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交通环境保护问题

浅谈公路交通环境保护问题

一、公路交通环保问题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唐聪[3](2019)在《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PPP全称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提供公共产品,通过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利用其产生的收益弥补社会资本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政府与社会资本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模式。PPP模式能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自的比较优势,产生协同效应,提高项目效率。从政府角度看,PPP项目通过有效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可以减轻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的波动;此外,PPP项目的推进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社会角度看,PPP项目是一种高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合理的权责分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此外,通过建立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PPP模式把政府政策目标、社会公众目标和社会资本的运营效率、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在发达国家,PPP项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近年来,PPP模式在中国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PPP模式的推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有望依法进入更多领域。PPP模式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撬动民间资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分散风险、有效配置资源等等),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项目融资成本由于民间资本的介入而升高、项目前期谈判耗时费力、项目不再在政府预算中入表处理从而软化了项目的财务约束、面对项目长周期内的供需关系变化时项目结构难以及时调整、项目私有化的合理性与时间方面存在争议较大等等。本论文核心内容着眼于PPP项目公司的资本结构的选择与优化,根据不同类型的PPP项目特点,构建不同的微观经济模型(主要分为技术诀窍转移注连续且线性、连续非线性边际递减、及连续非线性边际递增三种模型),分析如何在不同的市场风险环境下,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并测算得出相应项目的最优资本结构,使得项目资本配置效率最大化。PPP项目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在给定公共风险和项目总收益的条件下,最优资本结构应使项目总成本最小化,资本使用效率最高。给定总收益时,公共风险会通过影响四类五大关键因素,影响最优资本结构本身及其对应的总成本。所以,控制PPP项目面对的风险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本论文在第一章中将具体阐述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结构。此外,第一章还包含对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的论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将对与PPP资本结构的选择及优化和PPP项目风险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第三章将会着重阐述影响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四类五大因素以及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并分析得出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受PPP项目风险的直接影响的重要结论。有效控制并降低PPP项目的风险可以对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起到良性的影响,进而使得PPP项目在最优资本结构下的总成本进一步最小化。换一个角度来说,当PPP项目资本结构达到完全最优状态的时候,PPP项目的总风险也应为最小,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反馈效应。本论文另一核心部分为第四章,将会通过构建微观经济模型来研究给定项目风险及总收益条件下,PPP项目的最优资本结构(成本最小化)。对于项目资本结构,本文应用债务、政府股权、社会资本股权两类三大成分的描述方法。本论文在项目风险系数一定的条件下,以资本结构变量作为自变量,对项目成本建立模型,由此推导出给定总收益条件下,项目最优资本结构。探究过程中,本文采取逐步放宽假设的方式逐级探究:首先,假设债务股本比例不变,研究股权内部最优结构,即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最优配比;随后,放松债务股本比例不变这一假设,并假设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析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三者的最优比例与各种风险系数对资本结构变量的表达式形式,并分析风险系数对项目结构变量、项目总成本的影响。之后,本文应用上述理论模型与相关结论,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内PPP项目案例和一个国际PPP项目案例,对比并总结理论结果与实际应用中的异同,验证本论文核心模型对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五章将总结全文的核心研究结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一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关注PPP项目最优资本结构,减少项目成本支出,提升项目成功率,二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影响最优资本结构的风险因素,改善风险环境,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度,最终实现国退民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论文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系统性地总结并归纳出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构建出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和优化的模型和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论文将模型应用到多个实际案例中,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国家制定的PPP政策会对PPP项目的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由此进一步梳理和提炼出PPP项目发展建议、政府政策建议以及资本结构调整建议,对现实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创新主要在于两大方面:首先,本论文发现PPP项目风险同PPP项目资本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合理的控制PPP项目风险可以进一步优化最优PPP项目资本结构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其次,本论文通过探索型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构建出微观经济模型并应用到现实国内外PPP案例中,通过理论结果和实际案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我国PPP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对现实PPP项目提供相关的指导。

李明奎[4](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宋凯[5](2019)在《泾县城镇燃气气管网中长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燃气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工商企业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燃气专业规划的编制对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泾县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新的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功能布局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本规区的能源保障工作,适度超前进行城市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燃气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使城市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本文对泾县的燃气发展进行专项规划。结合泾县整体规划,分析经县气源概况、用气现状,对市场用气量进行预测,基于Pipeline Studio软件,对泾县燃气的输配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对门站设计、CNG常规站及LNG加气站、施工组织设计及环保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主要成果如下:(1)对泾县现有气源及管道情况进行研究确定了未来泾县气源的选择——泾县将引进“川气东送”江南联络线天然气作为主气源,引入管道气源后,将CNG和LNG作为应急气源。(2)依据《泾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对泾县的工业、商业、民用和车辆用气、采暖及空调、分布式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及研究,确定了泾县未来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同时确定了泾县调峰及应急需求量。(3)依据泾县原有管道情况结合泾县未来气量需求,通过研究3条城区管网线路结合考虑投资、覆盖率、安全、环保等因素最终确定方泾县主城区管网规划线路。(4)依据泾县近、远期需求量对结合气源管网布局,确定泾县门站定于205省道与322国道交叉口西北角,紧邻205省道,占地面积12127 m2(约18.19亩)。门站的供气规模为1.5×108 m3/a,小时供气能力为2.0×104 m3/h,高压出口设计压力为2.5 MPa,中压出口设计压力为0.4 MPa。(5)通过水力计算研究确定方案中所有管道规划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管道的压力级别及使用条件,经过对管材各方面优缺点进行比较后确定了泾县县城区内中压燃气全部采用埋地管采用PE管,经过对比LNG储罐储气及高压储罐储气的优缺点最终确定由LNG储罐进行储气。(6)根据泾县实际车辆用气需求情况并研究实际优缺点确定加油车辆、出租车及部分长途车由CNG常规站进行加气,大货车,长途车,和部分公交车由LNG加气站进行加气。通过泾县加油站实际分布结合投资、安全、后期管控等方案对比最终确定不建设油气合建站而单独建设CNG常规站,和LNG加气站。设计结合城市现状,既考虑了近期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又充分为更长远期城市发展对燃气供应的需要预留了空间,方案具有分期实施操作性。远期城市中压输配系统多点供气,有效利用压能,充分提高中压管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规模。为确保城市安全平稳供气、提高供气生产调度能力、运行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刘梦珂[6](2018)在《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郊野公园已成为城市在战略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津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型城市于2010年启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且规划有16处郊野公园,但由于目前郊野公园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规划设计方法并没有快速跟上,理论的缺失使其规划设计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造成公园功能的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全面研究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从复合功能视角出发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概念、特征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辅、多学科融会贯通等方法,通过对天津郊野公园资料搜索和实践调研,归纳了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子与作用、功能复合化的必要性与特性、功能与景观现状,以及对天津居民进行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天津郊野公园具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丰富居民的游憩空间的重要作用;公园需满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城市郊区游憩空间功能需求、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公园目前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居民游憩需求无法满足等结论。探索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从景观设计原则、空间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育、植物景观营造、水体景观营造、游憩空间优化六个方面对提高天津郊野公园的复合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张剑[7](2016)在《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文中认为一方面,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工程分包严格限制。另一方面,转包、违法分包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转包、违法分包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被称为“万恶之源”,几乎所有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原因最后都归结为转包或违法分包的错,工程分包因此成了替罪羊,成了众矢之的。鉴于此,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分包限制规则是否科学合理?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否有不合时宜的制度本身的因素?本论文从立法论的角度,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定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内容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从比较法的视角找出中外制度差异,然后对这些差异进行利弊分析,从而得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即转包、违法分包的泛滥,从制度层面来说,是由于我国分包限制规则不完全正当合理,部分与国际惯例脱节,没有反映生产力发展和工程承包的客观规律,某种程度上部分反映了工程分包的客观规律与不合时宜的制度束缚的矛盾和冲撞,所以建议实定法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在修法之前建议实务中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目前国内对工程分包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现行法律法规,并结合实务,从法解释论角度展开的,从立法论角度对我国违法分包的界定的科学合理性缺乏论证,没有考虑违法分包的界定是否适应工程发包模式与管理的多样化发展,没有考虑分包制度是否与国际接轨,没有考虑是否有滞后的法律制度本身造成违法分包的因素。对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的法学系统研究文献还未见到。国外对分包的限制规则在成文法上较少,一般存在于合同范本的标准条款中,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而且实践中对分包限制条款引起的争议或纠纷较少,没有成为分包合同的热点。所以国外对违法分包或分包限制规则专题研究较少,部分文献涉及到转包、分包范围、再分包和分包须经发包人同意等问题的介绍,但研究不够深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文献,从比较法、法经济学、规范目的和法的价值角度,对工程分包限制规则进行理论专题研究的还未见到。本论文不包括绪论共六章,第一章是关于工程分包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三、四章分别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工程分包范围、主体即分包人资质和内容即权利义务关系三方面论述了我国现行实定法分包限制规则的不合理;第五章是关于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第六章是结论和对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作为本论文的逻辑起点,界定了工程分包的概念,阐述了工程分包的经济实质和法律本质。从经济角度来说,工程分包是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现代工程承包发展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应视为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二章从工程分包的客体角度,分析了现行实定法分包范围限制规则的不合理,重点分析了转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现行实定法对分包范围的限制不合理,工程发包模式决定了分包的最大可能范围;(2)分包范围是双方意思自治的范畴;(3)工程承包并不要求亲自施工,承包人的职责实质在于对工程的管理、协调、集成和监督;(4)转包并非合同转让;我国实定法对转包的界定和打击过宽,应禁止无价值增值的转包,解禁肢解分包,区分转包和正常分包的关键在于承包人是否实际承担了项目管理职责;解禁肢解分包不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5)我国《建筑法》参照了日本、韩国的建筑法律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但两大法系包括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鲜有禁止肢解分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的规定或实践,这些限制规则不符合工程承包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立法目的,立法应允许肢解分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第三章从主体分包人资质的角度,论述了资质限制规则的不合理。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资质许可的法律性质是行政许可,属于公法范畴,不宜在合同法中规定,建议修法时将其回归公法定位;(2)我国的资质许可制度混淆了许可制与注册制的区别,建议将许可与注册分开,将资质许可范围限制在工程质量和安全必要性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对市场自由的行政干预,同时加强注册管理;(3)我国的资质许可标准太高,不利于工程分包市场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降低企业资产标准,许可标准不宜要求工人数量和技术装备;(4)劳务分包的本质是工程分包,应适用工程分包的一般规则,域外没有针对工程劳务的许可或注册,实践证明,现行的劳务分包制度为违法分包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既造成法律自身的不和谐,也加剧了工程乱象,所以建议取消劳务资质。(5)限制资质许可范围,降低资质标准,取消劳务资质,不会降低工程质量和加剧工程乱象。总之,尽量减少行政许可对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限制,降低从业门槛,鼓励万众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参与分包。第四章分析了分包权利义务的限制规则。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承包人应就分包工程向发包人承担单点责任,但对于指定分包,承包人应仅负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委托代理责任,而不应对指定分包工程象自主分包一样完全负责,发包人应对自己选择和决定指定分包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负责,以此限制指定分包;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原则上分包人对发包人不直接承担责任。所以,分包人就分包工程与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并不妥当,建议在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承包人破产或承包合同被终止,或者以发包人承担承包人义务包括向分包人支付未付款项为条件,分包合同中承包人的权利义务可以概括转移于发包人,此种条件下分包人方对发包人直接承担责任。取消连带责任,既兼顾了分包人利益,也有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2)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规定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分包,但未规定对发包人同意权的限制,是立法漏洞,易造成发包人同意权的滥用,产生不适当的结果。因此建议,授权当事人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约定须经发包人同意的分包部分;对于承包人的拟选分包人报批,发包人应在合理期限内作出“同意”;发包人反对承包人的拟选分包人,应书面说明“合理理由”;如果发包人对拟用分包人的报批无故拖延或不正当反对,应给予承包人相应延期或赔偿损失。(3)再分包是行业国际惯例,是生产力和分包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水平的需要,再分包不会损害工程质量安全,不会加剧工程乱象,建议修法鼓励和允许再分包。第五章关于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理论与实务普遍将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则作为效力性强制规范援引,导致实务中大量施工分包合同被认定无效。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合同无效无助于改善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损害了法的公平价值和合同自由,不符合工程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认可合同效力不会纵容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所以,在法律修改之前,建议实务中应对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予以缓和,即不否定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的效力,在不影响公法责任后果的前提下,由无过错方根据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选择救济方式,例如终止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要求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第六章在概括以上各章结论的基础上,最后得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即我国分包限制规则不完全正当合理,建议实定法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修法之前实务中应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最后落脚于对《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则的不足和漏洞提出立法建议: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必须经发包人同意方可分包的工作,约定之外的工作或未约定的,承包人可以自主分包。必须经发包人同意方可分包的,发包人不应不合理地拒绝。承包人对分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发包人承担全部责任,但对于发包人指定的分包人,承包人仅承担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委托代理责任。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除非特定条件下经发包人要求,分包合同可以概括转移于发包人,分包人方对发包人直接承担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一并转包给第三人。除非另有约定,在承包人对分包工程承担管理义务的条件下,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拆分后分包给不同的第三人。分包人经承包人和发包人同意,可以将其承揽的工程再分包,但承包人或发包人不应不合理地拒绝。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展望,认为一步到位彻底放开阻力较大,应先从容易的入手,进行试点修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修改全国性法律;放松对分包的限制不会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实践证明,通过严格限制分包,并不能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立法目的。项目质量安全问题是由于个人责任无法落实造成的,所以保证质量安全需要改革我国工程师的执业体制和分配制度,加强个人和企业的诚信公开制度,特别是执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和完善个人职业保险制度,同时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进行体系化建设,例如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技术法规,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工程师执业机制建设,监理机制,包括审图、质量安全监测、咨询评价等社会独立第三方专业保证机制,覆盖设计、施工、保修和职业责任的全面保险机制,质量安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等,以上制度均属公法范畴,远远超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

陈子瞻[8](2016)在《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在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中的占比超过95%,这样的能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因煤炭燃烧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致使“去煤化运动”的提案呼之欲出,旨在通过将煤炭等量代换成等热值的石油或者天然气资源,通过降低煤炭消费的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少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煤制油气是一门将煤炭在特定的条件和容器内直接气化,生成天然气的工艺技术。本文基于调研得到的煤制油气、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对煤制油气产业的成本、环境影响、市场条件和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煤制油气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力加强煤制油气产业的相关建议。本研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煤制油气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税费成本和财务成本。当国际油价达到50美元/桶的时候,煤制油气便可以实现盈亏平衡,高于这个价格便可以实现盈利。煤制天然气的全成本约为2.32元/立方米,在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下,只有微弱的利润。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只有当一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降低成本,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了相关的企业,企业间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煤制油气本质上是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分支,应与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火电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煤炭产业集群,共享煤炭资源,共用如公路、共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形成上下游产业。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煤制油气是中国能源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原油市场对国外的依赖。同时,研究表明煤制成品油气相对于石油提取的成品油和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清洁度,是一种相对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发展煤制油气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间接煤制油工艺对原料煤品质要求较低,中国煤类结构复杂,褐煤、低阶煤含量多,应优先发展间煤制油,尤其是接煤制油产业。

刘琮维[9](2016)在《区域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公路运输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例如雾霾天、噪音污染等。2014年,国内人均碳排放首次超过欧洲,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碳排放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这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公路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部分,其面临环境压力也日趋增大,因此,公路运输业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选择。构建一套能够反应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对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研究中鲜有一套较为完善评价体系,如何对区域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与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以及资源稀缺性、外部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其内在机理;其次,本文将DPSIR模型运用于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体系中,分析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驱动、压力、状态、影响以及响应的因素,基于指标选取原则,进行指标筛选,并构建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指出了每一指标的含义;再次,基于对TOPSIS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理解,将两种方法共同应用于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综合评价中;最后以S省五市作为案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到五市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综合发展指数,并结合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分析。

梅柠[10](2013)在《基于AHP-熵值法的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日渐加重、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为了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更是强调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品流通的加速使得物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因此巩固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公路运输因具有“门到门”运输的特性,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为基础的运输方式,可它在带来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亦会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为了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绿色公路运输是极其必要的。为了实现公路运输的低碳绿色发展,本文以公路运输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文献、数据,综合借鉴各方专家学者的理论,对公路运输进行综合评价。首先,研究发展公路运输的背景前提,对当下的政策理论以及国内外与环境、公路运输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回顾,罗列出相关经济理论、公路运输基础理论以及低碳绿色公路运输相关理论,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其次,从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方面分析影响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因素,并结合公路发展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者,运用AHP-熵值法实现指标赋值,辅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辽宁省公路运输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政策规划、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科学技术四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低碳绿色公路运输的相关对策。

二、公路交通环保问题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交通环保问题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
        1.1.1 PPP在国外应用的现状
        1.1.2 PPP在我国实施的现实背景及制度特征
        1.1.3 PPP在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3.3 论文结构图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PPP资本结构的选择及优化
        2.1.1 PPP资本结构对项目的影响
        2.1.2 PPP模式资本结构的研究方法
        2.1.3 PPP项目现有的融资方式
        2.1.4 国内PPP融资模式发展
        2.1.5 国际PPP项目债股比例
        2.1.6 PPP项目的公私结构实现资本优化
    2.2 PPP项目风险
        2.2.1 PPP项目风险的分类
        2.2.2 PPP项目风险的分担原则
        2.2.3 PPP项目风险的分担模型
        2.2.4 我国PPP项目风险的分担机制
3. PPP项目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及其与风险的关系
    3.1 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3.1.1 项目总投资I与技术成本节省J的比例(I/J)
        3.1.2 政府全资出资的PPP公司的银行贷款杠杆率“a”
        3.1.3 PPP项目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利率Rd
        3.1.4 PPP项目政府股权回报率要求(Rpu)和社会资本股权回报率要求(Rpr)
    3.2 PPP项目风险
        3.2.1 PPP项目风险因素界定
        3.2.2 经济学解释PPP项目风险分配
        3.2.3 PPP项目风险分担主体分析
        3.2.4 PPP项目风险最优分担框架
        3.2.5 PPP项目风险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2.6 PPP项目风险控制与改善—国际经验
    3.3 PPP项目资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及其与PPP项目风险的关系
        3.3.1 决定性因素“I/J”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
        3.3.2 决定性因素“a”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
        3.3.3 决定性因素“Rd”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
        3.3.4 决定性因素Rpu和Rpr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
        3.3.5 决定性因素与PPP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总结
4. PPP项目最优资本结构模型探索与案例应用
    4.1 理论基础
        4.1.1 准公共产品理论和可竞争理论
        4.1.2 公共财政优势理论和社会资本部门优势理论
        4.1.3 股权优势理论和债权优势理论
    4.2 博弈论论证政府股本和社会资本股本比例关系并非始终1:1
    4.3 假设债务股本比例不变,政府和社会资本股本的最优比例模型
        4.3.1 技术诀窍转移非连续性
        4.3.2 技术诀窍转移连续且线性
        4.3.3 技术诀窍转移连续且非线性
    4.4 假设债务股本比例可变,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股本的最优比例模型
        4.4.1 技术诀窍转移连续且线性
        4.4.2 技术诀窍转移连续且非线性(边际递减)
        4.4.3 技术诀窍转移连续且非线性(边际递增)
    4.5 案例分析及模型应用
        4.5.1 典型案例1--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
        4.5.2 典型案例2--晋中市餐厨废弃物处理PPP项目
        4.5.3 典型案例3--安庆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
        4.5.4 典型案例4--澳大利亚Peninsula Link高速公路项目
    4.6 案例分析总结与模型的现实意义
        4.6.1 模型案例总结
        4.6.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6.3 模型的现实意义
5.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PPP项目风险与项目资本结构具有较强联系
        5.1.2 在假设债务股本比例不变情况下,PPP项目存在最优的政府和社会资本股本比例,可以有效优化项目的资本结构
        5.1.3 在假设债务股本比例变化情况下,PPP项目存在最优的债务、公共股本以及社会资本股本比例,可以有效优化项目的资本结构
    5.2 政策建议
        5.2.1 关注PPP项目最优资本结构,减少项目成本支出,提升项目成功率
        5.2.2 关注影响最优资本结构的风险因素,改善风险环境,提升社会资本资本投资,从而实现国退民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泾县城镇燃气气管网中长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规划编制背景
    1.2 城市基本概况
        1.2.1 区域概况
        1.2.2 人口现状
        1.2.3 经济发展
        1.2.4 交通体系
    1.3 城市能源结构概况
    1.4 城市燃气供应现状
    1.5 规划内容
第2章 规划范围及目标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年限
    2.3 规划目标
    2.4 规划原则
第3章 气源
    3.1 气源现状
    3.2 气源参数
第4章 用气规模
    4.1 燃气负荷预测
    4.2 用气量预测
    4.3 高峰用气量预测
第5章 天然气输配系统
    5.1 径县天然气输配系统现状
    5.2 城市输配系统组成
    5.3 输配系统压力级制
    5.4 高压管道规划
        5.4.1 选线原则
        5.4.2 管道走向
    5.5 中压管网系统规划
        5.5.1 规划原则
        5.5.2 管网布置
    5.6 管材、防腐及主要设备
        5.6.1 管材选取
        5.6.2 防腐
        5.6.3 主要设备
第6章 燃气输配管网系统仿真
    6.1 输气管道稳态仿真
        6.1.1 管道元件数学模型
        6.1.2 非管元件数学模型
        6.1.3 稳态模型求解
    6.2 输气管道动态仿真
        6.2.1 管道元件数学模型
        6.2.2 非管元件数学模型
        6.2.3 节点流量平衡方程
        6.2.4 中心隐式差分法求解
    6.3 基于TGNET的天然气中压管网设计比选研究
        6.3.1 基本参数
        6.3.2 模型建立与求解
        6.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4 投资预算分析
        6.3.5 方案比选
第7章 泾县天然气场站规划
    7.1 选址原则及要求
    7.2 泾县天然气场站现状
    7.3 场站规划设计
        7.3.1 泾县门站规划
        7.3.2 储配站规划
        7.3.3 瓶组站规划
第8章 投资匡算与效益分析
    8.1 投资匡算
    8.2 效益分析
        8.2.1 社会济效益分析
        8.2.2 环保效益分析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一 学术论文与技术报告
    二 主持、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

(6)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郊野公园研究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郊野公园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郊野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2.1.1 国外郊野公园的发展
        2.1.2 国内郊野公园的发展
    2.2 郊野公园的涵义
        2.2.1 郊野公园的相关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概念界定
        2.2.3 郊野公园与其他绿地类型的区别
        2.2.4 郊野公园的特征分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环城游憩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4 国内外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1 英国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2 法国巴黎苏塞公园
        2.4.3 美国芝加哥湖链郊野公园
        2.4.4 荷兰阿姆斯特丹郊野公园
        2.4.5 日本东京森高伟国定公园
        2.4.6 中国香港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7 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2.5 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借鉴意义
        2.5.1 整合区域资源,提升综合功能
        2.5.2 加强环境保育,优化城市空间
        2.5.3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公众参与
        2.5.4 设计重视学科交叉,呈现近自然化景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天津郊野公园概况
        3.1.1 天津自然人文概况
        3.1.2 天津城市化进程
        3.1.3 天津郊野公园建设状况
    3.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 地理因素
        3.2.2 人口要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规划调节
    3.3 天津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
        3.3.1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3.2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3.3.3 丰富居民游憩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实证研究
    4.1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必要性分析
        4.1.1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4.1.2 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郊区游憩功能需求
        4.1.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
        4.1.4 公共安全背景下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
    4.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特性分析
        4.2.1 多功能的复合——综合化
        4.2.2 多环境的复合——多元化
        4.2.3 多层次的复合——人性化
    4.3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与景观现状分析
        4.3.1 公园使用现状
        4.3.2 生态环境现状
        4.3.3 游憩环境现状
        4.3.4 交通道路情况
        4.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4.4 天津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
        4.4.1 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
        4.4.2 人口统计学特征
        4.4.3 出行特征与游憩动机
        4.4.4 游憩行为特征
        4.4.5 服务设施与游憩的需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1.1 环境保护与游憩需求并重的原则
        5.1.2 与城市协同互助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1.4 低养护、低耗、近自然原则
    5.2 复合型景观空间布局规划
        5.2.1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5.2.2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规划模式
    5.3 复合型景观的生态保育
        5.3.1 林地灌丛的修复
        5.3.2 湿地的修复
        5.3.3 生境的修复
    5.4 复合型植物景观营造
        5.4.1 改良盐碱性土壤
        5.4.2 注重乡土植物种植
        5.4.3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5.4.4 兼顾植物近、远期效果
    5.5 复合型水体景观营造
        5.5.1 生态驳岸设计
        5.5.2 湿地植物设计
        5.5.3 亲水平台设计
    5.6 复合型景观的游憩空间优化
        5.6.1 游憩地与游憩活动
        5.6.2 游憩路径
        5.6.3 儿童游憩场
        5.6.4 野餐地
        5.6.5 宿营地
        5.6.6 服务设施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工程分包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 工程分包的界定
        一、不同文献对工程分包的理解
        二、工程分包的外延
        三、工程分包的内涵
        四、本文对工程分包的界定
    第二节 工程分包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工程分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工程分包是由建筑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第三节 工程分包的法律性质
        一、第三人代为履行说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说
        三、特殊性质说
        四、委托代理说
        五、从属的法律关系说
        六、第三人代为履行说较为妥当
第二章 工程分包范围-客体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工程发包模式与分包范围的关系
        一、传统发包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二、设计-建造一体化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管理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四、CM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五、PPP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六、工程发包模式决定了分包的最大可能范围
    第二节 工程分包范围
        一、承包人的本质任务在于管理
        二、分包范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
    第三节 工程转包
        一、我国对工程转包的界定
        二、限制无价值增值的转包
        三、我国转包界定过宽
        四、解禁肢解分包不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五、缩小转包概念的立法建议
    第四节 主体结构能否分包
        一、梳理我国禁止主体结构分包的规定
        二、我国禁止主体结构分包的政策考量与评价
        三、我国立法应解禁主体结构分包
    第五节 扩大劳务分包是否正当
        一、我国对劳务分包的界定
        二、劳务分包是工程分包
        三、扩大劳务分包应予鼓励
第三章 分包人的资质-主体资格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我国工程资质的本质与特点
    第二节 注册制与许可制
        一、注册制
        二、许可制
        三、注册与许可并行
    第三节 差异分析与政策选择
        一、应将许可与注册分开
        二、许可标准不宜要求工人数量
        三、应降低资质许可标准
        四、建议取消劳务资质
第四章 分包权利义务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承包人与分包人的连带责任
        一、合同的相对性
        二、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负单点责任
        三、承包人不应就指定分包工程对发包人负连带责任
        四、分包人对发包人不应负连带责任
        五、立法建议
    第二节 对承包人分包权的限制
        一、承包人的分包权与发包人的同意权日趋平衡
        二、对我国相关规定的分析评价
        三、立法建议
    第三节 对分包人再分包权的限制
        一、再分包是行业国际惯例
        二、我国禁止再分包的逻辑分析
        三、再分包合法化刻不容缓
第五章 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
    第一节 比较法考察
        一、英美法系的违约主义
        二、大陆法系的强制规范理论
        三、趋势分析与启示
    第二节 对我国反分包限制规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宏观思考
        一、合同无效无助于改善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合同无效不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
        三、合同无效损害法的公平价值和合同自由
        四、合同无效不符合工程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
        五、认可合同效力不会纵容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
    第三节 对我国违反分包限制规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具体分析
        一、违反资质规范不宜认定合同无效
        二、转包合同不宜认定无效
        三、分包未经发包人同意不应导致合同无效
        四、其他分包限制规定亦不应影响合同效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我国实定法应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
        二、实务中应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
        三、对《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
    第二节 展望
        一、如何实施
        二、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支撑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任务和主要创新点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相关文献综述
2. 煤制油气的发展历程
    2.1. 煤制油发展历史
        2.1.1. 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2.1.2. 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2.2. 煤制气发展历史
    2.3. 两种液化工艺和煤制气工艺特征
    2.4. 煤制油气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 煤制油气成本分析
    3.1. 煤制油成本及构成分析
        3.1.1. 煤制油的总成本构成
        3.1.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3.1.3. 营业收入
    3.2. 煤制油成本与成品油价格对比
    3.3. 影响煤制油企业成本及收益的因素
    3.4. 煤制气成本及构成分析
        3.4.1. 煤制气的成本构成
        3.4.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3.4.3. 营业收入
    3.5. 天然气市场与价格
    3.6. 目前煤制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
4. 煤制油气环境影响力分析
    4.1. 煤制油气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4.2. 煤制油气及煤化工产业主要污染物分析
    4.3. 煤制油气的环保投资分析
    4.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与当地生态容量
5. 煤制油气与水资源利用
    5.1. 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5.2. 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5.3. 煤制油气的水资源消耗与布局
6. 煤制油气产业集群
    6.1. 资源型产业集群理论
    6.2. 煤炭资源分布
    6.3. 煤制油气、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耗量
    6.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分析
        6.4.1.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政策与规划概况
        6.4.2.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发展现状
        6.4.3. 中国煤制油气产业空间布局
    6.5. 产品消费市场与需求
7. 煤制油气产业的竞争优势研究
    7.1. 波特竞争理论
        7.1.1.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7.1.2. 生产要素和技术可行性
        7.1.3. 市场需求条件
        7.1.4. 相关支持产业
        7.1.5. 机会与政府
    7.2. 煤制油与石化产业投资强度对比
    7.3. 煤制油气与煤炭其他用途对比
        7.3.1. 煤制油气与煤化工的关键参数对比
        7.3.2. 煤制油气与火力发电的转换效率对比
    7.4. 煤制油气的比较优势
        7.4.1. 煤制油气的产品性能
        7.4.2. 煤制油气产业发展前景
    7.5. 煤制油气SWOT分析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区域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区域公路运输业概念界定
    2.2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绿色经济理论
        2.2.3 低碳经济理论
        2.2.4 资源稀缺性理论
        2.2.5 外部性理论
    2.3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
    2.4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内在机理分析
    2.5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5.1 经济因素
        2.5.2 环境因素
        2.5.3 资源因素
        2.5.4 科技因素
        2.5.5 社会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PSIR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DPSIR模型概述
        3.1.1 DPSIR模型起源
        3.1.2 DPSIR模型结构
        3.1.3 DPSIR模型适用性
    3.2 DPSIR模型指标因素分析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评价指标框架
        3.3.2 指标选择原则
        3.3.3 指标体系确定方法与流程
        3.3.4 指标体系建立及各指标含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方法
    4.1 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4.2 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基本原理
    4.3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步骤
        4.3.2 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4 正负理想状态欧氏距离计算
    4.5 正负理想状态灰色关联度计算
    4.6 综合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评价区域概况
    5.2 评价数据采集
        5.2.1 定量指标数据采集
        5.2.2 定性指标数据采集
    5.3 S省五市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综合评价
        5.3.1 正负理想状态接近程度
        5.3.2 相对贴近度灰色关联度计算
        5.3.3 综合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英文详细摘要
硕士研究生论文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基于AHP-熵值法的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低碳绿色公路运输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经济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绿色经济理论
        2.1.3 低碳经济发展理论
    2.2 公路运输相关理论
        2.2.1 公路运输概念及分类
        2.2.2 公路运输的特点
    2.3 低碳绿色公路运输相关理论
        2.3.1 低碳绿色公路运输概念
        2.3.2 我国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影响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因素
        3.1.1 经济因素
        3.1.2 环境因素
        3.1.3 资源因素
        3.1.4 社会因素
    3.2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及应用
    4.1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方法
        4.1.1 赋权方法的选择
        4.1.2 AHP-熵值法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辽宁省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价
        4.2.1 辽宁省背景介绍
        4.2.2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评估
        4.2.3 评估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5.1 政策规划方面
        5.1.1 建立、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5.1.2 制定符合要求的公路运输发展规划
    5.2 社会经济方面
        5.2.1 加强低碳绿色理念的宣传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5.2.2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及改变运输增长方式
    5.3 资源环境方而
        5.3.1 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
        5.3.2 降低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
    5.4 科学技术方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投票调查表
致谢

四、公路交通环保问题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与优化研究[D]. 唐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5]泾县城镇燃气气管网中长期规划研究[D]. 宋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梦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D]. 张剑. 武汉大学, 2016(01)
  • [8]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D]. 陈子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区域公路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研究[D]. 刘琮维.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10]基于AHP-熵值法的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研究[D]. 梅柠.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浅谈公路交通环境保护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