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一、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正[1](2021)在《基于随机CGE模型的ENSO对农民福利影响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凌[2](2020)在《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深度教学从教学结果来看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学习领会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说明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培养方式,通过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具有动态、精炼等特征的教学资源,在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价值不容小觑,所以在微课设计当中落实深度教学策略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明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内涵及表现基础之上,以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中国微课网优秀作品中的20例微课案例的内容选择、教学过程以及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当中能体现深度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已经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微课设计当中,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重要手段;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是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微课设计的核心思路。第二,依据案例分析启示总结出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策略,即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第三,依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表现及要求提出微课设计的一般思路,即通过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以及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四个步骤进行案例设计。同时对设计出的案例进行了线上实施并总结了微课案例实施的三点启示,即微课的使用时间应在课后;应以单独或学习小组方式使用;以及教师适当收集学生的反馈,分析其学习效果,为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案例提供基础。本文利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行动研究法,设计出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各两例,提供了能直接使用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资源。

宿春鹏[3](2019)在《联合卫星测高、GRACE和温盐资料研究海平面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近100年来海平面不断处于上升状态,这对生活在沿海低海拔地区的人口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导致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水质量变化和温盐变化引起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卫星测高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总体海平面变化,GRACE数据可以反演海水质量变化,温盐资料可以计算比容海平面变化。本文联合卫星测高数据,GRACE卫星数据和温盐资料研究全球和南海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概括如下:(1)介绍海平面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国内外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反演海水质量以及温盐数据计算比容海平面变化的理论和方法,重点阐述了数据后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用卫星测高数据,GRACE卫星重力数据和温盐资料来研究2005-2014年全球海平面变化情况,验证三种测量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互相吻合的很好。结果显示,卫星测高、GRACE和温盐资料得到的总海平面变化、海水质量变化和比容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分别为2.4±0.8mm/a、1.4±0.2mm/a和0.9±0.4 mm/a,即十年间海水质量变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长期趋势起主导作用。利用GRACE计算得到两极冰盖消融对海平面的贡献约为0.7mm/a,是全球海水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得出ENSO对全球海平面的年际变化有明显的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在赤道太平洋地区。(3)联合卫星测高数据,GRACE卫星重力数据和温盐资料对南海海平面分析,得出在研究时段内南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9.4±1.2mm/a,远远超过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南海海平面变化长期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在南海年际信号中提取出了与ENSO相关的第一模态,在El Ni?o发生期间南海海平面下降,La Ni?a发生期间南海海平面上升。分析南海海平面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发现全球海平面通过海水质量变化来调节南海海平面,南海海平面自身的特性主要来自自身温盐变化导致的比容海平面变化。

王登[4](2019)在《ENSO影响中国东部秋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51-2015年160站降水资料、NOAA的降水资料和延长重建的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集,研究了我国东部秋季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热带海洋影响我国东部秋季降水关系的转变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EOF分析提取了我国东部秋季降水的前三个模态,总方差解释达59%以上。EOF1模态表现我国东部地区一致性的降水特征,华南降水异常尤其显着,受底层菲律宾附近的反气旋环流控制,处于西南风的控制;暖的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和冷的西太平洋海温在年际尺度上和EOF1关系密切;PC1表现的13年显着年代际信号与热带中太平洋上的海温关系密切。EOF2表现东部地区经向上“南多北少”的偶极子降水特征,受底层我国东部沿海到日本的气旋环流的控制,华南和华北分别受西南风和西北风的控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对EOF2模态影响巨大。EOF1和EOF2均与热带海洋的ENSO信号有关,但两者相关的热带异常海温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EOF3表现为东部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的特征,受到在东亚大陆上异常反气旋和东部沿海地区异常气旋环流的影响,内陆受西北向干燥气流的影响,而东部沿海在异常西南风的控制下;与热带海温的关系不大,可能受到秋季北半球中高纬度遥相关的影响。(2)ENSO和东部秋季降水的31年滑动相关结果表明两者关系在1980s中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期ENSO相关的偶极型降水模态在后期变为了单极子降水模态。前期与拉尼娜相关的大气环流和我国东部降水异常几乎与此时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影响成镜像现象。第二时期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与第一时期相似,但拉尼娜在我国东部表现为空间上一致的负降水异常。ENSO对我国东部秋季降水影响的年代际变化主要是由于第二时期拉尼娜现象影响的变化导致的。(3)第二时期拉尼娜相关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热带菲律宾以东WNP区域较高的SST和降水异常引起的,使得第一期间日本附近的东北亚的异常反气旋向西移动到第二时期的蒙古附近,使得华北在后期受异常反气旋东南侧的异常偏北气流的影响,不利于降水增多。AGCM的敏感性试验检验了这一假设。

邓玉珊[5](2019)在《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教育部正式颁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在高中地理学科方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2]。笔者将以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分析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现状,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依据。本论文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方面,高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思维的认识仍不全面,仍存在忽略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现象;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水平整体位于中下水平层次。大部分教师都会在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但仍存在使用影视资源过于形式化,只注重对影视资源中的地理事象进行分析而忽略综合等问题。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从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优势和教学原则出发,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策略:(1)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这三个不同维度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即利用影视资源以整体性分析法培养高中生的要素综合思维,以过程分析法培养高中生地理的时空综合思维,以区域分析法培养高中生的地方综合思维。(2)利用影视资源,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在课堂讲解环节突破难点,在课堂结束环节升华课堂,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3)利用微视频课程,对部分复杂抽象的地理事象可以简单化和形象化;利用地理实验视频,帮助师生突破难点,提高地理综合思维;利用拍摄和分享旅行微视频的机会,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综合思维。在教学策略的实践过程中使用了综合思维训练的逻辑关系图进行归纳与呈现,以达到提高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目的。

陈永金,刘加珍,张平,徐梦辰,海建航[6](2016)在《山东省近40a气候变化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山东省1973—2013年的气候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普通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量和风速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气温、降水和风速分别呈上升、减少和下降变化特点。根据三种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可把它们分成三个阶段:1973—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6—2002年为第二阶段,2003—2013年为第三阶段。研究时段山东省气候变化的三阶段分别对应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并可以通过冷位相、暖位相解释气候要素的变化。通过太阳黑子相对数量变化可以预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可能的降水量,这对提高降水预测的时间精度、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赵红[7](2015)在《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1]。人教版《地理1》(必修)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阅读材料,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的概念和影响,并配有插图。学生通过阅读,对厄尔

莫彬[8](2015)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与极端气候灾害将愈加频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宏观管理和系统调控力度,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报。气候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分析气候变化的内因,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应对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挑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两种太平洋水温异常的现象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是指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在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

周洪祥[9](2012)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每年给地球大气的热量基本上是一个定量,这个定量不因大气变化而改变,即大气的热量是守恒的。由此引出大气状态的平衡问题: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的大气吸收的热量若出现明显偏多或偏少,必有另外区域大气吸收的热量出现偏少或偏多。它是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成因机制和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依据。基于此,根据我国浙北地区的气象资料和全球年气温变化,以1997-1998年强厄尔尼诺为例,分析了它们的成因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杨琳[10](2011)在《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海温资料的拟合诊断》文中认为本文利用1951~2010年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发生和同期NINO区的海温资料,采用NINO区海温资料诊断和年份分型相配合的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规律,对是否出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进行拟合,确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出现的诊断指标。结果表明:历史拟合率高,效果较好;指标明确,使用方便。

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深度学习
        2. 深度教学
        3.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
        4. 微课
    (二) 理论基础
        1.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2. 目标分类理论
        3.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二、高中地理微课案例分析
    (一) 案例分析说明
        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分析目的
        2. 案例分析内容与案例分析方法
    (二) 案例分析呈示
    (三) 案例分析启示
        1. 深度教学的设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2. 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有效手段
        3. 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是设计的核心思路
三、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
    (一) 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
    (二) 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
        1. 以学生为主体
        2. 情境完整有层次
    (三) 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
        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问题具体有目的
        3.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4. 利用问题实施有限教导
    (四) 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
    (五) 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
四、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案例
    (一) 案例设计思路
        1. 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
        2. 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3. 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4. 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
    (二) 案例设计说明
    (三) 案例设计呈示
        1. 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2. 以培养综合思维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3. 以培养区域认知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4. 以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四) 案例设计启示
        1. 深度教学评级需更加细化
        2. 系统化微课推进深度教学
    (五) 微课案例实施
        1. 案例实施目的
        2. 案例实施过程
        3. 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和展望
    (一) 基本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3)联合卫星测高、GRACE和温盐资料研究海平面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海平面测量方式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2章 数据和基本方法
    2.1 数据
        2.1.1 GRACE数据
        2.1.2 卫星测高数据
        2.1.3 温盐资料数据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GRACE数据反演海水质量变化
        2.2.2 温盐数据计算比容海平面变化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时间序列分析
        2.3.2 相关性分析
        2.3.3 主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海平面变化
    3.1 全球海平面变化
        3.1.1 全球海平面季节变化
        3.1.2 全球海平面趋势变化
    3.2 两极冰盖对全球海平面的贡献
        3.2.1 南极冰盖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3.2.2 格陵兰冰盖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3.3 ENSO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
        3.3.1 十年间ENSO现象
        3.3.2 海平面变化与ENSO现象的关系
        3.3.3 赤道太平洋海平面监测ENSO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海海平面变化
    4.1 南海海域概况
    4.2 南海海平面变化
        4.2.1 南海海平面季节变化
        4.2.2 南海海平面趋势变化
    4.3 ENSO对南海海平面的影响
        4.3.1 南海海平面与ENSO现象的关系
        4.3.2 南海海平面对ENSO冷暖事件的响应
    4.4 南海海平面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ENSO影响中国东部秋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秋季降水的影响因子
        1.2.2 ENSO气候影响的不稳定及不对称性研究
    1.3 ENSO影响我国秋季降水所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介绍
        2.2.1 相关分析及检验
        2.2.2 合成分析及检验
        2.2.3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
        2.2.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2.5 数值模式试验介绍
第三章 我国东部秋季降水年际年代际特征
    3.1 东部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3.2 秋季降水模态相关的大气环流异常和相关的海温
        3.2.1 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海温对EOF1 的影响
        3.2.2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对EOF2的影响
        3.2.3 中高纬度遥相关对EOF3 的影响
        3.2.4 前两模态相关的不同热带海温分布
    3.3 第一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NSO影响中国东部秋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4.1 ENSO影响降水的年代际转变特征
    4.2 相关的环流特征
    4.3 影响转变的可能机制
    4.4 敏感性试验的验证
    4.5 ENSO在其它季节和我国东部同期降水相关关系的变化
    4.6 本章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本文特色创新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1.1.2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1.1.3 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地理综合思维的研究现状
        1.2.2 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理论依据
        2.1.1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
        2.2.1 综合思维
        2.2.2 影视资源
        2.2.3 教学策略
第3章 利用影视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现状分析
    3.1 问卷调查分析
        3.1.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1.2 小结
    3.2 课堂观察分析
        3.2.1 课堂观察依据的制定
        3.2.2 课堂观察现状分析
        3.2.3 小结
第4章 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优势和教学原则
    4.1 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优势
        4.1.1 影视资源的直观性,提供具体地理情境
        4.1.2 影视资源的动态性,利于突破时空限制
        4.1.3 影视资源的时效性,利于提高综合思维
    4.2 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典型性原则
        4.2.3 适度性原则
第5章 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分析
    5.1 不同维度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5.1.1 以整体性分析法培养高中生的要素综合思维
        5.1.2 以过程分析法培养高中生的时空综合思维
        5.1.3 以区域分析法培养高中生的地方综合思维
    5.2 在课堂不同环节中的教学策略
        5.2.1 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5.2.2 在课堂讲解环节突破难点
        5.2.3 在课堂结束环节升华课堂
    5.3 在不同地理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5.3.1 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利用
        5.3.2 地理实验视频的制作和使用
        5.3.3 旅行微视频的制作和分享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山东省近40a气候变化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 1研究区概况
    1. 2数据来源
    1. 3分析方法
        1. 3. 1线性倾向估计
        1. 3. 2 GIS方法
2结果分析
    2. 1气温变化分析
        2. 1. 1时间变化
        2. 1. 2空间变化
    2. 2降水量变化分析
        2. 2. 1时间变化
        2. 2. 2空间变化
    2. 3风速
        2. 3. 1时间变化
        2. 3. 2空间变化
3厄尔尼诺/ 拉尼娜与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3. 1厄尔尼诺/ 拉尼娜对降水的影响
    3. 2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4讨论
    4. 1气温、降水与风速变化的阶段性
    4.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4. 3气候变化与降水预测
5结论

(8)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两种太平洋水温异常的现象
太平洋水温异常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研究
厄尔尼诺现象的测报
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厄尔尼与海气相互作用

(9)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2 厄尔尼诺现象形成过程对气候变化影响
3 厄尔尼诺现象消失过程对气候变化影响
4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5 拉尼娜现象的消失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 讨论
7 结束语

四、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随机CGE模型的ENSO对农民福利影响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文正.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D]. 张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联合卫星测高、GRACE和温盐资料研究海平面变化[D]. 宿春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ENSO影响中国东部秋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D]. 王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5]影视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D]. 邓玉珊. 广州大学, 2019(01)
  • [6]山东省近40a气候变化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J]. 陈永金,刘加珍,张平,徐梦辰,海建航. 人民黄河, 2016(06)
  • [7]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J]. 赵红. 地理教学, 2015(17)
  • [8]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J]. 莫彬. 科学, 2015(04)
  • [9]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 周洪祥. 计算机时代, 2012(08)
  • [10]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海温资料的拟合诊断[A]. 杨琳.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2011

标签:;  ;  ;  ;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