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思维情境,激发思维潜能

创造思维情境,激发思维潜能

一、创造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潜质(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朱晨菲[2](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晶[4](2020)在《高一数学优质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落实,数学教育手段的更新与多样化,的确激发了更多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程核心理念,其中有一点要求“希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说明国家对数学教学中如何甄别数学优质生、培养数学优质生是极为关注的。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注重数学优质生的培养,使得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数学潜质无法得到很好地发掘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材施教,让学生的智慧得到有效地开发,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做的。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高一年级也是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的第一站,对数学优质生的发现与培养应该从高一年级抓起。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并阅读相关优质生方面的素材,分析该课题的研究状况,确定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甄别数学优质生的“三环优质理论”等文献,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发现数学优质生在学习观、学习行为方面的优势特征,再结合对高一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从而归纳出在教学中识别数学优质生的方法;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分析数学优质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方法及需求,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数学优质生的方法和侧重点,再结合本人在实践教学中对3名数学优质生的培养进而提出数学优质生培养的策略。综上所述,把高一数学学习优质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实践培养、访谈实例,分析如何识别高中数学优质生,了解他们在数学成长中的规律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帮助,总结高一数学优质生的培养策略,为优质生的培养提出合理的建议。

叶黄晨[5](2020)在《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是音乐名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个性化,是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与升华,是自身认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智慧与追求的统一。作为音乐名师的个人知识,教学主张蕴含其自身在教学中的最优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教学主张这一理论置于中小学音乐学科领域中,对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对其学理基础、本体内涵、如何建构、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探讨,以期为该理论的应用与完善及音乐名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围绕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质属性、建构角度、学科特性这三个维度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力求具有一定理论性与理论高度。第二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的8个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案例的简单呈现,客观反映教学主张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实施情况,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反思如下:目前,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涵有待梳理;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教学主张对音乐名师自身、对基础教育音乐学科、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第三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阐述音乐名师教学主张从哪里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对音乐学科教学主张的参照标准进行探讨与建构。第四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建构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建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中小学音乐教学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教学主张不仅促进音乐名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补充与丰富着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最后,鉴于教学主张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流派对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进行了展望。

刘洪翔[6](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黄赫[7](2019)在《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为起点,我国呼唤教育家型校长出现,鼓励教育家办学。而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校长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校长专业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又该如何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对此,我们知之甚少。是以,研究以彭小虎校长为个案,以校长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为主题,通过探究一位优秀校长的生命成长史,挖掘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依此,尝试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建议。研究采用生命史研究取向,旨在透过叙说,将个体曾经经历与正在经历的事召唤至眼前,提供叙说者意义的理解。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贵阳校区彭小虎校长。彭小虎校长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担任过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小学校长,曾任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是一位集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学者型校长。通过生命史深度访谈,深入学校进行教育日常观察,再现彭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故事及其意义建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主题分类,以此构成文章的主体。研究的主体部分围绕彭小虎校长的求学经历、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诞生、办学中困境与反思,呈现影响彭小虎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事件与重要他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解读。进而,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校长任用制(专业发展起点)、校长自身(专业发展主体)、外部系统(专业发展保障)三方面,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建议。

吴瑛[8](2019)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河南省西陕县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论文主要围绕“三疑三探”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究与讨论,以笔者教育实习学校的高二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来探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实际运用中的效果与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本论文正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即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及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对“三疑三探”的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围绕学生、问题、探究、评价四个方面表现的特点做了一定的阐释。第二部分,分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发展的现实需要造就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征,学生的主体能力也为其应用提供了可能。第三部分,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情境创设、实施过程、实施结果、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有效实施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比较研究法,展开实验设计,并探讨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实际效果。第四部分,从具体的四个教学流程来阐述、分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五个部分,基于存在的问题,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与制度三个维度提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改进策略。

贺源[9](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周畅[10](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二、创造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潜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潜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问题和局限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4)高一数学优质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中数学优质生的特征和界定研究
        2.1.1 对优质生的研究
        2.1.2 高中数学优质生的特点论述
    2.2 关于高中数学优质生的培养研究
        2.2.1 国外对数学优质生培养研究的发展
        2.2.2 国内对数学优质生培养研究的发展
        2.2.3 对数学优质生培养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3章 高一数学优质生的界定和识别研究
    3.1 高一数学优质生的界定
        3.1.1 高一数学优质生特征的调查研究
        3.1.2 高一数学优质生的界定
    3.2 高一数学优质生的识别
        3.2.1 数学学习效果高于一般平均水平
        3.2.2 良好的学习观、积极的学习行为
        3.2.3 富有较强的创造力
第4章 高一数学优质生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4.1 数学优质生的培养方式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1.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4.1.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4.2 高一数学优质生培养的个案研究及分析
        4.2.1 培养对象及情况分析
        4.2.2 个案培养实践教学侧重方向
        4.2.3 个案培优及访谈分析
第5章 数学优质生的培养策略
    5.1 关注教师队伍建设
        5.1.1 研习数学史,提高展业素养
        5.1.2 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自我教研能力
        5.1.3 加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学习
    5.2 关爱数学优质生的成长
        5.2.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2.2 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5.2.3 问题汇总,精讲点拨
        5.2.4 课后作业的布置及批改
        5.2.5 数学优质生课外辅导
    5.3 创造机会让优质生展现自我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调查问卷
附录 C 三名数学优质生的访谈记录
致谢

(5)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名师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说
        一、名师与音乐名师
        二、教学主张及其相关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
    第一节 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关理论
        一、个人知识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观
    第二节 基于建构角度的相关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第三节 基于学科特性的相关理论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述
        一、访谈概述
        二、访谈小结
    第二节 案例呈现
        一、案例呈现
        二、推广与借鉴情况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案例呈现出的共性特征
        二、案例呈现出的个性特征
    第四节 案例反思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容有待梳理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
        三、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张的来源
        一、来源于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
        二、来源于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
        三、来源于对音乐课程理念的领会
        四、来源于对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
    第二节 基本构成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理论内容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实践内容
    第三节 基本特征
        一、音乐性
        二、独创性
        三、科学性
        四、实践性
        五、开放性
        六、可借鉴性
    第四节 标准探讨
        一、标准建构的困惑
        二、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三、标准建构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
    第一节 基本过程
        一、一级跃迁:从感性零散到理性聚焦
        二、二级跃迁:从理性聚焦到浅层结构
        三、三级跃迁:从浅层结构到系统成熟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二、理论性原则
        三、逻辑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第三节 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二、群体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四节 建构策略
        一、个体建构策略
        二、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三、氛围营造与激励体系
        四、建构难点解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对音乐名师自身的价值
        一、促使音乐名师实现专业持续成长
        二、促使音乐名师走向卓越
        三、促使音乐名师保持专业影响力
    第二节 对音乐学科发展的价值
        一、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实践的更新
        三、推进青年音乐教师不断向前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
        一、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二、丰富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
        三、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的展望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基于“三韵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2:基于“构建生命课堂,润育音乐素养”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3: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交互式智慧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4:基于“走向文化的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5:基于“建构‘大美’音乐课堂”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6:基于“‘激情’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7:基于“音为爱,和而美”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8:基于“三景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校长专业发展生命史研究基础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命史研究
        1.2.2 生命史取向的校长专业发展研究
        1.2.3 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过程
2 为学莫过于尊师——求学历程与恩师教导
    2.1 两跃出农门,三翻归本初:从中师到博士的求学历程
        2.1.1 什么都能教:中师阶段
        2.1.2 书读千遍:成人自学考试
        2.1.3 师傅领进门:硕士历程
        2.1.4 从“解释世界”到“解决问题”:博士生涯
    2.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的指引
        2.2.1 一本中学地图册:教学真的不只是教孩子知识
        2.2.2 两位先生:物格而后知至
        2.2.3 跟着社会学教授研究教育:为师者,为仁也
    本章小结 “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杂乱有章
3 源于生命、归于生活、成于习惯——校长专业发展重要事件
    3.1 变革:课程理念的再认识
        3.1.1 教学改革中的“急迫问题”与“重要问题”
        3.1.2 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载体
    3.2 触发:课程理念的提炼
        3.2.1 孩子纯净的眼神
        3.2.2 人是什么,怎样培养人
        3.2.3 倒数第二到倒数第三
    3.3 建构:课程群的设置
        3.3.1 数学课程群:从计算能力到数学思维与数学表达
        3.3.2 英语课程群:从英语知识的获得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3.3.3 体育课程群:从竞技体育到健康体育
        3.3.4 生活实践课程:走向家校联系
    3.4 践行:课程理念的贯彻
        3.4.1 生活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框架
        3.4.2 教师: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贯彻者
        3.4.3 家长: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合作者
        3.4.4 整合多元资源,共助生活教育课程的推进
    本章小结 青鞋渐踏江头草——课程改革的规划与实践探索
4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办学困境与反思
    4.1 困境一:理论力量的不足
    4.2 困境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4.3 困境三:师范教育本身的思考
    本章小结 愚公移山宁不智——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
5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校长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之提取
    5.1 溯本求源:探寻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
        5.1.1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5.1.2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5.2 任重道远:推动校长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5.2.1 专业发展起点:对校长任用制的建议
        5.2.2 专业发展主体:对校长自身的建议
        5.2.3 专业发展保障:对外部系统的建议
    本章小结 舟车何处不通津——推动校长生命的自觉成长
结语:以心为本,儿童入心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概述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
        1.设疑自探
        2.解疑合探
        3.质疑再探
        4.运用拓展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
        2.以问题为导向
        3.以探究为主线
        4.凸显评价意识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1.贯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改革的内在要求
        2.增添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活力的现实需要
        3.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4.符合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三疑三探”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特征为“三疑三探”式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
        3.高中生的主体能力为“三疑三探”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实验设计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教学原则
        1.情境创设:趣味性与价值性兼顾原则
        2.实施过程:渐进性与民主性兼顾原则
        3.实施结果:学会学习与学会关心兼顾原则
        4.教学评价:发展性与过程性兼顾原则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2.实验对象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实验案例
    (三)实验结果的现状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2.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设疑自探环节
        1.学生的设疑积极性不高
        2.问题设置找不到重点
    (二)解疑合探环节
        1.学习小组不健全
        2.时间把控不当
        3.板书设计不完善
    (三)质疑再探环节
        1.学生质疑能力不足
        2.教师急于求成
    (四)运用拓展环节
        1.学生编题拘泥于课本
        2.学生更热衷于老师出题检测
        3.教师对潜质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五、“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一)多渠道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适当增加有质量的课前预习
        3.借力多媒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营造利于思考的校园氛围
    (二)全面提升教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能力
        1.健全学习小组,完善板书设计
        2.提高课堂智慧,适时把握课堂进度
        3.关爱学生,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
        4.提倡创新,灵活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大力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及制度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
        2.丰富教学资源
        3.增加教师学习及培训的机会
        4.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及激励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9)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一) 布农铃简介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结语
附录
    一、田野照片
    二、相关截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胜任力理论
        2.1.2 工作分析理论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2.2 本文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创造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潜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高一数学优质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D]. 王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D]. 叶黄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D]. 黄赫.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D]. 吴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创造思维情境,激发思维潜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