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负责的编辑

曾经负责的编辑

一、当了一回责任编辑(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1](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指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王晓燕[2](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鬼金[3](2019)在《水中灯》文中提出我叫依娜,这是我的故事。一山峦起伏,树木疯长。面前的湖泊,烟波浩渺。它的名字叫乒湖。那山叫乒山。湖是后来才命名的,因山而得名。之前,这里是一个村庄,后来上游修水库,这里的人们都被迫迁走了,这里才变成一个湖,说是湖,其实是水库的一部分。此地距离卡尔里海港口一百公里左右,我是开着车,从大连港口上船,和车一起坐船回来的。这么多年流离他乡,可是我心里面惦念着这里,这里是给我生命恐惧的地方,像心里面扎着一根

龚桂华[4](2015)在《混帐》文中指出第一章空客A800在一万六千多米的高空中飞行。富二代的我,坐在经济舱里。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傍晚五时五十五分。天还未黑,浩如烟海的太空已经零零散散地挂起了一些星星。庞大的机体下面,白皑皑的云团,一堆扎一堆,一片连一片,远远望去,宛如大海中的波涛,汹涌着,奔向无边的天际。太阳照在云层上,亮晃晃的,十分刺眼。我扬起脸,望着天上的星星,觉得它们离我很近,又觉得它们离我很远。我就

赵凯[5](2014)在《扛住——倒下,还能站起来》文中研究指明活着,眼泪泡饭,也得咽。妈妈留下的这句话,我永远记着。——题记小时候,喜欢拿碎镜片折射阳光到屋子里,高兴地看到黑暗的角落照亮了,仿佛我心里也亮了;暴风雨后,透过水泠泠的翠绿树叶仰望阳光折射在蓝天中的彩虹,幼小的我总想沿着那道桥走到天上去——人不是玻璃,不是水,不是晶体,不是镜面的金属,不具有折射阳光的特性。但,我要说,我是特殊的人,具有折射阳光的品质。这样说时,我就感觉自己身心像是透明的,阳光穿透我的肌体,我的骨骼血肉都透亮了。大多数光,我留在体内,孕养身心,还有一些光,我折射回去,让一些处在角落阴影里的人也感受到光亮,是我这病残生命最大的愿望。沐浴阳光中的人们,常常忽略阳光的存在;我想

王妹英[6](2014)在《山川记》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那年初春,荞麦地里正下种,土地一片淡黄。东明的妈扶着下荞麦种的犁耙,嘴里一时想吃酸。看见崖边一棵干掉的酸枣树上,挂了几颗红酸枣,爬上土坡,够了一颗干酸枣,想填进嘴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嘴边,滑了一足,蹬出一米开外,老粗布裤子扯开裤裆:肚子里一阵剧痛,泥地里挣扎半

王华[7](2013)在《花河》文中研究表明我家乡那条河叫花河,两岸的女人都喜欢以花为名。比如红杏,比如白芍。0白芍往衣服里填布团企图吸引男人目光的时候才十三岁。这并不是因为她性早熟。她跟所有十三岁的姑娘一样,对性的了解还相当肤浅。她这样做是因为那时候她已经为自己定下了一个重大的人生目标——嫁给一个一直被她们称为王土爷的地主。一个十三岁的脑袋被迫去思考人生重大命题的时候,往往都是茫然无措的,但白芍却能思

何玉茹[8](2012)在《葵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1每天在前檐下晒晒太阳,已成了我这些年的习惯了。如今有前檐的房子不多了,我这房子,前檐下还有几根粗壮的柱子,因为前檐伸得太长了。有时候老黑伸出舌头,我直想找根棍儿给它支起来,可总是刚起念头,老黑就把舌头缩回去了。我这前檐是永远不会缩回去的,它就像一个女孩子的裙裾,舒舒展展精精神神的,仿佛随时都会飞扬起来。人一喜欢晒太阳,就说明身体不行了。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的是阴雨天,一条一条的雨线从天而降,四面是高高的瓦房,院子成了雨线的容器,角角落落都盛得满满的。我靠了前檐下的

陈世旭[9](2010)在《井·水和月亮》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一李贺一早就接到一个手机短信:本市海景大酒店(五星级)急招兼职男女公关(性服务),须体健貌端,18至40岁,月薪3万,当天结算。以下是手机号,落款是吴经理。这类信息都是冒名的,李贺顺手就给海景大酒店的总经理吴天明转发了过去,完了,自己忍不住笑起来,他能想象出吴天明接到这短信之后气疯的

陈为人[10](2009)在《何不潇洒走一回——钟道新的智者人生》文中提出钟道新活得潇洒正在蒙特利尔写钟道新的智慧人生,万里之外却传来钟道新遽然离世的消息。《何不潇洒走一回》是早已拟定的题目,它与写赵瑜的《天降大任于斯人》构成姊妹篇。"拯救"与"逍遥"历来是宗教、哲学,也是文学功能的命题,是人类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两极取向。

二、当了一回责任编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了一回责任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1)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第一节 《作家》前史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第二节 编辑策略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结语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水中灯(论文提纲范文)

(4)混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7)花河(论文提纲范文)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0)何不潇洒走一回——钟道新的智者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钟道新活得潇洒
背负生命的沉重
有钱难买一高兴
金子并非都闪光
无中生有有亦真
荧屏上“画龙点睛”
饭局是个万花筒
人性与物欲对抗
钟道新的大智慧
钟道新的绝活儿
真正独立的声音
酸楚的隐秘记忆
一个智者的思想

四、当了一回责任编辑(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2]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水中灯[J]. 鬼金. 广西文学, 2019(08)
  • [4]混帐[J]. 龚桂华. 红豆, 2015(06)
  • [5]扛住——倒下,还能站起来[J]. 赵凯. 中国作家, 2014(12)
  • [6]山川记[J]. 王妹英. 中国作家, 2014(07)
  • [7]花河[J]. 王华. 当代, 2013(02)
  • [8]葵花[J]. 何玉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2)
  • [9]井·水和月亮[J]. 陈世旭. 江南, 2010(04)
  • [10]何不潇洒走一回——钟道新的智者人生[J]. 陈为人. 中国作家, 2009(06)

标签:;  ;  ;  ;  ;  

曾经负责的编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