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

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论文文献综述)

杜美妤[1](2021)在《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及代谢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粮可以改变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组,从而决定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然而,膳食饲料的选择与肠道菌群之间的明确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成分相同、营养成分不同的TMR的形式和成分对育肥羊生长性能、生理条件、胃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60 d(日龄)体况相同(20±0.5)kg的的湖羊和杜泊羊的杂交公羊1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作为一个统计单位饲养于一个栏(3 m×10 m),散养,分别饲喂四种不同的TMR日粮:颗粒型全混合日粮(PTMR,pelleted total mixed ration),玉米果穗青贮(WECT,whole-ear corn type TMR),青贮构树(PMSD,paper mulberry silage diet),全株青贮玉米(WPCD,whole-plant corn silage diet)。试验期共94天,包括20天的预饲期,37天生长期,37天育肥期,并在羔羊第80 d,97 d,117 d,138 d,154 d进行称重,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并记录采食量和体重变化。在第154 d,在羊禁食12 h后,每个处理随机挑选三只羊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用以测定全血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然后进行屠宰,测定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取背腰最长肌用于测定肉品质及肉代谢物、取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瘤胃和盲肠内容物用于测定胃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综合整个试验期,PTMR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WECT组显着提高17.6%,比PMSD组显着提高29.1%,比WPCD组显着提高39.4%(P<0.01)。PTMR组料肉比数值最低,饲料利用率最高,比WECT组显着降低10.1%,比PMSD组显着降低16.4%,比WPCD组显着降低21.5%(P<0.01)。PTMR、WECT、PMSD、WPCD,四个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5.05%、54.46%、53.90%、50.98%;总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mmol/L)分别为111.64、84.42、56.40、68.81(P<0.01)。PTMR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较低(P<0.01),羊肉的滴水损失率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TMR组和WECT组的羊肉的熟肉率和嫩度值较高(P<0.01)。由此可知,四个处理组中,PTMR组和WECT组对于提高育肥羊生产性能,改善胃肠道发酵水平和提高肉品质的作用更显着,其中,PTMR组整体饲喂效果优于WECT组。2.微生物分析结果:genus水平,PTMR组,显着上调的微生物聚乙酸菌(Acetitomaculum)、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Maevinbryantia,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臭气杆菌(Odoribacter)、Erysipelotrichaceae与生长性能呈正相关,这些微生物可以调节体内脂肪代谢和肠道运输,对营养物质代谢起积极作用。3.苯丙氨酸代谢,维生素B6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是瘤胃和盲肠中起主要作用的差异性代谢途径,且在PTMR组上调,这些代谢途径同时会对肉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氧化磷酸化作用、肾上腺皮质素(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氮代谢起促进作用,共同促进育肥羊生长性能的提高和肉品质的提升。综上所述,与其他三个处理组相比,PTMR组饲喂的育肥羊,瘤胃和盲肠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丰度提高了,并可通过调控体内肠道运输、糖脂代谢、免疫应答等许多行为和生理功能的内在机制,进而提高育肥羊的生长性能、采食量、饲料利用率、肉品质等。

於江坤[2](2021)在《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刍动物生产在食品安全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将人类不可食用的低品质植物木质纤维成分转化为高品质蛋白质食品肉和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和原虫等,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基础,因此,调控瘤胃微生物组成,进而改善瘤胃功能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的有效途径。解析复杂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其功能之间的联系,可为调控瘤胃功能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比较不同类型日粮和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差异,并鉴定出与改善瘤胃发酵的差异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的主要微生物物种。通过百里香酚调节瘤胃微生物组成的体外发酵试验,进一步验证瘤胃微生物组成变化与瘤胃发酵功能之间的联系。主要试验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Kraken2方法的建立及在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中的应用验证宏基因组学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缺乏专用的数据库及方法,因此,本试验首先以NCBI(RefSeq)中细菌和古菌全基因组序列,以及最新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序列为基础,建立了专用于瘤胃细菌和古菌物种分析的Kraken2数据库。利用新建立的Kraken2数据库及方法对已发表的宏转录组学数据进行了微生物物种分析,所选宏转录组学数据组中,试验动物为低饲料利用率(low feed efficiency,LFE)和高饲料利用率(high feed efficiency,HFE)的安格斯肉牛各6头。比较分析了新建立的Kraken2方法与原Kraken方法在物种分析上的差异。其主要结果如下:(1)Kraken2方法能注释出序列的比例为72.79%±11.01%,远高于Kraken中31.50%±6.74%。表明新建立的Kraken2方法相比原有的Kraken方法能解析更多的序列信息。(2)Kraken2与Kraken细菌组成差异较小,细菌门水平和属水平上优势菌种较为相似。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和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只在Kraken方法中鉴定到,并且嗜线虫致病杆菌属相对丰度在HFE组中显着低于LFE组(FDR<0.15)。细菌Christensenella属(1.08%)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0.27%)只在Kraken2中鉴定到,并且HFE组中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LFE组(FDR<0.15)。(3)在古菌物种组成上,Kraken2与Kraken在各物种水平优势微生物均差异较大。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16.02%)只在Kraken方法中鉴定出,而Kraken2则比Kraken多鉴定出多个古菌属,包括热球菌属(Thermococcus)、甲烷球形菌属(Me thanosphaera)等。(4)Kraken或Kraken2方法中,β多样性显示,不同饲料利用率的动物瘤胃细菌或古菌群落结构均差异不显着(P>0.05)。Kraken2方法中不同饲料利用率组古菌群落结构有一定差异趋势(P=0.092)。小结:本试验中新建立的Kraken2数据库及方法,较之前的Kraken方法在古菌物种分析上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因此,Kraken2方法更适用于后续宏基因组学物种分析。第二部分宏基因组学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解析本试验采用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各16头,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动物,分别饲喂背景日粮和高谷物日粮,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不同动物种类和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分类(SEED subsystems)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组成的影响。通过不同数据库中相同的序列ID将差异功能(包括差异CAZymes)与瘤胃细菌和古菌进行对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获得与差异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的细菌和古菌种类。其主要结果如下:(1)除14个共有的的细菌门,细菌软壁菌门(Tenericutes,0.58%)仅在安格斯肉牛中出现。除纤维菌门(Fibrobacteres)在安格斯肉牛HG组相对丰度差异显着低于BCK组(FDR<0.05)外,其他细菌门相对丰度均无显着差异(FDR>0.05)。在两种动物中,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均分别在HG日粮组和BCK日粮组中相对丰度更高。此外,日粮类型还显着影响安格斯肉牛中包括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另枝菌属(Alistipes)等细菌属相对丰度(FDR<0.05)。同饲喂BCK日粮,两种动物瘤胃细菌差异较小,而同饲喂HG日粮,安格斯肉牛奥尔森菌属、脱硫弧菌属、巨型球菌属等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北美野牛(FDR<0.05)。(2)古菌属水平上,除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0.17%)仅在北美野牛瘤胃中鉴定到,其他主要古菌属(相对丰度≥0.5%)在不同类型日粮或动物中差异均不显着。种水平上,日粮类型仅影响安格斯肉牛瘤胃methanogenic archaeon ISO4-H5 和 uncultured euryarchaeote 的相对丰度(FDR<0.05)。同饲喂BCK日粮,北美野牛瘤胃米氏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Methanomassiliicoccaceae archaeon DOK和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 alvus相对丰度均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FDR<0.05),而安格斯肉牛瘤胃中uncultured euryarchaeote相对丰度在BCK或HG日粮条件下均显着高于北美野牛(FDR<0.05)。(3)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影响远小于安格斯肉牛。在北美野牛中,属于level1碳水化合物,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和蛋白质代谢中少数level3功能分类等BCK日粮组丰度更高,而属于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少数level3级别功能在HG日粮组丰度更高。不同于北美野牛,安格斯肉牛主要在HG日粮组有大量level3功能分类丰度显着高于BCK日粮组,这些功能分类主要属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level1功能。同饲喂BCK或HG日粮,北美野牛均有更多的level3功能分类丰度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同饲喂BCK日粮,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功能中丰度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的level3功能分类主要是属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以及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而安格斯肉牛主要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等功能丰度高于北美野牛。同饲喂HG日粮,在北美野牛中丰度更高的level3功能分类主要属于level1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脂质和甾体,以及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相关功能,而安格斯肉牛中更丰富的功能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等功能。(4)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基因组成影响小于安格斯肉牛,主要体现在安格斯肉牛不同日粮组差异CAZyme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数目大于北美野牛。两种动物中参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的糖苷水解酶(GH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s)均在BCK日粮组更丰富,而参与寡糖降解的CBMs和糖苷水解酶及碳水化合物生成的糖基转移酶(GTs)等均在HG日粮组更丰富。同饲喂BCK日粮,参与半纤维素降解的GH113、CBM61等在北美野牛瘤胃中更丰富,而在安格斯肉牛中更丰富的主要是参与寡糖降解的CBM26、GH24、GH73等。同饲喂HG日粮,北美野牛瘤胃中仍有少数如GH8、GH9等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以及少数如CBM6、CBM9等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丰度高于安格斯肉牛,而参与寡糖降解的GH65、GH68和CBM34等在安格斯肉牛丰度更高。(5)本试验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一定的功能划分。细菌氨基酸球菌属(Acdaminococcus)、小类杆菌属(Dialister)与甲烷产生相关功能成显着正相关(ρ>0.7,且校正后P<0.001),而细菌短螺旋体属(Brachyspira)、奥尔森菌属(Olsenella)和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与甲烷产生相关功能成显着负相关(p<-0.7,且校正后P<0.001)。细菌另枝菌属(Alistipes)与B族维生素生物合成相对丰度成正相关,细菌Lachnoclostridium属、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与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对丰度成正相关。此外,普雷沃氏菌与蛋白质降解相对丰度成正相关。(6)氨基酸球菌属、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Roseburia属与参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降解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如CBM1、CBM6、CBM10等)成显着负相关。细菌布劳特氏菌属、Aminipila属与GH45、GH5等纤维素或半纤维素酶成显着负相关。此外,细菌布劳特氏菌属、Anaerostipes属、Lachnoclostridium属、Roseburia属与GH1、GH4等寡糖降解糖苷水解酶成正相关。细菌另枝菌属、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Anaerostipes属、Roseburia属与碳水化合物酯酶成正相关。小结: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功能特性影响较小,而对安格斯肉牛影响较大。同种日粮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中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功能特性也有一定差异。结合不同日粮中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差异,北美野牛对粗料日粮的利用中较安格斯肉牛更高效,而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在高精料日粮中利用模式不同。部分瘤胃微生物物种与影响瘤胃发酵的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调控瘤胃内这些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可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第三部分体外发酵添加百里香酚影响瘤胃发酵功能的研究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发现细菌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Anaerostipes属等细菌与改善瘤胃发酵的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百里香酚是具有抗微生物特性的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可能影响瘤胃微生物组成,并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因此,本试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0、100 mg/L、200 mg/L、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探究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组成,以及胃发酵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瘤胃内各微生物组分变化与发酵产物产量之间的联系,获得与瘤胃发酵功能高度相关的微生物种类。其主要结果如下:(1)中浓度(200 mg/L)或高浓度(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能显着降低瘤胃甲烷产量(P<0.05)。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会抑制瘤胃发酵,显着降低(P<0.05)瘤胃发酵总产气量(Total gas production,TGP)和 IVDMD、IVOMD,以及显着提高乙酸/丙酸比值(P<0.05)。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瘤胃异丁酸和戊酸产量(P<0.05)。(2)百里香酚添加显着影响瘤胃细菌组成,门水平上,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P<0.05),而同时显着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P<0.05)。属水平上,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均显着降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Veillonellaceae UCG-001属相对丰度(P<0.05)相对丰度,而显着提高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等细菌属的相对丰度。(3)百里香酚对瘤胃古菌的影响远小于细菌。种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了 unclassifiedfMethanomassiliicoccaceae的相对丰度(P<0.05),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提高了unclassified cMethanomicrobia 相对丰度(P<0.05)。(4)百里香酚的瘤胃原虫组分的影响较瘤胃古菌更小。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原虫科水平上或属水平均无显着影响。(5)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微生物相对丰度与瘤胃发酵产物参数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乳杆菌属、假丁酸弧菌属、链球菌属、Ruminococcaceae V9D2013 group 属、Ruminococcaceae UCG-002 属、琥珀酸弧菌属、unclassifiedfPrevotellaceae属和脱硫弧菌属,以及瘤胃原虫等毛虫属与甲烷产生和VFA产量等功能具有显着相关性(p>0.70或<-0.70,且FDR<0.005)。小结:2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微生物仅影响少数瘤胃微生物组成,可一定程度促进瘤胃发酵,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可影响多数瘤胃微生物的丰度组成,并抑制瘤胃发酵。本试验主要发现部分微生物类型可通过降低瘤胃甲烷产量和提高瘤胃VFA产量,进而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新建立的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数据库及Kraken2方法,不仅从算法优化上大大提高了物种分析效率,同时从数据库改进上提高了物种分析准确度,是更为可靠和高效的宏基因组学物种分析方法。2.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对安格斯肉牛影响较大。同种日粮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特性在不同日粮和动物种类中的差异,相较安格斯肉牛,北美野牛对粗料日粮有更高利用率,且两种动物对高精料日粮有不同利用模式。3.外源添加200 mg/L百里香酚能显着降低瘤胃甲烷产量,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无明显不利影响,且能维持瘤胃正常发酵功能,而高浓度如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则对多数瘤胃微生物及瘤胃发酵有明显抑制作用。4.瘤胃部分微生物物种对瘤胃发酵功能影响较大,适当调控这些瘤胃微生物的丰度,可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功能。

邓波波[3](2021)在《巨大芽孢杆菌BM1259的氮代谢机制解析及其对奶公犊瘤胃菌群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目前研究较多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其中芽孢杆菌距其发现已有100多年历史,有大量的科研数据证实芽孢杆菌的使用效果,而芽孢杆菌中巨大芽孢杆菌因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易贮存等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作为芽孢杆菌属,是一种可以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在促进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产量、减少饲料成本以及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目前有关巨大芽孢杆菌BM1259(简称BM1259)制剂的氮代谢机制和在幼龄反刍动物当中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通过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方法探究BM1259制剂的氮代谢机制,以及其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性及菌群变化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利用Nanopore测序技术对BM1259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图谱分析,挖掘相关功能基因和通路注释信息。结果显示:BM1259基因组全长为5,043,095 bp,GC含量占38.25%,编码基因有5092个,rRNAs 40个,tRNAs 120个,含有3个环状质粒,无CRISPR序列和基因岛,未发现致病基因。基因组中发现12个编码基因与氮代谢(Nitrate metabolism)有关,筛选出1个重要通路—硝酸盐同化途径(Nitrate assimilation pathway),可能与氮代谢有关。试验二、对不同培养时间(6 h、12 h、24 h、48 h)和不同氮源浓度(0.1 g/L、0.5 g/L、1.0 g/L、2.0 g/L)下BM1259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35种差异代谢产物,主要涉及到嘌呤代谢(Purine metabolism)、精氨酸脯氨酸代谢(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和氮代谢(Nitrogen metabolism)等,其中氮代谢作为BM1259生长代谢过程中关键代谢途径,并且L-谷氨酸(L-Glutamic Aci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L-天冬酰胺(L-Asparagine)等代谢产物有显着差异。试验三、通过在日粮中添加12 g/头·d BM1259制剂研究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性能指标、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来综合评价BM1259制剂在反刍动物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在4~8周,试验组ADG和DMI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并分别提高12.5%和8.79%;在0~8周,试验组中ADG(P<0.05)和DMI(P<0.05)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4.9%和6.04%。2)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在4周末,试验组CP和NDF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分别提高了 5.97%和6.70%。在8周末,CP和NDF表观消化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并分别提高了 5.88%和10.26%。3)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在8周末,试验组瘤胃液pH值(P<0.05)、MCP(P<0.05)和乙酸(P<0.05)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分别提高了 9.03%、19.68%和12.74%。在4周末和8周末,试验组尿液中NH3-N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21.81%和16.40%。4)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在4周末(P<0.05)和8周末(P<0.05),试验组奶公犊瘤胃液谷氨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13.21%和14.32%;在4周末,试验组奶公犊血清(P<0.05)、尿(P<0.05)、粪(P<0.05)中谷氨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并分别降低了 25.76%、33.87%和9.23%。在8周末,试验组奶公犊血清、尿、粪中谷氨酸含量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并分别降低了 26.69%、27.94%和11.11%。5)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在4周末和8周末,试验组尿液中氨态氮含量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下降了 54.60%和40.31%;6)添加12 g/头·d的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影响差异不显着。试验四、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饲喂12 g/头·d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瘤胃主要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2g/头·d BM1259后,可提高荷斯坦奶公犊瘤胃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显着提高了产乙酸糖发酵菌(Saccharofermentan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的含量(P<0.05);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荷斯坦奶公犊瘤胃优势菌,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为荷斯坦奶公犊瘤胃优势菌群。综上所述,BM1259的全基因组信息与其消化分解功能相一致,在添加量(12g/头·d)时,可提高荷斯坦奶公犊生产性能和瘤胃菌群的丰富度,且优化为以普雷沃氏菌属为优势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其调控荷斯坦奶公犊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的主要机制。

梁泽毅[4](2021)在《高寒植物缩合单宁季节变化及其在抑制牦牛瘤胃甲烷排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畜牧业生产的基地,在维持地区生态系统稳定及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天然草地牧草季节间供给失衡已成为制约放牧家畜生产潜力发挥的关键因素。因此,系统评价高寒植物营养价值以及高寒灌木酚类物质对家畜的影响,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其他草地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对东祁连山金强河流域高寒草甸的21种典型高寒植物(主要为灌木)中营养成分和酚类物质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系统评定富含缩合单宁(CT)高寒灌木叶片对牦牛瘤胃发酵特性、甲烷产量及其微生物变化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21种优势高寒植物分属于杜鹃花科、蔷薇科、豆科以及杨柳科等12个科,其干物质(DM)含量随植物成熟呈“V”型变化,除蔷薇科外,其他植物DM含量均在8月最低。粗蛋白(CP)含量随季节显着降低(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显着增加(P<0.05)。2.酚类物质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种属特性,同科植物总酚(TP)含量季节变化较为趋同,但灌木植物中酚类物质含量显着高于草本植物(P<0.05)。TP、单宁(TT)和CT随季节呈逐渐降低和倒“V”型变化,且不同的植物间差异显着(P<0.05)。综合分析表明,灌木植物藏沙棘(Hippophae tibetica)和杯腺柳(Salix cupularis)CT含量季节间显着高于其他植物(P<0.05),平均分别为42.29 g/kg DM与36.96 g/kg DM,从CT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可作为潜在的优势灌木进行后续体外发酵特性研究。3.体外发酵结果表明,植物中CT含量对体外产气量及甲烷产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杯腺柳体外总产气量高于藏沙棘(P<0.05);同时,两种灌木均显着降低了甲烷产量,植物中CT含量与甲烷产量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杯腺柳和藏沙棘分别降低了甲烷产量的22.0%和27.53%。杯腺柳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体外氮消化率(IVND)显着高于藏沙棘(P<0.05),并且发酵24 h的体外产气量(IVGP)、IVND与CT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pH和NH3-N随植物中CT含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乙酸、丁酸和乙/丙酸随植物中CT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丙酸含量则逐渐增加。4.通过对体外发酵系统中微生物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季节在以杯腺柳和藏沙棘为底物的瘤胃发酵样品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比最高,维持在48.20%~63.70%,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在不同季节样品中,7月份两种植物细菌Shannon指数显着降低(P<0.05),但Chao1指数没有显着变化(P>0.05);古菌中优势菌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古菌的Shannon指数随植物中CT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Chao1指数没有显着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的相对丰度与体外CH4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说明Methanosphaera在瘤胃产甲烷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朱文斌[5](2021)在《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表面活性素(Surfactin,sf)主要是由芽孢杆菌属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微生物衍生化合物。因其具有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在提高油类物质回收率、环境修复、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表面活性素研究热度持续增加,其广谱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在畜禽生产和饲料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故本研究旨在探索表面活性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体外瘤胃发酵模式以及对湖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表面活性素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体外法研究表面活性素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3只瘘管成年湖羊为瘤胃液供体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按照每千克日粮中所含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素分为5个处理组:sf0(0 mg/kg)、sf1(1mg/kg)、sf2(2 mg/kg)、sf5(5 mg/kg)、sf10(10 mg/kg),每个处理组8个平行,开展体外发酵试验。测定3 h、6 h、9 h、12 h、24 h、48 h产气量,48 h干物质消失率(Dry matter disappearance rate,DMD)及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随着表面活性素剂量水平的增加,3 h、6 h、9 h、12 h产气量呈一次线性下降(P<0.05);体外培养至6 h时,sf1组产气量显着高于sf2组、sf5组和sf10组(P<0.05),不同时间段sf1组产气量均高于各处理组;随着表面活性素剂量水平增加,DMD呈一次线性下降(P<0.05);各处理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浓度随表面活性素剂量浓度升高有二次增长趋势(P=0.09);sf1组、sf2组和sf5组异丁酸浓度显着高于sf0组(P<0.05),且随剂量增加呈先增后降二次变化(P<0.05);sf1组戊酸浓度显着高于sf10组(P<0.05);随表面活性素剂量水平增加,丁酸、异戊酸、戊酸浓度呈显着线性下降(P<0.05)。(2)表面活性素对湖羊肥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3月龄左右湖羊公羔45只进行饲养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根据在表面活性素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剂量不同,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0 mg/kg表面活性素)、sf2组(基础日粮+2 mg/kg表面活性素)和sf5组(基础日粮+5 mg/kg表面活性素)。整个试验期间分为预饲期7 d和正饲期63 d。正饲期第43 d,从每组随机挑选5只羊开展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所有羊只,开展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在初始体重、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末重、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以及料重比等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湖羊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各组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表面活性素具有降低眼肌面积的趋势,但不具有显着性(P>0.05);sf5组L*45min值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sf2组(P<0.001);对照组p H45min值显着高于添加表面活性素组(P<0.05),对照组p H24h显着低于sf2组和sf5组(P<0.05);不同处理组在失水率、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中均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在质构特性中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面活性素能显着提高背最长肌中C14:0、iso C15:0、C16:1脂肪酸的含量(P<0.05),但sf2组与sf5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sf5处理组能显着提高肌肉背最长肌中C15:0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显着降低了C18:0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表面活性素可改变瘤胃发酵特性,影响干物质降解和产气速率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组成;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无影响,对肉品质和肌肉脂肪酸具有一定的影响。

屈博[6](2020)在《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对青年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羊乳制品消费逐年攀升,推动了奶山羊养殖、羊奶加工、饲料生产等产业的升级。同时,奶山羊的饲养也面临着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转化率低、生产效率较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奶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日粮能量不足严重影响奶山羊的生产效率。淀粉可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是奶山羊主要的能量来源,理论上讲,饲粮淀粉在小肠中消化的能量利用率远高于淀粉在瘤胃中降解。但是,过瘤胃淀粉在小肠中的消化率却不足70%。因此,改善小肠淀粉消化能力,是提升奶山羊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RP-Leu)可显着促进反刍动物胰腺淀粉酶的合成与分泌,改善小肠淀粉的消化能力。本试验给青年关中奶山羊添加RP-Leu或过瘤胃赖氨酸(RP-Lys),通过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液代谢等指标,比较RP-Leu与RP-Lys对小肠淀粉利用能力影响的差异,为反刍动物合理应用RP-Leu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将18只健康、年龄、体重和采食量相近的青年关中奶山羊,随机均分为三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RP-Lys组(基础日粮添加28.94 g/只/天RP-Lys)和RP-Leu组(基础日粮添加17.45 g/只/天RP-Leu)。试验周期为55 d,前10 d为预试期。于试验第1 d、15 d、30 d、45 d测量体重和体尺,第45 d采集瘤胃液和血液样品,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液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添加RP-Leu显着降低关中奶山羊采食量,提高体增重,改善料重比(P<0.05);添加RP-Lys显着提高血浆总胆固醇,降低料重比和采食量(P<0.05),但不影响体增重(P>0.05)。RP-Leu组体增重显着高于RP-Lys组(P<0.05),但二者采食量、料重比、血液总胆固醇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添加RP-Leu或RP-Lys不影响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葡萄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尿素和白蛋白水平(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RP-Leu可提高青年关中奶山羊体增重、饲料转化率;添加RP-Leu、RP-Lys对青年关中奶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在本研究的添加水平和采样时间点,尚未证明添加RP-Leu可特异性提高小肠淀粉消化率。

李偲奇[7](2020)在《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粮是调控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而消化道菌群是影响饲料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由此,探明日粮-微生物菌群-宿主生产性能三者的互作关系,对提高饲料资源利用和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对育肥羊饲喂颗粒型全混日粮(pelleted total mixture ratio,PTMR)日粮和混合型TMR日粮(whole-plant corn silage-based diet,WPCD),研究不同料型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和盲肠微生物组及代谢组的影响,并探索胃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生长性能之间的作用机制,为肉羊集约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单因素分组对照设计,选取品种相同、年龄一致,体况良好,55日龄断奶羔羊10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试验日粮以全株青贮玉米(whole-plant corn silage)作为青粗饲料来源,两个处理组分别为颗粒型TMR(PTMR组,全株青贮玉米经二次粉碎用于制粒)和混合型TMR组(whole-plant corn silage-based diet,WPCD组)。试验期共72天,预饲期10天,正式期62天。分别在第65日龄,78日龄,97日龄,113日龄和126日龄进行称重,并在126日龄时每栏随机选取1只羊(即每个处理5只羊)进行屠宰。测定育肥羔羊的生长性能(包括体重、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并取瘤胃液和瘤胃、盲肠的内容物来进行挥发性脂肪酸、胃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测定,取背腰最长肌进行肉品质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从整个试验期来看,PTMR组和WPCD组的日增重分别为292.88 g/d和267.88g/d,饲料转化率分别为4.03和4.21,差异均显着(P<0.05)。两组的净肉率分别为32.41%和29.09%,差异显着(P<0.05),屠宰率为49.79%和47.46%,差异极显着(P<0.01)。PTMR组的滴水损失率低于WPCD组,烹饪损失率和嫩度剪切力均高于WPCD组(P<0.05),所以WPCD组的肉品质较好。PTMR组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高于WPCD组(P<0.05)。从生产性能的结果可知,PTMR组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瘤胃发酵指标均优于WPCD组。2.瘤胃和盲肠的微生物组结果。在genes水平上,瘤胃中丰度在0.5%以上在PTMR组上调的差异性微生物(P<0.1)分别为纤维杆菌(Fibrobacteres)、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ceae),这些差异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降解率较强对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盲肠中螺旋体(Spirochaet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在PTMR组下调,并且与生产性能负相关。3.本试验中的差异性代谢物在KEGG中所富集到的差异显着的代谢通路主要为氨基酸代谢,瘤胃中在PTMR组显着上调的为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类固醇类激素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盲肠中在PTMR组上调的差异性代谢通路为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综上所述,与WPCD组相比,PTMR日粮能够促进纤维杆菌(Fibrobacteres)、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ceae)和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等微生物在瘤胃内定殖,上调了必需氨基酸等重要代谢物质的合成通路,并提高了瘤胃液中VFA含量。PTMR日粮饲喂的育肥羔羊,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增加,和氨基酸合成路径的上调可能是引起育肥羔羊采食量,饲料效率,和生产性能提高的内在机制。

蒋辰宇[8](2021)在《甘草酸单铵盐对绵羊瘤胃甲烷产生的关键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研究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甲烷菌产生的关键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能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降低甲烷排放量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皂苷类添加剂提供数据支持。本试验通过体外法筛选甘草酸单铵盐最适浓度用于动物试验,通过动物试验分析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对瘤胃内环境指标、甲烷排放量、营养消化率、瘤胃微生物、甲烷代谢功能基因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动物试验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分为两个采样阶段,第Ⅰ阶段(0~30 d),第Ⅱ阶段(31~60 d)。具体试验结果分为以下5个部分:试验一:体外发酵法筛选甘草酸单铵盐最适体内添加浓度本试验通过体外发酵法比较不同浓度甘草酸单铵盐对瘤胃甲烷产量及发酵参数的影响,筛选其在动物试验中适宜添加浓度。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瘘管的卡拉库尔羊羯羊作为瘤胃液供体,以基础饲粮为发酵底物,设置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甘草酸单铵盐浓度分别为0、50、150、250、350、450 mg/L,每组设置3个重复。在培养3、9、12、21、24 h后,测定p H、产气量、氨态氮(NH3-N)浓度、干物质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甲烷产量,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和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24 h后,Ⅲ组、Ⅳ组和Ⅴ组的产气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p H随着发酵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干物质降解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NH3-N浓度随着甘草酸单铵盐浓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其中Ⅲ组、Ⅳ组和Ⅴ组的NH3-N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均和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发酵24小时后,处理组Ⅳ、Ⅴ的甲烷产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根据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在体内试验中适宜添加的甘草酸单铵盐浓度为350 mg/L。试验二: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并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卡拉库尔羊羯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处理组)每组6只,处理组向瘤胃瘘管中注射甘草酸单铵盐水溶液,对照组向瘤胃瘘管中注射同等体积的蒸馏水。于采样期的1~3 d和31~33 d采集晨饲后0、2、4、6和8 h五个时间点的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液p H、NH3-N及VFA指标。结果表明:卡拉库尔羊p H在采食后0~2 h显着下降(P<0.05),随后逐渐升高,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后降低了瘤胃p H值,在Ⅰ期各组各时间点p H差异不显着(P>0.05),在Ⅱ期0 h处理组p H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采食后0~2 h的NH3-N浓度显着上升(P<0.05),随后逐渐下降,处理组的NH3-N浓度要低于对照组的NH3-N浓度(P<0.05)。卡拉库尔羊在采食后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在0~4 h显着上升(P<0.05),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甘草酸单铵盐降低了瘤胃乙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提高了瘤胃丙酸浓度,丁酸和TVFA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三: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消化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动物及分组与试验二相同。于正饲期5~12 d和35~42 d收集粪样,进行营养表观消化率的测定;于正饲期15~25 d和45~55 d利用SF6示踪法进行卡拉库尔羊排放甲烷的收集及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的DM、OM和CP的表观消化率并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后NDF、ADF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Ⅰ期处理组甲烷排放量及单位干物质甲烷排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Ⅱ期处理组甲烷排放量及单位干物质甲烷排放量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同时也降低了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日排放量。试验四: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微生物及相关甲烷途径代谢基因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原虫计数及宏基因组测序进行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结构影响的研究,探究甘草酸单铵盐降低甲烷产量的微生物机理。试验动物及分组与试验二相同。试验分别采集两次瘤胃液用于原虫计数及宏基因组测序。试验结果表明:在Ⅰ期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后显着降低了采食后0、4、6、8 h的原虫数量(P<0.05),但在Ⅱ期添加甘草酸单铵盐仅有采食后6 h的原虫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物种相对丰度及功能基因丰度PCo A分析图中显示在Ⅰ期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距离较远有,两组差异较大,但Ⅱ期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两组差异不明显;在Ⅰ期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对产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斯氏甲烷菌属(Methanosphaera)、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Bacteroides)和甲烷代谢功能基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但在Ⅱ期甘草酸单铵盐对上述菌种及甲烷代谢功能基因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试验五: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动物及分组均同试验二。于预饲期的0 d、采样期29~30 d和59~60 d采集绵羊血液,测定血液抗氧化能力指标及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甘草酸单铵盐对血清GSH-Px、SOD和T-AOC活力有增加的趋势,处理组T-AOC的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及预饲前(P<0.05),但GSH-Px、SOD处理组与对照组及预饲前差异均不显着(P>0.05);添加甘草酸单铵盐降低了血清MDA水平,其中Ⅰ期处理组与对照组及预饲前差异显着(P<0.05),Ⅱ期处理组与对照组及预饲前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甘草酸单铵盐提高了血清中Ig G、Ig M及IL-2的含量,但各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论综上所述,添加甘草酸单铵盐改善了瘤胃内环境,降低了NH3-N、乙酸浓度和乙丙比,提高了丙酸浓度,降低了甲烷排放量,减少了与甲烷排放相关瘤胃微生物及相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提高了卡拉库尔羊抗氧化及免疫能力,但其对反刍动物瘤胃调控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王硕[9](2020)在《盐穗木提取物对S.aureus抑菌方式及瘤胃纤维降解菌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牧草资源,但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性,绵羊采食过多时会引发瘤胃疾病。为充分发挥盐穗木在畜牧业的应用价值,探索盐穗木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通过研究盐穗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细胞壁、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作用效果,为盐穗木饲料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本试验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电解质和胞外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再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的变化和菌体细胞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其对细胞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mg/mL、50mg/mL,在培养液中加入萃取物后,培养液的电导率、蛋白质和AKP的含量都会显着增加,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可使菌体细胞形态发生变形,并出现细胞内容物外泄现象。说明盐穗木提取物是通过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来发挥抑菌作用的。通过菌落的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法对瘤胃纤维降解菌进行分离纯化,再使用刚果红培养基检测其纤维降解能力,最后通过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瘤胃纤维降解菌的种类。从瘤胃液中共分离到5株纤维降解菌,在NCBI中GenBank数据库比对后,可将这5株纤维降解菌初步判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strain)、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train)、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 strain)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盐穗木提取物对5种瘤胃纤维降解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对分离得到的5种纤维降解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初步测得它们的MIC均为25mg/mL。结果表明绵羊采食过多的盐穗木会抑制其瘤胃纤维降解菌的活性,易引起瘤胃积食等消化系统疾病。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为充分发挥盐穗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应避免其作为单一饲料使用,可根据盐穗木的营养成分和卡拉库尔羊所需的营养水平配制盐穗木饲粮。

孙雪丽[10](2020)在《N-氨甲酰谷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及甲烷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1g1utamate(NCG))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及甲烷排放的影响。选择45头健康的荷斯坦奶公牛(初始体重为478±13.66 kg,12~13月龄),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分别添加0(对照组)、15、25 g/d·头的NCG,预饲期7天,正试期120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5 g/d和25 g/d NCG的公牛饲料转化效率显着提高了 6.91%(P<0.01)和7.91%(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 g/d与25 g/d的NCG血浆中精氨酸的浓度分别提高了 14.05%、8.30%(P<0.01);(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 g/d与25 g/d的NCG公牛血清中的总蛋白(TP)、一氧化氮(NO)和葡萄糖(G LU)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 g/d与25 g/d的N CG显着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浓度(P=0.01);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浓度15 g/d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 g/d的NCG公牛血清中干扰素γ(IFN-y)与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显着增加(P<0.01);(4)饲粮中添加NCG对尿中尿囊素、尿酸、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无显着影响(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 g/d的NCG显着提高奶公牛氮沉积(P=0.01)、净蛋白质利用率与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5);(6)添加不同水平的NCG均显着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饲喂15 g/d、25 g/d NCG公牛甲烷排放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8.44%、10.51%(P<0.01);(7)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5 g/d和25 g/d NCG的公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着升高了 22.91%、15.17%(P<0.01);随着NCG的增加,丙酸浓度显着升高(P<0.01),饲喂15 g/d公牛瘤胃乙酸/丙酸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8)从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添加NCG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线性降低趋势(P<0.1),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呈线性增加趋势(P<0.1);添加15 g/d NCG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琥珀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随NCG的增加呈线性增加,15 g/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9)从直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添加NCG略微增加奶公牛直肠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 g/d NCG组理研菌科RC9肠群的相对丰度有增加趋势(P<0.1);15 g/d与25g/d的NCG显着增加了肠道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P<0.05);添加15 g/d NCG组瘤胃球菌科UCG-010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P<0.05);(10)从瘤胃产甲烷古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上分析,25 g/d的公牛甲烷短杆菌属最低,其相对丰度为80.05%;随着NCG的增加,甲烷球菌属、甲烷丝状菌属的相对丰富度显着下降(P<0.01);(11)15 g/d NCG组的净收益最高10.43元/天/头,比对照组、25 g/d NCG 组提高了 10.84%、1 4.99%。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荷斯坦奶公牛饲粮中添加15 g/d NCG显着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增加了血浆总氨基酸的含量,改善瘤胃发酵及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促进肠道健康,实现氮及甲烷减排。

二、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及代谢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国育肥羊养殖业发展概述
        1.1.1 养殖规模
        1.1.2 养殖区域
        1.1.3 饲养模式
        1.1.4 育肥羊品种
        1.1.4.1 杜湖杂交羊
    1.2 山东省育肥羊养殖发展现状
    1.3 全混合日粮和青贮饲料的应用前景
        1.3.1 颗粒饲料
        1.3.2 青贮构树
        1.3.3 全株青贮玉米
        1.3.4 玉米果穗青贮
    1.4 瘤胃发酵
    1.5 胃肠道微生物组
    1.6 代谢组学
    1.7 研究目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日粮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常规成分
        2.3.2 生长性能
        2.3.3 屠宰性能
        2.3.4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2.3.5 瘤胃发酵参数
        2.3.6 肉品质
        2.3.7 微生物
        2.3.8 代谢组
    2.4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性能
    3.2 屠宰性能
    3.3 血液生理生化
        3.3.1 血清生化指标
        3.3.2 全血指标
    3.4 瘤胃发酵参数
    3.5 肉品质
    3.6 微生物组
        3.6.1 瘤胃和盲肠的微生物概述
        3.6.2 物种相对丰度
        3.6.3 组间差异物种的T-test分析
        3.6.4 组间差异物种的LEf Se分析
        3.6.5 微生物-生长性能关联分析
    3.7 代谢组
        3.7.1 瘤胃和盲肠的代谢组概述
        3.7.2 代谢组学KEGG通路富集及分析
    3.8 微生物-代谢组关联分析
        3.8.1 微生物-代谢物-生长性能关联分析
        3.8.2 代谢物-肉代谢物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4.2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4.2.1 血清生化
        4.2.2 全血指标
    4.3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4.4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肉品质的影响
    4.5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胃肠道微生物群组的影响
    4.6 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代谢组的影响
5 结论及创新点与展望
    5.1 总体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
        2.1 瘤胃细菌
        2.2 瘤胃古菌
        2.3 瘤胃原虫
        2.4 瘤胃真菌
        2.5 动物类型及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5.1 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2.5.2 日粮对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2.5.3 动物类型对瘤胃古菌组成的影响
        2.5.4 日粮对瘤胃古菌的影响
        2.6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生产的重要性
        2.6.1 瘤胃微生物影响饲料利用率
        2.6.2 瘤胃微生物与CAZymes
        2.6.2.1 纤维素酶
        2.6.2.2 半纤维素酶
        2.6.2.3 果胶酶
        2.6.3 瘤胃微生物与甲烷排放
    3 研究瘤胃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3.1 宏分类组学
        3.2 宏基因组学
        3.3 宏转录组学
        3.4 代谢组学
        3.5 组学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展望
    4 植物提取物调控瘤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4.1 皂甙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2 单宁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3 植物精油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4 植物提取物调控瘤胃微生物的研究展望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Kraken2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验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试验及样品采集
        2.2 RNA提取与测序
        2.3 数据分析流程设置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Kraken2与Kraken方法宏转录组学物种注释结果比较
        3.2 微生物α及β多样性在Kraken和Kraken2方法中的差异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宏基因组学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解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试验及样品采集
        2.2 DNA提取及宏基因组测序
        2.3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2.3.1 宏基因组物种组成分析
        2.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宏基因组学功能分析
        2.4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差异功能关联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宏基因组学数据总体统计
        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生物多样性分析
        3.2.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α多样性分析
        3.2.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β多样性分析
        3.3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分析
        3.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域水平组成
        3.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组成
        3.3.2.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门水平组成
        3.3.2.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属水平组成
        3.3.3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组成分析
        3.3.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门水平和科水平组成
        3.3.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属水平和种水平组成
        3.4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功能分析
        3.4.1 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分析
        3.4.2 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中CAZymes组成分析
        3.4.2.1 瘤胃微生物GHs功能基因组成
        3.4.2.2 瘤胃微生物CBMs功能基因组成
        3.4.2.3 瘤胃微生物AAs、CEs和PLs功能基因组成
        3.4.2.4 瘤胃微生物GTs功能基因组成
        3.5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差异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1 瘤胃微生物组成与SEED subsystems差异功能相关性分析
        3.5.2 瘤胃微生物丰度组成与差异CAZym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日粮及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和古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 日粮类型及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和古菌组成的影响
        4.2.1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和古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4.2.2 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和古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4.3 日粮类型及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功能结构的影响
        4.3.1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组成的影响
        4.3.2 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组成的影响
        4.3.3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CAZymes组成的影响
        4.3.4 不同动物类型瘤胃微生物CAZymes组成的差异
        4.3.5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5 小结
第四章 百里香酚对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及瘤胃液采集
        2.2 瘤胃体外发酵试验
        2.3 瘤胃体外发酵后指标测定
        2.4 扩增子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组成
        2.4.1 总DNA提取及扩增子测序
        2.4.2 扩增子测序数据分析流程
        2.5 瘤胃微生物组成与瘤胃发酵产物相关性分析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瘤胃pH、总产气量、甲烷产量、NH3-N浓度及物质消化率
        3.2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3.3 百里香酚添加对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3.3.1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微生物Alpha及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1.1 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1.2 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2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3.3.2.1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3.3.2.2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古菌组成的影响
        3.3.2.3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原虫组成的影响
        3.3.3 瘤胃微生物组分与瘤胃发酵产物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外源添加剂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4.2 外源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4.3 瘤胃微生物组分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5 小结
第五章 总体讨论和结语
    1 总体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巨大芽孢杆菌BM1259的氮代谢机制解析及其对奶公犊瘤胃菌群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态制剂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
        1.1.1 微生态制剂简介
        1.1.2 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1.1.3 BM1259研究进展
    1.2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1.2.1 微生物基因组学概述
        1.2.2 芽孢杆菌基因组学
    1.3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
        1.3.1 微生物代谢组学在乳酸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1.3.2 微生物代谢组学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1.3.3 微生物代谢组学在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
        1.3.4 微生物代谢组学在动物食品与营养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BM1259基因组—般特征和氮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BM1259菌株获取和基因组提取
        2.1.2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2.1.3 BM1259菌株基因组测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BM1259鉴定
        2.2.2 测序数据统计与质控
        2.2.3 BM1259基因组一般特征
        2.2.4 BM1259基因组注释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BM1259氮代谢相关通路和差异代谢物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及样本信息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检测与评估
        3.2.2 不同分组间样本PCA分析
        3.2.3 代谢产物基本分析
        3.2.4 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和关联分析
        3.2.5 差异代谢产物鉴定及通路分析
        3.2.6 关键差异代谢产物筛选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BM1259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饲粮及饲养管理
        4.1.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3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4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瘤胃液、血清和粪尿中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4.2.5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尿液中氨态氮和H2S的影响
        4.2.6 BM1259制剂对荷斯坦奶公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BM1259对荷斯坦奶公犊瘤胃微生物菌群调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饲粮及饲养管理
        5.1.4 瘤胃液样品采集与处理
        5.1.5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序
        5.1.6 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数据处理及质控分析
        5.2.2 物种注释分析
        5.2.3 Alpha多样性分析(Alpha Diversity)
        5.2.4 PCA分析
        5.2.5 瘤胃微生物相对丰度展示
        5.2.6 组间差异微生物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寒植物缩合单宁季节变化及其在抑制牦牛瘤胃甲烷排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单宁的结构分类和特性
    1.2 单宁的生物学功能
        1.2.1 抗氧化性
        1.2.2 抗菌作用
    1.3 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1.3.1 单宁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3.2 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
        1.3.3 对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的影响
    1.4 对反刍动物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月份高寒植物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实验材料
        2.1.3 营养物质的测定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高寒植物中干物质动态变化
        2.2.2 高寒植物中粗蛋白动态变化
        2.2.3 高寒植物中中性洗涤纤维动态变化
        2.2.4 高寒植物中酸性洗涤纤维动态变化
        2.2.5 高寒植物中粗灰分动态变化
    2.3 讨论
        2.3.1 高寒植物中粗蛋白动态变化
        2.3.2 高寒植物中NDF和 ADF动态变化
        2.3.3 高寒植物中干物质和粗灰分的动态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月份高寒植物中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1.3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3.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5 单宁提取液的制备
        3.1.6 总酚含量的测定
        3.1.7 简单酚和单宁的测定
        3.1.8 缩合单宁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高寒植物中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高寒植物中简单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 高寒植物中单宁含量动态变化
        3.2.4 高寒植物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
    3.3 讨论
        3.3.1 高寒植物中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3.3.2 高寒植物中简单酚和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
        3.3.3 高寒植物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两种富含缩合单宁的高寒灌木对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高原植物样品采集及处理
        4.1.2 瘤胃液的采集
        4.1.3 体外发酵的试验装置
        4.1.4 人工瘤胃培养液的制备
        4.1.5 人工培养液分装步骤
        4.1.6 气体样品的采集及甲烷测定
        4.1.7 体外发酵参数及干物质消化率测定
        4.1.8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体外产气量及甲烷产量
        4.2.2 体外DM和N消化率
        4.2.3 发酵液中pH、挥发性脂肪酸和NH_3-N含量
        4.2.4 酚类化合物、体外产气与消化率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两种植物对体外发酵过程中产气量的影响
        4.3.2 两种植物体外发酵的干物质消化率
        4.3.3 两种植物体外发酵的氮消化率
        4.3.4 两种植物对体外发酵中pH、NH_3-N和 VFA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两种富含缩合单宁的高寒灌木对瘤胃微生物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基因组DNA提取
        5.1.2 PCR扩增与建库
        5.1.3 16S rRNA基因测序及分析
        5.1.4 细菌和古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读取和扩增序列
        5.2.2 体外发酵中细菌16S rRNA测序数据分析
        5.2.3 体外发酵产甲烷的古菌16S rRNA测序数据分析
    5.3 讨论
        5.3.1 体外发酵对细菌的影响
        5.3.2 体外发酵对甲烷菌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瘤胃液VFA测定方法
附录 B 瘤胃液氨态氮测定方法
附录 C pH测定方法
附录 D 瘤胃液微生物DNA的PCR扩增方法
致谢
作者简历

(5)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产生微生物
        1.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功能
    1.3 表面活性素在动物生产的应用现状
        1.3.1 表面活性素在水生动物的研究应用
        1.3.2 表面活性素在猪和家禽中的研究应用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剂量水平表面活性素体外瘤胃发酵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瘤胃液供体动物
        2.2.4 试验方法
        2.2.5 指标测定及方法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2.3.2 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DMD与发酵参数的影响
        2.3.3 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2.4 讨论
        2.4.1 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2.4.2 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DMD与发酵参数的影响
        2.4.3 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素对体外瘤胃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2.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3.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3.2.4 生长肥育和屠宰性能测定
        3.2.5 养分表观消化率测定
        3.2.6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3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3.4.2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4.3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素对湖羊肉品质和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4.2.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4.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4.2.4 测定方法和指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面活性素对背最长肌pH和肉色的影响
        4.3.2 表面活性素对保水性能、剪切力和肌内脂肪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素对质构特性的影响
        4.3.4 表面活性素对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表面活性素对背最长肌肉品质的影响
        4.4.2 表面活性素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6)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对青年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形势
        1.1.1 奶山羊存栏及产奶量
        1.1.2 经营模式
    1.2 我国奶山羊产业面临的问题
        1.2.1 羊奶制品消费水平不高
        1.2.2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1.2.3 抗风险能力差
        1.2.4 饲草料资源利用不充分
        1.2.5 饲养管理水平整体落后
    1.3 奶山羊日粮营养研究进展
        1.3.1 能量
        1.3.2 蛋白质
        1.3.3 维生素
        1.3.4 矿物质
        1.3.5 氨基酸(AA)
        1.3.6 其他饲料添加剂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对青年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2.1.3 试验日粮
        2.1.4 饲养管理
        2.1.5 生长性能的指标测定与方法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采食量、体增重及料重比
        2.2.2 体尺指标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对青年关中奶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3.1.3 试验日粮
        3.1.4 饲养管理
        3.1.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6 指标测定与方法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瘤胃发酵参数
        3.2.2 血液代谢指标
    3.3 讨论
        3.3.1 瘤胃发酵参数
        3.3.2 血液代谢指标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本文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国养羊业的饲养模式
    1.2 育肥羊的品种
    1.3 育肥羊的营养水平
    1.4 全混合日粮
    1.5 全株玉米青贮
    1.6 瘤胃发酵参数
    1.7 瘤胃和盲肠微生物
    1.8 瘤胃和盲肠的代谢组学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日粮
        2.1.1 混合型TMR日粮的制作
        2.1.2 颗粒型TMR日粮的制作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
        2.3.1 生长性能的测定
        2.3.2 屠宰性能
        2.3.3 瘤胃发酵参数
        2.3.4 肉品质
        2.3.5 微生物的测定
        2.3.5.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2.3.5.2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2.3.5.3 样品复杂度分析(Alpha Diversity)和多样品比较分析(Beta Diversity)
        2.3.6 代谢组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羔羊不同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肉品质的影响
    3.4 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5 不同料型日粮对瘤胃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3.5.1 瘤胃和盲肠的微生物区系概况
        3.5.2 不同料型之间瘤胃和盲肠内的微生物丰度
        3.5.3 瘤胃和盲肠中的差异性微生物
        3.5.4 瘤胃和盲肠中的LEFse分析
    3.6 不同类型饲料对代谢组的影响
        3.6.1 瘤胃中KEGG通路上的差异代谢物
        3.6.2 瘤胃与盲肠中被调控的代谢通路
    3.7 生产性能-微生物组-代谢组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饲料类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不同饲料类型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饲料类型对育肥羊肉品质的影响
    4.4 不同饲料类型对育肥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5 不同饲料类型对育肥羊瘤胃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4.6 不同饲料类型对瘤胃和盲肠代谢物的影响
5 总体结论
6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甘草酸单铵盐对绵羊瘤胃甲烷产生的关键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抑制甲烷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2 甲烷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1 抑制甲烷产生的途径及甲烷抑制剂的种类
        1.2.2 皂苷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
        1.2.3 甘草皂苷及甘草酸单铵盐概况
    1.3 甲烷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
        1.3.1 甲烷菌概况
        1.3.2 甲烷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1.3.3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耐受性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瘤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5 瘤胃甲烷产量的测定方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试验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体外发酵法筛选甘草酸单铵盐最适体内添加浓度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动物及饲粮
        2.1.3 试验设计
        2.1.4 体外发酵培养方法
        2.1.5 指标测定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体外产气量的影响
        2.2.2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培养液pH的影响
        2.2.3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底物降解率的影响
        2.2.4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培养液NH_3-N浓度的影响
        2.2.5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培养液VFA浓度的影响
        2.2.6 添加不同水平甘草酸单铵盐对体外CH_4产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时间与地点
        3.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3.1.3 试验设计
        3.1.4 瘤胃液采集
    3.2 测定指标
        3.2.1 p H测定
        3.2.2 NH_3-N测定
        3.2.3 VFA测定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p H的影响
        3.3.2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NH_3-N的影响
        3.3.3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VFA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消化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时间与地点
        4.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营养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2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微生物及相关酶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时间与地点
        5.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5.1.3 试验设计
        5.1.4 瘤胃液采集
        5.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原虫数量的影响
        5.2.2 瘤胃微生物的DNA提取结果
        5.2.3 甘草酸单铵盐对瘤胃微生物物种相对丰度的影响
        5.2.4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瘤胃甲烷代谢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时间与地点
        6.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6.1.3 试验设计
        6.1.4 血液采集
        6.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6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2.2 甘草酸单铵盐对卡拉库尔羊免疫能力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全文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盐穗木提取物对S.aureus抑菌方式及瘤胃纤维降解菌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盐穗木的应用价值
        1.2.1 生态学价值
        1.2.2 分子生物学价值
        1.2.3 药用价值
        1.2.4 饲喂价值
    1.3 纤维素
    1.4 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1.4.1 纤维素酶的来源
        1.4.2 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
        1.4.3 纤维素酶的应用
    1.5 瘤胃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5.1 瘤胃纤维降解菌的研究现状
        1.5.2 瘤胃原虫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盐穗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方式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菌种与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1.5 菌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制备
        2.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MIC和 MBC的测定
        2.2.4 电导率的测定
        2.2.5 胞外蛋白的测定
        2.2.6 碱性磷酸酶(AKP)的测定
        2.2.7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及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变化
        2.3.2 盐穗木提取物的MIC和 MBC
        2.3.3 盐穗木提取物对电导率的影响
        2.3.4 盐穗木提取物对蛋白质的影响
        2.3.5 盐穗木提取物对AKP的影响
        2.3.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瘤胃纤维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的来源
        3.1.2 瘤胃内容物的采集
        3.1.3 培养基的配制
        3.1.4 试验试剂
        3.1.5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分离培养
        3.2.2 瘤胃细菌的纤维降解性试验
        3.2.3 细菌菌落的形态学观察
        3.2.4 菌体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3.2.5 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3.2.6 瘤胃纤维降解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纤维降解菌的形态学鉴定
        3.3.2 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分析
        3.3.3 瘤胃纤维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3.3.4 纤维降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对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1.1 菌种来源
        4.1.2 培养基
        4.1.3 试验仪器
        4.1.4 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制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纤维降解菌菌液浓度的配制
        4.2.2 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作用效果
        4.2.3 影响瘤胃纤维降解菌活性时盐穗木摄入量的预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正丁醇萃取物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抑菌效果
        4.3.2 影响瘤胃纤维降解菌活性时盐穗木的摄入量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N-氨甲酰谷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甲烷的产生及调控研究进展
        1.1.1 甲烷的生成机制
        1.1.2 降低瘤胃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
    1.2 氮的利用及调控研究进展
        1.2.1 氮的利用
        1.2.2 影响氮排放因素及措施
    1.3 精氨酸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
        1.3.1 精氨酸的特点
        1.3.2 精氨酸的合成
    1.4 N-氨甲酰谷氨酸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
        1.4.1 N-氨甲酰谷氨酸的特点
        1.4.2 N-氨甲酰谷氨酸的作用机制
    1.5 NCG在动物上的应用
        1.5.1 N-氨甲酰谷氨酸对动物氮代谢的影响
        1.5.2 N-氨甲酰谷氨酸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1.5.3 N-氨甲酰谷氨酸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5.4 N-氨甲酰谷氨酸对动物免疫性能的影响
        1.5.5 N-氨甲酰谷氨酸对动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6 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存在的问题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及日粮组成
    2.4 饲养管理
    2.5 渗透管制作及集气罐的制备
        2.5.1 渗透管的制作
        2.5.2 气体收集装置的制作
    2.6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1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2 粪样与尿样采集与处理
        2.6.3 血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4 瘤胃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5 直肠微生物的采集
        2.6.6 气体的采集与处理
    2.7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2.7.1 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2.7.2 饲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2.7.3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2.7.4 血浆氨基酸的测定
        2.7.5 尿液中嘌呤衍生物及肌酸酐的测定
        2.7.6 瘤胃发酵指标的测定
        2.7.7 氮代谢指标的测定
        2.7.8 气体样品的测定与计算
        2.7.9 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浆氨基酸的影响
    3.4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6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7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尿嘌呤衍生物浓度的影响
    3.8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的影响
    3.9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3.10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11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1.1 不同NCG添加量对泌乳牛瘤胃细菌α多样性及主坐标分析的影响
        3.11.2 不同NCG添加量对奶公牛瘤胃细菌菌群丰度的影响
    3.12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直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2.1 不同NCG添加量对荷斯坦奶公牛直肠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3.12.2 直肠细菌基于OTU的venn图和主坐标分析
        3.12.3 不同NCG添加量对奶公牛直肠细菌菌群丰度的影响
        3.12.4 直肠细菌区系聚类分析
    3.1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瘤胃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3.1 不同NCG添加量对奶公牛瘤胃古菌α多样性的影响
        3.13.2 不同NCG添加量对奶公牛瘤胃古菌菌群丰度的影响
        3.13.3 NCG添加量、古菌群落与瘤胃发酵及甲烷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3.14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浆氨基酸的影响
    4.4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5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6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4.7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
    4.8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的影响
    4.9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4.10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4.11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2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直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NCG对荷斯坦奶公牛产瘤胃古菌的群落结构的影响
    4.14 NCG添加量、古菌群落与瘤胃发酵及甲烷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四、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TMR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及代谢组的影响研究[D]. 杜美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D]. 於江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巨大芽孢杆菌BM1259的氮代谢机制解析及其对奶公犊瘤胃菌群和生长性能的影响[D]. 邓波波. 扬州大学, 2021(02)
  • [4]高寒植物缩合单宁季节变化及其在抑制牦牛瘤胃甲烷排放中的应用[D]. 梁泽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表面活性素对湖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D]. 朱文斌. 兰州大学, 2021(11)
  • [6]日粮添加过瘤胃亮氨酸对青年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D]. 屈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不同料型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胃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影响研究[D]. 李偲奇.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甘草酸单铵盐对绵羊瘤胃甲烷产生的关键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蒋辰宇.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9]盐穗木提取物对S.aureus抑菌方式及瘤胃纤维降解菌影响的研究[D]. 王硕. 塔里木大学, 2020
  • [10]N-氨甲酰谷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氮代谢及甲烷排放的影响[D]. 孙雪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