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变迁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嬗变

维摩诘变迁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嬗变

一、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董昳云[1](2021)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维摩诘经变》中《观众生品》天女袿衣服饰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维摩诘经变》—《观众生品》中天女所着的袿衣服饰进行研究。袿衣因其飞襳垂髾的灵动之感,曾出现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在敦煌也为画师创作佛国世界所用,进入神仙造像系统[1]。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天女袿衣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不同时段的社会属性与审美特征,发现壁画中天女袿衣的演变体现了唐代服饰由窄到宽、从素雅逐渐向华丽过度的总体态势,其中武则天时期的袿衣则出现了胡化和男性化的特征。

赵瑞春[2](2021)在《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

谭浩源[3](2020)在《北朝维摩诘经变与南朝因素——从云冈第6窟胡服维摩变谈起》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对于维摩诘经变的研究,学界一直关注南朝佛教对北朝造像之影响,及北朝由此形成之风貌。但是,作为北朝开凿较早的云冈第6窟维摩变,其样式构成、风貌及人物装饰细节,并未显示出与南朝因素完全对应的情况。本文希望通过对《维摩诘经》及经变画的梳理,在总结以往学术史成果和问题基础上,以云冈第6窟维摩变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对维摩变在北朝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在此发展演变过程中,北朝维摩变的形成又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王英娜[4](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提出《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李雅君[5](2020)在《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教自汉魏时期东传入晋地,从此展开绵延千年的山西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古代佛寺壁画遗存面积约11940平方米,是世界宗教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从唐迄至明清,代有留存;在年代分布上,有“远少近多”的特点,即金元明清的佛寺壁画数量达11300平方米,占总数量的95%,而唐、五代、辽宋时期的佛寺壁画遗存较少,总计约640平方米,本论文即以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并依靠翔实确凿的文献资料,在查阅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借鉴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佛寺壁画的图像所绘内容进行释读,继而从山西区域文化、自然地理、佛教义理、民族关系与艺术风格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山西唐宋时期佛寺壁画图像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挖掘其信仰内涵、思想观念等。在壁画图像的释读方面,笔者试图达到题材内容识读的准确、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分析以及图像与文本的互证。本论文将以山西地区盛唐至北宋时期(8世纪下半叶——11世纪末)佛寺壁画的典型个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的探讨。主要考察大殿北次间拱眼壁佛说法图与主尊须弥座背面毗沙门天王变相图,通过对图像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配置组合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八世纪下半叶佛光寺的具体历史文献的考察,从而勾勒出佛光寺壁画图像的渊源、流布与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五台山佛教部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的研究。首先对弥陀殿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像、扇面墙背面残存壁画图像的释读,并重点探究壁画中“南派山水”出现的缘由,接下来通过比较,推断出大云院维摩经变的图像风格样式的两种来源途径。根据扇面墙背后以及北壁残存的图像,推测两铺壁面所绘的题材内容,为接下来西壁壁画内容的重构与复原作铺垫。基于以上问题的探讨,并通过历史性的考察东壁维摩经变与其他经变的组合形式,进一步论证西壁壁画所绘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所表现题材内容展开相关探讨。首先,重新解读北壁东侧墙面“东扆壁”所绘图像内容,明确其为弥勒上生经变,并进一步揭示出晋东南地区流传已久的弥勒上生信仰的盛行原因,以及其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其次,对目前存有疑议的西扆壁所绘题材内容的再探讨。本章最后对东壁壁画中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进行溯源及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一题材图像的时代语意及图像意涵;第四部分,是对灵丘觉山寺舍利塔辽代壁画的研究。首先从佛塔作为佛教美术的起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以及辽代佛塔状况的考察,都直接反映了辽代社会佛教末法思想的流行。通过对壁画中白衣观音像与地藏菩萨像的识读,对壁画风格样式的探讨及溯源,阐明辽代佛教美术图像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阐释这种图像组合透射出的佛学义理及佛教部派的发展趋势,指出辽代造塔、刻经以及从图像上的“回归传统”,都是僧众祈求将佛法永传万世的愿景,是11世纪弥漫于整个佛教世界的末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基于对山西境内唐宋时期佛寺壁画的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在我国“一带一路”大的历史背景下,以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山西唐宋佛寺中的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流变、图像演变以及图像意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图挖掘山西古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佛寺壁画艺术的思想性。

韩颖慧[6](2020)在《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大乘佛教经典之一的《维摩诘经》,自传入中土后就得到了广泛传播。而作为此经主人翁的维摩诘居士,也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和崇拜,因此他的形象也逐渐成为佛教艺术各门类创作的主要题材。本文选取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进行研究,努力梳理出维摩诘形象在中国的产生、传播、以及兴衰过程,并试图分析出原因。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研究意义、现有研究概况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维摩诘形象”,作为全文的开头,通过对佛经原典、中国译本、中国画论以及文学作品中记载的维摩诘形象进行梳理,来追溯和分析历史文献中所描绘的维摩诘形象;第三章“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梳理及样式分析”,主要梳理了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并分析不同时间段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不同特征,从特征中总结出维摩诘形象所特有的固定样式;第四章“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来源及演变”,这一章主要从汉译本《维摩诘经》、竹林七贤、墓室主人、西王母四个方面来探究维摩诘形象的来源,指出维摩诘这一外来人物,其形象的产生是在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实现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维摩诘形象的演变脉络,从头饰、服装、姿势三个方面分析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维摩诘形象的变化特点,着重对各种绘画题材进行宏观对比,从而得出维摩诘形象是随不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五章“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演变的原因”,此章为全文正文的最后一章,主要探究维摩诘形象演变的成因,并指出,影响维摩诘图像变化的原因有维摩诘图像不断传播、维摩诘形象创作载体不断变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维摩信仰的民众化、维摩信仰的不断演变这五个关键因素。就维摩诘的整体形象而言,魏晋至隋唐时期是其形象产生、发展至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维摩诘形象发生转变最活跃的时期。本文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上,以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主线,系统阐述维摩诘形象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历程及演变原因,这对探究维摩诘形象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李心苑[7](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认为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洪芳芳[8](2020)在《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艺术特色及思想》文中指出敦煌莫高窟第420窟,是敦煌隋代石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窟室。在窟顶四披,发现了规模宏大、精美,保存完善的《法华经变》,并且糅入了《涅盘经》的内容。西壁则有《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和《维摩诘经变》在敦煌莫高窟中最早出现于隋代。在众多隋代石窟中,420窟的相关题材壁画,从时代、规模和精美程度上来说,胜过其他窟室,较值得研究。此外,420窟中的洞窟形制、塑像等,也体现了隋代艺术的时代特色,可以予以探讨。本文第一章,将对420窟的形制和内容进行介绍,并分析它的形制特点。第二章,通过与莫高窟北朝、唐代代表性石窟的比较,总结出420窟彩塑在造型和规制等方面的特色。第三章,将主要对420窟窟顶和西壁的壁画进行分析,窟顶部分重点关注《法华经》和《涅盘经》的关系与其时代因缘;西壁则主要探讨《维摩诘经变》的出现和时代背景。第四章,归纳420窟的艺术特色、思想和影响。最后是对本文的总结。本文旨在研究420窟的艺术特色及其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并且结合隋代佛教思想状况、历史背景对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作出推导。思考隋代思想文化状况及其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影响,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

陈方[9](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何聪[10](2019)在《范成大佛禅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对宋代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着名士大夫范成大,以田园诗与使金爱国诗享誉后世。同时他也是一位受佛禅思想影响很深的诗人,早年由于双亲去世与多病的身世经历使得他寄居荐严寺十年不出,思想上消极颓唐,创作上佛偈诗歌充斥。双亲去世后范成大一直受到从兄范成象的照顾,范成象深谙佛理,对范成大的影响很大。此外沐浴在佛法兴盛的吴地也是他倾心于佛禅的原因。并且在游佛寺禅院以及与众多僧人、居士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己的佛学修为。范成大一生履迹遍及南宋疆域,所到之处“一官一集”,其佛禅诗歌的创作也大致与其为官经历相符,基于此笔者将范成大的佛禅诗歌创作分为寄居荐严寺、初登仕途至入杭为京官、在外任地方长官、以及退居石湖四个时期,以更好地了解范成大习禅、悟禅的经历和心得。宋代文人学佛习禅蔚然成风,佛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研习对象。据笔者统计范诗引《金刚经》与《维摩经》中佛语、故事最多,且佛典运用也颇具特色,体现出深厚的佛学修养与造诣。范成大以田园诗着称,他的田园诗受佛禅思想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南宋时曹洞禅师宏智正觉所弘扬的默照禅法影响尤深,范成大将默照禅的禅法精神引入其田园诗,使得其田园诗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奠定了他在田园诗史上的地位。

二、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维摩诘经变》中《观众生品》天女袿衣服饰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摩诘经变画演变概述
二、《观众生品》概述
三、天女袿衣
    (一)袿衣
    (二)天女袿衣分析
        1、初唐第203窟
        2、初唐第322窟
        3、初唐第220窟
        4、初唐第334窟
        5、盛唐第103窟
        6、盛唐第194窟
        7、中唐第159窟
        8、晚唐第12窟
四、总结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三、《庄子》的文体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六、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五、文中所涉基本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第一节 山西唐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佛光寺东大殿北次间拱眼壁壁画——佛说法图
        一、佛说法图的图像内容
        二、佛说法图中主尊神格问题的再探讨
    第三节 佛光寺主尊像须弥座壁画——毗沙门天王经变图
        一、佛光寺毗沙门天王经变图的图像内容识读
        二、佛光寺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来源
    第四节 佛光寺唐代壁画所反映的密教因素
        一、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教化
        二、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塑像与密教的关系
    第五节 佛光寺唐代塑像壁画的具体创制年代的问题探讨
        一、佛光寺造像组合的年代考证
        二、佛光寺壁画的具体年代考证
第二章 山西五代平顺大云院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五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关于大云院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探讨
        一、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内容的释读
        二、东壁壁画中山水图景的“南传北”的表现
        三、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来源
    第三节 大云院弥陀殿西壁壁画的构思复原
        一、大云院弥陀殿扇面墙背面与北壁壁画的题材内容的再认识
        二、与东壁维摩诘经变相对置——西壁壁画的复原重构
第三章 山西北宋高平开化寺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北宋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北宋高平开化寺大殿东扆壁壁画图像——弥勒上生经变
        一、晋东南地区发现的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新史料
        二、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分析
    第三节 开化寺大殿西扆壁、东壁壁画图像的相关探讨
        一、与弥勒上生经变相对置的——西扆壁图像内容的再商榷
        二、东壁华严经变中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来源及意涵
第四章 山西辽代灵丘觉山寺舍利塔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辽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灵丘觉山寺辽代佛塔壁画的图像内容
        一、觉山寺舍利塔的整体布局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图像内容释读
    第三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白衣观音像
        一、觉山寺舍利塔白衣观音像的特征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白衣观音图像的来源及传播路线
    第四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地藏菩萨像
        一、地藏菩萨图像的演变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地藏菩萨图像的分析
        三、觉山寺舍利塔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图像组合形式
    第五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艺术风格
        一、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风格特点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风格溯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方法
2.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维摩诘形象
    2.1 佛经中的维摩诘形象
    2.2 画论、文学中的维摩诘形象
        2.2.1 画论中记载的维摩诘形象
        2.2.2 文学作品记载中的维摩诘形象
3.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梳理及其样式分析
    3.1 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梳理
        3.1.1 魏晋南北朝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图像
        3.1.2 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图像
    3.2 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样式分析
        3.2.1 麈尾
        3.2.2 床具和隐几
        3.2.3 帷帐与华盖
        3.2.4 服饰
4.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来源及演变
    4.1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来源
        4.1.1 佛教经典《维摩诘经》
        4.1.2 竹林七贤
        4.1.3 墓主人
        4.1.4 西王母
    4.2 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的演变
        4.2.1 头部
        4.2.2 服饰
        4.2.3 姿势
5.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维摩诘形象演变的原因
    5.1 维摩诘图像的传播与创作载体的不断变化
        5.1.1 维摩诘图像的不断传播
        5.1.2 维摩诘图像创作载体不断变化
    5.2 文化的交融与维摩信仰的演变
        5.2.1 维摩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5.2.2 维摩诘信仰的民众化
        5.2.3 维摩信仰在接受中不断演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一、观音经典研究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参考文献
    一、佛教文献
    二、历史文献
    三、今人着作
    四、期刊论文
    五、学位论文
    六、外文着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艺术特色及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的形制
    第一节 四二〇窟的位置与内容
    第二节 四二〇窟形制特征
        一、四二〇窟的三壁三龛结构
        二、四二〇窟的覆斗顶和斗四藻井
第二章 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的彩塑及其艺术特色
    第一节 四二〇窟彩塑的布局和内容
    第二节 四二〇窟彩塑佛像造型特色
        一、四二〇窟的佛像形态
        二、四二〇窟的佛像造型
        三、四二〇窟的胁侍像艺术特色
    第三节 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彩塑形式考辨
        一、三龛三佛的组合形式
        二、一佛二弟子的组合形式探源
        三、胁侍塑像规模化及其成因
第三章 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壁画及其思想根源
    第一节 四二〇窟壁画的布局
    第二节 四二〇窟壁画的内容
        一、四二〇窟藻井壁画
        二、《法华》、《涅盘》经变
        三、《维摩诘经变》
    第三节 四二〇窟壁画艺术思想根源
        一、三兔井心思想根源
        二、《法华经变》融摄《涅盘经变》的表现形式及其根源
        三、西壁《维摩诘经变》的出现及其背景
第四章 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艺术特色、思想及影响
    第一节 北朝艺术风格的承接
    第二节 隋代佛教思想的融入
    第三节 四二〇窟艺术对唐代石窟艺术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范成大佛禅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范成大诗歌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范成大的佛禅修习
    第一节 双亲离世与多病的身世经历
    第二节 家庭影响
    第三节 吴地佛禅之风之于范成大的影响
第二章 范成大的林下交游
    第一节 佛门山寺的游历
    第二节 与佛门僧人来往
    第三节 居士交游
第三章 范成大佛禅诗歌分期探讨
    第一节 寄居荐严寺的十年:范成大对佛禅的早期接受
    第二节 入仕为官至任京官:范诗的禅悦倾向
    第三节 外任镇帅:范诗与佛禅关系的高峰
    第四节 退居石湖:佛禅与人生的融通
第四章 范成大对释教经典的阐释与接受及佛典考证
    第一节 范成大与《金刚经》
        一、范成大对《金刚经》“梦幻”思想的接受
        二、范成大对《金刚经》“无所住”思想的接受
        三、《金刚经》“降伏其心”义理对范成大的影响
    第二节 范成大与《维摩诘经》
        一、范成大“老病维摩”的自我形象
        二、范成大的生活情趣与《维摩诘经》
    第三节 佛典考证
        一、佛林禅语的运用
        二、禅林故事
        三、用典特色
        (一)森罗万象,才韵皆高
        (二)精约意丰,自然天成
        (三)熔铸佛语,善用翻案
第五章 默照禅法与范成大田园诗
    第一节 默照禅的兴盛与影响
    第二节 默照禅法中“默”的禅法形式对范成大田园诗的影响
    第三节 默照禅法“照”的思想对范成大田园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维摩诘经变》中《观众生品》天女袿衣服饰演变研究[J]. 董昳云. 服装设计师, 2021(09)
  • [2]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D]. 赵瑞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北朝维摩诘经变与南朝因素——从云冈第6窟胡服维摩变谈起[J]. 谭浩源. 故宫学刊, 2020(01)
  •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5]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D].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魏晋至隋唐时期美术造像中的维摩诘形象研究[D]. 韩颖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敦煌莫高窟四二〇窟艺术特色及思想[D]. 洪芳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范成大佛禅诗歌研究[D]. 何聪. 暨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维摩诘变迁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嬗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