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江苏两省为例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江苏两省为例

一、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肖况[1](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姚文歌[2](2019)在《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要素驱动型生产正在向资本驱动与创新驱动转型。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要素,过去以农作物产出为单一目的的利用方式对于经济的驱动作用正在不断弱化。此外,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用地需求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耕地数量与质量均受到威胁。耕地利用出现经济贡献低并且自身资源数量、质量下滑的困境。为了转变这一困境,有必要对耕地多功能利用进行探索,并寻求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耕地多功能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尝试从理论角度分析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在此前文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综合指数法、障碍度诊断模型法、相关性分析法定量研究了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在时间维度上,对江苏省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序演变状况研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江苏省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描述,利用障碍诊断模型对江苏省耕地多功能发展障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在空间维度上,描述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耕地多功能在2007、2010、2014年的分布状况,并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耕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代表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程度。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在时序上分析江苏省耕地多功能演变规律,分析得知江苏省耕地综合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社会保障功能呈持续下降趋势,生产功能呈先波动后上升的趋势。(2)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多功能协调性进行研究得知,2000年-2016年研究期间,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综合功能协调性由勉强协调逐步发展为良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耕地生产功能间协调性由勉强协调上升至良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耕地社会功能耦合协调性由勉强协调提升为中级协调。社会经济发展-耕地生态功能耦合协调性由勉强协调降至濒临濒临失调,最终上升至良好协调。(3)通过对江苏省耕地多功能系统障碍因素诊断可知,在2000-2016年期间苏省耕地生产功能障碍度持续下降,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障碍度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过低、城乡收入差距大、耕地破碎化程度高、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比低成为了江苏省耕地多功能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4)通过对2007年、2010年、2014年江苏省各地级市耕地多功能进行分析,得知:耕地生产功能方面,江苏南部地区生产功能在研究时段内快速增长,最终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方面,江苏南部地区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西北部地区持续上升,最终形成北高南低空间分异格局。生态功能方面,2007年江苏中北部平原地区(盐城、宿迁、淮安)生态功能较强,苏南地区(镇江、常州、无锡等)生态功能较弱。至2014年苏北地区耕地生态功能仍处于较高水平,苏南地区只有南京市生态功能有较为明显提升。(5)通过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可知,耕地生产功能与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地均农林牧渔产值、地均种植业产值)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一方面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指标呈负相关性,另一方面与代表农民生活水平相关指标呈负相关性;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与地均农林牧渔产值、地均种植业产值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第一产业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定性和定量研究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不仅可以为耕地多功能保护路径设计研究领域提供实证研究支撑,还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肖鹏南[3](2019)在《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人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目前的国情是耕地资源总数量大,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和水热配合程度较差。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非农产业集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人口和产业对粮食作物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许多地方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注重保护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粮食生产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改变现有粗放型耕地利用模式,转向耕地集约利用的道路,使耕地利用和城镇化达到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这样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文以湖南省的10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湖南省各县市区的耕地利用效率数据和城镇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模型和综合水平指数法分别计算耕地利用效率值和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来看,在2000年-2015年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7、1.09、1.04、1.11,全省的耕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07,全省整体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DEA有效的市县区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区、湘西地区、湘南地区。(2)从测算结果来看,自2000年到2015年,湖南省综合城镇化指数分别为0.1698、0.1577、0.1651、0.1812,湖南省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特征;人口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62、0.0436、0.0511、0.0492;土地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77、0.0398、0.0454、0.0606;经济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85、0.0380、0.0388、0.0416;三者都处于一个波动上升阶段。而社会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274、0.0364、0.0298、0.0298,湖南省社会城镇化水平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湖南省各个市的主城区比一般的县、县级市有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城镇化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地域单元。(3)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 46、51、43、39,分别占比 45.54%、50.50%、42.57%、38.61%。在 2000 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55、50、58、62,分别占比54.46%、49.50%、57.43%、61.39%。湖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程度不高,以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为主。大部分的县市区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处于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阶段的城市数量不多。2000-2015年湖南省大部分县市区的城镇发展以建成区面积扩张为主,城镇化水平和耕地利用效率发展水平不太协调。但在2010年以后,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中属于低耦合协调阶段的地区数量不断减少,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最后,根据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尝试探讨湖南省耕地利用与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以及工程措施,以期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马晓帆,张海峰[4](2019)在《西宁市城市化发展与耕地面积协调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1990年~2016年西宁市耕地数据并应用协调度分析法,分析西宁市4区3县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在研究年限内的协调度,找出西宁市4区3县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协调度的变化趋势,为政府今后城市规划的布局决策提供部分参考意见。结果表明:1990年~2016年间,城东区、城北区,大通土族回族自治县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协调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中区、城西区、湟源县以及湟中县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协调性总体呈上升趋势。

段小薇[5](2018)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作为山区居民居住以及进行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山区聚落,经历了剧烈变动,其数量、规模、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等均发生了显着变化。与此同时,山区乡村聚落作为山区基础的行政区划及管理单元(或是基础自治单元),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全国精准脱贫工作的大局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试金石,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难点中的难点。因此,了解山区乡村聚落演化的时空规律,掌握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理,把握山区乡村聚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丰富聚落研究相关内容,推进山区脱贫工作和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实现山区聚落长久持续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在此大背景下,选取豫西山地集中连片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山区县中人口最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嵩县为研究案例,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生活质量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山区县域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演变机理——空间优化重构”为主线,运用自然断裂点分类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七乡镇整体、不同高程、不同分区以及各分区下不同乡镇等多个尺度,对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和分维数等指数方法,从总体、分区对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聚落空间结构演变和聚落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从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尺度对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空间生产、生活质量、生态位和居住场势理论,依据就近原则,运用加权Voronoi图和对比聚落之间“居住场势”大小,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得出嵩县聚落未来的优化重构方向。研究有以下发现:(1)研究的四个时期(1975、1995、2008和2015年)中七乡镇整体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均很高,但从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区两者相关性依次降低(1975年除外),且随时间变化,中山区相关性逐渐降低,其他丘陵区和低山区呈现出波动变化;丘陵浅山区、浅山区和浅山深山区聚落斑块和人口的相关性均比较高,其中,丘陵浅山区和浅山区均以镇内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更高,浅山深山区以发展较好的车村镇内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最高。现阶段用聚落斑块数据替代人口数据进行县域及其以上尺度的聚落空间演变分析依旧可行,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问题,但是在乡镇及其以下尺度选择用人口数据或者将人口数据和聚落斑块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更为准确可靠,也会更具有现实意义。(2)聚落演化的时空特征方面:(1)聚落数量显着减少而聚落规模却明显增加,从1975-2015年的40年间聚落数量减少了将近1/4,而聚落斑块面积增加了1.2倍多;1975-1995年阶段聚落数量消失的更明显,而1995-2015年阶段聚落总规模增加和扩张更为明显。(2)受地形限制,聚落在空间上多沿道路和河流呈条带状分布,沿县城和乡镇中心呈团状分布,且随着时间变化,多数河流道路沿线聚落仍在原位置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同时向县城以及各镇区附近集聚,其中向县城集聚尤为显着。(3)聚落空间分布的低地、平缓坡度、小地形位指向性明显,且随时间变化分别趋于向丘陵、坡度<6°和地形位指数<0.4地区布局;此外,聚落区位的微小起伏指向性和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微起伏指向性显着,且随时间变化前者向微起伏地区集中而后者向平微起伏地区集中;聚落区位的南坡指向性和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指向性显着,且随时间变化趋于增强。(4)全县聚落在空间上呈树枝状或者线-网状结构分布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局部有所变化,其中,在1975年时期局部呈现出的线-网状结构发展为带状-网状结构,块状发展为带状或者面状结构,带状结构有所扩展,散点状结构有所减少或者发展为块状结构;且全县形成了以嵩县县城为主中心和车村镇镇区为副中心的双核结构。(5)在不同时期,嵩县聚落中心地体系数量关系结构均基本呈现“金字塔”模式,但在各个时期中心地等级体系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数量关系不符合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市场、交通以及行政原则,而是符合几种原则共同结合下的分布规律,且不同时期这种分布规律有所不同,由从一开始的河流、地形起主要作用,到后来地形交通起决定作用,市场作用越来越显着,分离原则也一直在起作用;聚落中心地空间结构主要呈现线性、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多边形等形状混合分布的结构,且随时间变化空间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3)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方面:(1)聚落区位主要受地形、生产条件以及道路、乡镇中心、县城中心和工矿企业的辐射影响,但随时间变化,地形影响在减弱,而道路和乡镇中心的辐射影响在增强,其中,受河流的影响仅在1975年为正向影响,受距离道路远近的负向影响先减弱后增强;受乡镇中心距离远近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受县城中心距离远近的正向影响先增强后减弱,受土地生产条件好坏的影响在1995-2015年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受工矿企业的辐射影响仅在1995年和2015年显着但前一时期是负向影响而后一时期是正向影响,受养猪和大家畜的正向影响作用逐渐减弱而受山羊养殖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此外,三个时期嵩县聚落区位受到地形、河流远近距离、道路远近距离、乡镇中心远近距离、县城中心远近距离、劳动力多少、生产条件好坏、工矿企业远近的影响作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且随时间变化在不同位置变化不同。(2)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因子的解释作用均较为显着并随时间有所变化,其中,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大,社会经济因子中乡镇和县城中心的影响次之,但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中心的影响逐渐增强,而乡镇中心和地形的影响逐渐减弱。其中,受地形因素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均仅在1995年和2015年为负向显着影响但随时间变化前者逐渐增强而后者逐渐减弱,受河流影响仅在1975年时期为显着负向影响,受劳动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此外,嵩县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在1975年和1995年受河流远近距离、道路远近距离、乡镇中心远近距离、县城中心远近距离、工矿企业以及家庭养殖业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并随时间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变化,而在2015年受到地形、劳动力多少和生产条件好坏影响的空间差异很小,可以大致忽略。(4)嵩县聚落空间重构方向可划分为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控制扩张型和迁移合并型四大类:(1)在对城镇化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将该类乡村聚落的村庄规划纳入城镇规划体系中,设计适合农民居住的社区户型,引导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2)在对重点发展型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将该类聚落作为中心聚落(居民点)重点发展,集中建设现代化型聚落,引导周边适宜性低、分散、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中心聚落集聚。(3)对控制扩建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通过村庄整体规划,依托各村落特有优势、改善布局,注重对村民宅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地进行改造,加大对空心村和一户多宅用地的整治,同时严格控制村落外延式新建,切实提高村落集约用地水平。此外,还应完善该类型聚落与外界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集镇或者中心村的联系。(4)对需要迁移合并类聚落,在迁移合并时应遵循“就近迁移、由低居住场势向高居住场势地区迁移、有利于迁出地农民与迁入地农民融合”的原则,采取整体搬迁或者局部搬迁但集中安置的方式,合理安置迁移居民的住房,并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生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率。

李智[6](2018)在《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持续较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和“乡村病”,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城轻乡”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深入探究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推动城乡聚落优化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当前我国城乡聚落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我国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通过县域城乡聚落发展现状的评价,将全部县市划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从中相应地选择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作为研究案例地。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贯穿“格局—过程—机制—优化”的研究脉络,对1995年—2015年这一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江苏省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从规模结构来看: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城—镇—村规模结构分别呈“橄榄型”、“金字塔型”、“三字型”分布,等级结构分别呈“倒三角形”、“梯形”、“三角形”分布,首位度指数分别为0.79、1.32、3.15,齐夫指数分别为1.22、1.04、0.83,县域内乡镇用地规模分别呈“梯度”、“梯度+均衡”、“极化+均衡”分布。从空间结构来看: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城乡聚落景观指数特征差异明显,核密度低值区分别呈“2带”、“L型”、“2点+1带”分布,空间聚类中心分别呈“三角型”、“倒T字型”、“哑铃型”分布,它们的村镇空间结构包括单中心集聚、双中心集聚、多中心集聚、弱中心集聚四种模式。(2)归纳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通过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发达类型、中等发达类型、欠发达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县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一般性路径。就一般性路径而言,从规模结构来看:①县域城乡聚落的总数量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增加;②城—镇—村规模结构从“凸字型”经“三字型”、“凸字型”、“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方向演化;③高等级聚落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大,县域聚落等级结构从“三角形”(“△”)向“倒三角形”(“▽”)方向演化;④县城区的极化发展特征首先不断增强,然后逐渐减弱;⑤城乡聚落规模结构的不均衡性日益显着,但不均衡性的变化速率先增加后减小。从空间结构来看:①空间集聚程度和联通程度不断增强,最大斑块在空间分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凸显;②空间分布密度不断减小,以县城区、重点镇区的周边空间变化为主;③空间分布中心逐渐远离几何中心,向县城区方向移动,且移动速度不断加快;④空间聚类特征日益显着,热点集聚区面积不断扩张,热点中心数量不断增加;⑤城乡聚落空间结构从“单中心”逐渐向“双中心”、“多中心”方向演变。(3)提炼出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四轮”驱动机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地理环境、城镇化、经济发展、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等主要因素对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四种重要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四轮”驱动系统,并遵循空间组织规律和“结构—功能”相互适应规律,推动城乡聚落体系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演变,并且驱动结果对驱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4)总结出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过程中存在城乡聚落空间持续扩张、面临制度和政策困境以及缺少系统化规划指引等问题,在坚持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等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四种优化策略:加强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完善城乡聚落体系的制度建设与规划管理、推动城乡聚落的自我更新、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重构的多元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城乡聚落体系,聚焦微观尺度的自然聚落,构建了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揭示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2)通过深入解析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等影响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因素,提炼出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四轮”驱动机制。

康蕾,马丽,刘毅[7](2017)在《中国城镇化与耕地变化时空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198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演进态势及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并分不同时段测算各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动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1985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都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东三省城镇化水平稳定上升但活力不足,西北多省份上升中波动较大,西南地区水平偏低。(2)全国耕地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减少,后期多省份有所增加,但京、津、沪、苏、粤等地的耕地面积一直在以一定的速率减少。(3)全国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关系的协调度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较多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呈恶化趋势。

闭曼[8](2017)在《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广西百色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向前,我国的城镇化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扩张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持续存在,人们再次对粮食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如何协调城镇扩张对土地的需求与耕地保护这一问题,是当前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者们接下来开展研究的重点内容。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如何,影响到耕地保护红线目标的实现与粮食自给能力,对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广西百色市为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系统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采用复合指标法构建评价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测算各个城镇化指标的相应权重,计算出城镇化指数后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上对2001-2015年百色市城镇化和耕地数量变化情况进行初步探索,接着采用STIRPAT模型计算出各个城镇化指标驱动力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弹性系数,然后借助耦合度发展模型计算出城镇化与耕地数量的D值并进行分析,最后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D值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对城镇化和耕地数量进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同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⑴时间序列上,2001-2015年百色市总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耕地数量也在增加,近几年耕地数量增加的速度有所放缓;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各异,社会城镇化水平最高,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空间序列上,2015年百色市各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整体差异较大,右江河谷4县(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南部县(市)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北部山区县。研究期内综合城镇化年均增长率整体差异不大,综合城镇化水平和年均增长率的分布并不相似,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城镇化速度不一定快,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城镇化速度也不一定慢。耕地丰度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年均增长率都为正数。⑵基于STIRPAT模型对百色市耕地数量变化与城镇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人均GDP、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和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这7个驱动因子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650、0.1596、0.1387、0.1468、0.1288、0.1665和0.1692。⑶通过借助耦合发展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百色市12个县(市、区)城镇化和耕地数量的耦合发展度,发现百色市各区域之间的D值差距明显,D值顺序为:右江河谷>百色市>南部县(市)>北部县,综合城镇化与耕地数量二者的耦合特征不断优化;D值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异性,2001年和2015年右江河谷的D值始终是最高的,南北存在差异,南部县(市)高于北部县。D值增长率都为正数,说明在与自身的纵向对比中,相对于研究初期各个地区的城镇化和耕地数量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在研究末期都得到了优化。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镇化和耕地数量耦合发展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得到,在0.05的显着性条件下,通过双侧显着性检验的有2006、2011、2012、2013、2014和2015年,其中,2011年D值的Global Moran’s I最高;LISA集聚图的分析结果中,2006年只存在一种空间关联形式H-L型,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2011年和2012年D值的LISA集聚图空间分布一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D值的LISA集聚图空间分布一致。在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中,所有年份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不同年份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

宁玉科[9](2017)在《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长寿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耕地不可避免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长寿区作为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区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是未来重庆市城镇化的主战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重点区域,这一定位和发展目标赋予了长寿区重大的责任,一方面,要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建设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协调和解决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对长寿区的城镇化和耕地资源数量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直观地反映出城镇化影响下的耕地资源减少趋势,并通过构建指标系,研究城镇化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得出城镇化快速发展下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构建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对过去15年间长寿区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性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构建了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目标,通过分析长寿区各地类发展趋势,结合城镇化发展需求和耕地资源需求,实现长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为长寿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自2000年以来,长寿区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从2000年的43.12%升至2014的67.51%,增幅为24.39%,年均增长1.54个百分点;耕地资源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62277.92hm2下降至2014年的56517.00hm2,十五年间耕地资源面积减少了5760.92hm2,年均减少384.06hm2,城镇化发展对耕地的占用较多,城镇化与耕地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2)选取人口增长类、经济发展类、城市扩展类、农业发展类和人民生活类五类共12个指标来衡量城镇化对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长寿区的耕地资源变化主要受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其次是农业的发展。(3)构建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4年这十五年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寿区的城镇化-耕地资源变化协调性整体上看波动较大,城镇化-耕地协调度整体表现为勉强调和-基本调和到基本调和-调和的变化趋势,耕地能够基本保证在承载力阈值范围内。协调度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二者发展仍不甚协调。(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长寿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及风景名胜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十个变量。设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目标函数,并将熵权法和AHP方法相结合,求出综合效益目标函数作为本文的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城镇化发展约束、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性约束、农业结构调整约束、建设用地面积约束等约束条件,运用Lingo16.0软件进行编程测算,并结合长寿区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调整,得出不同协调度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下的优化方案。按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选取方案六作为最终优化方案。(5)方案六中农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耕地保持现状,林地和园地有所增加,草地小幅下降。建设用地内部,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城镇用地、工矿及风景名胜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适当地有所增加。其他土地整体减少,其中未利用地减少,而水域面积增加。该方案较符合长寿区的发展状况,对于未来长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6)长寿区作为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区县,要协调和解决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用地保护、促进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等措施,调整长寿区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吴然新[10](2016)在《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耕地资源的需求愈发强烈,但耕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失去基本意味着结束。同时土地是城市的依托,耕地资源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近些年,随着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徽省正式成为“长三角”一员,逐渐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护耕地优先还是发展经济优先是现阶段安徽争论的焦点之一,一味的保护耕地势必会拖累安徽地区经济增长,毕竟随着时间推移,经济构成应主要是二、三产业,而一味的发展经济,势必会影响安徽农业大省的地位,也会使耕地资源恶化,造成安徽资源受损。那么,耕地资源和城市化之间有没有一个平衡点,使得既兼顾耕地资源保护,又兼顾经济的正常发展即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安徽省耕地资源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去衡量,其中对于数量的变化主要从面积的角度去衡量,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以粮食产出为指标。城市化指标的选择主要从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的角度进行衡量,对于耕地资源和城市化关系的研究本文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确认二者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二者的协调性,文章引入经济环境模型进行研究,对二者近20年的协调度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模型表明安徽近20年耕地资源和城市化协调度呈现一定的波动,总体后十年的协调度要好于前十年,同时耕地数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总体上要比耕地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要低。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地区耕地资源近年有所下降,而安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都得到显着进步,从这可以看到耕地资源的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并非始终如一,总体上安徽耕地资源和城市化协调性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不足。未来要实现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有序发展,应该完善城市化内涵发展和加大耕地集约利用,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保证耕地产出和城市发展并进。

二、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2)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进展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五、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
        二、农业多功能理论
        三、农业区位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理论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耕地多功能的影响
        二、耕地多功能演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一、耕地多功能显化影响因素分析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系统评价指数的计算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
        一、耦合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第三节 耕地多功能性障碍诊断模型
    第四节 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模型
第三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二、耕地利用概况
    第二节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一、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二、耕地多功能时序演变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一、江苏省耕地多功能内部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
        二、江苏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发展评价
        三、江苏省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第四节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障碍度诊断结果及障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
第四章 政策建议
    一、拓展耕地多功能利用途径
    二、划定耕地功能主体规划区以实现耕地资源合理利用
    三、促进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四、促进耕地多功能系统内部协调发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3)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地利用国内研究进展
        1.2.2 耕地利用国外研究现状
        1.2.3 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和模型
    2.1 相关理论
        2.1.1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2.1.2 协同发展理论
        2.1.3 系统分析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计量方法模型
        2.2.1 数据包络分析
        2.2.2 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EA)
        2.2.3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2.2.4 热点分析指数(Getis-Ord Gi~*)
        2.2.5 熵值法
        2.2.6 耦合协调度模型
3 数据来源与区域概况
    3.1 数据来源
    3.2 湖南省概况
        3.2.1 位置与行政区划
        3.2.2 自然概况
        3.2.3 社会经济概况
        3.2.4 耕地利用特征
4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
    4.1 耕地利用效率概念内涵
        4.1.1 概念内涵
        4.1.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流程
    4.2 耕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4.2.1 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4.2.2 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界定
    4.3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
        4.3.1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过程
        4.3.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
    4.4 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
        4.4.1 全局空间分异格局
        4.4.2 趋势面分析
        4.4.3 局部空间分异格局
    4.5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
    5.1 城镇化概念内涵
        5.1.1 城镇化
        5.1.2 城镇化体系
    5.2 城镇化评价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选取
    5.3 城镇化的综合评价
        5.3.1 城镇化综合评价
        5.3.2 人口城市化子系统
        5.3.3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
        5.3.4 土地城镇化子系统
        5.3.5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
    5.4 湖南省综合城镇化的空间差异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分析
    6.1 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6.1.1 耦合度分析
        6.1.2 协调度分析
    6.2 本章小结
7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建议
    7.1 湖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2 建立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与耕地利用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7.3 湖南省县域土地利用方向定位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湖南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值(2000年-2015年)
附录二: 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指数数据(2000年-2015年)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西宁市城市化发展与耕地面积协调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分析
2 西宁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差异
3 西宁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协调性分析
    3.1 协调度概念及模型
    3.2 西宁市各区县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协调性分析
4 建议

(5)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聚落快速转型
        1.1.2 山区乡村聚落变化巨大
        1.1.3 山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农村脱贫
        1.1.4 山区乡村聚落发展与乡村振兴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内容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2.1 相关概念
        2.1.1 聚落与乡村聚落
        2.1.2 行政村与自然村
        2.1.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2.2 国内外乡村聚落演变研究进展
        2.2.1 乡村聚落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2.2.2 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2.2.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2.3 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演变研究进展
        2.3.1 西部山区
        2.3.2 中部山区
        2.3.3 东部山区
        2.3.4 东北部山区
    2.4 研究述评
        2.4.1 国内外研究特点
        2.4.2 研究不足
第3章 相关理论与本文理论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人地关系理论
        3.1.2 区位理论
        3.1.3 空间结构理论
        3.1.4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3.1.5 路径依赖理论
        3.1.6 空间生产理论和生活质量理论
        3.1.7 公共产品理论
    3.2 本文理论架构
第4章 研究区、数据与分析方法
    4.1 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4.1.1 研究区选取
        4.1.2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时段的选取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空间数据预处理
        4.3.3 社会经济数据预处理
        4.3.4 社会经济数据与空间数据匹配处理
    4.4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4.4.1 景观格局指数
        4.4.2 空间扩展指数
        4.4.3 聚落形态测度方法
        4.4.4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4.4.5 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指数
        4.4.6 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4.4.7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第5章 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
    5.1 整体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及其变化
        5.1.1 聚落斑块和人口相关性及变化分析
        5.1.2 人均聚落用地特征时空变化
    5.2 不同高程下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变化
    5.3 不同分区下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
        5.3.1 丘陵浅山区、浅山区和浅山深山区
        5.3.2 丘陵浅山区城关镇和何村乡
        5.3.3 浅山区纸房镇和黄庄乡
        5.3.4 浅山深山区车村镇、白河镇和木植街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落演化的时空特征
    6.1 聚落区位演化的时空特征
        6.1.1 总体特征
        6.1.2 不同地形条件分区
        6.1.3 道路不同影响区
        6.1.4 水源不同影响区
        6.1.5 县城乡镇中心不同影响区
    6.2 聚落规模演化的时空特征
        6.2.1 总体特征
        6.2.2 不同地形条件分区
        6.2.3 道路不同影响区
        6.2.4 水源不同影响区
        6.2.5 县城乡镇中心不同影响区
    6.3 聚落空间结构变化
        6.3.1 聚落空间结构及其变化
        6.3.2 聚落规模等级结构的空间变化
    6.4 聚落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
        6.4.1 中心地等级数量及各等级规模大小的确定
        6.4.2 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聚落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7.1 基于自然村尺度嵩县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7.1.1 聚落区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
        7.1.2 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
    7.2 基于行政村尺度的嵩县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聚落区位和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
        7.2.3 聚落区位和规模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
    7.3 基于乡镇尺度的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3.2 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聚落发展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重构研究
    8.1 嵩县聚落空间适宜性评价
        8.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1.2 指标量化和综合评价模型
        8.1.3 嵩县聚落空间适宜性结果评价
    8.2 嵩县聚落空间重构区划分
        8.2.1 划分依据
        8.2.2 划分结果分析
    8.3 嵩县聚落空间重构方向及政策建议
        8.3.1 城镇化型
        8.3.2 重点发展型
        8.3.3 控制扩建型(或者内部改造型)
        8.3.4 迁移合并型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人口数据查录表格
附录 B 分析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6)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1.1.2 城镇和乡村聚落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1.1.3 城乡融合发展亟需加强城乡聚落体系研究
        1.1.4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发展演化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乡聚落
        1.3.2 城乡聚落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城乡聚落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 江苏省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
        1.4.3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1.4.4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1.4.5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调控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国外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镇聚落研究
        2.1.2 国外乡村聚落研究
        2.1.3 述评
    2.2 国内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2.1 国内城镇聚落研究
        2.2.2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
        2.2.3 江苏省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2.4 述评
    2.3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3.1 中国城乡聚落研究迫切需要多元理论指导
        2.3.2 统筹城乡聚落体系研究可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3.3 亟需加强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研究
        2.3.4 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策略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第3章 城乡聚落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3.1.1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3.1.2 乡村多功能发展理论
        3.1.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3.1.4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3.1.5 理论评述
    3.2 城乡空间组织理论
        3.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3.2.2 中心地理论
        3.2.3 空间扩散理论
        3.2.4 空间网络化理论
        3.2.5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
        3.2.6 理论评述
    3.3 城乡相互作用理论
        3.3.1 城乡连续体模型
        3.3.2 城乡相互作用模式
        3.3.3 乡村性和城市性理论
        3.3.4 理论评述
    3.4 城乡系统规划理论
        3.4.1 田园城市理论
        3.4.2 广亩城市理论
        3.4.3 有机疏散理论
        3.4.4 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理论
        3.4.5 城乡一体化规划理论
        3.4.6 理论评述
    3.5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 研究案例地的选择
        4.1.1 江苏省概况
        4.1.2 县域类型划分方法
        4.1.3 评价结果
    4.2 研究案例地的概况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空间数据
        4.3.2 社会经济数据
    4.4 研究方法
        4.4.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评价方法
        4.4.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评价方法
        4.4.3 城乡聚落体系驱动机制的研究方法
    4.5 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
    5.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
        5.1.1 规模统计特征
        5.1.2 城—镇—村规模结构
        5.1.3 城乡聚落规模分级特征
        5.1.4 城乡聚落位序—规模特征
        5.1.5 城乡聚落规模的乡镇差异
    5.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
        5.2.1 景观指数特征
        5.2.2 核密度特征
        5.2.3 空间聚类特征
        5.2.4 城乡聚落空间分布的乡镇差异
    5.3 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6.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的演化分析
        6.1.1 城乡聚落规模大小的演化
        6.1.2 城—镇—村规模结构的演化
        6.1.3 城乡聚落等级结构的演化
        6.1.4 城乡聚落位序—规模特征的演化
    6.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
        6.2.1 空间景观指数的演化
        6.2.2 空间分布密度的演化
        6.2.3 空间分布中心的演化
        6.2.4 空间聚类特征的演化
        6.2.5 城乡聚落用地的空间演化
    6.3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路径解析
        6.3.1 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6.3.2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一般性路径
        6.3.3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路径的特性与效应
    6.4 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7.1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7.1.1 地理环境因素
        7.1.2 城镇化因素
        7.1.3 经济发展因素
        7.1.4 交通网络因素
        7.1.5 制度与管理因素
    7.2 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7.2.1 驱动系统的构成
        7.2.2 驱动过程中的两大规律
        7.2.3 不同演化阶段主导动力及城乡聚落体系特征
    7.3 小结
第8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调控
    8.1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8.1.1 城乡聚落空间持续扩张不利于城乡可持续发展
        8.1.2 城乡聚落协调发展面临制度和政策困境
        8.1.3 城乡聚落体系缺少系统化规划指引
    8.2 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8.2.1 牢固树立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
        8.2.2 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理念
        8.2.3 严格遵守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科学规律
    8.3 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对策
        8.3.1 加强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
        8.3.2 完善城乡聚落体系的制度建设与规划管理
        8.3.3 推动城乡聚落的自我更新
        8.3.4 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重构的多元模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城镇化与耕地变化时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城镇化水平测度。
        1.2.2 耕地面积动态度模型。
        1.2.3 城镇化与耕地变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镇化演进过程
    2.2 耕地面积变动特征
    2.3 城镇化与耕地变化的耦合协调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8)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广西百色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镇化(城市化)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
        1.2.2 STIRPAT模型的相关研究
        1.2.3 耕地利用和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2.1.2 耦合的相关概念和模型
        2.1.3 空间自相关性概念和模型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系统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3 研究区域城镇化水平和耕地数量变化情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1 社会经济概况
        3.1.2 自然概况
        3.1.3 数据来源
    3.2 城镇化水平测度
        3.2.1 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的选择
        3.2.2 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城镇化水平和耕地数量变化情况
        3.3.1 城镇化水平和耕地数量演变趋势分析
        3.3.2 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空间分析
        3.3.3 耕地现状和变化速度的空间分析
4 城镇化对耕地数量的影响
    4.1 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关系的定性分析
        4.1.1 人口城镇化对耕地数量的影响
        4.1.2 经济城镇化对耕地数量的影响
        4.1.3 社会城镇化对耕地数量的影响
    4.2 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
        4.2.1 构建STIRPAT模型
        4.2.2 确定弹性系数
5 城镇化与耕地数量的耦合关系分析
    5.1 耦合发展度演变特征
        5.1.1 时间耦合研究
        5.1.2 耦合发展度空间分异特征
    5.2 耦合发展度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2.1 耦合发展度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2.2 耦合发展度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 城镇化与耕地数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1 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2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4 对策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长寿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镇化研究
        1.2.2 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关系研究
        1.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长寿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性研究
    3.1 城镇化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时序特征分析
        3.1.1 城镇化变化特征分析
        3.1.2 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3.2 城镇化对耕地资源影响研究
        3.2.1 影响因子选取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 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评价
        3.3.1 协调度模型构建
        3.3.2 协调性测度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4.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选取
    4.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变量设置
    4.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函数设置
        4.3.1 经济目标
        4.3.2 社会目标
        4.3.3 生态目标
        4.3.4 综合目标
    4.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约束条件选取
        4.4.1 模型约束
        4.4.2 城镇化发展约束
        4.4.3 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度约束
        4.4.4 粮食需求量约束
        4.4.5 农业结构调整
        4.4.6 建设用地面积约束
        4.4.7 其他土地约束
    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4.6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优选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策及建议
    5.1 新型城镇化建设
        5.1.1 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5.1.2 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5.1.3 满足多种用地需求
        5.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5.2 推动农用地资源保护
        5.2.1 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
        5.2.2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5.2.3 促进农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5.3 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5.3.1 完善征地制度
        5.3.2 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
        5.3.3 统筹城乡土地资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化
        2.1.2 耕地资源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土地稀缺性原理
        2.2.2 节约集约原理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文献述评
3 安徽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经济条件
    3.2 安徽省耕地资源现状
        3.2.1 安徽省各年耕地数量情况
        3.2.2 耕地质量情况
    3.3 安徽省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3.4 城市化指标的构建与衡量
        3.4.1 安徽省城市化指标构建
        3.4.2 安徽省城市化指标描述
4 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实证分析
    4.1 协整分析
        4.1.1 单位根检验
        4.1.2 协整检验
    4.2 格兰杰检验
        4.2.1 耕地数量和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检验
        4.2.2 耕地质量和城市化水平格兰杰检验
    4.3 相关性分析
    4.4 模型结果说明
5 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分析
    5.1 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协调性计量分析
        5.1.1 协调度概念及模型
        5.1.2 协调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5.2 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5.2.1 城市化内涵发展不够,土地集约利用仍欠缺
        5.2.2 耕地资源利用持续性低
        5.2.3 耕地资源变化和城市化发展脱节
6 协调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6.1 完善城市化内涵发展和加大耕地集约利用
    6.2 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
    6.3 保证耕地产出和城市发展并进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2]耕地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姚文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D]. 肖鹏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西宁市城市化发展与耕地面积协调性分析[J]. 马晓帆,张海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01)
  • [5]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D]. 段小薇. 河南大学, 2018(12)
  • [6]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7]中国城镇化与耕地变化时空耦合研究[J]. 康蕾,马丽,刘毅.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5)
  • [8]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广西百色市为例[D]. 闭曼.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9]城镇化—耕地协调视角下的长寿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宁玉科. 西南大学, 2017(02)
  • [10]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研究[D]. 吴然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江苏两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