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一、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相昊[1](2021)在《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活动度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会使脊椎的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虽提供了新的方法,但现有技术仍存在结构复杂、机械固定、椎体破坏等问题。金属橡胶是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弹性多孔材料,广泛作为减振材料应用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领域,其弹性特征与生物椎间盘类似,并且多孔特性有利于骨组织结合实现生物固定。但金属橡胶人工间盘在生物医学领域鲜有研究。本文将金属橡胶技术用于椎间盘置换,研制了一种新型一体式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首先,分析了自然颈椎及间盘的生理结构特征,通过CT造影技术采集了健康颈椎数据,分析了椎体及间盘的主要结构表征参数;利用CT切片,通过阈值分割及区域生长的方法提取出了颈椎骨骼三维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逆向重构技术得到了颈椎C4、C5椎体、椎间盘及小关节软骨三维结构模型。其次,依据三维重构出的C4-C5间盘和生物固定需求完成了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的结构设计;完成了金属橡胶人工间盘的材料选择,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试验;进行了不同材料人工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试验,通过金属丝和微元弹簧的拉伸试验,分析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人工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依据自然椎间盘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人工椎间盘的工作区间,确定了不同椎间高度和材料的人工椎间盘结构参数设计方法。然后,利用三维重构的C4-C5椎体模型、简化的组织间作用关系和生物材料属性,建立了ABAQUS有限元颈椎活动度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前人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ABAQUS的UMAT模块描述金属橡胶材料特性,进行了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的仿真分析,对比了人工间盘和自然间盘的活动度和受力状态;同时进行了复合载荷下的人工间盘分析。最后,制作了316L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进行了山羊离体颈椎活动度试验,搭建了颈椎三维活动度试验装置;针对固定组、正常组、置换组山羊离体颈椎,采集了不同状态下的CT影像,并利用AVIZO测量并对比分析了三组活动度;对活体山羊颈椎进行了316L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植入试验,分析了活体试验结果;验证了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的应用于椎间盘置换术的可行性。

肖亮星[2](2021)在《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约占60%-70%,颈椎牵引是其重要非手术治疗途径。本文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康复理论指导,研制牵引锻炼颈托;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的作用,分析了牵引干预对受试者颈椎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本文通过牵引锻炼颈托的设计研制,及其临床试验研究和生物力学分析,明确其临床适应症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1)基于颈椎牵引重量、时间、角度的设计理念,临床安全、有效、良好顺应性的设计原则,历经6次设计构想与方案评估,研制得到牵引锻炼颈托。(2)招募2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志愿者,使用牵引锻炼颈托进行静力牵引和颈肌抗阻锻炼30分钟,每天2次,疗程4周,整体评价法、JOA评分法、VAS评分法和NDI评分法评价临床症状,Borden和CCI测量法评价颈椎生理曲度,颈椎CT影像资料三维重建测量各椎间孔面积。(3)采集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颈部CT影像资料,三维重建获得颈椎全节段完整有限元模型,在头颈位置前屈20°不同牵引力线方向(前倾20°、10°、中立位0°、后倾10°、15°)进行受力分析。结果:(1)研制成由上托、下托、牵引和锻炼结构组成的牵引锻炼颈托。上托托于下颌骨和枕骨及下托托于肩部进行固定。通过手动牵引和前屈、后伸阻抗自主运动锻炼颈肌肉。其牵引行程改变0-35mm,牵引力线范围是前倾25°至后倾15°,头颈位置改变范围是前屈20°至后伸45°,具颈椎固定和抗阻锻炼功能。(2)临床研究发现牵引锻炼颈托显着降低受试者的整体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后Borden和CCI测量参数分别增加46.54%和36.21%,提示其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治疗主要增加C4-C5和C5-C6椎间孔面积。(3)有限元分析发现,牵引可以增加椎间孔的上下径,且随牵引角度增加而提高。牵引提高关节突关节间距,降低钩椎关节间距,牵引提高颈部下段关节突应力。椎间盘前端间距随从前到后牵引力线改变提高,椎间盘后端间距趋势与前端相反。牵引提高椎间盘髓核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结论:研制具有颈部固定、有效牵引和抗阻锻炼三大功能的牵引锻炼颈托,安全性和顺应性良好。该产品可以显着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调整颈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孔面积,调节颈椎应力分布,恢复正常生理弯曲和生物力学特征。本研究基于产品研制、临床试验和生物力学分析,揭示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为其临床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游,郑蹦蹦,王佳明,马勇胜[3](2020)在《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文中指出背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一直作为其手术治疗的金标准。自其使用以来,其术中操作简单便捷,术后病变节段症状显着缓解,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随着时间的延长,相邻节段退变及置换节段的活动度丧失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与此同时,随着患者对术后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术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此时一种既能解决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带来的相关问题,临床效果又优于该术式的颈椎全椎间盘置换应运而生。目的:综述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人工椎间盘的临床效果及结构,并展望其改进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95年1月至2019年8月。检索的中文主题词为"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临床疗效,结构";英文主题词为"non-fusion technique,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clinical efficacy,structure",筛选研究内容与人工颈椎间盘相关的文献,着重选取最新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成果。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人工颈椎间盘进行分析,发现未来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将会着重于假体材料、假体结构、假体置入器械及手术入路等方面,同时未来国内的人工颈椎间盘还将基于国人颈椎解剖学特征进行设计;(2)相信未来的颈椎间盘置换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其术后并发症将会显着减少,更能满足国人的需要。

庄苏阳[4](2019)在《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背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会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现有的椎体内植骨工具无法将植骨材料精确填充至椎体骨缺损区,同时也无法复位终板中央及后部塌陷区。而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所以寻找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本研究设计制作了经椎弓根通道三维植骨器,内部含有产生较大推力的机械装置,以期达到复位塌陷终板、消除椎体内骨缺损的目的。目的对三维植骨器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论证它的抗挤压与破坏性能和抗拉伸破坏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件三维植骨器在压力测试仪上进行挤压试验,观察其压力随行程变化数据和曲线。增加载荷,检测植骨器遭到破坏所能承受最大载荷值。利用静态拉压力测试仪对10个植骨器的重要部件,螺纹杆和螺纹套,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分析其抗拉特性,找到危险截面,获得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结果在挤压与破坏试验测试中,分别取1ON和25N为预紧力。10件植骨器的压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一定预紧力下,在刚开始填充阶段(旋转1-2圈),压力变化上升迅速,到3圈后直至最大行程,压力变化缓慢上升并趋于平稳。最终所达到的最大挤压力为121.5±6N(113~128N)。植骨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50±3N(142~165N)。在拉伸破坏试验测试10个部件的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2±0.09KN(1.73~1.98KN)。10个部件的断口位置分别在螺纹段偏下和螺纹段偏上位置,而螺纹套位置的螺纹无破坏,说明部件的危险截面不在螺纹套和螺纹的集合面位置。结论三维植骨器在工作时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推顶挤压力,可以对抗相当大的阻力,人工拧动最大扭力不足以破坏工具,且工艺稳定。符合椎体骨折手术中植骨及复位骨折块的要求,为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术工具。第二部分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背景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常用方法。塌陷终板的复位情况、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通过现有的植骨方法容易出现植骨不良,形成空腔,成为“蛋壳样”椎体。终板的复位不良易于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引起慢性腰背痛。因此有必要改进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方法,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的疗效。目的 评价应用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复位终板、重建伤椎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三维植骨器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进行终板复位、植骨;植骨漏斗组应用传统的漏斗形植骨器经椎弓根植骨。分别测得手术前后、术后,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术后的3月伤椎的X线摄片及CT二维扫描,测量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正常椎前缘高度、伤椎终板高度、正常终板高度等,计算前高矫正率、终板矫正率和椎体缺损区的体积。结果:(1)伤椎Cobb角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3±2.5)°,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为分别为(4.4±1.4)°、(5.2±1.2)°、(5.8±1.6)°。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1±2.7)°,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分别为(5.3±1.9)°、(6.2±1.9)°、(7.4±1.8)°。两组伤椎Cobb角在术前、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无显着性差异(P>0.05)。取出内固定3月后两组间伤椎Cobb角有显着性差异(P<0.05)(2)前缘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59±0.20cm,术后5天为2.81±0.19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6±0.32cm,伤椎前高率为(95.3±3.6)%。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68±0.18cm和2.56±0.18cm。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高度为1.61±0.18cm,术后为2.77±0.17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1±0.36cm,伤椎前高率为(91.8±4.2)%。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5±0.18cm和1.93±0.12cm。两组术后五天前矫正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终板中心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2.34±0.22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2±0.18cm,伤椎前高率为(93.6±5.8)%。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分别2.24±0.18cm和2.19±0.18.cm。植骨漏斗组术后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1.85±0.26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8±0.23cm,伤椎前高率为(72.5±6.4)%。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1.64±0.20cm和1.41±0.19cm。两组术后五天终板高度矫正率及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缺损区的体积:三维植骨器组术后椎体缺损区体积为0.75±0.16cm3,而植骨漏斗组为2.51±0.3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半时随访发现,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缺损区分别为0.52±0.06cm3和1.49±0.1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5)VAS: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术前VAS分别评分为(8.61±1.13)分和(8.58±1.24)分(p>0.05);术后5天分别为(3.35±0.94)分和(3.54±0.95)分(p>0.05);术后一年半的VAS分别为(0.35±0.63)分和(1.77±1.39)分(p<0.05);取出内固定后VAS分别为(0.46±0.58)分和(2.04±1.15)分(p<0.05)。结论:三维植骨器可以有效地复位塌陷的终板、实现伤椎有效植骨、减少椎体内骨缺损区,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型的植骨工具。第三部分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背景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为恢复伤椎的高度及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通过可扩张球囊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应运而生。但将扩张后的球囊撤除过程中常常会观察到复位的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影响手术疗效。目的研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对维持初始撑开高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与之沟通,由患者自愿选择椎体后凸成形(PKP)或椎体成形术(PVP),共69例选择PKP的患者入组。改良穿刺技术,使插入的导针接近椎体前1/3时,正位像上导针前端接近椎弓根内侧壁。用球囊先后自两侧扩张伤椎,并临时保留后扩张一侧球囊。记录扩张前椎体高度(H0)、充分扩张后椎体前高(H1)、临时释放球囊内压力后椎体前高(H2)。经先扩张侧注入骨水泥,待凝固后撤出球囊,再经后扩张侧注入骨水泥。测量术毕椎体前高(H3)。记录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VAS及0DI评分变化。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一年伤椎高度、Cobb角、VAS及ODI变化。结果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5±12.4)min,出血量为(23.1±8.5)ml,球囊压力为180-250psi,球囊膨胀大小为(3.6±1.1)ml。骨水泥的注入量为(8.2±2.4)ml。2例术中推注骨水泥时出现球囊破裂。(1)椎体高度变化: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H0)、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H1)、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H2)、术毕椎体前高(H3)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椎体前高压缩比)分别为(58.23±12.57)%,(85.14±9.36)%,(70.25±8.12)%,(82.46±10.59)%,球囊撑开后前高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及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而与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O.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前高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为(78.59±9.37)%,与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2)Cobb角变化: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为(18.65±4.25)。,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为(6.84±2.57)°,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为(10.22±3.41)°,术毕的Cobb角为(6.93±2.69)°。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为(7.06±2.86)°。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与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及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与术毕的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3)疼痛和功能评分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26±1.17)分,术后2天为(2.11±0.36)分,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为(1.83±0.31)分。术后2天的VAS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前ODI评分为(88.35±8.26)%,术后2天的ODI为(23.56±3.12)%,术后1年随访时ODI评分为(19.68±2.81)%。术前ODI评分与术后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ODI评分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术后2天的ODI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0DI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技术能有效地维持撑开后的伤椎高度,避免后凸角矫正后再次丢失,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远期疗效,是对现有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改良和优化。

史轶卿[5](2019)在《腰椎后路内固定个体化置钉方案及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术前对腰椎患者影像学资料相关结构和角度的测量,术中解剖标志的定位,本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一项个体化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新方案。术后复查患者腰椎的X线及CT平扫来评估置入螺钉的安全性,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择94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新提出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进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或经椎间孔入路的椎间融合术(TLIF)。术中,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点位于上关节突的外缘,横突上缘向下4mm的地方。通过上下关节突之间连线的垂直线来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头尾角方向。外展的角度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原理来确定。术后拍摄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相关的测量来评估置入螺钉的安全性。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82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8.69±8.32)完成随访,平均随访46.05个月(36-60)。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68.60±40.21min和469.32±187.33ml。应用该置钉方案置入了总计394枚椎弓根螺钉。术前和术后随访的JOA评分、ODI评分和VAS评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通过JOA评分计算患者的改善率为53.94%±19.20%。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神经损伤等相关表现,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其中5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完全恢复,2例末次随访时感觉减退未完全恢复,但与术前相比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时未见不融合、螺钉松动及断裂脱出的情况。根据Lothar Wiesner的分类,发现有19枚螺钉(4.82%)轻微破坏骨皮质,2枚螺钉(0.51%)中度破坏骨皮质,其他的椎弓根螺钉均处于适当位置。结论:提出并实施了一项新的腰椎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手术方案,有效的避免因个体差异、体位、麻醉药物等因素导致的椎弓根螺钉错误置入的问题。具有一系列新颖、易识别的标志物。临床应用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董可欣,马德春,李秋菊,张丽,李磊[6](2014)在《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原理研究及未来趋势发展》文中指出背景:椎间盘置换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新选择,可在消除疼痛的同时保留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状态,但对于其假体结构和材料设计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目的:对现有腰椎间盘假体结构和材料设计方案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优化设计进行展望。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13年2月有关人工腰椎间盘及髓核假体材料类型及生物力学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人工椎间盘,假体设计原理,结构,材料,临床试验",英文检索词为"artificial lumbar disc,total disc replacement,structure,material,clinical trial",排除重复及陈旧文献。共检索到135篇文章,共纳入36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用于椎间盘的材料有钴铬合金、陶瓷、不锈钢、钛合金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用不同材料制备的椎间盘假体较多,其中Bryan假体在临床最常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体外实验及临床研究都证实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置换成功率较高。人工髓核假体有预制型及原位聚合型,由于置换损伤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很难达到人体髓核生物力学功能。挖掘新型材料来设计个性化假体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假体结构和生物材料设计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发展,文章结合最新研究趋势,对椎间盘假体未来在材料改进、结构仿生设计、假体和辅助置入器械优化设计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立科[7](2006)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邻近下位椎间隙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认为颈椎间盘位于C2~T1的椎体之间,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具有维持颈椎的稳定及正常椎间隙高度,吸收振动,匀布应力的功能。颈椎退行性疾病(cervical 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CDDD)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而椎间盘退变是CDDD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对颈椎间盘的形态、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传统手术方法,但研究表明颈前路融合改变了颈椎正常力学环境,使融合节段运动丧失,引起邻近节段应力和活动度增大,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防止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但是,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椎间盘的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CADR对下位椎间隙有无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 本课题首先对正常颈椎间盘进行了相关解剖学测量;然后采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测量椎间盘完整及C5/6椎间盘摘除、ADR、椎间融合四个组别在轴向、前屈、后伸与侧弯不同载荷下,其下位(C6/7)椎间隙的应力改变,研究不同术式对下位椎间隙的生物力学影响;再通过临床随访对比分析椎间融合及CADR术后不同时期的疗效和下位椎间隙的高度、节段曲度、活动度的改变及椎间盘退变率。为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和人工颈椎间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 颈椎间盘的解剖学测量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的高度、矢状径正常范围及实际测量值与SCT测量值的差别,为影像学诊断颈椎问盘退变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对5具新鲜颈椎标本及5具防腐标本(C3~C7)进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扫描3维重建,测量其椎间隙的高度及矢状径,然后对标本的椎间盘高度及矢状径进行实体测量。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颈椎间盘(C3~C7)的前缘比后缘厚,中部比前、后缘厚,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P<0.01);C3/4~C6/7的椎间盘矢状径及椎间盘SCT测量值与实际测量值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防腐标本测量值比新鲜标本测量值小,差异有显着性(P<0.01)。

尹东[8](2003)在《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9](2011)在《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临床工作并不罕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有不断发展并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因致伤暴力较大,往往存在软组织损伤,

胡朝晖[10](2007)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认为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4/5、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4/5、C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三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颈椎C4/5、C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4/5、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4/5、C5/6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4/5、C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三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二术后12月、2年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1、R2、R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二、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活动度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工椎间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金属橡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人工椎间盘国内外有限元仿真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颈椎三维结构逆向重建
    2.1 椎体及自然椎间盘的三维结构
        2.1.1 自然间盘结构分析
        2.1.2 颈椎CT造影
        2.1.3 椎体及间盘结构参数
    2.2 C4-C5节段逆向三维重构
        2.2.1 C4-C5椎体CT切片三维重构
        2.2.2 C4-C5椎体三维重构后处理
        2.2.3 C45 节段椎间盘三维重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参数分析
    3.1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结构参数
    3.2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材料分析
        3.2.1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材料选择
        3.2.2 体外生物兼容性试验
    3.3 不同材料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力学性能分析
        3.3.1 不同材料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静态压缩试验
        3.3.2 不同材料金属橡胶丝力学性能测定
        3.3.3 不同材料金属橡胶微元弹簧力学性能测定
    3.4 结构参数对人工椎间盘力学性能影响
        3.4.1 椎间高度对人工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
        3.4.2 相对密度对人工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活动度仿真分析
    4.1 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
    4.2 仿真模型验证
        4.2.1 颈椎模型活动度验证
        4.2.2 颈椎模型椎间盘表面应力验证
    4.3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仿真
        4.3.1 人工椎间盘椎间高度变化
        4.3.2 人工椎间盘活动度变化
        4.3.3 人工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
        4.3.4 复合载荷下的人工椎间盘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试验研究
    5.1 离体颈椎植入试验
        5.1.1 离体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
        5.1.2 离体试验数据分析
    5.2 活体颈椎植入试验
        5.2.1 活体试验方案
        5.2.2 活体试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生物力学研究
    5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概况
    6 颈椎牵引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
    7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颈椎牵引技术的牵引锻炼颈托研制研究
    1 试验方法
    2 试验过程
    3 试验方案评估
    4 试验结果
    5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
    1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1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1 结果与讨论
    2 特色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人工颈椎间盘的起源、发展及其经验
    2.2 人工颈间盘材料类型及其组配
    2.3 假体结构特点
        2.3.1 限制型假体
        2.3.2 非限制型假体
        2.3.3 半限制型假体
    2.4人工颈椎间盘最新进展
        2.4.1 国外进展
        2.4.2 国内进展
        2.5颈椎间盘置换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6 人工颈椎间盘相关并发症
        2.6.1 异位骨化
        2.6.2 手术节段后凸畸形
        2.6.3 术后放射痛
        2.6.4 关节僵硬
        2.6.5 假体下沉
        2.6.6 假体移位
        2.6.7 相邻节段退变
3 讨论与展望Discussion and prospects

(4)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本论文专用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3 治疗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3 治疗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基金资助
致谢

(5)腰椎后路内固定个体化置钉方案及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原理研究及未来趋势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策略
        资料来源:
        资料提炼:
        资料综合:
    1.4 检索结果及评价
2 结果Results
    2.1 腰椎间盘假体设计
    2.2运动保留设计
        滑动髓核:
        球窝关节:
        封闭髓核:
    2.3 运动限制设计
    2.4适应证和禁忌证
        2.4.1病例选择
        2.4.2 假体置换前准备
        2.4.3 假体置换方法
        2.4.4 假体置换后护理
        2.4.5 并发症及其处理
        2.4.6 疗效分析
3 讨论Discus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要求: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7)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邻近下位椎间隙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颈椎间盘的解剖学观察与测量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邻近下位椎间隙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邻近下位椎间隙影响的临床观察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第五章 颈椎间盘假体置换的研究进展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椎间盘切除后对脊柱生物力学的影响
    1.1 椎间盘髓核切除对脊柱动运的影响
    1.2 椎间盘切除对脊柱功能单位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椎间盘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2 人工椎间盘的研制进展
    2.1 人工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要求
        2.1.1 材
        2.1.2 运动学
        2.1.3 固定
    2.2 人工椎间盘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3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评价
4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手术指征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10)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大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综述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颈椎间孔形态及颈椎间孔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橡胶人工椎间盘活动度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D]. 赵相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D]. 肖亮星.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3]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李游,郑蹦蹦,王佳明,马勇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2)
  • [4]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D]. 庄苏阳. 东南大学, 2019(01)
  • [5]腰椎后路内固定个体化置钉方案及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D]. 史轶卿.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原理研究及未来趋势发展[J]. 董可欣,马德春,李秋菊,张丽,李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26)
  • [7]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邻近下位椎间隙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 陈立科. 中南大学, 2006(01)
  • [8]人工椎间盘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 尹东.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01)
  •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J].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4)
  • [10]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胡朝晖. 中南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