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血栓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血栓综合征

一、抗磷脂抗体-血栓形成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邱雪婷,王嫱,杨涛,孙敏[1](2021)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引发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诊应对》文中认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 PAI)病因多种多样, 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这一病因相对罕见, 且PAI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 常难以被识别。本研究报道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 病程中出现感染、血栓事件、乏力进行性加重等表现,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诊断为APS导致的PAI。希望在此病例报道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 提高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避免误诊漏诊。

崔雪[2](2020)在《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妊娠结局,探究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为孕期合理规范治疗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并分娩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6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APS诊断标准分为典型APS[1]29例及不典型APS[2]32例;按是否规范用药分为规范用药组33例及未规范用药组28例;按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30例及无不良结局组31例。分析61例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典型APS孕妇与不典型APS孕妇的妊娠结局,探究用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对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1例孕妇年龄为23-42岁,平均为31.75±3.63岁,孕次为1-6次,中位孕次为3次,产次为0-3次,中位产次为1次。既往有血栓病史2例(3.3%),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APS 1例(1.6%)。LA、a CL、抗β2GPI三种抗磷脂抗体中单阳46例(75.4%),双阳和三阳分别为7例(11.5%)、8例(13.1%),其中LA阳性58例(95.1%)。57例活产,活产率为93.4%,分娩孕周为28.71-40.71周,中位孕周为38.29周,新生儿体重为2648.33±946.52g,Apgar评分3-10分,中位评分为10分。61例孕妇中发生子痫前期30例(49.2%),胎盘早剥6例(9.8%),胎儿生长受限20例(32.8%),胎儿窘迫10例(16.4%),转NICU 17例(27.9%),胎儿丢失4例(6.6%)。(2)典型APS组不良孕娩史中“<10周流产(2次)”0例(0.0%)小于不典型APS组11例(34.4%),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10周死胎”典型APS组16例(55.2%)大于不典型APS组9例(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APS组中抗磷脂抗体“单阳”18例(62.1%)小于不典型APS组28例(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3)规范用药组与未规范用药组比较,规范用药组活产33例(100%)多于未规范用药组24例(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用药组分娩孕周大于未规范用药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高于未规范用药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用药组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FGR、胎儿窘迫、转NICU发生例数占比均低于未规范用药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用药组无胎儿丢失,未规范用药组胎儿丢失4例(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典型APS中规范用药组与未规范用药组比较,规范用药组分娩孕周大于未规范用药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高于未规范用药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用药组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FGR、转NICU发生例数占比低于未规范用药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不良结局组BMI高于无不良结局组,不良结局组BMI>24.9 kg/m2 17例(53.7%)多于无不良结局组6例(19.4%),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结局组未规范用药25例(83.3%)大于无不良结局3例(9.7%),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抗磷脂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未规范用药为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规范用药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对危险度为规范用药者的46.667倍(P<0.05)。结论:(1)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会增加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丢失等不良妊娠结局,应重视既往有不良孕娩史孕妇的筛查,孕期规范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或)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不典型APS与典型APS的妊娠结局相似,规范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或)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应予以重视,积极诊治;(3)不规范用药者更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抗磷脂抗体单阳或多重阳性不能预测不良妊娠结局。

冯莹[3](2020)在《出凝血异常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文中提出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张清华[4](2019)在《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复发性流产(RSA)病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流产次数与流产孕周和流产因素之间的关系;2)分析复发性流产与凝血指标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之间的关系;3)凝血因子Ⅻ(FXⅡ)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1)选取2018年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流产次数、流产的孕周,并筛查患者的可能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夫妻双方遗传因素、女性生殖道因素、内分泌系统异常、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流产孕周,分为早期RSA组(<12周组)(155例)和晚期RSA组(≥12周)(43例);根据流产次数分为流产2次组(123例)和≥3次组(75例)。分析RSA患者的病因,各因素的比例,以及RSA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和不同流产次数组间的差异;2)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98例作为对照1组以及198例未妊娠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2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测:狼疮抗凝因子(LA)、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3)选取在201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5例,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RNA提取、cDNA合成、荧光定量PCR检测及DNA提取、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测序。结果:1)分析198例RSA患者的病因,染色体异常患者9例,占4.55%;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患者11例,占5.56%;内分泌系统异常患者36例,占18.18%;生殖道感染患者14例,占7.07%;自身免疫异常患者30例,占15.15%;不明病因患者98例,占49.49%。生殖道结构解剖异常对晚期RSA患者的影响大于早期RSA患者(P<0.05),其他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病因在不同流产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产组、对照1组LA阳性率(17.68%、10.10%)均高于对照2组,流产组LA阳性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ATⅢ表达低于对照2组,APTT、PT短于对照2组,FIB、D-Dimer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LA、APTT、D-Dimer、ATⅢ、FIB与复发性流产具一定相关性;3)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FX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XⅡ基因启动子区CPG1与CPG2两个位点甲基化率在病例组显着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原因较多且较复杂,本研究中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所占比例约一半,其他已知病因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可能出现的诸多异常因素、女性生殖道的先天畸形以及后天病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免疫相关异常的因素、细菌及病毒的感染、与内分泌有关的诸多疾病等等多种因素。2)复发性流产与凝血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通过监测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对检测复发性流产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发现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组与对照组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有差别,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升高相关;FXⅡ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升高相关。

牟姗[5](2019)在《狼疮肾炎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文中研究表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继发病症。以循环中出现抗磷脂抗体、血栓形成和病态妊娠为特征性表现。合并APS的狼疮肾炎(LN)患者易出现更多并发症,预后较差,对治疗的敏感性降低。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是治疗LN合并APS的关键,血浆置换则对重症APS患者有一定疗效。近年来,新型药物与治疗方法如利伐沙班、美罗华及干细胞移植展现出了巨大的治疗潜力。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另一种极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多位中医大家均认为活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LN合并APS患者。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也发现了中药治疗LN合并APS的价值。

刘畅,刘湘源[6](2017)在《非传统抗磷脂抗体在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明确诊断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bstetric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OAPS)患者及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opid antibodies,a PLs)相关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中传统的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 glycoprotein,aβ2GPⅠ)、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 CL)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均较低,三大常规a PLs均阴性的符合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按APS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多得到明显改善,而这部分患者中有68%可以检测到至少一种的"非传统"抗磷脂抗体,包括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anti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antibodies,a PE)、抗凝血酶原抗体(antiprothrombin,a PT)、抗磷脂酰丝氨酸依赖的抗凝血酶原抗体(antiphosphatidylserine/prothrombin,a PS/PT)、抗膜联蛋白抗体、抗β2GPⅠ结构域1抗体、Ig A型抗体谱等,而这些抗体与产科并发症有着显着的相关性,是提高OAPS诊断率的明日之星。

张瀑[7](2016)在《抗磷脂综合征临床队列建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中、高滴度APLs阳性。目前,尚无已证实的明确有效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并且尚无公认标准化的血栓风险评估体系,反复血栓事件致多个靶器官损害仍然是APS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既往我国对于APS患者均为横断面研究,尚无建立回顾性或前瞻性的临床队列研究,对APS的预后也知之较少。目的:建立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临床队列,对既往10年内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APS患者入组,通过横断面研究,对基线特征进行描述,探究APS患者既往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随访评估终点事件(包括死亡、血栓复发),得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将血栓未复发和再次复发的患者进行比较,寻找血栓复发的高危因素。建立起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抗体谱的诊断效能、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2005-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APS患者并收录自2015年11月起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或入院的APS患者,查阅病案,收录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对于所研究人群,收集其诊断时点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个人家族史、疾病病程、病情评估、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以其出院时点作为基线时间,留取血样,电话随访这些APS患者,确定预后并对APS患者的转归进行分析:包括死亡、血栓再发。结果:1、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59例患者,其中无血栓复发的患者125例,血栓复发患者25例,死亡患者16例。确诊年龄为36.5±14.9岁,男性患者50例。继发性APS患者共76例(47.8%),其中SLE患者73例,RA患者2例,pSS患者1例。既往有血栓的患者共118例(74.2%),其中静脉血栓的患者74例,动脉血栓患者66例,22例患者同时出现静脉和动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92例(57.9%),抗p2-糖蛋白I抗体阳性患者81例(50.9%),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116例(73.0%)。双抗体阳性1患者93例(58.5%),三抗体阳性2患者47例(29.6%)。血小板降低(PLT<100x109/L)的患者70例(44.0%),ANA呈阳性的患者96例(60.4%),C3降低(C3<0.73g/L)的患者58例(36.5%),C4降低(C4<0.1g/L)的患者50例(31.5%),IgG升高(IgG>17g/L)的患者26例(16.4%),血沉升高(ESR>20mm/h)的患者80例(50.3%),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hsCRP>3mg/L)的患者69例(43.4%)。抗凝的患者114例(71.7%),应用羟氯喹的患者84例(52.8%)。使用激素的患者115例(72.3%)。性别为男性(OR 1.964,p=0.051)、以APS患者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16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分别是:血栓复发8例,感染3例,肺间质病1例,肾衰竭1例,其他及不明原因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92.5%,3年生存率为90.6%,5年生存率为89.9%。以APS患者全因不稳定状态(死亡或血栓再发)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不稳定事件的比例)为86.3%,3年稳定率为82.5%,5年稳定率为81.9%。以患者归因不稳定状态(血栓再发,可包括由血栓再发导致的死亡)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血栓再发的比例)为91.2%,3年稳定率为87.4%,5年稳定率为84.9%。在血栓性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APS中男性患者的占比90.9%,继发性占比31.0%,既往静脉血栓的患病率PAPS:SAPS=1.7:1,既往动脉血栓SAPS:PAPS= 1.9:1;三抗体阳性的患者在原发性APS患者中的比例为14.3%,继发性APS患者为34.5%;ANA阳性、C3降低、C4降低、IgG升高、高血压的患者在继发性APS患者中出现的比例较高。2、前瞻性队列研究目前已纳入APS患者67例。在抗体谱与APS患者动脉血栓事件相关性研究中,得到aCL-IgG阳性(OR=5.053,p=0.135)、临床aCL阳性(OR=3.070,p=0.305)和β2GP1-IgG阳性(OR=1.005,p=0.056)有成为动脉血栓事件危险因素的趋势。这个结果与抗体谱ROC曲线结果类似,aCLIgG阳性(AUC=0.682,p=0.042)、临床aCL(AUC=0.687,p=0.037)阳性、β2GP1-IgG(AUC=0.660, p=0.074)。总aCL与aCL-IgM(ρ=0.816, p=0.000)、 β2GPI-IgM与aCL-IgM(ρ=0.953,p=0.000)、β32GPI-IgG与aCL-IgG(ρ=0.968,p=0.000)的相关性非常高。(32GP1-IgG在APS诊断中的准确性最高(AUC=0.908,P<0.05),其次是总aCL (AUC=0.904, P<0.05),最差是β2GP1-IgA (AUC=0.667, 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总aCL的灵敏度(86.6%)和特异度(95.9%)较其他抗体谱为优。总aCL和β2GP1-IgG在APS患者中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6.6%和82.1%。β2GP1-IgA的阳性率最低,为40.3%。结论:男性、PAPS是APS患者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CTD是APS患者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PLT降低是AP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接受抗凝治疗与APS预后良好相关。原发性APS与结缔组织病相关APS在血栓事件临床特点方面无显着差异。既往动、静脉血栓是APS患者血栓再发的高危因素。总aCL是本研究中诊断APS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最好的指标。

宋钰,王海燕[8](2016)在《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疗进展》文中指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A)介导,临床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等,实验室血清检查持续性抗磷脂抗体阳性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病因涉及广泛,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以抗凝治疗为核心。目前国际上将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20w前的妊娠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其中约20%左右由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引起。复发性流产为育龄期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女性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反复清宫治疗影响子宫内膜及远期妊娠,对育龄期女性身心造成负面影响。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造成严重产科并发症。因此,适当、适时治疗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意义重大。目前虽然抗凝及免疫抑制及调节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成功分娩率,但尚无标准化治疗规范。新的治疗方式正在不断探索中。本文综述了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疾病诊断及治疗情况,旨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及借鉴。

徐珍,范保维[9](2015)在《30卷12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诊断及诊断依据1.1稽留流产育龄妇女,停经76天,无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轻微下腹胀痛1天。5月31日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右侧附件囊肿,盆腔积液。7月6日彩超检查示宫内早孕,未见明显心管搏动,右侧附件囊肿,提示胚胎停育可能。1.2右附件囊肿彩超检查示宫内早孕,未见明显心管搏动,右侧附件囊肿。1.3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后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提示:左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以及双下肢腘静脉血栓形成并部分再通。

王峰[10](2014)在《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AMI死亡率约30%,严重威协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常为中老年人,其原因多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近年来,以往少见的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应引起社会及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有关青

二、抗磷脂抗体-血栓形成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磷脂抗体-血栓形成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2)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观察对象
    2.分组
    3.研究方法
    4.诊断标准
    5.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临床管理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临床资料
    2.典型APS孕妇与不典型APS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3.用药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1.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影响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3.加强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期管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出凝血异常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出凝血异常概述和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2 可能增加围手术期VTE风险的出凝血异常和干预因素
    2.1血小板增多症或血小板功能增强
    2.2 凝血因子活化
    2.3 易栓症
        2.3.1 遗传性易栓症
        2.3.1. 1 遗传性天然抗凝蛋白缺陷症
        2.3.1. 2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
        2.3.1. 3 遗传性纤溶蛋白缺陷症
        2.3.2 获得性易栓症
    2.4 遗传性凝血障碍性疾病
        2.4.1 血友病
        2.4.2 血管性血友病
        2.4.3 凝血因子Ⅺ缺乏症
        2.4.4 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2.4.5 其他凝血障碍性疾病
3 有助于评估围手术期VTE和出血风险的实验室检查
4 同时存在出凝血异常的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VTE防治策略
    4.1 易栓症
    4.2 遗传性出血障碍
    4.3 血小板减少
    4.4 术后严重出血病人如何重启静脉血栓栓塞预防

(4)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构成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前状态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狼疮肾炎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三、狼疮肾炎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6)非传统抗磷脂抗体在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
2 抗凝血酶原抗体及抗磷脂酰丝氨酸依赖的抗凝血酶原抗体
3 抗膜联蛋白A 5抗体
4 抗β2糖蛋白Ⅰ结构域1抗体
5 免疫球蛋白A亚型抗体谱

(7)抗磷脂综合征临床队列建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临床队列建立
    第二部分: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队列的基线特征
    第三部分: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第四部分:血栓性PAPS与CTD相关APS患者间差异的比较
    第五部分: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复发高危因素研究
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临床队列建立
    第二部分:抗磷脂综合征队列抗体谱的诊断效能
    第三部分:抗磷脂综合征队列抗体谱的相关性
    第四部分:抗磷脂综合征队列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1 发现及诊断标准
    1.2 发病机制
        1.2.1 抗磷脂抗体与自身抗原
        1.2.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补体
        1.2.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感染
    1.3 并发性疾病
2 复发性流产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2.1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
    2.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机制
3 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
    3.1 强的松
    3.2 阿司匹林
    3.3 肝素
    3.4 免疫球蛋白
    3.5 硫酸羟氯喹
4 结语与展望

(9)30卷12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诊断及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
3进一步处理
1诊断与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
3处理经过
4分析

(10)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良生活习惯与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1.1 短期大量吸烟
    1.2 过量饮酒
    1.3 吸毒
    1.4 过度肥胖
2 心脏或非传统冠状动脉疾病与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2.1 自发性或外伤引起的冠状动脉夹层
    2.2 冠状动脉畸形
    2.3 肥厚型心肌病
    2.4 左房粘液瘤
3 血液系统疾病与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3.1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3.2 镰状细胞贫血
    3.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4.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4.3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4.4 Kounis综合征
5 妊娠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6 非心脏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

四、抗磷脂抗体-血栓形成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引发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诊应对[J]. 王敏,邱雪婷,王嫱,杨涛,孙敏.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9)
  • [2]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D]. 崔雪.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3]出凝血异常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J]. 冯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5)
  • [4]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D]. 张清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7)
  • [5]狼疮肾炎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J]. 牟姗.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01)
  • [6]非传统抗磷脂抗体在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 刘畅,刘湘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11)
  • [7]抗磷脂综合征临床队列建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D]. 张瀑.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8]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疗进展[J]. 宋钰,王海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05)
  • [9]30卷12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J]. 徐珍,范保维.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04)
  • [10]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J]. 王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14(23)

标签:;  ;  ;  ;  ;  

抗磷脂抗体血栓综合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