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诗学的悖论

柏拉图诗学的悖论

一、柏拉图诗学的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胡继华,孙立武[1](2021)在《古典的数字人文主义——从柏拉图哲学看数字技术时代人类精神的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数字人文是指数字时代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的重构。数字技术对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人与宇宙的相互定位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其导致的深刻变化可以比较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革命:数字技术、媒介技术、远程交流技术、算法技术,对于人类主体来说,都绝不只是工具,而是文化,甚至可以说技术本身就是人类的新型生命、新型器官和新型身体。数字人文将人类置于技术的核心地位,凸显偶然机遇,且在伦理上将对他人空间的尊重提升到首要位置。从古典学,尤其是从柏拉图的学说来看,数字人文就是技术时代的新神话,它对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回应这些挑战,数字人文主义将存在论的人文主义推至极限,同时提出数字时代的审美救赎使命:以理智灵魂的复活来拯救技术心理学的偏枯,以生命精神化来克服象征的贫困,以诗性原创思维来超越人工智能的愚拙。

孟冬冬[2](2020)在《“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文中研究指明“诗”是中西轴心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尽管它的形态有所差异,但仍有若干共性因子。本论文以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为研究对象,将中西不同的城邦文明和空间想象作为讨论的起点,并以之为文化基础把握中国和古希腊在轴心时代不同的文学样态,以及在文学样态背后潜存的文学观念。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诗”及“诗学”概念属于广义用法,抒情传统和叙述传统的差异对诗的类型、诗学内涵、诗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对深入把握轴心时代艺术思想的发生以及美学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论文除了绪论之外包括五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对“轴心时代”和“诗学”的概念进行厘定,认为“轴心时代”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化范畴,也指出在当代背景下“诗”、“诗学”虽被广泛使用,但仍有必要对它进行一下界定,因为文学的边界就是它们的边界。第一章主要关于“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就春秋时代而言,“城邦”已经广泛存在,它们的空间布局蕴含着轴心时代最基本的空间想象,因此,城邦空间折射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想象和“以德配天”的惯性思维,它们对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产生了持续影响;就古希腊而言,对理性的追求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之外,亦可在城邦结构中寻找答案。古希腊城邦是人本意识和悲剧精神的主要发生场域。所以,城邦不仅是中西社会结构形成的策源地,也是文学艺术产生、定型、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学史、艺术史意义。第二章讨论“诗的说唱与演唱形式”。中西文学在发端期都具有“唱”的属性,只不过古希腊文学往往唱中含叙,先秦文学则唱中富情,因此前者表现为“说唱”,后者表现为“演唱”。说唱是西方叙事艺术的源头,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说唱文本中已经含有较为明显的叙事策略和叙事逻辑。演唱是中国抒情艺术的萌芽,“百兽率舞”的记载以及《乐记》对乐舞的强调构成了事实和理论的双重证明,由诗、骚发端的“情兼雅怨”抒情模式对演唱文学产生了持续影响。除此之外,中西对“人性世界”和“神性世界”的不同态度也是促使演唱与说唱传统形成的文化密码。第三章着眼于“风诗与史诗”。风诗是中国诗歌的原型,“风”由自然概念逐渐演变为文学概念,决定了风诗鲜明的民间性或民俗性。“十五国风”是音乐文学的典型代表,在形式层面它是音乐与文学一体性的标准,在内容层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最早的“谲谏”特征。史诗作为西方叙事文学的原型,其叙事形式和英雄主题构成了后世叙事文学的重要借鉴对象,同时,它也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对象化。史诗与戏剧具有相通性,英雄特质与公民精神构成了史诗影响戏剧的深层基础,对模仿和语言的重视更加强化了两者的亲缘关系,20世纪以后,“史诗剧”的出现是这种亲缘关系的回归。除此之外,语言的民族性借助思维的中介,最终作用于文学领域,这是中西诗体风格和审美风格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章说明“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儒家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化,其“诗教”可以具体化为对“雅正”艺术标准的认同,对“温柔敦厚”艺术形态的肯定,对“成于乐”艺术目标的坚守。相形之下,道家诗学观念则表现出更多的诗性特征。老子的诗性可以通过《老子》一书的韵律化的语言、“以象设喻”的行文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深沉关怀体现出来。庄子的诗性表现为对自然本体的推崇,以及对自由人性的向往,这使整部《庄子》成了一个整体性意象。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一方面体现出与儒家的相似性,表现为对文学道德性和政教功能的承认,同时,其“和谐”论亦从音乐切入而衍及社会和谐,这与儒家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尽管其理论带有明显的主客二分模式,但在对美的认知方面,“凝视”与“迷狂”的统一则表现出与道家审美观接近的一面。第五章探讨“《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乐记》与《诗学》是中西轴心时代两部重要美学典籍,两者在艺术发生观、艺术功能论、艺术真实论层面存在彼此会通的可能。就发生观而言,《乐记》将“感物”视作艺术起源的根基,《诗学》则推崇“模仿说”。本质来说,它们都遵循“以类相动”的思维逻辑。就艺术功能论而言,《乐记》从“人性本静”的人性观出发,认为使人性复归道德是艺术的根本作用,与之类似,《诗学》所推崇的“净化”亦是一种理性层面的道德“快乐”,所以《乐记》与《诗学》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了道德。就艺术真实论而言,虽然《乐记》以“着诚去伪”表达了对“情真”的肯定,《诗学》通过对“诗比历史更真实”阐发了“理真”观念,但两者都无一例外地肯定形式的真实,从而形成了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真实观念。

孟令军[3](2019)在《柏拉图诗学微探——以《伊翁》为例》文中提出苏格拉底通过对磁石链和"迷狂说"的质疑,批判了诗歌没有技艺可言、诗歌的谎言等问题。由于伊翁自身的局限,他不懂得诗歌的真正内涵,因此在面对苏格拉底对诗歌的批判时,不能做出有效的辩解。不过在这场对话中,伊翁最后时刻表现出的毫不退缩和有关诗歌的将军之喻,又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在城邦中依然有着牢固的基础,它具有哲学所不具备的魅力。从伊翁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柏拉图对诗歌并不是持单一否定态度,在面对城邦政治和民众时,苏格拉底(哲人)需要伊翁(诗人和诵诗人)的帮助。

颜华[4](2018)在《论《理想国》对《荷马史诗》的批评》文中研究说明柏拉图一生着述宏富,涉及到哲学、政治、教育以及诗学等多个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希腊享有“民众之师”之称的荷马,其作品《荷马史诗》的价值在当今学界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柏拉图却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诸多刁难,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对《荷马史诗》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柏拉图对《荷马史诗》如此不满?笔者认为,一切问题都要回到驱逐诗人的《理想国》里去寻找答案。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批评拥有完整的理论,其独特的视角与清晰的逻辑无不表明他是一个有着深厚功底的文学批评家。论文一共三个章节。第一章将对柏拉图《理想国》批评《荷马史诗》的背景进行阐述,从“诗与哲学之争”这个古老的命题出发,剖析争论的焦点,奠定全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章节,笔者将用细读方式梳理柏拉图《理想国》对《荷马史诗》的批评:在内容维度上,柏拉图批评了《荷马史诗》中“神-人”对等的模式。在形式维度上,柏拉图基于对听众的影响批评了作为表达方式的叙述与模仿,并且肯定了《荷马史诗》中合理情节对听众的教育作用。在语言这一隐性维度上,笔者捕捉到了柏拉图批评《荷马史诗》的逻辑上的矛盾;从《理想国》中与《荷马史诗》相关的寓言里,看出柏拉图对构建完美城邦的消极心态。最后笔者总结出了柏拉图批评《荷马史诗》的三个特点,即“哲学对诗歌的俯视”“对社会功用的重视”以及“理论的矛盾与自洽”,肯定了柏拉图文学批评家的身份。第三章从“失职的荷马”“谎言有用论”和“形而上学的艺术本体论”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批评与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关系,总结出了柏拉图“道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艺标准,最后找到柏拉图为文学设定的最终归属——“善”,构建了教育家柏拉图、政治家柏拉图和哲学家柏拉图的立体人物图像。

孟令军[5](2018)在《哲学之诗—柏拉图的诗学观》文中认为柏拉图的诗学观与其政治哲学紧密相关。哲学是对自我个体的凝神关照,而政治则是事关城邦整体的引人向善,因此在柏拉图所建构的理想城邦中哲学与政治仍是一对难以协调的对立物;作为城邦最好的老师——哲人意欲引导民众走向幸福,但哲人不说谎的特质和有待启发的民众之间的张力仍难以调和,诗学则是处理政治与哲学、民众与哲学之间矛盾的中介物。以《斐德若》、《理想国》、《伊翁》《会饮》、《斐多》五篇文章作为论述的重点。没有采用柏拉图研究公认的“年线说”和“意图说”,而是按照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从生至死的脉络结构,从他询问斐德若(诗歌的划分)、诗歌的凭神附(《伊翁》对诗歌的贬低)、理想国的建构(对诗歌的驱逐)再到《会饮》中承认诗歌的重要性(悲喜剧合一),最终在临死之前的诗歌创作(哲学之诗)。由最初对诗歌的抨击到最后对诗歌的接纳,书中的苏格拉底完美的展现了柏拉图的诗学观。面对民众、面对城邦,即便是完成了对诗歌批判,哲学引领城邦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政治面前,哲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需要为自己戴上面具以避免遭受到危害。为了城邦的共同利益,哲学需要撒一些”高贵的谎言”,然而哲学的求真求善特性又不允许哲人撒谎,他亟需一位盟友,这就是哲学之诗的创作原因。当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一对师生关系上来说,苏格拉底一生没有创作,他作为哲人以实际行动贯彻了自己的哲学理念;柏拉图则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下的老师的言行,这也是对“哲学之诗”的阐释。可以说,没有柏拉图的对话录就不可能留下苏格拉底的哲学理念,没有诗歌哲学想要在城邦中立足就变得苦难重重。

王跃博[6](2017)在《《伊安篇》与《理想国》 ——论柏拉图前后期诗学思想的差异与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柏拉图最重要的诗学思想主要包含于其两部对话录中:《伊安篇》和《理想国》。《伊安篇》阐述诗人和诗歌技术之不可能,诗人之做诗依靠诗神的凭附,他的灵感是诗神赋予的;《理想国》中则认为诗人的创作是对“理式”世界之下感觉世界的再模仿。但是,就这两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而言,其前后的诗学观念似乎是矛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神赋论”属于一种古希腊流行的“迷狂说”范畴;而《理想国》中的思想却属于另一种古希腊流行的“模仿说”,这两种观念的源头都来自古希腊人特有的物性观念,却在柏拉图的作品中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对立。必须对这两种倾向的原因和表现做出深入剖析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希腊诗学思想的发展和变迁。本文做出两方面分析:首先,在哲学史上,历来有将柏拉图的对话录作品分期的先例。学者们常将其前期作品划分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阐释,而将《理想国》等中后期作品视为完全柏拉图的理论独创。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伊安篇》为核心的柏拉图前期对话录中对诗歌的观点,可以被视为是苏格拉底的诗学思想。其次,本文做出细致的文本对照分析,全面比较《伊安篇》和《理想国》中重要篇目对诗歌分析的异同。对此得出的结论是: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哲的诗学思想是一个逐渐演进和嬗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柏拉图的诗学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李石[7](2016)在《西方诗哲之争的源流辨析》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考察诗哲之争的源头以挖掘“苏格拉底攻击诗人”的文化根源。作为西方文化重要论争事件的“苏格拉底之死”,其本质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思维、理性思维挑战以荷马为古老的“诗性思维”的最终后果,但是通过柏拉图之笔,苏格拉底/柏拉图成功地让人们从对荷马神学时代身体的关注转向关注灵魂。“诗哲之争”在西方历史的重大影响从“形而上学”和“诗学”两个方面路径发展:在形而上学一端,不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基督教的“上帝”、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理念”,实质都彰显了一种形而上的努力,即构建出一种人们看不见的“理念”、“上帝”、“物自体”作为集体主义社会共同的道德基础,这种道德基础具有永恒不可动摇的正确性,可以作为对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的都普遍适用的人性规范;在诗学一端,亚里士多德《诗学》作为一部明显反驳苏格拉底/柏拉图诗学的学科着作,由于其对诗歌创作情节和规则的极端重视,又成为古典主义诗学攻击浪漫主义创作不遵守“三一律”的理论支撑,由此肇始了一种柏拉图主义般的艺术“形而上学”,客观造成了后世古典主义诗学对某种永恒的、普遍的创作规则的追求,意图以一种绝对正确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和规范感性的艺术创作。苏格拉底/柏拉图思想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表现在他对艺术物质性的一种深刻敌视,即认为最高雅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艺术的精神性部分,而艺术的物质性部分,即外在的形式、扮相、色彩、表演等这些与人的感性(听觉、嗅觉、触觉)直接接触的部分则被视为庸俗的、低等的。因此,艺术与精神或物质的相关程度成为人们评判艺术高低的标准。换言之,艺术越具有精神性则价值越高,艺术的物质性程度越高则价值越低。“诗哲之争”在形而上学与诗学上的影响,即对“灵魂和肉体“、“永恒和可朽”、“普遍和一般”的价值规定,最终都在尼采处被重新扭转与颠覆。

龙佳[8](2016)在《“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无法绕过的名字,法国18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戏剧作家博马舍(皮埃尔-奥古斯坦·卡隆·德·博马舍)及其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在法国内外学界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他对严肃戏剧和传统喜剧的理论思考与论述,以及以“费加罗”为中心人物进行的优秀戏剧实践,不仅对新古典主义戏剧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在整个19世纪法国戏剧中留下了广泛而深刻的印记,更对西方现代戏剧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学界在对博马舍及其作品进行了政治、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之后,如今,博马舍的戏剧创作艺术成为重要的探索研究领域。然而,国内学界尽管久闻博马舍其名,却一直以来没有给予这位经典作家足够的关注,对他的研究既不系统,又缺乏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学者重读经典,深入挖掘博马舍戏剧理论和作品的价值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本论文将博马舍的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即三部相互关联的戏剧文本《塞维勒的理发师》(Le Barbier de Seville)、《费加罗的婚礼》(Le Mariaage de Figaro)以及《有罪的母亲》(La Mere coupable)列为整体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仔细解读博马舍的戏剧理论思考及其三部曲的剧本写作实践,立足文本分析,从戏剧美学的角度考察其剧作手法的独特性,深入挖掘其戏剧文本的美学形式价值,提炼、总结博马舍独树一帜的戏剧创作艺术,在戏剧理论史上对博马舍重新定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题解、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创作背景与理论基础”。首先论述了博马舍开始戏剧生涯之时,法国剧坛的背景与走向对他的影响和启发。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在理论上初步提炼了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理念。古典主义戏剧危机四伏,新悲剧与新喜剧在变革的浪潮中各自发展并逐渐合流。戏剧改革集大成者狄德罗的严肃剧理论与实践作为西方戏剧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清晰地表明了与古典主义戏剧决裂的姿态,然而却没有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以布尔乔亚阶层意识形态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己任的严肃剧理论尽管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创见,但自身也不乏矛盾之处。被视为严肃剧理论继承者的博马舍以兼收并蓄,通融转合的开放视野推陈出新,探索开创了正剧理论的新境界,构成了其戏剧创作艺术的理论基础。在第一章对博马舍戏剧理念的提炼基础之上,第二至五章以“费加罗三部曲”文本为依托,具体进一步分析博马舍剧作艺术的三大特点:剧种融合、文体融合与元戏剧话语。第二章围绕如何建立新型剧种融合展开论述。即破除古典主义戏剧悲喜分界的严格规定,创立新型剧种融合。博马舍认为不能根据古代的清规戒律来判别现实的戏剧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取材,以普通人的东西来打动普通观众的心,以深刻的感情感动观众,让观众与舞台产生共鸣。因此,他要求打破刻板的剧种分类传统,实行剧种融合。本章首先考察了博马舍在滑稽戏和正剧的初期创作实践中的探索,分析论证了喜剧性和正剧性是构成新型混合剧种的基本元素。然后分别对喜剧性和正剧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费加罗三部曲”中的喜正融合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剧种融合是戏剧文体内部的重要变革,它扫除了戏剧文体发展的内部障碍,成功摆脱了古典主义诗学的羁绊与束缚。经过此番整合,戏剧文体深化改革的可能性得以呈现。于是,博马舍的戏剧开始尝试突破自身的形式边界。第三章与第四章层递式地围绕博马舍戏剧与小说的关系展开论述。18世纪小说文体的兴盛为处于变动摸索期的戏剧文体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养分。博马舍敏锐地觉察到了小说文体在叙述、时空、人物塑造等方面具备被戏剧文体禁锢的自由所带来的写作优势,于是提倡并实践两种文体的融合。这种融合首先通过两种现象体现出来:一是叙事性的舞台说明对戏剧文本的侵入,二是戏剧画面与戏剧行动的并存,构成第三章“戏剧-叙事”。博马舍在戏剧的形式框架内扩大叙事元素的含量,撰写了大量以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呈现为目的的舞台说明,而大量舞台说明对细节的关注在三部曲中营造出了纷繁复杂的景象,构成了一个个静态的戏剧画面,形成了小说元素与戏剧元素并存的文本态势。同时,熟稔戏剧文体体征的博马舍使戏剧画面参与情节的建构,由此超越了严肃剧静止刻板的二维印象,戏剧文体被重新赋予活力。在戏剧叙事化的基础上,为了使剧本能够承载多样化的情节内容,博马舍借用了古老的戏剧三联剧的形式。“费加罗三部曲”的系列戏剧形式解决了 18世纪法国戏剧形式与内容断裂的危机,同时前瞻性地改变了戏剧文体的时空与人物。这就是第四章“小说化的时空与人物”。在三部曲的形式框架内,回溯与预示两种去戏剧化的手段改变了传统戏剧的前进式线性进程,在根本上改变了戏剧文体的时间坐标。戏剧时间维度的拓宽使人物具有了变化发展,得以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古典主义标签式、漫画式的抽象。人物的复出以及各自的命运发展将三部依次写就的剧作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渊源关系。阿勒玛维华家庭的小说故事呈现的不再是生活的片段,而就是全部生活本身。经过文体融合,戏剧基本构成元素行动、人物、时空都脱离了传统,性质发生了改变。戏剧文体的形式边界已经松动。第五章元戏剧话语则使传统的戏剧故事发生了分层,剧作者博马舍化身为剧本背后的隐含叙事者,讲述自身的遭遇与时代的变化。同时,揭露戏剧的形式机器,推翻了狄德罗精心建造的“第四堵墙”,将自我封闭的戏剧时空撕开了缺口,剧本的虚幻时间与剧场的真实时间对接,戏剧文体突破了自身的边界,重新审视自身,呈现自身的假定性。这恰恰是法国当代戏剧写作的目标:避免制造圈套和舞台幻觉,揭示并突出戏剧舞台的假定性、人工性,让舞台成为向世界发问的场所。具体而言,镜前游戏和自传写作两种元戏剧手段的使用让剧本“费加罗三部曲”的叙事性一直延伸到了舞台,文本与读者、观众与舞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戏剧的全新样貌。结论部分对博马舍的戏剧创作艺术进行了概括总结:“费加罗三部曲”无论是单个剧本还是整体系列,都呈现出小说化的倾向。“剧种融合-文体融合-元戏剧话语”,构成了“费加罗三部曲”戏剧文体内部的逻辑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剧作家大胆求索,锐意创新的小说化戏剧理念进程。这三个剧作法特点构成了剧作家博马舍有机、统一的戏剧艺术诗学,其形成与博马舍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文学背景紧密关联,与戏剧文体自身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更与剧作家本人敏锐的艺术领悟力和创造力深切相关。凭借小说化的戏剧艺术诗学及其有效运用于“费加罗三部曲”的成功实践,剧作家博马舍完成了 18世纪的戏剧革命,成功走出了古典主义的藩篱,拉开了新时代戏剧的帷幕,预示了法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未来。

王云,滑彦立,王霞[9](2015)在《与柏拉图商榷 为诗人辩护》文中认为柏拉图曾在其着作《理想国》中,站在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角度,指出诗歌是模仿品,远离真理,腐蚀青少年,认为该把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的辩论中充满了诸多矛盾,同时他又选错了辩论的基石,用专制家的偏见来批判诗人,显然是不公正的。

陈寒[10](2016)在《柏拉图文艺功利观再认识 ——以《国家篇》和《法律篇》为例》文中认为在梳理柏拉图的《国家篇》和《法律篇》的基础上,本文意在提出对现代文艺观的思考,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文艺功利观在柏拉图的时代的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解决核心问题即审美和功利复杂的关系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大体上是综述现代人对柏拉图的文艺功利观,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三个领域即哲学、神学和世俗,并得出柏拉图文艺的文化性和功利性。因此,本文首先是对柏拉图文艺功利观的一般论述。它在理清一般的文艺功利观的主要论点的前提下,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条件即历史时代的语境和模仿论,并把研究范围缩小到政治、哲学、神学这三个方面。其次,本文把文艺在习俗上的起源和文艺在灵魂中的主要位置作为全文的起点,对文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的认识,并找出文艺在人性中的地位和影响,论述文艺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神话是连接柏拉图哲学和柏拉图文艺观的桥梁,它渗透于个人、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教育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必要手段,是推动城邦建设的主要动力。文艺在教育里起到了从个体的人走向社会的人的作用。同时,文艺的功利作用也从文化政治性内化为神学哲学性质。神话和城邦是柏拉图的哲学观和政治观的切入点。而这两个观点渗透于文艺观中。在神话方面,笔者主要分析了柏拉图的灵感论,道德观和形式论;而在城邦方面,笔者分析的是柏拉图的法律、政体、技艺和城邦建立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在现代意义上就是柏拉图的功利观,在历史意义上,它们表明柏拉图的文艺功利观是融化在文化中,是一种文化的整体体现。而不是单一的“文学”。文学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总是不断地在变化。笔者认为在柏拉图时期,文艺就是文化,文艺功利观就是文化观。另外,我们分析柏拉图的《国家篇》和《法律篇》就可以发现,在现代意义上,柏拉图是功利地看待文艺的。但当我们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他的文艺并不全是功利的,他在他的着作中大量赞扬文艺的魅力,并以神灵附体来阐释文艺,因此,柏拉图的文艺观认识起来比较复杂。总体上说,柏拉图的核心的思想是美善观。因此,本文在把柏拉图的文艺放到古希腊文化背景下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柏拉图的美善观。在最后的结论中,笔者结合以上所论述的柏拉图的文艺的内涵、结构形式、功能作用来整体地对文艺功利观重新认识,并指出了文艺功利观的主要几个特征即文化整一性,中性,表现多样性和承接性。总之,柏拉图的文艺观为我们开启了思考的大门,并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看待各种问题。

二、柏拉图诗学的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柏拉图诗学的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1)古典的数字人文主义——从柏拉图哲学看数字技术时代人类精神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技术时代的妙景奇观
一、数字与人文的联姻——谱系扫描
    (一)元祖:
    (二)近缘:
    (三)先知:
    (四)生庚证:
二、技术时代的新神话,或人类纪的梦魇
三、为了关爱灵魂,而回到柏拉图的世界
结论:诗化数字人文?

(2)“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轴心时代”的概念及意义
    二、“诗学”的含义及范围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
    一、春秋时代的城邦结构与空间想象
        (一)春秋时代城邦的基本空间结构
        (二)城邦想象与“天人合一”的关系
        (三)宇宙的道德化与“以德配天”
    二、古希腊城邦文明与理性传统的形成
        (一)禁锢的生存条件与求知欲
        (二)悲剧意识:从神话到艺术
        (三)民主精神与人本意识
    三、城邦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
        (二)古希腊公民的德性与正义
        (三)城邦社会的文学史意义:以先秦诗歌为对象
第二章 诗的说唱和演唱形式
    一、说唱与叙事艺术的形成
        (一)古希腊的说唱形态及种类
        (二)说唱艺术的叙事策略
        (三)《荷马史诗》的叙事逻辑
    二、演唱与抒情文学的形成
        (一)“百兽率舞”与抒情艺术的萌动
        (二)《乐记》对乐舞的强调
        (三)诗、骚“情兼雅怨”的共性抒情内涵
    三、人性世界与神性世界:“唱”的不同指向
        (一)先秦演唱文学中的人性基因及表现
        (二)神人二元性在古希腊说唱文学中的表现
第三章 风诗与史诗
    一、风诗:中国诗歌原型
        (一)“风”的自然属性与文学含义
        (二)“十五国风”的音乐文学属性
        (三)风诗的“谲谏”属性
    二、史诗:西方叙事文学原型
        (一)史诗的文化身份
        (二)《荷马史诗》的人性观念及文学史意义
        (三)史诗与戏剧的会通
    三、民族性与诗体的形成
        (一)作为逻辑起点的语言与思维问题
        (二)语言与诗体风格的形成
        (三)审美差异与诗体的关系
第四章 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
    一、儒家“诗教”的内涵
        (一)“雅”与诗教
        (二)“温柔敦厚”与诗教
        (三)“成于乐”与诗教
    二、老庄哲学的诗性特征
        (一)《老子》的诗性内涵
        (二)《庄子》的诗性智慧:自然与自由
    三、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与中西暗合
        (一)柏拉图的“诗教”思想
        (二)柏拉图对“美”的理性认知
        (三)柏拉图的“和谐”论:由音乐形式上升到城邦正义
第五章 《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
    一、两种艺术发生观的会通
        (一)《乐记》的“感物说”
        (二)“模仿说”的沿革及构成
        (三)“以类相动”:感物说与模仿说的会通
    二、两种艺术功能论的会通
        (一)《乐记》独特的人性观
        (二)《乐记》从人性出发的道德指向
        (三)《诗学》的道德目标:“快感”与“净化”
    三、两种艺术真实论的会通
        (一)“情真”:《乐记》“着诚去伪”观的提出
        (二)“理真”:《诗学》对“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诠释
        (三)形式之真:《乐记》与《诗学》艺术真实观的共性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柏拉图诗学微探——以《伊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磁石链的质疑
    (一) 对“缪斯—诗人”的考察
    (二) 对“诵诗人—民众”的考察
二、哲学替代诗歌的一次尝试
    (一) 技艺与认识的对象
    (二) 诗歌的谎言
三、诗歌的反击
    (一) 伊翁:被动的坚持者
    (二) 诗歌:将军之喻

(4)论《理想国》对《荷马史诗》的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柏拉图《理想国》批评《荷马史诗》的背景
    第一节 哲学的崛起
    第二节 诗性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冲突
第二章 柏拉图《理想国》批评《荷马史诗》的三大维度
    第一节 内容维度
    第二节 形式维度
    第三节 语言维度
    第四节 柏拉图批评《荷马史诗》的特点
第三章 柏拉图《理想国》对《荷马史诗》的批评与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家柏拉图眼中的《荷马史诗》
    第二节 政治家柏拉图眼中的《荷马史诗》
    第三节 哲学家柏拉图眼中的《荷马史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致谢

(5)哲学之诗—柏拉图的诗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诗歌的划分
    第一节 不在场的在场
    第二节 诗歌的分类
    第三节 修辞术与辩证法
第二章 哲诗的初次交锋
    第一节 对磁石链的质疑
    第二节 哲学替代诗歌的一次尝试
    第三节 诗歌的反击
第三章 对理想国中诗歌的审核
    第一节 古希腊的诗歌教育
    第二节 对现有诗歌的审查
    第三节 哲人王的尝试
第四章 “无知”与“知”——《会饮》中悲喜剧的同一
    第一节 喜剧家的悲剧
    第二节 悲剧家的喜剧
    第三节 悲喜剧同一
第五章 哲学之诗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面具
    第二节 哲人的“创作”
    第三节 哲学之诗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伊安篇》与《理想国》 ——论柏拉图前后期诗学思想的差异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主题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柏拉图诗学思想概述
第二章 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研究前提
    2.1 悖谬性问题
    2.2《申辩篇》作为柏拉图诗学观分期的前提
    2.3 柏拉图作品中的诗人和智者问题
    2.4 合自然的古希腊人
第三章 《伊安篇》与《理想国》比较分析
    3.1 世界观分歧
    3.2 论诗歌的本质
    3.3 论诗歌的真理性
    3.4 论诗歌的传播和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方诗哲之争的源流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苏格拉底之死:作为一个冲突事件的诗哲之争
    一 哲学家与诗人: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的对峙
    二 诗性智慧作为文明秩序的建构力量
    三 身体转向:苏格拉底的肉身献祭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 《诗学》:诗教价值和艺术创作规则的确立
    一 艺术与贵族
    二 艺术的物质性与诗学的普遍永恒性
    三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执对立
第三章 诗哲之争的启示
    一 诗哲之争与尼采诗学
    二 艺术的精神性与物质性
    三 形而上学与灵魂不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绪论
第一章 创作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18世纪的法兰西剧坛
        一.古典主义悲剧和喜剧:强弩之末
        二.新悲剧
        三.新喜剧
    第二节 中间剧种:严肃剧
        一.中间剧种的提出:严肃剧
        二.作为道德工具的严肃剧
        三.严肃剧诗学
    第三节 博马舍的剧作理论
        一.继承与发展:严肃剧的目标与实质
        二.开创之路:新型的剧作观
    小结
第二章 新型剧种融合
    第一节 对新型剧种融合的探索
        一.探索灵活多变的剧种
        二.游走在喜剧性与正剧性之间
    第二节 对喜剧性与正剧性的界定
        一.喜剧性:微笑抑或大笑?
        二.正剧性:感染力
    第三节 喜剧性与正剧性的融合
        一.喜正融合
        二.喜剧性、正剧性与社会性错位
    小结
第三章 戏剧-叙事
    第一节 戏剧叙事化的背景
        一.历史源起
        二.17世纪舞台说明的淡化
        三.18世纪舞台说明的复兴
    第二节 舞台说明:叙事元素的入侵
        一.舞台说明:定义
        二.舞台说明:功能与作用
        三.对“费加罗三部曲”的分析
    第三节 戏剧画面
        一.戏剧画面:定义与历史
        二.戏剧画面:类型
        三.三部曲中的画面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小说化的时空与人物
    第一节 “费加罗三部曲”的小说底板
    第二节 小说化的时空:回溯与预示
        一.回溯与预示:定义与历史
        二.三部曲中的去戏剧化分析
    第三节 小说化的人物:构建与复现
        一.人物的构建
        二.人物的复现
    小结
第五章 元戏剧话语
    第一节 元戏剧
        一.定义
        二.历史
    第二节 三部曲中的元戏剧话语分析
        一.镜前游戏
        二.自传写作
    小结
结论:“费加罗三部曲”——小说化的戏剧
参考书目

(9)与柏拉图商榷 为诗人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诗人之错抑或神之错
三、站在错误理论基石之上的柏拉图诗学
四、“理想国”不理想
五、结语

(10)柏拉图文艺功利观再认识 ——以《国家篇》和《法律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柏拉图文艺功利观的一般认识
    一、文艺的功利观和审美观认识
    二、柏拉图的文艺功利观认识
第二章 个人维度上文艺的内涵与习俗、灵魂的关系
    第一节 文化习俗中的文艺性质
    第二节 个人内部中的文艺结构
    第三节 灵魂层次上的文艺位置
第三章 神话维度上文艺结构和道德、灵感的关系
    第一节 道德生活中的哲理文艺
    第二节 灵感世界中的文艺诸神
    第三节 神话创造中的文艺形式
第四章 城邦维度上文艺作用与教育、技艺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历程中的文艺净化
    第二节 城邦建设中的文艺印记
    第三节 修辞技艺中的文艺风貌
第五章 历史文化维度上柏拉图文艺功利观再认识
    第一节 古希腊文化中的文艺观再认识
    第二节 柏拉图的美善观再认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柏拉图诗学的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典的数字人文主义——从柏拉图哲学看数字技术时代人类精神的重构[J]. 胡继华,孙立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D]. 孟冬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柏拉图诗学微探——以《伊翁》为例[J]. 孟令军. 北方论丛, 2019(04)
  • [4]论《理想国》对《荷马史诗》的批评[D]. 颜华. 湖南大学, 2018(02)
  • [5]哲学之诗—柏拉图的诗学观[D]. 孟令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伊安篇》与《理想国》 ——论柏拉图前后期诗学思想的差异与演变[D]. 王跃博. 吉林大学, 2017(08)
  • [7]西方诗哲之争的源流辨析[D]. 李石. 暨南大学, 2016(03)
  • [8]“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D]. 龙佳. 南京大学, 2016(05)
  • [9]与柏拉图商榷 为诗人辩护[J]. 王云,滑彦立,王霞.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10]柏拉图文艺功利观再认识 ——以《国家篇》和《法律篇》为例[D]. 陈寒.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柏拉图诗学的悖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