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电动机励磁机主电路的新设计

同步电动机励磁机主电路的新设计

一、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主回路的新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涛涛[1](2020)在《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的系统改造为背景,按照安全、高效、先进、易维护等原则,为了满足新副井上下人和上下物料的要求,特制定了新副井提升机改造方案,本次改造主要是对整个提升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提升机的电动机进行选型,为了使电动机调速性能好,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副井提升机的电动机,新电动机功率以原电动机的功率作为参考进行选型,通过数学运算,对新选择电动机过载能力进行验算,满足生产需求,选择与新电动机相匹配的减速机、主滚筒、盘闸等机械设备。(二)对电控系统电气设备进行设计,从新副井工业广场变电所引入两趟6KV高压作为提升机的高压电源,采用6台KYN28型开关柜作为高压电源柜,其中2台用于电源进线柜,1台PT柜,2台作为传动装置的高压进行柜,1台作为低压电源的进线柜。直流电动机传动装置采用2台ABB公司生产的DCS800系列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选择平波电抗器使传动装置输出直流更加平稳。为了保护电动机,在电动机与传动装置之间加装快开装置。(三)对电控系统进行软件设计,选用2台S7-400系列PLC作为提升机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编程以提升机发开车信号、系统检查提升机是否具备开车条件、提升机初加速运行、提升机匀加速运行、提升机匀速运行、过减速点后匀减速运行、爬行段逐渐减速至停车点停车的顺序过程作为主程序循环。设计中考虑提升机运行时可发生59个故障,并将这些故障分成四类,提升机根据故障分类做不同响应。(四)上位机监控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wincc人机交互界面组成,在winccexplorer软件中对上位机进行编程,人机交互界面共有提升机运行、历史曲线、故障记录、特殊操作、行控校正五个画面,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提升机各设备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对故障进行归档查询。(五)提升机改造完成后,对提升机进行调试,调试包括传动系统调试、主控系统调试、主控系统与传动系统联调、功能和性能测试。通过对新副井提升机进行改造,可大大提升它的各种安全保护及自动化水平,还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并可以对提升机各个参数及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提高矿井提升机的智能化水平。

高海燕,冯京晓,周威,韩高翔[2](2020)在《变频调速双驱同步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针对大型矿用磨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及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BB ACS6000高压变频器的变频调速双驱同步磨机电控系统,对大型磨机电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并对其传动系统的功能、选型配置及电控回路结构做了介绍;对其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硬件结构、软件设计进行了阐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达到生产要求。

周世炯[3](2020)在《永磁同步电机的改进型MRAS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效率高、转动惯量大、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大功率交流传动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对其的高性能控制依赖于精确的转子位置信息,然而依赖使用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机械式传感器来获得转子位置及转速,使得电机系统体积大,成本高,抗干扰能力下降,近年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转速辨识方法。为了让其能够工作在较低速情况下获得更宽的调速范围,本文针对传统电压模型在电机低速运转时因纯积分器的误差累积及零点漂移的缺陷,基于定子磁链与反电势正交的补偿算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积分器。对比采用一阶低通滤波器、幅值限定积分器等方法去替代纯积分器,本文设计的积分器具有自适应性,能对定子磁链进行实时补偿,并将补偿量自动调整到最优,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从本质上消除了纯积分环节带来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该新型积分器的改进型电压模型,构建基于新电压模型的定子磁链观测器,并结合简化的可调模型搭建了MRAS模型,使得该改进的MRAS算法能够在较低速场合也能有良好的测速性能,使其获得较传统算法更为宽泛的调速范围。此外,在αβ0坐标系下,该MRAS模型以磁链为状态变量,避免微分运算,减小了算法的复杂度,更有利于算法的编程实现。本文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在MATLA/Simulink环境下该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型电压模型的改进MRAS模型能够快速准确的观测磁链并跟踪电机转速。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场合,搭建永磁同步电机和三电平变频器组成的实验平台,控制电路基于DSP28335进行实验,采用该控制方式的三电平NPC变频器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霄[4](2019)在《堆垛机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是集成机械、电气、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系统。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排序、分类、存取等功能;目前在国内和国际的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商业、物流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对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运行效率,信息准确性等也越来越高。堆垛机作为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运行效率决定着整个仓储中心运行效率;目前新设计的堆垛机都要求速度要快,效率要高,安全性要高,这就促使堆垛机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在所有堆垛机的参数中,堆垛机的承重和速度是尤为关键的两个参数,传统的设计方式是堆垛机水平运行采用一个传动电机,但在堆垛机运行速度快,负载重量大的情况下,电机的功率会加大,电机功率加大后,堆垛机整体的尺寸加大,又会影响仓储系统的占地面积。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多电机进行同步驱动的方法,由于堆垛机是一个整体的机械结构,属于刚性负载,在采用多电机驱动时,必须考虑其结构受力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双电机同步驱动时,在保证速度同步的情况下,进行力矩均衡的控制策略。论文主要完成了双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分析,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案可行。论文中最后进行了实际系统的设计,经过实际项目的调试,同步响应时间80毫秒,同步误差率小于千分之2,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陈久伟[5](2018)在《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20年来,轧制工业过程中的电气传动系统已由直流电机控制转向了交流电机控制。特别是大型宽带钢热连轧和冷连轧生产线上,基本都采用了交流电机拖动。原因主要是在于交流电机便于维护,同等功率下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功率利用率高的优点。对于大型宽带钢连轧生产线,交流电机控制基本是三种类型。其一是轧机主传动设计同步电动机拖动,目的是利用同步电动机工作在过励磁的状态下,使电动机处于容型负载性质,有利于工厂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空间矢量控制;其二是对于中等功率状态下的拖动系统,例如立辊轧机、卷取机、飞剪等设备的传动控制,目的是利用交流异步电机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快速的负荷响应,控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磁场定向、电流解耦的矢量控制;其三是对于功率小、电机多的辅助传动系统,例如传输辊道设备的拖动,基本上是采用公共直流母线的变频控制系统。轧制过程中拖动系统具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共性特点,就是负荷频繁突变,例如主轧机咬钢和抛钢、飞剪的剪切动作、卷取机的咬钢上卷等。由于此特点,也为交流电机应用于轧制过程拖动控制带来了伴随性的缺点。即动态速降不可避免,无论采取何种控制手段,速度的动态调整精度必将受限,而对于连续轧机机组,速度的匹配及动态响应性能要求很高,此项缺点必须要予以解决。由理论分析可知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属于典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使用经典的控制理论应用于速度、张力(力矩)控制时,动态响应性能也会受到限制,不能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相媲美。为了利用交流电机拖动系统的优点,克服它自身带来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电气传动系统的外补偿控制方法,达到大型宽带钢连轧机各主要拖动设备控制性能要求,主要创新点及工作如下。提出且设计了一种软测量负荷观测器,从速度给定上给出外补偿控制,在无负荷直接检测装置的前提下,解决了动态速降问题,提高动态速度补偿的精度。由于轧制负荷的突变,虽然有轧制压力的直接检测仪表,而机械和电磁感应原理带来的滞后响应必然存在,会造成外补偿方法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所设计的负荷观测器是基于交流电机自身的电磁力矩突变观测组成,而电机的电磁力矩的变化不仅在于负荷突变时出现,在正常的加减速调整时也会出现,又由于加减速造成的电磁力矩变化是不能由轧制力检测获得,二者之间也无直接的线性关系,故设计软测量负荷观测器,从众多的电磁力矩变化因素中,无滞后地准确获得轧制负荷突变信息,从而给出准确的外补偿控制量。提出且设计了一种卷取张力补偿控制器,在无张力传感器直接检测的前提下,实现了被控对象参数时变时自适应的张力跟踪控制,提高了卷取张力控制精度和自适应性。原因是在轧制过程中,卷取机张力控制精度十分重要,关系到钢卷的卷型、板形质量以及生产的顺行等问题。卷取机在咬钢上卷后,卷径将由小变大连续变化,在不同规格宽度下,转动惯量将产生明显的时变,致使张力控制对象模型时变,此时若采用经典的固定参数线性调节器控制,不能达到全局的张力动态最优化控制,高性能张力响应精度会因此受到限制。本文设计了基于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进行分段补偿;基于自抗扰控制原理的卷取张力跟踪器以及外补偿控制,利用自抗扰理论自身的跟踪性能、扩张状态观测器弱化对象模型参数需求的特点,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无源控制与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相结合的电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提高了调速系统控制品质和减少了功率变换器的容量。首先针对由于负荷突变的电枢反应使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动态过程中,转矩和磁链不能解耦,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下降以及定子电压升高、感性功率角变大致使逆变器的电压、容量增加的问题,采取气隙磁场定向与不追求实时解耦的无源控制解决。其次是弱化交流电机模型非线性控制的复杂性,采取定子励磁电流、转矩电流、转子激磁电流混合调整克服由于轧制负荷频繁突变时,功角震荡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无源性控制与气隙磁场定向的组合设计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稳定裕度与机械阻尼、定子电阻的关系。无源性控制的优点是直接利用电机能量关系,保留电机的非线性结构,抵消无功力简化控制器设计,实现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无奇异点问题。文中对于所提出的方法均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描述和分析,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结果分析,并给出了有关高性能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的综述、分析、归纳与总结。

汪彬[6](2018)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主要研究建立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类型。论文以东风8B型货运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PLC技术进行机车控制系统控制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论文首先对DF8B型内燃机车既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2)结合DF8B型内燃机车电路分析情况,进行PLC控制改造方案的研究,主要根据控制系统逻辑需求,进行了PLC的选型,分配输入输出点,以及外部辅助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研究,对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3)根据机车控制原理,进行了PLC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柴油机启停控制,机车加载控制,重点对内燃机车恒功牵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PLC语言的PID控制方法,并运用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中的CX-Simulator模块对程序进行了仿真研究,对程序语言仿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完善。(4)设计实验验证平台,验证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对比DF8B原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新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控制电路,运用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工具,对电路可靠性进行研究与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基于PLC控制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策略,新型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相较于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扩展便捷等方面。

庄程程[7](2016)在《CKD9B型内燃机车电气传动系统及辅助柜设计》文中研究表明CKD9B型内燃机车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全球功率最大的窄轨内燃机车。本车设计研发应用于新西兰铁路干线,是客、货两用内燃机车。该车运行速度最高100 km/h,机车最大起动牵引力370 kN,使用德国MTU 20V4000R43型柴油机,装车功率2700kW。本文介绍CKD9B型内燃机车的整体结构、性能以及电气传动系统。CKD9B型内燃机车是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其采用交流辅助传动为机车的辅助传动系统,并采用微机控制技术,机车的主要控制元件有主微机控制单元MCU、辅助微机控制单元ACU、柴油机控制单元PAU等。这些技术手段使辅助系统更稳定、简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机车具有黏着控制、主发电机励磁控制、直流辅助发电励磁控制、电阻制动控制等功能通过对影响辅助柜电磁兼容性能因素的分析,从设计方面给出相应的对应策略,从而满足了辅助柜整体对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达到了辅助柜设计要求。

康杰[8](2016)在《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力发电厂中,为保证发电机组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高效地输出电力,向其供电的厂用电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组成这套厂用电供电系统的厂用设备也越来越多。又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煤耗相对小、厂用电率低、大容量燃煤机组将越来越多地投入电力市场。因此,有必要对火电厂厂用电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保证厂用电系统在火电厂中稳定安全地运行。本文以某火电厂单台机组容量660MW的空冷机组为例,对厂用电设计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1)分析了厂用电系统主接线电压等级配置,对厂用负荷进行了详细统计计算,对厂用电系统中的断路器、接触器选型问题进行研究并选择其适用型号,以空冷变压器为例对高压厂用电源进行设计研究。确定了厂用电系统10.5-6.3kV两级电压等级的最优接线方式,选择了主要电气设备。(2)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厂用电切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厂用电动机切换暂态过程(工作母线失电过程和备用电源投入过程)仿真计算,给出了大型感应电动机故障极限切除时间和备用电源临界投入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备用电源临界投入时间。(3)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抑制励磁涌流的内插电阻法和并联合闸电阻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合闸初相角为0,选取电阻阻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断路器并联合闸电阻法更优于内插电阻法;断路器并联合闸电阻法的削减率高于内插电阻法,断路器并联合闸电阻法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励磁涌流峰值衰减到额定稳态范围内,其电流的衰减速度快于内插电阻法,这样能够使系统更早的趋于稳定。

尹小军[9](2015)在《酸轧线拉矫机传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拉矫机在现代冶金企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机电组合设备。通过拉伸、弯曲鳞化钢带表面的氧化铁皮层,改善原料板型,提高酸洗性能。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产品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拉矫机前后张力辊驱动方式的不同,目前应用的拉矫机分为四类:直接传动式、机电混合式及机械传动式、液压传动式。首钢迁钢硅钢酸轧机组拉矫机为机电混合式结构,其传动系统控制采用交直交变频控制,延伸率由辊系的速度差形成,该辊采用速度控制模式。拉矫机单独驱动的传动辊是采用转矩控制的,提供系统设置的张力值。拉矫机辊系张力较大,设备投产一段时间后,随着机械设备磨损,尤其是辊面磨损,引起带钢线速度的控制精度下降,直接导致内部张力的波动、延伸率控制异常,影响生产工艺指标。分析该产线酸轧机组拉矫机传动控制中ASR速度控制环节、ACR电流控制环节的参数设计,从电气传动控制上进行分析,优化控制方案,在速度控制环节上增加拉矫机辊系速度补偿环节,消除该张力异常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两电平变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该拉矫机传动系统交-直-交两电平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作了分析。从两电平交直交变频器工作原理入手,解析拉矫机传动系统中矢量控制的应用实现。本系统依据八种基本电压矢量的线性组合,获得更多的与基本空间矢量相位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最终构成一组等幅不同相的电压空间矢量,包括扇区判断、基本矢量的选取、作用时间的计算、矢量作用顺序及开关状态顺序,等效合成目标空间电压矢量,最终形成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时序。本系统控制软件分成两部分,上位机监控显示程序和下位机控制执行程序。上位机负责传动电机转速给定、张力电流给定以及速度反馈和电流反馈接收。下位机传输速度、电流数据,以及电压、电流转换计算,进行实时控制调节。主程序运行初始化后,中断子程序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串行中断子程序、PWM中断子程序以及故障保护中断子程序。

王智,甘朝晖,段宗胜[10](2014)在《基于FPGA的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设计》文中提出现有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主要是以单片机、PLC等微控制器作为励磁装置的主控单元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稳定性不够强、速度受到制约等缺点。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采用集成度高,并行工作,处理信号稳定的FPGA芯片作为励磁装置的核心控制器。在硬件构架上,介绍了主控单元的电路结构及其作用;在软件设计上,实现了励磁装置的整个功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主回路的新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主回路的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提升机改造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提升机机械部分改造
    2.1 技术改造目标
    2.2 机械部分改造方案
    2.3 电动机选型
    2.4 提升系统计算和校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中压开关柜
    3.2 全数字直流传动调速控制系统
    3.3 低压供电系统
    3.4 与液压站接口
    3.5 与润滑油站的接口
    3.6 操作台
    3.7 上位机监视系统
    3.8 传感器
    3.9 视频监视系统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提升机工艺控制及监视保护系统
    4.2 下位机PLC编程
        4.2.1 地址分配
        4.2.2 PLC硬件组态
        4.2.3 主程序梯形图设计
    4.3 上位机编程
        4.3.1 上位机监视系统
        4.3.2 上位机界面设计
第五章 系统的现场调试
    5.1 直流传动系统调试
    5.2 主控系统调试
    5.3 主控系统与传动系统联调
    5.4 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
    5.5 视频监视系统的调试
    5.6 PLC断电程序丢失恢复方法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变频调速双驱同步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双驱同步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传动系统的设计
    2.1 传动系统的功能设计
        (1) 重载软启动功能
        (2) 平滑停车功能
        (3) 自动定位功能
        (4) 双驱负载平衡功能
        (5) 爬行功能
        (6) 板结检测功能
        (7) 防板结抖开功能
    2.2 传动系统主回路结构
    2.3 传动系统的选型配置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1) 多样化的工作模式
        (2) 低压电动机的控制与保护
        (3) 远程分站 I/O 的选用
        (4) 开放式工业以太网技术
        (5) 实时监控和故障报警记忆功能
        (6) 急停按钮的配备
        (7) UPS 不间断电源的使用
    3.2 硬件设计
    3.3 软件设计
        (1) 中间控制层 PLC 程序设计
        (2) 上位机画面部分设计
4 应用
5 结语

(3)永磁同步电机的改进型MRAS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概述
        1.2.2 适用于中、高速运行的控制方法
        1.2.3 适用于零速和低速运行的控制方法
        1.2.4 复合控制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原理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矢量控制
        2.1.1 坐标变换
        2.1.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1.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2.2 基于新型积分器的定子磁链观测器设计
        2.2.1 基于自适应补偿算法的新型积分器设计
        2.2.2 基于新型积分器的电机定子磁链观测器
    2.3 基于新型磁链观测器的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3.1 MRAS自适应模型结构的建立
        2.3.2 MRAS自适应模型参数辨识
    2.4 基于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的仿真研究
    3.1 基于新型积分器的定子磁链观测器的仿真研究
    3.2 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的实验研究
    4.1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4.1.1 三电平变频器主电路的设计
        4.1.2 DSP控制电路的设计
        4.1.3 采样电路的设计
    4.2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4.2.1 系统软件的基本结构
        4.2.2 基于DSP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4.2.3 基于MRAS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算法设计
    4.3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堆垛机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巷道堆垛机简介
        1.1.1 巷道堆垛机的分类
        1.1.2 巷道堆垛机的技术现状
        1.1.3 巷道堆垛机的发展趋势
    1.2 多电机传动的研究现状
    1.3 电气同步控制分析
        1.3.1 串行控制分析
        1.3.2 并行控制分析
        1.3.3 交叉耦合控制分析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刚性负载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模型
    2.1 同步伺服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1 同步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
        2.1.2 同步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2.2 同步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矢量控制中的三种坐标系
        2.2.2 同步伺服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3 同步伺服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4 同步伺服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5 同步伺服电机的运动方程
    2.3 刚性负载双电机控制策略
        2.3.1 双电机转矩分配方案
        2.3.2 同步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第三章 堆垛机双电机控制算法的研究
    3.1 堆垛机控制系统介绍
        3.1.1 功能描述
        3.1.2 堆垛机位置控制
        3.1.3 堆垛机速度控制
    3.2 双电机同步控制设计
        3.2.1 双电机同步控制策略
        3.2.2 双电机同步控制设计
        3.2.2.1 速度差反馈原理
        3.2.2.2 速度差反馈控制器设计
    3.3 同步控制效果仿真
        3.3.1 电机参数离散性影响
        3.3.2 负载扰动影响
        3.3.3 电流环扰动影响
第四章 堆垛机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4.1 硬件设计
    4.2 软件设计
        4.2.1 伺服控制器初始化设置
        4.2.2 IPOS应用程序的编程
        4.2.3 同步控制程序
    4.3 实验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 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研究工作
    2.1 概述
    2.2 标量控制
    2.3 矢量控制
    2.4 直接转矩控制
    2.5 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
        2.5.1 基于状态反馈解耦和完全(精确)线性化的交流电动机控制
        2.5.2 基于反步法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控制
        2.5.3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2.5.4 基于无源性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2.5.5 自抗扰技术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2.6 定子磁链的计算和观测
        2.6.1 开环的计算方法
        2.6.2 观测器方法
    2.7 感应电机DTC系统的磁链与转矩控制
    2.8 感应电机的负荷观测器
    2.9 本章小结
3 交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3.1 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3.1.1 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3.1.2 交流异步电动机二相静止DQ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3.1.3 交流异步电动机二相同步旋转MT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3.2 考虑铁损耗的交流异步电机非线性模型
    3.3 电励磁同步电机基本数学模型
        3.3.1 同步电动机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3.3.2 同步电动机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4 电励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定向无源性控制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无源控制理论基础
        4.2.1 无源性的概念
        4.2.2 系统的无源性和稳定性
    4.3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4.3.1 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模型定义
        4.3.2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电气-机械EL数学建模
        4.3.3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电气系统EL数学建模
    4.4 电励磁同步机气隙磁场定向无源控制策略
        4.4.1 基于全阶EL模型的电励磁同步机气隙磁场定向PBC策略
        4.4.2 基于电气EL模型的交流电机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5.2.1 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主要特点
        5.2.2 直接转矩控制中电磁转矩控制
        5.2.3 直接转矩控制中定子磁链控制
        5.2.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5.2.5 直接转矩控制分析
    5.3 软测量的负荷观测器设计和前馈补偿控制应用研究
        5.3.1 负荷突变DTC系统速度响应分析
        5.3.2 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的设计与前馈速度补偿控制
        5.3.3 无活套轧制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卷取机间接张力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自抗扰ADRC基本理论
    6.3 卷取机DTC张力系统
        6.3.1 热连轧带钢卷取张力模型
        6.3.2 间接型张力控制方法
    6.4 基于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的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策略
        6.4.1 多模型切换自适应设计
        6.4.2 基于软测量观测器的多模型切换与自适应设计
        6.4.3 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
    6.5 负荷观测器设计与速度补偿自抗扰控制研究
        6.5.1 观测器设计
        6.5.2 转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6 卷取机张力控制实验与分析
        6.6.1 实验设备规格及说明
        6.6.2 实验数据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东风8B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2.1 机车主电路
        2.1.1 牵引工况
        2.1.2 电阻制动工况
        2.1.3 自负荷试验工况
        2.1.4 主电路保护电路
    2.2 辅助电路
        2.2.1 柴油机启动电路
        2.2.2 辅助发电回路
        2.2.3 空压机电路
    2.3 机车控制电路
        2.3.1 机车起动
        2.3.2 柴油机调速电路
    2.4 励磁电路
        2.4.1 励磁控制理论分析
        2.4.2 微机励磁控制电路
        2.4.3 测速发电机控制励磁电路
    2.5 机车保护电路
        2.5.1 机油压力保护
        2.5.2 柴油机油水温度保护
        2.5.3 曲轴箱压力保护
    2.6 柴油机控制系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介绍
        3.1.1 PLC的发展
        3.1.2 PLC的组成
        3.1.3 PLC编程语言
        3.1.4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3.2 PLC选型
        3.2.1 输入输出统计
        3.2.2 PLC型号选定
    3.3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4 其它外部工作电路
        3.4.1 开关电源
        3.4.2 信号调整模块
        3.4.3 固态继电器
        3.4.4 励磁调节模块
        3.4.5 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
    3.5 PLC点位分配
        3.5.1 PLC输入
        3.5.2 PLC输出
        3.5.3 PLC的 I/O接口与外部电路设计
    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6.1 系统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3.6.2 干扰的防护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仿真
    4.1 柴油机控制和保护电路
        4.1.1 燃油泵控制电路
        4.1.2 柴油机起动控制电路
        4.1.3 柴油机调速
        4.1.4 柴油机停机
    4.2 辅助发电控制
        4.2.1 直流辅助发电控制电路
        4.2.2 直流固定发电
    4.3 机车加载控制
        4.3.1 换向控制
        4.3.2 加载控制
    4.4 保护及其它卸载故障
    4.5 PLC恒功励磁控制
        4.5.1 PID控制理论分析
        4.5.2 恒功率曲线的初始化
        4.5.3 模拟量的采集
        4.5.4 恒功励磁控制
    4.6 PLC控制程序的软件仿真
        4.6.1 程序的编译
        4.6.2 程序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5.1 系统的实验验证
        5.1.1 实验方案设计
        5.1.2 实验平台搭建
    5.2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5.2.1 控制电路的对比
        5.2.2 控制电路可靠性的估算
    5.3 PLC控制系统研究实现的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CKD9B型内燃机车电气传动系统及辅助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燃机车的介绍
    1.2 国内外内燃机车的发展
    1.3 出口新西兰机车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1.4 CKD9B型内燃机车主要技术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KD9B型内燃机车总体及性能特征
    2.1 机车总体布置
    2.2 机车主要应用条件
    2.3 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2.4 机车主要部件技术参数
    2.5 机车性能特征
        2.5.1 机车牵引特性计算
        2.5.2 机车制动特性计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KD9B型内燃机车电气传动系统设计
    3.1 主传动牵引系统
    3.2 辅助传动系统
        3.2.1 直流辅助控制系统
        3.2.2 交流辅助控制系统
    3.3 控制系统
        3.3.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3.3.2 机车的各传感器
        3.3.3 机车保护和报警功能
    3.4 控制回路
        3.4.1 柴油机控制回路
        3.4.2 机车运行控制回路
        3.4.3 机车照明回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KD9B型内燃机车辅助柜设计
    4.1 辅助柜柜体设计
        4.1.1 结构形式
        4.1.2 确保柜体结构的机械强度以及其均衡性
        4.1.3 柜体结构的刚度及其稳定性
        4.1.4 柜体结构的耐久性
    4.2 电磁兼容设计
        4.2.1 电气元件布局设计
        4.2.2 辅助柜的电缆布线设计
        4.2.3 电气柜电磁兼容性能测定
    4.3 辅助柜的试验
        4.3.1 试验顺序
        4.3.2 试验条件
        4.3.3 试验内容
        4.3.4 辅助柜恢复
        4.3.5 辅助柜对地绝缘试验
        4.3.6 辅助柜耐压试验
        4.3.7 辅助柜动作实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厂用电系统概述及接线原则
        1.1.2 厂用电源切换的特殊性
        1.1.3 厂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1.1.4 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厂用电系统主接线设计
    2.1 空冷机组厂用电电压选择
        2.1.1 该系统电压等级三种配置方案
        2.1.2 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2.2 该空冷机组厂用负荷计算分析
    2.3 部分厂用设备的选择
        2.3.1 断路器选型
        2.3.2 接触器选型
    2.4 厂用电主接线设计研究
    2.5 高压厂用电源设计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厂用电切换对电动机影响的仿真分析
    3.1 PSCAD/EMTDC简介及感应电动机模型
        3.1.1 PSCAD/EMTDC简介
        3.1.2 PSCAD/EMTDC感应电动机模型
    3.2 仿真系统及具体参数
    3.3 厂用电源切换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3.3.1 工作母线失电过程分析
        3.3.2 备用电源投入过程分析
    3.4 厂用电动机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3.4.1 故障极限切除时间
        3.4.2 备用电源的临界投入时间
    3.5 本章小结
4 厂用变励磁涌流及削弱方法研究
    4.1 励磁涌流概述
        4.1.1 合闸初相角α
        4.1.2 断路器并联合闸电阻法
        4.1.3 内插电阻法
    4.2 励磁涌流仿真分析对比
        4.2.1 变压器空载投入仿真分析
        4.2.2 并联合闸电阻仿真分析
        4.2.3 内插电阻法仿真分析
    4.3 两种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9)酸轧线拉矫机传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拉矫机传动系统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酸轧拉矫机传动控制类型
    2.1 引言
    2.2 拉矫机传动装置的分类比较
    2.3 酸轧机组机电式传动系统总体结构
    2.4 拉矫机传动系统参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酸轧拉矫机控制系统研究
    3.1 引言
    3.2 拉矫机传动系统
    3.3 系统控制回路组成
        3.3.1 控制板信号接口
        3.3.2 HTO910AVR板控制信号输入输出
        3.3.3 HTO270DRIVE板、HTO820GATE板控制信号
    3.4 酸轧拉矫机控制方案研究
        3.4.1 电流转速双闭环控制
        3.4.2 前馈控制与DROOP控制
        3.4.3 拉矫机辊系速度补偿
        3.4.4 加速度与机械损失的补偿
        3.4.5 拉矫机传动系统矢量控制方法
        3.4.6 拉矫机传动控制框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拉矫机传动矢量控制研究
    4.1 交-直-交变频器控制原理
    4.2 空间电压矢量SVPWM波形的生成
        4.2.1 SVPWM的工作原理
        4.2.2 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
        4.2.3 电压空间矢量所在区间判断
        4.2.4 开关向量作用时间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拉矫机传动控制软件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5.2 串行中断服务程序
    5.3 PWM中断服务程序
    5.4 故障中断服务程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FPGA的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硬件设计
    2.1 励磁装置功率电路
    2.2 励磁装置控制电路
        2.2.1 同步电路
        2.2.2 转差检测电路
        2.2.3 数据采集电路
        2.2.4 触发电路
        2.2.5 故障指示电路
        2.2.6 串口通信电路
3 励磁调节器软件设计
4 实验结果

四、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主回路的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D]. 赵涛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变频调速双驱同步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高海燕,冯京晓,周威,韩高翔. 矿山机械, 2020(07)
  • [3]永磁同步电机的改进型MRAS控制研究[D]. 周世炯.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2020(11)
  • [4]堆垛机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D]. 王霄.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5]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D]. 陈久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6]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D]. 汪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CKD9B型内燃机车电气传动系统及辅助柜设计[D]. 庄程程. 大连交通大学, 2016(12)
  • [8]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D]. 康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9]酸轧线拉矫机传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 尹小军. 东北大学, 2015(06)
  • [10]基于FPGA的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设计[J]. 王智,甘朝晖,段宗胜.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4(09)

标签:;  ;  ;  ;  ;  

同步电动机励磁机主电路的新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