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一、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丸源[1](2021)在《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它既是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足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性不平等,还和贫困人口自身能力缺失有关。某一国家地区或人口群体的贫困大都表现为有密切关系直观可见的物质匮乏或精神贫乏现象,有着复杂深刻的生产方式基础与经济社会根源,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受制于不同的结构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形成了大量关于贫困本质与根源等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学说和经验讨论。消除贫困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主题,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追求摆脱饥荒与贫困,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因此,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贫困的物质前提,贫困现象首先表现为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开始,底层阶级贫困问题就进入经济学研究视野,20世纪中叶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更是将贫困视为研究的基本命题。但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大多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失灵等经济运行或个体性质层面,研究导致贫困发生的技术性成因,较少从生产方式层次或经济制度出发,对贫困发生的制度根源进行系统深入剖析,所得到的研究成果难以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制度选择与结构性减贫施策,从实践上来看也存在诸多局限。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可以科学地认识贫困的本质,深入剖析贫困发生与摆脱的运行规律、制度根源和影响因素,提出系统性消除贫困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与方略、制度安排与减贫机制,以及区域与群体上的结构性减贫策略,最终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及脱贫成果巩固,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案设计,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反贫困研究的出发点。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就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伟大征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启动大规模减贫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摆脱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局面,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反贫困研究的科学性。在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同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定性成就,但是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补齐扶贫短板弱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国家普查期,检验成效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只有做好脱贫攻坚质量的综合测度和评估,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提升脱贫质量,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才经能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关于贫困成因与表征及多维度量、减贫施策及成效的研究有着丰富的文献,但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较为匮乏;近年来,关于中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成果大量涌现,但多为诸如“五个一批”等脱贫路径及政策成效的分析,缺乏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深入考察。一些涉及脱贫质量的研究,多是基于能力贫困或多维贫困方法的减贫成效测度,较少涉及脱贫质量的系统研究或高质量脱贫的制度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对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不只是脱贫目标的如期完成,还有贫困地区的高质量退出、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不仅表现为贫困发生率等进度性或规模性脱贫指标的达成,还反映多维、稳定、可持续脱贫和返贫风险可控等质量指标的实现。这种全面而可持续的高质量脱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贫困治理效能的显着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科学剖析贫困的经济性质与变化规律,结合中国贫困结构性分布国情和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构建脱贫质量和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界定与度量,审视与评估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效与质量,从生产力全面发展和生产关系改善两个方面,研究提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与施策重点。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1)首先立足于中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从决定性成就走向全面胜利这一时代背景,提出如何理解脱贫质量、如何推动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这一研究核心主题;(2)围绕贫困研究与脱贫质量分析,进行学术史梳理与研究动态审视——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减贫事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探索、西方经济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评述了中国精准扶贫与提升脱贫质量的研究进展,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科视角;(3)进而,围绕本文核心主题——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针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解析框架,提出与之相适宜的多维度量标准,着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多维涵义、本质特征与度量标准;(4)基于上述理论观点与测度方法,一方面,进行中国反贫困质量评价和成效分析,另一方面,采集典型区域的样本数据,对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开展经验实证分析;(5)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探讨提出了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即夯实高质量脱贫的物质基础,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聚焦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以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和贫困治理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政治经济学分析。现有文献大多围绕贫困成因与表征、贫困识别与测度、减贫路径及施策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有瞄准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中国面临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点,研究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聚焦脱贫质量和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研究,既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尝试,也可以为中国夯实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启示。第二,尝试构建了一个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析框架。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吸收国际上诸如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成果,高质量脱贫范畴即从全员脱贫、可持续脱贫、多维系统脱贫以及相对贫困解决等综合视角,对高质量脱贫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据此探讨高质量脱贫的特征、识别与测度等问题,针对中国高质量脱贫进程运用数据实证评估了脱贫质量短板,全面地界定了高质量脱贫的因素等问题,针对脱贫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三,对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丰富了高质量脱贫的经验。论文在对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分析,在提出一系列研究观点和论断基础上,选择以四川省阿坝州为典型区域样本,采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调查的第一手数据,综合运用了多种计量方法,考虑贫困人口的异质性,进行了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徐鹏[2](2021)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发展了生产力、扩大了影响力、展现出强劲的活力。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为非公企业党建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在思想观念、组织建设、党务工作力量、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是保障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基础,总结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剖析了当前我国非公企业的党建现状,并选取辽宁省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企业党组织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企业党建的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思想。依据时间线索,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分为探索中起步、创新中发展、深化中提高、规范中壮大、巩固中推进五个发展阶段。第二章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须要求、实现“两个健康”的有效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第三章总结了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工作成就是:“两个覆盖”成效显着、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党组织作用日益增强。基本经验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工作成效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第四章剖析了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本章在综合考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成就、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要从强化政治导向、提升组织力、夯实工作力量、完善要素保障四方面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邓亚净[3](2018)在《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创新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非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西藏非公经济组织应主动抓住发展新机遇,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本文主要讨论了科技创新问题对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公经济科技创新现状、制约因素,并从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张青磊[4](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认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张玄[5](2017)在《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是关于金融集聚与区域民营经济成长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民营经济的成长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金融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金融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促进金融总量的增长,又能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作为特殊的产业集群,金融集聚不仅可强化金融业的基本功能,还可通过集聚效应,来提升金融系统的融资分配效率,通过增加可用资本总额和改善融资环境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研发生产技术和提升管理能力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民营经济成长;而民营经济成长也通过企业资本增加为金融集聚提供承载空间,通过投融资服务的需求增长为金融集聚提供动力源泉。系统研究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研究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厘清了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的相关概念,丰富了其内涵;分析了金融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区域内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影响;并确定了金融集聚度和民营经济成长水平的测度指标。(2)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成长的现状及问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省际金融集聚度,分析了民营经济成长的现状,并分时间和区域维度分析了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成长的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并基于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成长的问题。(3)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总体影响;然后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规模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影响。(4)基于论文实证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当前金融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设计了金融集聚促进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协同机制,并提出了发挥金融集聚效应促进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且有向东部集聚的趋势。样本区间(2004-2014年)内,中国金融集聚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即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成长迅速,各地区基本维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且同样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东部民营经济成长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东部民营经济增长率却低于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成长的区域差异主要源自三大地区内部,而非三大地区之间,而三大地区内部的差异,又主要源于东部地区民营经济成长的差异。(2)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门槛效应。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无论长期或短期,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显着促进民营经济成长;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民营经济成长均没有显着促进作用。面板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即门槛效应,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没有达到门槛值,因此没有发挥显着作用。(3)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集聚未能显着有效促进区域民营经济规模增长,且区域发展并不平衡。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比较成熟,“涓流效应”开始显现,促进区域内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规模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尚处初期,“极化效应”比较明显,既不能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规模增长,还对周边区域民营经济规模增长有一定负向影响。这也印证了第3点得出的门槛效应。(4)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集聚尚未显着有效促进民营经济生产效率提升,且区域发展并不平衡。金融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而非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来促进区域民营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以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基础: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已经比较成熟,经营管理能力较强,民营经济TFP提升主要源自生产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经营管理能力较弱,民营经济TFP没有提升;西部民营企业还偏重于投资规模的扩张,中部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偏重于管理和技术的提升。(5)要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从资金有效供给、风险防范化解、金融产业合作和外部环境优化方面构建协同机制。资金有效供给机制从银行业、证券业和金融租赁业方面进行了阐释;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从保险业和民间金融方面进行了阐释;外部环境优化机制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阐释。3.研究的重要观点(1)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和庞大经济体系,民营经济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成长,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拓展民间投资和就业渠道。因此,促进民营经济成长意义重大。(2)金融集聚是金融产业在特定地区内集中,金融资本在该地区汇聚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促进金融总量的增长,又能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既是特殊的产业集聚,又是金融发展的表现之一。金融集聚同时具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后者包括“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对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作用。(3)金融集聚能通过强化金融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民营经济成长。反过来,民营经济成长带来的投融资需求的增长,通过提供承载空间和动力源泉促进金融集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民营经济成长包括经济规模增长和生产效率提升,因此金融集聚对民营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须表现在规模增长和生产效率提升两个方面。4.研究的政策建议(1)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引进金融机构人才,促进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产业环境,以促进各区域金融资源的有效集聚。对于金融集聚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还需国家层面政策倾斜,以及地方层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来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2)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3)制定相关政策,成立相关机构,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并因地制宜,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发展本地民营企业,增强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4)民营企业应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管理进步和技术创新,从投资拉动型向技术推动型发展方式转变。(5)制定相关地方政府间合作措施,实现区域间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缓解区域间由于争夺金融资源而对民营企业带来的融资困难;建立区域间相关行业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同行业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交流,并制定相关政策,消除技术溢出的区域壁垒。(6)构建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良性互动,各地区都应首先打破制约本地金融资源的行政约束,为民营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促进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市场的力量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的汇聚,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狄方耀,骆海燕,赵芝旋[6](2016)在《试论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发展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要完成好"一带一路"战略中所确定的"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的任务,就一定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进行边境贸易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杨力源[7](2015)在《新时期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1980年以来,西藏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历了休养生息,恢复发展;体制衔接,共同发展;西藏特点,加快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其发展历程,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拥有起步晚、发展快、分布广、潜力足的发展特征,同时也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税收;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的地位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发展缺乏资金保障、从业主体素质不高的困境问题。积极解放思想,转变原有观念;加大财政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主体结构,提升主体素质是西藏非公有制经济腾飞的关键。

王文令,韩娟[8](2013)在《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城乡经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目前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大非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将是我区全面改革发展的一个着重点。

廖贻东[9](2013)在《2012年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文中认为2012年,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效应更加凸显,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缴税总额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着增强,已经撑起全区国民经济的大半边天,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重要来源、发展县域经济与繁荣城乡市场的主导力量、招商引资的主要领域、对外贸易的排头兵、改革开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源泉。在非公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规模小,参与第一、第二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少,企业发展优势不明显、结构不协调等。这需要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克服阻力和各种制约因素,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促进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陈爱东[10](2013)在《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职能,逐步放开准入领域,广泛吸引民间投资,非公有制经济如今已经成为了西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今后,西藏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调控手段,优化税式支出效应,加强与金融等政策的配合,以更好地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1.2.1 贫困
        1.2.2 贫困人口
        1.2.3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贫困、反贫困以及脱贫质量研究进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思想
        2.1.1 贫困研究的方法论
        2.1.2 贫困的根源与本质
        2.1.3 无产阶级贫困的消除路径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减贫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2.2.1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贫困探索
        2.2.2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
        2.2.3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
    2.3 西方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观点
        2.3.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贫困本质及其解决的理论观点
        2.3.2 发展经济学兴起之后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2.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
    2.4 脱贫质量相关研究
        2.4.1 脱贫质量理论分析
        2.4.2 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进展
    2.5 小结
3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内涵、测度和影响因素
    3.1 高质量脱贫内涵
        3.1.1 高质量脱贫是既定贫困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的全员脱贫
        3.1.2 高质量脱贫是绝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
        3.1.3 高质量脱贫是涉及收入、教育、医疗的多维度系统脱贫
        3.1.4 高质量脱贫是消除绝对贫困且有助于解决相对贫困的全面脱贫
    3.2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度量
        3.2.1 脱贫质量的层次和内涵
        3.2.2 高质量脱贫的稳定性和政策实效
        3.2.3 高质量脱贫的多维识别与度量
        3.2.4 边缘贫困人口识别
        3.2.5 脱贫人口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度量
    3.3 影响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因素分析
        3.3.1 经济发展水平
        3.3.2 制度政策因素
        3.3.3 脱贫方式和机制设计
        3.3.4 区域和个体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质量视角下的中国扶贫历程考察与质效评价
    4.1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的历史考察
        4.1.1 广义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4.1.2 体制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4.1.3 开发扶贫阶段(1986-2007 年)
        4.1.4 双轨并行阶段(2008-2012 年)
        4.1.5 精准扶贫阶段(2013 年至今)
    4.2 中国扶贫开发脱贫质量和成效评价
        4.2.1 关于中国脱贫质量的相关论述
        4.2.2 中国扶贫开发的质量与成效
    4.3 “数量与质量双导向”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
        4.3.1 将宏观经济增长作为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
        4.3.2 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
        4.3.3 构建开放式治理贫困体系
        4.3.4 以政府为主导的渐进、多维度国家减贫战略
        4.3.5 跨政府部门的减贫机构设置
        4.3.6 实施益贫式增长、共享发展和多维度扶贫相结合的减贫政策体系
        4.3.7 扶贫责任分级负责和精准扶贫机制
    4.4 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意义
        4.4.1 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4.4.2 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经验
        4.4.3 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证分析
    5.1 贫困测量及分解
        5.1.1 数据来源与维度指标选取
        5.1.2 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5.1.3 多维贫困的测量
        5.1.4 多维贫困的维度分解
    5.2 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数据、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5.2.2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5.2.3 关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关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脱贫家庭高质量脱贫因素分析—以四川阿坝州为例
        5.3.1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5.3.2 研究设计
        5.3.3 关于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关于非转移性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5.3.5 收入脱贫家庭致贫原因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
    6.1 夯实高质量脱贫的基础
        6.1.1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
        6.1.2 培育富民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6.1.3 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6.1.4 关注贫困人口的益贫式增长
    6.2 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
        6.2.1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2.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6.2.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4 坚持和完善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6.3 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6.3.1 充分发挥多种经济政策的作用,提升反贫困效率
        6.3.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6.3.3 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提高脱贫效能
        6.3.4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类实现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1.创新之处
        2.主要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1.非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企业
        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企业党组织的思想
        2.毛泽东关于企业党建的思想
        3.邓小平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4.江泽民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5.胡锦涛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6.习近平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
        1.探索中起步:1978 年-1992 年
        2.创新中发展:1992 年-1997 年
        3.深化中提高:1997 年-2002 年
        4.规范中壮大:2002 年-2012 年
        5.巩固中推进:2012 年至今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须要求
    (二)实现“两个健康”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三、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
        1.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两个覆盖”成效显着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逐步完善
        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日益增强
    (二)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本经验
        1.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2.“党建+品牌”
        3.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证研究
        1.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2.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效
        3.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四、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有待加强
        1.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建意识弱化
        2.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党性观念淡化
    (二)组织薄弱: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
        1.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面临困难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水平不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有待加强
        1.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够强
        2.党建指导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适配度不够高
    (四)制度缺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1.工作机制不健全
        2.运行机制不顺畅
        3.激励机制不健全
五、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政治导向,坚持党建引领
        1.增进认同凝聚共识
        2.搭建平台转化优势
    (二)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作用
        1.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2.激发组织活力
    (三)夯实工作力量,提高能力水平
        1.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2.打造高素质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3.选优配强党建顾问
    (四)完善要素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1.加强经费保障
        2.强化政策保障
        3.抓好制度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创新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投入与产出持续增加, 但创新主体有待培育
    2、非公经济组织创新能力总体良好, 但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有待增加
    3、平台基地建设明显加快, 但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二、西藏非公经济科技创新滞后的影响因素
    1、非公经济实体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2、非公经济科技创新人才资源配备不足
    3、非公经济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欠佳
三、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增强非公经济主体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逐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渠道
    3、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4、加强产学研多方合作, 助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3.3 研究的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1.2.2 批判安全研究
        1.2.3 “人的安全”理论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2.4.1 国家善治
        2.4.2 社会和谐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3.1 政治环境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3.2 经济环境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社会环境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3.3.2 社会转型发展
    3.4 文化环境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3.5 国际环境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3.6 小结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5)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1.3 研究的假设及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资料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2 基础理论、文献回顾与实践经验
2.1 相关理论借鉴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金融发展理论
    2.1.3 产业集聚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2.2.2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2.3 相关研究述评
2.3 实践经验借鉴
    2.3.1 美国经验借鉴
    2.3.2 日本经验借鉴
    2.3.3 香港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理论框架
3.1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概念界定
    3.1.1 金融集聚的概念界定
    3.1.2 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3.2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关系原理
    3.2.1 金融基本功能影响民营经济成长
    3.2.2 金融集聚效应影响核心区域民营经济成长
    3.2.3 金融扩散效应影响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
    3.2.4 民营经济成长影响金融集聚
    3.2.5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3.3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测度指标
    3.3.1 金融集聚的测度指标体系
    3.3.2 民营经济成长的测度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现状及问题
4.1 中国金融集聚的现状及特征
    4.1.1 金融集聚度评价
    4.1.2 金融集聚度的特征
4.2 民营经济成长的现状及特征
    4.2.1 民营经济成长的历程
    4.2.2 民营经济成长的水平
    4.2.3 民营经济成长的特征
4.3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相关性
    4.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4.3.2 相关性分析
4.4 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的问题
    4.4.1 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协调且金融资本“脱实向虚”显现
    4.4.2 民营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且民营企业发展严重受阻
    4.4.3 国有与民营经济发展不协调且“国进民退”现象见端倪
    4.4.4 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大但科技转化能力不足
    4.4.5 金融行业经营风险加剧并且民营企业破产现象频发
4.5 本章小结 5 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影响效应考察
5.1 引言
5.2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理论分析
5.3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实证分析
    5.3.1 研究设计
    5.3.2 样本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3.3 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
    5.3.4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
5.4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门槛效应分析
    5.4.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5.4.2 门槛效应检验
    5.4.3 门槛值估计
    5.4.4 门槛效应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规模水平的影响
6.1 引言
6.2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规模水平的理论分析
6.3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规模水平的实证分析
    6.3.1 研究设计
    6.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效率的影响
7.1 引言
7.2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生产效率的理论分析
7.3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设计
    7.3.2 民营经济TFP测度
    7.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金融集聚促进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机制设计
8.1 资金有效供给机制
    8.1.1 银行业资金供给机制
    8.1.2 证券业资金供给机制
    8.1.3 金融租赁业服务机制
8.2 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8.2.1 保险业风险保障机制
    8.2.2 民间金融规范化机制
8.3 金融产业合作机制
8.4 外部环境优化机制
    8.4.1 财政政策服务机制
    8.4.2 货币政策服务机制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促进各区域金融资源的有效集聚
    9.2.2 实现各区域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
    9.2.3 加强各区域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9.2.4 提升各区域民营企业的生产水平
    9.2.5 形成区域间金融合作和技术交流
    9.2.6 促进金融集聚与民营经济成长良性互动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试论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发展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发挥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
    (二)有利于解决边境地区就业和农牧区劳动力过剩问题
    (三)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力和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四)有利于边民增收致富和促进边境地带安全稳定
    (五)有利于有效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民心相通”的举措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进行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西藏边贸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主要的边贸口岸进出口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1、吉隆口岸。
        2、普兰口岸。
        3、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
三、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边境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公经济组织规模较小及经营时间短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基础设施滞后
    (四)边贸政策不畅通,缺少贸易磋商机制
四、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应当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制度和营造不断向好的软环境
        1、不断健全管理体制。
        2、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3、完善法律体系。
    (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等相关的硬条件
    (三)积极为非公经济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四)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在活力
        1、积极开拓创新,加强科技工作,提高产品竞争力。
        2、不断提高商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3、努力提高非公有制边贸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7)新时期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政策支持与快速发展
    1.1 休养生息, 恢复发展
    1.2 体制衔接, 共同发展
2 发展特征与地位作用
    2.1 发展特征
    2.2 地位作用
3 问题困境与对策建议

(8)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二)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藏实现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藏税收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四) 非公有制经济是繁荣西藏城乡市场的主导力量
    (五)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藏招商引资的生力军
    (六)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西藏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
二、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基础设施滞后, 能源约束凸显
    (二) 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成本较高
        1. 各金融机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2. 相关担保机构不能有效地缓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融资难题。
        3. 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4. 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很难参与直接融资。
        5. 民间借贷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三) 职能转变不快, 服务功能欠缺
三、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建议
    (一) 土地优惠政策
    (二) 财税政策
    (三) 金融政策
    (四)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五) 建立社会效果评价制度
    (六) 以政府工作为引导制定相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

(10)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一)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急剧增加
    (二)西藏非公有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快速增长
    (三)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增幅明显
二、相关税收政策支持机理
    (一)税收乘数
    (二)税收的经济效应分析
三、西藏现行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及缺陷
    (一)西藏现行促进非公有经济的税收政策
        1、增值税方面
        2、营业税方面
        3、所得税方面
    (二)西藏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
        1、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2、税收优惠政策不平衡性严重
        3、税收优惠的税种偏少
        4、优惠的对象局限性明显
        5、税收环保意识不强
四、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保证税收征管公正公平
    (二)逐渐完善税收优惠方式
    (三)增强税收优惠的实际操作性
    (四)扩大税收优惠的幅度
    (五)强调税收优惠的环保意识
五、结语

四、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刘丸源. 四川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 徐鹏.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08)
  • [3]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创新问题的思考[J]. 邓亚净. 西藏发展论坛, 2018(03)
  •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5]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 张玄. 重庆大学, 2017(06)
  • [6]试论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发展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J]. 狄方耀,骆海燕,赵芝旋.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7]新时期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杨力源. 西藏科技, 2015(10)
  • [8]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研究[J]. 王文令,韩娟. 西藏发展论坛, 2013(06)
  • [9]2012年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 廖贻东.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 2013
  • [10]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J]. 陈爱东.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