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一、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从家旺[2](2020)在《基于GIS的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国家的发展。耕地的土壤质量又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因此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是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初心。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供给与土地有限性之间矛盾的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这种人地不协调的现象不仅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人类社会自身未来的发展带来影响,加速了人地矛盾的演变。本文以瑞昌市2018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成果数据库为数据支撑,引入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指数概念,以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为切入点,通过挖掘GIS技术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运用于瑞昌市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县级、乡镇级不同空间尺度对耕地质量自然等指数、耕地质量利用等指数、耕地质量经济等指数空间变异的影响,并基于对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进行耕地保护分区的划分,对各耕地保护分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耕地保护措施,进而为差异化耕地保护管理、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地推进土地开发整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分析,一方面瑞昌市的耕地质量在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以及经济等指数三个层面均处于中等水平,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集聚性特征;另一方面瑞昌市不同地类的耕地质量在区域化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关联程度。(2)区域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空间关联性对空间尺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县级尺度和乡镇级尺度两个层面的差异性耕地质量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分别将两者的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三类指数的Moran’s I指数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耕地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尺度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3)基于瑞昌市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并结合各聚类模式类型以及地方实际,将全市划分为耕地储备区、永久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重点保护区、综合整治区5个耕地保护分区。分别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质量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保障综合效益高值区、提升综合效益低值区,避免连片式开发、推进土地开发整治,提高耕地利用现状五种差异化耕地保护措施,进而为差异化耕地保护管理、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地推进土地开发整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耿霞[4](2020)在《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农机精准作业协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3AA10230803)”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基于网格化的村镇土地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宏观(行政区域)、中观(农作区)、微观(单株作物)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问题,构建了不同视角下农田网格划分方法。在宏观视角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分的经验,确定了农田网格划分原则和农田网格划分方案。在中观视角下,根据兖州区农田网格划分的现状,研究了最优农田网格大小,最终决策出400亩农田网格大小是兖州区目前最适宜的网格大小。在微观视角下,通过试验,确定了文冠果管理的适宜网格大小为3 m?4 m。(2)宏观视角下,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的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验证了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依托兖州区已有的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现有的农田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七步闭环业务协同法”的农田管理模型。为避免模型中存在的结构错误,为管理模型的后期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构建了一种将Petri网化简技术和逻辑表相结合的结构合理性验证方法。基于PIPE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Arena仿真工具和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的定量测度模型分别对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进行了定量客观的比较,表明了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后期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是否能够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3)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确定了合理土壤采样点并验证了合理性,得到了优化的多年土壤采样点数据。在兖州区的四个镇得到86个采样点,样点间距大约为1.5km。其中,小孟镇和漕河镇各20个采样点,大安镇和新兖镇各28个和18个采样点;潮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区域各68个、12个和6个采样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全面验证了所确定的土壤采样点的合理性。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减少了采样点,但各土壤养分的均值、中值、变异系数和变异程度同原始采样数据的统计结果非常接近,标准差也相差不大;根据经典Cochran公式,计算出86个采样点完全可以达到测土施肥的要求;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的变程均大于采样间距;选择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估值,通过交叉验证进行插值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误差(ME)和平均标准误差(MSE)值均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均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标准误差(ASE)的值非常接近。在验证采样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土壤采样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采样点数量和布设基本一致的多年的土壤采样点数据。(4)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构建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在未来一年土壤肥力下降的概率大约是0.7852。通过比较2016年和2017年土壤肥力,以及进一步分析2012-2016年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方法是有效的。(5)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首先,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一直比较丰富,处于二级水平。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三种土壤养分在这6年期间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土壤pH为弱变异,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为中等变异。然后,与划分的农田网格相结合,基于2017年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条状由西到东逐渐降低,所有农田网格的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北部和南部区域较高,中部偏北区域较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有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二级水平。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四个镇中,小孟镇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可以提供研究区整体和单网格土壤养分与肥力情况查询,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6)微观视角下,研究了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问题,研发了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田间行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网格识别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根据GPS坐标可以自动得到相应的网格位置和网格编号。为了快速识别成熟文冠果,构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集中,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对成熟和未成熟文冠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81%和82%。借助识别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四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无论在原始数据集上还是在模拟数据集上,各项指标值最低也能达到80%。说明构建的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可以作为文冠果是否成熟的识别工具。通过与未使用模拟数据的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据模拟技术,可以扩充训练数据集,从而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

张莹莹[5](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左孟承[6](2019)在《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土壤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在当下大数据背景下,为使土壤资源深度挖掘并最大化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已俨然成为土壤信息管理中亟待引进的技术之一。相关政府部门与高校科研院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基本以县为行政单位对四川省土壤资源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四川省土壤资源数据整体利用率并不高,数据挖掘也不充分,将数据集成处理分析并最终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力度仍有待提高。为使上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建设作为切入点,剖析了系统建立的可行性,并以此提升土壤数据的利用丰度,强化数据的挖掘效率,由此实现相关数据的最大化利用,达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精准农业的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利用Ajax和Web Services技术实现了Web系统的二次开发;并依托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探索了基于数据库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的土壤类型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最后,选择JavaScript语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搭建了一个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WebGIS系统,为后续应用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GIS技术,对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从用户需求、功能需求、数据需求三大方面明确了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梳理出了一条详细的开发流程作为后期开发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对于系统功能模块以及作为系统支撑核心的数据库进行了包括数据组织方式,数据概念设计等在内的构建思路的探索。最终搭建起了一个包含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在内的通用WebGIS开发框架,从而提供了农业方面查询类信息系统的多维度查询方式示例以及为农业类数据概念的组织模式提供了参考;(2)以省域大尺度为范围,村级行政区为最小行政区划,地块为最小构成单元整合了四川省包括土壤类型在内的系统所需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实现了最小可对土种这一精度的土壤类型进行保存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整合相关数据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在该过程中,明确了以土壤类型数据为主的数据建设标准,最终集成汇编了四川省土壤类型图继而对四川省各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该数据为核心,运用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元数据库,并最终将其有机整合起来作为软件程序的数据支撑;(3)利用以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为代表的前端开发技术对软件程序进行了开发。在预留了扩充接口的前提下封装了原始的代码,提供了一套简洁清晰的开发方式,为后期该系统的扩展提供了便利,也为相似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编码参考。结合该软件系统自身实际情况,并参考前端开发行业标准确定了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并由此对系统整体界面以及包括用户操作基本功能、数据查询功能、信息统计功能在内的多项功能编码实现。最终实现了以地块为最小单元,土种为最细划分,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区相关信息的精确查询,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目标行政区进行土壤类型专题地图绘制,由此达到了土壤类型数据管理信息化,构建了面向大众的土壤类型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实现了土壤类型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王煜炜[7](2019)在《邻域关联建模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时空分析与建模一直是地理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时间和空间也是研究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地理过程变化的两个基本维度。空间事物在时、空维度上的关联,是探索时空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必要条件。在地理时空的研究背景下,空间邻域和时空邻域是研究局部空间关联的重要前提,反映了在时空变化的过程中,以时空个体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特定时空域范围,代表了局部时空属性和时空特征结构,对地理事件发生、发展可能产生影响。因而研究邻域关联建模,对深入分析和预测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有的以时空关联模式研究邻域关联建模的方法中,存在时空关联的邻域效应考虑不全、未充分反映时空多维度关联、未充分揭示时空尺度影响等问题,在时空关联模型中未能充分挖掘邻域关联的价值,不利于对地理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和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地提出了邻域关联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用于挖掘局部空间和时空关联模式的邻域关联理论模型,进一步提出理论模型的计算方法,检验邻域关联效应在地理过程分析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学研究目标,建立包括空间邻域、时空邻域、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在内的模型,提出邻域关联效应的计算方法,将所提出的邻域关联模型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典型地理学领域中,验证时空关联分析中邻域关联效应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邻域建模过程中邻域关联效应考虑不全的问题,以空间邻域关联建模为目标,提出了量化空间邻域关联效应的表达方法,进而给出了空间邻域关联量化指标,构建了空间邻域关联模型,并实现了空间邻域关联模型的计算方法。从邻域空间尺度、邻域核结构等多方面来综合计算空间邻域关联效应,显着提升了空间邻域关联模型的建模效果。(2)针对邻域建模过程中缺乏时间序列间关联的问题,在空间邻域关联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尺度,进一步扩展了空间邻域关联建模的内涵。提出了时空邻域关联表达方法与模型,构建了时空邻域关联衡量指标,给出了时空邻域关联模型对应的计算方法,验证时空邻域关联模型在地理时空变化过程中的作用,量化不同邻域空间尺度、不同邻域时间窗口,对邻域关联建模分析结果的影响。(3)针对经典地理加权回归中样本独立取值可能存在误差随机性问题,以地理回归模型理论为基础,提出地理加权回归中样本取值应考虑邻域关联,研究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稳定性,使其适用于连续型数据邻域关联建模。结合前述空间邻域关联、时空邻域关联建模,形成相对完整的邻域关联建模理论和方法。(4)将提出的邻域关联建模理论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典型的地理学领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被退化与恢复、多因子关联分析及典型城市扩张过程模拟预测,给出典型地理学过程中分析邻域关联效应及邻域建模的一般方法,为分析、理解和调控地理过程提供决策支持。

牟桂婷[8](2018)在《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变量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首先通过田间试验构建了精准变量施肥模型,再将该模型与GIS二次开发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最后分别开展该系统的应用研究试验、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为水稻节本增效、提高田间精细化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研究试验的结论,确定本研究中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为:根据校正后的高清卫星图像,结合实地考察情况,运用ArcGIS Map软件工具进行绘制。(2)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数据分析,确定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基于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水稻氮肥变量施用模型y=0.0134X2-4.86X+556.46;基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水稻磷肥变量施用模型y=-0.14X2+0.13X+89.19;基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水稻钾肥变量施用模型y=816.36 X-0.49。(3)通过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1)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产量比基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高出10.75%;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方式的产量比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高出12.99%—16.90%,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方式的产量高出2.03%—5.55%。(2)基于土壤养分水稻氮肥施用模型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10.08%,比当地传统氮肥施用方式高11.34%。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磷肥施用模型的磷肥吸收利用率比当地传统磷肥施用方式高2.98%;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钾肥施用模型的钾肥吸收利用率比当地传统钾肥施用方式高21.12%。(3)当地传统氮肥施用方式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1.59%、比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5.81%;当地传统磷肥施用方式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水稻磷肥施用模型的磷肥农学利用率高8.78%;当地传统钾肥施用方式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钾肥施用模型高16.69%。(4)从偏生产力上分析,两种变量施肥模型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但两种变量施肥模型的氮肥偏生产力的磷钾肥偏生产力均低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4)在Microsoft.NET开发环境中,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以visual studio2010作为系统开发平台、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借助ESRI公司提供的ArcGIS Engine 10.1,建立了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延续了ArcGIS Map的功能特点,嵌入水稻变量施肥模型,具有结构简洁、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水稻精准变量施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耦合。(5)对基于GIS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系统提供的水稻推荐施肥方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相比,在将氮肥施用量降低11.31%-34.56%时,水稻产量提高7.57%-22.08%、氮肥的偏生产力提高21.02%-33.06%。但磷、钾肥的施用量比当地传统磷、钾肥用量提高156%-260%时,其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35.24%、35.01%。因此该系统在产量及氮肥施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性,但在磷钾肥施用方面,还需根据“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模式肥料利用率模式对比研究”的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曾微波[10](2015)在《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文中认为平原河网地区水网发达,河网水流方向顺逆不定,污染排放口分布范围较广,水环境模拟分析具有相当难度。为了更好的认清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水质现状,实现区域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引水调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对当前水资源动态模拟及优化配置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以平原河网—西溪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污染物入河量与水体水质的关系、降雨与产流汇流的关系等,结合平原河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需求,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在引水总量控制条件下,通过对丰、平、枯不同典型年河网水质水量变化的分析,建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面源污染负荷、河网水量水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等方面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合平原河网地区水功能区动态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模式。通过对研究区未来水质进行模拟预测,预先确定调水水量及分配过程,提高水量调度分配的预见性,并利用WebGIS与模型的耦合集成,实现平原河网水资源量质一体化的调度模拟。研究成果对于平原河网水功能区水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开展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根据研究区水体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研究区水环境现状和污染物主要来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研究区水质评价。从水质评价的结果来看,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运行前三年的总体达标断面在15%左右,运行后的区域河网断面达标率接近50%,丰水期达标率更高,为87%,说明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环境效益显着;从污染物随时间变化情况看,各断面水质枯水期较平水期与丰水期差;从区域水体的氨氮随着水体流动而普遍超标的实际情况来看,说明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污染排放是研究区污染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区域内部生活污染随机排放,且钱塘江引水水质不稳定,造成区域河网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入河污染物的总量统计结果表明:入河COD的最大来源是引水,其次是生活污染;入河氨氮的最大来源是生活污染,其次是引水;入河总磷的最大来源是生活污染,其次是引水。由此可见,进入区域河网的污染物以引水污染与生活污染为主,面源污染中,氨氮入河量也占相当的比重。从污染物质的成分分析得知,污染物因子以氨氮为主,总磷次之。(2)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利用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开展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是当今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以研究区多年降水、流量、水位以及下垫面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面源污染负荷、河网水量水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以上模型与参数模拟并验证了研究区河网流量与水位过程以及主要污染物因子的浓度变化过程。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水位过程、流量过程的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整个验证期内,日平均流量实测值与模拟计算结果过程线峰谷基本对应,各监测断面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82,最小值0.78。日平均水位实测值过程线与模拟计算结果过程线基本重合,各监测断面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95,最小值0.94。而与水位流量过程的验证结果相比,区域水质过程的验证误差稍大。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监测断面处于以农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为主,且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如:莲花港与冯家河,生活污染的排放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造成水质模拟难度加大。但从水质过程验证结果的总体情况来看,水质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COD、氨氮和总磷的浓度变化过程。(3)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分析、污染负荷削减与水质预测依据研究区降雨频率分析结果,确定降水典型年,结合自流式引水水源钱塘江的潮位分析结果,以潮位最低的2010年为引水条件,与降水典型年组合作为设计典型年。采用降雨产流模型,结合各典型年的降水与蒸发资料,计算各典型年的产流汇流与污染入河总量,结果表明:各典型年水资源总量差异不大;各典型年的面源污染入河总量与生活污染入河量相比,占比不大,各典型年的入河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来源均以生活污染为主,其中,各典型年COD的生活污染排放占全部入河COD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总磷和氨氮。采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模型,在不考虑污染物削减,仅以现状引水条件计算各典型年的动态纳污能力,结果显示,现状水平年(2010)的污染物入河总量与各典型年年均纳污能力相比,除总磷小于各典型年的年均纳污能力外,氨氮和COD的排放都超过了各典型年的年均纳污能力。显然,如不进行污染物的削减,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不到1000万m3的水量差异无法使水质达标。由于面源污染不易控制,而区域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污染物的削减相应的考虑对生活污染的削减。以各典型年的污染物入河总量为依据,通过分析动态纳污能力,区域生活污染入河量削减至产生总量的10%以下,或削减至现状入河量的三分之一以下并辅以引配水措施,可以保证各典型年区域河网水质稳定达标。(4)给定水质约束条件下的典型年最小引水量分析通过引水与自动水质监测站点数据的联动调度,合理确定水量调度规则,可以准确地确定不同典型年条件下与污染物排放与削减相适应的全年最小引水量。本文研究中,设定区域河网各监测断面污染物浓度不能标,采取浓度达到水质标准限值的90%以上时,能引则引,否则设定最大引水流量不超过10m3/s的调度方式,可获得给定水质约束条件下各典型年的最小引水量。各典型年最小引水量都大大低于设计引水量,即使与现状水平年的实际引水量比较,最小引水需求比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5)基于GIS的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环境模型的各种耦合方式及其优缺点,采用基于数据交换接口的耦合方式,研制了引水工程河网配置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地理建模方式,利用ModelBuilder建模工具,实现模型数据的自动提取;通过ArcGIS Schematics提取节点与河道中心线的逻辑关系,建立河网逻辑关系,实现水文模型各计算要素的逻辑组织与管理;利用线性内插的方式渲染河段污染物浓度,实现水量水质变化的静态展示与动态模拟;通过和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数据交互,获取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数据,实现引配水的实时调度与预见性调度。系统的实现为平原河网地区水功能区动态管理与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GIS的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耕地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1.2.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4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5 基于空间自相关结果的耕地保护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4.3 基于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研究区域及基础理论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土地利用概况
    2.2 耕地质量评价相关基础理论
        2.2.1 土壤肥力理论
        2.2.2 耕地数量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数据来源
    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构建原则
        2.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 讨论与小结
3 基于GIS的瑞昌市耕地质量差异性特征分析
    3.1 瑞昌市耕地质量的总体特征分析
        3.1.1 耕地质量自然等别分析
        3.1.2 耕地质量利用等别分析
        3.1.3 耕地质量经济等别分析
        3.1.4 分地类耕地质量等别面积分布
        3.1.5 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分析
    3.2 GIS支持的耕地质量等别空间自相关分析
        3.2.1 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自相关分析方法
        3.2.2 结合GIS的耕地质量县级尺度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4 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应用研究
    4.1 瑞昌市耕地质量局部自相关分析
    4.2 耕地保护分区研究结果分析
    4.3 耕地保护分区差异化保护措施及建议
        4.3.1 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4.3.2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质量耕地
        4.3.3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保障综合效益高值区
        4.3.4 提升综合效益低值区,避免连片式开发
        4.3.5 推进土地开发整治,提高耕地利用现状
    4.4 讨论与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2 区域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基于耕地质量差异性特征的耕地保护分析
    5.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准农业概述
        1.2.2 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农田网格划分的研究现状
        1.2.4 农田网格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4.2 自然条件和作物情况
2 多视角下的农田网格划分研究
    2.1 宏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1.1 农田网格划分原则的确定
        2.1.2 农田网格划分方案
    2.2 中观视角下最优农田网格大小的决策
        2.2.1 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
        2.2.2 基于灰色决策的最优农田网格大小决策模型的构建
        2.2.3 决策结果与分析
    2.3 微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三层网格的编码设计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1 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合理性验证
        3.2.1 基于Petri网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流程定义
        3.2.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方法
        3.2.3 模型合理性验证结果
        3.2.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4 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和描述
    4.2 基于Arena的农田管理模型的仿真比较
        4.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4.2.2 仿真测评指标的确定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农田管理流程的定量测度
        4.3.1 引入SPN构建信息测度模型的原因分析
        4.3.2 基于SPN的农田管理流程定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4.3.3 基于SPN的信息距离计算方法
        4.3.4 基于SPN测度模型的信息距离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5.1 相关研究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养分数据的获取
        5.2.2 土壤肥力指标因素的选取
        5.2.3 样品的室内测定与特异值处理
        5.2.4 合理采样点确定的方法
        5.2.5 采样合理性验证方法
    5.3 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与验证
        5.3.1 基于网格化的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
        5.3.2 采样合理性验证
    5.4 合理采样方案优化往年采样点
    本章小结
6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1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6.1.1 土壤肥力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6.1.2 基于SPN的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
        6.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分析
        6.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 基于网格化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6.3 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
    本章小结
7 微观视角下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研究
    7.1 网格识别
    7.2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7.2.1 系统架构设计
        7.2.2 系统选用的开发板和服务器
        7.2.3 系统主体
        7.2.4 软件开发环境
    7.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1 数据采集
        7.3.2 数据传输
    7.4 果实成熟度识别方法分析
    7.5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拟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数据模拟
    7.6 成熟文冠果果实识别模型构建
    7.7 试验与结果分析
        7.7.1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测试与结果
        7.7.2 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试验
        7.7.3 成熟文冠果精准定位的实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软件着作权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5)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构件空间信息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1.3.3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2.2.1 设计阶段
        2.2.2 生产运输阶段
        2.2.3 施工安装阶段
        2.2.4 运营维护阶段
        2.2.5 拆除回收阶段
    2.3 构件空间信息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3.1 数据库
        3.1.1 建筑信息模型
        3.1.2 地理信息系统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3.2 数字测量技术
        3.2.1 GNSS定位系统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4 摄影测量技术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3.3.1 自动识别技术
        3.3.2 追踪定位系统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4.2.2 设计阶段
        4.2.3 生产阶段
        4.2.4 装配阶段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4.3.2 构件施工装配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5.2.4 构件装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各章内容归纳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鸣谢

(6)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土壤类型划分与数据的高效利用
        2.1.1 土壤类型的划分
        2.1.2 土壤数据信息化高效应用
        2.2 土壤数据库的设计与存储
        2.2.1 土壤数据库发展现状
        2.2.2 土壤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
        2.3 WebGIS土壤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2.3.1 土壤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实现流程
        2.3.2 土壤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
        2.3.3 土壤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3.1.2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3.1.3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1 研究区概况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分析
        2.2 功能需求分析
        2.3 数据需求分析
    3 系统设计原则和总体目标
        3.1 系统设计原则
        (1)实用性
        (2)规范性
        (3)经济性
        (4)扩充性
        (5)安全性
        3.2 系统总体目标
    4 系统开发方法与建立流程
    5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5.1 表现层设计
        5.2 业务逻辑层设计
        5.3 数据层设计
    6 数据库模型设计
        6.1 数据库设计目标
        6.2 数据库建立原则
        6.3 数据库框架设计
        6.4 数据库概念设计
        6.5 数据组织方式
    7 系统功能模块构建
        7.1 数据管理
        7.2 数据查询
        7.3 数据统计
        7.4 用户操作
    8 系统开发技术
        8.1 Ajax技术
        8.2 Rest技术架构
        8.3 ArcSDE技术
        8.4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
    9 小结
第三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1 数据来源和误差分析
        1.1 数据来源
        1.1.1 地图数据
        1.1.2 文本资料
        1.2 数据误差分析
    2 数据处理与结果统计
        2.1 数据处理
        2.1.1 原始坐标的修正投影
        2.1.2 行政边界的对接修正
        2.1.3 多区域的图像拼接
        2.1.4 空间数据的拓扑检查
        2.1.5 线状地物的叠加与套合
        2.1.6 属性数据的检查补充
        2.1.7 命名标准的规范调整
        2.1.8 面积量算
        2.2 四川省土壤类型统计和分布特征
    3 数据库的建立
        3.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3.1.1 空间数据结构
        3.1.2 空间数据模型
        3.1.3 空间数据基础
        3.1.4 空间数据库建立
        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3.2.1 属性数据分类
        3.2.2 属性数据基础
        3.2.3 属性数据库建立
        3.3 元数据库的设计
    4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关联
    5 数据字典的建立
    6 数据入库
    7 数据质量检测
    8 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1 开发环境
        1.1 软件环境
        1.2 硬件环境
        1.3 运行环境
    2 详细功能实现与成果示例
        2.1 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2.2 用户登录和退出功能
        2.3 遥感卫星影像图的叠加
        2.4 用户操作基本功能
        2.4.1 地图浏览
        2.4.2 地理量算
        2.4.3 底图加载和切换
        2.4.4 土壤剖面照片浏览与打印
        2.5 鹰眼导航
        2.6 信息查询功能
        2.6.1 属性查询
        2.6.2 空间查询
        2.6.3 SQL查询
        2.7 信息统计与分析功能
        2.8 土壤类型专题地图绘制与渲染
    3 发布WebGIS地图服务
    4 软件开发核心代码
    5 系统运行检测和评价
    6 系统更新与扩展
    7 小结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1.2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1.3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邻域关联建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空间关联及建模理论
        1.3.2 时空关联及建模理论
        1.3.3 邻域关联建模理论
        1.3.4 邻域关联建模地理学应用
        1.3.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与章节安排
2.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空间信息及表达
        2.1.1 矢量数据结构
        2.1.2 栅格数据结构
    2.2 时空认知理论
        2.2.1 空间自相关
        2.2.2 空间异质性
        2.2.3 地理时空认知
        2.2.4 地理时空表达
        2.2.5 时空自相关
    2.3 空间关联
        2.3.1 全局空间关联
        2.3.2 局部空间关联
        2.3.3 多变量关联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邻域关联及建模方法
    3.1 邻域关联及其表达
        3.1.1 空间邻域定义
        3.1.2 空间邻域效应表达
        3.1.3 时空邻域定义
        3.1.4 时空邻域效应表达
    3.2 空间邻域关联建模
        3.2.1 空间邻域尺度
        3.2.2 空间邻域关联模型
    3.3 时空邻域关联建模
        3.3.1 时空邻域尺度
        3.3.2 时空邻域关联模型
    3.4 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3.5 本章小结
4.空间邻域关联建模及其应用
    4.1 空间邻域关联模型
    4.2 基于空间邻域关联的变化过程建模
    4.3 模型应用与验证
        4.3.1 典型应用背景
        4.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3.3 空间邻域关联模型计算
        4.3.4 模型结果与分析
        4.3.5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时空邻域关联建模及其应用
    5.1 时空邻域关联模型
    5.2 基于时空邻域关联的变化过程建模
    5.3 模型应用与验证
        5.3.1 典型应用背景
        5.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5.3.3 时空邻域关联模型计算
        5.3.4 模型输出与结果分析
        5.3.5 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6.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建模及其应用
    6.1 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2 邻域修正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应用与验证
        6.2.1 典型应用背景
        6.2.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6.2.3 计算流程设计与实现
        6.2.4 模型输出与结果分析
        6.2.5 结果讨论
    6.3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地理信息系统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
        1.3.1 农田环境要素信息采集
        1.3.2 农田空间数据库建立与管理
        1.3.3 农田空间数据分析与专题制图
        1.3.4 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1.4 水稻变量施肥
        1.4.1 施肥概述
        1.4.2 施肥模型
    1.5 ArcGIS应用与二次开发
        1.5.1 克里金插值法
        1.5.2 ArcGIS二次开发概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研究
        2.2.2 基于土壤养分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构建
        2.2.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2.2.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2.3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农田面积测定
        2.3.2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
        2.3.3 采样点地理信息采集
        2.3.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3.5 植株SPAD值测定
        2.3.6 植株基本营养元素测定
        2.3.7 产量及其构成
        2.3.8 干物质积累量
    2.4 施肥参数计算方法
    2.5 数据分析
        2.5.1 田间试验数据分析
        2.5.2 基于GIS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对比
        3.1.1 相对形状对比
        3.1.2 面积对比
    3.2 基于土壤肥力的施肥模型的构建
        3.2.1 基于土壤肥力的施肥模型构建方法
        3.2.2 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
    3.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3.3.1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3.3.2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
        3.3.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偏生产力
    3.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3.4.1 系统分析
        3.4.2 系统设计
        3.4.3 系统实现
    3.5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1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2 基于GIS的水稻SPAD值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3 水稻SPAD值与土壤养分的预测值的准确率
    3.6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3.6.1 两种变量施肥模型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3.6.2 两种变量施肥模型下的偏生产力、肥料贡献率对比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
    4.2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4.3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4.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系统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10)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动态模拟研究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人口
        2.1.3 区域下垫面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上游汇水区域概况
        2.2.1 水文气象
        2.2.2 河流水系
    2.3 水利工程概况
        2.3.1 研究区河道整治工程
        2.3.2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概况及其他配水格局
        2.3.3 运西片配水设施
        2.3.4 上游水利工程
    2.4 水环境综合整治
    2.5 区域水量与污染物入河总量
        2.5.1 区域水量分析
        2.5.2 区域污染物总量
        2.5.3 区域污染物来源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3.1 水质监测分析
    3.2 水质实验监测
        3.2.1 引水流量分配监测
        3.2.2 雨水监测
    3.3 水质现状评价
        3.3.1 水质评价方法
        3.3.2 水质评价标准与结果统计
        3.3.3 水质评价结论
    3.4 区域污染调查
        3.4.1 排放口调查
        3.4.2 生活污染产生与排放调查
        3.4.3 雨水污染监测
    3.5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4.1 河网水量模型
        4.1.1 水量模型基本方程
        4.1.2 边界条件
        4.1.3 方程解法
    4.2 河网水质模型
        4.2.1 水质模型基本方程
        4.2.2 边界条件
        4.2.3 方程解法
    4.3 动态纳污能力模型
    4.4 产流汇流模型
    4.5 面源产污模型
    4.6 河网概化与断面概化
        4.6.1 河网概化
        4.6.2 断面概化
    4.7 模型参数选择
    4.8 模型验证
        4.8.1 流量过程验证
        4.8.2 水位过程验证
        4.8.3 水质过程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纳污能力与最小引水量研究
    5.1 典型年选取
        5.1.1 雨量频率分析
        5.1.2 钱塘江潮位分析
    5.2 典型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1 丰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2 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3 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4 典型年水资源总量分析
        5.2.5 典型年污染负荷来源分析
    5.3 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污染负荷削减及水质预测
        5.3.1 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分析
        5.3.2 枯水年污染负荷削减与污染物量入河分配
        5.3.3 枯水年污染物削减后的水质分析
    5.4 典型年最小引水量研究
        5.4.1 最小引水量研究的意义
        5.4.2 典型年最小引水量测算
        5.4.3 最小引水量的局部水质恶化与对策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的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
    6.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6.2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6.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方式
        6.3.1 水文模型和GIS的松散耦合
        6.3.2 水文模型和GIS的紧密耦合
        6.3.3 水文模型和GIS的完全集成
    6.4 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
        6.4.1 相关技术框架基础
        6.4.2 数据组织与管理
        6.4.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接口定义
        6.4.4 模型起算信息提取
        6.4.5 河网概化逻辑图
        6.4.6 水质可视化表达
        6.4.7 可视化水量调度模拟与成果分析
        6.4.8 闸门控制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基于GIS的瑞昌市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 从家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D].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5]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左孟承.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邻域关联建模及其应用[D]. 王煜炜. 武汉大学, 2019(08)
  • [8]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 牟桂婷. 贵州大学, 2018(04)
  • [9]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10]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D]. 曾微波. 南京大学, 2015

标签:;  ;  ;  ;  ;  

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