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胚芽饮料的研究

米胚芽饮料的研究

一、大米胚芽饮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梅[1](2019)在《关于米乳饮料的研究与现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类之一,稻米产业链的延伸是我国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研发领域。米乳饮料的研究大多是以大米或碎米为原料、经过对原料预处理、糊化、调配均质和灭菌等操作要点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衍生其他功能性多口味米乳饮料。产品的稳定性是中型植物蛋白饮料最难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复配的稳定剂技术,在试验中不断的观察,检测、分析、调整,来解决此问题。米乳饮料发展缓慢,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研究米乳的各类试验研究论着,但是在市场却很难找到此类产品,目前产业化的企业也只发现安徽联河米业有限公司一家,所以我国米乳饮料的现状还是处在中试阶段。如何能让米乳饮料产业化、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嵇海华,孟轩夷,高金燕[2](2018)在《小麦、水稻和玉米胚芽的营养功能及胚芽食品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水稻和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粮,其籽粒中的胚芽富含多种营养素以及黄酮类物质、植物凝集素、植物甾醇、谷维素等多种植物化合物,是制备功能性食品的良好原料。本文综述了三大主粮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同时介绍了三种谷物胚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在植物蛋白饮料、功能性油脂、面粉及其制品等一些食品和制品。

沈婷,谢骏琦,陈宇洁[3](2017)在《大米胚芽的产品开发前景概述》文中指出大米胚芽是大米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副产物,营养价值丰富。当前我国对米胚芽的开发利用较为有限,与国外水平差距较大。从米胚芽营养价值、处理技术和利用现状等方面阐述了大米胚芽产品的开发前景。

邹秀容,朱建华,李丽燕[4](2016)在《米胚芽袋泡茶加工及冲泡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胚芽营养成分丰富,富含生理活性物质。以米胚芽和红茶为原料制成新型袋泡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加工条件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米胚芽袋泡红茶的最适加工条件为:焙烤温度150℃、时间2.5 h、粒度0.42mm。单因素试验表明,冲泡条件显着影响袋泡茶的感官品质,以90100℃、120 m L的水冲泡5 min为宜,以第1次冲泡效果最佳,茶汤香气浓郁,并具有独特米胚芽焦香,色泽清澈金黄,滋味纯正。

杨婧曦[5](2014)在《银杏饮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银杏澄清型和浑浊型饮料的制备工艺,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对银杏果进行了基本成分测定,并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法测定了银杏淀粉糊化温度,确定了银杏果糊化温度为100℃。制备银杏澄清型饮料时,选取不同的酶测定其对银杏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选出澄清效果较好的酶:中温α-淀粉酶、果胶酶、糖化酶以及β-淀粉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中温α-淀粉酶、果胶酶、糖化酶、β-淀粉酶四种酶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酶处理时间为:中温α-淀粉酶最佳添加量0.015%(w/v)、处理时间为80min;果胶酶最佳添加量0.015%(w/v)、处理时间为100min;糖化酶最佳添加量0.02%(w/v)、处理时间为90min;β-淀粉酶最佳添加量0.025%(w/v)、处理时间为70min。为获得最好的澄清效果,选取中温α-淀粉酶、果胶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温度作为5个因素,根据L16(45)设计实验,确定酶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0.01%,果胶酶添加量为0.015%,β-淀粉酶添加量为0.02%,糖化酶添加量为0.02%,温度为85℃,在此酶处理条件下制备的银杏饮料透光率为97.9%,澄清度高,色泽为微黄色,稳定性较好。银杏浑浊型饮料的制备中,向饮料中添加了不同的稳定剂,选出稳定性效果较好的三种稳定剂: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阿拉伯胶、CMC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1g/100mL、0.1g/100mL、0.12g/100mL时,银杏浑浊型饮料离心沉淀率最低,分别达到8.32%(w/w)、8.32%(w/w)、8.30%(w/w),稳定性最好。然后使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稳定剂的复配进行优化,得出CMC的添加量为0.07g/100mL,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为0.09g/100mL,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0.05g/100mL时,银杏浑浊型饮料的离心沉淀率最低,为5.70%(w/w),稳定性最好。通过研究不同均质条件对银杏浑浊型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均质工艺条件为30MPa,3min。两种类型银杏饮料均在110℃的温度下灭菌10min能够达到[GB16322-2003]的卫生标准指标要求。对银杏饮料进行调配,安赛蜜的添加量在0.010g/100mL时,口味比较适中,三氯蔗糖的添加量在0.003g/100mL时口味最佳,而木糖醇添加量在4.0g/100mL时,口味最佳。

艾静[6](2014)在《谷物格瓦斯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格瓦斯是俄罗斯的一种传统发酵饮料,主要以面包屑(小麦、黑麦、大麦面包等)为原料,经乳酸菌和酵母共同发酵制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B1、B2、C和D,以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并且具有面包的香气和各种发酵醇香,其酒精含量约为0.05%-1%。由于其清凉爽口并能消暑解渴、提神助兴,格瓦斯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味,并且具有多种功效,比如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因此格瓦斯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面包屑的利用率较低,约为30%,目前工厂普遍采用麦芽作为面包屑的替代物进行工业化格瓦斯的生产。玉米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研究其在发酵饮料中的应用也是一大热点,而大米由于经酵母发酵而产生的独特风味也更多地被应用于发酵饮料当中。市售的格瓦斯饮料由于发酵原材料和发酵剂的不同而风味各异,本实验旨在研发出一种价格低廉,风味良好的新型谷物格瓦斯饮料。本研究以大麦芽、玉米粉和大米为原料,乳酸菌和安琪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发酵制得发酵液,经调味、杀菌、充气制得谷物格瓦斯饮料。首先以产酸量(滴定酸度和pH值)作为指标从实验室菌库中筛选出一株产酸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作为发酵剂,再采用单因素试验Plakett-Burman(PB)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原料汁比例、接种量、菌种比(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比例)、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以感官评分作为指标,采用甜味剂和柠檬酸对制得的格瓦斯饮料进行调味,经杀菌充气制得格瓦斯成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格瓦斯成品中有机酸的含量进行分析。最后采用3.7L发酵罐进行小试,比较实验室制得的格瓦斯与扩大规模制得的格瓦斯的区别,并进行小试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实验室菌库中筛选出一株产酸量最高的菌:瑞十乳杆菌KLDS1.9204,谷物原料汁经它发酵12h后pH值为3.40±0.01,滴定酸度为26.48±0.56°T。(2)PB实验表明对谷物格瓦斯饮料品质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原料汁比例、接种量和菌种比。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玉米汁含量24.5%、安琪酿酒酵母与瑞士乳杆菌KLDS1.9204的比例为2.5:1、接种量5.0%、发酵时间22h,发酵温度37℃。采用此条件进行发酵得到的谷物格瓦斯饮料的滴定酸度为28.54±2.43°T、酒精度为1.56+0.09%、感官评分为91.67±1.12。(3)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制得的发酵液稀释倍数为发酵液:水为2:1,优化后的甜味剂添加量为5%,其中蔗糖、安赛蜜和阿斯巴甜的比例为5:2.5:2.5,柠檬酸添加量为0.12%。(4)实验室制得的谷物格瓦斯饮料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要求。谷物格瓦斯饮料的pH值为3.50,滴定酸度为26.72°T,酒精度为1.0%,可溶性回形物为7.0°Brix。感官指标方面,格瓦斯呈淡黄色,清澈透明,有光泽,摇晃有气泡产生,有麦香和大米的香气以及发酵醇香,味道酸甜适宜,柔和爽口,有杀口感。谷物格瓦斯终产品在105天内保持质量稳定。(5)实验室制得的谷物格瓦斯饮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其中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乳酸含量为1.46mg/m1,草酸含量为1.98mg/ml。另外,乙酸含量为0.65mg/ml,酒石酸含量为0.48mg/ml,柠檬酸含量为0.23mg/ml。(6)采用3.7L发酵罐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7h、通气发酵。结论:本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谷物格瓦斯饮料,并进行了部分小试发酵参数的优化,为谷物格瓦斯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高琦,褚中秋,段华妮,徐正进,薛友林[7](2014)在《大米饮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米是我国人民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需求的一种主要营养源,然而我国大米的深加工率较低。因此,以大米及副产物为原料进行饮料的研发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总结整理前人对大米饮料所进行的研究,将其大体分为三类:大米软饮料、大米复合饮料与大米发酵型饮料,并按不同分类对已有的大米饮料从配方、工艺及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

秦微微,金婷,宋学东,丁振铎,张衡[8](2013)在《米糠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米糠是稻谷加工的副产品,我国有着丰富的米糠资源。米糠营养丰富,含有米糠油、米糠蛋白、米糠膳食纤维等附加值较高的成分。综述米糠的营养价值和深加工产品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米糠深加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丽欣,周晓丹,魏贞伟,李良,于殿宇[9](2011)在《大米胚芽蛋白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别采用水、6%氯化钠、70%乙醇和0.4%氢氧化钠溶液对大米胚芽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各种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清蛋白加水量70 mL,浸提温度为4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52.01%;球蛋白加氯化钠溶液60 mL,浸提温度为4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17.86%;醇溶蛋白加乙醇溶液80 mL浸提温度为50℃,浸提20 min,提取率达2.14%;谷蛋白加氢氧化钠溶液60 mL,浸提温度5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15.01%。总蛋白提取率为87.02%。

孟祥勇[10](2009)在《糙米、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及复合谷物饮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γ-氨基丁酸(GABA)是由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催化生成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糙米和大豆发芽来富集GABA,并制备成功能性食品。对RP-HPLC法测定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法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1.1%),稳定性好(RSD为1.08%)。研究了浸泡条件对糙米和大豆吸水率的影响,以及发芽条件对GABA含量的影响,并考察了磷酸吡哆醛(PLP),谷氨酸钠(MSG)对GABA含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出,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2h,发芽时间25h,发芽温度31℃,MSG浓度2.0mg/mL,PLP/MSG 2.0mmol/mol,在此条件下GABA含量为48.92mg/100g。干基;发芽大豆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温度25℃,浸泡时间16h,发芽时间50h,发芽温度30℃,MSG浓度2.6mg/mL,PLP/MSG 1.6mmol/mol,在此条件下GABA的含量为220.60mg/100g。干基。以原料利用率和上清液DE值为指标,研究了复合谷物饮料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水比为1:8,酶解温度为80℃、酶解时间为30min、加酶量为5U/g原料;通过感官评定,确定了最佳配方:植脂末0.8%,白砂糖5%。研究了稳定剂对复合谷物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最佳添加比例为:酪蛋白酸钠0.15%、蔗糖脂肪酸脂0.15%、海藻酸钠0.05%、羧甲基纤维酸钠0.15%。确定了杀菌和均质最佳条件:杀菌温度115℃,杀菌时间15min,均质温度65℃,一次均质压力为40MPa,二次均质压力为30Mpa;此条件下得到的饮料GABA含量为9.48mg/100mL。

二、大米胚芽饮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米胚芽饮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米乳饮料的研究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米乳饮料的主要研究方法
2 米乳饮料市场现状
3 结语

(2)小麦、水稻和玉米胚芽的营养功能及胚芽食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稻米和玉米胚芽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
    1.1 主要营养成分
        1.1.1 蛋白质
        1.1.2 碳水化合物
        1.1.3 脂肪酸
        1.1.4 维生素及矿物质
    1.2 生物活性成分
        1.2.1 黄酮类物质
        1.2.2 植物凝集素
        1.2.3 植物甾醇
        1.2.4 谷维素
2 胚芽的应用
    2.1 制备天然植物蛋白饮料
    2.2 制备功能性胚芽油
    2.3 胚芽在面粉及其制品中的作用
    2.4 其它应用
        2.4.1 小麦胚芽豆腐
        2.4.2 小麦胚芽油涂抹食品
        2.4.3 生物活性玉米肽食品
3 总结与展望

(3)大米胚芽的产品开发前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米胚芽的营养价值
2 米胚芽的处理技术
3 大米胚芽开发利用现状
    3.1 国内大米胚芽利用现状
    3.2 国外大米胚芽利用现状
4 大米胚芽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4.1 大米胚芽功能食品
    4.2 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开发
5 结语

(4)米胚芽袋泡茶加工及冲泡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1.2.2 操作要点
        1.2.3 加工条件优化
        1.2.4 冲泡条件研究
        1.2.5 感官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米胚芽袋泡茶加工条件及优化
        2.1.1 焙烤温度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1.2 焙烤时间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1.3 米胚芽颗粒度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1.4 正交试验
    2.2 米胚芽袋泡茶冲泡条件
        2.2.1 冲泡次数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2.2 冲泡温度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2.3 冲泡时间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2.2.4 茶水比例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5)银杏饮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银杏的研究概述
        1.1.1 银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1.1.2 国内外银杏的开发利用现状
    1.2 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1.2.1 国内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1.2.2 银杏饮料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澄清型饮料制备的研究进展
        1.3.1 酶制剂在澄清型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1.3.2 澄清方法在澄清型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1.3.3 酶制剂和澄清方法在银杏饮料制备中的应用
    1.4 浑浊型饮料制备的研究
        1.4.1 均质、稳定剂在浑浊型饮料制备中的应用
        1.4.2 浑浊型银杏饮料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银杏果仁基本成分的测定及糊化条件的确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银杏果中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3.2 银杏果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2.3.3 银杏果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2.3.4 银杏果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
        2.3.5 银杏果中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2.3.6 银杏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2.3.7 银杏果中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银杏果基本成分测定
        2.4.2 银杏淀粉糊化条件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杏澄清型饮料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3 加工工艺
        3.3.1 工艺流程
        3.3.2 工艺描述
    3.4 试验方法
        3.4.1 透光率的测定
        3.4.2 酶法澄清银杏饮料的研究
    3.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的酶制剂对银杏澄清型饮料的澄清效果
        3.5.2 中温α-淀粉酶对银杏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
        3.5.3 果胶酶对银杏澄清型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
        3.5.4 糖化酶对银杏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
        3.5.5 β-淀粉酶对银杏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
        3.5.6 酶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杏浑浊型饮料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生产工艺流程
        4.3.2 工艺描述
        4.3.3 试验方法
        4.3.4 不同稳定剂对银杏浑浊型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3.5 银杏浑浊型饮料复配稳定剂添加的优化
        4.3.6 均质条件的确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稳定剂对银杏浑浊型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4.2 阿拉伯胶添加量的确定
        4.4.3 CMC 添加量的确定
        4.4.4 海藻酸钠添加量的确定
        4.4.5 银杏浑浊型饮料复配稳定剂添加的优化
        4.4.6 均质条件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杏饮料的调配、灭菌及理化微生物指标测定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生产工艺流程
        5.3.2 调配的确定
        5.3.3 灭菌条件的确定
        5.3.4 成品银杏浑浊型饮料的卫生标准测定
        5.3.5 感官评定
    5.4 结果和讨论
        5.4.1 调配
        5.4.2 灭菌条件的确定
        5.4.3 成品银杏饮料的卫生标准测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谷物格瓦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发酵饮料
        1.1.1 发酵饮料的分类
        1.1.2 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
        1.1.3 谷物发酵饮料
    1.2 格瓦斯概述
        1.2.1 格瓦斯的生产原料
        1.2.2 格瓦斯的发酵菌种
        1.2.3 格瓦斯的生产工艺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发酵用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及来源
        2.1.4 仪器与设备
    2.2 生产工艺
        2.2.1 麦芽汁、大米汁和玉米汁制备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2.2 谷物原料汁发酵工艺流程
        2.2.3 谷物原料汁发酵操作要点
    2.3 试验方法
        2.3.1 发酵谷物格瓦斯饮料优良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2.3.2 发酵条件的优化
        2.3.3 发酵后产品的调味
        2.3.4 终产品的质量评价
        2.3.5 终产品有机酸的测定
        2.3.6 小试
        2.3.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格瓦斯饮料优良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3.2 发酵条件的优化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响应面实验
    3.3 发酵后产品的调配
        3.3.1 发酵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3.3.2 甜度的确定
        3.3.3 复合甜味剂的优化
        3.3.4 柠檬酸添加量的优化
    3.4 终产品的质量评价
        3.4.1 质量评价
        3.4.2 货架期内产品质量评价
    3.5 终产品风味物质的测定
        3.5.1 有机酸的测定
    3.6 小试
4 讨论
    4.1 发酵剂对谷物格瓦斯的影响
        4.1.1 乳酸菌对谷物格瓦斯的影响
        4.1.2 酵母菌对谷物格瓦斯的影响
        4.1.3 乳酸菌与酵母共同发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4.2 发酵条件对谷物格瓦斯的影响
    4.3 调味剂对谷物格瓦斯的影响
    4.4 杀菌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
    4.5 小试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大米饮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米软饮料
    1.1 碎米米乳饮料
    1.2 无蔗糖米乳饮料
    1.3 大米和糙米乳饮料
    1.4 米蛋白饮料
    1.5 大米胚饮料
2 大米复合饮料
    2.1 米露
    2.2 糙米果汁饮料
    2.3 茶米饮料
    2.4 花生米乳复合饮料
    2.5 大米百合乳饮料
    2.6 桑叶米乳饮料
    2.7 糙米大豆蛋白饮料
    2.8 米芽豆乳
3 大米发酵型饮料
    3.1 米乳乳酸饮料
    3.2 大米百合发酵型乳酸饮料
    3.3 大米大豆发酵饮料
    3.4 大米山药等复合发酵饮料
    3.5 糙米酒
    3.6 大米莲子清酒
4 发展前景

(8)米糠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米糠的营养价值[2]
2 米糠深加工产品
    2.1 米糠油
    2.2 米糠蛋白
    2.3 米糠多糖
    2.4 米胚
    2.5 米糠膳食纤维
3 结语

(9)大米胚芽蛋白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原料及试剂
        1.1.2 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原料成分测定
        1.2.2 胚芽中各种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
        1.2.3 各种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料成分测定结果
    2.2 大米胚芽清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2.3 大米胚芽球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2.4 大米胚芽醇溶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2.5 大米胚芽谷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2.6 各种蛋白提取率数据
3 结论

(10)糙米、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及复合谷物饮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γ-氨基丁酸(GABA)概述
        1.1.1 GABA的代谢
        1.1.2 GABA的功能性
        1.1.3 GABA的制备
        1.1.4 样品中GABA的检测方法
    1.2 立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RP-HPLC法测定样品中的GABA含量
        2.2.2 糙米发芽的工艺
        2.2.3 不同发芽条件对糙米GABA的影响
        2.2.4 大豆发芽的工艺
        2.2.5 不同发芽条件对大豆GABA的影响
        2.2.6 复合谷物饮料的研制
        2.2.7 复合谷物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RP-HPLC法测定样品中的GABA含量
        3.1.1 最佳波长的选择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1.3 精密度实验
        3.1.4 加标回收率实验
        3.1.5 稳定性实验
    3.2 糙米发芽富集GABA
        3.2.1 浸泡时间和温度对糙米吸水率的影响
        3.2.2 发芽温度和时间对糙米GABA含量的影响
        3.2.3 MSG对发芽糙米GABA含量的影响
        3.2.4 PLP对发芽糙米GABA的影响
        3.2.5 糙米工艺条件的优化
    3.3 大豆发芽富集GABA
        3.3.1 浸泡时间和温度对大豆吸水率的影响
        3.3.2 发芽温度和时间对大豆GABA含量的影响
        3.3.3 MSG对大豆GABA含量的影响
        3.3.4 PLP对大豆GABA含量的影响
        3.3.5 大豆富集工艺的优化
    3.4 复合谷物饮料的工艺
        3.4.1 料水比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4.2 加酶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4.3 酶解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4.4 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4.5 酶解工艺的优化
        3.4.6 饮料配方的确定
    3.5 复合谷物饮料的稳定性
        3.5.1 乳化剂的选择
        3.5.2 增稠剂的选择
        3.5.3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
        3.5.4 均质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
        3.5.5 杀菌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
        3.5.6 杀菌条件对GABA含量的影响
        3.5.7 复合饮料的物理指标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大米胚芽饮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米乳饮料的研究与现状[J]. 韩冬梅. 饮食科学, 2019(10)
  • [2]小麦、水稻和玉米胚芽的营养功能及胚芽食品的研究进展[J]. 嵇海华,孟轩夷,高金燕.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4)
  • [3]大米胚芽的产品开发前景概述[J]. 沈婷,谢骏琦,陈宇洁. 粮食加工, 2017(05)
  • [4]米胚芽袋泡茶加工及冲泡条件研究[J]. 邹秀容,朱建华,李丽燕.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8)
  • [5]银杏饮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杨婧曦.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8)
  • [6]谷物格瓦斯的研制[D]. 艾静.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2)
  • [7]大米饮料研究进展[J]. 高琦,褚中秋,段华妮,徐正进,薛友林.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4(05)
  • [8]米糠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应用[J]. 秦微微,金婷,宋学东,丁振铎,张衡.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23)
  • [9]大米胚芽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 张丽欣,周晓丹,魏贞伟,李良,于殿宇. 粮食加工, 2011(04)
  • [10]糙米、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及复合谷物饮料的研究[D]. 孟祥勇. 江南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米胚芽饮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