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学试题库的开发与实践

工程数学试题库的开发与实践

一、工程数学试题库的研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练冬兰[1](2019)在《国际数学测评TIMSS-A的中国本土化实证研究》文中指出TIMSS与PISA是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学业成就评价研究项目,是当代教育测量的权威代表.TIMSS测评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并实施,包含TIMSS(4/8年级)与TIMSS-A(12年级)两大系列.其中,TIMSS-A系列是中学毕业班学生参加的高中测评,只有高中数学与物理两科,国际上唯一一个以未来期望进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职业领域的学生为对象,测量其将来成为新一代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所需数学、物理准备的测评项目.迄今TIMSS-A数学只在1995年、2008年、2015年展开了测评,主要测查学生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即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所使用的测量评价理论、技术和方法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中国大陆至今还未正式参加过TIMSS-A数学测评项目.中国学生在TIMSS-A数学测评试题的表现如何?TIMSS-A数学测评对于目前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有何借鉴性意义?这既是思考本论文的直接起因,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以“如何利用TIMSS-A的试题对中国学生进行调查”为线索进行展开研究.经文献分析发现,IEA尚未完整公布TIMSS-A数学试题,且国内外对TIMSS-A数学测评试题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TIMSS-A数学测评的评价框架与试题进行讨论和分析,重组TIMSS-A数学测评公开试题,选取广州市不同等级层次的七所高二理科班1295名学生进行测试,实施中国(广州)本土化实证调查.通过对题目的编码分析、图表统计等方式对施测后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学生的性别、学校间学生的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并从代数、几何、微积分三个内容维度进行认知方面的国际比较,从而多角度地观察我国学生在TIMSS-A数学试题中的表现.最后,对TIMSS-A数学测评与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进行比较,提出研发适合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相应措施.研究发现:1.本文重组的TIMSS-A数学测评公开试题有一定的有效性.每份题册的信度以克伦巴赫a系数为指标,测得每份题册a系数在768.0803.0之间,说明测试题册的信度很好;通过计算各部分与题册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测试卷的结构效度,最终得到各部分对题册总分之间的相关为**746.0到**912.0之间,表明该测验题册的结构效度良好;题册总分的区分度值集中在51.041.0之间,说明测试适区分度较好;学生在题册1、题册2、题册3、题册4上的正确率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4份题册难度上无本质区别,题册符合TIMSS-A数学测评的要求,表明本文设计测试题册方法的合理性.2.广州学生在TIMSS-A数学测评的表现.(1)学生成绩与其学校层级正相关,学校层级越优,学生成绩越好,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广州学生平均正确率61.39%高于国际平均正确率42.95%.(2)从内容维度来看,代数领域表现最好、微积分领域最差;从认知维度来看,理解领域最好,应用领域较弱;从现实情境问题来看,学生解决TIMSS-A数学现实情境问题的能力水平不高.(3)从性别角度来看,示范性高中男女生在内容和认知维度上表现相差不大;省一级和市一级高中女生平均正确率高于男生.3.TIMSS-A数学测评是STEM学科素养测评,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及其三个表现水平有着共通之处。

陈爱梅,刁建鹏[2](2018)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文中认为在广泛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教学法,围绕构建多元化课程教学体系,研究如何完善知识结构,转变传统课程教学思想,改革课程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三分"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建立测量平差课程网站和试题库系统。教学内容的改革、知识结构的调整适应了当前测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项目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实际生产项目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易凌云[3](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卢晓东[4](2017)在《考试如何激发创新》文中研究指明考试如果不断促使学生深入范式和精确掌握范式,学生更有可能陷入范式陷阱,对旧范式产生信赖而非怀疑,因而难以突破范式陷阱的束缚。这样的考试难以激发创新。考试内容及其思维倾向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范式的边界和局限,使其对范式陷阱保持警惕和质疑,随时可能突破范式而创新。从以上角度审视,趋同性思维试题易于促使学生陷入范式陷阱,而发散性思维试题益于学生怀疑态度的养成和想象力的培养。与趋同性思维和范式陷阱概念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包括研究生一级学科统考、考教分离和试题库制度,三种制度的内在逻辑均倾向于阻碍创新。试卷保存制使学生缺失了考试后"复盘"反思和师生交流的机会,试卷返还制和当面批改使得考试成为打开的门,成为师生深度交往的契机。试卷保存制庇护教师使用陈题,试题公布制的内在逻辑要求教师持续创新,试题必须与以往不同,因而促进教师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对该领域最新进展的关注。试题公布制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在未来考试中必将面对新试题的挑战,正如未来人生中将注定面对崭新挑战一样,这使得一代代学生可以从新起点创新跃迁。百分制应向等第制转变,原因在于百分制评分精细而易将学生引入范式陷阱,百分制也不适合发散性思维试题和挑战性试题评判。百分制向等第制转变可以使考试成绩模糊而避免处罚心理暗示的形成和持续强化,避免对创造性个性的损坏因而保护了潜在创新品格。打破课程、学科划分的综合考试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课程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包括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以从单一范式外新颖地看待问题,这是创新的重要方面。奖学金评审条件中GPA是最基本条件意味着奖学金引导学生取得更精确成绩,这一点不利于创新。奖学金应直接进入激发创新的方方面面,这是奖学金根本逻辑变革。文章基于范式陷阱和创新激发的新视角全面审视考试模式,提出在试题的发散性思维方向、挑战性试题、试卷返还制和面批、试题共享和考题公布制、评分等第制、综合考试、奖学金逻辑向激发创新转变的综合改革,是激发创新、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方向。

岳婷婷[5](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杨丽萍,袁彦东,王向荣,王晓玲,陈永强,刘立娟[6](2013)在《“卓越计划”下数理知识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校大学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陈旧和课程设置的滞后,已无法满足学生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为此课题组对整个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包括知识内容的优化、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群的建立以及知识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在学院和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卓越班为试点进行了教学实践.

汤宗成,孙述全,项宁[7](2012)在《2062年铸造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应从现在起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今天铸造产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探索高等技术人才培养的历程和经验,展示21世纪铸造顶级人才培养的理念,正视经验与问题,构建和谐教育体系,运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对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教育是育人之事业,今天铸造产业后继缺人就是警钟,在铸业加速转型的今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自力更生来培养中国铸造高等人才是唯一出路。

刘洋[8](2011)在《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数据结构》课程在线学习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主流趋势,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在多样化的信息网络平台中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线学习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Web环境下提取、统计和分析学习者访问页面时的关键词和信息数据,找出不同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预测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在个性化推荐模块中显示出来。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来源,对目前在线学习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国内外个性化在线学习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学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在线学习中的个性化服务功能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遗传算法在个性化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并对遗传算法的思想和特点进行了讨论。(2)以《数据结构》为应用实例,给出了遗传算法对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提取的策略和详细过程。在跟踪用户浏览网页中提取的关键词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页面的设置、在线答疑、在线论坛及在线测试,尤其在线测试,在考试管理中,提出了自动组卷理论来根据学习者的要求进行虚拟在线考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的《数据结构》在线学习平台。(3)本系统总体结构上采用三层B/S结构模式,前台以C#为动态网站脚本语言的ASP.NET技术,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以VS2005为集成开发平台,实现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4)将上面讨论的算法和思想,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在线学习系统中,给出了系统详细设计的思想,对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介绍并给以辅助的说明,在实现阶段做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主要的页面图。以《数据结构》为例,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并经过反复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各种功能模块也都得到了实现。本系统测试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提取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用性;本系统总体上具有美观性、普遍性、易操作性、兼容性等优势,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也得到了保证。

王芳,赵美宁,袁艳,曹乐[9](2011)在《包装机械设计试题库的建设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包装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在长期教学、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实行教考分离是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包装机械设计试题库建设则是实行教考分离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西安工业大学在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试题库建设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和特色,并以此为契机,为推进西安工业大学包装工程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吴秀娥[10](2008)在《理论力学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阐述了试题库管理系统中的试题选择原则,试题的约束条件,组卷算法及策略;介绍了所设计的理论试题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采用计算机提供的随机函数结合自动组卷思路确定试题库结构。两年来的实践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实用性。

二、工程数学试题库的研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数学试题库的研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数学测评TIMSS-A的中国本土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TIMSS-A数学测评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介绍
    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2.4 述评
第三章 TIMSS-A数学测评框架与工具
    3.1 TIMSS-A数学测评框架结构
    3.2 TIMSS-A数学测评试题分析
第四章 TIMSS-A数学测评公开试题分析与重组
    4.1 测试题册内容的确定
    4.2 设计题册所面临的问题
    4.3 设计题册与原始题册的差异性比较
    4.4 正式题册的形成
第五章 调查设计
    5.1 被试
    5.2 工具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六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6.1 测评工具的有效性
    6.2 测评成绩统计
    6.3 能力差异分析
    6.4 学校差异分析
    6.5 性别差异分析
    6.6 趋势试题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TIMSS-A数学测评成绩的国际比较
    7.1 代数领域的认知分析
    7.2 微积分领域的认知分析
    7.3 几何领域的认知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TIMSS-A视角下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8.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
    8.2 TIMSS-A数学测评是STEM学科素养测评
    8.3 TIMSS-A测评对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启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设计题册与原始题册的差异性比较数据
附录2 :国际性比较学生作答情况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现状
    (一)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二) 教学内容算例单一
    (三)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四) 实践教学与工程项目联系不紧密
二课程教学改革建设
    (一) 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 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三)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
    (四) 课程网站和试题库系统的研制
三结语

(3)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四) 理论基础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参考文献
致谢

(4)考试如何激发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发散性思维试题和挑战性试题
    (一)趋同性思维试题和发散性思维试题
    (二)挑战性试题与发散性思维试题的区别
    (三)学科统考、考教分离和试题库制度会阻碍创新
三、试卷返还和当面批改(面批):反思和师生交流的契机
    (一)耶鲁大学试卷返还制度的启示
    (二)北京大学试卷返还制度的初步探索
    (三)“当面批改”是彻底的试卷返还
    (四)发散性思维试题和挑战性试题需要试卷返还制度相配合
四、试题公布制是考试内容创新和学生创新跃迁的制度基础
    (一)试题公布制有助于引导学生突破范式陷阱
    (二)试题公布制是对教师的挑战
    (三)试题公布制有利于学生从新起点创新跃迁
    (四)试卷保存制庇护教师持续使用陈题(旧试题)
    (五)互联网时代的试题分享和试题公布制如何推进?
五、考试评价制度的变革方向:百分制向等第制转变
    (一)小学的等第制评价改革先行一步
    (二)三种成绩评价方式:百分制、等第制和荣誉学士学位划分
    (三)百分制应该向等第制转变
    (四)先行者:台湾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等第制改革
六、综合考试:打破课程藩篱以促进跨界思考
    (一)学科、专业和课程划分都存在局限
    (二)学分制下的综合考试
    (三)毕业综合考试
七、奖学金制度的逻辑变革:激发创新
    (一)奖学金激发学生何种学习动机?
    (二)剑桥大学的经验:奖学金进入激发创新的方方面面
    (三)思想变革和组织机构调整并行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卓越计划”下数理知识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与后续课程严重脱节, 无法满足后续课程的需求
    1.2 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卓越计划”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1.3 无法满足学生考研、提升的需求
2 知识体系的优化与整合
    2.1 优化教学内容, 修订教学大纲
    2.2 改革主要依据
    2.3 指导思想
    2.4 教学内容的更新
    2.5 模块化的知识体系
3 知识的拓展和连接
    3.1 建立多门类的选修课群
    3.2 网络教学资源
4 结语

(8)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数据结构》课程在线学习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实现的相关理论和开发技术
    2.1 遗传算法对个性化信息的提取
        2.1.1 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学
        2.1.2 遗传算法概述
        2.1.3 学习者个性化特征提取
    2.2 ASP.NET 技术
        2.2.1 ASP.NET 简介
        2.2.2 C#语言与Visual Studio 2005
    2.3 ⅡS 技术
        2.3.1 ⅡS 简介
        2.3.2 ⅡS 的环境配置
        2.3.3 ⅡS 的环境测试
    2.4 B/S 三层体系结构
    2.5 ASP.NET 与数据库的连接
        2.5.1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
        2.5.2 ADO.NET
        2.5.3 ASP.NET 技术连接数据库
    2.6 小结
第三章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3.1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需求分析
        3.1.1 主要功能分析
        3.1.2 功能模块介绍
        3.1.3 学习者个性化结构设计
    3.2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的开发环境需求分析
    3.4 数据库需求分析
    3.5 系统可行性分析
        3.5.1 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5.2 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3.5.3 操作可行性
    3.6 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4.2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系统开发环境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4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系统规则定义
        4.4.1 试题库文件数据结构
        4.4.2 在线测试的评分规则
    4.5 小结
第五章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详细设计
    5.1 个性化的用户页面
        5.1.1 用户登录界面
        5.1.2 个性化的学习者主页面
    5.2 教学资源管理
        5.2.1 教学内容浏览
        5.2.2 课程的管理
    5.3 在线测试界面
        5.3.1 在线单元测试
        5.3.2 在线期中/期末考试
    5.4 在线答疑
    5.5 后台考试管理
        5.5.1 试题库的管理
        5.5.2 试卷的生成
        5.5.3 评卷
        5.5.4 考试安排管理
    5.6 在线论坛
    5.7 小结
第六章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测试与维护
    6.1 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测试目的和规则
        6.1.1 测试目的
        6.1.2 系统的测试规则
    6.2 系统的测试环境
    6.3 测试计划和方法
        6.3.1 系统的测试计划
        6.3.2 系统的测试方法
    6.4 实施测试
        6.4.1 界面测试
        6.4.2 集成测试
        6.4.3 功能测试
        6.4.4 性能测试
        6.4.5 安全性测试
    6.5 测试结果
    6.6 系统维护
    6.7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理论力学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题选择
2 组卷算法及组卷策略
3 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1) 题库管理模块完成试题编辑、题库管理、系统配置等功能。
    (2) 抽取试卷模块有抽取随机试卷和手动抽取试卷两种抽取方式。
    (3) 其它模块中含有关于题库管理系统的说明以及设定密码等。
4 结 语

四、工程数学试题库的研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数学测评TIMSS-A的中国本土化实证研究[D]. 练冬兰. 广州大学, 2019(01)
  •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陈爱梅,刁建鹏. 教育现代化, 2018(31)
  • [3]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考试如何激发创新[J]. 卢晓东.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2)
  •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6]“卓越计划”下数理知识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杨丽萍,袁彦东,王向荣,王晓玲,陈永强,刘立娟.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13(04)
  • [7]2062年铸造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应从现在起动[J]. 汤宗成,孙述全,项宁.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2(05)
  • [8]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数据结构》课程在线学习系统[D]. 刘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9]包装机械设计试题库的建设与探索[J]. 王芳,赵美宁,袁艳,曹乐. 包装世界, 2011(01)
  • [10]理论力学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 吴秀娥.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8(Z1)

标签:;  ;  ;  ;  ;  

工程数学试题库的开发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