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使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一、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龙[1](2019)在《基于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人蛋白酶3的研究》文中指出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是一种中性丝氨酸蛋白酶,主要储存于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和特定颗粒以及分泌囊泡中,或者转移到质膜上。PR3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杀死微生物,还能影响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活化,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的生物活性,参与炎症部位的免疫调节反应,是一种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的多功能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R3与多种疾病如血管炎性肉芽肿病(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特异性自身抗体,与各种原发性小血管炎相关,且ANCA的滴度与疾病活动一致。作为ANCA的主要靶抗原之一,PR3及其自身抗体(ANCA)在临床诊断、指导治疗以及疾病病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人源PR3蛋白是临床上用于相关疾病诊断的最佳选择,但其来源较少,分离纯化过程复杂,质量不均,成本高昂。因此,严重阻碍了相关疾病体外诊断技术的应用,通过重组技术生产人PR3蛋白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虽然已经在大肠杆菌、酵母和昆虫细胞Sf-9等多种细胞系中成功表达了人PR3,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操作复杂,产量低,重组蛋白抗原性差,成本较高等等,从而无法用来取代天然人源PR3蛋白。本研究尝试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幼虫中表达重组人PR3。我们设计表达的人PR3蛋白,其C端含6个组氨酸的His-标签,在N端引入昆虫分泌信号肽Mel;将利用PCR扩增得到的Mel-PR3-His片段连接到供体质粒pFastBac1上,获得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1-Mel-PR3-His;以重组供体质粒转染大肠杆菌BmDH10Bac,经Tn7转座元件与家蚕BmNPV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发生转座,蓝白斑筛选后提取出成功转座的重组Bacmid DNA;将重组Bacmid DNA转染家蚕BmN细胞,从而制备得到重组病毒;以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所表达的重组人PR3经昆虫分泌信号肽介导被释放到血淋巴,收集感染后家蚕幼虫的血淋巴;血淋巴上清通过镍柱再结合两种离子交换柱的综合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重组人PR3蛋白,通过单抗杂交和质谱鉴定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通过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五龄家蚕幼虫中成功制备了重组人PR3蛋白,该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表达量高,便于大规模生产,开辟了利用家蚕幼虫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生产具有免疫反应活性重组人PR3蛋白的一条可行的新途径,为相关疾病病理研究及诊断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探索。

张梦窈[2](2014)在《家蚕丝腺生物工厂分泌表达hIGF-I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hIGF-I)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为了实现将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工厂表达的重组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hIGF-I)分泌到蚕茧的丝胶层,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用带有丝素重链信号肽序列的家蚕丝胶启动子控制hIGF-I基因、杆状病毒极早期启动子控制新霉素抗性(neo)基因构建了转基因载体piggyA3GFP-serHS-IGF-I-ie-neo。本研究将转基因载体piggyA3GFP-serHS-IGF-I-ie-neo通过精子介导法导入蚕卵,利用neo、gfp基因双重筛选,经过PCR和点杂交鉴定获得转基因家蚕,并培育至G8代。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表达的hIGF-I可分泌至腺腔;转基因家蚕蚕茧脱胶,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沉淀出含有hIGF-I的蛋白混合物,ELISA检测结果显示每克蚕茧中hIGF-1的含量达到162.7ng。为了分析转hIGF-I基因家蚕蚕茧中的丝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发建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TIDM小鼠,TIDM小鼠每日口服转hIGF-I基因家蚕蚕茧丝胶提取物(300μl,含hIGF-I25.42ng),6天后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服丝胶提取物后TIDM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降低;与模型组、非转基因蚕茧丝胶提取物对照组相比,7天后小鼠的体重有较好的改善;同时运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分别对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服丝胶提取物后TIDM小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正常。由此推测,转hIGF-I基因家蚕蚕茧丝胶提取物有可能作为新型口服药物治疗I型糖尿病。

李昕琦[3](2013)在《应用Bac-to-Bac双启动子表达系统在家蚕中表达BmCecB2》文中研究说明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是家蚕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无分子内的二硫键,分子质量约为4kDa,其N端和C端分别具有强碱性和强疏水性。抗菌肽Cecropin B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此外抗菌肽还可作为绿色健康的饲料添加剂应用在畜牧生产中,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因此抗菌肽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抗菌肽从生物组织中分离获得大量的抗菌肽难度大,成本高,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表达产物活性较低,纯化过程比较复杂,并且翻译后加工修饰不完善,而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所产生的重组病毒多数情况下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种昆虫,效率低下,因此通过构建可同时表达polh基因和外源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研究应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含有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2基因与polh基因的双启动子载体,在家蚕中表达,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Cecropin B抗菌肽,并进行表达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mNPV-CecB2/polh分别以质粒PET-32a-BmCecB2和野生型T3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合成BmCecB2基因和polh基因,再将两个基因克隆到pFastBacDual转移载体Pp10和Pph的MCS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CecB2/polh,再转化到DH10Bac E.coli感受态细胞,发生转座,获得重组Bacmid-CecB2/polh, Bacmid DNA通过转染BmN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mNPV-CecB2/polh。2.目的基因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鉴定重组Bacmid-CecB2/polh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BmN细胞,转染72h后,BmN细胞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现圆球形,并能观察到大量的多角体。重组病毒液经口添食家蚕幼虫,144h后,添食重组病毒的家蚕有明显感染症状,蚕血呈乳白色,收集受感染家蚕的血液,超声裂解细胞,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与polh基因在家蚕体中均得到表达,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大小约为4.9KD,polh基因大小约为29KD。抑菌试验的结果显示表达的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直径为10mm。ELISA表达量检测结果得知蚕体粗提物中BmCecB2平均浓度0.115μ/mL,蚕血BmCecB2平均浓度为0.109μg/mL,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同时表达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及polh基因,由此获得的重组病毒既可以在家蚕培养细胞内表达,也可以利用多角体经口添食感染家蚕幼虫实现高效率表达,为大规模生产及畜牧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钟鲁龙[4](2013)在《猪干扰素α和γ在家蚕中的共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厂越来越多,生猪发生重大疫病的风险在不断加大,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等重大疫病时有发生。猪的各类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部分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还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研制出高效经济的抗病毒和免疫增强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应对举措。干扰素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特定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增强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可治可防的抗病毒生物制剂。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含有猪干扰素α和猪干扰素γ的复合型干扰素对防治猪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家蚕杆状病毒为表达载体,在家蚕幼虫内成功地共表达了有活性的猪干扰素α和γ。首先优化并合成了猪干扰素α和γ基因,构建了含有猪干扰素α和γ基因的转移载体pVL-α-IRES-γ,与线性化的Bm-BacPAK6DNA用脂质体包埋共转染Bm-N细胞,进行细胞内同源重组,收集共转染上清液,并进一步筛选纯化病毒,将重组病毒感染五龄起蚕,濒死前收集蚕血,用Western-blot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干扰素的表达及活性。Western-blot的结果表明猪干扰素α和γ均在家蚕中表达。在Vero/VSV*GFP系统上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猪干扰素α和γ共表达产物有较为显着的抗病毒活性,效价能达2106U/mL以上。本研究结果为将来进一步进行含有猪干扰素α和猪干扰素γ的复合型干扰素的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创造了条件。

于洁[5](2013)在《家蚕组织蛋白酶D基因启动子相关功能序列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组织蛋白酶D基因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讨家蚕组织蛋白酶D(BmCatD)基因的调控分子机制,本研究以BmCatD基因启动子为研究对象,以能感染AcMNPV的家蚕为研究材料,通过构建含BmCatD调控元件启动子的双荧光AcMNPV表达载体,结合Over-lap PCR基因定点突变方法,研究了该基因启动子调控元件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活性。获得如下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该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ATG上游-90bp处。选定转录起始位点前约1500bp的启动子序列为研究对象,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mCatD基因启动子中有3个蜕皮激素受体调控元件(ecdysone responseelement, EcRE): EcRE1, TTCGATTGACA (-109bp~-99bp); EcRE2,TTTAACTGAAA(-836bp~-826bp)和EcRE3,TTGGAATGAAA(-856bp~-846bp)。通过Over-lap PCR基因定点突变方法,对EcREs调控元件相对保守碱基进行突变,将突变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到双荧光AcMNPV表达载体中,并检测在家蚕脂肪体中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突变后的3个EcREs对BmCatD启动子的表达活性都呈下调影响,说明EcREs元件参与了BmCatD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且临近转录起始位点的EcRE1元件调控作用影响最大。通过对该基因启动子序列5’端顺次缺失,研究了启动子长度对BmCatD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影响。对该基因启动子+91―-1363bp序列进行5’端顺次缺失,用PCR方法构建了6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序列片段:P1214(-1214bp)、P925(-925bp)、P801(-801bp)、P501(-501bp)、P234(-234bp)和P95(-95bp)。再分别将上述启动子片段克隆到双荧光rAcMNPV供体质粒中进行病毒表达并接种家蚕,检测5龄第4天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家蚕脂肪体中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长短不同的启动子之间,其活性值有差异,在925到501区间中可能存在一些调控元件,但对BmCatD基因的基本转录影响不大;而在BmCatD启动子转录起点上游在-1214至-925区间内,存在未知的转录调控抑制元件。进一步对P1214启动子从转录起始点上游-1214到-925区间部分删除,发现缺失-1071到-1038区间的启动子对BmCatD的表达活性影响最大,提示BmCatD基因反式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位于-1071到-1038区间的33bp序列上。

寿鑫,应慧慧,李擎,于威,张耀洲[6](201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应用和优化等方面研究有了新进展。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携带外源目的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对家蚕及其细胞系的高效感染能力,在感染后的家蚕体内或培养细胞中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家蚕作为一种外源蛋白表达载体,具有与哺乳动物细胞类似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其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动态相互作用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该系统潜在的巨大优势,为生产人类急需的蛋白质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工程杀虫剂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胡莹莹,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7](2012)在《利用非转座子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家蚕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利用非转座子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家蚕整体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IGF-Ⅰ),将hIGF-Ⅰ基因克隆进非转座子类型的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IZT/V5-His,构建转基因载体pIZT/V5-His-hIGF-Ⅰ。利用精子介导法将该转基因载体导入家蚕卵,通过绿色荧光筛选并结合PCR和Dot blotting检测鉴定,表明已成功获得hIGF-Ⅰ转基因家蚕。对培育至G2代的转基因家蚕5龄幼虫蛋白质样品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hIGF-Ⅰ在转基因家蚕中获得表达,重组hIGF-Ⅰ的分子质量约12.5 kD;ELISA检测hIGF-Ⅰ在G2代转基因家蚕5龄幼虫全蚕以及后部丝腺、脂肪体冻干粉中的质量比分别为65、411、469 ng/g。试验结果再次证实通过非转座子载体pIZT/V5-His介导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基因组,并实现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家蚕中整体表达。

郑小坚[8](2010)在《家蚕类胰岛素基因BBX-B8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所有多细胞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繁殖,抗逆性,新陈代谢和寿命等生物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昆虫类胰岛素肽(Insulin-like peptides,ILPs)种类多样,在脑和其它组织中由多基因家族编码并表达,与脊椎动物胰岛素结构组成非常相似但功能却不相同。家蚕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种,家蚕蚕素(Bombyxin,BBX)是首次发现的昆虫类胰岛素,拥有7个(A~G)家族38个成员,是昆虫ILPs功能研究的良好材料。家蚕BBX B族的B8基因(BBX-B8),编码88个氨基酸残基,在家蚕脑神经分泌细胞高水平表达。业已明确,家蚕BBX具有促进造血器官细胞增殖、参与糖代谢、调控蓖麻蚕前胸腺的分泌活性。为进一步探讨BBX-B8基因的功能,采用RNAi和转基因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上调、下调BBX-B8表达水平对家蚕生长发育、抗逆性、化性、丝蛋白合成等方面的影响。在克隆BBX-B8 cDNA的基础上,通过RT-PCR检测到了BBX-B8在家蚕脑、卵巢、精巢、中肠、前部丝腺、马氏管、脂肪体和胚胎等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翅原基、卵黄中未检测到BBX-B8的mRNA,表明家蚕BBX-B8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Western boltting测定结果显示,5龄3 d脑组织中BBX-B8水平较低,5 d起明显上升。将体外转录合成的BBX-B8 dsRNA腹注5龄3 d家蚕,sqRT-PCR和Western boltting检测结果显示,注射3 d后脑中BBX mRNA水平的下降程度依赖于dsRNA的注射剂量,10μg/头注射区脑组织中BBX水平下降约30%。证实BBX-B8 dsRNA对家蚕BBX基因有表达抑制效应。以此BBX-B8 RNAi家蚕模型对BBX功能的研究结果显示,5龄3 d注射BBX-B8 dsRNA,蛹翅原基发育受阻,畸形翅增多,成虫脑的形态发育明显延缓;注射2 d后进行高温(40℃3 h)和低温(4℃3 h)冲击,化蛹率比对照区提高12.76%;注射后禁食处理,饥饿状态下的化蛹率比对照区低9.29%;注射3 d后,血淋巴中SOD活性、T-AOC分别提高17.81%、41.86%,而CAT活性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血淋巴中海藻糖和海藻糖酶的水平分别上升12.68%和68.24%。化蛹1d后的蚕蛹注射BBX-B8 dsRNA(10、15μg/10μL·头),其造卵量分别增加7.86%和12.62%。将家蚕BBX-B8w(野生型)和BBX-B8m(改造型)基因克隆进昆虫非转座子载体pIZT/V5-6His中,构建转基因重组载体pIZT/V5-B8w和pIZT/V5-B8m,分别转化家蚕BmN细胞,经Zeocin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转化细胞B8w和B8m;调查结果显示B8w和B8m的生长稍慢于正常BmN细胞,对杆状病毒Bm-BacPAK6的感染性B8w和B8m与正常BmN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采用精子介导法将转基因载体pIZT/V5-B8w导入家蚕基因组,通过荧光筛选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获得了BBX-B8w转基因家蚕。研究结果显示,转基因家蚕脑提取液促进除脑蓖麻蛹羽化的活性高于正常家蚕的脑提取液;转基因家蚕的发育延迟2-8 d,蛹体重减轻,丝蛋白的合成能力下降,且对雄蚕的影响大于雌蚕;有5.56%14.29%的转基因蛾产下非滞育卵。提示BBX-B8是家蚕的一个重要的发育调节因子,影响蚕的组织器官发育、化性、抗逆性、产卵量、个体大小、丝蛋白合成,承担多种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陆叶[9](2010)在《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hIL-28A及其抗肿瘤能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IL-28A是Sheppard等在2003年报道的一组新型白细胞介素之一,即干扰素λ2(IFN-λ2)。这种干扰素属于新型的干扰素IFN-λs,也被称为Ⅲ型干扰素。它和Ⅰ型干扰素的功能类似,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国内外对其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较多,常用的表达系统为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的细胞等。对于用家蚕生物反应器来表达人的IL-28A及其表达产物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未见相关报道。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是高效生产生物制品的一种有效途径,家蚕生物反应器具有表达水平高、表达产物稳定、后加工较完善、安全性好、易产业化生产和形成我国的自主产业等优点,是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化研究最有效的系统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人的IL-28A(hIL-28A)在体内及体外的抗增殖活性,探讨口服重组hIL-28A的抗肿瘤效果,我们通过非转座子载体介导以及Bac-To-Bac系统分别在BmN细胞和家蚕蛹中成功表达了hIL-28A,并研究了口服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hIL-28A对裸鼠抗肿瘤能力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hIL-28A在BmN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增殖活性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IZT/V5-His-hIL-28A并转染BmN细胞。使用终浓度为300-400μg/mL Zeocin(博来霉素)经过两个月的筛选获得了稳定转化的BmN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转化细胞表达的重组hIL-28A约为26 kDa;ELISA检测结果显示,hIL-28A的表达水平约为20.35 ng / 106个细胞。用MTT法测定hIL-28A的抗增殖活性,稳定转化细胞表达的hIL-28A具有抗增殖活性,hIL-28A对A549(肺癌细胞),HL60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BEL-7402(肝癌细胞)和M231(乳腺癌细胞)的50%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1,2.84,6.29和9.32 ng /ml。2、用Bac-to-Bac表达系统在BmN细胞及蛹中表达hIL-28A将hIL-28A基因克隆进pFastBacTMDual载体中的杆状病毒多角体启动子下游,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重组病毒Bacmid-EGFP-hIL-28A;并在BmN细胞及家蚕蛹中表达hIL-28A。用ELISA试剂盒检测重组病毒感染24-144 h后BmN培养细胞及蚕蛹中hIL-28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mN细胞、蚕蛹分别在重组病毒感染96、120h时hIL-28A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11.4μg/106细胞、33.2μg/ml蛹血淋巴,感染重组病毒120h的冻干蛹粉中hIL-28A的表达水平为8.49mg/g。同时,收集感染96h的BmN细胞和120 h的蚕蛹的血淋巴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BmN细胞和蚕蛹表达的重组hIL-28A的分子量约为26KD。3、口服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hIL-28A对裸鼠抗肿瘤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含有hIL-28A的蚕蛹冻干粉作为药物组对裸鼠A549和HL60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与不含有hIL-28A的蚕蛹冻干粉作用的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移植瘤的大小及瘤重明显下降(P<0.05),裸鼠的脾重和体重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细胞中PCNA和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也明显下调(P<0.05)。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药物组的肿瘤组织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增加,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表明,药物组的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P<0.05)。表明含hIL-28A蚕蛹冻干粉可以通过口服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和大小。并提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和下调A549、HL60移植瘤中PCNA和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提高裸鼠免疫力等有关。研究结果为hIL-28口服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为家蚕制药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兴华,杨华军,B.Roy,E.Y.Park,江丽军,王丹,缪云根[10](2009)在《RNA干扰技术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文中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是糖苷水解酶的一种,能有效地将农作物秸杆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水解为葡萄糖,进而发酵产生生物乙醇,从而解决农业、再生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等多种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获得适合工业化的高活力的纤维素酶指日可待。RNA干扰是利用双链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种强有力的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实验工具。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手段,目前该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的特性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纤维素酶、RNA干扰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两种实验技术手段在今后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二、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人蛋白酶3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酶3概述
        1.1.1 蛋白酶3结构
        1.1.2 蛋白酶3的体内生物合成与分布
        1.1.3 蛋白酶3生物学功能
        1.1.4 蛋白酶3与疾病
        1.1.5 重组蛋白酶3 表达与制备
    1.2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1.2.1 杆状病毒
        1.2.2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1.3 立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载体质粒、细胞、菌种以及家蚕
        2.1.2 工具酶及试剂盒
        2.1.3 细胞相关试剂
        2.1.4 其他试剂和材料
    2.2 试剂配制
        2.2.1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配制
        2.2.2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2.2.3 Western Blot相关试剂
        2.2.4 蛋白纯化相关试剂配制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PCR反应
        2.4.2 PCR产物纯化
        2.4.3 胶回收
        2.4.4 PR3-His基因与转移载体pMelBacA的双酶切
        2.4.5 连接反应
        2.4.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4.7 质粒转移至感受态细胞
        2.4.8 重组pMelBacA-PR3-His质粒提取
        2.4.9 重组p MelBacA-PR3-His质粒双酶切验证
        2.4.10 PCR反应
        2.4.11 Mel-PR3-His和pFastBac1双酶切
        2.4.12 连接反应
        2.4.13 转化
        2.4.14 重组质粒提取
        2.4.15 双酶切验证
        2.4.16 转座
        2.4.17 重组Bacmid DNA提取
        2.4.18 PCR反应验证
        2.4.19 BmN细胞培养
        2.4.20 病毒制备与扩增
        2.4.21 重组病毒在五龄家蚕中的表达
        2.4.22 在五龄家蚕中大量表达人重组PR3的分离纯化
        2.4.23 SDS-PAGE凝胶电泳
        2.4.24 Western-Blot免疫印迹反应
        2.4.25 分离纯化后目的蛋白的质谱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重组家蚕杆状病毒r Bm-pFastBac1-Mel-PR3-His的制备
        3.1.1 重组转移载体p MelBacA-PR3-His的构建
        3.1.2 重组供体质粒p FastBac1-Mel-PR3-His的构建
        3.1.3 重组家蚕杆状病毒的构建
    3.2 重组病毒rBm-pFastBac1-Mel-PR3-His在五龄家蚕中的表达
    3.3 在五龄家蚕中表达重组人PR3蛋白的分离纯化
        3.3.1 镍-亲和层析柱纯化人PR3蛋白
        3.3.2 Mono Q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
        3.3.3 Mono S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
    3.4 分离纯化后重组人PR3蛋白的鉴定
        3.4.1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3.4.2 目的蛋白的质谱鉴定
    3.5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2)家蚕丝腺生物工厂分泌表达hIGF-I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
        1. 家蚕生物反应器研究概况
        2. 家蚕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2.1 基于杆状病毒的家蚕生物反应器
        2.2 基于转基因的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
        3 利用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改善蚕丝功能
    第二章 人胰岛素生长因子 I(hIGF-I)研究进展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
        1.1 分子结构
        1.2 作用机理
        2. IGF-I 的生理功能
        3. IGF-I 的临床意义
        4. IGF-I 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5. IGF-I 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
        1. 糖尿病治疗新模式:稳态医学
        2. 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
        3.新药促进胰岛素分泌
        3.1 糖尿病新药—内源性胰高糖素样多肽 GLP-1
        3.2 近年开发的新药
        4.干细胞疗法
        5.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四章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分泌表达 hIGF-I
        2.2 转基因家蚕丝胶生物活性的研究
        3. 技术路线
        3.1 转基因家蚕丝胶表达 hIGF-1 的检测
        3.2 转基因家蚕丝胶生物活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一般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生物材料
        1.2 工具酶及试剂盒
        1.3 其它试剂
        1.4 实验主要培养基配制
        1.5 分子实验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2 常用仪器
        3 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家蚕丝腺生物工厂分泌表达 hIGF-I
        摘要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及鉴定
        2.2 hIGF-I 蛋白在中部丝腺细胞中的分泌表达
        2.3 hIGF-I 表达水平检测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转基因家蚕丝胶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TIDM 小鼠模型的建立
        1.2 转基因家蚕丝胶提取物对 TIDM 小鼠血糖水平的作用
        1.3 血常规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丝胶提取物对 TIDM 小鼠血糖水平的作用
        2.2 转基因丝胶提取物对 TIDM 小鼠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作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着、论文
附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3)应用Bac-to-Bac双启动子表达系统在家蚕中表达BmCecB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
文献综述
    1 抗菌肽概述
        1.1 抗菌肽的结构类型及分类
        1.2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
        1.3 抗菌肽的抑菌作用机理
        1.4 抗菌肽Cecropins的研究进展
        1.5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
    2 抗菌肽的基因工程
        2.1 抗菌肽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2.2 抗菌肽基因的酵母表达系统
        2.3 抗菌肽基因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家蚕品系
        2.1.2 质粒、菌株和试剂
        2.1.3 常用缓冲液及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目的基因克隆
        2.2.2 BmCecB2基因和polh基因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
        2.2.3 BmCecB2抑菌活性检测
        2.2.4 重组蛋白Tricine-SDS-PAGE分析
        2.2.5 BmCecB2 ELISA定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BmCecB2基因和polh基因PCR克隆
    3.2 重组质粒pFastBacDual-CecB2/polh双酶切验证
    3.3 重组Bacmid-CecB2/polh鉴定
    3.4 重组杆状病毒BmNPV-CecB2/polh的产生
        3.4.1 重组Bacmid-CecB2/polh在BmN细胞中感染扩增
        3.4.2 目的基因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鉴定
        3.4.3 BmCecB2表达量检测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4)猪干扰素α和γ在家蚕中的共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目的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2.2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猪干扰素α和γ在家蚕中的共表达
    1 材料
        1.1 病毒、质粒及细胞
        1.2 主要试剂及酶类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猪干扰素α和γ基因的优化和合成
        2.2 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2.3 Bm-N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病毒繁殖
        2.4 Bm-BacPAK6 基因组的提取
        2.5 Bm-BacPAK6 基因组 DNA 的线性化
        2.6 共转染
        2.7 重组病毒的筛选
        2.8 猪干扰素α和γ在家蚕中的共表达
        2.9 Western-blot 检测
        2.10 Vero 细胞的复苏及传代
        2.11 抗病毒活性测定
    3 结果
        3.1 重组转移载体的鉴定
        3.2 共转染结果
        3.3 重组病毒导致家蚕的发病情况
        3.4 蚕血淋巴中猪干扰素α和γ的鉴定
    4 讨论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家蚕组织蛋白酶D基因启动子相关功能序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昆虫组织蛋白酶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真核生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1.2.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1.2.2 昆虫启动子的研究
        1.2.3 家蚕时空特异启动子的研究
    1.3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1.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BmCatD 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转录起始位点确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预测转录起始位点
        2.3.2 BmCatD 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2.3.3 BmCatD 基因启动子序列测序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BmCatD 启动子中蜕皮激素受体元件(EcREs)的功能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EcREs 定点突变
        3.3.2 突变的 EcREs 双荧光载体构建
        3.3.3 脂肪体中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3.4 讨论
第4章 BmCatD 启动子中非 EcREs 元件的功能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mCatD 启动子截断
        4.3.2 不同截断 BmCatD 启动子双荧光载体构建
        4.3.3 脂肪体中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4.3.4 Δ2F~Δ7F 和Δ2R~Δ7RCatD 片段 PCR 产物
        4.3.5 Δ2FRCatD~Δ7FRCatD 连接
        4.3.6 P1214 启动子1214 到925 区间部分删除
        4.3.7 脂肪体中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发展
2 外源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
    2.1 外源基因的表达方式
    2.2 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
3 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
    3.1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选择
    3.2 启动子的选择
    3.3 宿主的选择
    3.4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改造
4 糖基化修饰
5 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6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展望

(7)利用非转座子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家蚕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主要试剂
    1.2 转基因载体pIZT/V5-His-hIGF-Ⅰ的构建及导入家蚕
    1.3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1.4 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GF-Ⅰ在蚕体中的表达
    1.5 蚕体及部分组织中的hIGF-Ⅰ表达量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载体pIZT/V5-His-hIGF-Ⅰ的鉴定
    2.2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与鉴定
    2.3 hIGF-Ⅰ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检测
    2.4 转基因家蚕中hIGF-Ⅰ的表达水平检测
3 讨论

(8)家蚕类胰岛素基因BBX-B8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昆虫神经肽激素Bombyxin 基因研究进展
    1 Bombyxin 基因的结构、转录、表达调控
        1.1 Bombyxin的发现、活性鉴定和提取纯化
        1.2 Bombyxin的肽结构
        1.3 Bombyxin的基因结构
        1.4 Bombyxin的进化过程
        1.5 Bombyxin的细胞表达和体内动态
        1.6 Bombyxin的转录元件及其表达形式
    2 Bombyxin 基因的功能
        2.1 保守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功能和意义
        2.2 代谢
        2.3 细胞大小及发育
        2.4 卵巢成熟与繁殖
        2.5 寿命与抗逆
        2.6 其他功能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NAi和转机基因技术在昆虫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 昆虫RNAi 技术概述
        1.1 RNA干涉的定义及其分子机制
        1.2 昆虫RNAi的实现方法
        1.3 昆虫dsRNA的导入技术
    2 昆虫RNAi 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2.1 昆虫RNAi的系统性
        2.2 RNAi技术在昆虫神经肽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2.3 RNAi技术在家蚕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3 家蚕转基因
        3.1 常用转基因载体
        3.2 外源基因的导入方法
        3.3 家蚕转基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一般材料和常用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生物材料
        1.2 工具酶
        1.3 试剂盒
        1.4 其他试剂
        1.5 引物合成及测序
    2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2.1 培养基
        2.2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
    3 常用仪器设备
        3.1 金泽大学理学部发生生物学研究室实验设备
        3.2 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实验设备
    4 常规方法
        4.1 家蚕饲养
        4.2 基因克隆
        4.3 RT-PCR
        4.4 家蚕及其组织基因组的提取
        4.5 细胞培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家蚕类胰岛素基因BBX-B8 的表达谱
    1 材料和方法
        1.1 家蚕饲养
        1.2 家蚕组织解剖
        1.3 RNA的抽提
        1.4 BBX-B8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5 RT-PCR检测BBX-B8基因在家蚕各组织中的表达
        1.6 Western boltting检测BBX-B8基因在5龄家蚕脑中的表达
    2 结果与分析
        2.1 BBX-B8目的片段的克隆
        2.2 BBX-B8序列及其功能结构分析
        2.3 BBX-B8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2.4 BBX-B8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脑中的表达动态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下调BBX-B8 基因表达的RNAi 家蚕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dsRNA的制备
        1.2 家蚕饲养和RNAi处理
        1.3 半定量RT-PCR
        1.4 Western blotting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dsRNA的制备与质量检测
        2.2 dsRNA对家蚕脑中BBX-B8 mRNA水平的影响
        2.3 dsRNA对家蚕脑中Bombyxin蛋白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抑制BBX-B8 基因的表达对家蚕器官发育、生殖和抗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下调BBX-B8基因表达对家蚕组织形态的影响
        1.3 下调BBX-B8基因表达对家蚕产卵量的影响
        1.4 下调BBX-B8基因表达对家蚕耐高温、低温和饥饿能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延缓脑的发育
        2.2 影响翅的发育
        2.3 生殖力的改变
        2.4 对家蚕耐高温、低温和饥饿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抑制BBX-B8 基因的表达对家蚕保护性酶活力及代谢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RNAi
        1.3 血淋巴样品采集
        1.4 SOD酶活性的测定
        1.5 CAT酶活性测定
        1.6 T-AOC测定
        1.7 血液海藻糖的测定
        1.8 海藻糖酶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抑制BBX-B8基因表达对SOD活性的影响
        2.2 抑制BBX-B8基因表达对CAT活性的影响
        2.3 抑制BBX-B8基因表达对T-AOC水平的影响
        2.4 抑制BBX-B8基因表达对血液海藻糖水平的影响
        2.5 对血液海藻糖酶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过表达BBX-B8 家蚕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点突变及其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1.3 家蚕BmN细胞的转染
        1.4 转BBX-B8w和BBX-B8m基因细胞系的筛选
        1.5 转化细胞的分子鉴定
        1.6 转基因细胞系BBX-B8过表达检测
        1.7 转基因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1.8 转基因细胞的病毒感染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载体的鉴定
        2.2 转基因细胞的筛选
        2.3 转化细胞株的分子鉴定
        2.4 BBX-B8w和BBX-B8m基因在转化细胞中的过表达
        2.5 转基因细胞株的生长特性
        2.6 转基因细胞株的病毒感染测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转基因过表达BBX-B8 对家蚕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与鉴定
        2.2 转基因家蚕的分子鉴定
        2.3 转基因蚕GFP和BBX-B8的mRNA检测
        2.4 表达产物BBX-B8w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2.5 BBX-B8过表达对家蚕发育的影响
        2.6 转基因过表达BBX-B8对家蚕化性的影响
        2.7 转基因过表达BBX-B8对家蚕丝蛋白合成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2:文中所用缩略语
致谢

(9)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hIL-28A及其抗肿瘤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家蚕生物工厂研究进展
        第一节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转基因家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基因工程药物口服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干扰素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四章 主要试剂、仪器与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一节 常用试剂
        第二节 主要仪器设备
        第三节 常用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hIL-28A 在家蚕BmN 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增殖活性
        摘 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用Bac-to-Bac 表达系统在家蚕Bm N 细胞及蛹中表达IL-28A
        摘 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口服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8A 对裸鼠抗移植瘤能力的影响
         摘 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1: 文中所用缩略语
附录2:实验中所用载体的图谱
附录3: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RNA干扰技术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纤维素酶的特性
2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3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4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5 前景展望

四、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人蛋白酶3的研究[D]. 杨玉龙. 江苏大学, 2019(03)
  • [2]家蚕丝腺生物工厂分泌表达hIGF-I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D]. 张梦窈. 苏州大学, 2014(05)
  • [3]应用Bac-to-Bac双启动子表达系统在家蚕中表达BmCecB2[D]. 李昕琦.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4]猪干扰素α和γ在家蚕中的共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D]. 钟鲁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5]家蚕组织蛋白酶D基因启动子相关功能序列的分析[D]. 于洁.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6]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J]. 寿鑫,应慧慧,李擎,于威,张耀洲. 丝绸, 2012(09)
  • [7]利用非转座子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家蚕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J]. 胡莹莹,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 蚕业科学, 2012(04)
  • [8]家蚕类胰岛素基因BBX-B8的功能研究[D]. 郑小坚. 苏州大学, 2010(01)
  • [9]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hIL-28A及其抗肿瘤能力评价[D]. 陆叶. 苏州大学, 2010(10)
  • [10]RNA干扰技术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李兴华,杨华军,B.Roy,E.Y.Park,江丽军,王丹,缪云根. 蚕桑通报, 2009(02)

标签:;  ;  ;  ;  ;  

使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