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加快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宁波市:加快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一、宁波市: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肖涛[1](2020)在《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环杭州湾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着力打造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通过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序运转,为城市群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环境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是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的基础和保证。但是,目前为止还尚无专门的适合于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已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未能将城市(群)湿地的许多特有并且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景观增值、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价值计算在内,因此这将可能影响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目前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均只涉及到正向生态系统服务,而对负向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则鲜有研究。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数量和质量及服务间的相互关系等是否发生了显着变化?如果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相关关系?对此,我们还不太清楚。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运用现场调查、实时监测、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并且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开展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主要就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等4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为参考,并结合城市(群)湿地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当前鲜有研究的负向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disservices),以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为例,构建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共总结出16项具体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在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方向性后,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一级分类,分为正向和负向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再对正、负向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二级分类。正向服务根据MA(2003)划分标准分为提供、调节、支持和文化4类,主要包括物质产品提供、气候调节、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及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12项具体指标。负向服务则根据是否由人类活动导致分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后产生的服务和生态系统自然存在着的服务,前者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和外来生物入侵等2项具体指标,后者则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等2项具体指标。(2)2016年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9×108万元,其中正向服务为1.48×108万元,负向服务为8.85×106万元。休闲旅游、气候调节、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及洪水调节为该区域的核心正向服务类型,负向生态系统服务中以水体富营养化价值占比较大,为72.53%。不同的湿地类型上,河口水域、湖泊湿地、自然河流湿地、水库型湿地等4类湿地是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供给类型,其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也相对较高,对于这4类湿地在保护和利用时可以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另一方面,湖泊、河流型湿地同时也具有显着的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在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湿地类型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环杭州湾城市群7个城市最终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服务区:第1类为“休闲文化旅游”功能区,主要包括杭州、上海2市,该区域景观增值、休闲旅游等文化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但是外来生物入侵及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2类为“物质产品提供”功能区,主要包括宁波、舟山2市,该区域动、植物资源产品服务价值较高,同时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3类为“调节、支持服务”功能区,主要包括湖州、绍兴、嘉兴3市,该区域气候调节、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调节类服务和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支持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3)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总价值上2000-2012年表现为负向变化,2012-2016年间则表现为正向变化。其中正向服务中动植物资源产品、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服务表现为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侵蚀控制、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负向服务中外来生物入侵、水体富营养化服务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服务则均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不同类型湿地上,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沼泽湿地主要以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休闲旅游服务变化较明显。人工湿地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PM2.5等颗粒物吸收、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服务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服务间协同/权衡关系变化上,2000-2012年权衡关系是主导关系,2012-2016年则变成协同关系是主导关系。主导关系的转变主要是支持、调节类服务与提供、文化类服务由权衡向协同关系的转变,以及支持、调节类服务自身许多指标间也由权衡向协同关系转变所致。3)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以促进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价值,以降低气体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正向服务价值,进而以损害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代价的。(4)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指数评估了不同时间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发展协调等级上看,上海、杭州2市2000-2016年整体上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等级均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但是从不同时间段上看,2000-2012年却处于“轻度冲突”状态,2012-2016年则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提供、文化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变化较明显,其协同性显着增强,也正是由于此才导致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虽然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但是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支持、调节及负向服务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却无显着变化,须深入开展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系统调节、支持类服务变化之间的协同性机制及与负向服务之间的权衡机制分析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助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湿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等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进而有助于实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

王莉波[2](2020)在《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的建设行动计划,杭州湾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更具突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研究表明,杭州湾海域由于受到陆源废物废水排放、水产养殖业、海洋渔业、围填海造地等影响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入海陆源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遭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和海洋开发强度过大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质量的恶化或者由于对海洋环境质量缺乏认识造成的经济和资源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区域环境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制因素。本研究从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对杭州湾海域污染成因、问题开展更深入分析,并通过借签和比较国内外海洋保护的经验做法,从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排污权交易应用、生态补偿等方面,在制度、技术、监管等层面探讨提出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防治对策。本研究可以为杭州湾污水治理的制度建设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推动杭州湾污水治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管理创新和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美丽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曙华[3](2012)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三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三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三大效应。9)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黄慧丽[4](2009)在《基于经济空间场理论的浙江区域发展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民经济由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采取了非平衡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东西部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前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整个东西部或省与省之间的差异,而省域内中心与边缘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地域狭小的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问题,将直接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向西部地区经济梯度推动的进程,同时更易影响社会稳定和省内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浙江省的区域发展差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规律,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探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尝试运用空间经济场理论中的梯度、趋势面、产业关联、增长极等概念模型,对浙江省三大板块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方法,定性定量地找出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浙江省三大区块中,杭州湾地区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传统高地,该地区的杭州凭借其高新经济和省会的优势区位以及宁波凭借其民营经济和外源经济相辅相成,辐射整个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是后起之秀,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机遇,凭借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在80年代末经济迅速发展;浙西南地区相对落后,不少地区地处山区,存在较集中的相对贫困的欠发达地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从发展趋势看,浙江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已开始出现收敛的态势。因此,尽管区域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但浙江发展的基本走向是区域的不平衡协调发展。

陆张维,吴次芳,岳文泽,刘勇,任丽燕[5](2009)在《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文中指出基于RS和GIS技术手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方法,对1990—2005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环杭州湾产业带内湿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及湿地内部地类之间的转化频繁,突出表现为湿地与农用地之间相互转化、建设用地占用湿地和杭州湾沿岸滩涂湿地转化为养殖水面;比较利益驱动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双重影响,决定了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的内在机制,即在水产养殖相对于传统农业的比较利益驱动下,大量内陆地区的农用地和杭州湾沿岸的滩涂湿地被开垦成养殖水面,而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展、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导致湿地资源被侵占.

陈呈频,韩贵蓉,毕娜,施祺方[6](2007)在《浙江省科技资源的SWOT分析》文中提出浙江省是经济大省,但是由于资源短缺、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对浙江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环杭州湾、金衢丽、温台3个产业带的区域经济内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SWOT分析,为浙江省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强省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管轶莉[7](2007)在《产业集聚对长三角FDI区位分布影响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亮点。而我国的产业集群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主要发生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化工、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并使长江三角洲逐步成为全球装备工业加工制造中心。在FDI诱发的IT工业产业集聚中,对先行公司的跟随造成公司的“群集”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其成为全国范围内引资规模较大的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前人所提出的产业集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四大影响机制——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示范效应为理论依据,选取了基础设施通达性成本、专业技术人员数、工业企业个数、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上一年外资企业数、上一年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8个解释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将这8个解释变量归结为了2类因子——产业集聚因子和市场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证明了产业集聚因子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其影响程度作了具体量化。最后鉴于FDI在我国地域分布极度不均衡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改善目前的外商直接投资布局。

刘莲,项有堂,葛春盈,王晓波,任敏[8](2006)在《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根据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目标定位和产业布局特点,论述了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三大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水环境、沉积环境、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王美珍[9](2006)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促进宁波环杭州湾产业带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

张颢瀚[10](2006)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本报告以长江三角洲的15个城市为对象,同时适当扩展到泛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主要阐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不做城市的规模等方面的定位。本文只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的初步研究。

二、宁波市: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市: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1.1.1 城市湿地的定义
        1.1.2 城市湿地的特点
        1.1.3 城市湿地的功能与价值
        1.1.4 城市湿地的研究进展
    1.2 生态系统服务
        1.2.1 定义
        1.2.2 服务类型
        1.2.3 服务价值评估
        1.2.4 新进展与问题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1.5 水文特征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与民族
        2.2.3 社会与经济
    2.3 湿地资源状况
        2.3.1 湿地类型与面积
        2.3.2 湿地资源分布格局
        2.3.3 湿地生物资源
第3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3.1 引言
    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及其类型划分
        3.2.1 服务指标
        3.2.2 服务类型划分
    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3.1 主要评估方法介绍
        3.3.2 评估方法选取及评估公式
    3.4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
第4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及获取
        4.2.2 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4.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与其它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4.4 讨论
        4.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
        4.4.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功能服务区划分
    4.5 小结
第5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评估
        5.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5.2.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2.4 数据来源
    5.3 结果
        5.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
        5.3.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
        5.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协同/权衡关系
        5.4.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协调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构建
        6.2.2 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性分析
        6.2.3 数据来源
    6.3 结果
        6.3.1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
        6.3.2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植物名录
附录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动物名录
附录3 环杭州湾城市群重要湿地名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2)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3.1 国内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3.2 国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杭州湾海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状况
    2.1 杭州湾海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区域经济社会概况
    2.2 杭州湾生态环境污染状况
        2.2.1 杭州湾水污染状况
        2.2.2 杭州湾生物多样性
        2.2.3 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现状
        2.2.4 杭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3 杭州湾海域污染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3.1 自然因素引起的污染
        2.3.2 杭州湾陆源污染
        2.3.3 杭州湾沿岸海洋开发活动影响
        2.3.4 湿地资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破坏
        2.3.5 潮间带自然生境遭受破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借签
    3.1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3.1.1 胶州湾海事区域状况简介
        3.1.2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污染因素探究
        3.1.3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3.2 美国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3.3 日本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3.4 欧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3.5 东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3.6 国际经验对杭州湾海域生态污染防治的启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杭州湾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4.1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
        4.1.1 陆源污染概述
        4.1.2 工业污染源控制
        4.1.3 生活污染源控制
        4.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4.1.5 海洋污染防治
    4.2 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
    4.3 重点河口、海湾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措施
    4.4 杭州湾流域排污权交易应用探讨
    4.5 杭州湾庵东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4.6 杭州湾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探讨
        4.6.1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分析
        4.6.2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建议
    4.7 保障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栏 图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 主要内容
    2. 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 创新之处
    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集聚与集群
    2. 地区与区域
    3. 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4.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5.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
    6. 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1. 古典区位理论
    2. 产业区理论
    3. 竞争经济理论
    4. 空间经济理论
    5. 集聚经济理论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1. 增长极理论
    2. 点——轴理论
    3. 核心——边缘理论
    4. 梯度推移理论
    5. 圈层结构理论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
    2.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
    1. 全球层面: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
    2. 区域层面: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
    3. 城市层面: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
    1.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2. 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3. 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
    4. 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
    5. 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
    6. 地区人力资本
    7.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模式
    1. 轴轮集聚模式
    2. 多核集聚模式
    3. 网状集聚模式
    4. 混合集聚模式
    5. 政府驱动集聚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2. 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
    3. 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
    4. 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
    1. 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
    2. 区域层面:城市服务的区域化与城市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分析
第一节 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金融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二节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三节 研发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研发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四节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对比分析
    1. 相同之处
    2. 不同之处 第六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概况
    1. 地域范围
    2. 经济发展概况
    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
    1.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模式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和空间集聚互动化
    2. 就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空间分布层次化
    3. 交通设施空间调整和运输设施枢纽化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转型和土地利用差异化
第五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传导路径
    1. 企业之间的传导路径
    2. 集聚区之间的传导路径
    3. 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
第六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效应分析
    1. 产业集聚的城市效应
    2.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3. 产业集聚的全球效应 第七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1.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
    2. 城市群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
    3. 区域一体化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形态
    1. 层级性
    2. 网络性
    3. 空间一体化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
    1. 市场驱动
    2. 政府驱动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
    1. 调控引导战略:总体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共进
    2. 分工发展战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协同
    3. 融合互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与城市互动
    4. 功能提升发展战略:城市服务功能扩展与服务网络构建
    5. 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精专生产管理与专业功能区建设
    6. 集群发展战略:集聚区配套改革及其网络式发展
    7. 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价值链重序与附加值提升
    8. 重点扶持发展战略:龙头服务企业发展及其服务范围扩张
    9. 相关制度安排:机制体制建设与良好发展环境塑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和模式
    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的差异
    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4.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
    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和战略路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的研究
    2. 空间集聚与行业功能差异的研究
    3. 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的研究 附件: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全局主成分和分层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基于经济空间场理论的浙江区域发展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传统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2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2.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的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浙江省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3.1 浙江省区域经济布局框架的演变
        3.1.1 "两片四区"的发展框架
        3.1.2 "三区三带"的发展框架
        3.1.3 "三极三带两域"的发展框架
    3.2 浙江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3.2.1 浙江省总体的发展现状
        3.2.2 浙江省区域发展水平的评估
    3.3 本章小结
4 浙江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面梯度分析
    4.1 空间趋势面模型及其应用
        4.1.1 空间趋势面方程及其分析
        4.1.2 趋势面方程的特性
        4.1.3 浙江省区域人口与经济趋势面方程及其分析
    4.2 经济空间场三维趋势面图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2.1 经济空间场三维趋势面图模型的建立
        4.2.2 浙江省区域人口与经济三维趋势面图模型
    4.3 区域生产要素及产出分布与经济梯度场格局
        4.3.1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分布差异分析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梯度分析
    4.4 环境空间排污梯度场分析
        4.4.1 经济-环境空间场与外部效应
        4.4.2 复合场的外部效应分析
        4.4.3 浙江省环境污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4.4.4 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与环境污染梯度之间的联系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浙江区域差距的扩大和收敛趋势分析
    5.1 浙江省区域差距的变动的特点
    5.2 浙江省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自然区位因素
        5.2.2 政策和制度因素
        5.2.3 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因素
        5.2.4 人力资源因素
    5.3 本章小结
6 浙江省产业空间关联分析
    6.1 产业关联梯度场模型的建立
    6.2 产业关联分析
    6.3 实证研究:浙江省产业空间的关联分析
    6.4 投入产出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
    6.5 投入产出表的梯度分析
    6.6 浙江三大区域产业带的发展分析
        6.6.1 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
        6.6.2 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发展
        6.6.3 金衢丽产业带的发展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
    2.2 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的机理
        2.2.1 湿地与农用地的相互转化
        2.2.2 建设用地占用湿地
        2.2.3 滩涂围垦
3 结 语

(7)产业集聚对长三角FDI区位分布影响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1.3 论文结构安排与预期创新
    1.3.1 论文的结构安排
    1.3.2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1.1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在研究对象上的发展
    2.1.2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2 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机理
2.3 产业集聚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2.3.1 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影响在国外的研究
    2.3.2 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影响在国内的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长三角FDI区位分布及产业集聚背景
3.1 长三角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3.2 长三角地区FDI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
    3.2.1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
    3.2.2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集聚特点
    3.2.3 上海、浙江、江苏利用外资的情况介绍
3.3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现状介绍
    3.3.1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背景介绍
    3.3.2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布局
    3.3.3 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集聚的特点
3.4 分析模型及资料来源介绍 第4章 产业集聚对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影响因子分析
4.1 影响FDI区位决策集聚效应的表现方式
4.2 影响FDI区位分布的主因子分析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
    4.2.2 因子分析过程
4.3 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讨论 第5章 产业集聚对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检验
5.1 产业集聚因子对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影响的回归分析
5.2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
5.3 产业集聚因子影响FDI区位选择引申的政策含义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的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原始数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空间布局
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 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
    2. 对海洋沉积环境的影响
    3.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
    2. 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排放总量控制
    3.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监视监测
    4. 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加快人才培养
四、结语

(9)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促进宁波环杭州湾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影响巨大
    (一)海水环境污染逐年加重
    (二)海洋沉积环境逐渐恶化
    (三)海洋生物资源明显减少
二、海洋环境的恶化将严重制约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一)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人身健康和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二)产业开发矛盾突显,协调发展压力巨大
    (三)海洋污损事件频发,海洋渔业发展举步维艰
三、对策建议
    (一)整合产业带整体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实施海陆双向监督,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
    (三)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和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
    (四)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海洋环境与产业带协调发展

四、宁波市: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肖涛. 西南大学, 2020
  • [2]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王莉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4]基于经济空间场理论的浙江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 黄慧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5]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时空动态[J]. 陆张维,吴次芳,岳文泽,刘勇,任丽燕.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 [6]浙江省科技资源的SWOT分析[J]. 陈呈频,韩贵蓉,毕娜,施祺方. 科技与管理, 2007(06)
  • [7]产业集聚对长三角FDI区位分布影响实证分析[D]. 管轶莉. 同济大学, 2007(07)
  • [8]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J]. 刘莲,项有堂,葛春盈,王晓波,任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06)
  • [9]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促进宁波环杭州湾产业带可持续发展[J]. 王美珍.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04)
  • [10]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研究[A]. 张颢瀚. 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 2006

标签:;  ;  ;  ;  ;  

宁波市:加快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