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欣璇[1](2021)在《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7.29-1932.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曾在德国多所中学任教,并且担任过德国慕尼黑市教育局局长、莱比锡大学教育学教授和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他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公民教育理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内容丰富,主要由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构成,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对于德国乃至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由于凯兴斯泰纳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他的公民教育理论受到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凯兴斯泰纳并没有僵化地继承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理念,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德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加以创新与超越。辩证客观地看待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既要看到其理论的突出特点、进步意义,以及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也要看到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包括因为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而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李效洲[2](2021)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谈到了有助于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阶段出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慧娇[3](2021)在《新时代幸福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追求幸福,是社会中每个人都想要去做的事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幸福观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类存在和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人民富裕、幸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努力奋斗。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话题之一即是幸福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差,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自社会转型期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中国走上了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建设,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对国家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重要内容。首先,概述一下新时代幸福观内涵及主要特征,总结透视马克思、恩格斯及习近平关于幸福的思想观点。其次,深入探究树立新时代幸福观重要价值。从而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深化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幸福观理论,进而阐述了新时代我们应怎样树立、弘扬幸福观的精神。这不仅有助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消除幸福的异化现象、为青年实现幸福梦想提供思想指引、还有助于为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奠定思想基础。此外,用四个重要价值来具体阐释了树立新时代幸福观的实践价值,进而为每个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教育,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最后,探索践行新时代幸福观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路径,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当前状况,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幸福指数,提升人们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和幸福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长久以来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幸福思想观的理论源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理论依据。十四五规划的新篇章即将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然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用热烈的心情拥抱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深入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新时代中国人幸福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梁梦宇[4](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辛文静[5](2021)在《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之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费尔南·布罗代尔是20世纪法国着名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二代学术领袖,享誉国际的当代史学大师。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布罗代尔的学术成果、史学思想受到中国大陆学界的持续关注,但对这些研究状况的系统总结之作尚付阙如。本文在搜集、整理、统计、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阶段梳理布罗代尔史学在中国大陆学界近五十年的研究发展历程。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证选题依据,回顾论题研究概况,叙述论文写作思路,阐明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布罗代尔生平经历及其主要着述”。本章简要介绍布罗代尔个人生平,揭示其人生经历与学术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聚焦《地中海》与《物质文明》两部巨着,简明扼要地阐明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精髓,以为后文提供理解背景。第二章“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1978-1997年)”。本章从中国大陆学界初识布罗代尔谈起,叙述国内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的初步研究情况,整理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并浅析成因。第三章“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二阶段(1998-2007年)”。此一阶段是国内学界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高涨时期。本章除对于此期间布罗代尔史学在中国大陆学界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外,还尝试将之与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做出比较分析。第四章“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三阶段(2008-2021年)”。本章关注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理论、经济理论、文明史观等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具体运用。总之,本文以纵向演变的视角,把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内学界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发展,概括研究热点,探讨形成原因,力图从史学史层面勾勒出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整体脉络,总结既有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王贺[6](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王士亨[7](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矿产资源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制度模式,这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应以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立基于资源全民所有的本质,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资源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围绕上述思路,本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和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其中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对所有权本质的揭示、对其结构体系的全面分析、对国有制的深刻认识,为明确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建设方向和完善制度体系提供了科学丰富的理论资源。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对当前制度建设的指导意义:即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第三章在明确理论资源、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问题:第一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本质的认识,明确了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并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两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具体措施。第二是重点研究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完善问题,一方面分析了影响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矿产资源属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的使用、收益和管理权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从经济和生态两个层面体现矿产资源收益、厘清管理权能的双重性等观点。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具体路径。在基本原则方面,应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保障制度建设成效的最大优势,将保障人民福祉、实现资源利益的全民共享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制度建设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保障。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结构体系、行使机制、收益分配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

毛慧[8](2020)在《价值视阈下智能劳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三:其一,传统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活动不过是人脑机能的模仿复制。其二,技术工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活动是大数据分析处理实现最优化的行为而已。其三,社会批判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活动是人类异化的明证。对这些认识进行反思就成了本文的写作缘起。持人脑复制说无法回应为何人脑科学研究远远弱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持大数据优选的行为说无法解释社会上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人工智能研究背后的利益冲动。社会异化说法则无法解释为何有那么多的个体、组织乃至国家甘冒加剧异化风险而对人工智能投入的笃定。面对人工智能的活动进行理性而又科学的回应,消解因人工智能活动带来的社会麻木感、征服感、恐惧感,回复到自由自觉的人们自我的本真本性,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贯穿于本研究始终的主线。在本文看来,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应该有三个维度:其一,主体维度。人工智能不是纯粹的无感的机器,它已经具备非常专业和精致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自主判断活动,甚至可以实现与人进行相当程度的沟通。故此人工智能已经不是单纯的机器,已经具有主体——“人”的特点,本文称其为拟人主体。其二,意识维度。人工智能的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体力、脑力的外化功能体,不仅仅是对人的行为的模仿替代,而是能够理解感知自己的活动,对自己活动进行计算比较。这样的活动更多具有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特点。所以不能从刺激感应模式、被动执行模式或者力量征服模式上解释人工智能的活动。而应从有意识有目的上理解人工智能的活动。其三,价值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当劳动还是人们被迫的不得已的谋生行为阶段,人们的活动更多表现为价值驱动的过程。人工智能进行的有目的和意义的活动与人类抽象劳动投入和使用具有相同的特点,从而使这种活动具备劳动的特点。因此本文把人工智能的活动称为智能劳动。从价值维度揭示智能劳动含义、特征、由来及其历史演变,不仅能让我们理解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引无数英雄人物逐鹿中原的原因,更能揭示对智能劳动理解和认知上的麻木感、征服感、挫败感出现的原因。学界对智能劳动的研究目前来看还比较薄弱,查阅2000年以来的文献,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少。而近些年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也遭遇许多人的曲解、漠视,甚至试图以边际价值等学说替代劳动价值论,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出现所谓资本剥削有功论等说法。正是在这种有意无意的淡化劳动价值论的背景下,本人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试图正本清源,延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生命之火。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之所在。本文以“价值视阈下智能劳动探究”为选题,立足于当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大环境,从价值角度对智能劳动进行剖析,以期对智能劳动的哲学内涵,及其对当前劳动理论形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作用进行初步解析。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智能劳动进行文献梳理。智能劳动的研究散见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也见于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等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门派的诸多研究。通过梳理文献整理智能劳动的相关理论认知。第二,对智能劳动进行理论思考和解读,探究智能研究的哲学一般。这部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依据,界定智能劳动,分析智能劳动的特征及智能劳动的前生与现世。第三,从价值论视域探析智能劳动,揭示智能劳动对当前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四,探究智能劳动对异化现象的消解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试图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质疑和挑战进行理性回应。本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矛盾解析法。本文的观点主要有:1、智能劳动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具有价值创造的活动。2、智能劳动是人类社会质变的关键性环节。3、智能劳动是人的解放和社会文明跃迁的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许嘉林[9](2020)在《《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指出《哥达纲领批判》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晚年构想未来社会的重要着作,马克思在其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性质、特征等有了更为成熟的思考。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是这部着作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马克思在这个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构想,指明了通往平等的现实路径,这是马克思平等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平等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是批判性的,更是建构性的。概括地讲,马克思认为平等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要看清平等问题的本质就要深究其背后的物质生产根源。作为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上的“平等”,将随着人类进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退出历史舞台。本文通过文献研读法、系统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展开研究。本文除“绪论”外,由以下三章构成:第一章:打破对单一文本的解读,考察《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生成。通过探寻《哥达纲领批判》之前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脉络和绵展历程,厘清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平等观是如何确立的、成熟之前的平等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过程等,为总结和概括马克思平等观厚实根基。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梳理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的权利”、“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以及“公平的分配”等理论观点的深刻批判,探索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展开批判的内在逻辑,建构马克思平等观的主要观点,把握马克思在思考平等问题时所持的无产阶级立场,以深化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认识。第三章:探索马克思平等观的焦点问题、中国实践与现实意义。立足于人类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回应对“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可能性的质疑,应对马克思平等观在当代受到的挑战。在印证马克思平等观科学性的基础上,站在马克思平等观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平等实践,挖掘马克思平等观对中国平等实践的现实启发意义。

李秀秀[10](2020)在《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瑞环在多个岗位尤其是在进入中央分管宣传理论工作期间,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实践中总结并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李瑞环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既与所处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有关,也与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密切关联,根据其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可以将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划分为探索萌芽阶段、形成发展阶段、成熟深化阶段。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内容丰富,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基本原则,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教育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出了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教育、务求实理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艺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突出的特色。一是以扎实的哲学功底为支撑,二是深入实际讲究实效,三是语言风趣幽默又充满智慧,四是继承传统并与时俱进。新时代下,研究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首先,要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其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兼顾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四,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最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二、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
    2.1 个人人生经历
        2.1.1 求学任教时期(1866-1895)
        2.1.2 从政改革时期(1895-1932)
    2.2 社会时代环境
        2.2.1 政治与经济环境
        2.2.2 思想文化与教育环境
    2.3 理论知识背景
        2.3.1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
        2.3.2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公民教育思想
        3.1.1 公民教育的概念
        3.1.2 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1.3 公民教育的内容
    3.2 劳作教育思想
        3.2.1 劳作教育的含义
        3.2.2 劳作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3.2.3 劳作学校的组织与实施
    3.3 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3.3.1 公民教育是劳作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3.3.2 劳作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4 本章小结
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总体评析
    4.1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于裴斯泰洛齐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4.1.1 对于裴斯泰洛齐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4.1.2 对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4.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鲜明特点
        4.2.1 以生为本
        4.2.2 注重实践
        4.2.3 国家至上
    4.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
        4.3.1 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
        4.3.2 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4.3.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4.3.4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4.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4.1 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
        4.4.2 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4.4.3 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
    4.5 本章小结
5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5.1 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5.1.1 教育模式僵硬化
        5.1.2 教育覆盖面狭窄
        5.1.3 少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5.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与我国思政教育价值追求的契合
        5.2.1 与传统人格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5.2.2 与当代德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5.3 破解当前中国思政教育困境的思路
        5.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
        5.3.2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
        5.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两制关系”理论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新时代幸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幸福观相关概述
    2.1 新时代幸福观内涵及主要特征
        2.1.1 新时代的内涵
        2.1.2 幸福的概念
        2.1.3 新时代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2.1.4 新时代幸福观的主要特征
    2.2 新时代背景下幸福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幸福观的思想观点
        2.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幸福观的论述
第3章 树立新时代幸福观重要价值
    3.1 树立新时代幸福观的理论价值
        3.1.1 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学说
        3.1.2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3 为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3.2 树立新时代幸福观的实践价值
        3.2.1 有助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
        3.2.2 有助于消除幸福的异化现象
        3.2.3 有助于为青年实现幸福梦想提供思想指引
        3.2.4 有助于为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奠定思想基础
第4章 践行新时代幸福观的基本方向、原则和路径
    4.1 践行新时代幸福观的基本方向
        4.1.1 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指引
        4.1.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纽带
        4.1.3 以个人理想为支撑
    4.2 践行新时代幸福观的基本原则
        4.2.1 以人民为中心
        4.2.2 内化与外化相统一
        4.2.3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4.2.4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4.3 践行新时代幸福观的路径
        4.3.1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基本方针
        4.3.2 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
        4.3.3 营造“勤劳创造、实干奋斗”的社会风气
        4.3.4 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写作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布罗代尔生平经历及其主要着述
    第一节 布罗代尔的生平经历
    第二节 布罗代尔的主要着述
第二章 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1978-1997年)
    第一节 研究发展之概况
        一、取道苏联的研究成果
        二、布罗代尔史学初步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热点及分析
        一、研究热点
        二、研究阶段总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二阶段(1998-2007年)
    第一节 研究发展之概况
        一、期刊论文情况
        二、译介和着作情况
    第二节 研究热点及分析
        一、研究热点
        二、热点转向及其原因
第四章 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的第三阶段(2008-2021年)
    第一节 研究发展之概况
        一、期刊论文情况
        二、译介、教材及专着情况
        三、硕、博士论文情况
    第二节 研究热点及分析
        一、研究热点
        二、热点转向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3.1.3 交往的特征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1.1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1.1.1 马克思的所有权本质理论
        1.1.2 马克思的所有权发展理论
        1.1.3 马克思的所有权结构理论
        1.1.4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
    1.2 西方产权理论
        1.2.1 产权的本质
        1.2.2 产权的价值
        1.2.3 国家和产权的关系
        1.2.4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1.3 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
        1.3.1 “官山海”思想
        1.3.2 矿业公私兼营思想
        1.3.3 清代的矿业开发管理思想
        1.3.4 “节制资本”思想
        1.3.5 中国传统矿业国有制思想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探索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的初步探索
        2.1.1 确立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纲领
        2.1.2 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2.2.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建立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运行模式——无偿使用和计划管理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2.3.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实现模式的创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3.2 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体制的创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
    2.4 中国共产党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2.4.1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2.4.2 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
        2.4.3 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第三章 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3.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
        3.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
        3.1.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是全民所有
        3.1.1.2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的表现形式
        3.1.2 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保障措施
        3.1.2.1 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性的基本保障
        3.1.2.2 社会主义法治与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实现
    3.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构
        3.2.1 影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
        3.2.1.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决定作用
        3.2.1.2 矿产资源属性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1.3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2 对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新认识
        3.2.2.1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使用权能的重新诠释与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构建
        3.2.2.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收益权能的落实与拓展
        3.2.2.3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管理权能的双重性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4.1 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
        4.1.2 坚持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4.1.3 坚持政府和市场的辩证统一
        4.1.4 坚持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有力保障
    4.2 制度建设应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结构体系
        4.2.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分设
        4.2.1.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设立及运行
        4.2.1.2 矿产资源开采许可权的独立
        4.2.2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配合
        4.2.2.1 设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出让制度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
        4.2.2.2 建立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是对资源市场配置的必要补充
    4.3 制度建设应优化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机制
        4.3.1 建立独立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代表机构
        4.3.2 理顺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中的央地关系
        4.3.3 加强对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的监督保障
        4.3.3.1 落实全民的主体地位
        4.3.3.2 强化司法的保障作用
    4.4 制度建设应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
        4.4.1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实现形式的规范与完善
        4.4.2 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主体利益的平衡
        4.4.2.1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4.4.2.2 合理确定企业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的地位
        4.4.2.3 完善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价值视阈下智能劳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智能劳动及其哲学一般
    2.1 智能劳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智能劳动含义
        2.1.2 智能劳动、抽象劳动、机器自动化概念辨析
    2.2 智能劳动的特征
        2.2.1 衍生性
        2.2.2 相对独立性
        2.2.3 价值创造性
    2.3 智能劳动形成历史
        2.3.1 活动到劳动:人的行为的进化
        2.3.2 人的劳动外化到劳动的非人化:智能劳动形成
        2.3.3 从IT硬件到算法软件创造性应用:智能劳动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智能劳动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3.1 劳动:价值的原点
        3.1.1 何为价值?
        3.1.2 劳动是价值生成的源泉
        3.1.3 从劳动到活劳动价值的理论求索过程
    3.2 劳动价值理论及当代困境
        3.2.1 从活劳动到需要:后劳动价值理论的演进
        3.2.2 计量、主体、对象:现有价值论的三重困境
    3.3 智能劳动对价值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3.3.1 智能劳动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
        3.3.2 智能劳动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
第四章 智能劳动对异化现象的消解及对相关前沿问题的理性回应
    4.1 智能劳动对劳动异化的消解与人本复归
        4.1.1 智能劳动是劳动解放实现的重要途径
        4.1.2 智能劳动推动人和物的和谐统一
        4.1.3 智能劳动的全面推进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复归
    4.2 质疑与挑战:智能劳动的相关理性回应
        4.2.1 智能劳动面临的挑战与质疑
        4.2.2 社会主体的分化隐忧及智能劳动的现实批判
        4.2.3 社会主体信息的泄露与智能劳动的逻辑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就及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平等观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之前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萌芽——《博士论文》中以原子的平等引申出人的平等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形成——从《莱茵报》时期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深化——《资本论》创作时期的科学平等观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成熟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
        二、拉萨尔与拉萨尔主义平等观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成熟——从《哥达纲领批判》中指明通往平等的现实路径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思想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的批判
        一、对“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批判
        二、对“平等的权利”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批判
        三、对“公平的分配”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展开批判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有力武器:剩余价值学说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现实指向: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平等实现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平等的前提
        二、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是实现平等的必由之路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差别的过渡阶段
第三章 马克思平等观的焦点思考、中国实践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何以可能
        一、对“需要无限论”的驳斥
        二、对“生产有限论”的驳斥
        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节 马克思平等观的中国实践
        一、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对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深化与发展
        三、新时代对马克思平等观的实践推进
    第三节 马克思平等观的现实意义
        一、以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二、重视平等实现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案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渊源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
        1.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2.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3.江泽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二、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背景及过程
    (一)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强烈冲击
        2.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
        1.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探索萌芽阶段
        2.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3.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成熟深化阶段
三、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
        1.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2.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
        3.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
    (二)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的理论
        1.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论述
        2.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论述
    (三)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论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2.坚持自我教育原则
        3.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
        4.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
    (四)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理论
        1.理想信念教育
        2.“和”的思想教育
        3.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4.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思想教育
    (五)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
        1.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教育方法
        2.采用热心服务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3.坚持务实求理的工作方法
        4.坚持榜样示范的教育方法
四、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突出特色
    (一)以扎实的哲学功底为支撑
    (二)深入实际和讲究实效
    (三)语言风趣幽默又充满智慧
    (四)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五、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建设事业中的地位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兼顾真理和人格的力量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四)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D]. 马欣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2]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D]. 李效洲. 辽宁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幸福观研究[D]. 杨慧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国大陆学者对布罗代尔史学研究之发展[D]. 辛文静. 扬州大学, 2021(09)
  • [6]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7]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D]. 王士亨. 山西大学, 2020(03)
  • [8]价值视阈下智能劳动探析[D]. 毛慧.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许嘉林. 暨南大学, 2020(04)
  • [10]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李秀秀. 延安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