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样结果

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样结果

一、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惠[1](2020)在《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文中提出乳制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球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影响乳制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可为食品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从而预防乳制品和水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本论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定量风险评估和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等方法,对国内市售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和化学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乳制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可定性预测中国市售乳制品的安全性。同时,针对上海等地区市售动物源性水产品(以下简称水产品)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产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风险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时空扫描等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兽药残留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国内市售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及预警首先,对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度和时间对液态乳供应链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长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市售液态乳中这两种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未热处理途径和热处理途径中,不同p H液态乳(6.4-6.8)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终平均污染浓度较高,大于105 CFU/m L的概率均在3.9%以上,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影响;不同p H液态乳中大肠杆菌的最终平均污染浓度超过106 CFU/m L的概率均为0.1%,所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此外,还构建了生牛乳中牛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生牛乳携带牛结核杆菌的平均概率为4.75×10-4,人均消费1kg生牛乳,携带牛结核杆菌的平均概率为0.016,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在评估了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风险之后,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中可能导致液态乳化学危害事件发生的因素,并构建了液态乳化学危害事件的故障树。结果显示,影响液态乳中化学危害事件的关键因素有生产企业反馈机制不完善、政府部门忽视或者没有良好的监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进行抽检。此外,还分析了液态乳供应链中化学危害因素脆弱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三组人群(消费者、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都认为液态乳供应链容易受到化学危害因素的影响。针对乳制品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采用2014-2017年中国乳制品抽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乳制品安全定性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使用集成算法Adaboost构建的模型效果优于其他算法,模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2.50%、91.67%和72.22%,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定性预测;基于该预测模型,我们还构建了在线预测系统,用户可通过http://www.biotechshu.com:8080/Mpredict访问该系统。2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统计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居民水产品的膳食摄入情况,采用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水产品中的镉、铅、汞、孔雀石绿、硝基呋喃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4岁男性儿童和4-7岁女性儿童由于食用水产品摄入的镉、汞和铅的平均暴露量均高于其他年龄组。所有年龄组居民每日因食用鱼类摄入的孔雀石绿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暴露边界值大于10000),因食用鱼类摄入的硝基呋喃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暴露边界值小于10000)。根据文献调查的副溶血性弧菌在水产品中的污染情况,评估了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风险,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因生食水产品而患病的概率为8.34×10-7,风险较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法分别对2017-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长三角城市群)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超标率和检出率的时空分布情况、聚类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总体超标率和检出率呈现空间随机性分布,热点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水产品中兽药检出和超标情况存在聚集性。

刘芳岑[2](2018)在《抚顺市肉制品质量现状调查及提高方法探索》文中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民生问题,对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肉制品营养丰富,是每个家庭餐桌的必备食物,目前大众对肉制品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因此肉制品质量的提升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肉制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接连发生肉制品安全事件,如北京肉制品市场上的“掺假羊肉”、内蒙古查处的“伪劣牛羊肉制品”、河北的鸭肉棒直接转化成“羊肉”等事件,直接打击人们对肉制品的消费信心,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调查了解抚顺市肉制品的生产加工现状,分析出影响肉制品安全的因素,找出提高肉制品质量方法,对抚顺肉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我市经济总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抚顺市肉制品行业深入调查研究,截止2017年底,抚顺获证食品企业共有220家,其中肉制品27家,占企业总数的12%,大型肉制品企业共5家,中小规模企业有22家。肉制品企业年产值约12.32亿元,占整个食品行业GDP总量的25.8%,占我市GDP总量的1.29%。可见,抚顺肉制品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通过调查发现:生产领域的企业总体信誉较好,产品质量合格率都在98%以上,没有出现无证生产和无证私人加工产品的情况,也不存在第三方生产商的情况。现有企业都按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执行生产,销售台账等相关记录较齐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产品产量规模还比较小,自动化程度低,多数需要手工作业,生产环境还不够先进和卫生,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科学素养不够,对法律和社会负责的意识淡漠。流通领域主要问题是质量合格率一般在95%左右,低于生产领域,部分肉制品的票证和检验报告还是不齐全、有的部分不符合国家的规定。行政执法单位职责划分混乱,执法人员执法效率低,效果差,偏远乡村地区流通领域监管还存在真空问题,在市区地区食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中存在处罚力度不适当的问题,部分检验项目如添加剂和微生物等项目不合格率还是比较高,合格率始终无法达到完全令人满意,因此流通领域还是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提高抚顺市肉制品质量的建议有:监管人员检查肉制品生产时要重点检查生产环节的步骤,尤其针对食品添加剂的管控、非食用物质的定量检测;加强肉制品生产卫生清洁情况,依法按规定值控制综合环境指标;加快建立落实肉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监督方式;相关部门带头落实加工企业安全健康生产培训活动;相关食品、检疫负责部门从各方面加强平时监督抽查工作,标准化生产;重视肉制品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通过本研究认识了抚顺市肉制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找出提高肉制品安全性方法,对抚顺肉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刘美秀[3](2016)在《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茶叶质量安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与茶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有效控制与降低有毒重金属含量及防止超标又是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技术关键点。茶叶铅元素污染及含量超标是其质量安全常见危害因素。市售茶叶产品是茶叶产业链的终端,其铅含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消费者饮茶安全与身体健康;为此,本文选题系统研究市售茶叶产品铅含量分析,对于掌握市售茶叶铅含量状况,客观、准确地评估市售茶叶的污染水平,对于反馈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揭示茶叶铅污染的安全隐患,进而控制市售茶叶铅含量,保障茶叶卫生质量与消费者饮茶安全,建立市售茶叶铅含量的监管体系,以及指导茶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课题在确定并检验了茶叶铅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市售茶叶铅含量进行了抽样系统检测,统计分析市售茶叶铅含量的总体情况,并分别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包装形式及不同等级等因素对市售茶叶铅含量的影响;最后,讨论得出市售茶叶铅含量控制对策。具体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干灰化法一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样中铅含量,评估了检测技术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铅离子质量浓度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工作标准的曲线方程为:y=0.0203x-0.000489,R2=0.9991;检出下限为0.36ng/mL,相当于茶叶(取样量2.000g)中铅含量0.0018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高(87.77%-101.83%);原子吸收仪精密度和实验方法精密度均高(RSD值0.27%-1.51%),实验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2)于2012年-2014年,连续抽样检测铅含量的结果表明,所检市售茶叶产品中铅含量总体符合国家标准,低于标准所规定最大限制量(MRL)。三年市售茶叶铅检出率在98.72%-99.74%之间,含量范围为0.50-7.90mg/kg,中位值分别为1.60mg/kg、 2.00mg/kg和1.90mg/kg,平均值分别为1.84mg/kg、2.21mg/kg和2.27mg/kg,合格率均在96%以上。三年2402份茶样中,50%以上茶样铅含量分布于≤2.0mg/kg的较低范围,超标率仅1.49%。(3)因制茶选料的差异,不同茶类茶样铅含量值差异较大,为0.50-6.00 mg/kg。黑茶铅含量的中位值和平均值相对最高(>2mg/kg),其次是红茶>乌龙茶>类茶>花茶>绿茶(F=644.35>F0.01(6,13)=4.62,p<0.01),黄茶相对最低。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类茶样的铅含量大体分布于2.0mg/kg范围(构成比大于55%),未出现超标mg/kg)茶样;黑茶类茶样的铅含量多分布于2-5mg/kg范围(构成比为93%),超标率为3.99%。研究表明,茶叶种类是影响茶叶铅含量的影响因子之一。(4)包装材料及形式不同会显着影响茶样铅含量高低。盒装和罐装包装形式优于散装和袋装包装:盒装(构成比95.24%)和罐装(构成比65.85%)的茶叶铅含量多分布于≤2.0mg/kg的范围内;且盒装和罐装茶样的铅含量中位值和平均值均显着低于散装和袋装茶样。研究表明,无铅包装材料安全性较高,高档包装一般包装高档茶叶,其质量安全性优于普通包装的中低档茶叶。(5)相同品类不同等级茶叶铅含量差异显着,为0.50-4.80 mg/kg。一般等级较高的茶样铅含量相对较低,为0.50-3.22 mg/kg。试验结果表明,特级毛峰茶受铅污染的程度比一级毛峰茶相对较低;特级毛峰茶铅含量多分布于2.0mg/kg的范围内(构成比87.04%),且其铅含量的中位值(1.54 mg/kg)和平均值(1.61 mg/kg)均显着低于一级毛峰茶。

张慧[4](2015)在《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桶装饮用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或生活饮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的水为原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制得,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其水质符合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本课题经调研,三明市桶装水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共34家,主要以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为主,山泉水次之,而矿泉水仅3家。三明市桶装纯净水全部执行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山泉水执行DB35/T 914-2009《瓶、桶(袋)装饮用山泉水》标准,矿泉水执行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质量检测表明,2009-2014年三明市桶装饮用水监督抽检合格率为85.99%,质量总体良好,除2010年外,其余各年度合格率都在79%以上。在三种类型的饮用水中,矿泉水的合格率明显高于纯净水和山泉水,山泉水的合格率稍高于纯净水。监督抽检不合格项目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硝酸盐、酵母、霉菌、游离余氯、电导率、标签、溴酸盐和铜绿假单胞菌。本课题分别从质量提升角度(生产人员、生产设备、水源水及包装物、生产工艺、生产环境、质量安全监测)和行业发展角度(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作用、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市级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等)分析,研究三明市桶装饮用水的发展对策,分析预测桶装饮用水的质量走势,为市场和监督管理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以便于区域内桶装饮用水的质量管理,引导市场合理健康发展。

李郁[5](2006)在《合肥市屠宰生猪卫生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是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三项重要指标。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为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中Lm可引起人类脑膜炎、脑膜脑炎、孕妇流产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致死率高达30%以上:在世界各国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爆发起数和发病人数常列榜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①市售定点屠宰猪肉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研究,②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③屠宰生猪胴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以了解合肥市屠宰生猪的卫生现状,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合肥市生猪屠宰加工的卫生管理,建立生猪屠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加强生猪屠宰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卫生监控,提高猪肉产品卫生质量,预防和控制食源性李斯特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一、市售定点屠宰猪肉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70份市售生猪肉样品进行Lm的检测,分离出4株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为1.08%,表明合肥市市售生猪肉中有一定程度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并且存在李斯特菌病的可能性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害性。对2株Lm分离菌株的hly基因第190~970位核苷酸序列(780bp)与GenBank中注册的国内外14个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显示Lm hly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的距离与地理分布、菌株的样品来源无一定的相关性。二、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茵污染状况调查鉴于合肥市市售定点屠宰生猪肉存在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应用PCR技术对合肥市五个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Lm污染状况进行溯源性追踪调查。包括屠宰生猪体表和胴体表面、地面、屠宰污水在内的705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出Lm,与其他相关报道不相符合。Lm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数量小于102 cfu/ml,易受生产加工诸多因素的损伤影响,同时杂菌数量过多,这些因素可能是造成Lm检测阴性的原因。三、屠宰生猪胴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应用国标法对700份屠宰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7%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均以B群和E1群为主要菌群,里定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亟待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氏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且沙门氏菌优势菌型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

叶友良[6](2003)在《旅游调查统计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由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 由于当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投资少、见效快的无烟工业。从1992年开始,它就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又具有很强产业连锁发展效应,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1998年我国确定要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具备成为我国支柱产业的条件;厦门市政府也把旅游业确定为厦门市的重点行业之一。所以,研究国内正在兴起的旅游问题,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本文从旅游的有关定义辨析和研究开始,期望有个科学、清晰的有关旅游概念,避免造成旅游调查统计范围和口径的不一致。主要是对“旅游、旅游者、国外游客、国内游客、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作了界定,为以后进行抽样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旅游住宿设施”和“非旅游住宿设施”进行了区分,对调查中的时段(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进行了说明,以避免被误认为时间混乱。 要进行旅游调查统计研究,就必须先了解目前我国旅游统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明确地指出了国家进行的旅游统计方法,并不适合于地方的旅游统计。特别是全国的各边防站入境人员统计和全国的国内旅游调查(即居民出游率调查),就不适合地方接待游客的调查统计,否则会出现严重遗漏的问题。也指出旅游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有:旅游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较差、调查方法落后、旅游统计调查数据滞后、人才短缺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估算困难等,并提出一些加强旅游调查统计的建议。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的进展程度。重点分析了我国进行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存在的问题:即各地方抽样调查的结果差异很大,出现了地方与地方、国家与地方之间调查的结果不可比的现象。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内旅游者的概念理解存在差异;抽样调查方法不统一;推算的总体不一致等。尽管国家旅游局和统计局下发了《地方接待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但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进一步完善。 《实施方案》对游客定义问题之一是:我们认为应把国内旅游者的概念定义改为“不在异地就业或工作,且获得报酬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国内其他地方从事参观、游览、度假等旅游活动的人。”是较科学、合理,可以避免遗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漏到沿海地区求职或欲打工者,却未能找到工作(即未获得报酬)而又回去的人,排除在外,因为这些人具有旅游之实。 《实施方案》对游客定义问题之二:我们认为应把在地级市的行政辖区内区间和农村中在县内生活和工作的人的活动单独统计,可称之为“市辖区内的国内旅游者或县内的国内旅游者”。另外可以把在市辖区内以外、县辖区以外的进行国内旅游活动的旅游者称之为“国内旅游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实施方案》中的调查范围,并未覆盖国内游客住宿过夜的可能场所。我们认为对接待的过夜国内旅游者进行调查应覆盖国内游客住宿过夜的可能场所,即除了包括在旅游住宿设施和在亲友家过夜旅游者外,至少还应包括没有统计在城市居民住户内的,非厦门市户口的外来常住人员的租房户与自购住房户接待的过夜国内旅游者,以及非旅游住宿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住宿设施接待的过夜国内旅游者两部分,才能覆盖全部总体。 我们在具体的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中,增加了三资企业、境外驻厦代表处、办事处内部的公共住宿场所接待的过夜海外旅游者、非厦门市户口的外来常住人员租房户或自购房户国外游客和境外人员自购住房接待国外游客。 从一日游国内旅游者的调查结果表明:交通口岸接待一日游国内旅游者人数会比景点接待一日游国内旅游者人数多的多。主要原因是主要交通口岸抽样调查结果包括了没有到旅游景点游览的一旧游游客,所以,我们认为以主要交通口岸抽样调查的结果较科学、合理。 在参加了多年的市场调查工作后,我们对如何保证调查质量,如何进行全过程的调查质量控制,有了深刻了解和体会,实际上它比调查方案设计更难、更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本论文探讨了设计抽样方案外,对市场调查程序、调查实施的规范运作过程,特别是调查事前的基础培训和专门培训进行深入的论述;对整个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事后的审查、复核和反馈工作进行了探讨;如何确保调查质量,减少调查误差的规范运作提出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建立了抽样调查实施的规范运作模式。总体看,在厦门市已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 鉴于抽样调查样本容量和样本分布的重要性,本文对旅游调查中主要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入户抽样调查、目录调查和旅游住宿设施调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且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对各种抽样方法产生误差进千J了分析,对抽样误差的控制和计算的方法进行探讨;特别强调了系统性误差的严重性,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沦文摘要 在案例研究部分:对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

邱卿如,袁丹茅,杜恣闲[7](2002)在《龙岩市1999~2000年市售月饼卫生质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对龙岩市售月饼卫生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对市售的外埠月饼及本地糕点厂、特香包店生产的月饼进行随机抽样,对其进行酸价、菌落总数等6个项目的测定。结果 2000年外埠月饼及本地产月饼的合格率高于1999年,2个年度月饼合格率差异有显着性(P<0.05)。盒装月饼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大于散装月饼。结论 加大监督监测力度,不断改善生产环境,提高月饼卫生质量。

汤小羚,罗小玲,张小平,兰永贵,杨文芳,倪益友[8](2001)在《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文中认为

王延明[9](2012)在《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绿色”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绿色农产品生产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绿色农业发展较旱,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在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收及促进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由于品牌具有强烈的获利效应、促销效应和产业扩张效应的存在,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的绿色品牌,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时,要正确认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所处的环境因素,探讨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绿色品牌对策,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绿色农产品营销从外部性、博弈论、福利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发达地区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经验,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再进行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制定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和措施,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实施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理论基础。认为吉林省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博弈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为提出吉林省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基本思路、战略体系和目标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认为绿色农产品营销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改变营销传统观念,重新选择经营模式,实施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社会环境,促进自然、社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本章首先讨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外部经济性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营销外部性的内涵、特点、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并以此为起点,分析了绿色营销各主要决策主体(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进行营销决策、消费决策时的相互影响;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企业”、“企业—消费者”、“政府—消费者”、“企业—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的博弈,并结合博弈分析指出了其实际意义和应当采取的管理措施;简单阐述了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并应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社会福利对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的各种影响,得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有利于改进社会福利的结论;最后,以农产品市场为对象,讨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逆向选择”问题及其产生机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第四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发达地区绿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经验。论文对国内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现状与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农产品生产区域化便于产地市场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农产品集散,要规范农产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要使渠道组织多元化,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企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现在处于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产业大发展时期。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当前吉林省有3700多种产品得到“三品一标”认证,“三品”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500万亩,产量3520万吨,产值达540亿元,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个(次);共创建了12大类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1个。吉林省已基本形成东部复合型绿色农业产业区、中部、综合型绿色农业产业区、西部生态型绿色农业产业区、环城地带休闲型绿色农业产业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吉林省有52个省市县级管理机构,有227人从事绿色农产品监管工作,已经形成一整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和比较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了保证。论文认为,为使绿色农产品实现最高的市场价值,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第六章,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实施进行了SWOT分析。论文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当前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有利环境,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技术规范,又出台了产地与口岸联合的新的监管模式,为吉林省农产品进入港澳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激烈市场竞争、非常严厉的进口国市场标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不利环境。但吉林省有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的自身优势,如自然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农业科技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交通运输优势等。如果能够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可以充分施展自身优势、增强实力,利用当前有利时机,达到做大做强做精的目的。第七章,为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进行了目标设计和策略选择。吉林省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对着较为有利的营销环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农产品产业要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的营销战略。认为,在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首先要明确其战略目标,以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发展的核心,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生产体系。在产品策略中采取优品优质策略、地域品牌策略,定价策略中选择差异化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上构建多渠道并进的网络化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则采取广告宣传和国际性展会宣传并行的模式。通过以上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体系的构建与战略的选择,使吉林省绿色农产品顺利进入全国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绿色农产品产业的整体效益。第八章,主要提出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论文提出,为了使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充分施展自身优势,利用当前有利时机,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吉林省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2)解决农产品公路物流成本高的问题;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省际国际间合作;5)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本论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1.本论文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2.本论文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分别指出的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得出吉林省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的结论。3.论文建立吉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战略目标和战略体系,并设计了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营销策略,为吉林省绿色农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绿色农产品产业的整体效益,指出了可行方案。

方少钦,刘学铭,唐道帮,吴继军[10](2012)在《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与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分析了导致熟肉制品微生物合格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办法。根据国家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我国熟肉制品的总合格率在8.62%~88.30%之间,菌落总数超标率10.20%~65.00%,大肠菌群超标率9.47%~83.33%,致病菌超标率0.00%-9.30%。导致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熟肉制品生产条件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卫生观念较差,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可以通过提高熟肉制品生产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管,以及大力发展定型包装熟肉制品等措施,提高熟内制品的卫生质量。

二、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概述
        1.1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2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
        1.3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常见风险分析方法
    2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
        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
        2.3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常见风险分析方法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市售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及预警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2.2 液态乳中化学危害事件的风险分析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乳制品安全预警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部沿海地区水产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
        2.2 长三角地区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风险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
致谢

(2)抚顺市肉制品质量现状调查及提高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肉制品的分类
    1.3 我国肉制品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肉制品产业的人才优势逐步展现
        1.3.2 中高档产品逐步增多
        1.3.3 传统产品工艺改进及餐饮风味化逐渐明显
    1.4 国外肉制品产业概况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抚顺市肉制品生产领域安全现状的分析
    2.1 抚顺市肉制品生产领域的企业情况介绍
    2.2 肉制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2.2.1 全市各县区检查情况
        2.2.2 抽查检验发现的问题
        2.2.3 检查出问题原因剖析
    2.3 总结
第三章 抚顺市肉制品流通领域现状及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抽样形式
    3.3 肉制品流通领域监管依据和监管内容
        3.3.1 流通领域监管依据
        3.3.2 流通领域监管内容
    3.4 抽查检验类别和方法
    3.5 抽查审核结果和相关数据分析
        3.5.1 抽查结果情况介绍
        3.5.2 不合格检验项目分析
        3.5.3 抽查300批次肉制品合格检验项目
        3.5.4 近几年抚顺市肉制品监督抽检结果对比
        3.5.5 2016年抚顺市肉制品监督抽检结果与同年的其他城市的抽检结果对比
    3.6 小结
第四章 抚顺市肉制品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4.1 肉制品生产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肉制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监管机构改革后食品流通领域存在问题
        4.2.2 偏远乡村地区流通方面的问题
第五章 提高抚顺市肉制品质量的方法研究
    5.1 加大力度依法处置肉制品生产环节不合理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
    5.2 提高肉质品生产企业的作业环境,严格把控微生物指标
    5.3 建设肉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紧迫性
    5.4 做好肉制品企业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
    5.5 实时监督肉制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生产
    5.6 加快肉制品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
        5.6.1 流通领域法律法规
        5.6.2 改革食品药品监管方式与机制
        5.6.3 加大食品法律宣传力度
        5.6.4 提升食品监管配套设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肉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核查表
致谢

(3)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1.1 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1.1.2 有害重金属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环境中铅的来源及其污染
        1.3.2 铅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1.3.2.1 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2.2 茶叶铅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3 茶叶铅残留成因分析
        1.3.3.1 茶叶铅残留的外在因素
        1.3.3.2 茶叶铅残留的内在因素
        1.3.4 茶叶铅微量元素检测方法分析
        1.3.5 茶叶铅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1.3.5.1 茶叶铅含量的变化趋势
        1.3.5.2 茶叶铅含量的差异性特征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仪器条件
        2.3.2 试样前处理方法
        2.3.3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2.3.4 检测方法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方法检验
        3.1.1 标准曲线制定
        3.1.2 原子吸收仪检出限测定结果
        3.1.3 原子吸收仪精密度检验结果
        3.1.4 试验方法加标回收率检验结果
        3.1.5 试验方法精密度检验结果
    3.2 市售茶叶铅含量检测结果
        3.2.1 市售茶叶铅含量的总体情况
        3.2.2 不同种类茶叶的铅含量
        3.2.3 不同包装形式茶叶的铅含量
        3.2.4 不同等级茶叶的铅含量
4 讨论
    4.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铅含量方法
    4.2 市售茶叶铅含量的总体比较分析
    4.3 不同种类茶叶的铅含量分析
    4.4 不同包装茶叶的铅含量分析
    4.5 不同等级茶叶的铅含量分析
    4.6 茶叶的铅含量控制对策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水的重要性
        1.2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3 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状
    2 国内外桶装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
        2.1 国外桶装水发展现状
        2.2 国内桶装水行业发展现状
        2.3 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发展
        2.4 桶装饮用水质量现状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福建省三明市水资源分布特点及桶装饮用水行业现状
    1 三明市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经济简况
    2 三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
        2.1 水系分布
        2.2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2.3 水环境质量现状
    3 三明市桶装水行业现状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分析
    1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分析结果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检测结果与分析
        1.3.1 2009~2014 年桶装饮用水质量
        1.3.2 2009~2014 年桶装饮用水不合格情况分析
    2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不合格原因分析
        2.1 微生物指标
        2.1.1 菌落总数
        2.1.2 大肠菌群
        2.1.3 霉菌和酵母
        2.1.4 铜绿假单胞菌
        2.1.5 各微生物指标的关系
        2.1.6 微生物超标的产生因素
        2.2 理化指标
        2.2.1 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指标(游离余氯、溴酸盐)
        2.2.2 污染物指标
        2.2.3 电导率
        2.3 标签
    3 小结
第四章 三明市桶装饮用水发展对策研究
    1 从桶装饮用水质量提升角度分析
        1.1 生产人员
        1.2 生产设备
        1.3 水源水及包装物
        1.4 生产工艺
        1.5 生产环境
        1.6 质量安全检测
    2 从桶装饮用水行业发展角度分析
        2.1 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强制性产品标准及实施细则的宣贯
        2.2 继续加强对桶装水桶、聪明盖生产企业的监管
        2.3 基层监管部门要做好年审工作,不流于形式
        2.4 强化社会宣传,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作用
        2.5 严格实施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制度
        2.6 进一步探索桶装饮用水生产加工的小企业监管的有效模式
        2.7 推动成立市级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2.8 建立市级桶装饮用水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合肥市屠宰生猪卫生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市售定点屠宰猪肉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的采集
        1.1.2 菌株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PCR引物
        1.1.6 电泳缓冲液配制
        1.1.7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Lm的分离
        1.2.2 Lm的DNA提取
        1.2.3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1.2.4 PCR产物分析
    2.结果
        2.1 合肥市市售生猪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
        2.2 合肥市与其他12个市市售生猪肉Lm污染率的比较
        2.3 2株Lm分离菌株基因序列分析
    3.讨论
第二章 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1.1.2 菌株
        1.1.3 培养基
        1.1.4 体表采样棉拭
        1.1.5 主要试剂
        1.1.6 PCR引物
        1.1.7 电泳缓冲液配制
        1.1.8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
        1.2.1.1 屠畜体表及胴体表面擦拭法
        1.2.1.2 地面擦拭法
        1.2.1.3 屠宰污水
        1.2.2 Lm的分离
        1.2.3 Lm的DNA提取
        1.2.4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1.2.5 PCR产物分析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屠宰生猪胴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1.1.2 体表采样棉拭
        1.1.3 培养基
        1.1.4 全自动细菌鉴定Id 32E试纸条
        1.1.5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1.1.6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2.1.1 胴体体表棉拭采样法
        1.2.1.2 胴体肉样重量采样法
        1.2.2 菌落总数测定
        1.2.3 大肠菌群测定
        1.2.4 沙门氏菌检验
    2.结果
        2.1 合肥市五个定点生猪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样品检测结果
        2.2 合肥市五个定点生猪屠宰场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2.3 每一定点生猪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样品与肉样之比较
        2.4 合肥市五个定点生猪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比较
        2.5 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菌群、菌型分布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表1.合肥市春然食品有限公司生猪胴体体表检测结果
    表2.合肥市春然食品有限公司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表3.合肥市四里河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检测结果
    表4.合肥市四里河屠宰场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表5.合肥市站塘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检测结果
    表6.合肥市站塘屠宰场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表7.合肥市王卫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检测结果
    表8.合肥市王卫屠宰场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表9.合肥市天恒食品有限公司生猪胴体体表检测结果
    表10 合肥市天恒食品有限公司生猪胴体肉样检测结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旅游调查统计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一、 论文选题的原由
    二、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论文的主要研究过程
    四、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五、 论文的基本结构
    六、 论文的主要内容
    七、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有关旅游的定义辨析与界定
    第一节 旅游和旅游者的定义辨析
        一、 旅游定义
        二、 “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 国外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一、 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外旅游分类
        二、 “国外旅游者”的定义
        三、 在国内旅游中“旅游者”的定义
    第三节 几个有异议的重要旅游指标说明
        一、 旅游住宿设施与非旅游住宿设施
        二、 出游总人次数与在外停留总夜数
        三、 调查时间的界定
        四、 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的统计界定
        五、 旅游业定义的争议
        六、 其他旅游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第二章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进展情况
    第一节 市场调查业发展与本人的旅游调查统计渊源
        一、 市场调查发展概况
        二、 本人与旅游调查统计的渊源
    第二节 旅游业的重要性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一、 旅游业的重要性
        二、 近年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三、 近年厦门市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旅游统计调查研究进展概况
        一、 我国目前旅游统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二、 地方国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进展程度
        三、 地方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测算公式
        四、 加强地方旅游统计调查工作建议
    第四节 国际上旅游统计与旅游对经济影响的计量方法的进展
第三章 旅游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理论
        一、 市场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三、 市场调查的项目进度和调查经费的控制
    第二节 地方旅游调查对国内旅游者的统计界定和处理
        一、 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的争议
        二、 离开惯常居住环境的异议与解决办法
    第三节 地方接待过夜国内旅游者的调查对象范围的界定
    第四节 地方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的调查对象的界定
    第五节 地方接待一日游的游客的抽样调查方法探讨
        一、 地方接待一日游的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方法
        二、 地方接待一日游的国外游客的抽样调查方法
    第六节 地方居民出游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
    第七节 地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测算
        一、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
        二、 接待国外旅游者人数
        三、 调查质量控制
第四章 调查方案的案例(一):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调查方案的探讨
    第一节 1995年厦门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1995年厦门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1995年厦门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的未来测算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第二节 1997年厦门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1997年厦门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1997年厦门市国内旅游者情况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统计模型推算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第三节 2002年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情况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2002年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预测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附: 《200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住宿天数、花费的推算结果表》
第五章 调查方案案例(二):厦门市接待国外游客调查方案的探讨
    第一节 1995年厦门市海外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1995年厦门市海外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1995年厦门市海外旅游情况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的海外旅游者未来推算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第二节 1997年厦门市海外旅游者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1997年厦门市海外旅游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1997年厦门市海外旅游情况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海外游客的未来推算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第三节 2002年厦门市接待国外游客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与简要结果
        一、 2002年厦门市接待国外游客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二、 2002年厦门市接待国外游客的抽样调查简要结果
        三、 厦门市接待国外游客测算模式
        四、 调查方案实施结果评述
        附件: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地方接待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第六章 案例研究:国内游客花费抽样调查结果的困惑与解释
    第一节 1998年厦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花费情况调查结果
        一、 花费调查主要结果
        二、 国内旅游者在厦门市花费总额的推算
    第二节 1999年厦门市国内游客花费抽样调查结果
        一、 抽样调查主要结果
        二、 国内游客在厦门市旅游的花费分类推算结果
        三、 平均花费水平增加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2000年厦门市国内游客花费抽样调查结果
        一、 抽样调查主要结果
        二、 国内游客旅游收入的测算
        三、 抽样调查结果评述
    第四节 2002年厦门市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抽样调查结果
        一、 厦门市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抽样调查方案
        二、 厦门市接待国内游客花费情况抽样调查结果
        三、 来厦门市旅游的国内游客花费情况抽样调查结果
        四、 厦门市旅游收入推算结果
        五、 国内游客每人每次在厦门市旅游的平均花费水平的探讨
第七章 旅游抽样调查方法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抽样调查方法
        一、 抽样调查理论基础
        二、 抽样调查的必然选择和存在的问题
        三、 抽样调查的优点与缺点
        四、 抽样调查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抽样样本量的设计与分配
        一、 抽样样本量设计
        二、 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第三节 入户抽样调查方法
        一、 样本量的确定与分配
        二、 各区(子层)内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抽样方法
        三、 住户抽样确定
        四、 抽样一般原则
        五、 抽取调查样本地址的方式
    第四节 目录抽样方法
        一、 先最优分界点的确定
        二、 界定抽样总体,划分全面调查部分与抽样调查部分
        三、 抽样方法
    第五节 旅游住宿设施抽样调查方法
第八章 抽样调查误差的探讨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误差
        一、 统计误差分类
        二、 抽样误差
        三、 非抽样误差
    第二节 抽样误差计算方法
        一、 单随机抽样
        二、 等距抽样
        三、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四、 多阶段抽样
        五、 目录抽样的抽样误差
        六、 各种抽样方法效果分析
第九章 抽样调查实施的规范运作模式
    第一节 市场调查程序
        一、 了解客户需要问题和确定调查方法
        二、 调查方案、问卷的设计
        三、 调查实施
        四、 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
        五、 客户意见反馈
    第二节 市场调查实施的规范运作模式
        一、 访问员的招募、挑选和管理
        二、 基础培训
        三、 项目培训
    第三节 项目培训的案例:《厦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情况抽样调查》的项目培训
        一、 调查方案培训
        二、 调查指标解释
        三、 调查问卷培训
        附: 案例《厦门市游客情况抽样调查问卷》
    第四节 调查项目运作
        一、 调查运作
        二、 收卷、审卷
        三、 复核安排
    第五节 复核规则
        一、 复核目的
        二、 复核方法
        三、 复核员要求
        四、 复核原则
        五、 常见舞弊现象
        六、 质量评价标准与奖罚细则
        附: 调查项目运作流程图
第十章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探讨
    第一节 旅游部门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业对社会经济贡献程度的衡量尺度
        一、 以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说明旅游产业地位
        二、 旅游业增加值剥离测算方法
        附: 1999年《厦门市旅游收入的增加值比例测算》课题研究方案
        三、 支出法计算旅游产业总值法
    第三节 《旅游卫星账户》评估旅游贡献率的新方法
        一、 旅游卫星账户的进展
        二、 建立旅游卫星帐户的基本步骤
        三、 旅游卫星账户的计算
        四、 实施TSA的国家组织的统计成果
        五、 世界旅游组织和旅游理事会的评估
        六、 APEC旅游工作组和世界旅游理事会对APEC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力分析
        七、 旅游业对厦门市GDP的贡献测算
        附表: 旅游业涉及的部门分类目录及代码
第十一章 “黄金周”的调查与经济分析
    第一节 “黄金周”旅游抽样调查方案
        一、 “黄金周”旅游期间旅游信息统计调查组织方式
        二、 “黄金周”旅游调查实施总体方案
    第二节 案例(一):厦门市“黄金周”旅游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一、 旅游住宿设施调查实施方案
        二、 “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花费和一日游比重抽样调查
        三、 厦门市国内旅游者补充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四、 厦门市海外旅游者情况补充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第三节 案例(二):厦门市2000年十一“黄金周”调查结果
    第四节 案例(三):十一“黄金周”国内与国外游客推算结果
    第五节 厦门市2000年十一“黄金周”抽样调查的创新与特点
        一、 厦门市2000年十一“黄金周”游客情况抽样调查的创新与特点
        二、 调查活动前期准备情况
        三、 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
        四、 调查质量控制
    第六节 厦门市“黄金周”抽样调查推算结果对比
    第七节 “黄金周”旅游的经济分析
        一、 “假日经济”的特点
        二、 “假日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与模型
        三、 促进“假日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十二章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的普查和高档宾馆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普查方案
    第二节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普查的实施与结果
        一、 普查员培训
        二、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普查表
        三、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普查结果
    第三节 市高档酒店的投资可行性的调查方案
    第四节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经营业绩分析
        一、 1999年——2001年厦门市星级宾馆经营情况调查结果
        二、 2001年17家厦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的经营业绩分析
        三、 2001年厦门市四、五星级宾馆的经营业绩分析
    第五节 厦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的业绩调查结论
    第六节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的供给分析
        二、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的需求分析
        三、 厦门市旅游住宿设施的供求分析
        四、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七节 对开发厦门市四星级以上宾馆的建议
        一、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市场前景
        二、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定位
        三、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经营关键
        四、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百年之计
        五、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开门之匙
        六、 厦门市高档宾馆的发展壮大之路
        七、 厦门市高档宾馆建设的要求
    第七节 厦门高档宾馆的投资可行性评估(一)
        附: 厦门国际大酒店十年收入、费用和利润推算表
    第八节 厦门高档宾馆的投资可行性评估(二)
        一、 高档宾馆市场发展预测
        二、 高档宾馆市场发展预估假设
        三、 经济效益评估
        附表: 厦门国际大酒店十年损益预估分类表
    第九节 厦门国际大酒店有关财务报表的编制
        附表: 三大基本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表
结束语
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绿色农产品
        1.3.2 绿色农产品营销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1.5.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5.3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2.1.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产品营销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内涵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支
    2.3 产业集群理论
        2.3.1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2.3.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经济学分析
    3.1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外部性分析
        3.1.1 外部性理论概述
        3.1.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外部性分析
    3.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分析
        3.2.1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主体
        3.2.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假设
        3.2.3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分析
    3.3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3.3.1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
        3.3.2 绿色农产品营销福利分析
    3.4 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逆向选择”问题分析
        3.4.1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3.4.2 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逆向选择”与制假售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比较及其借鉴
    4.1 国内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比较及其借鉴
        4.1.1 国内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与发展现状
        4.1.2 我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
    4.2 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特点及借鉴
        4.2.1 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特点
        4.2.2 可借鉴的经验
第五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5.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历程
        5.1.1 起步阶段
        5.1.2 快速发展阶段
        5.1.3 产业大发展阶段
    5.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5.2.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认证现状
        5.2.2 绿色农产品企业认证情况
        5.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情况
        5.2.4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状
    5.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5.3.1 绿色农产品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情况
        5.3.2 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情况
        5.3.3 绿色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5.3.4 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SWOT分析
    6.1 SWOT分析方法概述
    6.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6.2.1 自然气候条件优势
        6.2.2 农业资源优势
        6.2.3 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
        6.2.4 优越的地理区位
        6.2.5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6.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劣势分析
        6.3.1 绿色农产品市场份额较少
        6.3.2 绿色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有待于完善
    6.4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6.4.1 行业发展环境有利
        6.4.2 吉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6.4.3 产地与口岸联合监管模式的出台
        6.4.4 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6.5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威胁分析
        6.5.1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6.5.2 出口市场标准严厉
        6.5.3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和选择
    7.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目标
    7.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体系设计
        7.2.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7.2.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市场体系设讨
        7.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生产体系设计
    7.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7.3.1 产品策略选择
        7.3.2 定价策略选择
        7.3.3 渠道策略选择
        7.3.4 促销策略选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产业大发展时期
        8.1.2 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8.1.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将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8.2.2 建立绿色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8.2.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
        8.2.4 加强省际国际间合作
        8.2.5 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D]. 陈嘉惠. 上海大学, 2020(02)
  • [2]抚顺市肉制品质量现状调查及提高方法探索[D]. 刘芳岑.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3]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及分析[D]. 刘美秀.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4]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慧.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5]合肥市屠宰生猪卫生现状调查研究[D]. 李郁. 扬州大学, 2006(01)
  • [6]旅游调查统计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D]. 叶友良. 厦门大学, 2003(02)
  • [7]龙岩市1999~2000年市售月饼卫生质量分析[J]. 邱卿如,袁丹茅,杜恣闲. 职业与健康, 2002(02)
  • [8]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结果[J]. 汤小羚,罗小玲,张小平,兰永贵,杨文芳,倪益友.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6)
  • [9]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 王延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10]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与控制技术[A]. 方少钦,刘学铭,唐道帮,吴继军. 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标签:;  ;  ;  ;  ;  

2000年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抽样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