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幼儿教育的印象

以色列幼儿教育的印象

一、以色列幼儿教育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任瑛[1](2021)在《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幼儿心理学与幼教模式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前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这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指导此论文研究的核心思想。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每天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学习基本技能和感知这个充满惊奇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的设计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建筑功能设计,还需要营造出适宜的室内活动空间环境,满足现阶段学前教育理念下教学活动的需求,以此满足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当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健康而全面的成长,而目前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本论文通过对现有幼儿园进行调研,发现并总结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旨在探究基于游戏化教学下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策略。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接着定义相关概念及界定研究范围,进而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对有关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即对游戏的发展、幼儿园游戏内容对于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的影响及幼儿心理特征与行为发展进行分析,以此探究与幼儿游戏行为特征相适应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方法;第三部分,在对现阶段幼儿园建筑空间模式总结基础上,选取西安地区的部分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并且指出现阶段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的普遍问题;第四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的幼儿园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游戏化教学下的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探寻出可以借鉴的适应现阶段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思路与对策;第五部分,从满足幼儿心理、行为特征需求为出发点,探究适宜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同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及论文不足之处。本论文对游戏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以儿童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为出发点,对游戏化教学下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探索出符合现在幼教模式的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思路,解决幼儿园建筑发展的共性问题。形成一个真正的“寓教于乐”的游戏空间环境,为后续的幼儿园建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任罗健青[2](2020)在《南昌出新幼儿园空间设计》文中认为幼儿园是作为3-6岁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幼儿园应该关注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在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当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幼儿园都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空间划分,方便教师的教学管理和维护课堂秩序。但是,缺乏了对于儿童的交往和自主能力的考虑,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传统的幼儿园是旧幼儿教育模式下的产物,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新模式。在传统的幼儿园当中存在封闭性、布局不合理、用色不科学等问题,与现代幼儿的素质教育需要存在差距。而且现代幼儿园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幼儿园。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于南昌出新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的改造设计,运用幼儿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管理学、卫生学等多方面知识结合到室内设计当中,学习新型的幼儿教育模式的优势,以满足儿童随着年龄的变化产生生理和心理变化需求。提出在传统幼儿园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相关学说提出设计理念和手法对其幼儿园进行改造设计。

张成军[3](2020)在《昆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研究 ——以三所民办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十项意见”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基本解决了“入园难”的历史遗留问题。然而,不同社会群体所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仍存在差距,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资本相对薄弱,加之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性供给不够合理,其子女在入园选择时显得颇为被动,出现“入民办园贵、入公办园难”,退而选择“无证园”的现象。“无证园”无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其未来发展埋下隐患。无论社会的哪一类群体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的应有之义。然而,我国目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选择问题的关注度不高,相关研究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本研究以昆明市三所民办园中农民工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入园选择”这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旨在客观把握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现状,分析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探索化解问题的方法、路径。研究以布迪厄社会资本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为依据,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入户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预调研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初步设计完成《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调查问卷》,通过施测对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修订形成正式问卷,并对三所幼儿园家长做问卷调查;其次,通过入户访谈对三所民办园及样本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深入把握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时家庭资本制约情况;最后,运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入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庭资本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经调查发现:家庭经济资本是制约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首要因素,家庭文化资本间接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家庭社会资本对入园选择的影响程度较小;此外,即使学前教育资源选择空间小,保教质量始终是农民工家长的最终诉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政府、幼儿园、社区和家长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一是发挥政府职能,统筹规划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公平;二是提升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为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整合社区资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提供多方支持;四是唤醒主体精神,提升综合能力,实现农民工家庭资本的再积累。

唐超[4](2020)在《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是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普及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政府主导的转变,奠定了现代英国幼儿教育的基础。19世纪也是英国社会剧变的时期。经过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英国最早实现了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教派冲突和阶级斗争。经济的腾飞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改革进程。幼儿学校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剧变在历史时空上的重叠,赋予了本研究独特的意义。研究这一时期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化我们对英国幼儿教育史的认识,理清教育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为对象,在宏观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段教育史,本研究在纵向维度以幼儿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切入点,将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及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在横向维度主要考察了不同阶段幼儿学校的教学实践及其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学校从个人实验走向政府主导,是英国为解决学校数量不足问题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符合英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自下而上、荆棘丛生、充满斗争的道路,带有明显的中产阶级特性。中上层社会对幼儿学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保障是推动幼儿学校普及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学校体系方面,英国幼儿学校呈现出一种“进化”而非“进步”模式。怀尔德斯平的体系很好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幼儿教育观的转变和幼儿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致使幼儿学校的性质实现了从民间慈善到国家福利的转变,教育场所经历了从家庭、教会到社会的转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世俗化。论文共7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起,明晰研究意义,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方法。第一章追溯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重点阐述济贫院、育婴堂、主日学校等慈善机构中的贫困幼儿教育。通过对这些机构创办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致力于保育而非教育;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和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也比较低下。第二章考察欧文在新拉纳克的幼儿学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欧文所生活的环境出发,描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二是阐述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创办宗旨、理论基础、教学与管理;三是分析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影响。第三章探讨英国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幼儿学校运动期间,民间成立了一些幼儿学校组织,它们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传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怀尔德斯平作为幼儿学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完整地阐述了幼儿学校的理念,创造性地改进了幼儿学校的环境,并在全国建立了幼儿学校网络,奠定了英国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第四章研究民办公助下英国幼儿学校的推进。本章从国家资助幼儿学校的方式出发,把幼儿学校发展分为“申请资助”和“结果支付”两部分,分析了不同资助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其对幼儿学校的影响。在“申请资助”制度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逐年上升,国教派开始主导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数量得到提升,教学条件获得改善,幼儿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得到提升。在“结果支付”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急剧缩减,入学率逐渐提升,教学内容向读、写、算倾斜。第五章论述一系列教育法案影响下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本章选取1870年、1876年、1891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案,论述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幼儿学校的普及;同时探讨了在幼儿学校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规模及其内部体系的变化。第六章对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特征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绪论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王莹莹[5](2020)在《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文中认为在全球多元化语境中,龙应台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她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学者、政府官员与社会批评家,更是一个普通的女儿、母亲与妻子。多重的社会身份与文化经验拓宽了她的写作视野。她不仅常以“地球村公民”的角度来分析与解读台湾本土及国际社会的现实问题与文化现象,还常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体验与书写人生。其作品中东西方文化因子的互渗与融合,也使得龙应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个案”。本文力图通过对龙应台不同时期作品的研究,来展现她创作的精神风貌,为华文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素材。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本文前言简略地介绍了选题依据、龙应台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早期的成名作《野火集》为考察对象,集中分析了龙应台对台湾社会的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教育批判、体制批判,来探究她创作中的立人精神、对问题孜孜以求的探寻精神及与时偕行的批判精神。第二章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人在欧洲》《面对大海的时候》《请用文明说服我》等作品为考察对象,分析她的文化杂文,来探讨她对东西方文化各自利弊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来窥探她对理想文化的构想。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她人到中年后写下的关于思考历史的作品,如《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百年思索》《这个动荡的世界》为考察对象,来探视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对真善、公平与正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在她对小人物的关怀与怜惜、对“问责历史”的关注、对人性的审视之中。第四章从家庭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亲情散文集《目送》《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与小说集《银色仙人掌》和杂文集《美丽的权利》为考察对象,来探寻她对女性婚姻困境的同情,对家庭的离散认知及对上下代际关系的理性思考。自由主义式的亲子教育及对父母“离与逝”的思考都是她对伦理关系不懈努力与探索的结果。结语部分对龙应台的创作进行了总结。纵观龙应台的创作历程,尽管每个时期她身处的历史语境不同,关注的话题也不尽相同,但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世界、对问题、一以贯之的观察与探究,正是对问题持久的、深入的思考及对人的真诚关怀成就了她的文学写作。高度的思想性是她文学创作的核心魅力之所在,也与她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得益彰。

李夏[6](2020)在《以图书画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性教育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性的认知需求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需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十分必要的,这会为儿童的性发展打下基础。近年来,由于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性侵犯案件屡见不鲜,倒逼着家长、教育者等社会各方思考开展幼儿性教育的迫切性。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应与家庭一起承担起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责任。而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绘本,则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资源。因此,以优秀的性教育主题为载体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性教育活动,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包括对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梳理,确定行动研究的试点幼儿园并结合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前期调研搜集数据以了解幼儿在性心理、性概念以及好奇方面的发展与体现,并在现实基础上制定幼儿性教育的方案,为行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具体实施方案。第二部分是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操作程序,进行三个阶段的实施:第一阶段以图画书《生命的奥妙》为载体设计教育活动“生命起源的认知”,以达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运用性教育图画书解答幼儿性好奇的研究目的;第二阶段以图画书《我会保护我自己》为载体设计教育活动“自我护理和隐私保护”,研究目的为幼儿通过性教育图画书的阅读,掌握一定的自我隐私保护技能;第三阶段以图画书《男生,女生》为载体设计教育活动“性别角色认知”,研究目的为幼儿能从性别的本质上区分男女,减少性别的刻板印象。第三部分是研究总结与启示。通过行动研究的实施,得出以下结论:性教育图画书是开展幼儿性教育的有效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在研究结论的支持下,提出以下教育建议:幼儿园性教育应与家庭性教育互相配合,共同施行。

郝爽[7](2020)在《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研究》文中指出职前幼儿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专业?如何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这一系列的问题关乎于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职前幼儿教师是幼教行业师资的重要储备力量,教师教育机构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摇篮,帮助职前幼儿教师理解未来的工作、正确看待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恰切采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从梳理的文献来看,教师专业身份的相关主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在研究对象上还不够全面,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职前阶段是成为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信念、态度养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幼教师资质量不高,流失率大的现实状态,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质性研究范式,按照方便取样和滚雪球取样相结合的原则,选取20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结合相关文献和理论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过程、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讨论,从而提出适宜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业选择阶段,此阶段的焦点为选择动机、职业认知和未来畅想;第二个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此阶段的焦点为专业知能、专业情意和专业效能;第三个阶段为专业实践阶段,此阶段的焦点为身份转换、经验积累、人际互动、自我效能、专业反思以及初期承诺。尽管这三个阶段是在时空区隔下产生的,但并非是线性的单向发展过程,专业学习阶段和专业实践阶段的焦点是交互生成的。研究还发现:社会文化因素、高校培养因素、实践园所因素以及个体因素均会影响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宏观环境上,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营造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良好氛围;从中观环境上,需要提升高校、幼儿园的育人作用,夯实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支持堡垒;从微观环境上,需要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构筑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坚实围墙。

陈贝贝[8](2020)在《5-6岁幼儿的学习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之于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研究主要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幼儿的学习,倡导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幼儿自身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的呢?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游戏是否被幼儿认为是学习?幼儿又是如何区分学习与游戏的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笔者想要从幼儿视角出发,去倾听幼儿对自己学习的看法,了解幼儿的学习观。本研究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照片引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以N市J园C班2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5-6岁幼儿对自身在园学习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发现:1.幼儿对自身在园学习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其中对学习内涵的理解主要指向具体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以及自身的学习状态。在学习活动上,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在学习内容上,他们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强调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坐坐好”。而幼儿眼中的学习方式以“观察”和“倾听”为主。2.在认识具体学习行为时,幼儿主要以“学有所得”、“学习状态”、“学有吾师”作为参考标准,强调学习的结果、学习中的状态以及幼儿教师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在面对游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幼儿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是“割裂”的,“游戏与学习是两码事”;另一方面,在面对具体的游戏行为时,部分幼儿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也可以“融合”,游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是学习。4.幼儿普遍认可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幼儿还萌发了终身学习观。但幼儿在表述学习动机时,既包括自发产生的动机,指向自身的兴趣和对成长的期待;也包括在成人叠加影响下产生的学习动机,指向为未来做准备和屈服外在干预。5.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解析了影响幼儿视角学习观的因素,分别是客观环境的调节,即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重要他人的调节,即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的言行举止;自身经验的调节,包括已有生活经验与已有认知经验。基于上述研究,笔者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客观环境创设层面,提倡弹性作息,提供富有层次的游戏材料,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教育方式层面,要丰富活动组织形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与个体差异,发展幼儿的元认知能力;家长教育方式层面,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善自身的教养方式。

安娟[9](2020)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3-6岁幼儿走出园门,亲近大自然,了解社会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学习,通过一系列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自主活动、游戏探索、志愿服务、设计制作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此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其对本研究的启示,并且论述和分析了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论文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研究对象总数共计达875人(其中,问卷调查了578位教师和257位家长,访谈了4位园长、20位教师、8位家长和8位社会场所工作人员,观察了14所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分析了8份实物资料),收集关于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种信息,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和多种资料来源的“三角互证”,提高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先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程序为经线,全面探索了活动的筹划环节、实施过程和后续工作;后以活动的参与人员为纬线,具体分析了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发现了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如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充分、幼儿的安全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重视、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显着的优势特征、教师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占主导地位、家长成为幼儿园社会实践伙伴的重要伙伴)和存在的问题(如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部分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不高、社会场所为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的帮助不够、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存在“走过场”的嫌疑、幼儿园社会实践的评价活动需要进一步规范),并分别对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社会场所和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幼儿园园长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幼儿教师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幼儿家长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社会场所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细化、政府部门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以求统合各方力量,共同优化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论文最后还指出了本项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邵洪泽[10](2019)在《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 ——以盐城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城镇化大幅提高,新的城镇社区不断涌现。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家庭对幼儿教育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城镇社区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在全球学前教育社区化的浪潮中,学前教育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前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为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社区幼儿园是满足社区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不仅影响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也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基于现代幼教理论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次,在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幼儿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再次,按照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一般原理,根据社区幼儿园的特点和设计要素,提出指导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策略;最后,以盐城某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项目为例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论证。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学前教育现状、发展历史及各自特点,并通过调研,总结出目前国内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章分析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及感知觉的特点,归纳了幼儿对空间的需求及环境设计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同时又从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市场化、社区化等方面分析了对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影响,总结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幼儿园的特点,基于现代幼教理论,对社区幼儿园教学空间、特色空间、室内外交往空间、建筑物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第四章以盐城恒大帝景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为例,探讨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策略的运用。第五章总结了研究结论,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以色列幼儿教育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色列幼儿教育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专业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2.1 幼儿园
        1.2.2 游戏的定义
        1.2.3 游戏化教学
        1.2.4 室内活动空间
        1.2.5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室内活动空间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幼儿游戏理论
        2.1.1 幼儿游戏的发生
        2.1.2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内容
    2.2 幼儿发展与室内活动空间关系研究
        2.2.1 幼儿认知发展的需求
        2.2.2 幼儿情绪发展的需求
        2.2.3 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需求
        2.2.4 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2.2.5 幼儿的身体机能发展的需求
        2.2.6 幼儿对健康环境的需求
        2.2.7 幼儿行为与室内活动空间环境
    2.3 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要素
        2.3.1 幼儿游戏方式
        2.3.2 幼儿园室内游戏活动空间类型
    2.4 小结
3 现阶段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3.1 现阶段幼儿园建筑空间模式
        3.1.1 分散式
        3.1.2 集中式
        3.1.3 混合式
    3.2 实例调研部分
        3.2.1 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3.2.2 实例调研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
        3.2.3 问卷调查部分
    3.3 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问题总结
        3.3.1 室内专属活动空间的问题
        3.3.2 室内兼用活动空间的问题
    3.4 对于传统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的思考
    3.5 小结
4 国内外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案例分析及比较
    4.1 国内外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4.2 国内外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比较
    4.3 国内外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案例的借鉴
        4.3.1 打破传统单元模式
        4.3.2 设计符合幼儿心理特征
        4.3.3 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
        4.3.4 功能性家具的应用
    4.4 小结
5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5.1 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目标和原则
        5.1.1 设计目标
        5.1.2 设计原则
    5.2 幼儿园室内专属活动空间设计
        5.2.1 活动空间的模糊渗透设计
        5.2.2 活动空间的灵活多变设计
        5.2.3 创造层次丰富的活动空间
        5.2.4 活动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
        5.2.5 活动空间游戏化设计
    5.3 幼儿园室内兼用活动空间设计
        5.3.1 合理置入游戏空间
        5.3.2 活动空间界面的多样化设计
        5.3.3 活动空间可玩性设计
    5.4 其他建议
        5.4.1 衣帽间、卫生间游戏化设计
        5.4.2 幼儿园家具游戏化设计
        5.4.3 幼儿园材料的运用
        5.4.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致谢

(2)南昌出新幼儿园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对象
        1.3.1 幼儿园
        1.3.2 学龄前儿童
        1.3.3 幼儿园的空间设计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2.1.2 不同国家的教育特色
        2.1.3 国外案例分析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幼儿园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2.2.2 国内幼儿园空间设计现状
    2.3 国内幼儿园现存问题分析
        2.3.1 安全性和卫生污染问题
        2.3.2 活动单元空间受限
        2.3.3 色彩和形象造型呆板
        2.3.4 缺少儿童心理需求的空间
        2.3.5 空间资源的浪费
第3章 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3.1 幼儿的生理特征
    3.2 幼儿的心理特征
第4章 设计原则
    4.1 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与卫生性
        4.1.2 开放性与交往性
        4.1.3 形象性和趣味性
        4.1.4 探索性与领域性
        4.1.5 色彩性和视觉感
        4.1.6 生态性与经济性
    4.2 设计方法
        4.2.1 整体与部分兼顾
        4.2.2 历史性与现代性兼顾
第5章 设计实践—南昌出新幼儿园空间设计
    5.1 项目概况
    5.2 设计理念
    5.3 设计主题
    5.4 幼儿园总平面规划
    5.5 幼儿园各个空间的环境营造
        5.5.1 幼儿生活用房环境营造
        5.5.2 幼儿公共用房环境营造
        5.5.3 交通空间区域环境营造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昆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研究 ——以三所民办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
        二、相关政策不配套、落实不到位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问题难以解决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机会不平等导致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难以化解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流动儿童教育选择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第一节 问卷编制前的基线调研
        一、拟定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基线调研
        三、资料的编码与整理
    第二节 预问卷的编制与修定
        一、预问卷的编制
        二、预问卷的施测
        三、预问卷信效度分析
    第三节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实施
        一、正式问卷的形成
        二、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三、正式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第三章 昆明市三所民办幼儿园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调查结果及说明
    第一节 三所民办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一、T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二、X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三、O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分析
        二、样本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整体状况及差异分析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整体状况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 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结果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结果的多因素分析
        一、多因素分析模型的建构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结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二节 家庭经济资本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性质幼儿园家长在月收入上的卡方分析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长在产权上的卡方分析
        三、不同性质幼儿园家长在教育投入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第三节 家庭文化资本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长在父母学历上的卡方分析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长在教育期望上的卡方分析
        三、不同性质幼儿园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第四节 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长在父母职业上的卡方分析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长在来昆途径上的卡方分析
        三、不同性质幼儿园家长在信息获取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第五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家庭经济资本是制约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首要因素
        一、家庭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
        二、幼儿园的附加费用间接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园选择
    第二节 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间接因素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行为依附于家庭活动
        二、农民工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呈现局部两极性特点
    第三节 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有一定影响
        一、农民工家长的社会资本拥有量既先天不足,又缺乏统筹运用能力
        二、农民工家长缺乏运用“关系”到入园选择行为中的主动性
    第四节 教育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空间不足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纵向选择无果,横向选择同质
        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农民工家庭经济资本拥有量不匹配
    第五节 保教质量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最终诉求
        一、在适当的经济承受范围内愿意付出较高保教费选择优质幼儿园
        二、多子女家庭统筹资本为子女选择优质幼儿园
第六章 走向公平: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优质园愿景的思考
    第一节 发挥政府职能,统筹规划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的能力
        一、财政投入——重心持续向弱势群体倾斜
        二、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普惠性幼儿园的合理布局
        三、政策支持——增强农民工自身的“造血”能力
    第二节 提升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一、公办领办——实现优质资源的时空转移
        二、内涵发展——打造优质灵活的服务团队
        三、全纳教育——保障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整合社区资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提供多方支持
        一、文化建设——营造多元群体共生环境
        二、信息共享——建立农民工入园选择透明机制
        三、多方参与——共建农民工入园选择补充性机构
    第四节 唤醒主体精神,提升综合能力,实现农民工家庭资本的再积累
        一、经济基础——开启“发展—经济”模式
        二、文化教育——实现农民工文化资本二次累积
        三、主动融入——加快“内市民化”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学校与幼儿园
        (二)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
        (三)英国与英格兰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研究
        (二)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研究
        (三)关于19世纪英国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五、研究问题与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幼儿慈善机构发展的背景
        一、中上层社会热衷于慈善事业
        二、中上层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三、中上层社会幼儿教育观的改变
    第二节 济贫院中的幼儿教育
        一、济贫院的生源
        二、济贫院的管理
        三、济贫院的教学
    第三节 育婴堂中的幼儿教育
        一、育婴堂的创办
        二、育婴堂的生源
        三、育婴堂的教学
        四、育婴堂的经费
    第四节 主日学校中的幼儿教育
        一、主日学校的创办
        二、主日学校的发展
        三、主日学校的教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
    第一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创办的背景
        一、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二、童工现象十分严重
        三、贫困幼儿入学率很低
    第二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
        一、幼儿学校的创办宗旨
        二、幼儿学校的理论基础
        三、幼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第三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影响
        一、促进英国一批幼儿学校的诞生
        二、推动其他国家幼儿学校的创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
    第一节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贫困幼儿教育问题的凸显
        二、政府对贫困幼儿教育的放任
        三、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冲突加剧
    第二节 民间幼儿学校组织的成立
        一、幼儿学校协会
        二、格拉斯哥幼儿协会
        三、本土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第三节 怀尔德斯平对幼儿学校运动的贡献
        一、创建幼儿学校体系
        二、建立幼儿学校网络
        三、改变社会幼儿教育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
    第一节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推进的背景
        一、英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二、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在英国的传播
    第二节 “申请资助”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一、“申请资助”制度的产生
        二、政府对幼儿学校的督查
        三、“申请资助”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支付”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一、“结果支付”制度的产生
        二、“结果支付”制度的内容
        三、“结果支付”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普及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的落后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三、社会财富的激增
    第二节 法律推动下幼儿学校教育的普及
        一、普及入学的启动:1870年《福斯特法案》
        二、强制入学的推动:1876年《桑登法案》
        三、免费入学的实现:1891年《免费初等教育法》
    第三节 幼儿学校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改革
        一、大力开办婴幼儿班
        二、逐渐去“国教化”
        三、借鉴福禄贝尔理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反思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
        一、上层社会需要推动幼儿学校发展
        二、经济发展为幼儿学校提供了条件
        三、法律为政府主导幼儿学校提供保障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特征
        一、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
        二、幼儿学校的发展模式自下而上
        三、幼儿学校发展带有明显的阶级特性
        四、幼儿学校发展延续怀尔德斯平体系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了幼儿学校从慈善到福利的转变
        二、推动了教育场所从家庭到社会的转移
        三、实现了幼儿教育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实视野之下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犀利辛辣的国民性批判
    第二节 追根溯源的教育批判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体制批判
第二章 双重视域之下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对西方文化的评判
    第二节 对东方文化的回望
    第三节 对理想文化的构想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中的历史拷问
    第一节 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
    第二节 对“历史问责”的关注
    第三节 对复杂人性的探讨
第四章 生命体验之中的家庭审视
    第一节 女性婚姻境况的眷注
    第二节 亲子关系的动态书写
    第三节 乞愿终养的反哺愿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以图书画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性教育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开展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
        (三)图画书在幼儿发展与教育中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幼儿性发展与性教育的相关研究
        1.幼儿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2.幼儿性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性教育的相关研究
        1.性教育目标的研究
        2.性教育内容的研究
        3.性教育方法的研究
        (三)以图画书为载体的幼儿性教育相关研究
        1.图画书对于幼儿发展价值的研究
        2.性教育主题图画书的研究
        3.图画书运用于幼儿性教育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历程
        (四)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第1章 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一、幼儿园性教育面临问题的调查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图画书以及性教育的认知匮乏
        2.性教育目标制定不合理
        3.性教育活动组织方式单一
        (二)幼儿方面
        (三)幼儿园方面
        1.缺乏专题教研对教师的支持
        2.缺乏性教育主题图画书的储备
    二、制定具体活动方案
        (一)性教育维度的确定
        (二)性教育目标的确立
        1.性教育目标建构原则
        2.大班幼儿性教育具体目标
        (三)性教育内容的确定
        (四)性教育图画书的选择
        1.图画书筛选依据
        2.本次性教育活动所选用的图画书
        (五)以图画书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性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第2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的初探:以书导趣,直面幼儿性好奇
        (一)行动研究计划
        (二)行动研究实施
        (三)行动研究观察
        (四)行动研究反思
    二、第二阶段的调整:分享阅读,鼓励幼儿表疑惑
        (一)行动研究计划
        (二)行动研究实施
        (三)行动研究观察
        (四)行动研究反思
    三、第三阶段的深化:拓展阅读,家园共育齐合力
        (一)行动研究计划
        (二)行动研究实施
        (三)行动研究观察
        (四)行动研究反思
第3章 研究总结与启示
    一、研究总结
        (一)幼儿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家庭方面
    二、研究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
        (二)充分发挥图画书等儿童文学作品在性教育中的作用
        (三)关注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师研究主题从“外在角色赋予”到“自我身份建构”的转变
        (二)关注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是师范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三)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确立对其专业发展起助推作用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专业身份
        (二)职前幼儿教师
        (三)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
        (二)关于职前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
        (三)关于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
        (四)关于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和反思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确立
        (一)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实物分析法
    二、研究对象的遴选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资料整理
        (二)资料分析
    四、研究的过程与伦理
        (一)研究过程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过程
    一、比较与衡量:专业选择阶段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
        (一)选择动机:内部与外部
        (二)职业认知:简单和轻松
        (三)未来畅想:顺势与发展
    二、适应与深化:专业学习阶段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
        (一)专业知能:系统与深化
        (二)专业情意:“潜移默化的改变”
        (三)专业效能:在胜任与不安之间徘徊
    三、确证与承诺:专业实践阶段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
        (一)身份转换:学生与教师并存
        (二)经验积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三)人际互动:多元与共振
        (四)自我效能:“只有一直学习才行”
        (五)专业反思:实践中生成
        (六)初期承诺:斟酌后的抉择
第四章 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
        (一)前期教育经历:“被爱过才能爱别人”
        (二)职业吸引力:“谁也不想转行”
        (三)社会关系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
    二、高校培养对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
        (一)高校教师:“亲其师则信其道”
        (二)专业课程:“没有理论何谈实践”
        (三)个人提升契机:“职场生存演练”
    三、实践园所对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
        (一)实践指导教师:“身体力行的指引”
        (二)园所文化:“在实践中耳濡目染”
        (三)园所支持:“要去就去好幼儿园”
    四、个体因素对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
        (一)价值实现:“精神满足+心理需要”
        (二)发展诉求:“不可能一辈子做一线教师”
        (三)个体特征:“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章 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优化建议
    一、顶层设计: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营造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良好氛围
        (一)落实福利待遇,让职前幼儿教师乐于从教
        (二)完善政策法规,使职前幼儿教师安于从教
        (三)拒绝社会污名,为幼儿教师正“名”
    二、深耕细作:提升高校、幼儿园的育人作用,夯实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支持堡垒
        (一)改进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提高职前幼儿教师从教准备度
        (二)发挥实践基地的培养功用,提高三习制度的效果
        (三)联合高校和幼儿园共同发力,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
    三、源头活水: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构筑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坚实围墙
        (一)强化正向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
        (二)主动进行专业学习,增加自身发展机会
        (三)增加多维反思,重构专业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实物收集
后记
个人简介

(8)5-6岁幼儿的学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一)现实思考:基于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二)重要价值:基于理解幼儿、支持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空间:基于幼儿视角的学习观研究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丰富幼儿视角学习观的相关研究
        (二)实践意义: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学习观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幼儿视角的研究综述
        (三)启示与研究空间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视角
        (二)幼儿学习观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资料收集的过程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的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研究的信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幼儿视角学习观的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学习的基本认识:学习内涵与学习方式
        (一)幼儿对学习内涵的认识:具体学习活动、具体学习内容、自身学习状态
        (二)幼儿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倾听式、观察式、操作式
    二、幼儿判断学习的标准:学有所得、学习状态、学有吾师
        (一)学有所得:“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学习状态:“我们怎样学的”
        (三)学有吾师:“老师在就是学习”
    三、幼儿对游戏与学习关系的认识:割裂与融合
        (一)游戏与学习割裂:“游戏与学习是两码事”
        (二)游戏与学习融合:“有些游戏既是玩也是学”
    四、幼儿对学习动机的认识:自发与叠加
        (一)幼儿自发的学习动机:内在的兴趣、成长的期待
        (二)成人叠加的学习动机:为未来做准备、奖赏与惩罚
第四章 幼儿视角学习观的影响因素解析
    一、客体调节:影响幼儿学习观的客观环境
        (一)一日生活作息:精确控制与集体转换
        (二)游戏材料投放:缺乏新意与富有挑战
        (三)多媒体技术运用:更有意思与多看无益
    二、他人调节:影响幼儿学习观的重要他人
        (一)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导向与语言浸染
        (二)幼儿家长的言传身教:口头传授与行为示范
        (三)幼儿同伴的分享展示:作品展示与口头分享
    三、自我调节:影响幼儿学习观的自我经验
第五章 研究建议
    一、客观环境的创设层面
        (一)弹性作息、整合经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激发兴趣、富有层次: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
        (三)合理选择、重视参与: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教师的教育方式层面
        (一)丰富形式、广泛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
        (二)多元评价、过程体验:让幼儿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相信幼儿、关注差异:支持幼儿经验生长
        (四)创设情境、促进反思:发展幼儿的元认知能力
    三、家长的教育方式层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理解幼儿学习
        (二)改善教养方式,树立学习榜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 B 绘画访谈提纲
附录 C 照片引谈提纲
附录 D 照片引谈记录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9)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提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背景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二、幼教实践的反思
        三、个人情结的诉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如何筹备策划的?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如何实施完成的?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如何开展后续工作的?
    第四节 关键概念与界定
        一、幼儿园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
        四、社区教育
        五、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启示
    第一节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与启示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给与的启示
    第二节 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与启示
        一、社会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社会建构理论给与的启示
    第三节 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与启示
        一、体验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体验学习理论给与的启示
    第四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与启示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生态系统理论给与的启示
第三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与评析
        一、国内外学者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综述
        二、国内外学者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评析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与评析
        一、国内外学者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综述
        二、国内外学者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评析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运用
    第一节 问卷法与运用
        一、问卷的编制与内容
        二、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三、问卷的整理与统计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第二节 访谈法与运用
        一、访谈的对象与内容
        二、访谈的准备与过程
        三、访谈资料的整理与统计
        四、访谈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节 观察法与运用
        一、观察的对象
        二、观察的过程
        三、观察资料的整理
        四、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节 实物分析法与运用
        一、实物资料的收集
        二、实物资料的整理
        三、实物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筹划环节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分析
        一、园长的目的观与分析
        二、教师的目的观与分析
    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与分析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制定主体与分析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制定内容与分析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与分析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园内部署与分析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园外协调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分析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选择与分析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时间与分析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频次与分析
    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与分析
        一、幼儿园在文化场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分析
        二、幼儿园在商业场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分析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出行与分析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出行规模与分析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出行方式与分析
    第四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与分析
        一、教师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与分析
        二、社工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与分析
    第五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伙伴与分析
        一、家长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伙伴参与分析
        二、社工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伙伴参与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后续工作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延伸与分析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延伸与分析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家庭中的延伸与分析
    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与分析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与分析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与分析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与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效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幼儿园园长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
        二、幼儿园教师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
        三、幼儿家长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
        四、社会场所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细化
        五、政府部门应促使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不足
        一、研究的特色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教师问卷
    附录2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家长问卷
    附录3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5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社会场所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6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观察提纲
    附录7 成人自愿参加“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协议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 ——以盐城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
    七、论文框架
第一章 社区幼儿园发展状况分析
    1.1 社区幼儿园的相关概念
        1.1.1 社区学前教育
        1.1.2 社区幼儿园
        1.1.3 幼儿园环境
    1.2 国内外社区学前教育分析
        1.2.1 国外社区学前教育
        1.2.2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
        1.2.3 我国社区幼儿园的发展历史
    1.3 社区幼儿园的调查分析
        1.3.1 调查内容
        1.3.2 调研结果
    1.4 小结
第二章 幼儿特点及影响幼儿园环境设计的要素分析
    2.1 幼儿生理特点
    2.2 幼儿感知觉特点
    2.3 幼儿心理行为特点
    2.4 幼儿特征对空间的需求
    2.5 影响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的要素
        2.5.1 教育观念
        2.5.2 学前教育的社区化
        2.5.3 学前教育的市场化
        2.5.4 其他影响因素
    2.6 小结
第三章 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策略
    3.1 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原则
        3.1.1 社区幼儿园特点
        3.1.2 符合现代幼教理念的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要素
    3.2 社区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策略
        3.2.1 教学活动空间的优化设计
        3.2.2 专业特色空间的优化设计
        3.2.3 室内交往空间的优化设计
    3.3 社区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3.3.1 室外交往空间的优化设计
        3.3.2 室外活动设施的优化设计
    3.4 社区幼儿园建筑物理环境的优化设计策略
        3.4.1 照明系统优化设计
        3.4.2 室内新风系统优化设计
        3.4.3 声学环境优化设计
        3.4.4 地暖系统设计
    3.5 优秀案例分析(首尔花朵社区幼儿园环境设计)
        3.5.1 项目概况
        3.5.2 室内环境分析
        3.5.3 室外环境分析
        3.5.4 借鉴之处
    3.6 小结
第四章 盐城地区设计案例
    4.1 盐城恒大帝景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任务描述
        4.1.3 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构思
        4.1.4 场地现状分析
        4.1.5 空间组织与空间流线分析
        4.1.6 室外环境的优化设计
        4.1.7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
        4.1.8 交往空间拓展设计
    4.2 不足之处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1:调研结果统计表:教育模式、儿童心理(想要什么样子的幼儿园)、爱好调查、作息时间表
附录2:设计作品
致谢

四、以色列幼儿教育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任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南昌出新幼儿园空间设计[D]. 任罗健青. 南昌大学, 2020(01)
  • [3]昆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选择研究 ——以三所民办园为例[D]. 张成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7)
  • [4]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D]. 唐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D]. 王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以图书画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性教育行动研究[D]. 李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研究[D]. 郝爽.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5-6岁幼儿的学习观研究[D]. 陈贝贝.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D]. 安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社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 ——以盐城地区为例[D]. 邵洪泽.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以色列幼儿教育的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