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邓靖丰[1](2021)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中学生的偶像除了传统的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外,网红也成了最受他们追捧的对象之一,直播打赏也成了一种新的追星方式。中学生偶像崇拜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是社会、文化、学校和家庭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少学者都表示,对偶像的痴迷和崇拜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有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本研究将考察当前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特征,根据数据来比较三个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不同,探索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彭文波等人修订的《偶像崇拜量表中文修订版(CAS-R)》,王才康等人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在成都十二中、川大附中西区学校、眉山中学和苏辙中学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较为普遍,并表现出女多男少的特征,在偶像类型上以文体明星为主,还出现了崇拜虚拟人物这一新时代特征,在各维度检出率上,随着偶像崇拜卷入程度的加深而呈现阶梯形降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较良好,但在焦虑、学业压力感、强迫和情绪波动性上表现出了轻微症状。2.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偶像崇拜的情感投射维度和关系幻想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在自我效能感也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在心理健康方面,除了心理不平衡和适应性不良之外,在总分和其他因子上表现出了显着差异。3.处在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和完全认同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明显不同,表现为初一最低,初三最高。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一显着低于初三、高一和高三。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表现出了显着差异,高三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年级。4.偶像类型因素在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没有显着差异。5.有无偶像在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上表现出了显着差异,没有偶像的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着高于有偶像的中学生。6.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显着负相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着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显着正相关。7.偶像崇拜和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都表现出了显着的预测作用。8.自我效能感是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奚艳香[2](2021)在《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问题更加严重,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顺利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众多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社会支持是其中影响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获得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一般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而社会支持对个体具有显着的增益性功能,如提升积极思维、积极情绪等。希望是个体一种未来取向的积极思维,涉及目的、意义、情绪、行为等成分。获得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同样也可能会影响其希望思维。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和教育对策,以期对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本文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希望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扶绥县、隆林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村初中从七年级到九年级1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到有效问卷1136份,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比较研究,发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农村初中生希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负相关、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负相关。3.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和希望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正确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1.加大及多渠道社会支持,有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2.教育者应该积极的关注学生的希望水平,给予必要的心理促进与干预。在对存在希望水平过低问题的学生咨询时,可以修正学生的认知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同时强调希望思维的重要性。

李家梁[3](2021)在《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欺凌问题是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不仅受到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研究。保护者作为校园欺凌发生时唯一的积极角色,其行为对改变欺凌事件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探究保护者行为的心理因素,有助于为今后针对性培养保护者角色以及降低校园欺凌危害打好基础。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10名中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影响保护者行为倾向和心理安全氛围的因子,使用《校园欺凌角色问卷》《一般效能感问卷》和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和对青海省西宁市10所中学的15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各项拟合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有效问卷使用。(2)自编《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各项拟合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有效问卷使用。(3)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保护者角色占比重最高,达47.2%,欺凌者、被欺凌者角色占比分别为6.6%、7.6%。发生校园欺凌场所的前三位是学校周围、卫生间和教室,分别占比为36.6%、21.7%和16.8%。(4)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总体良好。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5)西宁市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总体良好。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6)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在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心理安全氛围总分、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个体认知可以正向预测保护者行为倾向。(7)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保护者行为倾向产生影响。

曹博涵[4](2021)在《贫困中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战顺利收官,然而物质上脱贫并不意味着“心理”上脱贫,尤其是对贫困群体子女而言,维护和培育他们的健康和积极心理状态是教育之所以能够发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用的有力彰显。同时,相关研究证实中学生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关注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与外界环境达成的平衡状态,是由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据此,本研究择取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变量,社会支持作为环境变量,探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扶志”贫困中学生群体提供有益的借鉴。因此本研究依据我国教育部等六大部门制定的文件《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依据和基本原则》,结合江西省在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以江西省某初中选取265名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资本量表》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获取有效问卷共计2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79%。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5.0和Process插件模型4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贫困中学生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差异不显着;贫困中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不显着;2.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不显着;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韧性因子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因子得分及总分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不显着;3.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偏执,焦虑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余各项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差异不显着;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不平衡因子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余各项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不显着;4.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呈显着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心理资本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均呈显着的负相关;其中社会支持维度中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较大,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力较大。5.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的影响贫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李承澄[5](2021)在《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屡屡发生,据统计我国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情绪问题作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中学生所受到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成员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会由于自身及家庭所受到的压力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而家庭抗逆力作为家庭成员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能够对中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根据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理论,个体可采取正面应对解决问题、缓解情绪、积极寻求更多的支持等方式来应对压力与困境,从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在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八所学校的649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家庭抗逆力、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和情绪水平均处在中等以上;(2)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正向的影响,对其消极情绪有负向的影响;(3)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分别在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有显着正向作用,同时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对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显着正向作用,对中学生消极情绪有显着负向作用。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究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能够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服务视角,从提高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缓解中学生情绪、给予家庭更多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进而提高中学生家庭的抗逆力,激发中学生更多的正向积极情绪,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焦国芳[6](2021)在《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国家决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圆满的胜利,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国家的政策资助下,贫困中学生群体也实现了物质脱贫,然而物质脱贫并不意味着“心理”脱贫,对贫困群体子女而言,维护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发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用的有力彰显。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证实中学生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关注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与外界环境达成的平衡状态,也是个体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据此,本研究选取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变量,家庭教养方式作为环境变量,探究内外因素对贫困中学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扶志”贫困中学生群体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K中学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采用了《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以及《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进行施测,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89.7%。对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6.0和Process插件模型4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男生与女生在韧性维度上差异显着,其余维度无显着差异;不同年级上差异不显着。2.贫困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的积极教养方式均值最高,其次是过度保护。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在性别和年级维度上差异不显着。3.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总均值为2分,表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轻度问题。男生与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情绪不稳定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分上有显着差异;不同年级在偏执、人际、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及心理健康三个变量之间两两均显着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能显着预测心理健康,心理资本能显着预测心理健康。5.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家庭教养方式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基于结果,研究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通过干预等多种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的心理资本;同时,倡导父母以积极教养方式为主,以提升贫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最终为教育扶贫的实施夯实心理基础,充分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从而实现扶贫以扶志的目的。

刘美娟[7](2020)在《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父亲在位是指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即父亲对孩子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位,会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情绪、人格、性别角色、攻击行为、心理发展等造成负面的影响。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迈向成熟的成长阶段,如果出现父亲缺位,很大可能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出现问题,如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网络成瘾等。已有研究中有父亲在位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有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也有心理健康状况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但对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三者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初中生父亲在位的基本情况,并对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贺州市某中学的536名学生作为被试,以SPSS 21.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进行本次研究,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初中生父亲在位与网络成瘾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父亲在位对网络成瘾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在位水平越高,越不容易网络成瘾。(3)父亲在位与心理健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越是有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心理健康水平越好。(4)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越不容易网络成瘾。(5)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两两显着相关,心理健康在父亲在位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初中生父亲在位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网络成瘾。结论:初中生父亲在位与心理健康显着正相关,与网络成瘾显着负相关,初中生父亲在位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心理健康在父亲在位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武子侥[8](2020)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文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被国人所熟知后,逐渐彰显出它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相对应的教学资源供给并没有与其达到一致。这使得不少有着一定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错过了最佳的纠正和补救时机,造成终生的遗憾。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强调了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性。那么健康心理该如何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进行?笔者通过查找资料以及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个学科的渗透教学达到目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但是对于如何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策略,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很少有明确的研究结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科教学渗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盘锦市某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其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焦虑等多个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其他学科和生物学科特点,确立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的渗透策略后,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完成后,以心理健康状况、成绩为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检验实践效果。后测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在实践前后出现了显着差异,学生原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得到改善。同时对于实践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无明显差异。综合各方面得出结论:初中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成绩,作用不明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渗透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措施这一部分做出实践说明,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探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同时,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对象有限,实际应用案例开发较少,仍需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实践。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家庆[10](2020)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积极指标的再构建及适用性初探》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综合活力取代常用的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指标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模型数据进行追踪以评价模型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社会与情绪健康量表-中学版(SEHS-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学生卷(DSCS-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对湖南766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1)综合活力指标能够显着预测学生主观幸福感;相比主观幸福感指标,综合活力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更强的预测力;以新的心理积极品质指标——社会情绪健康综合活力和抑郁-焦虑-压力症状构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各项指标良好,优于单因子模型和以主观幸福感为积极指标的双因子模型。(2)四分人群的比例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完全心理健康人群最多,有症状但满足者所占比例最少。追踪结果显示:完全健康组人群稳定性最高,易感组和疾患组保持了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有症状但满足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不稳定。(3)在积极指标得分上:完全健康者>易感者>疾患者,与有症状但满足者无显着差异;有症状但满足者>易感者>疾患者。在消极指标得分上:完全健康者<易感者<有症状但满足者,有症状但满足者与疾患者差异不显着。在校园氛围得分上:完全健康者>易感者>疾患者,与有症状但满足者无显着差异。在学业成绩上:完全健康者>易感者>疾患者,与有症状但满足者无显着差异。在主观幸福感得分上:完全健康者>易感者和有症状但满足者>疾患者,易感者和有症状但满足者无显着差异。(4)学生感知的校园氛围各因素均能够正向预测不变组、变好组、变差组的综合活力水平。其中校园安全的感知能够对变差组和变好组的综合活力水平产生显着的正向预测力;学生感知的校园欺负状况能够正向预测学生心理疾病症状的水平。结论:(1)以综合活力为积极指标建立的中学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具有可行性。(2)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的四分法能够有效鉴别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人群,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关注以往被忽视的边缘风险人群,为完善校园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展开提供宝贵经验。(3)四类人群的转化化情况受到校园氛围的影响。校园安全水平和校园欺凌状况对中学生健康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偶像崇拜
        2.1.1 偶像崇拜的概念
        2.1.2 偶像崇拜的原因
        2.1.3 偶像崇拜模型
    2.2 自我效能感
        2.2.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2.3 心理健康
        2.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2.3.3 心理健康的测量
    2.4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4.1 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
        2.4.2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
        2.4.3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
    2.5 已有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
        2.5.1 已有研究不足
        2.5.2 问题提出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现实意义
4 研究设计和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5 研究结果
    5.1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统计
        5.1.1 偶像崇拜描述统计
        5.1.2 自我效能感描述统计
        5.1.3 心理健康水平描述统计
    5.2 偶像崇拜在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5.2.1 偶像崇拜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5.2.2 偶像崇拜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5.2.3 偶像崇拜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5.3 自我效能感在有无偶像、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5.3.1 自我效能感在有无偶像上的差异比较
        5.3.2 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5.3.3 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5.3.4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5.4 心理健康水平在有无偶像、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5.4.1 心理健康水平在有无偶像上的差异比较
        5.4.2 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5.4.3 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5.4.4 心理健康水平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5.5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5.5.1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5.5.2 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5.5.3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5.6 心理健康对偶像崇拜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6.1 心理健康对偶像崇拜的回归分析
        5.6.2 心理健康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7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6 讨论
    6.1 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
        6.1.1 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
        6.1.2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6.1.3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
    6.2 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6.2.1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6.2.2 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2.3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3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7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教育启示
        7.2.1 教师和家长要理解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协助他们成长
        7.2.2 学校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开展偶像教育
        7.2.3 提高大众媒体的责任感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社会支持研究
        1.1.1 社会支持的内涵
        1.1.2 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
        1.1.3 社会支持的结构和测量
        1.1.4 社会支持的分类
        1.1.5 社会支持的有关研究
    1.2 希望的研究综述
        1.2.1 希望的含义
        1.2.2 希望的理论模型
        1.2.3 希望的测量
        1.2.4 希望的相关研究
    1.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1.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3.2 心理健康的测量
        1.3.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4 社会支持、希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 提出问题
    2.1 以往研究的启示和不足
    2.2 问题提出
3 研究目的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现实意义
    3.3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4.2 研究程序
    4.3 研究工具
        4.3.1 社会支持量表(SSRS)
        4.3.2 希望特质量表
        4.3.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4.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5 研究结果
    5.1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分析
        5.1.1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5.1.2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的差异
        5.1.3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
        5.1.4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在留守情况上的差异
        5.1.5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在独生子女情况上的差异
    5.2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分析
        5.2.1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基本情况
        5.2.2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在性别上的差异
        5.2.3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在年级上的差异
        5.2.4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在留守情况上的差异
        5.2.5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在是否独生子女情况上的差异
    5.3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分析
        5.3.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5.3.2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5.3.3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5.3.4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留守儿童上的差异
        5.3.5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5.4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
        5.4.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5.4.2 希望的中介效应检验
6 总讨论
    6.1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分析
        6.1.1 农村初中生不同性别的社会支持比较
        6.1.2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比较
        6.1.3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比较
        6.1.4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比较
    6.2 农村初中生希望的基本情况分析
        6.2.1 农村初中生不同性别的希望比较
        6.2.2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希望比较
        6.2.3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希望比较
        6.2.4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希望比较
    6.3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分析
        6.3.1 农村初中生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比较
        6.3.2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6.3.3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
        6.3.4 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比较
    6.4 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7 结论
8 研究总结
    8.1 建议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本理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
        (二)保护者角色的相关研究
        (三)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
        (二)保护者角色的相关研究
        (三)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
        (四)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理论
        (二)旁观者干预理论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工具
        (一)《欺凌角色行为量表》
        (二)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
        (三)自编《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
        (四)《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第四章 保护者行为倾向、心理安全氛围问卷的编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二)保护者
        (三)心理安全氛围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编制
        (一)研究目的
        (二)初测问卷编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结果
        (五)研究结论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编制
        (一)研究目的
        (二)初测问卷编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结果
        (五)研究结论
第五章 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
        (一)中学生校园欺凌角色比例状况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发生场所
        (三)保护者角色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二、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总体情况
        (二)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性别上的差异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四)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
        (五)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六)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三、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总体情况
        (二)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
        (三)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四)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
        (五)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六)保护者行为倾向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四、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关系
        (一)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相关关系
        (二)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三)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倾向的方差分析
        (四)人口学变量、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方差分析
    五、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一)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氛围、保护者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分析
        (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效应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二、中学生保护者角色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三、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分析
        (一)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分析
        (二)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四)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分析
    四、西宁市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分析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二)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三)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五、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分析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关系分析
        (二)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三)人口学变量、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方差分析
    六、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4)贫困中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贫困生界定
    2.2 心理健康
        2.2.1 心理健康概念
        2.2.2 心理健康标准
        2.2.3 心理健康测量
        2.2.4 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2.3 社会支持
        2.3.1 社会支持概念
        2.3.2 社会支持测量
        2.3.3 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2.4 心理资本
        2.4.1 心理资本概念
        2.4.2 心理资本的测量
        2.4.3 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3.1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3.2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
        3.3.3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3.4 研究程序
    3.5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4.1.1 心理健康状况
        4.1.2 心理资本状况
        4.1.3 社会支持状况
    4.2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4.2.1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4.2.2 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4.2.3 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4.3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4 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5 讨论
    5.1 社会支持性别差异分析
    5.2 社会支持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5.3 心理资本性别差异
    5.4 心理资本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5.5 心理健康性别差异
    5.6 心理健康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5.7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6 结论
7 对策建议
    7.1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7.2 增设家校心健体系维护心理健康发展
    7.3 奋斗不息强身健体提高学生心理资本
8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5)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相关研究
        1.中学生的特点和相关研究
        2.积极与消极情绪
        3.中学生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二)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1.家庭抗逆力的概念界定
        2.家庭抗逆力的相关研究
        3.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直接影响
    (三)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2.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3.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四)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1.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
        2.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3.情绪智力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五)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1.家庭支持的概念界定
        2.家庭支持的相关研究
        3.家庭支持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六)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1.家庭抗逆力
        2.一般自我效能感
        3.情绪智力
        4.领悟社会支持
        5.积极和消极情绪
        6.控制变量
    (四)数据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二)研究变量的相关矩阵
    (三)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其情绪的假设检验
        1.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积极情绪的直接作用
        2.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消极情绪的直接作用
        3.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4.情绪智力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5.家庭支持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五、讨论与建议
    (一)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直接作用分析
    (二)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三)对策与建议
        1.社工搭建家庭互助合作平台,提供多系统服务
        2.多途径引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3.多方合力重视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4.完善中学生家庭支持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
        1.1.1 心理健康概述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4 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1.2 心理资本
        1.2.1 心理资本概况
        1.2.2 心理资本维度及测量
        1.2.3 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1.3 家庭教养方式
        1.3.1 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结构与测量
        1.3.3 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2.2 心理资本量表
        3.2.3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4.2.1 心理资本状况
        4.2.2 家庭教养方式状况
        4.2.3 心理健康状况
    4.3 心理资本人口学差异分析
        4.3.1 心理资本性别差异
        4.3.2 心理资本年级差异
    4.4 家庭教养方式人口学差异分析
        4.4.1 家庭教养方式性别差异
        4.4.2 家庭教养方式年级差异
    4.5 心理健康人口学差异分析
        4.5.1 心理健康性别差异
        4.5.2 心理健康年级差异
    4.6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4.6.1 心理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4.6.2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4.6.3 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4.7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7.1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4.7.2 心理资本、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7.3 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8 心理资本在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5.1.1 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5.1.2 家庭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
        5.1.3 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5.2 心理资本人口学差异分析
    5.3 家庭教养方式人口学差异分析
    5.4 心理健康人口学差异分析
    5.5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5.1 心理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5.5.2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5.5.3 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5.6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6.1 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5.6.2 心理资本、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6.3 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7 心理资本在贫困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中介作用分析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倡导积极教养方式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7.2 健全学生心理品质培育学生心理资本
    7.3 增设家校心健体系维护心理健康持续发展
8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基本信息问卷》
附录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附录3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附录4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父亲在位
        1.1.1 父亲在位的概念
        1.1.2 父亲在位的测量
        1.1.3 父亲在位的相关研究
    1.2 网络成瘾
        1.2.1 网络成瘾的概念
        1.2.2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测量
        1.2.3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1.3 中学生心理状况
        1.3.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1.3.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
        1.3.3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
    1.4 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1.4.1 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4.2 父亲在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1.4.3 父亲在位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
        1.4.4 初中生心理健康在父亲在位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2 问题的提出
    2.1 问题的提出
    2.2 本研究的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现实意义
    2.3 研究目的
3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3.1.1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1.2 《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
        3.1.3 《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3 研究对象
4 研究结果
    4.1 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网络成瘾、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分析
        4.1.1 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网络成瘾、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
        4.1.2 初中生网络成瘾总分分布情况分析
    4.2 初中生父亲在位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别
        4.2.1 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在性别上的不同点分析
        4.2.2 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
        4.2.3 初中生父亲在位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分析
    4.3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分析
        4.3.2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分析
        4.3.3 初中生网络成瘾对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4.4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4.4.1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4.4.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4.4.3 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分析
    4.5 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5.1 初中生父亲在位和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4.5.2 初中生父亲在位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5.3 初中生心理健康和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4.5.4 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6 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6.1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4.6.2 初中生父亲在位和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6.3 初中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回归分析
    4.7 初中生心理健康在父亲在位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分析讨论
    5.2 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变量分析讨论
        5.2.1 初中生父亲在位的人口学变量分析讨论
        5.2.2 初中生网络成瘾人口变量差异分析讨论
        5.2.3 初中生心理健康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讨论
    5.3 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讨论
        5.3.1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分析讨论
        5.3.2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讨论
        5.3.3 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讨论
    5.4 心理健康在初中生父亲在位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1.2.2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2.3 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2.4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2.5 目前对此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设计、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健康
        2.1.2 心理健康
        2.1.3 心理健康的标准
        2.1.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1.5 心理健康教育
        2.1.6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7 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积极心理学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2.4 教育哲学
        2.2.5 初中新课程标准
3 教学实践
    3.1 教学实践前提
        3.1.1 实践背景
        3.1.2 实践目的
    3.2 教学实践思路
    3.3 教学实践实施过程
        3.3.1 实践前心理健康测试
        3.3.2 教学实践实施方法
        3.3.3 实践后心理健康测试
    3.4 教学实践前后的结果分析
        3.4.1 实践前后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3.4.2 实践前后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4.2.1 创新之处
        4.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积极指标的再构建及适用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
        1.1.1 双因子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1.1.2 双因子模型的基本观点
        1.1.3 双因子模型的贡献
    1.2 双因子模型积极指标的潜在问题
        1.2.1 积极指标的内容确定问题
        1.2.2 主观幸福感的内部矛盾问题
        1.2.3 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的混乱
        1.2.4 主观幸福感的适用问题
        1.2.5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问题
        1.2.6 积极指标的相关研究
    1.3 综合活力
        1.3.1 综合活力的定义
        1.3.2 综合活力的提出与发展
        1.3.3 综合活力的理论模型
        1.3.4 综合活力的研究概况
    1.4 校园氛围
        1.4.1 校园氛围的定义
        1.4.2 校园氛围的相关研究
        1.4.3 校园氛围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2 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2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验证
        4.1.1 双因子模型积极指标比较
        4.1.2 双因子模型结构方程拟合比较
    4.2 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适用性研究
        4.2.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4.2.2 双因子模型四分法结果
        4.2.3 四分法下各组人群的功能特点
        4.2.4 四分法下各组人群的动态性和稳定性
        4.2.5 四分法下各组人群的转化影响因素
5 讨论
    5.1 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的可行性
    5.2 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6 结论
7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邓靖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D]. 奚艳香.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D]. 李家梁.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贫困中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曹博涵. 喀什大学, 2021(07)
  • [5]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D]. 李承澄.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贫困中学生心理资本、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焦国芳. 喀什大学, 2021(07)
  • [7]初中生父亲在位、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刘美娟. 西南大学, 2020(05)
  • [8]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 武子侥.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中学生心理健康双因子模型积极指标的再构建及适用性初探[D]. 刘家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