑精通外语,为他们率先接触外国文化和知识提供了便利性。杂志同时拥有男女读者,不同时期的编辑有其自身的内容诉求偏好,使得杂志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玲珑》前期文章的作者有不少女性,但杂志的中后期的作者团体是以男性编辑为主体。男权和民族主义父权制和集体主义思想渗透至文化出版业,加上编辑个人层面的特性,多少影响了《玲珑》不同时期的风格和强国强种的言语表达。作为把关人的编辑们虽然各有特点及内容偏好,但是他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阶层,心怀天下,怀有渴望传递新知给普通民众以塑新民的情怀和抱负。《玲珑》将教育、启蒙女性的传播功能与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了关联。《玲珑》杂志通过身体、优生、消费、育儿、工作与国防等方面规训女子以建构符合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女性。在女性身体呈现方面,《玲珑》鼓励中国女性参加体育锻炼,认为女性拥有健全的体格方能生育健康的民族后代及参与国家建设和防御工作,是中国转弱为强的基础;健康朴素才是真美;在消费大量健康健美的中西方女性身体的基础上建构理想的民族女体,理想的中国女性应举止端庄和拥有女运动员般的健全体格。在优生和教育方面,《玲珑》传递了许多大知识分子们关于优生的观点和看法,认为要对结婚条件进行限制,倡导节育和优生,在“质”上使民族强盛,并不单纯追求“量”的增加;杂志呼吁国家、社会和家庭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种进,注重实现强种过程中母教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倡公育以实现更好的儿童教育。为增加国家财富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玲珑》强调女性作为国民一员承担着拒买洋货、使用国货的义务责任,使用国货是爱国的表现,认为购买并使用洋货打扮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新女性”或“现代女性”,甚至还是“叛国”的表现。有“女作者”撰文反对男性将入超全归罪于女子,否认女性为救国做出的努力,表示女子会使用化妆品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风气及社会环境恶劣使然,但没有否认使用国货可以拯救民族国家使国家强盛的说法。这些“女作者”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是男性。《玲珑》对于女性职能主要存在两种论调,即符合于当时政府提倡的现代贤妻良母论和鼓励女性从业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论。杂志前期刊登关于如何成为新家庭妇女的指导性文章,退回家庭空间的女子,主要负责民族国家的种族延续、子女教育和家务;杂志中后期倡导女性拥有职业,成为生利者,为民族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但同时并不否认女性要兼顾家庭的天职。当民族国家面临侵略威胁时,《玲珑》不断声称女子为国民的一份子,与男性平等,应尽其国民的义务和责任,同男性一样加入战争,保卫国家,号召女性们为保国、救国奉献力量甚至生命,积极地参与各类国防工作。《玲珑》强国强种的民族主义媒介表述中采用的西方事例,体现当时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找富强之路的心态。西方的人物、文化和知识,成为鼓励中国女性学习的对象,实际上也成了女性被规训时应遵守的规范。首先,“健美”的观念是由西方传入的,杂志将西方女性健美身姿和运动的图片作为中国女性效仿的对象,把健美塑造成为民族国家所需要的理想女体要求,认为只有健康的女体方为强国强种的基础。其次,《玲珑》所载关于优生、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知识,有不少源于西方精英知识分子改善人种的看法。《玲珑》编辑们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推崇西方的小家庭制,反对无国家观的旧式大家庭制度。儿童教育方面,《玲珑》首推苏联的公育,并且介绍西方各国重视儿童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再次,好莱坞女星使用本土产品、侨居巴西的日本人娶本国人为妻子均成为劝诫国人使用国货的理由。在女子职业走向方面,苏俄男女平等的妇女运动模式成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标杆,号召女子做独立的生利者积极参与工作,为强国做贡献。最后,从各国女子积极参与国防的事例鼓励中国女性加入国防以“保国”,反驳女子不能从军的言论。不过杂志编辑更热衷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在精神上继续奉行儒家道德对女性的要求,认为中国女性要适当社交,举止端庄。为达强国强种的目的,《玲珑》与国民政府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在提倡运动以塑造健全身体、道德、母教、女子接受教育、消费国货、重视家庭、参加国防方面契合;在节育堕胎和女性职能即就业还是回到家庭方面产生冲突。国民政府鼓励多生育、反对堕胎,号召女性回归家庭做贤妻良母;《玲珑》则表示实行节育需从质的方面优化民族,认为堕胎是由深层的社会和现实原因所导致,同时鼓励女性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做一名生利者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富强。面对侵略,《玲珑》为女子如何参加救国工作提供了各项指南,强调女子的国民身份,认为妇女运动目标从属民族解放运动。《玲珑》要求女性加入各项国防工作时有将女性工具化的倾向,平时女性被规训的方面,如应该讲究朴素美和举止端庄,在特殊时期不再受束缚,重新被“解放”。《玲珑》对女性的规训夹杂在成为“国民母”、“女国民”和“现代女性”的身份之间,意在塑造符合于民族国家要求的女性。这些规训掩盖在以男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编辑及执政者的男权及民族主义父权制思想之下,将女性从旧时的封建主义的牢笼投向了新的民族主义的框架之中。为实现民族复兴,强国强种,女性无法摆脱男权和民族主义父权制的制约,并且被工具化。

二、《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主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主干(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
        二、语文知识
        三、知识补白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编写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四、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概述及语文知识的编排特色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自由编制时期
        二、一纲一本时期
        三、一纲多本时期
        四、统编教材时期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立德树人
        二、强调以人为本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知识的编排特色
        一、突显知识性
        二、强调语文素养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编排概况
    第一节 知识补白的内容
        一、语言知识
        二、文学知识
        三、文化常识
        四、听说读写方法知识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的编排特点
        一、知识补白形式上的特点
        二、知识补白内容上的特点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的使用价值和使用策略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的使用价值
        一、提高教材使用率
        二、明确教学重点
        三、提高语文素养
        四、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的使用策略
        一、教师使用策略
        二、学生使用策略
结语
    一、凸显语文学科特色
    二、落实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国家“文化认同”战略的提出
        1.1.2 家乡的城市景观改造和建设项目
        1.1.3 主流媒体对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关注和呼吁
        1.1.4 本人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1.2 研究的背景
        1.2.1 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的趋同与存异
        1.2.2 时代的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
        1.2.3 国外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的缘起与发展
        1.2.4 国内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建设的机遇和困境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综述
    1.5 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的范畴
        1.5.2 研究的内容
        1.5.3 论文研究框架及逻辑关系
    1.6 研究的方法
        1.6.1 以学科交叉与文献综合为研究根基
        1.6.2 以历史启示为研究参考
        1.6.3 以实践课题为研究支撑
        1.6.4 以国内外纪实考察为研究视野
        1.6.5 以纵横向比较归纳为研究依据
    1.7 基本概念与理论
        1.7.1 景观与城市景观
        1.7.2 认同与认同理论
        1.7.3 场所与场所精神理论
        1.7.4 表征的概念及内涵
        1.7.5 公共艺术的概念、属性与历史流变
    1.8 研究的创新点
    1.9 小结
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与公共艺术
    2.1 相关理论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诉求的阐述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2.2.1 城市景观引入场所精神的意义
        2.2.2 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缺失的主要层面
    2.3 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及分析
        2.3.1 关于公众对城市景观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
        2.3.2 调研的总结与启示
    2.4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价值认同取向
        2.4.1 审美价值认同取向
        2.4.2 生态价值认同取向
        2.4.3 体验价值认同取向
        2.4.4 交互价值认同取向
        2.4.5 归属价值认同取向
    2.5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与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2.5.1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
        2.5.2 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2.6 小结
3 中西方古代造园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启示
    3.1 西方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3.1.1 神性精神的表征
        3.1.2 征服精神的表征
        3.1.3 唯理精神的表征
        3.1.4 尚感精神的表征
    3.2 中国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3.2.1 敬畏意境的表征
        3.2.2 共融意境的表征
        3.2.3 隐喻意境的表征
        3.2.4 写意意境的表征
    3.3 小结
4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表征
    4.1 介入表征的历程
        4.1.1 介入定向感的表征
        4.1.2 介入认同感的表征
    4.2 介入定向感表征的构成元素
        4.2.1 实体元素
        4.2.2 空间元素
        4.2.3 事件元素
    4.3 介入认同感表征的维度
        4.3.1 审美维度
        4.3.2 生态维度
        4.3.3 体验维度
        4.3.4 交互维度
        4.3.5 归属维度
    4.4 小结
5 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及理论构建
    5.1 传统造物哲学观的启示
        5.1.1 “立象以尽意”的哲学内涵诠释
        5.1.2 公共艺术的完形、立象与尽意
    5.2 “两式”定向感介入策略
        5.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5.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和重塑式策略
    5.3 “五维”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3.1 审美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3.2 生态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3.3 体验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3.4 交互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3.5 归属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5.4 小结
6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6.1 POE评价相关阐释
        6.1.1 评价的内涵
        6.1.2 建成环境评价
        6.1.3 POE评价的含义
        6.1.4 POE评价的思想根源
    6.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释义
        6.2.1 含义
        6.2.2 内在制约因素分析
        6.2.3 评价的目的
    6.3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模式
    6.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测量及程序
        6.4.1 评价的测量
        6.4.2 评价的程序
    6.5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构建
        6.5.1 国外可借鉴的评价指标
        6.5.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6.6 小结
7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应用研究——以河南灵宝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项目为例
    7.1 项目概况
    7.2 策略应用之“两式”定向介入策略
        7.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7.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与重塑式策略
    7.3 策略应用之“五维”认同介入策略
        7.3.1 审美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7.3.2 生态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7.3.3 体验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7.3.4 交互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7.3.5 归属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7.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景区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7.4.1 运用李克特量表法的问卷统计分析
        7.4.2 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7.4.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7.4.4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件一: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问卷
附件二:公共艺术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公众满意度评价问卷
附件三:公共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专家问卷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第一节 范畴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二节 范畴化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一部分 范畴论的经验始发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
        第一节 范畴划分与语词分类
        第二节 范畴划分与存在分类
        第三节 范畴体系与含义系统
    第二章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第一节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完备性
    第三章 范畴在语义阐释上的综合应用
第二部分 范畴论的先验转身
    第一章 知识的经验之始与先验之源
    第二章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与客观必然性
    第三章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有效性
        第一节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第四章 康德范畴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一节 范畴知识产生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二节 范畴部门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五章 康德范畴体系与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两个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第二节 两个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第三部分 范畴论的本质蜕变
    第一章 本质(Wesen)
        第一节 本质(Wesen)与观念(Idée)
        第二节 本质(Wesen)与实体(ousia)
        第三节 本质(Wesen)与意义(Sinn,Bedeutung)
    第二章 概念(Begriff)
        第一节 概念(Begriff)、意义(Sinn)与对象(Gegenst?nd)
        第二节 概念(Begriff)与范畴(Kategorie)
    第三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的划分
        第一节 范畴与区域
        第二节 逻辑范畴的分类
        第三节 区域范畴与逻辑范畴
    第四章 范畴与直观
        第一节 范畴感知和感性感知
        第二节 范畴直观和普遍直观
        第三节 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
        第四节 诸本质直观的对象
        第五节 诸本质直观行为及其代现
    第五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再论
        第一节 范畴的本质、意义、概念、名称
        第二节 胡塞尔直观学说的理论跨越
        第三节 接受性的直观和自发性的直观
    第六章 三大范畴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第二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第四部分 范畴概念本身的系统演变
    第一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逻辑化主轴
        第一节 范畴与逻辑的“隔空初遇”
        第二节 范畴与逻辑的“通畅合流”
        第三节 范畴与逻辑的“扩张合一”
    第二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区域化主轴
        第一节 “范畴的区域化”和“区域的范畴化”
        第二节 范畴、逻辑与区域的“三位一体”
    第三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隐性主轴
第五部分 范畴化问题的实践性认知研究
    第一章 不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一节 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二节 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三节 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二章 三个认知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四节 三大范畴体系的理念变更与直观化
    第三章 基础领域、心理领域和语言领域的范畴化
        第一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心理领域的直观化
        第二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语言领域的符号化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上海和中国台湾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大陆的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1.1.2 中国台湾的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搜索
    2.2 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
        2.2.1 中国大陆学业水平考试
        2.2.2 中国台湾学科能力测试发展历程
        2.2.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业水平考试
    2.3 关于数学学考试卷的研究
        2.3.1 数学学科
    2.4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数学学科的比较研究
        2.4.1 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2.4.2 教材的比较研究
    2.5 国内外高中数学试卷的比较研究
        2.5.1 中国大陆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2.5.2 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数学试卷的比较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比较研究法
        3.2.3 量化分析法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3.4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3.4.1 研究思路
        3.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5 研究框架
        3.5.1 分析框架
        3.5.2 试题分析工具
    3.6 数据统计过程
    3.7 研究的信效度
第4章 试卷结构的比较研究
    4.1 考试形式
    4.2 题型和分值
    4.3 知识点分布
    4.4 主干知识点分布情况
        4.4.1 函数与导数
        4.4.2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4.4.3 概率与统计
        4.4.4 解析几何
        4.4.5 数列与极限
        4.4.6 立体几何
    4.5 综合难度的比较
        4.5.1 综合难度的纵向比较
        4.5.2 综合难度的横向比较
        4.5.3 不同难度因素的比较
        4.5.4 学考改革前后中国上海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试题综合难度比较
第5章 试卷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比较研究
    5.1 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5.2 特殊化与一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5.3 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
    5.4 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5.5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5.6 学考改革前后的中国上海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比较
第6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试卷的比较研究
    6.1 试题体现不同核心素养的比较研究
        6.1.1 数学抽象
        6.1.2 逻辑推理
        6.1.3 数学建模
        6.1.4 直观想象
        6.1.5 数学运算
        6.1.6 数据分析
        6.1.7 学考改革前后中国上海数学学考试卷考查核心素养情况比较
    6.2 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研究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7.1.1 题型和分值
        7.1.2 知识点分布
        7.1.3 试题综合难度
        7.1.4 数学思想方法
        7.1.5 核心素养视角
        7.1.6 小结
    7.2 建议
        7.2.1 试题编制的建议
        7.2.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6 年中国上海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附录B 2016 年中国台湾学科能力测验数学试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中国流行音乐相关研究
    (二)中国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四)中国高校专业建设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五、创新点
    (一)理论研究注重史论结合
    (二)实践研究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概念、本质特征与发展历程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行音乐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本质特征
    (一)艺术性与通俗性
    (二)传统性与时尚性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
    (四)统一性与独立性
    (五)综合性与跨域性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流变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历程概述 第二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一、研究与设计方法
    (一)文献研究设计
    (二)访谈设计
二、调查研究实施过程
    (一)文献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二)访谈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三、调查研究结果汇总
    (一)文献调查结果呈现
    (二)访谈调查结果汇总
四、基于调查研究结果的成绩概述与问题分析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成绩概述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目标定位与整体思路
一、理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以多学科理论基础为支撑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青年思想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四)音乐教师心理结构建构理论
    (五)存在主义课程与价值观
    (六)音乐流行理论
二、目标定位: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专业人才
    (一)立德树人、培养至上
    (二)尊重规律、彰显个性
    (三)承典塑新、中西融通
三、整体思路:“整合理念”与“内涵式发展”
    (一)基于“整合理念”的建设思路
    (二)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建设思路 第四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规划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
    (二)建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
    (三)建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音乐审美教学
    (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
    (三)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创造教育”理念
三、关于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
    (二)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 第五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与基本保障实践策略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
    (二)构建“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
    (二)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
三、关于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二)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 结论
一、结论总结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
二、创新与反思
三、延展性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年表
附录2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3 :五位流行音乐教育界资深专家访谈记录摘编
附录4 :专业基础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100 首经典民歌
附录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经典流行音乐作品词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哈尼梯田核心区研究综述
        (二) 文化信息传递及旅游研究综述
        (三) 符号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五、田野点概况
        (一) 元阳县
        (二) 哈尼梯田核心区主要旅游村寨
    六、核心观点
第一章 作为景观的哈尼梯田景观标识
    第一节 景观标识及其分类
        一、景观
        二、景观标识
        三、景观标识的分类
    第二节 公共标识景观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介绍性信息
        二、公共标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三、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
    第三节 旅游标识景观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专门化信息
        二、旅游标识与旅游发展的同步
        三、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
    第四节 程式化表现的展演景观
        一、走向艺术真实
        二、“内”“外”关系的联结
        三、神圣性的消散
    第五节 片段式呈现的生活景观
        一、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
        二、生活世界的编码与解码
        三、日常与非日常的混淆
    小结
第二章 景观标识设立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信息传递的认知
        一、标识设立目的的模糊
        二、标识文本内容的混乱
        三、文化阐释的随意规训
    第二节 文化信息的加工
        一、文化信息的随意增补
        二、文化信息的无心删减
        三、文化信息的族性修饰
    第三节 形式对内容的僭越
        一、文本书写的多层级性脱节
        二、“出场”胜于一切
        三、生活世界中的“课题”抽离
    小结
第三章 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
    第一节 表层的引导与内涵的缺位
        一、文化书写的表层化
        二、游客差异性的漠视
        三、内涵性引导的缺位
    第二节 导致误解的视觉陷阱
        一、视觉印象的赋魅
        二、缺乏理解的观览
        三、偏误信息的形成
    第三节 通往文化理解的尝试
        一、探索共享意义
        二、创造融合契机
        三、寻找符号系统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标识对村落的影响
    第一节 景观标识的进入与传统村落的显现
        二、从自然到非自然的蘑菇房
        三、从幕后到台前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内部信息的外部化表述张力
        一、处于交往表层结构中的地名信息
        二、处于交往中层结构中的仪式物信息
        三、处于交往深层结构中的婚嫁信息
    第三节 他者的进入与时空格局的改写
        一、由具象走向抽象的时序符号
        二、由浑然一体走向机械切分的空间秩序
        三、全域旅游的推行及时空格局新整体的重塑
    小结
第五章 梯田世界的变化与知识传播的创新
    第一节 梯田知识生产的延时性
        一、对梯田传承保护的刻板理解
        二、对梯田发展变化的滞后把握
        三、对梯田符号自我的长期建构
    第二节 梯田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
        一、收讯者类型的多样性
        二、交往关系的不稳定性
        三、“中间人”的个性化阐释
    第三节 梯田知识传播的创新原则
        一、梯田本土知识的征用与超越
        二、梯田知识接受路径的拓展
        三、梯田知识生产困境的克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理念
        1.4.3 研究方法
        1.4.4 语料来源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2.4.3 事件分类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3.2.1 “伴随”的词汇化
        3.2.2 “跟随”的词汇化
        3.2.3 “追随”的词汇化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4.5.2 小句降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5.2.2 话题链的定义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5.3.1 修辞结构理论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5.4.1 句际伴随标记
        5.4.2 小句降级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6.1 规约化的定义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7.2.4 并列复合句
        7.2.5 主从复合句
        7.2.6 比较句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8.3.1 前后景的定义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1930年代《玲球》杂志强国强种的民族主义媒介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择《玲珑》为个案研究的原因
第二章 综述、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三章 研究方法、意义和结构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章 男编辑与女读者:杂志的特点
    第一节 编辑群体的特点
    第二节 读者群、规训对象及不同时期特点
    第三节 男性编辑为主体
    小结
第五章 健美:女性身体的媒介表述
    第一节 审美的破旧立新
    第二节 消费女体时建构民族女体
    小结
第六章 优生与教育:强种观的媒介表述
    第一节 优生学的提倡
    第二节 对孩子的教养
    小结
第七章 支持国货:女子消费观的媒介表述
    第一节 国货运动背景
    第二节 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理由
    第三节 女性的消费形象
    第四节 惩罚越轨者
    第五节 对女性指责的反驳
    小结
第八章 回家还是就业:女性职能观的媒介表述
    第一节 现代的贤妻良母
    第二节 独立的生利者
    小结
第九章 参战:女性与国防关系的媒介表述
    第一节 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
    第二节 女性与国防
    小结
结论
致谢

四、《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主干(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模块研究[D]. 江利.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D]. 刘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D]. 池舒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6]上海和中国台湾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比较研究[D]. 匡佳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D]. 朴荟霖.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D]. 郑佳佳. 云南大学, 2018(01)
  • [9]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1930年代《玲球》杂志强国强种的民族主义媒介表述[D]. 陈路遥.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经济常识》的主题、核心和支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