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组建科技创新集团

苏州高新区组建科技创新集团

一、苏州高新区形成技术创新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万博文[2](2021)在《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始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创新城市的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代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西安作为国内科教资源的高地之一,创新基础好、众创空间发展火热。研究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布局,能够为促进西安创新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而近年来,随着区位布局理论、地点理论等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发展,“微区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正成为当下的前沿热点之一。将众创空间和微区位的概念结合,探讨众创空间的微区位布局特征,既可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支持,亦可从规划的视角为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城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开源数据获取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体系构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众创空间微区位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对西安众创空间布局的微区位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在城市“社会—行为—文化—经济”空间视角下,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社会区域、地点感知、行为文化四大维度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进而延伸出由13个二级维度和三十余项具体指标组成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框架。(2)从发展情况、总体特征、不同类型特征、总体布局的区位关系等层面,梳理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总体布局呈“整体分散,区域集聚,南密北疏”的特点,其空间聚类特征呈较为显着的集聚状态,能够较好的与城市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科创氛围、政策力度、技术资源等存在较强的联系。(3)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区域两项指标要明显优于独立众创空间,但各处众创空间都有其相应的区位优势资源。而结合各众创空间微区位现状和主观认知得分反馈,亦能够发现各处众创空间的优劣势所在,也体现出了微区位布局特征和认知存在因人而异、因“空间”而异的特点。(4)对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特征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其“临近性、融合性、依赖性”、“圈层式、组团式、分散式”、“临近情况、空间区位、空间布局模式”等一些模式化、类型化的特征内容。并提炼出了以发展基础维度为众创空间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以社会区域维度为众创空间发展的强劲支持力,以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众创空间激活的吸引力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动力机制系统,进而演绎出由众创核心驱动圈、众创设施配套圈、众创环境服务圈三个圈层构成的“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5)在规划的视角下,西安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主要有:注重在大关中层面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众创联盟,在大西安层面抓住城市战略目标的引导,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各项抓手;在总体空间维度上建立创新空间体系,在资源维度上注重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在管理维度上深化编制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联系;注重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增强众创空间与各类用地的功能连接;注重明确街区人群画像和发展定位,合理组织横向、竖向空间功能;在布局选址上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营造;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总体配套与各类型配套相结合;在空间环境上注重提升可视性和可进入性、提升环境氛围增强互动体验、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活力氛围。

刘洋[3](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张云[4](2020)在《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新兴的旅游项目,主题公园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可以缓解和治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生态、社会和环境问题。有效的营销管理是提升主题公园的品牌形象,增加顾客消费及其满意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建立有效的主题乐园营销策略,成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将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主题项目顾客体验度提升策略研究作为对象,采用文献分析、SWOT分析、描述统计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主题营销现状及问题,探究了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主题项目顾客体验度提升因素,并围绕顾客体验质量、满意度和游后意向等顾客体验度主要衡量指标,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等顾客体验质量影响其顾客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进而影响其游后意向(重游和正面宣传)这一逻辑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主题项目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存,但总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威胁,项目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主题项目主要消费对象集中于女性、18-25岁、学生、三小时交通圈内邻近省市的游客等群体;该项目品牌扩散的渠道主要有亲朋好友推荐、网络媒体、户外广告和电视媒体广告等。此外,节假日与园区附属消费品渗透需要后续项目重点关注。基于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营造理想的顾客体验、管理口碑渠道、广告、国内两大游乐展、运营人员互动、价格策略、宣传手册和游乐设备配置表、满意度调查、官方网站和游玩服务等九大营销接触点等策略以提升顾客体验度。进一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企业内部文化底蕴的建设、围绕大阳山加强新项目开发及重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争取政府完善周边市政配套等营销保障体系构建建议。本论文有图26幅,表17个,参考文献17篇。

唐昕[5](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李林[6](2020)在《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作为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都亟待创新。苏州高新区新市民事务中心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研究针对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两年来的实况动态进行考察,分析当前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就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后续开展提出对策建议。基于对苏州高新区新市民的特征和诉求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与变化中的新市民群体给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极大挑战。面对新市民数量的阶梯式增长及其对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的不断高涨,苏州高新区在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信息平台、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创新探索。基于对苏州高新区新市民相关政策文件、统计资料、调研报告、宣传信息、领导讲话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苏州高新区新市民事务中心及分中心的调研考察,以及对部分网格员进行访谈、对部分新市民开展问卷等调查,苏州高新区在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主导轻协作、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公安部门为主导,服务型职能不足,传统治安防控的模式尚未脱离;政府多部门协作、网格管理队伍、社会力量协同等方面存在不足,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有待构建;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推进新市民同城化待遇的动力不足。本文从政策制度层面、管理主体层面、管理客体层面对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市民管理体系法制化;二是转变管理理念,推进新市民管理队伍专业化;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探索新市民治理主体多元化;四是强化服务意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均等化。

邱骅[7](2020)在《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加密切,人口的流动性更加频繁,我们在经济建设获得一定喜人成绩的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冲突日益显现,新型犯罪等治安问题逐步凸显,流窜作案、结伙作案、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导致破案难度增加,重点部位安防缺失、老旧(拆迁)小区技防问题逐步浮现,社区警务管理难度明显增大。加之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型,效率效能提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民本位”观念的不断推广和强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与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社区警务管理方法与社会整体发展已严重脱节,无法解决现有的社会矛盾,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这一具有时代特性公安特色的新型社区管理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以无缝隙政府、破窗理论、精细化管理作为理论基础,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框架和思路、创新点作出简要概述,在明确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作阐述,以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高新区进行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实践探索及管理成效;分析了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公众理解支持度不高、数据量庞大一体化平台后台严重不稳定、平台信息单一缺乏融合共享以及网格管理工作效能受限、网格化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网格化管理制度保障性不强等。针对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的原因,从实际出发,对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所遇难题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夯实社区警务网格化的基础、大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建立双网融合长效机制,对下一步的管理优化提出规划展望。

陆贤明[8](2020)在《苏州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新区康佳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问题。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个老人的美好期待,是每个家庭的追求,但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服务需求扩大,养老服务问题凸显,如何在现有的国民经济发展条件下,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当前面临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主要有家庭式养老、社区养老和专业化的机构养老这三种模式。社区养老服务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成为较多老年人乐意选择的养老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效能,本研究选择苏州市高新区康佳社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该社区工作人员、老年居民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老年人的需求满足情况,从供给机制、服务形式、服务质量、志愿者参与等方面分析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供给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等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持续的庞大的课题,构建福利多元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发挥社区多元参与主体共同投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同时通过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扶持各类养老事业发展,并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进步,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实现“医养结合”“智能养老”,对构建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具有远大意义。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情进行,切实把社区养老这项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真正做到让全社会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老年人养老的福利项目。

蒋昊成[9](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开发区就业者职住关系研究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苏州实证》文中认为随着开发区建设浪潮逐渐平息,以产城融合为主导的开发区转型进程不断推进。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建设初期“效益至上”的粗放式开发模式导致职住失衡,交通拥堵等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外来人口涌入导致职住空间关系更加复杂。因此理清职住关系既是开发区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剖析产城融合与职住关系的内在关联,基于LBS手机定位大数据,构建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开发区职住关系研究框架,并择选两个典型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运用多种测度方法,基于多尺度、分群体视角,从空间分布、通勤距离及通勤流,这三方面梳理开发区职住关系特征,对比总结职住模式,探究其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为开发区产城融合和职住关系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园区和新区职住关系共性与差异并存。共性表现在两区就业、居住总量已趋近平衡,但职住结构均相对失衡。差异体现在园区就业空间为多组团格局下的分散特征,居住呈现圈层式结构,中、中远距离通勤比例较高;新区就业为强中心影响下的集中特征,居住空间呈片状集中特征,近、中距离通勤比例较高。(2)结合多个要素层面展开对比,将开发区职住关系总结为综合平衡型和生产互动型两种模式,认为开发区用地结构的引导,职住供需的调配,以及开发区自身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是导致职住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3)基于对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树立结构平衡观念,改善岗位住房供给;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降低职住通勤成本;划分产城融合单元,关注多群体职住需求等优化策略,为开发区从“职住数量平衡”到“职住质量平衡”,最终实现产城融合提供参考。

徐中华[10](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二、苏州高新区形成技术创新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高新区形成技术创新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创新空间
        1.2.2 众创空间
        1.2.3 微区位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进展
        1.3.2 众创空间研究进展
        1.3.3 区位布局和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1.3.4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案例与研究体系构建
    2.1 理论解读
        2.1.1 创新、众创相关理论
        2.1.2 区位、微区位相关理论
        2.1.3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理论
        2.1.4 生活圈理论
    2.2 案例研究
        2.2.1 国外案例
        2.2.2 国内案例
        2.2.3 借鉴启示
    2.3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2.3.1 基于理论研究的影响因子研究
        2.3.2 基于主体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
    2.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与解读
        2.4.1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
        2.4.2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指标解读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分析
    3.1 西安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3.1.1 西安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3.1.2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3.2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3.2.1 总体空间格局
        3.2.2 空间发展导向
        3.2.3 空间聚类特征
        3.2.4 众创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耦合关系
    3.3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3.1 西安众创空间的类型
        3.3.2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特点
        3.3.3 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4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与各微区位因子的关系
        3.4.1 区位发展基础要素
        3.4.2 区位社会区域要素
        3.4.3 区位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要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实证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4.1.1 典型实例选取
        4.1.2 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街区层面表达要素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微区位特征
        4.2.1 各集聚区基本情况
        4.2.2 发展基础特征
        4.2.3 社会区域特征
        4.2.4 地点感知特征
        4.2.5 行为文化特征
    4.3 独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
        4.3.1 各众创空间基本情况
        4.3.2 发展基础特征
        4.3.3 社会区域特征
        4.3.4 地点感知特征
        4.3.5 行为文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5.1 特征规律提炼
        5.1.1 发展基础规律
        5.1.2 社会区域规律
        5.1.3 地点感知规律
        5.1.4 行为文化规律
    5.2 类型时序特征
        5.2.1 类型性特征
        5.2.2 时序性特征
    5.3 动力机制解析
        5.3.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客观因子权重获取
        5.3.2 基于综合调研分析的主观因子权重获取
        5.3.3 综合视角下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权重比较
        5.3.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体系构成的动力机制
    5.4 组织模式阐释
        5.4.1 “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
        5.4.2 不同空间属性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4.3 不同专业性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5 本章小结
6 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1 规划引导策略
        6.1.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6.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视角
    6.2 街区设计策略
        6.2.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6.2.2 完善城市设计引导
    6.3 众创提升策略
        6.3.1 布局选址优化策略
        6.3.2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3.3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西安众创空间使用感受调查
附录二: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特征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致谢

(3)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市场营销策略理论综述
    2.2 顾客体验理论综述
    2.3 体验营销理论综述
        2.3.1 理想的顾客体验
        2.3.2 营销接触点管理
    2.4 本章小结
3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现状及营销环境分析
    3.1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的概况
    3.2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现状
    3.3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4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环境分析
    3.5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竞争分析
    3.6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环境SWOT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模型构建
    4.1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影响维度和概念模型构建
    4.2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实证研究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实证研究
    5.1 调研样本确定
    5.2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接触点调研分析
    5.3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度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度提升策略及保障策略
    6.1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理想的顾客体验
    6.2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接触点管理办法
    6.3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目标客户群的选择
    6.4 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营销策略保障体系构建
    6.5 本章小结
7 论文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2.4.2 苏州工业园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述
        (二) 国内研究概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路线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概念界定
        (一) 新市民
        (二) 新市民服务管理
    二、相关理论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 治理理论
第二章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的特征与诉求分析
    一、苏州高新区新市民的特征分析
        (一)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整体概况
        (二)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人口特点
    二、苏州高新区新市民的诉求分析
        (一) 对公共安全的需求
        (二) 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三) 对社会融入的需求
第三章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的现状解析
    一、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的概况
        (一) 积极整合职能部门
        (二) 做优做强信息建设
        (三) 多渠道推进服务管理
    二、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传统治安防控的模式尚未脱离
        (二) 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有待构建
        (三) 市民化、同城化待遇难有突破
    三、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二) 政府管理职能未转变到位
        (三) 新市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第四章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市民管理体系法制化
        (一) 完善新市民管理法律制度
        (二) 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二、转变管理理念,推进新市民管理队伍专业化
        (一) 提高战略认识,转变新市民管理理念
        (二)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 进一步完善网格员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机制创新,探索新市民治理主体多元化
        (一) 打造公共服务多元参与体系
        (二) 引进、培育新市民自组织
    四、强化服务意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均等化
        (一) 完善新市民居住环境
        (二) 加强就业、技能服务管理
        (三) 逐步推动新市民子女教育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7)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 简要评述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访谈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
        (一) 社区警务
        (二) 网格化管理
        (三)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
    二、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一)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
        (二)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特点
        (三)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三、理论基础
        (一) 无缝隙政府理论
        (二) “破窗”理论
        (三) 精细化管理理论
第二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苏州市高新区辖区概况
    二、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前提
        (一) 理顺警格与网格的关系
        (二) 理顺公安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 理顺公安智慧警务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建设的关系
        (四) 理顺公安对内与对外业务同步顺畅承接的关系
    三、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一) 创新顶层设计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
        (二) 依托科技提升网格化联动机制效能
        (三) 依靠网格建立隐患信息联动处理机制
        (四) 丰富内涵打造网格员志愿者团队
第三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 基层组织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二) 后台严重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
        (三) 各部门平台壁垒缺乏信息共享
    二、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网格管理工作效能受限
        (二) 网格化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三) 网格化管理制度保障性不强
    三、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缺失
        (二) 网格管理人员缺乏学习培训
        (三) 信息化应用运行流转不畅
第四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夯实社区警务网格化的基础
        (一) 转变理念提升站位
        (二) 科学设置警务网格
        (三) 合理配置网格管理力量
    二、大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 找准社区警务的职能定位
        (二) 做强社区警务的支撑保障
        (三) 提升社区警务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
    三、建立双网融合长效机制
        (一) 创造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的制度环境
        (二) 建立健全网格化联动工作相关机制
        (三) 完善警务网格平台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访谈记录

(8)苏州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新区康佳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 养老模式的研究
        (二) 信息化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研究
        (三) 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研究
        (四) 老人实际需求研究
        (五) 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 实地访谈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文献分析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村转居”社区
        二、家庭养老
        三、机构养老
        四、社区居家养老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二章 苏州社区养老服务现状——以高新区康佳社区为例
    第一节 苏州高新区康佳社区概况
    第二节 苏州高新区康佳社区目前养老现状
        一、政策体系
        二、软硬件设施
        三、资金来源
        四、人力配置
        五、养老模式
    第三节 苏州高新区康佳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分析
        一、康佳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一) 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
        (二)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环境需求
        (三)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二、苏州高新区康佳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分析
        (一) 康佳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二) 康佳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苏州高新区康佳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显着成效
第三章 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分析
        一、供给主体效能不足
        (一)社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二) 社区养老观念认可度有待提高
        (三) 政府仍需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四) 第三方服务品质的难把控性
        (五) 服务资源投入与实际服务内容存在不对称
        二、社区养老服务对象的需求难以满足
        (一) 服务种类需求的多样化
        (二) 对专业化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三) 服务时间的不足和不灵活性
        (四) 完善的智能化体系的缺失
        三、社会力量的不足
        (一) 缺乏志愿者队伍
        (二)公益组织的缺乏
        (三) 资金筹集渠道需要扩展
    第二节 “社区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资源的协调整合
        二、政府投入不足
        三、专业人才不足
        四、宣传和引导需加强
第四章 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第一节 构建福利多元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一、政府调动民间资金拓展参与主体
        二、壮大志愿者队伍
        三、引进慈善组织助力养老服务
    第二节 加大资金投入
        一、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资金的扶持
        二、资金筹集渠道需要扩展
        (一) 引导企业捐助
        (二) 发挥基金会的作用
        (三) 发挥枫桥商会作用
        (四) 社区开展自筹
    第三节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一、以“互连网+”模式构建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
        (一) “互联网+”社区养老的优势
        (二) “互联网+”社区养老的实现方式
        二、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与保障
        三、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
        (一) 体制机制构建
        (二) 优化模式构建
        (三) 构建医疗信息库
        (四) 加强与规模化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机构合作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大数据的开发区就业者职住关系研究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苏州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城融合: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宏观趋势
        1.1.2 职住失衡:开发区转型的核心问题之一
        1.1.3 改善开发区职住关系对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产城融合
        1.3.2 职住关系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2.1.1 产城融合概念与内涵
        2.1.2 产城融合测度与评价
        2.1.3 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
    2.2 职住关系相关研究
        2.2.1 职住相关理论
        2.2.2 职住地识别方法
        2.2.3 职住平衡内涵及测度
        2.2.4 职住关系实证研究
        2.2.5 职住关系影响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框架构建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框架构建
        3.1.1 产城融合的关联性
        3.1.2 研究框架构建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分析测度方法
        3.3.1 自足度/考虑距离的独立指数
        3.3.2 核密度估计
        3.3.3 样方法
        3.3.4 热点分析
        3.3.5 职住熵
        3.3.6 标准差椭圆
        3.3.7 曼哈顿距离
        3.3.8 外来通勤率
    3.4 实证研究案例择选及概况
        3.4.1 案例择选依据
        3.4.2 苏州市概况
        3.4.3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3.4.4 苏州高新区概况
第四章 实证一:工业园区职住关系解析
    4.1 职住空间分布特征
        4.1.1 职住关系概况
        4.1.2 就业空间分布特征
        4.1.3 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4.2 通勤距离特征
        4.2.1 通勤距离总体测度
        4.2.2 通勤距离空间特征
        4.2.3 分群体通勤距离特征
    4.3 通勤流量及流向
        4.3.1 通勤流量特征
        4.3.2 通勤流向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二: 高新区职住关系解析
    5.1 职住空间分布特征
        5.1.1 职住关系概况
        5.1.2 就业空间分布特征
        5.1.3 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5.2 通勤距离特征
        5.2.1 通勤距离测度及分区特征
        5.2.2 分群体通勤距离特征
    5.3 通勤流量及流向
        5.3.1 通勤流量特征
        5.3.2 通勤流向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发区职住模式类型及优化策略
    6.1 职住特征比较及模式总结
        6.1.1 职住特征比较
        6.1.2 职住模式类型
    6.2 开发区职住关系的作用机制
        6.2.1 用地结构的引导作用
        6.2.2 职住供需的调配作用
        6.2.3 发展路径的异化作用
        6.2.4 小结
    6.3 开发区职住关系优化策略探讨
        6.3.1 树立结构平衡观念,改善岗位住房供给
        6.3.2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降低职住通勤成本
        6.3.3 划分产城融合单元,关注多群体职住需求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部分清洗后职住锚点数据——苏州工业园区
    附表2: 部分清洗后职住锚点数据——苏州高新区
    附表3: 部分1~*1km单元网格职住影响要素统计
    附表4: 部分1~*1km单元网格就业数据统计
    附表5: 部分1~*1km单元网格居住数据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铁科教新城
        1.2.2 创新场域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2.1.1 高铁效应研究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2.3.1 概念缘起
        2.3.2 概念内涵
        2.3.3 应用领域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2.5.1 基本概念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3.2.3 韩国大德案例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4.2.4 风险投资空间
        4.2.5 文化艺术空间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4.3.2 空间布局权衡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4.4.2 模型建构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5.1.2 开发指标研究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5.2.1 开发时序探讨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苏州高新区形成技术创新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万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4]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世界顾客体验提升研究[D]. 张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管理研究[D]. 李林. 苏州大学, 2020(03)
  • [7]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D]. 邱骅. 苏州大学, 2020(03)
  • [8]苏州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新区康佳社区为例[D]. 陆贤明. 苏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大数据的开发区就业者职住关系研究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苏州实证[D]. 蒋昊成. 苏州大学, 2020
  • [10]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苏州高新区组建科技创新集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