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及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蓝牙技术及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一、蓝牙技术及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19)在《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文中提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馈线终端FTU大多安装在柱上,巡检维护都十分不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使用,对难以触及的FTU终端需要采取无接触方式维护,本项目的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基于这一构想,为项目组的横向课题完成FTU无接触维护终端的设计,项目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根据项目研究的任务要求,对其需求进行分析,选择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作为FTU和PDA之间的通信手段。基于此,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1)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实现设计,(2)手持PDA维护终端设计,(3)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应用软件设计。首先,项目开展蓝牙通信技术的分析研究,在其通信原理和协议规范的基础上,确立了蓝牙链路建立的思想和实现方法;其次,完成基于蓝牙技术的PDA终端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方案、终端硬件电路设计、扩展制定FTU和PDA之间的通信协议和终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三,根据手机小程序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的成果,完成一款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应用软件设计;着重分析研究了手机App身份认证技术,确保手机App维护FTU的安全性,选择了动态双因子身份认证技术,实现对手机维护终端的安全把控。在此基础上,将PDA终端上的软件功能在手机上进行了移植实现。最后,对所设计开发的维护终端进行了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项目实现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项目将手机电子商务中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到FTU维护终端设计,将新技术的发展成果用于工业产品技术升级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图38幅,表10个,参考文献69篇。

赵阵[2](2012)在《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末期尤其是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表现形式,有人把这种改变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由军事技术变革引发推动,进而导致了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作战方式、体制编制等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虽然人们关于技术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引起全面军事变革已经达成共识,但新军事变革纷繁复杂的表象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其具体逻辑机理和实现过程有待深入剖析。技术哲学的兴起源于对技术广泛应用产生一系列后果的哲学反思,根据技术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当代技术哲学强调要结合具体过程思考研究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思路为研究军事技术变革提供了方法借鉴。研究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实质上是分析技术因素对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战争产生影响的微观进路和具体实现。作战方式是军事力量在一定作战空间的运用表现形式,包括作战空间、军事力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三个方面的要素,军事技术变革正是通过改变这些要素进而影响作战方式。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化变革,信息和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军事力量实体内容。从军事力量的角度而言,作战方式实现了传承发展。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指挥控制,改变了军事力量运用方式,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信息化变革形成了人工信息空间,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了信息作战方式。恩格斯在考察了火器发展历程之后,做出了技术进步与应用必定改变作战方式的论断。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不同形态的军事技术决定不同的作战方式,比如冷兵器对应肉搏作战,火器对应火力作战,机械化装备对应机动作战等,而随着主导军事技术的更替,这些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了累加传承。在变革时,新军事技术往往应用于已有的作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从已有作战方式过渡到新的作战方式实现了衔接传承。信息化变革以机械化为基础,火力作战、机动作战等得到传承。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和模式,主要表现为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等。指挥控制信息化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联合作战方式成为主要作战方式,火力作战实现了远程精确打击,机动作战呈现出非接触、非线式特点。这些传统作战方式出现了作战层次淡化、作战力量融合和作战节奏紧凑等特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催生了信息空间,而对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信息作战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心理战。信息作战方式对传统的作战时空、作战对象、作战主体等方面的划分提出了挑战。信息作战方式的实施需要社会基础作为支撑,包括信息化产业、一体化科技和智能型人才等。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催生了信息作战方式,这种变化突出了物质能量的基础地位和信息的主导作用;在现实作战方式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必须有效融合,在作战思想指导下不断实现创新应用。作战方式发展需要军事理论牵引和战争实践推动。日益强大的功能提升了军事技术的地位,但却无法改变其作战工具的本质;在现代战争中科技与艺术都非常重要,需要在作战方式中实现有机统一。为应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要建设指导军事实践的军事技术哲学,重新审视其研究取向,坚持把实践贯穿始终,实现从“体”到“体”、“用”兼顾转变。要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用对抗、建构和系统的理念指导建设,坚持立足现有深化改造,突出瞄准前沿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充分认清人和体制等因素对于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深化作战力量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体制改革,面向未来战争革新教育训练。

赵玲玲,杨卫[3](2011)在《蓝牙技术在参数装订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火炮发射初始参数装订中,由于捷联惯导系统内部空间狭小且与其外部结构存在相对旋转运动,利用传输线会造成扭断。因此选用体积小,功耗低和传输安全的无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系统以蓝牙模块主从网络结构为核心,包括数据发送、接收模块的软硬件实现,以及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实践证明,蓝牙无线数据装订系统在恶劣电磁屏蔽和高速旋转环境中能可靠传输数据,为其他型号火炮初始参数装订提供了应用依据。

范烨晗[4](2011)在《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监视等多功能的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C4ISR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指挥自动化系统必将成为战争双方力争尽早破坏的首选目标,因此,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指挥自动化系统依赖网络传递信息造成的时滞性的缺点,影响了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指挥控制的实时性;同时,战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也对系统指挥控制的精确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依据预测控制的三项基本原理(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创新性的提出了将预测控制应用到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利用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反馈原理,对解决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和精确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并设计出以FPGA+DSP为核心的实时信号处理模块,为提高系统工作性能提供了可靠保障。论文首先总结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和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从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现状出发,提出将预测控制应用到指挥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分析,论证了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了预测控制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最后,设计出基于FPGA+DSP的实时信号处理模块以增强预测控制的优化反馈功能。为如何解决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和精确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

邓玉强[5](2010)在《工程兵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及其相关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军事领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类正进入信息时代,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同时引发了一场新的军事革命,信息优势已经取代火力优势,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战争理论和战争形式——信息战。这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革命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改变了武器装备的发展轨迹,改变了战斗力的组成结构,变革着军队编制体制以及作战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制性地推动军队建设向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提高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战争中占有优势地位,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条件,从当前制约工程兵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采取部队与院校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相结合,借鉴成果与自身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处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建设工程兵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在全军工程兵部队中率先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融为一体,并广泛运用于部队训练、学习和抢险救灾,其战术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军内先进水平。该系统使得工程兵在执行各类战斗任务时,能够帮助各级指战员在各种状态下快速、准确地获取、传递和处理战场情报,使工程兵部队在野外作战条件下实现信息获取、指挥控制、决策评估、业务处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它是实现工程兵指挥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从根本上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反应能力、机动能力和协同能力,从而进一步更好的发挥现有工程装备的作用,提高工程兵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的整体作战效能,以更好的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熊俊[6](2010)在《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信手段越来越先进。与此同时,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开始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便利的通信。而目前的通信手段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大家开始提出了网络融合的概念,为今后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同时,在军事上,高科技不断融入武器装备当中,致使未来战场信息复杂度提高,以往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融合技术在军队指挥自动化、武器精确制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这一实际,本文提出一种数据融合的总体方案,融合了蓝牙语音、CAN总线和数据采集等不同类型的数据。无线个域网是一种新兴的通信网络,它是在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之后诞生的,便携式技术产品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促进了无线个域网的产生,它使得无线接入产业链更加完善。蓝牙技术作为无线个域网的主流技术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各商家热捧的对象,相比其他无线个域网技术蓝牙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语音传输方面。本文就是研究和探讨了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文章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意义以及无线接入相关技术,然后给出了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再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测试和性能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不足与展望。

黎大元[7](2009)在《WMSN在指挥信息侦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国指挥信息系统(C4ISR)的发展,战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信息已经成为了现代作战胜负的关键因素,战场情报信息的采集与重现就变得尤为重要。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具有良好的自组织性、健壮性、隐蔽性和无人值守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战场情报与侦察中使用。本文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军事指挥信息侦察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有条件,利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构建和实现了一种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层次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论文在对指挥信息侦察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指出了现有的战场侦察系统特别是视频侦察系统中存在着隐蔽性差、健壮性不强、受天候等环境影响较大、造价昂贵等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必要性,并讨论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建立了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层次型网络架构。在对现有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802.11b和802.15.4的混合通信协议对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进行了设计。应用SOPC技术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进行了设计,接着对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进行了层次型设计。最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进行了构建和实现,主要对底层网络和骨干网络进行了构建,给出了其软硬件构建和实现方法。在对骨干网的实现中,引入了两种基本的路由协议OLSR、AODV对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实现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与外网的接入,验证了网络构建方案的有效性。

刘兴威[8](2008)在《空间目标测量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美军提出了C2(Command,Control)的概念,首次在军事防空中实现了部分指挥控制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指挥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对抗、防空以及航天试验等军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该技术逐步成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基于空间目标测量的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C4I)。论文以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介绍了空间目标测量的一般过程,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具有自动决策功能的航天航验指挥自动化系统,构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指挥决策结构模型,详细论述了空间目标测量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介绍了测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在系统实现的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对系统综合效能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通过综合效能评价,促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适应和满足航天试验需求。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后续工作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指挥自动化技术,设计了基于空间目标测量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创新了航天试验模式:2、对多用户异步联调、测量数据自动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技术创新,并在航天试验中实现了指挥决策自动化;3、通过设计测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指挥中心对试验装备包括野外机动装备的远程监控。4、研究了基于信息熵的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并对识别函数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对系统综合效能的可靠评价。

钞静波[9](2007)在《指挥自动化网入侵诱骗系统体系结构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指挥自动化网络作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其网络对抗模式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军队的重视,做好军队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入侵诱骗技术作为一种网络安全主动防护技术,能够将已知攻击从关键系统或节点上重定向到蜜罐系统上,完成对关键节点的保护,在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军事价值。本文首先从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建设和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应对措施,指出了入侵诱骗系统在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对入侵诱骗含义和技术细节的研究,仔细分析了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内涵和模型,提出了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入侵诱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框架,同时结合指挥自动化网络应用拓扑结构,给出了入侵诱骗系统在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中的系统建议模型。文章最后在给出的入侵诱骗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流行的软件技术和现有工具,实现了虚拟环境下的入侵诱骗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

邹成璐[10](2007)在《空军XX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模拟训练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本文以XX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模拟训练系统设计为背景,结合自己在其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对与指挥自动化系统模拟仿真有关的几个关键技术和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综述模拟训练和模拟训练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其建模、仿真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抽象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框架和模型框架。接着,进行了XX模拟训练系统的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包括分析系统功能需求、提出系统设计原则、确定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其计算机配置,以及对模拟训练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功能描述等顶层设计。然后,主要围绕空情综合保障(也即计算机生成兵力CGF)、辅助决策与指挥控制、操作控制台操控显示这三种XX模拟训练系统的最重要功能,对其实现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最后,以考察空情想定制作能力和在各种空情想定下的自动化指挥控制协调能力为主要内容,对整个XX模拟训练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及效果分析。在论文研究和设计实践中,针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多因素决策特点,提出了以目标类型及其基本属性为主,兼顾被保卫对象的权重等其他因素,建立目标威胁程度数据库和威胁评估模型的威胁评估方法;针对键操作命令解析提出了“开放式命令组合解析”方式;针对系统信息显示提出了基于图元与图片组织的类层次图形显示方式。这些都为提高系统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属于创新性工作。另外,用软件方法实现全系统时钟同步和网络传输延迟补偿,从而确保事件理解的一致性,以及以单线条显示方式产生余辉效果和以分区刷屏方式消除屏幕闪烁现象等,也是作者和同事们在设计实践中提出并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新见解。

二、蓝牙技术及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牙技术及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1.5 小结
2 蓝牙通信技术与身份认证技术
    2.1 蓝牙通信技术
        2.1.1 无接触维护终端无线通信技术选取
        2.1.2 蓝牙通信技术
        2.1.3 蓝牙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
        2.1.4 蓝牙无线通信的原理
        2.1.5 蓝牙通信协议
        2.1.6 蓝牙通信链路的建立
    2.2 身份认证技术
        2.2.1 身份认证技术的基本模型和目标
        2.2.2 身份认证方式的类别
        2.2.3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
        2.2.4 TEA算法及在动态双因子认证中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3 手持PDA维护终端设计
    3.1 FTU的维护接口
    3.2 蓝牙通信接口
    3.3 PDA维护终端平台设计
        3.3.1 需求分析
        3.3.2 主要组件选型
        3.3.3 总体框架设计
        3.3.4 电源电路
        3.3.5 复位与电源监视电路
        3.3.6 CPU及周边电路设计
        3.3.7 RS232和JTAG接口电路
        3.3.8 键盘电路
        3.3.9 液晶显示器电路
        3.3.10 蓝牙接口电路
    3.4 通信协议
        3.4.1 Modbus协议
        3.4.2 Modbus协议扩展
    3.5 软件设计
        3.5.1 μC/OS-II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5.2 控制器应用软件架构
        3.5.3 看门狗、实时时钟和电池告警
        3.5.4 VT100 超级终端驱动软件
        3.5.5 蓝牙链路管理
        3.5.6 MMI和 FTU之间的Modbus协议通信软件包
        3.5.7 键盘扫描
        3.5.8 液晶显示
    3.6 本章小结
4 智能手机维护软件设计
    4.1 智能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构思
        4.1.1 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思路
        4.1.2 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方案
    4.2 动态口令验证
    4.3 MMI人机交互界面
        4.3.1 手机App软件架构
        4.3.2 FTU维护终端界面设计
    4.4 与FTU的蓝牙数据通信
    4.5 本章小结
5 测试和验证
    5.1 测试情况
        5.1.1 测试内容
        5.1.2 测试环境和方法
        5.1.3 测试结果
    5.2 测试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2)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军事变革研究
        1.2.2 相关作战理论研究
        1.2.3 军事技术哲学研究
        1.2.4 军事史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军事技术变革促使作战方式传承发展
    2.1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判断
        2.1.1 恩格斯关于火器发展应用改变作战方式的论述
        2.1.2 作战方式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2.1.3 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
    2.2 历史上作战方式的累加传承
        2.2.1 军事技术继承发展促使作战方式累加传承
        2.2.2 历史上主导军事技术与主要作战方式
        2.2.3 作战方式累加传承中的融合及分类
    2.3 变革中作战方式的衔接传承
        2.3.1 衔接传承源于新军事技术保守应用
        2.3.2 军事思想超越性回归促进衔接传承
        3.3.3 武器装备的物理极限促使信息凸显
        2.3.4 信息技术进步改进力量的运用方式
第三章 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传统作战方式
    3.1 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指挥控制
        3.1.1 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
        3.1.2 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
        3.1.3 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
    3.2 传统作战方式在信息化指挥控制模式下得到强化
        3.2.1 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3.2.2 火力作战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3.2.3 机动作战呈现非线式、非接触特点
    3.3 强化型传统作战方式的新特点
        3.3.1 作战层次的淡化
        3.3.2 作战力量的融合
        3.3.3 作战节奏的紧凑
第四章 军事技术变革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4.1 信息空间的拓展与争夺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4.1.1 军事技术变革拓展了信息空间
        4.1.2 对制信息权的争夺催生信息作战方式
    4.2 信息作战方式的具体表现
        4.2.1 电磁空间的电子战
        4.2.2 网络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战
        4.2.3 认知空间的心理战
    4.3 信息作战方式的伦理问题
        4.3.1 作战时空:战争与和平的模糊
        4.3.2 作战对象:军事与民用的一体
        4.3.3 作战主体:专业与业余的并存
    4.4 衍生型信息作战方式的社会基础
        4.4.1 信息化产业
        4.4.2 一体化科技
        4.4.3 智能型人才
第五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哲学反思
    5.1 传统作战方式与信息作战方式并存
        5.1.1 能量基础与信息主导
        5.1.2 逻辑先后与现实融合
        5.1.3 方式创新与思想“无限”
    5.2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实现途径
        5.2.1 军事理论牵引
        5.2.2 战争实践推动
    5.3 军事技术“在”与“不在”的哲学反思
        5.3.1 “失误”还是“超越”
        5.3.2 军事技术能否制胜
        5.3.3 在作战方式中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统一
第六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现实应对
    6.1 促进军事技术哲学实践转向
        6.1.1 以经验性作为基础
        6.1.2 把实效性贯穿始终
        6.1.3 用价值性进行取舍
    6.2 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
        6.2.1 面向需求革新理念
        6.2.2 立足现有深化改造
        6.2.3 借鉴民用吸收融合
        6.2.4 瞄准前沿跨越发展
    6.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6.3.1 正确认识战斗力及其生成模式
        6.3.2 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体制改革
        6.3.3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教育训练
结束语
致谢
摘引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蓝牙技术在参数装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数据发送模块
    1.2 数据接收模块
2 测试过程及结果
    2.1 静态测试
    2.2 动态测试
3 结 论

(4)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1.3 预测控制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
第二章 指挥自动化系统
    2.1 指挥自动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2.2 指挥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
    2.3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2.4 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三章 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
    3.1 预测控制
    3.2 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3 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时信号处理模块
    4.1 实时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4.2 各模块电路说明
    4.3 PCB 设计及电路测试情况
    4.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5)工程兵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军队信息化发展历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安排
第二章 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技术支持
    2.1 网络通信技术
    2.2 图形处理技术
    2.3 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2.4 辅助决策技术
    2.5 文电处理技术
    2.6 软件工程技术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主要的开发技术
        3.1.1 Visual Basic技术
        3.1.2 数据库应用技术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设计目标
        3.2.2 系统功能模块图
    3.3 数据库设计
    3.4 系统的应用环境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系统登录
    4.2 地理信息平台
    4.3 战术标图
    4.4 军用文书拟制
        4.4.1 文书管理器的组成与功能
        4.4.2 文书管理与通信分系统的主界面
        4.4.3 各作业分系统与战时文书处理模块间的关系
    4.5 文书通信
    4.6 系统管理
        4.6.1 席位设置工具
        4.6.2 通信数据库管理工具
        4.6.3 地图管理工具
        4.6.4 签名管理工具
    4.7 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2 蓝牙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2.1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2.2 无线个域网技术
        2.2.1 ZigBee技术
        2.2.2 UWB技术
        2.2.3 蓝牙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总体设计方案
    3.1 总体方案
    3.2 系统功能描述
    3.3 系统框图描述
    3.4 本章小结
4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嵌入式网关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4.1.1 微处理器模块
        4.1.2 存储器模块
        4.1.3 调试接口模块
        4.1.4 蓝牙收发模块
        4.1.5 PSTN接口模块
        4.1.6 以太网接口电路
    4.2 蓝牙终端模块的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嵌入式操作系统
    5.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5.2.1 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和系统配置
        5.2.2 应用程序开发模式选择
        5.2.3 Linux系统的烧写过程
    5.3 软件总体设计
    5.4 蓝牙协议栈BlueZ的移植
        5.4.1 蓝牙协议栈的体系结构
        5.4.2 BlueZ在开发板上的移植
    5.5 电话控制协议的开发
        5.5.1 电话控制协议概述
        5.5.2 TCS的开发与实现
    5.6 接入系统各模块软件设计
        5.6.1 蓝牙收发模块
        5.6.2 网关控制模块
        5.6.3 PSTN接口模块
    5.7 蓝牙终端模块软件设计
    5.8 小结
6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2 话音效果测试
    6.3 系统性能分析
        6.3.1 模型分析
        6.3.2 语音通信网性能分析
    6.4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WMSN在指挥信息侦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
        1.2.2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设计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WMSN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研究
    2.1 指挥信息系统及指挥信息侦察系统需求分析
        2.1.1 指挥信息系统
        2.1.2 指挥信息侦察系统需求分析
    2.2 WMSN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2.2.1 网络整体设计
        2.2.2 战场环境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的部署问题
        2.2.3 多媒体信息融合与重现
        2.2.4 视频信息传输安全
    2.3 小结
第三章 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层次型WMSN设计
    3.1 WMSN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网络结构
        3.1.1 战场侦察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需求
        3.1.2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网络结构
    3.2 WMSN中的无线传输协议
        3.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
        3.2.2 应用于指挥信息系统的WMSN网络的无线传输协议
    3.3 基于混合通信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3.3.1 基于SOPC技术的成员节点设计
        3.3.2 簇头节点设计
        3.3.3 基站(汇聚节点)设计
    3.4 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层次型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WMSN网络构建与实现
    4.1 应用于指挥信息侦察系统的WMSN网络总体框架
    4.2 底层传感器网络构建
        4.2.1 节点硬件软件框架
        4.2.2 节点构建
    4.3 骨干网构建和实现
        4.3.1 WMN骨干网设计
        4.3.2 软硬件框架
        4.3.3 节点构建
        4.3.4 骨干网性能测试
    4.4 WMSN与外网的接入设计与实现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论文情况和获奖情况

(8)空间目标测量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
    1.2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2.1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2.2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1.3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方法
    1.4 空间目标测量的一般过程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做的工作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2.2 系统理论模型
        2.2.1 Petri网原理
        2.2.2 系统指挥决策结构模型
    2.3 系统设计功能要求
        2.3.1 组织指挥模式设计
        2.3.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2.3.3 各分系统主要功能
    2.4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2.4.1 实时性要求
        2.4.2 网络交换能力与接连要求
        2.4.3 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要求
        2.4.4 环境要求
        2.4.5 其它要求
    2.5 系统的工作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要分系统研究
    3.1 网络分系统
        3.1.1 现实需求
        3.1.2 技术设计
        3.1.3 技术分析
    3.2 指挥调度分系统
        3.2.1 现实需求
        3.2.2 技术设计
        3.2.3 技术分析
    3.3 数据自动分析分系统
        3.3.1 现实需求
        3.3.2 技术设计
        3.3.3 技术分析
    3.4 视频监控分系统
        3.4.1 现实需求
        3.4.2 技术设计
        3.4.3 技术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及应用情况
    4.1 系统总体设计实现情况
    4.2 应用情况
        4.2.1 总体情况
        4.2.2 指挥调度分系统
        4.2.3 数据自动分析分系统
        4.2.4 视频监控分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效能综合评价
    5.1 效能评价的一般过程
        5.1.1 效能与评价的定义
        5.1.2 效能评价过程
    5.2 建立指标体系
    5.3 确定综合评分
    5.4 确定指标权重
    5.5 评价等级识别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指挥自动化网入侵诱骗系统体系结构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CONTENTS
CATALOG CHART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军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外军入侵诱骗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我军入侵诱骗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小结
第二章 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分析
    2.1 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现状
        2.1.1 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建设现状
        2.1.2 我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结构
    2.2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2.3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
    2.4 小结
第三章 入侵诱骗技术理论研究
    3.1 入侵诱骗技术发展概述
    3.2 入侵诱骗的含义和主要技术
        3.2.1 入侵诱骗的含义
        3.2.2 蜜罐技术
        3.2.3 其他主要技术
    3.3 入侵诱骗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3.3.1 入侵诱骗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3.3.2 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指挥自动化网入侵诱骗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4.1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体系内涵
        4.1.1 指挥自动化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总体构成
        4.1.2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概念及构成
    4.2 指挥自动化网络入侵诱骗作战系统结构分析
    4.3 指挥自动化网络入侵诱骗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3.1 系统功能设计
        4.3.2 产品体系结构
        4.3.3 区域布置描述
    4.4 指挥自动化网络入侵诱骗的系统建议模型
    4.5 小结
第五章 指挥自动化网络入侵诱骗系统实现及验证
    5.1 诱骗环境的搭建
        5.1.1 诱骗技术的选择
        5.1.2 虚拟机
        5.1.3 操作系统
    5.2 入侵检测与控制技术的选择
        5.2.1 防火墙组件
        5.2.2 入侵检测系统组件
        5.2.3 入侵重定向组件
    5.3 虚拟入侵诱骗系统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及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课题贡献及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6.3 今后的工作
参考资料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空军XX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模拟训练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模拟训练系统概述
        1.2.1 模拟训练与模拟训练系统的基本概念
        1.2.2 现代军用模拟训练系统的主要特点
    §1.3 模拟训练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国外发展状况
        1.3.2 国内发展状况
        1.3.3 国内外发展趋势
    §1.4 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其建模仿真技术初探
        1.4.1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组成特点
        1.4.2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仿真建模
        1.4.3 指挥自动化系统仿真的基本框架
    §1.5 本文所做工作
第二章 XX模拟训练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
    §2.3 系统组成结构
        2.3.1 硬件系统结构
        2.3.2 软件系统结构
    §2.4 计算机系统硬软件配置
        2.4.1 硬件配置
        2.4.2 系统软件配置
    §2.5 软件系统顶层设计
        2.5.1 软件系统信息及控制流图
        2.5.2 各分系统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
        2.5.3 各功能模块间的数据接口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情保障功能的实现
    §3.1 空情想定模拟
        3.1.1 空情想定模拟概述
        3.1.2 空情想定模型的框架结构与构建
        3.1.3 多目标多批次攻击模型的实现
    §3.2 空情想定制作
        3.2.1 空情想定制作及处理流程
        3.2.2 目标参数装订方式
        3.2.3 导弹营等其他参数装订模型
        3.2.4 动态空情生成
    §3.3 空情想定处理
        3.3.1 目标校批、综合与编批处理
        3.3.2 目标坐标参数变换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辅助决策与指挥控制功能的实现
    4.1 目标威胁评估
        4.1.1 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选择
        4.1.2 目标威胁评估数据库建立
        4.1.3 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建立
        4.1.4 目标威胁评估仿真
        4.1.5 目标威胁评估实现流程图
    4.2 目标及射击诸元计算
        4.2.1 目标诸元的计算
        4.2.2 射击诸元的计算
    4.3 目标优化分配及指示
        4.3.1 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4.3.2 目标分配计算步骤
        4.3.3 目标指示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操作控制台软件开发与设计
    5.1 操作控制台及其软件基本功能
        5.1.1 操作控制台硬件组成结构
        5.1.2 操作控制台软件基本功能
    5.2 操作控制台软件基本功能的实现
        5.2.1 网络通信模块
        5.2.2 网络数据分析模块
        5.2.3 与采控单片机通信模块
        5.2.4 操作命令解析模块
        5.2.5 信息显示模块
    5.3 系统自检及状态显示功能
    5.4 对几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5.4.1 时钟同步问题
        5.4.2 网络传输延迟的补偿问题
        5.4.3 搜索雷达扫描级线问题
        5.4.4 显示屏旋转问题
        5.4.5 显示屏闪烁问题
    5.5 操作控制台的模拟仿真试验
        5.5.1 雷达操控台模拟仿真试验
        5.5.2 导弹营和战勤班长操控台模拟仿真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效果分析
    6.1 系统测试
        6.1.1 测试示例1:17批目标的测试试验
        6.1.2 测试示例2:2组目标的测试试验
        6.1.3 测试示例3:14批目标的测试试验
        6.1.4 测试示例5:单枚"长矛"型弹道目标的测试试验
        6.1.5 测试示例6:2枚"中士"弹道目标的空情想定测试试验
    6.2 效果分析
        6.2.1 主要功能
        6.2.2 主要性能指标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四、蓝牙技术及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D]. 王凯.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2]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D]. 赵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 [3]蓝牙技术在参数装订中的应用[J]. 赵玲玲,杨卫.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1(01)
  • [4]预测控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范烨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5]工程兵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邓玉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1)
  • [6]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D]. 熊俊.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7]WMSN在指挥信息侦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黎大元. 中南大学, 2009(S2)
  • [8]空间目标测量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 刘兴威. 兰州大学, 2008(S1)
  • [9]指挥自动化网入侵诱骗系统体系结构及应用研究[D]. 钞静波. 山东大学, 2007(07)
  • [10]空军XX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模拟训练系统设计[D]. 邹成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标签:;  ;  ;  ;  

蓝牙技术及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