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研究进展

现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研究进展

一、当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骞[1](2021)在《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车辆电子信息化集成度的增加,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机动性的同时,电磁干扰风险也随之而来。除雷电、静电等自然电磁危害源之外,还有通信、雷达、电磁脉冲武器等人为危害源,这使得车辆的电磁脉冲环境日趋复杂。传感器作为车辆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复杂的外部电磁环境下,传感器自身会受到诸如信号紊乱、器件受损等后果,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战场上各类电磁脉冲武器的危害更为巨大,执行各类特殊任务的战术车辆需要在严苛的电磁脉冲环境下提高自身适应性,因此对于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号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台架为试验对象,进行发动机各传感器高功率微波效应试验,确定以曲轴、凸轮轴等霍尔转速传感器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原理和试验数据分析,分别从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进行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开展了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抑制材料性能验证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搭建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基于发动机敏感度阈值下各传感器受扰情况与干扰信号时频域特点,确定以霍尔式转速传感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为之后防护电路的器件选型提供数据支撑。(2)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从感应过程出发,搭建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对比分析电磁脉冲作用下AH3503模拟信号与调理后数字信号的受扰情况,结果表明:造成输出紊乱的根本原因是感应过程中模拟信号受扰变形产生凸起脉冲。从传输过程出发,搭建群脉冲注入试验平台,获得传感器敏感度阈值和故障信号波形,研究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以及脉冲重频与敏感度阈值、瞬态突变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磁脉冲作用于传输过程时传感器输出波形会受扰紊乱,且敏感度阈值会随着脉冲重复频率增加而降低并在400k Hz处于最低值。(3)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从辐射耦合途径出发,基于吸波材料屏蔽原理提出传感器吸波抑制方案,并通过电磁脉冲辐照试验对吸波抑制能力进行验证。从传导耦合途径出发,对防护器件及其组合进行防护性能测试,基于测试结果设计车辆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结果表明:防护电路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敏感度阈值,同时对信号线电源线电磁脉冲干扰信号衰减值达16d B。创新性工作如下:(1)提出以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为切入点的电磁脉冲效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宽带高功率微波环境对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影响,确定传感器输出紊乱原因是感应过程中电磁脉冲作用导致的模拟信号变形。通过EFT脉冲注入霍尔转速传感器信号线、电源线,分析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参数与传感器敏感度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敏感度阈值会随脉冲重频的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平稳。(2)提出以辐射、传导两个干扰耦合途径为切入点的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方案。传导耦合抑制方案结合传感器工作信号及干扰信号特点,设计以功率限幅、脉冲吸收和滤波相结合的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对线束电磁脉冲干扰衰减达16d B。辐射耦合抑制方案采用屏蔽材料对传感器线束及接插件进行屏蔽,同时在周围金属表面布置吸波材料吸收电磁脉冲反射能量,试验结果表面该方案可将发动机敏感度阈值提升8k V/m。

张瑶[2](2020)在《基于GaN肖特基二极管的微波限幅电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今主流的无线通信领域中,随着电子设备高工作频率、高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灵敏度不断提升,为保证设备能够应对高功率微波的冲击,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微波防护设计。因此微波限幅电路在通信系统接收端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微波电路主要起控制输入功率的作用,在输入微波功率较小时保证信号的无损通过,而在接收大功率微波时进行衰减,从而保护接收系统中低噪放、混频、检波等电路的核心元器件免被烧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研究课题对于通信系统,尤其是雷达接收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作为限幅电路研究的基础,本文研究了横向GaN肖特基二极管模型。对GaN SBD器件进行测试表征、模型建立和参数提取,测试表征得到了器件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电容-电压特性曲线和反向特性曲线,测试结果证明该器件开关特性稳定优秀,开启电压低至0.45V,零偏电容0.5p F,器件的截止频率高达50.5GHz,器件在-20V反向偏压下,漏电保持在20μA左右,在100μA击穿条件下,阴阳极间距为4μm时器件的击穿电压达到了150V;根据测试表征结果建立了理想二极管与寄生电容并联的GaN SBD器件模型;提取GaN SBD器件的ADS模型参数,最终得到势垒高度为0.73e V,理想因子为1.13,结电容为0.22p F,寄生电容为0.28p F。然后,在限幅电路研究中,设计比较了单级、双级、三级和四级限幅电路形式的限幅效果,最终利用肖特基二极管的整流特性,采用能显着提高限幅电路隔离度的对管形式,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恢复时间短、能耐受高功率且尖峰泄漏低的无源自激励四级GaN SBD对管限幅电路,该电路实现插入损耗1.375d B,驻波特性优秀,起限电平仅0.828d Bm,限幅电平为2d Bm,在输入信号功率大于40d Bm时,依旧保持良好的限幅性能,实现了大功率稳定限幅的目标。本文还进行了PIN二极管与GaN SBD限幅电路性能比较,展现了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横向GaN SBD限幅电路性能的优越性。最后,本论文设计了C波段和S波段四级GaN SBD对管限幅结构,调整电路和微带线参数最终优化得到符合限幅电路指标的S波段、C波段GaN SBD对管限幅电路。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插入损耗和驻波特性的条件下,减小了限幅电平,提高了电路灵敏度,且使其在输入信号功率大于40d Bm时,依旧保持良好的限幅性能,结论表明构建的限幅结构效果理想,对限幅器生产、通信雷达微波防护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王建争,彭少磊[3](2019)在《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针对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的威胁,介绍了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的损伤效应和耦合效应,分析了高功率微波的作用对象,从系统、器件以及材料三个层级给出了接收机的防护措施。

杨鑫[4](2019)在《基于能量选择表面的机载射频装备空间电磁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果主要体现在电子元件、内部芯片等的烧毁方面,这样的效果会导致电子系统工作性能不稳定或者无法工作。能量选择表面(Energy Selective Surface,简称ESS)作为一种空间电磁场防护手段,具有“允许安全阈值内电磁波通过,自动拒绝安全阈值外电磁波通过”的特点,即具有“能量自适应开关特性”,可以在对设备的正常工作影响很小的条件下有效的阻止强电磁脉冲对设备造成损伤,是确保空间电磁安全的一种新型且有效的手段。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强电磁环境与电子设备的兼容条件调研。由于需要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电磁防护,所以需要先了解要保护设备的大致射频敏感度以及常见干扰电磁波的场强信息,以此作为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指标。其次,选定二极管型号,获取其等效电路用于后续的仿真。然后,分析不同单元结构各自具有的屏蔽特点,进一步分析不同ESS单元中每个结构参数对插损,隔离度和带宽的影响,以及电磁波极化方式和入射角度对能量选择表面传输系数的影响,为设计性能优良的电磁能量选择表面提供仿真依据。随后,总结前文的设计规律,再根据机载通信天线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天线的使用频段,设计两种不同频段、不同带宽的ESS,可用于两类天线的天线罩,起到电磁防护作用。接着根据设计好的ESS结构,制作实物并且进行测试。从实物测试的角度,对ESS防护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喇叭口径防护实验以验证ESS具有的能量低通防护性能,以此证明所设计结构的实用价值。其中ESS插入损耗要求小于3dB(有用信号通过率),屏蔽效能大于30dB,入射角度不超过45度。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胡一鹏[6](2019)在《基于电磁新材料的卫星高功率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电磁脉冲武器不断发展,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使得电子设备的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强电磁防护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卫星通信设备作为电子战中极为重要的电子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转是掌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卫星通信设备的高功率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高功率防护手段的原理与特点,采用现今热点电磁新材料,针对性地结合能量选择表面(Energy Selective Surface,ESS)以及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共同设计卫星通信设备的高功率微波防护结构,在限制强电磁脉冲的前提下,进一步滤除带外干扰,保障信号的正常收发。本文一方面从工作机理出发,研究并验证了FSS的空间滤波特性及ESS的能量选择特性;另一方面结合理论与CST软件重点仿真验证了各因素对于FSS传输特性的影响,以及单元尺寸中各参数、导电单元形状和介质板对ESS两个稳态下插入损耗及屏蔽效能的影响,并对结果作了仔细的分析总结;然后针对卫星通信设备的高功率防护与滤波应用,基于第二、三章的分析结果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采用组合型周期单元的三层级联FSS结构用于抑制带外干扰,以及一种双层交叉ESS结构用于空间限幅;最后,基于对多层周期性表面结构的研究,仿真优化了所设计的ESS与FSS级联结构在强电磁波入射时的限幅效果与正常脉冲信号入射下的传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X波段,所设计的组合型周期单元的三层级联FSS结构在8.4-9.2GHz具有良好的带通特性,截止频率段陡峭,过渡带窄,且对于不同角度的入射波表现稳定;所设计的十字形双层交叉ESS结构在理想状态下8-12GHz范围内屏蔽效能保持在26d B以上,对强电磁信号屏蔽性能良好,且工作在透波模式时,在X波段内插入损耗小于3d B,允许正常功率信号顺利通过;所设计并优化的ESS与FSS级联结构对卫星通信频带内的正常收发信号呈带通特性,而在强电磁脉冲入射条件下表现出空间限幅特性,同时对带外干扰信号有良好的滤除效果。该设计既保障了设备不受高功率微波损毁,又在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信号收发的前提下有效去除了工作频带外的干扰信号,易于应用到卫星通信设备的高功率防护与滤波系统中。

武晓龙,王勇[7](2017)在《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与重点》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空间立体式联合作战,其中制电磁权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高功率微波武器主要用来攻击敌方的电子设施系统,可对智能弹药、导弹系统、雷达系统、通信指挥系统、电子侦察、卫星以及控制与导航等信息化武器装备中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损伤、烧毁等效应。因此,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积极发展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其中以美国发展最早,技术

欧泽强[8](2016)在《高功率过模波纹波导模式变换器的研究》文中认为微波技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在生活上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军事上更是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高功率微波在国防科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功率微波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各个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其中高功率微波系统主要由高功率微波源、模式变换和传输、发射子系统组成,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高功率微波的传输系统中的传输器件,它包括模式变换器和模式过渡器,模式变换器主要实现的是一个模式向另外一个模式的转换,而过渡器实现的是模式的传输而不发生模式的转换。本文对工作频率为24.13GHz TE11过渡器、24.13GHz的TE01过渡器进行了研究,并对TM11-HE11波纹模式变换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耦合波理论推导了横截面不变但轴线弯曲圆波导满足的耦合波方程组以及其各模式间的耦合系数的具体表达式和沿轴作微扰的对称圆波导所满足的耦合波方程组以及各模式间的耦合系数的具体表达式。2.应用MATLAB程序编写程序计算求解耦合波方程组,并利用程序对所设计的传输器件结构轮廓进行优化,然后利用高频仿真软件对所设计出来的器件建模仿真,验证是否设计合理。3.通过对沿轴作微扰的对称圆波导分析,导出了过渡器的设计原理,并设计了工作频率为24 GHz的TE11模过渡器及工作频率为24.13 GHz的TE01模过渡器,用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同时用仿真软件建模仿真,验证结果是否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同。4.通过模式匹配法来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35GHz的TM11-HE11波纹模式变换器,通过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同时用仿真软件建模仿真,并进行对比,将数值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冉令省[9](2015)在《HPM对雷达复合制导的毁伤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高功率微波对复合制导雷达的毁伤效应,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评估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全数字仿真和数据处理相结合,建立了高功率微波辐射强度与雷达复合制导导弹脱靶量、命中概率等关键指标的定量关系。验证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对抗空空导弹的可行性,为将来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设计以及提高我军导弹在高功率微波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的创新性工作包括:(1)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对复合制导雷达毁伤效应的测试与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室内的近场、静态、小功率辐照试验,得到不同高功率微波功率密度所对应的雷达测角偏差数据并建立高功率微波对雷达的毁伤效应模型。然后将测角偏差数据引入某型号空空导弹全数字飞行控制仿真系统,产生高功率微波对导弹的等效毁伤效应,仿真高功率微波对飞行状态下的导弹整体产生的毁伤效果。最后通过处理脱靶量数据,建立不同场景下的脱靶量评估模型,得到雷达复合制导导弹整体性能指标(脱靶量、命中概率)下降与高功率微波功率密度的定量关系。(2)针对典型复合制导雷达,提出了合理的高功率微波辐照实验方案通过剖析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雷达信号融合模型,合理地设定高功率微波源的参数,制定了高效的辐照实验流程,通过有限的试验得到了尽可能多的有用数据。(3)建立了高功率微波对复合制导雷达毁伤效应的定量数学模型受财力所限,辐照数据较少,在对暗室辐照数据处理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高功率微波的功率密度与复合制导雷达关键性能指标下降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内插得到后期评估所需要的数据。(4)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对雷达复合制导导弹毁伤效应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弹目相对距离截获计数以及截获时间比例统计的动态毁伤效应评估方法,清楚的展现了导弹的截获状态和弹目相对距离的关系,有助于找出高功率微波实施攻击的距离与攻击效果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攻击时机。(5)通过对空空导弹全数字飞控仿真系统的输出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对雷达复合制导导弹毁伤效应模型的建模方法,获得了高功率微波的功率密度与雷达复合制导导弹关键性能指标(脱靶量、命中概率)的定量关系

许志永,张厚,吴瑞[10](2014)在《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陆、海、空、天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将其应用在防空反导、海基武器的电磁防护盾、临近空间武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构想。

二、当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车辆典型传感器及电磁干扰机理
    2.1 车辆典型传感器分类及功用
    2.2 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干扰分析
        2.2.1 电磁环境因素分析
        2.2.2 传感器干扰耦合机理分析
    2.3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3.1 霍尔传感器基本原理
        2.3.2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4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4.1 磁电传感器基本原理
        2.4.2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
    3.1 电磁脉冲源及发动机特性
        3.1.1 宽带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特性
        3.1.2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特性
    3.2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3.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分析
        3.3.1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受扰信号采集分析
        3.3.2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耦合干扰信号采集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
    4.1 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耦合机理
    4.2 霍尔传感器感应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2.1 试验平台搭建
        4.2.2 AH3503 霍尔传感器辐照试验
    4.3 霍尔传感器传输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3.1 试验平台搭建
        4.3.2 转速传感器群脉冲电磁干扰试验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
    5.1 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
        5.1.1 新型防护器件选择
        5.1.2 防护器件测试
        5.1.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与验证
    5.2 电磁脉冲吸波抑制技术
        5.2.1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5.2.2 吸波材料分类
        5.2.3 吸波抑制方案及试验验证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内容与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GaN肖特基二极管的微波限幅电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限幅电路研究进展
        1.2.2 GaN SBD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限幅电路理论与GaN SBD技术
    2.1 限幅电路原理
        2.1.1 限幅电路工作原理
        2.1.2 限幅电路分类
        2.1.3 限幅电路重要指标
    2.2 GaN技术与肖特基理论
        2.2.1 GaN技术概述
        2.2.2 肖特基二极管理论
        2.2.3 肖特基二极管SPICE模型参数
    2.3 GaN SBD器件工艺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aN SBD器件的建模
    3.1 GaN SBD器件的测试表征
    3.2 GaN SBD器件的模型建立
        3.2.1 器件模型拓扑
        3.2.2 本征参数提取
        3.2.3 寄生参数提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aN SBD微波限幅电路设计
    4.1 GaN SBD限幅电路实现方法
        4.1.1 ADS仿真工具介绍
        4.1.2 微带线分析与介质基片选择
        4.1.3 限幅电路结构对比分析研究
        4.1.4 GaN SBD与 PIN二极管限幅性能对比分析
    4.2 S波段GaN SBD限幅电路设计
    4.3 C波段GaN SBD限幅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高功率微波的损伤机理
    2.1 高功率微波的损伤效应
    2.2 高功率微波的耦合效应
    2.3 高功率微波的作用对象
3 接收机的防护措施
    3.1 系统设计
    3.2 器件防护
    3.3 材料防护
4 结语

(4)基于能量选择表面的机载射频装备空间电磁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防护机理及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ESS工作机理
    2.3 二极管等效电路提取
    2.4 能量选择表面分析方法
        2.4.1 模式匹配法
        2.4.2 等效电路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单元结构中各参数影响规律
    3.1 引言
    3.2 ESS基本单元
    3.3 各单元中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
        3.3.1 十字形缝隙单元
        3.3.2 圆形缝隙单元
        3.3.3 十字形贴片单元
        3.3.4 圆形贴片单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种ESS单元结构设计
    4.1 引言
    4.2 L波段窄带ESS单元设计
        4.2.1 结构设计
        4.2.2 等效电路分析
    4.3 S波段宽带ESS单元设计
        4.3.1 结构设计
        4.3.2 等效电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物结构优化、制作与测试
    5.1 引言
    5.2 优化过程
        5.2.1 并联仿真
        5.2.2 二极管选择
        5.2.3 改进结构仿真
    5.3 实物制作及测试
        5.3.1 制作过程
        5.3.2 测试结果
        5.3.3 数据处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基于电磁新材料的卫星高功率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强电磁脉冲武器与防护
        1.1.2 卫星通信技术
        1.1.3 关键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功率微波防护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功率微波防护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频率选择表面理论及仿真研究
    2.1 仿真软件介绍
        2.1.1 常用仿真软件介绍
        2.1.2 CST MWS软件介绍
    2.2 频率选择表面基本理论
        2.2.1 频率选择表面基本概念
        2.2.2 频率选择表面的分类
        2.2.3 频率选择表面的工作机理
    2.3 FSS分析方法
        2.3.1 等效电路法
        2.3.2 矩量法
        2.3.3 有限元法
        2.3.4 多层FSS结构分析方法
    2.4 FSS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2.4.1 单元的形状及尺寸
        2.4.2 单元的周期排列方式
        2.4.3 入射角度
        2.4.4 介质加载
        2.4.5 栅瓣
    2.5 频率选择表面的仿真步骤
        2.5.1 FSS设计流程
        2.5.2 CST中 FSS仿真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量选择表面理论及仿真研究
    3.1 能量选择表面基本原理
        3.1.1 能量选择表面基本概念
        3.1.2 能量选择表面的工作机理
    3.2 能量选择表面分析方法
        3.2.1 全波分析法
        3.2.2 近似法
    3.3 压控导电结构ESS等效电路
        3.3.1 感性金属栅格
        3.3.2 容性金属栅格
        3.3.3 PIN二极管主要参数
        3.3.4 PIN二极管的高频等效电路
        3.3.5 ESS仿真验证
    3.4 ESS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3.4.1 ESS性能指标
        3.4.2 PIN二极管的选择
        3.4.3 单元结构尺寸
        3.4.4 不同形状的导电单元
        3.4.5 介质板
    3.5 设计流程及仿真步骤
        3.5.1 ESS设计流程
        3.5.2 CST中 ESS的仿真步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星通信设备高功率防护与滤波设计
    4.1 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4.1.2 理论分析及创新点
        4.1.3 设计思路与流程
    4.2 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4.2.1 周期单元结构设计
        4.2.2 缝隙型十字形FSS仿真分析
        4.2.3 双层对称FSS结构
        4.2.4 加载介质层
        4.2.5 组合型周期单元FSS设计
        4.2.6 三层级联FSS设计
    4.3 能量选择表面设计
        4.3.1 周期单元结构设计
        4.3.2 插入损耗与屏蔽效能
        4.3.3 十字形ESS优化设计
    4.4 级联设计建模及分析
        4.4.1 单元级联模型
        4.4.2 稳态响应分析
        4.4.3 间隔距离影响
        4.4.4 滤波特性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对未来的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与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情况
    主动拒止系统
    CHAMP系统
    其他类似项目
美国军事战略对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的要求
美军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
结语

(8)高功率过模波纹波导模式变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波
    1.2 高功率微波技术发展情况
    1.3 微波的传输
        1.3.1 模式过渡器
        1.3.2 模式变换器
    1.4 学位论文研究意义与简述
第二章 由耦合波理论导出耦合系数
    2.1 耦合波理论
    2.2 横截面不变但轴线弯曲圆波导的耦合波方程
    2.3 沿轴线曲率发生改变圆波导的耦合系数
    2.4 沿轴作微扰的对称圆波导耦合波方程
    2.5 沿轴径向作微扰的对称圆波导的耦合系数表达式
    2.6 小结
第三章 模式过渡器的研究
    3.1 引言
    3.2 过渡器原理
    3.3 对频率为 24.13Ghz主模是TE11的模式过渡器的设计
        3.3.1 利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
        3.3.2 仿真验证
    3.4 频率是 24.13Ghz主模为TE01的模式过渡器的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波纹模式变换器的研究
    4.1 混合模HE11模
    4.2 用模式匹配法分析突变圆波导
        4.2.1 用模式匹配法分析单级突变的圆波导
        4.2.2 用模式匹配法来分析具有多级的突变结构的圆波导
    4.3 TM11-HE11模式变换器的设计
        4.3.1 数值计算
        4.3.2 仿真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9)HPM对雷达复合制导的毁伤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导弹简介
    1.2 高功率微波武器简介
        1.2.1 高功率微波武器定义
        1.2.2 高功率微波武器分类
        1.2.3 高功率微波的杀伤机理
        1.2.4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优势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HPM对复合制导雷达毁伤效应建模研究
    2.1 主被动接收机信号融合模型
        2.1.1 主被动雷达整体工作流程
        2.1.2 复合探测
        2.1.3 融合跟踪
        2.1.4 融合识别
    2.2 HPM毁伤效应的暗室辐照测量试验
        2.2.1 HPM对主动雷达的毁伤效应试验
        2.2.2 HPM对被动雷达接收机的毁伤效应试验
    2.3 HPM对主动雷达的毁伤效应建模
        2.3.1 HPM对某典型雷达的毁伤数据
        2.3.2 多项式回归数据拟合方法的基本原理
        2.3.3 HPM对某典型雷达测角偏差的毁伤效应模型
        2.3.4 HPM对某典型雷达测角精度的毁伤效应模型
        2.3.5 HPM对某典型雷达检测性能的毁伤效应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HPM对制导导弹毁伤效能的等效测试方法
    3.1 等效测试与评估
    3.2 问题描述及场景的设定
        3.2.1 仿真试验流程
        3.2.2 试验场景设计
    3.3 小结
第4章 HPM对雷达复合制导毁伤效能动态评估
    4.1 截获标志曲线图
    4.2 弹目相对距离截获计数
    4.3 截获时间比例统计
    4.4 小结
第5章 HPM毁伤效能的综合评估
    5.1 雷达制导导弹脱靶量的分析
        5.1.1 影响脱靶量因素分析
        5.1.2 HPM脱靶量参数模型估计
    5.2 检测概率下降对雷达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影响
    5.3 HPM对雷达复合制导毁伤效应的定量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陆基高功率微波武器
2 海基高功率微波武器
3 空基高功率微波武器
4 天基高功率微波武器
5 结束语

四、当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D]. 张骞.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GaN肖特基二极管的微波限幅电路设计研究[D]. 张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影响分析[J]. 王建争,彭少磊. 舰船电子工程, 2019(10)
  • [4]基于能量选择表面的机载射频装备空间电磁防护技术研究[D]. 杨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基于电磁新材料的卫星高功率防护技术研究[D]. 胡一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思路与重点[J]. 武晓龙,王勇. 军事文摘, 2017(11)
  • [8]高功率过模波纹波导模式变换器的研究[D]. 欧泽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9]HPM对雷达复合制导的毁伤效果评估研究[D]. 冉令省. 湖南大学, 2015(03)
  • [10]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分析[J]. 许志永,张厚,吴瑞. 飞航导弹, 2014(07)

标签:;  ;  ;  ;  ;  

现代高功率微波武器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