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韩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第三届中韩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一、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侯叶[1](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孟德楷[2](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研究指明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王禹[3](2012)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文中提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南隔图们江与朝鲜邻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的友好邻国。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是朝鲜半岛南部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后从对峙国家发展成为友好邻邦。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在地缘、人缘方面有着特殊关系,地缘方面,它们都位于东北亚中心交汇点,处于连接中、朝、俄、韩、日等国陆海运输通道的枢纽。人缘方面,延边朝鲜族的祖先来自朝鲜半岛,多数人与朝鲜、韩国人有血缘亲属关系。冷战时期,在中朝两国坚持战斗友谊,兴衰于共中曲折发展的大框架内,延边州成为我国与朝鲜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在中韩两国从严重对峙状态逐渐转向缓和的关系中,延边州开始与韩国进行了民间交流。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伴随着冷战解体,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全世界宣布:由UNDP支持,周边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三角洲地区。图们江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开辟东北亚海、路、空国际通道,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国际合作。从此,图们江区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延边州、朝鲜罗先地区以及俄罗斯沿海洲成为多国合作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们江开发为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图们江开发论证准备和开发阶段,中朝两国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经过高层互访,将两国关系推进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为延边州与韩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延边州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加强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辟了珲春.罗津-束草的陆海客货联运航线、珲春-清津-日本西海岸诸港的定期班轮和珲春-罗津-釜山-新泻的集装箱航线,又开通了珲春-波谢特-釜山-秋田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至此,延边州初步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借港出海”战略,为延边州、吉林省乃至东北的振兴创造了新机遇。区域国际陆海通道的开辟,使延边州扩大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和合作,在经贸、劳务、旅游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由于东北亚区域还存在着冷战遗产的影响,区域各国的合作深受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等诸因素的制约,开发经费的支出依然局限于地方政府行为等原因,远远没有达到UNDP所预定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图们江开发,2005年9月,图们江开发五个成员国在长春签署“大图们江行动计划”,将图们江开发项目提升为大图们江行动计划。经过中朝频繁的高层交往,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直接推动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与合作,使延边州租借罗津港一号码头,进一步扩展了延边州的“借港出海”战略。与此同时,中韩高层频繁往来将中韩两国关系提升为新世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不久,延边州与韩国开通了延吉-首尔、上海-延吉-釜山和延吉-青州直航航线。对外通道的扩展促进了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延边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9年11月,我国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延边州成为我国第一个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和示范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关键,是加强和扩展图们江区域对外国际通道,使延边州充分发挥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窗口作用。延边州在积极保障珲春—扎鲁比诺—新泻—束草四国联运航线运营的基础上,与朝鲜、韩国紧密合作,打开了珲春-罗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跨境运输通道,成功对接了延吉-韩国-日本的空中航线。中、俄、朝环形跨国旅游的启动,也是延边州与朝鲜、俄罗斯联合开办的边境旅游新亮点。展望未来,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中朝两国关系将继续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方向发展,中韩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不断得到深化。在中朝、中韩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下,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在开辟东北亚五国陆海通道、开辟新欧亚大陆桥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过程中,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将加强交流,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互补资源,在合作中一定会达到双赢目的。

管延江[4](2010)在《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1988年韩国“北方政策”的实施,尤其是1992年中韩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立,使中韩经贸和劳务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延边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对韩劳务输出迅猛发展,对外劳务收入已连续多年超过地区财政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延边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成为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催化剂为中韩建交下的国际环境。而事实上,延边地区与朝鲜半岛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渊源和人员交往,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形成和发展,才是推动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决定力量。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大批朝鲜人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东北,逐渐在今延边地区形成了朝鲜族主要聚居地。期间,无论是早期农业生产、抗日和解放战争,还是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延边朝鲜族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在与朝鲜半岛的往来过程中,形成了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特殊优势,包括延边朝鲜族聚居地独有的人脉优势、民族优势、语言优势、文化优势等等。根据国际劳动力移动推拉理论,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拉力主要来自韩国与延边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收入差别,推力主要来自延边的劳动力剩余和鼓励政策;根据国际劳动力移动均衡理论,韩国缺乏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延边同韩国产业结构与工资水平的差异、延边劳务人员赴韩的强烈愿望等因素,成为延边发展对韩劳务输出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劳动力移动效益理论,获取投入后的高回报成为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直接动力,同时考虑了目的地韩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文化认同。延边对韩劳务输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初期发展、快速发展和成熟发展三个阶段。劳务输出途径主要有前期个人携带货物往来、政府组织外派、中介组织外派及相当数量的非法滞留。在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延边劳务市场尚不完善,一度经历了出国劳务人员被诈骗案多发期。随着韩国引进外籍劳工政策的调整和延边劳务市场的不断规范,延边对韩劳务输出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劳务输出人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等,只能就业于脏、险、累的3D行业。同时受研修生和非法滞留身份的限制,不能得到合法的劳动保障,一些薪酬纠纷、工伤事故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行维权,给劳务输出人员带来经济损失,也给韩国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在促进延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荣延边地区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韩国缓解就业矛盾、改善产业结构、发展公共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延边过去作为老、少、边、穷地区,近二十年的发展速度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程度,明显快于同类地区。延边州能够在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名列前茅,成为全国模范自治州,其首府延吉市成为吉林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其中劳务经济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由于延边赴韩劳务市场相对不够成熟,劳务人员数量庞大,且长期居留国外,由此引发了延边地区劳务市场不规范、过度消费现象严重、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家庭婚姻矛盾突出、留守子女教育缺位等诸多现实问题。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在经历了初期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已逐步进入理性、平稳、健康、和谐发展阶段。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韩币贬值和韩国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必将影响在韩劳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和新派劳务人员的数量,同时韩国雇佣许可制、访问就业制的实施,也给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实施,使延边地区再度成为东北亚经济互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当前延边对韩劳务输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立健全劳务人员保障机制,积极扶持中介服务机构,盘活对韩劳务输出收入,引导外出归国人员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使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真正实现延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祝滨滨[5](2009)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欧盟和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东北亚各国也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各种经济合作机制,积极追赶区域经济的发展潮流。由于历史时期东北亚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导致现实条件下的地缘政治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较欧美地区更为复杂,这也为区域的整合发展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无影响。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找到各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则表面化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学术界始终关注并积极推动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展开多方面的探索,但大都针对现实提出的问题或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热点也多集中在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上,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大体一致,即从背景、条件、制约因素到问题、对策、展望等,但现有条件产生由来是什么?制约因素是如何生成的?经济演变的动因何在?诸如此类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获得系统性、机理性的解答,缺乏从时空角度对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及格局演变的系统分析。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与格局的演变过程,探究影响这个过程和格局形成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把握各国关系的主要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加科学的提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根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社会背景和各国对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课题;阐述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国际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相关的国际区域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阶段的总结和概括。第二章:相关的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以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从概念入手,将分工与合作的演变历程纳入理论体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本章概括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历史过程,即从古代到近代时期东北亚地区区域关系的巨大变化,再到冷战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最后是开放与合作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及地区合作开发情况。第四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格局。这一部分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演变的结局,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它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要素配置格局,区域产业结构格局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格局三部分。第五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与格局形成的机理分析。分析地理位置的相关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促进区域经济关联与合作的影响;分析古代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变化存在现实的意义;阐述近代东北亚的政治关系对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从现代经济关系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产业梯度差异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揭示出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利益需求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合作时各方博弈的要点所在;研究制度、体制的差异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约束;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完善。第六章: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演进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基础上,选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路径;最后为区域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东北亚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提出建议。

都晓岩[6](2008)在《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外尚没有专门针对海洋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产业布局和港口区位问题在两个领域。其中,港口区位问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课题展开:一是单一港口区位选址问题;二是单一港口空间结构演化问题;三是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问题。影响海洋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因素、地理位置、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海洋产业布局应遵守以下原则:陆海统筹,协调发展;遵守地域分工规律,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发展;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守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产业集群意识,促进产业集聚;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不同海洋产业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海洋渔业为资源指向,海盐及盐化工业为气候指向,海洋船舶工业为资金和智力指向,海洋油气工业为资源指向,港口业为地理指向和自然条件指向,滨海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水平指向和资源指向。海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是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经济和本地化经济是推动海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制。海洋产业布局有四种模式:均质模式、专业化模式、层级模式和点轴模式。对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墨西哥湾三个案例地区进行分析可获得以下启示:海洋产业布局需因地制宜;海洋产业布局具有海陆一体化倾向;海洋产业具有集聚倾向;专业化和集中化是现代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趋势,应以区域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思考一个区域的港口布局,船公司在当今货主、港口、船公司三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港口布局应更多考虑船公司的区位决策因子,并引导船公司的区位行为,以货主、港口、船公司三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安排区域港口布局;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需要国际合作。目前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的总体布局宜采取“点状”布局模式。泛黄海地区沿海可划分为三级海洋综合经济区:一级海洋综合经济区4个,二级海洋经济区8个,三级经济区14个。今后泛黄海地区海洋捕捞业布局应进一步控制近海海洋捕捞强度;海水增养殖业布局可以按照“四带六区”的总体格局进行勾画。泛黄海地区船舶布局的基本思路是:大力打造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两大造船工业基地,同时立足地方造船工业发展基础,适度发展地方造船工业,逐步形成以两大造船集团为主体,以两大造船基地为依托,大型骨干船厂快速发展,中小型船舶企业加快发展,各类配套企业和相关机构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泛黄海地区多数盐田和盐化工企业集中在辽东湾、莱州湾、长芦和两淮四个传统产盐区。今后泛黄海地区海盐业的布局应维持目前辽宁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和两淮盐区四大盐区的总体布局,但可以根据各盐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山东盐区面积,稳定长芦和辽宁盐区面积,适当缩减两淮盐区面积。渤海是泛黄海地区油气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油气产区。今后应将渤海建设成为我国综合性的石油工业基地。以曹妃甸港、天津港、大连港、营口港等大中型港口原油码头和原油库的建设为契机,打造辽宁、天津、河北沧州和唐山以及鲁北四个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加快对渤海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与“西气东输”和“南气北输”交相呼应的局面。泛黄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四大港口群,港口等级体系逐渐形成,但仍未摆脱支线港地位,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发展不平衡,港口体系功能不完善,今后该地区港口布局应遵照《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业还处于点状格局形成阶段。今后应确立“以点状布局为主导、线状布局为辅助”的总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上海、天津、青岛、大连4个中心城市;烟台、秦皇岛、锦州、葫芦岛和连云港5个次中心城市。为确保布局方案的实施,今后泛黄海地区应强化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思维,加强海洋基础工作,制定产业布局政策干预和引导海洋产业布局,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确立海域使用相关制度,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李相熔[7](2007)在《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韩国、加拿大三国无论是在自然资源、文化、外交,还是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若干共同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表现在:(1)在文化方面,三国都比较崇尚和平,并倾向于采取温和政策来解决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2)虽然三国明显属于外向型经济,但对外经济贸易的依赖度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比较大。(3)虽然经济上都对外资有所戒备,但外资在金融领域和工业领域对三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影响都比较大。(4)三个国家的经济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不同之处表现在:(1)中国和韩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属于“东方威权主义”类型,而加拿大则属于相当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2)三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差异迥然,例如中国和韩国的人均自然资源非常贫乏,而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则极为丰富,地大物博且人口稀少。(3)三个国家的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去甚远。中国属于过渡型经济,或者说处于“转轨期”;韩国也正处于产业升级的特殊时期,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韩国的经济贸易体制的更新换代进展神速,相反加拿大经济不存在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尽管NAFTA对于贸易体制有很大的冲击,且没有类似于中韩的历史包袱。经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决定了三国长时期内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值得有关人士更多地发掘和实现三国“合作竞争”的巨大潜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及全球化,21世纪的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加拿大、韩国三国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崔军[8](2004)在《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东北亚地缘经济体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制度及地缘文化的显着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的存在,势必促使各国建立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实现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地缘经济合作。本论文借鉴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世界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突出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主线,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条件、合作现状、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及其协调机制,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以及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对策及建议,着重对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框架结构如下: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探析。首先对地缘经济、地缘经济体、地缘经济一体化等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论述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的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相关区域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理论等。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最后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及东亚地缘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分析。侧重研究了区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地缘经济环境与地缘文化环境、各成员体构成,并探讨了其相关区域政策体系。 <WP=208>第三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探析。首先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其现实性及现状特征进行了评述分析;其次系统评价了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现状;最后定性与定量结合详尽地评述了东北亚各经济体的双边地缘经济关系。第四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探讨了资源开发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科技合作、人力资源合作及生态环境建设合作问题。第五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核心区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研究了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新进展、其发展机制、总体思路与任务,尤其是对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模式及前景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六部分,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在探讨了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原则及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该区的诸种发展模式与协调机制。第七部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首先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目标、立场和原则及其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然后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及其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框架对策与建议。本论文探讨的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以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支撑的。这是因为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是以其6个经济体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并相应扩展到地缘经济合作或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而使其具有区域经济、地缘经济和国际经济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的特点。地缘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地缘经济学可以借用地理学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区域等理论观点,来研究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地缘经济体,探索其时空演变过程的特征、运作方式与协调机制并认识其地缘规律。与此同时,地缘经济学还借助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WP=209>观点,探讨地缘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为此,笔者认为,以地缘经济思想认识和探讨东北亚各经济体合作的过程、时空关联及其规律,更能反映和把握其实质内容。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和视野,笔者力图在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研究基础上,即对地缘特点十分突出的东北亚地理空间合作的行为主体与客体的某些理论问题与实证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模式、合作领域及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尤其是突出地缘经济思想和对地缘经济规律的认识,这对于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我国地缘经济学及其主要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看,本论文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区域经济与地缘经济有机结合,强调利用国内资源与市场同国外资源与市场有机结合,提倡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主张东北腹地经济、珲春口岸经济和发展俄朝港口经济相结合,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同时,在国内对图们江开发进行大量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从图们江上走出去,将俄罗斯贝加尔湖水引进来”,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对维护国家主权与确保国家资源安全意义深远。同时,又使“走出去”与“引进来”富有新的含义,并在强调利用已有的UNDP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应充分认识并启动“振兴中国东

中咨协会国际合作部[9](2004)在《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文中提出

王亚栋[10](2002)在《能源与国际政治》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际政治也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能源与国际政治的关系进行历史的理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各国能源战略以及国际能源战略竞争形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确立中国的能源战略、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本文从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入手,论证了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导致了能源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作用。正因为能源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各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制定、实施了不同的能源战略,各种能源战略之间的竞争引发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和发展。在明了世界能源大形势大格局的情况下,中国也制定出自己的能源战略以维护中国21世纪的能源安全。由此,形成了层层相扣的递进式结构,各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能源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能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能源与国际政治发生关系并进而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也是我们整个“能源与国际政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的研究以对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为切入点。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回顾世界能源开发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以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展开对能源的分析。对能源与科技革命、能源与人类文明、能源与经济增长、能源与国际贸易等关系探讨则具体论证了能源对人类生活、生产等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这对能源和国际关系也不例外。能源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决定了它势必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能源既是国际政治竞争中的重要目标,又是达到一些战略目标的有效的、必要的手段。同时,能源因素不仅参与了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塑造,而且还是在国际政治格局变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能源在国际冲突和战争中的作用是能源直接影响国际关系的最佳例证,而能源价格波动则对国际关系产生着更长期和深<WP=3>刻的影响。能源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载体是世界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本文有目的地选择了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如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欧佩克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展开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象美国就侧重于分析其能源现状以及其国内能源政策,特别是重点分析美国在全球构筑的能源战略框架。“欧佩克”一节则不仅分析其现在的能源政策,还对它建立发展以来的政策做简要的历史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它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求对欧佩克的能源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世界各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的介绍、评价,为进一步分析世界能源战略竞争的整体形势与格局打下了基础。各国能源战略的相互影响与竞争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从墨西哥湾时代演变到波斯湾时代,又进一步发展到中心与外围对峙的新格局。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世界能源心脏地带和能源战略枢纽国家,并出现了能源全球化与地区化并存的新趋势。由于中东、中亚地区已经或即将对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之加以重点分析。了解世界能源战略竞争形势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能源安全。明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供应、消费现状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前提。针对中国能源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本研究详细论证了21世纪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应采取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分析了能源因素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最后总结提出了维护中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十大政策建议。

二、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动机、目的及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有所拓展和突破的内容
    1.4 论文选题的内容概述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2.1 延边州自然状况及其社会特点
        2.1.1 延边州历史沿革与自然状况
        2.1.2 延边州的地缘特点与资源优势
        2.1.3 改革开放初期延边州的发展
    2.2 图们江开发前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合作关系
        2.2.1 中朝高层互访与双方关系的发展
        2.2.2 延边州与朝鲜的人缘、地缘关系
        2.2.3 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合作关系
    2.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的建立
        2.3.1 冷战时期从对峙趋向缓和的中韩关系
        2.3.2 延边州与韩国的特殊人缘关系
        2.3.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的开始
        2.3.4 小结
第三章 图们江开发时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3.1 UNDP图们江开发计划与延边州的开发
        3.1.1 UNDP图们江开发计划的提出与促进
        3.1.2 中国的图们江开发计划及其实施
        3.1.3 延边州的图们江开发及经济发展
    3.2 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发展
        3.2.1 中朝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关系
        3.2.2 朝鲜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3.2.3 延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扩大
    3.3 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
        3.3.1 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3.3.2 韩国对图们江开放开发的支持
        3.3.3 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合作发展
        3.3.4 图们江开发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3.3.5 小结
第四章 大图们江开发时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4.1 大图们江开发中延边州的地位
        4.1.1 《长春协议》的签订与大图们江开发
        4.1.2 中国《长吉图规划纲要》战略的提出
        4.1.3 延边州深化通道建设加快开发步伐
    4.2 延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新发展
        4.2.1 传统友谊基础上的中朝关系新发展
        4.2.2 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与合作的扩大
        4.2.3 延边州与朝鲜在“借港出海”中的合作
    4.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的发展
        4.3.1 中韩全面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3.2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步伐的加快
        4.3.3 韩国对延边州对外开放的支持
        4.3.4 小结
第五章 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发展展望
    5.1 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关系发展趋势
        5.1.1 共同利益框架中的中朝关系发展趋向
        5.1.2 日益扩大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走向
    5.2 延边州与朝鲜、韩国深化合作关系的前景
        5.2.1 延边州与朝鲜在新项目中将扩大合作
        5.2.2 环形跨境旅游将促进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合作
        5.2.3 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将强化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合作
    5.3 推进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合作的建议
        5.3.1 促进延边与朝鲜关系的建议
        5.3.2 促进延边与韩国关系的建议
        5.3.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4)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际劳动力移动理论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依据及可行性
    1.4 创新和难点
    1.5 内容概述
第二章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2.1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的形成及其特点
        2.1.1 延边地区的历史沿革
        2.1.2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的形成
        2.1.3 朝鲜族人民对延边地区的开发与贡献
        2.1.4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的历史特点
    2.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发展历程
        2.2.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成立
        2.2.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发展
        2.2.3 延边与朝鲜半岛的往来状况
    2.3 中韩建交与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兴起
        2.3.1 中韩关系的解冻与双边关系的全方位发展
        2.3.2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诸多因素的分析
第三章 国际劳动力移动理论及韩国和延边劳务政策
    3.1 国际劳动力移动理论与延边对韩劳务输出
        3.1.1 国际劳动力移动理论与中国对外劳务合作
        3.1.2 国际劳动力移动行为理论与延边对韩劳务输出
    3.2 韩国劳动力市场与引进外籍劳工政策
        3.2.1 韩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
        3.2.2 韩国引进外籍劳工政策的调整
    3.3 延边对外开放与对外劳务政策
        3.3.1 延边对外开放发展历程
        3.3.2 延边对外劳务输出现状
        3.3.3 延边促进对外劳务输出相关政策
第四章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4.1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主要发展阶段
        4.1.1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初期发展阶段
        4.1.2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阶段
        4.1.3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成熟发展阶段
    4.2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
        4.2.1 政府监督指导下的对韩国劳务派遣
        4.2.2 中介机构组织的对韩国劳务输出
        4.2.3 个人途径的对韩国劳务输出
    4.3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4.3.1 快速发展时期的劳务诈骗问题
        4.3.2 成熟发展时期的非法滞留问题
        4.3.3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劳务输出对延边及韩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5.1 劳务输出对延边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5.1.1 劳务输出促进了延边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5.1.2 劳务输出推动了延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1.3 劳务输出繁荣了延边房地产市场
        5.1.4 劳务输出实现了延边劳动力就业和转移
        5.1.5 劳务输出提高了延边居民的生活水平
    5.2 劳务输出对延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5.2.1 劳务收入的过度消费问题
        5.2.2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
        5.2.3 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问题
        5.2.4 劳务人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5.3 延边劳务输出对韩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5.3.1 延边劳务输出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3.2 延边劳务输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第六章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对策建议
    6.1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形势分析
        6.1.1 延边对韩劳务输出的正确认识
        6.1.2 延边地区对韩劳务输出的机遇
        6.1.3 延边地区对韩劳务输出的挑战
    6.2 发展延边劳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6.2.1 加大政府对劳务输出市场监管力度
        6.2.2 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社会保障体系
        6.2.3 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
        6.2.4 做大做强对外劳务输出中介机构
        6.2.5 引导劳务回国人员投资兴业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附2:全力推动劳务经济健康发展—邓凯在全州归国劳务创业人员及出国劳务人员家属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附3:劳务经济是延边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访州长金振吉
附4: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际劳务合作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附5: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附6: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附7: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外经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附8: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外劳务合作协会章程
附9:韩国研修生制度简介
附10:韩国雇用许可制度简介
附11:韩国访问就业制度简介
附1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附13:中国延边地区与朝鲜半岛历史沿革对照表
附14: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朝鲜和韩国交往大事记

(5)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框架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论文结构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经济学理论文献综述
        一、国际分工理论
        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二、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三、国际分工的类型
        四、国际分工演变的历史过程
        五、国际分工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内涵
        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态
        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内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三、区域经济交易费用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古代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关系
        一、古代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
        二、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节 近代东北亚各国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一、日本对东北亚各国的侵略和掠夺
        二、沙俄对远东地区的侵略和扩张
        三、日本与沙俄对东北亚的争夺和瓜分
    第三节 冷战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
        一、以援助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二、日韩经济的复苏发展及对东北亚各国的影响
    第四节 开放与合作时期东北亚各国经济关系的调整
        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二、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
        三、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
        四、东北亚经济圈的建设
第四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格局
    第一节 东北亚区域要素的配置与流动
        一、劳动力资源分布与流动
        二、资本的分布与流动
        三、技术的分布与流动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格局的变化
        一、区域产业结构类型的转变
        二、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格局
        一、以日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
        二、中、俄、韩空间经济地位的增强
        三、多中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关联
        一、空间临近性促进区域联系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强化区域联系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
        一、历史移民与各国经济联系的深化
        二、文化交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演变
    第三节 近代政治关系动荡与摩擦
        一、东北亚政治冲突的历史起因
        二、历史冲突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
    第四节 现代资源、产业的差异与互补
        一、资源禀赋差异与经济联系的形成
        二、产业分工差异和与经济合作深化
    第五节 现代区域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一、东北亚各国的区域利益追求
        二、各国经济合作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第六节 区域制度差异与经济关联约束
        一、区域制度差异的形成及其原因
        二、区域制度差异对经济关联的约束
    第七节 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一、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演进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转变
        一、东北亚各国产业功能的提升
        二、日韩产业升级与技术转移
        三、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
        四、俄罗斯能源基地的巩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
        一、经济合作模式选择的背景
        二、世界区域合作模式的比较
        三、渐进式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路经
        一、双边或多边合作区建设
        二、区域技术扩散与产业分工
        三、区域能源开发的合作
        四、区域统一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五、教育、科技与文化合作
    第四节 区域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
        一、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二、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协调
    第五节 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一、区域协调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二、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1.5.1 论文的贡献
        1.5.2 论文的不足
2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1 海洋产业
        2.1.1 海洋产业的内涵
        2.1.2 海洋产业的门类
        2.1.3 海洋产业的分类
    2.2 海洋产业布局
        2.2.1 海洋产业布局的内涵
        2.2.2 海洋产业布局的层次
    2.3 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宏观因素
        2.3.2 产业因素
        2.3.3 区域因素
    2.4 重点海洋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1 海洋渔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2 海洋船舶工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3 海盐及盐化工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4 海洋油气工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5 港口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4.6 滨海旅游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2.5 海洋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2.5.1 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区别与共性
        2.5.2 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过程
        2.5.3 海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力机制
    2.6 海洋产业布局的原则
        2.6.1 坚持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2.6.2 遵循地域分工规律,发挥优势,突出发展重点
        2.6.3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集约发展
        2.6.4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
        2.6.5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6.6 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2.6.7 树立产业集群意识,促进产业聚集
        2.6.8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2.7 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模式
        2.7.1 均质模式
        2.7.2 专业化模式
        2.7.3 层级模式
        2.7.4 “点-轴”模式
3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国际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波罗的海地区
        3.1.1 波罗的海地区概况
        3.1.2 波罗的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
    3.2 案例二:地中海地区
        3.2.1 地中海地区概况
        3.2.2 地中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
    3.3 案例三:墨西哥湾地区
        3.3.1 墨西哥湾地区概况
        3.3.2 墨西哥湾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
    3.4 经验与启示
        3.4.1 海洋产业布局需因地制宜
        3.4.2 海洋产业布局具有海陆一体化倾向
        3.4.3 海洋产业具有集聚倾向
        3.4.4 关于港口布局的几点启示
        3.4.5 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需要国际合作
4 泛黄海地区海洋综合经济区划及海洋产业发展
    4.1 “泛黄海地区”地域范围界定
    4.2 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的基础条件
        4.2.1 泛黄海地区的区位特点与经济地位
        4.2.2 泛黄海地区的海洋资源条件
    4.3 泛黄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4.3.1 泛黄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4.3.2 泛黄海地区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4.3.3 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4.3.4 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区域综合评价
    4.4 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4.4.1 行业用海矛盾突出
        4.4.2 资源过度利用与资源闲置状况并存
        4.4.3 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低
        4.4.4 海洋产业体系的空间组织缺乏系统性
        4.4.5 海洋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4.5 泛黄海地区海洋综合经济区划与产业发展
        4.5.1 布局模式选择
        4.5.2 海洋综合经济区划及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5 泛黄海地区重点海洋产业布局
    5.1 海洋渔业布局
        5.1.1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及其在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中的地位
        5.1.2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现状特征
        5.1.3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资源条件
        5.1.5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布局面临的市场形势
        5.1.6 泛黄海地区海洋渔业布局趋势分析
        5.1.7 泛黄海地区海洋捕捞业布局
        5.1.8 泛黄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布局
    5.2 造船工业布局
        5.2.1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及其在我国造船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5.2.2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发展的区域分析
        5.2.3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2.4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发展环境影响分析
        5.2.5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
        5.2.6 泛黄海地区造船工业布局
    5.3 海盐及盐化工业布局
        5.3.1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发展现状及在全国的地位
        5.3.2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5.3.3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3.4 泛黄海地区各盐区海盐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比较与评价
        5.3.5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分析
        5.3.6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
        5.3.7 泛黄海地区海盐及盐化工业布局
    5.4 海洋油气工业布局
        5.4.1 泛黄海地区海洋油气资源概况
        5.4.2 泛黄海地区海洋油气工业布局现状
        5.4.3 泛黄海地区海洋油气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
        5.4.4 泛黄海地区海洋油气工业布局
    5.5 港口布局
        5.5.1 泛黄海地区港口及其在我国沿海港口体系中的地位
        5.5.2 泛黄海地区港口资源条件评价
        5.5.3 泛黄海地区港口发展现状特征
        5.5.4 泛黄海地区港口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5.5.5 泛黄海地区港口布局面临的市场形势
        5.5.6 泛黄海地区港口竞争态势分析
        5.5.7 泛黄海地区港口布局
        5.5.8 关于泛黄海地区港口布局的进一步说明
    5.6 滨海旅游业布局
        5.6.1 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
        5.6.2 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5.6.3 泛黄海滨海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6.4 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布局的指导思想
        5.6.5 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布局
    5.7 泛黄海地区其它海洋产业布局
        5.7.1 海水综合利用业布局
        5.7.2 海洋能利用业布局
6 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国际合作与发展
    6.1 海洋渔业合作
        6.1.1 日韩海洋渔业概况
        6.1.2 中日韩开展海洋渔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1.3 我国泛黄海地区与日韩海洋渔业合作领域
    6.2 滨海旅游业合作
        6.2.1 日韩旅游业概况
        6.2.2 中日韩滨海旅游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2.3 中日韩泛黄海地区滨海旅游合作现存问题
        6.2.4 泛黄海地区开展滨海旅游合作的模式与建议
    6.3 港口与海洋交通运输业合作
        6.3.1 日韩港口业概况
        6.3.2 中日韩泛黄海地区港口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3.3 泛黄海地区开展港口合作的相关建议
7 保障措施
    7.1 强化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思维,实现海洋开发观念的二次创新
    7.2 加强海洋基础工作,为海洋产业合理布局创造条件
        7.2.1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
        7.2.2 建立统一规范的海洋信息系统平台
        7.2.3 加快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7.3 制定产业布局政策,干预和引导海洋产业布局
    7.4 破除地区壁垒,推进区域合作
    7.5 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7.5.1 完善海洋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7.5.2 建立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协调机构和机制
        7.5.3 继续发挥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在海洋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7.6 确立海域使用相关制度,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7.6.1 明确对海岸线和滩涂的管理
        7.6.2 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编制海域使用规划
        7.6.3 建立健全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7.6.4 完善海域使用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韩国历史国情概况
    第一节 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
    第二节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政治体制
第二章 韩国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节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韩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第三章 韩国的对外贸易体制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与贸易体制
    第二节 市场营销与贸易体制
    第三节 融资投资与贸易体制
    第四节 政企合作与贸易体制
第四章 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韩国贸易发展战略
    第二节 韩国贸易发展政策
    第三节 韩国贸易发展成就
    第四节 韩国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韩国经济的作用
    第一节 韩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韩国贸易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
第六章 韩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第一节 韩国与美国的贸易
    第二节 韩国与中国的贸易
    第三节 韩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第七章 加拿大历史国情概况
    第一节 加拿大国情概述
    第二节 加拿大社会人口及风俗概况
第八章 加拿大经济发展概况
    第一节 加拿大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加拿大的产业结构简介
第九章 加拿大贸易发展情况
    第一节 外贸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外贸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第三节 加拿大外贸政策法规
    第四节 加拿大的市场情况简析
    第五节 加拿大的贸易战略
    第六节 加拿大的外贸成就与不足
第十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体制
    第一节 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角色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对外贸易
第十一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第一节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加拿大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变动趋势
第十二章 加拿大的对外经贸合作
    第一节 加拿大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第二节 加拿大与欧盟的经贸合作
    第三节 加拿大与中国经贸合作
第十三章 中国历史及国情概况
    第一节 中国的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概况
    第二节 中国的政治体制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融资投资机制及政企关系
第十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绩效评析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措施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
第十六章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与趋势
第十七章 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第十八章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第一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的经济资源和基本条件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绩效和体制变革情况比较
    第四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的外向性和外资依赖度都比较高
    第五节 外资在两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第十九章 中、韩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第一节 两国文化同源,都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集体主义”
    第二节 中韩两国都属“追赶型经济”,都强调经济立国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中韩两国市场都属“政府主导型”,但中国还是“准新兴市场经济”
    第四节 中韩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导致两国市场经济起飞时机有别
    第五节 中韩两国都致力于“外向型经济”
    第六节 中韩两国都面临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
第二十章 中韩两国面对相同问题,但应对思路政策有别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市场体制改革滞后
    第二节 两国都面临大型企业占用资源过多的问题
    第三节 两国都面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
    第四节 两国都面临外债、外资和外贸出口等问题的挑战
    第五节 韩国对外贸易对经济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及启示
    第六节 韩国外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及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第一章 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探析
    第一节 地缘经济理论及其相关理论问题
        一、 地缘经济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二、 主要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全球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 欧洲联盟的地缘经济合作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合作
        三、 拉美地缘经济合作
        四、 亚太地缘经济体
第二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区位分析
    第一节 区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一、 区位条件
        二、 宏观区位与微观区位
        三、 影响区位条件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东北亚地缘环境分析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
        一、 中俄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 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三、 中美关系得到加强
        四、 俄美关系逐渐改善
        五、 日美关系相对平静
        六、 日俄关系维持现状
        七、 蒙古国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第四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域政策体系
        一、 中国的相关政策
        二、 俄罗斯的相关政策
        三、 朝鲜的相关政策
        四、 蒙古国的相关政策
        五、 韩国的相关政策
        六、 日本的相关政策
第三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探析
    第一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概述
        一、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
        二、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现实性
        三、 东北亚地缘经济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东北亚各经济体发展现状
        一、 中国及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 俄罗斯及其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三、 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
        四、 朝鲜经济发展现状
        五、 韩国经济发展现状
        六、 日本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关系探析
        一、 中国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
        二、 俄罗斯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
        三、 朝鲜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
        四、 日本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
第四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
    第一节 资源开发合作
        一、 淡水资源开发合作
        二、 旅游资源开发合作
        三、 油气资源开发合作
        四、 林业资源开发合作
        五、 渔业资源开发合作
        六、 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一、 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通道建设合作
        二、 新建中俄防川-哈桑口岸,开辟中俄朝边境旅游通道
        三、 建立长春-珲春-斯拉夫扬卡信息联通网络
        四、 与通道建设相关联的过境运输合作
    第三节 科技合作
        一、东北亚科技现状
        二、 关于中俄科技合作
    第四节 人力资源合作
        一、 东北亚人力资源简况
        二、 东北亚人力资源合作模式
        三、 中国移民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
    第五节 生态环境建设合作
第五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
    第一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中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概述
        一、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范围
        二、 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简况
        三、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合作机制、总体思路与任务
        四、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新进展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基本模式分析
        一、 图们江区域开发双边合作的基本模式与前景分析
        二、 图们江区域开发多边合作的基本模式分析
第六章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前景概述
        一、 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原则
        二、 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思路
        三、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
        四、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
        五、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地域构成范围
    第二节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
        一、 建区模式选择与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预期目标相关分析
        二、 区域特点与总体发展模式
        三、 产业发展模式
        四、 地域开发模式
        五、 建区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六、 东北亚主权国家合作模式--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第三节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协调机制
        一、 中央政府间双边及多边协调机制
        二、 双边与多边地方政府的定期会晤机制
        三、 自由贸易区跨国协调委员会机制
第七章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构想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概述
        一、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目标
        二、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所采取的立场和原则
        三、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对我国的重大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背景下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一、 东北亚区域合作与“振兴东北”互动新机制的形成
        二、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特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总体框架对策与建议
        二、 中国主导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三、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对策与建议
        四、 加强对重大可操作性项目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科研成果
中文摘要(中文)
中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10)能源与国际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能源与能源的战略价值
    二、 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研究述评
    三、 本文的主题思想、思路与方法论
第一章 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
    第一节 世界能源开发简史
        一、 能源开发的薪柴时代
        二、 能源开发的煤炭时代
        三、 能源开发的石油时代
        四、 能源开发的新浪潮
    第二节 能源与科技革命
        一、 能源与第一次科技革命
        二、 能源与第二次科技革命
        三、 能源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四、 能源与科技的互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 能源与人类文明
        一、 能源与人类生产方式
        二、 源与人类生活方式
        三、 能源与人类精神文化
        四、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能源与经济增长
        一、 能源与经济增长分析
        二、 能源与经济增长的数量评价
        三、 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
    第五节 能源与国际贸易
        一、 国际能源贸易的历史考察
        二、 国际能源贸易与世界经济
        三、 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 能源与国际关系
    第一节 能源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一、 能源——国际政治竞争的焦点
        二、 能源——国际政治竞争的重要手段
        三、 国际政治格局变动中的能源因素
    第二节 能源与国际冲突和战争
        一、 能源是发动战争或战役的重要动因
        二、 能源对国际冲突和战争进程的影响
        三、 能源与世界军事布局
    第三节 能源价格波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 能源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二、 影响能源价格波动的若干因素分析
        三、 能源价格波动与国际关系的互动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
    第一节 美国的能源战略
        一、 美国能源供应与消费现状
        二、 美国能源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三、 美国的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第二节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
        一、 俄罗斯能源基础
        二、 俄罗斯能源生产和贸易现状
        三、 俄罗斯能源前景与发展战略
    第三节 欧盟的能源战略:分歧与协调
        一、 欧盟成员国能源政策的差异与分歧
        二、 欧盟对其成员国能源政策的协调
        三、 目标与前景
    第四节 日本的能源战略
        一、 日本的国内能源政策
        二、 国际能源市场与日本外交政策的互动--以中东为例
    第五节 欧佩克组织:历史与未来
        一、 建立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 对欧佩克的理论分析
        三、 欧佩克的发展前景与政策取向
    第六节 其他相关的国际组织
        一、 国际能源机构及其作用
        二、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三、 非洲和拉美的石油生产国组织
第四章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
    第一节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
        一、 墨西哥湾时代
        二、 波斯湾时代
        三、 中心与外围的对峙
    第二节 中东石油及其影响
        一、 中东石油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二、 中东石油与世界经济
        三、 石油与中东地缘政治竞争
    第三节 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竞争
        一、 里海能源开发概况
        二、 里海能源开发对中亚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
        三、 前景展望
    第四节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发展趋势
        一、 世界能源心脏地带的形成与发展
        二、 “能源战略枢纽国家”与能源地区连接
        三、 能源全球化与地区化
第五章 21世纪的中国能源安全:挑战与战略
    第一节 中国能源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能源基础特点
        二、 能源资源消费、生产与供应现状
        三、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中国中长期能源供应与需求预测
    第二节 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国内政策
        一、 中国能源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 中国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 战略石油储备问题
        四、 WTO与中国能源
        五、 西部开发与能源安全
    第三节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
        一、 中国能源供需的国内外环境
        二、 中东战略
        三、 中亚战略
        四、 中俄能源合作
    第四节 涉及能源因素的中国对外关系
        一、 能源因素和中国与中东、中亚等石油输出国国家关系
        二、 能源因素与中美关系
        三、 能源因素与中俄关系
        四、 能源因素与南沙群岛问题
        五、 能源因素与中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关系
        六、 能源因素与中国内部领土问题
    第五节 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3]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D]. 王禹. 延边大学, 2012(01)
  • [4]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D]. 管延江. 延边大学, 2010(09)
  • [5]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 祝滨滨.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6]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 都晓岩.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 李相熔.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8]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 崔军. 吉林大学, 2004(04)
  • [9]第三届中韩两国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汉城胜利召开[J]. 中咨协会国际合作部. 中国工程咨询, 2004(01)
  • [10]能源与国际政治[D]. 王亚栋.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标签:;  ;  ;  ;  ;  

第三届中韩工程咨询年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