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电子计算机产品博览会于2004年2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举行

海峡两岸电子计算机产品博览会于2004年2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举行

一、海峡两岸电子电脑产品博览会2004年2月18日~21日在广州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0)在《甲骨文字诂林再补》文中研究表明于省吾先生、姚孝遂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在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基础上搜集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直至1989年底九十年间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成果。何景成先生所编《甲骨文字诂林补编》集录了1990年至2013年间的甲骨文字考释成果并对《甲骨文字诂林》所漏收的成果进行补充。而自2014年以来至2019年期间亦有200余篇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发表,本文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撰。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年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研究所展现的几种特点。二是阐述近年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与其必要性。三是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第二部分为近年甲骨文字考释成果汇集,将对2014年至2019年五年间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范围内新出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进行搜集与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排。另附有字形总表与检索表以供检索使用。

陈文苑[2](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董玉洪[3](2016)在《2015年两岸关系发展情况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两岸关系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迈进并取得重大进展。两岸当局进一步巩固"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高层政治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之间常态性联系机制继续推进,两岸两会协商谈判取得新成果;两岸经贸合作的新契机不断涌现,各领域的交流更加丰富深入。但"台独"势力的干扰破坏无时不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前行中仍面临着各种阻力。2016年,因否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关系将面临重大变数与挑战,但大陆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应对台海变局的筹码增多,有能力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致出现重大逆转。

刘耕[4](2014)在《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交流与交换,即通信,是个体、群体、组织、社会最为基本和重要的需求。因此,通信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电信,或者说电信业成为通信产业的主体和核心,则是在19世纪中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事情了。电报、电话(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现代电信通信业的发明与发展,是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创新的产物。中国电信业,在解放前,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但是在近10年来,我国电信业陷入整体竞争力严重衰退的状况,对于民众信息消费,尤其是对国家与社会的信息安全、信息主权构成重大挑战。因此,研究和提升我国电信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十分急迫的理论和现实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关于企业、行业、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构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则成为包括企业、行业、国家各级组织和系统最为重要的战略重心。论文将对竞争优势的关注聚焦于电信运营企业,沿着“夯实论文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综合框架——设计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展开实证研究——展示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创新与转型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研究的逻辑思路:第一,获得理论的启示与借鉴。论文通过对竞争优势理论、商业模式理论以及电信创新与变革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收集、分析与研究,获得理论的启示与借鉴,以夯实和坚固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建立基于变革和创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般理论分析研究基本架构。在这里,论文首先从电信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入手,展示变革与创新是电信产业固有属性;然后从语音通信时代、数据通信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等的变革与创新,揭示变革与创新是电信企业构建与提升竞争优势的最基本途径;最后,论文在总结、分析与借鉴国内外理论界目前关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综合框架。第三,设计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在考察、分析、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涵盖语音通信时代、数据通信时代与信息消费时代的包括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机会四个维度的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分别运用不同方法开展语音通信时代和数据通信时代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四,展示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和转型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电信运营企业关于用户通信消费的数据,既是天然的大数据,更是电信运营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基于电信用户电信消费过程的大数据,转换企业经营理念,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和实现企业经营转型,是电信运营企业在未来的信息消费时代构建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战略性举措。论文分别从不同领域展示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和转型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通过上述基本内容的,论文取得了三个相互关联、相关支撑的创新成果。(1)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性和普适性、融合“定位观”、“资源观”、“能力观”、“价值观”以及竞争规则与竞争模式、价值创造方式、商业模式等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综合框架。(2)设计了涵盖不同电信时代,包括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机会四个维度的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建立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数模型,开展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数与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实证研究。(3)电信移动用户电信消费信息的大数据是电信运营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提出电信运营企业基于电信用户大数据,通过企业经营理念变革、企业转型、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机会和领域。

黄一峰[5](2013)在《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关系日趋紧密,随着2008年底基本实现了“大三通”,两岸的交流合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了互利共赢的新阶段,朝积极乐观的态势发展。福建省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主力先锋”,两岸的交流合作首先着重体现在闽台的交流合作,而闽台的交流合作中,人才交流合作是重点。众所周之,经济的角逐关键在于人才,各行业人才的交流合作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闽台人才资源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考察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分析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主要平台、方式和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对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地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虽已呈现多元化,但作为一种民间性的非营利组织,行业协会能够在推动闽台产业对接、经贸往来、平台建设、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大有作为。基于此,本文以行业协会在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上“是否也能发挥作用、是否已经发挥作用、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为贯穿全文的主线,运用战略协同理论充分论证了行业协会作为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是闽台现有人才交流合作互动平台的有益补充;进而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对闽台行业协会在促进人才交流合作的共生条件与共生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创造环境诱导机制、强化共生动力机制与减少或消除共生阻尼机制三方面构建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最后选取闽台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实证应用对象,深入剖析行业协会在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探索该产业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共生机制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的共生机制应用具有普遍代表性,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有力借鉴。

吕斌[6](2013)在《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全球化时代的本土文化状况更加引人关注,也引发了我的兴趣。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登录制度,韩国积极申报,并于2005年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登录;中国受到触动,文化自觉空前勃兴,相继出现申遗热潮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态势;日本民众对韩国申遗成功漠不关心。面对同样的全球标准,历史上同属儒教文化圈、现实中同样有端午习俗的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反应各不相同,这令我萌生了研究意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全球化时代的中日韩传统文化”,通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过程和东亚三国申遗状况的梳理,进一步将研究问题明确为:东亚中日韩三国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或受到重视的状况与全球化有何关联?反映了三国面对全球化影响时在传统文化领域怎样的应对?目前,鲜见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各国传统文化状况进行综合比较的社会学研究论着,而进行这种研究的意义是:学理上有助于阐明全球化时代东亚传统文化的现状、阐释全球化进程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关系,实践上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全发展、培养适当的文化自觉等问题有所裨益。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特质,对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主要方式和资料收集技术进行分析之后,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具体通过实地研究的实地观察、无结构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定性研究中,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的研究案例至少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是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2)与世界有接轨。考虑到研究的代表性与可行性,具体选择中国曲阜祭孔典礼、韩国江陵端午祭、日本东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们不仅因历史悠久、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在历史上都曾是各国政权的压舱石、与各国传统思想文化紧密关联而在众多传统文化项目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包含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世界有不同程度的接轨,特别是前两个案例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复兴方面颇受世人瞩目。笔者在5年时间里分别对各研究案例1或2个周期内的活动进行了实地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整体视点、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和社会、国家相关理论。对全球化理论的梳理有助于从理论方面描述东亚文化所处的背景,为分析该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现状奠定基础;对全球在地化理论的探讨可以归纳出这一进程中全球与地方(国家)的颉颃关系,有助于剖析东亚传统文化现状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全球化的基本应对模式;对国家与社会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界定本研究中国家、社会的内涵,对于分析全球化时代东亚三国围绕传统文化的国家、社会具体动员序位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分别对各案例的发展历程和复兴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把握其整体状况,进而分析出全球化对案例的影响,及面对全球化影响时案例主要推动者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对,通过意识考察阐明案例活动中国家、社会的动员倾向,总结案例所反映的全球化的影响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基本应对模式。在分别考察各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对东亚三国传统文化从国家走向世界殊途同归的发展历程、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应对全球的具体做法、开始时间及其受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以下二点简要概括:(1)全球化时代,东亚中、日、韩三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但是,它们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作用下发生蜕变、复兴并被有选择地推向世界。三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或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全球化冲击的结果。(2)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东亚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应对,在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均出现“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3)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东亚三国复兴传统文化并有选择地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不同的国家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同一个全球化应对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其具体做法受制于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推动力的需求和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基础;其具体时间受到各国近代化历程、国家结构和宗教、文化意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东亚三国的传统文化复兴以关注物质文化为主要特征,再加上“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难以使走向世界的各国民族传统文化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一个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一些国家在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本身有益思想内涵重视程度的欠缺。因此,在关注非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木身有益的思想内涵。当这些有益的思想真正为更多人充分关注、接受并践行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郑春勇[7](2012)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艾险峰[8](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提出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黄玉妹[9](2011)在《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马克思的交换理论为会展业奠定理论基础。我国现代会展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换的速度快、效率高,必然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产品是订单化生产,产品的交换范围从一个国家扩大到国际区域,传统的交换媒介已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展业因其对提高交换效率的重要作用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力求揭示出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现代产业分类来看,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其在产品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现代会展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本、技术、信息,为促进交换的快速有效进行提供了商务平台,为会展举办地的城市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会展活动举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现代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绿色产业、无烟产业等美称,其实质是一种低碳产业。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会展业是“引爆行业”,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它可以带动诸如建筑、交通、通讯、运输、广告、旅游、宾馆、餐饮、城市建设等系列产业的发展,联动效应达到1:9。此外,现代会展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会展业的举办能够提升举办城市的形象,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会展业的举办使其迅速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外界人士了解该城市,吸引投资。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促进经济进步的新引擎。现代会展业通过高科技推广与展示功能、产业联动功能、经济辐射功能、提升软实力等功能,推动会展城市集群和会展产业带的出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未来,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将朝着生态化、高科技和信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等的方向发展,现代会展业的后劲足、潜力大,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新亮[10](2011)在《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节庆是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是各个城市展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成就的重要舞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我国,城市节庆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繁荣。中国的城市节庆活动发展迅速,但城市节庆活动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中国豆腐文化节已经举办17届,历时20多年,基本反映了我国城市节庆发展历程。本研究以17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历程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构架、活动安排、宣传营销、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中国豆腐文化节的运营模式。全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难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简要概括了中国豆腐文化节的由来,为后面章节分析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这一部分为论文主体,从组织构架、活动安排、宣传营销、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中国豆腐文化节的运营模式;第四部分为第三章,通过数据分析,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效应和满意度;第五部分针对市民、游客、网民不满意度分析,结合中国豆腐文化节面临形势,提出进-步发展的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概括前文,得出中国豆腐文化节运营模式的精髓。

二、海峡两岸电子电脑产品博览会2004年2月18日~21日在广州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电子电脑产品博览会2004年2月18日~21日在广州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甲骨文字诂林再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第一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一、运用新甲骨资料
        二、利用其它古文字资料考释甲骨文
        三、对甲骨卜辞分期分类法的运用
        四、其他学科内容与考释相结合,多方面论证甲骨文字形体
        五、技术革新为甲骨文考释工作提供便利
        小结
    第二节 、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
    第三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
        一、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介绍
        二、学术会议汇总(2014—2019)
        三、甲骨文研究各类项目立项汇总(2014—2019)
        四、甲骨文释读成果的赛事活动与奖励
        小结
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成果汇集(2014-2019)
论文所收字形总表
拼音检索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一)研究主旨
        (二)主要内容
        (三)重点与难点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观照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六、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田野点的选择
        (三)田野经历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一)剑川历史概述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二)木雕行业崇拜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一)双重属性
        (二)高成本性
        (三)惯力性
        (四)传承性
        (五)商业开发性
        (六)易转换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一)教育培训
        (二)传播交流
        (三)市场调节
        (四)权力引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1:文中插图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后记

(3)2015年两岸关系发展情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九二共识” 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两岸政治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两岸交往机制化进一步推进,两岸两会协商取得新成果
三、两岸贸易与投资有所萎缩,但新的合作契机不断涌现
四、两岸各领域交流此起彼伏,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
五、民进党坚持否认 “九二共识”,竭力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4)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一:基于历史的视角
        1.1.2 研究背景二:基于现实的视角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指导电信运营企业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1.2.2 指导电信运营企业实现企业与业务转型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竞争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2.1.1 竞争优势外生论
        2.1.2 竞争优势内生论
    2.2 商业模式文献评述
        2.2.1 商业模式的概念研究
        2.2.2 商业模式与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的逻辑关系
        2.2.3 商业模式的要素构建和创新
        2.2.4 小结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理论来源
        2.3.2 技术创新
        2.3.3 管理创新
    2.4 文献综述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章 基于变革与创新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综合框架
    3.1 电信产业属性及其演变
        3.1.1 电信产业的传统属性
        3.1.2 电信产业属性演变
    3.2 电信创新与变革
        3.2.1 从垄断到竞争:语音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3.2.2 从剥夺到共享:数据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3.2.3 从电信到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3.3 构建电信竞争优势的综合架构
        3.3.1 竞争优势的定位观
        3.3.2 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观
        3.3.3 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
        3.3.4 基于变革与创新的构建电信竞争优势综合理论研究架构
第四章 基于变革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
    4.1 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的度量指标设计
        4.1.1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4.1.2 国际上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4.1.3 国内关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设计
        4.1.4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4.1.5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4.2 语音时代(2G)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评价
        4.2.1 样本数据
        4.2.2 竞争力指数因变量设计
        4.2.3 回归模型与回归结果
        4.2.4 回归结果分析
    4.3 移动数据(3G)时代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
        4.3.1 样本数据
        4.3.2 竞争力指数因变量设计
        4.3.3 自变量设计与取值
        4.3.4 回归方法和结果
        4.3.5 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创新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
    5.1 基于用户数据驱动,获取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商机
        5.1.1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
        5.1.2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用户信息获取
        5.1.3 智能挖掘用户信息与商机
    5.2 基于信令大数据的移动运营商精确营销
        5.2.1 基于大数据的精确营销框架
        5.2.2 用户数据构成与获取方式
        5.2.3 用户全景数据分析
        5.2.4 用户识别及业务匹配
        5.2.5 渠道优化及精确营销
        5.2.6 基于大数据的精确营销案例
    5.3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旅游景区智能管理
        5.3.1 景区三位一体管控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5.3.2 三位一体管控模式的信息提取原理与可靠性
        5.3.3 三位一体管控模式的游客判别规则
        5.3.4 某旅游景区智能管理的案例研究
    5.4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智能交通信息挖掘
        5.4.1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5.4.2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城市智能交通
        5.4.3 中国移动智能交通实践探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取得的成果

(5)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对行业协会的相关研究
        1.2.2 闽台交流合作的研究
        1.2.3 区域人才交流合作的研究
    1.3 相关研究理论
        1.3.1 战略协同理论
        1.3.2 共生理论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分析
    2.1 闽台人才发展概况及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2.1.1 人才的内涵概述
        2.1.2 闽台人才发展概况
        2.1.3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2.2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
        2.2.1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主要平台、方式和内容
        2.2.2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 SWOT 分析
第3章 行业协会在闽台人才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分析
    3.1 行业协会的定义和特征
        3.1.1 行业协会的定义
        3.1.2 行业协会的特征
    3.2 战略协同视角下行业协会在闽台人才交流中的作用
        3.2.1 战略协同理论的内涵概述
        3.2.2 行业协会在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3.3 行业协会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3.3.1 搭建闽台人才信息平台,实现人才信息共享
        3.3.2 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活动,促进行业人才交流
        3.3.3 推动企业高校机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3.4 促进会员企业人才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3.5 推进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实现职业资格互认
第4章 共生视角下构建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4.1 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概述
    4.2 闽台行业协会在促进人才交流合作的共生条件分析
    4.3 闽台行业协会在促进人才交流合作的共生模式分析
    4.4 共生理论视角下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4.4.1 环境诱导机制
        4.4.2 共生动力机制
        4.4.3 共生阻尼机制
第5章 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共生机制的实践——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5.1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基础条件
        5.1.1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5.1.2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5.1.3 电子信息产业在闽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5.1.4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基础条件
    5.2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1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现有方式和平台
        5.2.2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5.3 行业协会在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中作用有限的原因
        5.3.1 行业协会的作用未得到足够重视
        5.3.2 行业协会发展水平较低使其职能发挥有限
        5.3.3 “竞业禁止”因素的影响使人才主动借力行业协会的诉求不大
    5.4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闽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共生机制构建
        5.4.1 充分创造优良的环境诱导机制
        5.4.2 着力强化多元的共生动力机制
        5.4.3 竭力减少甚至消除共生阻尼机制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研究总结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研究调研半结构式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的会晤:全球化时代下的本土文化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全球化与在地化的世界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案例的选择:祭孔、端午祭、神社祭礼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方法
        二、实地研究的主要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理论和先行研究
    第一节 整体的视点
        一、全球化的展开:时间-空间的压缩、相互连接的紧密化
        二、全球与地方的文化接点
        三、全球在地的视角
    第二节 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历程和一般特征
        二、如何看待全球化
        三、全球化研究进入中国
    第三节 全球在地化
        一、何为全球在地化
        二、全球在地化进程中地方的应对模式
    第四节 传统文化、社会与国家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二、社会与国家的含义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围绕传统文化的社会、国家动员趋势
第三章 曲阜祭孔
    第一节 从兴起到摒弃
        一、孔子的思想
        二、历史上的祭孔
        三、历史上祭孔的向外传播
    第二节 复兴的艰途
        一、从批判到扶持:建国后的国家与传统文化
        二、由重创到恢复:孔子和儒家思想
        三、征用与复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三节 重塑
        一、祭孔的再塑造
        二、复兴如何成为可能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的主导动员
        一、祭孔中的国家意识
        二、祭孔中的社会意识
        三、祭孔仪式复兴中的市场意识
第四章 韩国江陵端午祭
    第一节 从发端到危机
        一、韩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二、江陵端午祭的历史
    第二节 涅磐重生
        一、保护、扩改、征用与复兴
        二、现状
    第三节 强调
        一、江陵端午祭的宣扬
        二、强调的原因:文化立国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社会的协同推进
        一、江陵端午祭中的国家意识
        二、江陵端午祭中的社会意识
        三、江陵端午祭中的市场意识
第五章 日本东海及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活动—以伊势神宫为中心
    第一节 从产生到变异
        一、原始宗教和神道源流
        二、古代:“神佛习合”中神道的发展和神社统合序列的形成
        三、中世:神佛相互渗透中神道的独立发展和“二十二社·一宫制”
        四、近世:天皇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新型神社统合序列的确立
        五、近代:军国主义国家神道与神社崇敬强制政策下的“国家宗祀”神社序列
    第二节 回归与现状
        一、回归:国家神道的废除与神社、神道论争
        二、现状:宗教、民俗、传统
    第三节 延续与变容
        一、神社祭礼的存续与变容
        二、神社祭礼的延续如何成为可能及其变容的原因
    第四节 从意识看社会、国家的两种动员趋势
        一、神社祭礼中的国家意识
        二、神社祭礼中的社会意识
        三、神社祭礼中的市场意识
第六章 从民族传统迈向全球共存
    第一节 殊途同归:从民族传统走向世界的历程
    第二节 共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同中有异
    第三节 历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时差
    第四节 结论与反思
附录一: 1984~2011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概况
附录二: 中国曲阜孔庙祭孔公祭大典祭文(2004年~2012年)
附录三: 伊势神宫的恒例祭礼
附录四: 伊势神宫的例行活动
附录五: 实地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资料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三、 府际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二、 促进部际协作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四、 加强省部合作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8)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一) "机博会"
        (二) "光博会"
        (三) "食博会"
        (四) "农博会"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结语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方法
    第三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为本文研究指明方向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涵义及特点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变迁
第四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产业关联效应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五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经济辐射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特色会展产业带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六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竞争力的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城市软实力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第七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市场化
    第四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联盟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六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趋势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先行研究
    第三节 本文主旨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豆腐文化节的由来
    第一节 豆腐文化与淮南
    第二节 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历程
    第三节 中国豆腐文化节概况
第二章 中国豆腐文化节的运营分析
    第一节 组织构架
    第二节 活动安排
    第三节 宣传营销
    第四节 保障措施
第三章 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效应及满意度
    第一节 经济效应
    第二节 社会效应
    第三节 满意度分析
第四章 中国豆腐文化节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硬件环境建设
    第二节 加强组织建设
    第三节 丰富文化内涵
    第四节 加强宣传营销
    第五节 加强合作
    第六节 发展豆腐产业
结语
附表一:中国豆腐文化节合作单位
附表二:历年中国豆腐文化节国内主要来宾
附表三:近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活动安排表
附表四:近四年中国豆腐文化节新闻媒体级别、数量和发稿质量
附表五:历年中国豆腐文化节来淮南演出的主要明星
附表六:第17届全国豆制品大型展销会参展物品一览表
附表七:中国豆腐文化节博客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海峡两岸电子电脑产品博览会2004年2月18日~21日在广州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甲骨文字诂林再补[D]. 王博.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3]2015年两岸关系发展情况综述[J]. 董玉洪. 现代台湾研究, 2016(01)
  • [4]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 刘耕.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研究[D]. 黄一峰. 华侨大学, 2013(08)
  • [6]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D]. 吕斌. 南京大学, 2013(05)
  • [7]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 南开大学, 2012(07)
  • [8]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 黄玉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研究[D]. 王新亮. 复旦大学, 2011(01)

标签:;  ;  ;  ;  

海峡两岸电子计算机产品博览会于2004年2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