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穗颈双低温敏感基因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

长穗颈双低温敏感基因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

一、长穗颈双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肖辉海,郝小花[1](2020)在《‘培矮64S’与其eui突变体‘长选3S’穗颈节间蛋白质组差异分析》文中认为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机理,该研究以长穗颈(EUI)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为材料,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为对照,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方法,对2个水稻材料抽穗前2 d的穗颈节间蛋白质进行分离,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2)对4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MS肽质谱指纹图谱分析,成功鉴定其中27个差异蛋白质点;与‘培矮64S’相比,‘长选3S’中有17个上调表达和10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3)差异蛋白质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其中主要是与细胞代谢相关蛋白,其次是与细胞壁重建相关蛋白;并且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长选3S’抽穗期穗颈节间剧烈伸长生长有关,尤其是细胞壁重建相关蛋白与细胞的伸长密切相关。(4)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挑选的蛋白点2、7、8、24、35和36所对应的基因在两个材料最上节间的表达结果显示,‘长选3S’的2(Os10g08550)、7(Os12g42876)、8(Os01g55830)基因的表达量较‘培矮64S’明显下调,而24(Os06g48760)、35(Os05g25850)、36(Os07g42300)基因的表达量较‘培矮64S’显着上调,表明q-PCR的结果与蛋白凝胶图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认为,水稻eui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抽穗期穗颈节间这些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穗颈节间细胞分裂,尤其是细胞的伸长生长。

张红林,张璞,刘海平,钟晓英,汪雨萍,欧阳春荣,张家健,谢芳腾,章萍,邹志华,李德悦,张瑞祥[2](2019)在《双元表达三系不育系双兴A和双九A的选育》文中指出双兴A和双九A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核辐射诱变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的聚合了长穗颈基因和白化叶色标记性状基因的双元表达籼型三系不育系,2017年8月通过了赣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技术创新和优势。

顾华琴[3](2016)在《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F1代育性及UbL40基因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是影响两系法杂交水稻稳步发展的关键。选育对低温钝感、临界不育温度低的不育系是提高两系法杂交稻杂交制种安全性途径。安农S-1是我国选育出的第一个籼型温敏不育系,但临界不育温度为26℃,在杂交制种季节,易于被短期低温诱导花粉可育和自交结实,导致杂交制种不安全。株1S是我国目前选育出的对低温钝感、临界不育温度最低(22.5℃)的温敏不育系,该不育系的成功选育促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稻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的变化规律虽然有一些报道,但有关调控临界不育温度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材料之间的互作关系还缺乏深刻认识。本研究以临界不育温度不同的不育系配置杂交F1,通过探讨杂交F1代花粉育性变化规律以及与UbL40基因表达的关系,促进对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变化规律的认识。主要结果如下:1、在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期的育性敏感期进行23.5℃低温水池处理6天条件下,临界不育温度低(22.5℃)的不育系株1S分别与临界不育温度较低(23.5℃)的不育系35S,临界不育温度较高(24.5℃)的不育系准S、安湘S以及临界不育温度高(26℃)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花粉育性可育度低,不育性稳定;临界不育温度较低的不育系H628S、35S与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杂交的F1出现低度可染花粉(<1%);临界不育温度较低的不育系H628S与临界不育温度高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较高(<10%);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与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安湘S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较高(5%15%);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与临界不育温度高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高(>15%)。2、安农S-1/株1S和株1S/安农S-1,H628S/安农S-1和安农S-1/H628S花粉育性基本一致,说明细胞质差异对花粉育性没有影响,温敏不育系的临界不育温度差异主要由核基因调控。3、花粉可染率高、较高和低的杂交组合准S/安农S-1,安农S-1/H628S和准S/株1S花粉育性与幼穗中UbL401、UbL402和UbL404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在不育条件下,UbL401和UbL404两个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UbL402基因表达量相对较低。

于亚辉[4](2014)在《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及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配组成功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又一重大创举,现已经大面积推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北方怎样选育育性表达稳定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如何获得更高的杂种优势一直困扰育种工作者,这也大大限制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北方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阐明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杂种优势,本文利用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317S、G321S、G326S和GB028S为试材,以“叶枕距法”标记育性转换时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及生态条件下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同时利用北方粳型核心光温敏核不育系GB028S与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秋光×七山占)构建杂种F1群体,研究株高、剑叶长宽、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为北方粳型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当剑叶叶枕距众数为0cm时将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317S、G321S和G326S 20℃处理3d,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平均花粉不育度为50.06%,平均自交结实率为60.42%。剑叶叶枕距-4-4cm育性恢复,花粉不育度呈U型曲线分布,在剑叶叶枕距-0.5-0.5cm处花粉不育度最低。各穗位在剑叶叶枕距+3cm和±4cm处花粉不育度相近,在剑叶叶枕距-2-2cm处表现为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2.利用不同低温、光照时长及光温组合研究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结果,14.5h日长和20℃低温对GB028S处理1d、3d、5d、7d,各处理抽穗期滞后2-8d;1d和3d处理GB028S花粉不育度大于99.5%,没有发生育性转换:5d和7d处理GB028S花粉不育度为98.33%和94.33%,自交结实率为2.64%和5.04%,育性恢复。GB028S的临界温度接近20℃,其低温敏感时期为剑叶叶枕距-3-1cm。在日均温25℃不同光照时长条件下11.5h和12.5h处理育性恢复,13.5h和14.5h处理育性没有恢复。在本研究10个光温组合处理中,11.5h/24℃处理有利于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并获得较高的自交结实率,适合不育系自身繁殖。3.不同生态区域(辽宁盘锦、海南三亚和陵水)条件下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同。在辽宁盘锦水稻生长发育时段具有长日照(15 h)和高温(25℃)条件,不育系表现不育,通过配组恢复系,可以组配两系杂交水稻。而不育系在海南三亚和陵水冬季短日照(11-12 h)和较低温度(22-23℃)条件下能进行自我繁殖。4.粳型两系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杂种F1群体的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千粒重具有中亲优势,穗粒数具有高亲优势,结实率具有中亲优势。因此,杂种F1在单株产量上表现杂种优势较强。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的杂种优势存在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千粒重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不显着。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分析表明,在杂种F1群体中检测到关于产量和相关性状的QTLsl6个,其中5个QILs在RIL和F1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5个QTLs在产量杂种优势表现为加性效应。66.75%的QTLs位点没有在RIL检测到,表现为显性效应。第1染色体RM259-RM449聚集了9个产量杂种优势相关QTLs,该区间内基因位点可能是形成产量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据此认为现阶段北方粳型两系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是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为辅。5.利用程氏指数法及分子标记法的偏粳系数在群体籼粳分类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亲本籼粳成分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本RIL程氏指数与F1单株产量及其杂种优势相关不显着。RIL的偏粳系数与单株产量及其杂种优势存在二次曲线关系,达极显着和显着相关水平。F1单株产量在偏粳系数0.55-0.70区间内出现高峰区,杂种优势在偏粳系数0.50-0.65区间内出现高峰区。说明就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B028S(Chi:20.5, Dj:0.875)而言,当父本偏粳系数为0.55-0.65时有形成较高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潜力。Chrl和Chr12的籼粳成分与F1产量及杂种优势关系密切。双亲的遗传距离与F1产量和相关性状及杂种优势没有明显的关系。

肖辉海,郝小花,王云,王文龙,程新奇,赵东海[5](2014)在《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异交结实期籽粒充实的生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异交结实期籽粒形成的生理特性,以籼型常规水稻9311作父本,分别与长穗颈温能核不育水稻长选3S(母本)和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母本)杂交,比较研究异交结实期长选3S与对照培矮64S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和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在籽粒灌浆过程中,长选3S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和ADPG-PPase、SSS、SBE、GS及GOGAT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培矮64S的基本一致,就整个灌浆期而言,长选3S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GS、GOGAT活性均与培矮64S、CS差异不显着,而SBE酶活性则显着高。说明,长选3S改良了培矮64S的包颈,但籽粒充实生理保持了培矮64S原有特性。

吴亚先[6](2014)在《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不育基因的分子遗传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使杂交水稻由“三系法”转变为“两系法”成为了可能,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从农垦58S衍生出了多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于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离模式、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以及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分子定位与克隆研究皆已取得了很大进展。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成功克隆出了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农垦58S的光敏雄性不育是由第12号染色体上一个长1236bp的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的,名为LDMAR (long-day-specific male-fertility-associated RNA)。农垦58S的LDMAR上的一个G→C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改变了LDMAR的二级结构,导致LDMAR的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升高,降低了长日照条件下LDMAR的转录水平,从而使花粉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过早发生,结果导致光敏雄性不育(PSMS)的产生。本文以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长选3S、1103S、培矮64S、W6154S、广占63S和它们的杂交后代为材料,通过人工控制光温条件,对农垦58S不育基因的育性分离的分子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农垦58S和7001S育性感光,W6154S、广占63S、长选3S、1103S、培矮64S育性感温。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F1(包括农垦58S/W6154S、农垦58S/广占63S、农垦58S/1103S、长选3S/7001S、W6154S/广占63S和PA64S/广占63S)花粉育性受光温共同影响,在长日高温条件下皆为不育,说明他们的不育基因等位。在长日高温,农垦58S/W6154S.农垦58S/广占63S以及长选3S/7001S的F2分离群体植株花粉育性皆表现为不育;在短日高温条件下,农垦58S/W6154S和农垦58S/广占63S F2分离群体可育株与不育株之比接近1:1,长选3S/7001S F2分离群体植株花粉育性全表现为可育;在短日低温条件下,农垦58S/W6154S和农垦58S/广占63S的F2分离群体植株花粉育性全表现为可育。2.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的基因型检测显示:7001S、长选3S、1103S和培矮64S的基因型与农垦58S相同,发生了G→C的SNP;而W6154S和广占63S的基因型与农垦58S不同,该碱基位点为G。由此可推断,LDMAR上G→C的突变并不是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唯一调控因子。在短日高温条件下,农垦58S/W6154S、农垦58S/广占63S及长选3S/7001SF2分离群体可育株为C基因型而不育株为G基因型。由此推测,C基因型植株育性由日长决定,G基因型植株育性由温度决定。3.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亲本及杂交F1(除W6154S/广占63S及广占63S/W6154S外)在不同光温处理条件下,其花粉育性皆与幼穗花药中pms3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由此推测,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长选3S、1103S、培矮64S、W6154S和广占63S的花粉育性是由LDMAR调控的,在长日高温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LDMAR转录而导致花粉不育。但W6154S/广占63S和广占63S/W6154S杂交F1幼穗花药中pmms3的表达量并未呈现与其花粉育性的正相关性,说明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调控分子机理是复杂的,非单因子调控。

肖辉海,郝小花,王云,王文龙,程新奇,赵东海[7](2014)在《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的生理特点,以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及其亲本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为材料,采用冷水灌溉繁殖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自交结实期剑叶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灌浆结实过程中,长选3S和培矮64S剑叶叶绿素含量均随灌浆进程逐渐下降,剑叶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程先升后降,呈单峰曲线变化,但两者达到峰值的时间及在同一时期的酶活性大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存在差异。就整个灌浆结实期而言,长选3S剑叶中GPT、GOT、SS及SPS等酶平均活性比培矮64S的分别高20.88%、16.32%、3.96%、3.1%,可溶性蛋白质、蔗糖、叶绿素及可溶性糖等平均含量比培矮64S的分别高13.24%、2.60%、0.80%、0.66%,由本试验结果可推断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在自交结实期剑叶的碳、氮代谢能力比培矮64S的稍强。

圣忠华[8](2013)在《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株1S是当前我国广泛用于两系法杂交早稻组合配制的低不育起点温度高配合力的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以株1S为材料,对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不育性状的经典遗传学、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进行了研究。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突变体来源于日本晴经EMS诱变。该突变体苗期低于28℃条件下表现白条纹叶,随着发育的进行以及温度的升高,其白条纹叶逐渐转变为与野生型日本晴几乎无差异的绿叶。本试验对中1W温敏白条纹叶的农艺性状、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白条纹叶基因的遗传规律、精细定位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花粉败育细胞学观察表明,株1S花粉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早期,一直持续至花粉成熟期,由于绒毡层细胞解体迟缓,不能提供其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导致花粉败育。株1S花粉败育花药壁亚显微结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研究结果。2育性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株1S不育基因与安农S-1,福龙S的不育基因部分等位;与C815S,培矮64S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完全不等位。株1S温敏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不育基因精细定位结果表明,株1S不育基因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上,定位于In-Del标记In101与In91之间的30.2Kb的区域内。该基因暂命名为tms9。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该30.2Kb的区域内存在7个候选基因(ORF),根据各候选基因在株1S可育和不育条件下的表达以及各候选基因测序,最终第6个候选基因(LOCOs02g12290)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株1S不育目标基因,进一步的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实验正在进行。5中1W温敏白条纹叶除株高显着低于野生型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6中1W温敏白条纹叶田间条件下四叶期、分蘖期、孕穗期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抽穗期及以后则与野生型差异不显着。7中1W温敏白条纹叶白色部分叶绿体数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叶绿体结构异常,具体表现为内囊体数目较少,基粒片层排列疏松不连续,嗜锇小体较多,淀粉体较少。叶片转绿后,叶绿体结构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8遗传分析表明:中1W温敏白条纹叶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9染色体端粒附近SSR标记RM23742和RM23759之间约486.5Kb的区域内,该区域内含有5个BAC克隆子,该基因暂命名为wsl1。

肖辉海,郝小花,王文龙[9](2011)在《温度对温敏核不育水稻eui突变体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文中提出以培矮64S为对照,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温度处理方法研究了温度对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eui突变体(双低培eS)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培eS穗颈伸出度与抽穗前12-17天(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的日均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在温度敏感期分别进行人工温度处理,在18-26°C条件下穗颈伸出度为正值且不包颈;在28°C条件下出现包颈现象。在可育温度(20°C)和不育温度(24°C)条件下,双低培eS最上节间中GA1、IAA和ZR含量极显着地高于培矮64S,而ABA含量则显着低于培矮64S,最上节间中最内层薄壁细胞数目分别比培矮64S多1177和823个,细胞平均长度分别比培矮64S长23.2和16.7μm。温敏核不育水稻eui突变体最上节间伸长是由于节间最内层薄壁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长度增加双重作用所致,其中以细胞伸长为主,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最上节间最内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变短。eui基因还可能通过调节激素间的平衡来控制温敏核不育水稻eui突变体最上节间的伸长生长。

肖辉海,王文龙,郝小花[10](2010)在《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制种时GA3的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制种时GA3的用量。[方法]以长选3S及其亲本培矮64S为材料,在制种田对长选3S和培矮64S进行GA3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长选3S在制种中喷施GA3以抽穗10%时为最佳时期,用量为90 g/hm2,分2次喷。在喷施90 g/hm2的条件下,长选3S的穗颈伸出度达到+1.78 cm,柱头外露率达到96.87%,比培矮64S高21.46个百分点;异交结实率达到36.44%,比培矮64S高16.33个百分点;长选3S/9311制种的理论产量达到2 931.90 kg/hm2,比培矮64S/9311增产1 259.40kg/hm2。[结论]长选3S比培矮64S对GA3更为敏感,可大大减少制种中GA3的用量。

二、长穗颈双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穗颈双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培矮64S’与其eui突变体‘长选3S’穗颈节间蛋白质组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1.2 温度处理和取样
    1.3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
        1.3.1 总蛋白质的提取
        1.3.2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
        1.3.3 染色和图像分析
        1.3.4 差异蛋白质点的原位酶解
        1.3.5 MALDI-TOF/TOF-MS分析
        1.3.6 数据库检索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可育温度条件下‘长选3S’与‘培矮64S’性状比较
    2.2 穗颈节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2.3 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
    2.4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 讨 论
    3.1 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
    3.2 氨基酸代谢
    3.3 细胞壁重建
    3.4 细胞解毒
    3.5 基因表达调控
    3.6 细胞骨架

(2)双元表达三系不育系双兴A和双九A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1.1 总体思路
    1.2 亲本来源
    1.3 选育经过
        1.3.1 双兴A的选育
        1.3.2 双九A的选育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特性
    2.2 育性和开花习性
    2.3 农艺性状
    2.4 包颈情况与对“九二○”的反应
    2.5 稻米品质和抗性
    2.6 配组表现
3 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4 技术创新和优势
    4.1 聚合了eui基因和白化叶色性状标记基因
    4.2 减少“九二○”使用量, 降低成本, 减少污染, 提高种子质量
    4.3 多重去杂, 快速鉴定杂交种子纯度

(3)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F1代育性及UbL40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
        1.1.1 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研究
        1.1.2 三系法配套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1.3 两系法配套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2 两系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与研究
        1.2.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研究
        1.2.2 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研究
        1.2.3 温敏核不育水稻临界不育温度及不育分子机制研究
        1.2.3.1 温敏核不育水稻临界不育温度研究进展
        1.2.3.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1.2.3.3 温敏核不育基因分子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温度处理
        2.2.2 育性鉴定
        2.2.3 水稻花药RNA的提取
        2.2.4 RNA的反转录反应
        2.2.5 Real-time 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温敏核不育系亲本临界不育温度比较
    3.2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1 株 1S与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育性分析
        3.2.2 临界不育温度较低不育系与准S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3 临界不育温度较低与高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4 临界不育温度较高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5 临界不育温度较高不育系与安农S-1 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223.2.6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正反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3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3.1 RNA质量检测
        3.3.2 cDNA质量检测
        3.3.3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25
        3.3.4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2基因表达差异分析26
        3.3.5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4基因表达差异分析27
4 结论
5 讨论
    5.1 温敏不育系育性与UbL40基因的关系
    5.2 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性状遗传
    5.3 温敏不育系的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及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研究
        1.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发现和划分
        1.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研究
        1.1.3 不育临界温度漂移现象及其机理研究
        1.1.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1.1.5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
    1.2 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1.2.1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现象
        1.2.2 杂种优势的表现
        1.2.3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1.3 水稻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
        1.3.1 水稻籼粳分类及成分鉴定
        1.3.2 水稻籼粳成分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第二章 叶枕距标记法研究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低温条件下不育系育性表现
        2.2.2 低温对不同剑叶叶枕距标记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2.2.3 低温条件下不同穗位不育性表现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叶枕距标记法的应用
        2.3.2 北方两系不育系的鉴定方法的探讨
第三章 温光条件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温度对不育系的影响
        3.1.3 光照时长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3.1.4 光温组合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不育系的影响
        3.2.2 光照时长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3.2.3 光温组合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不同低温对不育系的影响
        3.3.2 不同低温时长对不育系的影响
        3.3.3 光照时长及光温组合对不育系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生态区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盘锦生态区气候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4.2.2 三亚生态区气候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4.2.3 陵水生态区气候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粳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田间布局
        5.1.2 田间调查及考种
        5.1.3 杂种优势数据分析
        5.1.4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种F_1群体和亲本及CK的性状比较
        5.2.2 杂种F_1群体的杂种优势的分析
        5.2.3 F_1杂种优势的QTL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杂种F_1群体杂种优势的表现
        5.3.2 粳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分析
第六章 重组自交系的籼粳成分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6.1.2 程氏指数法分析亲本籼粳成分
        6.1.3 SSR分子标记分析亲本籼粳成分及遗传距离
    6.2 结果与分析
        6.2.1 RIL和GB028S的的籼粳表现
        6.2.2 RIL的籼粳成分及亲本间遗传距离与F_1性状及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6.2.3 RIL染色体偏粳分布与F_1产量和部分性状及杂种优势相关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6.3.1 亲本的籼粳成分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6.3.2 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缩略词说明表

(5)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异交结实期籽粒充实的生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材料的栽培设计与取样
        1.2.2 灌浆结实期籽粒生理指标测定
        1.2.2. 1 淀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2.2. 2 ADPG-PPase、SSS、SBE活性的测定
        1.2.2. 3 GS、GOGAT活性的测定
        1.2.3 考种
        1.2.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结实期籽粒直链、支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变化
    2.2 灌浆结实期籽粒ADPG-PPase、SSS及SBE活性变化
    2.3 灌浆结实期籽粒GS、GOGAT活性变化
3 讨论

(6)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不育基因的分子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研究和生产应用
        1.1.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研究
        1.1.2 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研究
        1.1.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衍生关系
    1.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1.3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分子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及耗材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方法
        2.3.1 农垦58S及其衍生的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基因型鉴定
        2.3.2 农垦58S及其衍生的不育系和杂种后代不同光温处理及育性鉴定
        2.3.3 农垦58S、及其衍生的不育系和杂种后代不同光温处理pms表达量的Real-time qPCR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种后代pms3的基因型分析
    3.2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分析
        3.2.1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W6154S及其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分析
        3.2.2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广占63S及其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分析
        3.2.3 不同光温条件下长选3S、7001S及其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分析
        3.2.4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1103S及其杂种F_1的花粉育性分析
        3.2.5 不同光温条件下W6154S、广占63S及其杂种F_1的花粉育性分析
        3.2.6 不同光温条件下PA64S、广占63S及其杂种F_1的花粉育性分析
    3.3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及其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杂种F_1 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1 RNA质量检测
        3.3.2 cDNA质量检测及qPCR条件反应条件的确定
        3.3.3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W6154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4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广占63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5 不同光温条件下农垦58S、1103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6 不同光温条件下长选3S、7001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7 不同光温条件下PA64S、广占63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3.3.8 不同光温条件下W6154S、广占63S及其杂交F_1的pms3基因表达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 2 试验方法
        1.2.1不育系冷灌繁殖设计与取样
        1.2.2生理指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GOT、GPT活性变化
    2. 2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SPS、SS活性变化
    2. 3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变化
    2. 4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3 讨论

(8)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1.1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发现
        1.2 农垦58S不育基因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1.3 安农S-1不育基因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1.4 多个不育基因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1.5 其它自然变异来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进展
    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遗传及不育分子机理研究
        3.1 不同来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3.1.1 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3.1.2 安农S-1及其衍生不育系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3.1.3 其他来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3.2 不同来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
        3.2.1 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定位与克隆
        3.2.2 安农S-1及其衍生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定位
        3.2.3 其他来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
        3.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4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1.3.2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系花药石蜡切片制作
        1.3.3 水稻株1S花药超薄切片的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1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2.2 水稻株1S花粉败育的花药壁亚显微结构观察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株1S温敏核不育遗传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等位性验证
        1.2.2 亲本及F_2群体育性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等位性验证
        2.2 亲本及3个F_2群体育性鉴定
        2.3 F_2群体育性分离规律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株1 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F_2群体育性鉴定方法
        1.2.2 DNA提取方法
        1.2.3 PCR反应体系的配制
        1.2.4 PCR扩增程序
        1.2.5 电泳程序
        1.2.6 银染过程
        1.2.7 SSR标记亲本多态性筛选
        1.2.8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初步定位方法
        1.2.9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1.2.10 基因的表达分析
        1.2.1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候选基因的确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2.2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2.3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tms9候选基因的确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精细定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水稻中1W农艺性状考察
        1.2.2 水稻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1.2.3 水稻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观察方法
        1.2.4 基因组DNA提取和基因型分析
        1.2.5 SSR标记亲本多态性筛选
        1.2.6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方法
        1.2.7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体的农艺性状考察
        2.2 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分析
        2.3 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观察
        2.4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遗传分析
        2.5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
    1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
        1.1 株1S花粉败育细胞学观察
        1.2 株1S育性经典遗传分析
        1.3 株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2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精细定位
        2.1 水稻中1W农艺性状分析
        2.2 水稻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
        2.3 水稻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
        2.4 水稻中1W叶色基因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9)温度对温敏核不育水稻eui突变体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自然条件下温度记录与穗颈伸出度的测定
        1.2.2 人控温度处理
        1.2.3 抽穗期最上节间的激素测定
        1.2.4 最上节间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自然条件下穗颈伸出度与抽穗前后日均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2.2 敏感期不同温度处理对双低培e S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
    2.3 敏感期24°C条件下不同时段处理对双低培e S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
    2.4 敏感期24°C条件下双低培e S最上节间伸长的动态变化
    2.5 敏感期温度处理对双低培e S最上节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6 敏感期温度处理对双低培e S最上节间薄壁细胞数目和长度的影响
    2.7 讨论

四、长穗颈双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培矮64S’与其eui突变体‘长选3S’穗颈节间蛋白质组差异分析[J]. 肖辉海,郝小花. 西北植物学报, 2020(06)
  • [2]双元表达三系不育系双兴A和双九A的选育[J]. 张红林,张璞,刘海平,钟晓英,汪雨萍,欧阳春荣,张家健,谢芳腾,章萍,邹志华,李德悦,张瑞祥. 杂交水稻, 2019(03)
  • [3]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F1代育性及UbL40基因表达研究[D]. 顾华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及杂种优势的研究[D]. 于亚辉.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8)
  • [5]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异交结实期籽粒充实的生理[J]. 肖辉海,郝小花,王云,王文龙,程新奇,赵东海. 江苏农业学报, 2014(03)
  • [6]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不育基因的分子遗传规律研究[D]. 吴亚先.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7]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自交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研究[J]. 肖辉海,郝小花,王云,王文龙,程新奇,赵东海.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2)
  • [8]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D]. 圣忠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温度对温敏核不育水稻eui突变体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J]. 肖辉海,郝小花,王文龙. 植物学报, 2011(02)
  • [10]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制种时GA3的用量研究[J]. 肖辉海,王文龙,郝小花.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标签:;  ;  ;  ;  

长穗颈双低温敏感基因不育水稻的选育(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