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总成交量突破10万亿元

去年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总成交量突破10万亿元

一、去年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 总成交金额突破10万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李海静[2](2020)在《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贸易结算+离岸中心”这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正面临一定瓶颈,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尚不足以完全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验表明,货币职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对货币国际化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国际债券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缺乏一个具有一定发展深度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体系,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融资的货币地位就难以确立。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深挖的课题。在此情况下,将人民币国际债券作为金融领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或是一个方向。近年来,金融制度创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高、“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容等发展环境的优化为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虽然学术界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专门聚焦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文献仍然较少;“熊猫债券”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整体来说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类的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拟回答和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影响机理是怎样的?国际债券是否能显着作用货币国际化?第二,现阶段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意义以及影响该市场发展的显着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通过发展这一市场,以更好地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是提出问题。本论文从国际债券、货币国际化、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重点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国际债券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两个机理。一方面明晰了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另一方面为之后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分析问题。包括分析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分析性研究方面,一是通过国际案例对比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全球主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可借鉴经验;二是剖析了“熊猫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SDR债券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障碍,并进一步根据两大机理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证研究方面,先是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论证和检验了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国际债券能够助推货币国际化进程。在确立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后,接下来就是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本论文构建了SVAR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分析,为如何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提供方向。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研究结果显示,汇率波动性、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实力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前三大因素,资本账户开放和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债券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扰动,但贡献率均较低;作为币值稳定性指标之一的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贡献较小。最后是解决问题。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后,基于货币国际化视角,提出了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货币环流机制和国际货币职能两个层面提出了国际债券和货币国际化的理论逻辑关系。经验上,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缺乏理论层面的论证和研究,本文尝试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二是运用计量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国际债券,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而以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三是本论文既有主要货币国际债券发展经验提供的国际范式,又立足中国实际展开定性和实证分析,使得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更具参考意义。

龙红亮[3](2020)在《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债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的债券市场。截止到2019年末,债券托管规模达97.1万亿元。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也不断加速,截止到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持仓国内人民币债券规模达2.27万亿元,持仓占比2.34%。作为直接融资方式之一,债券市场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替代性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整个金融体系开放中的重要环节。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对国内债券市场有何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一,本文研究了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宏观背景。研究了债券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的历程、以及境外投资者在债市对外开放中的影响(包括对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对境内股市和汇市的影响等)。第二,本文研究了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动因。发现利差因素、风险分散因素是促使他们配置人民币债券的主要原因。汇率方面,数据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未对境外投资者投资行为造成显着影响。通过虚拟投资组合的情景分析表明,对冲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国际投资组合,其收益表现和夏普比率更佳。第三,本文从境外投资者微观行为特征,去分析他们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影响。目前境外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利率债和同业存单,而信用债占比很少,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及投资者保护不足;交易活跃度并不高,但投资者结构分布更为均衡。第四,本文研究了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对国内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收益波动率、及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境外投资者的参与,能够显着降低国债的收益率水平,但对收益波动率和流动性影响较为中性。最后,由于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对国内债市总体利大于弊,为了促进境外投资者的进一步参与,我们给出了优化中国债券市场的几个建议:一是需要加强统一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包括监管制度和结算系统;二是加强信用债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债券相关的衍生品;四是培育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五是处理好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陈星宇[4](2020)在《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科学论断,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下研究的热点。而金融作为经济社会体系的核心和润滑剂,可以在生产要素部门之间起着关键的融通作用,盘活市场主体。可见,金融创新驱动金融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1991年在上海调研时所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金融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其次,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分析了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作用机理。再次,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制度等4个方面对我国目前金融创新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随后,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二级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04-2018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次,运用系统GMM(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层面及中、西部地区金融创新会显着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着的抑制效果。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刘霞[5](2019)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9.48%的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继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2018年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再度迈入一个新台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已初步建立起依赖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了经济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的全新经济格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迁,一个与现代经济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导、市场效率为原则、多层次资产市场为支撑的金融体系结构。如果说,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形成及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那显然是“闭眼说瞎话”,可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40年的市场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的确未曾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现象不仅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理论不一致,而且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也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处于可控之范围;(2)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使得金融运行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得到化解;(3)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缓解,相对风险水平不断被降低。然而,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外部经济冲击愈来愈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错位日益明显。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不可能在发展中获得化解,相反更有可能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加速恶化,甚至有可能成为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系统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测度、演化过程以及监测与防范,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保障我国经济与金融稳定健康运行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载体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影响程度、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当我们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首先要立足于金融体系结构,然后依据金融体系结构的特征去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并依此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系统,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其有效的政策指引。简单观察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属于较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又是银行体系下的系统性重要银行,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抓住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特征,就能基本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状况。为了给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量测度,本文借鉴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金融危机的表现特征,将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爆发金融危机相对应,由此提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银行资产构成层面入手,分别对系统性重要银行各类资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压力测试分析探寻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源,为构建相应的统计监测系统与寻求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着力点提供现实的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的分析表明:(1)整体来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不高,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不大,金融体系运行安全,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15年国内股灾的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处在可控区间内;(2)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自身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3)就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风险源是房地产市场,其次是外汇市场,再次是同业拆借市场;(4)压力测试分析显示,如果房地产市场均价降低34.14%,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至5.5RMB/$,同业拆借利率降至0附近,均都必然促发系统性金融风险;(5)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不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现行分业经营制度安排阻隔了风险的传递,二是无风险债券主导的产品结构提供的保障,三是散户型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分散化效应;(6)虽然我国金融运行一直处于相对安全区,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外部环境可能的恶化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的累积与演化过程必将加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当前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重点应置于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保持汇率稳定与房价的适度泡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这种分层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机理;(2)构建了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明确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数界面;(3)探寻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明确了控制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对防范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义;(4)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体系与重要市场监测次序。

蒋晓婉[6](2019)在《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文中指出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提高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规范化和市场化水平。开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这道“前门”,同时严堵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或提供担保变相举债的“后门”,从根本上遏制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违规举债的势头,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更加清晰透明。另一方面,建立和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为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关系、改革预算制度、健全地方税体系等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自2015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上市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过低和流动性不佳的情况饱受投资者诟病,而政府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干预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为节约融资成本,通过非市场化的手段压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导致地方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价格高于二级市场估值,承销商不愿在二级市场以低价出售地方政府债券而承担损失导致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进一步恶化,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溢价,不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干预和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对收益率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文献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对地方政府和承销商干预发行定价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二是缺少从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入手研究政府干预对专项债券发行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成果;三是国内有关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溢价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着眼于研究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首先,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和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运行现状以及债券发行、交易与监管制度,并着重比较了市场制度方面的异同。本文认为,中国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值得肯定和赞扬,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限额测算、交易方式、交易信息获取、发行人财务报告质量、市场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次,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建立了地方政府干预债券发行定价的理论模型,分析地方政府阻碍债券发行市场化进程背后的内在逻辑、承销商在政府干预下的最优决策和政府干预推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溢价的传导路径。最后,实证研究部分将财政部2017年推行的一系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创新试点政策作为减轻政府干预程度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行数据和日交易结算数据,分别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政府干预对发行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轻政府干预程度、提高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使专项债券发行溢价提高约11个基点,流动性溢价降低约4.6个基点。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回归结果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制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两方面政策建议:一是短期采取着眼于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水平与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政策,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披露平台,深入推进专项债券创新试点政策,加大对地方政府违规干预债券发行定价的处罚力度等。目标是提振市场信心,缩小地方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利差,强化市场约束。二是长期推行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制度,包括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披露制度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改革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价体系,健全地方税体系等。目的是纠正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不当激励和加强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地方政府干预债券发行定价的激励与承销商的最优决策,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不佳的内在原因分析;二是首次将专项债券创新试点政策作为减轻政府干预程度的一项准自然实验,检验政府干预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中起到的作用,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创新试点的政策效果,丰富不完全信息理论在资本市场应用的实证证据,同时补充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成果;三是从实证角度分析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填补国内研究在该问题上的空白。

秦龙[7](2018)在《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参与成员不断多元化,市场基础设施高效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截止2017年底,我国债市场托管总量7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其中信用类债券托管总量17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也是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平台。正是通过债券市场连接资金方和融资方,以市场化方式引导资金投向并确定利率水平,资本市场才得以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性作用。发展债券市场是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从发行人和投资者角度,如何理解债券利率、市场流动性是由何决定的,从监管者和市场建设的角度,如何评价债券市场是否具有效率,是否公平,以及如何完善市场规则以提升市场绩效?回答上述问题对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对于债券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正是回答上述问题的重要理论。经典的价格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决定,假想的瓦尔拉斯市场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因此传统金融理论把证券的交易过程看出一个黑匣子,无需进行研究。而实际的证券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需要中介机构提供解决方案。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正是研究一定交易机制和参与者结构条件下的价格形成过程,从流动性、透明度、价格有效性等方面评价市场效率和公平问题。自21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发展迅速,加深了人们对证券市场运行和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理解,也推动了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其他金融理论的发展。但由于其研究方法基于具体市场的微观结构特点,导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不具有普适性。已有的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主要基于美国债券市场建立。美国债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做市商主导的场外分层市场,分为做市商之间市场和做市商对客户市场两层,具有分散化、低透明度、做市商之间市场指令驱动,做市商对客户市场报价驱动的特征。而中国债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特点与美国存在显着差异,不能简单的将已有的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方法和模型照搬到中国问题研究上使用。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内涵从交易机制和参与者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扩展,以对中国特色的市场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一方面将交易机制从狭义的询价和交易执行环节扩展至信息展示、询价、交易确认、清算结算的全交易过程。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结构差异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债券市场在市场微观结构上具有集中、平层、集中指令簿指令驱动、高透明度、非做市商主导的特点,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分析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和形成原因,本文指出在债券市场微观结构方面,中国债券市场整体比美国更加先进,效率更高并更加公平。在对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之后,本文对三个重要问题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以市场实际成交数据研究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情况,构建流动性指数,并分析影响流动性变化的因素。然后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分析中国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信用利差顺周期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本文分析了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对我国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相关规则以应对债券打破刚兑提出建议。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适用范围、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从实践角度加深了对我国债券市场运行的理解,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的参与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市场和发展债券市场。

付丽颖[8](2012)在《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世界经济史中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史时空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历时性意义上,战后日元国际化经历了1973-1984年的起步、1985-1989年的官方推进、1990-1998年的收缩以及1999年以后的日元区域化这四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则包括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边境流通为特点的民间自发阶段和2009年开始的官方推动阶段。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与进程,表现出了一种“错时性”。从货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与条件看,1997年的中国与1973年的日本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地缘结构与制度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国际化表现与程度的不同。2009年的中国与1985年的日本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与机遇,日元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扩张及其在1990年后的收缩警示着我们:货币国际化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共时性范畴。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存在互动关系,两种货币在亚洲区域内面临着核心与边缘的竞争。实行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从实践上展示了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选择理论、货币替代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使得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中日两国的内部经济条件、对外经济关系、国家金融制度特征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角度对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比较民间自发阶段的中日货币国际化。具体包括:从国际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日元在贸易结算、储备资产、国际融资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从人民币境外流通、央行货币互换和香港离岸中心角度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特征;对国际化起步期的日元与人民币进行总结。进而,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进行比较。在分析中日两国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背景——世界经济失衡和美国金融外交基础上,将日元国际化扩张阶段的措施、成效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其后,对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过程中依旧占据着金融主导地位。美元体制强有力地制约着日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日本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基础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体制的现实,两国货币相继走上区域化道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首先总结了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同时也正视了东亚区域内日元与人民币既有竞争又需合作的现实,最后,基于中国具有的“一国四币”独特优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并就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余丽霞[9](2012)在《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反而相关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也日益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直至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金融产业集群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也是风起云涌,目前已经形成的比较典型的金融产业集群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中心金融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在信启、技术和交通系统日益发达的今天,金融产业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粘滞点”吸引聚集了稠密的经济能量,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外溢效应、创新效应等,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因此,金融产业集群成为金融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产业集群研究中新的亮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机制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而当这一问题深入到区域层面时,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全新组织形式的金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金融集聚水平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等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几大区域,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深入研究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机理,从而为以后学者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集群的视角,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入探讨了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论文共分为六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并总结了金融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区别,简要描述了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的关系:其次对与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动因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我国学者在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建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效应、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金融产业集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四个方面归纳整理了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主要观点。通过对文献详尽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定性的研究较多,缺少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实证分析,从而为本文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引了方向。第三章,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要素。本章从四个方面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是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两种路径机制(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金融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后的效应机制。第四章,我国三大经济区域金融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本章首先对全球金融新格局下我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体的分析;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角度分别深入阐述了以长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的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以环渤海经济区为经济腹地的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以珠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的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最后对这三大金融产业集群从定位、形成的路径机制和综合竞争力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金融产业集群提供思考的方向和借鉴的经验。第五章,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本章首先构建出了衡量一个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3—2010年的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出了我国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其次以计算出的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为生产要素,构建了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接下来,论文在引入引力模型测度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之后,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究了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多大,实证的结果表明这种带动作用非常显着,而且当一个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越紧密时,辐射作用越明显。第六章,构建成都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成都市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对成都建立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提出成都建设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的基本构想和对策措施。在本章的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成渝两地金融产业集群一体化的相关建议,希望由此充分发挥金融对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三、论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1.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有关集群的研究多是关注实体经济中的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针对金融业的研究较少。然而,金融产业集群现在已经成为金融业一种非常主要的组织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其次,现有文献大多将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资源等方面,缺少从集群角度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这一视角,深入探讨和剖析了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2.多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三大经济区域所对应的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目前,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三大核心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为中心,分别形成了三个全国性的金融产业集群,本文不仅详尽的分析了它们的发展状况、优劣势,还对其从定位、形成模式、综合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把金融产业集群与其所在的区域结合起来分析,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互利互促的关系。3.现有文献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更系统、更完善的衡量不同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样本,在更长的时间段内(2003年—2010年)计算出了我国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并以其为研究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说明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效应,本文以长三角为例,采用长三角的城市群为研究样本,使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上海市的金融产业集群显着促进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与上海联系越紧密,这种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明显。4.对于成渝经济区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这一角度研究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多停留在实体经济这一层面,少有从金融合作的角度来谈成渝经济区建设。本文前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证明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结合所在城市——成都,提出了构建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带动和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观点。而且由于成都和重庆在很多地方的相似性,所以两地要协调发展,积极整合经济和金融资源,共同打造联动型、复合型的西南地区金融产业集群。

胡林[10](2010)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于1997年6月,经过将近13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我国债券的主要发行和交易场所,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力量,成为政府、金融机构等进行筹资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最主要的场所。但总体而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取得一定成果的背后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其中之一便是流动性不足、总体水平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了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流动性相关理论,主要对资本循环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的流动性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展开和分析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概况,主要回顾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历史,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主要收集相关数据并选取现券成交深度、现券市场规模、现券日均成交量、现券交易占比和现券换手率等指标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以实证分析为依据,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变动趋势和总体水平给出了简要评价。第五部分从制度、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方式和利率市场化四个方面对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去年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 总成交金额突破10万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年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 总成交金额突破10万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一、国际债券
        二、人民币国际债券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债券相关理论与发展研究
        一、国际债券相关理论
        二、国际债券发展研究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相关理论
        一、货币国际化内涵
        二、货币国际化逻辑
    第三节 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货币环流的分析
        二、基于国际货币职能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全球视角的主要国际债券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国际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主要国际债券的发展经验
        一、美元国际债券
        二、日元国际债券
        三、英镑国际债券
        四、澳元国际债券
        五、其他国际债券
    第三节 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历程及瓶颈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意义与机遇
        一、发展意义
        二、发展机遇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二、熊猫债券
        三、离岸人民币债券
        四、SDR债券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一、市场环境层面
        二、制度政策层面
        三、金融基础设施层面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
        一、基于人民币跨境流动
        二、基于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
第五章 基于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
    第一节 现有研究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数据检验
    第三节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模型
        二、模型估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机理的SVAR模型研究
    第一节 国际债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一、宏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二、微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三、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一、国际债券统计说明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三、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
        二、结论分析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基于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从完善货币环流机制角度
        二、从促进国际货币职能发挥角度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类型
    第二节 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市的方式
    第三节 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市的动因
    第四节 境外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对全球金融系统的影响
        二、对利率及利率波动性的影响
        三、对债券流动性影响
        四、对跨境资本流动及汇率的影响
        五、对金融风险传导的影响
第三章 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市的宏观背景
    第一节 债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
    第二节 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的历程
    第三节 境外投资者在债市对外开放的作用及影响
        一、境外投资者对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
        二、境外债券投资者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
        三、境外债券投资者对境内股市及汇市的影响
    第四节 境外投资者与资本项目可兑换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利差因素分析
    第二节 风险分散因素分析
    第三节 汇率的决策影响分析
        一、汇率风险的定义
        二、对境外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分析
        三、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境外投资者的微观行为特征及影响分析
    第一节 持仓特征及影响
    第二节 交易特征及影响
    第三节 投资者结构特征及影响
第六章 境外投资者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
    第二节 数据说明
    第三节 计量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对收益率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境外投资者对债券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流动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流动性指标的选取
    第三节 对平均单笔交易金额的影响
    第四节 对周转率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促进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市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统一
    第二节 信用债的投资者保护
    第三节 债券相关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第四节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建设
    第五节 处理好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文章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2.1 金融创新的理论概述
        2.1.1 金融创新的概念
        2.1.2 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2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2.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指导
    2.3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
    2.4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2.5 简要述评
第三章 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金融创新对创新发展的作用机理
    3.2 金融创新对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3.3 金融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
    3.4 金融创新对开放发展的作用机理
    3.5 金融创新对共享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4.1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的统计分析
        4.1.1 金融机构创新
        4.1.2 金融市场创新
        4.1.3 金融产品创新
        4.1.4 金融制度创新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4.2.1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4.2.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逻辑解释
        4.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权重测算
        4.2.4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评价分析
第五章 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1.2 模型构建
    5.2 基于全国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5.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数据稳健性检验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分区域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5.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3.2 数据稳健性检验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总体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1.3.1 总体分析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2.1.1 概率法
        2.1.2 波动性法
        2.1.3 范围法
    2.2 预警分析与压力测试
        2.2.1 预警模型
        2.2.2 压力测试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3.1 金融体系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3.1.1 金融结构的形成
        3.1.2 金融结构的演化
    3.2 金融体系结构分类
        3.2.1 两分法
        3.2.2 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3.3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层次性
        3.3.1 银行业市场结构
        3.3.2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3.4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3.4.1 银行危机的标准
        3.4.2 基于CCA模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3.5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层级结构
        3.5.1 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产层级结构分析
        3.5.2 银行主要资产对应的资产市场分析
        3.5.3 基于资产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层级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票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4.1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4.1.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
        4.1.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4.1.3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4.1.4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影响
    4.2 股票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4.2.1 融资融券渠道
        4.2.2 股权质押渠道
    4.3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4.3.1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4.3.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4.3.3 压力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房地产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5.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5.1.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5.1.2 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5.2 房地产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
        5.2.1 投资挤出渠道
        5.2.2 银行信贷渠道
    5.3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5.3.1 房地产市场价格与银行信贷的数量关系
        5.3.2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5.3.3 压力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债券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6.1 我国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6.1.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6.1.2 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6.2 债券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6.2.1 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托管分析
        6.2.2 价格渠道和信用违约渠道
    6.3 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汇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7.1 我国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7.1.1 汇率的决定理论与汇率制度
        7.1.2 我国汇率市场的发展及汇率制度
        7.1.3 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7.2 外汇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
        7.2.1 汇率风险
        7.2.2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7.3 外汇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7.3.1 银行汇率风险的测算方法
        7.3.2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敞口状况
        7.3.3 汇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7.3.4 压力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同业拆借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8.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
        8.1.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状况
        8.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8.2 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8.2.1 利率渠道
        8.2.2 银行部门内部风险传递
    8.3 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8.3.1 同业拆借利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8.3.2 压力测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
    9.1 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恶化趋势监测
    9.2 资产市场监测
        9.2.1 房地产市场监测
        9.2.2 外汇市场监测
        9.2.3 同业拆借市场监测
        9.2.4 股票市场监测
        9.2.5 债券市场监测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与建议
        10.1.1 研究结论
        10.1.2 政策建议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后记

(6)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综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情况概述与国际比较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情况概述
    第二节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情况概述
    第三节 中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比较
第四章 政府干预发行定价对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溢价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政府干预一级市场定价的激励
    第二节 承销商在地方政府干预发行定价时的最优决策
    第三节 政府干预下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溢价的形成
第五章 实证方法与数据描述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假设
    第二节 样本与变量选择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第六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减轻政府干预程度对发行溢价的影响
    第二节 减轻政府干预程度对流动性溢价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
        一、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出现
        二、存货模型
        三、信息模型
        四、竞价交易机制的研究
        五、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总结
    第二节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一、早期研究文献
        二、美国债券市场数据丰富后的研究文献
        三、金融危机后的研究文献
        四、国内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文献
    第三节 债券市场流动性相关文献
        一、流动性的度量
        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债券信用利差相关文献
        一、信用利差定价问题
        二、信用利差与经济周期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征
    第一节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传统价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二、广义的交易机制概念及主要交易机制介绍
        三、参与者结构差异
        四、本文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交易机制特征
        一、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概况
        二、做市商
        三、经纪商
        四、信息展示与市场透明度
        五、市场基础设施
        六、电子交易平台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产品结构特征
        一、主要品种概况
        二、税收及资本占用差异
        三、债券剩余期限特征
        四、信用债的发行人股东特征
        五、信用债特殊条款特征
    第四节 投资者结构
        一、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结构概况
        二、各类机构持仓偏好
        三、境外机构持有情况
    第五节 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差异及原因
        一、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差异表现
        二、中美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第一节 流动性的定义与理解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一、流动性度量指标选择
        二、流动性指数的构建
        三、本章使用的数据介绍
    第三节 流动性度量结果展示
        一、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
        二、利率债流动性状况
        三、同业存单流动性状况
        四、信用债流动性状况
    第四节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为什么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债换手率高于国债?
        二、为什么国开债相对其他利率债流动性更好?
        三、为什么近年来短期限利率债和AA评级信用债流动性显着改善?
        四、新老券利差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对流动性研究的反思
        二、提升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信用利差研究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概况
        一、数据及信用利差计算方法说明
        二、信用利差总体变动趋势介绍
        三、信用利差的结构性特征
    第二节 影响信用利差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
        一、发行人异质性及预算软约束问题
        二、产品同质性
        三、投资者结构
        四、杠杆水平与杠杆操作的便利性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顺周期问题的计量分析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信用利差顺周期性的变化情况
第六章 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情况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
        一、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
        二、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三、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存在瑕疵
        四、股权控制关系披露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
        五、担保情况披露存在瑕疵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一、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法律制度渊源
        二、债券投资者集体保护机制的不足
        三、投资者保护条款的缺失
        四、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五、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
    第四节 加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评价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评价
        二、相关政策建议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一、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其一般理论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概观
    第二节 货币集团时期的日元国际化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小结
第二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条件比较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际金融环境比较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经济实力比较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内金融体系比较
    小结
第四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民间自发阶段比较
    第一节 日元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第二节 人民币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第三节 民间自发阶段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比较
    小结
第五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比较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背景比较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措施比较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的成效比较
    小结
第六章 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
    第一节 美元体制制约中日货币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 中日货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比较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在东亚的发展
    小结
第七章 日元国际化的启示及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1.2 金融产业集群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1.1.3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2.1.1 产业集群的含义
    2.1.2 金融产业集群的含义
    2.1.3 金融中心的含义和类型
2.2 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
    2.2.1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宏观动因
    2.2.2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微观动因——金融机构选址
2.3 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建立
    2.3.1 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建立
    2.3.2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
2.4 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机理
    2.4.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4.2 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
2.5 金融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述评 3. 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要素
3.1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3.1.1 金融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集聚的可能性
    3.1.2 金融机构的“客户追随”导致金融聚集
    3.1.3 金融机构频繁合作促进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
    3.1.4 政府政策对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扶持
3.2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路径机制: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
    3.2.1 需求反应:市场主导模式下的金融产业集群
    3.2.2 供给引导:政府主导模式下的金融产业集群
    3.2.3 两种路径机制的比较
3.3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要素
    3.3.1 强大的经济基础
    3.3.2 快速发展的金融业
    3.3.3 优越的地理位置
    3.3.4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3.3.5 充裕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
    3.3.6 政治和社会稳定
3.4 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后的效应机制
    3.4.1 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3.4.2 分散和规避金融风险
    3.4.3 开展各种金融创新
    3.4.4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4. 我国三大经济区域金融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
4.1 全球金融新格局下我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
    4.1.1 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发生变化,亚洲金融中心崛起
    4.1.2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金融业快速发展
    4.1.3 我国金融业布局明显层次化
4.2 以长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的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分析
    4.2.1 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4.2.2 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4.2.3 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劣势分析
4.3 以环渤海经济区为经济腹地的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分析
    4.3.1 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4.3.2 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4.3.3 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劣势分析
4.4 以珠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的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分析
    4.4.1 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
    4.4.2 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4.4.3 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劣势分析
4.5 我国三大金融产业集群的比较
    4.5.1 定位不同
    4.5.2 形成的路径机制不同
    4.5.3 综合竞争力不同 5. 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相关指标的说明
    5.1.2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整理
    5.1.3 计算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
5.2 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5.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描述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3 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5.3.1 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与第三产业发展
    5.3.2 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产业结构升级
5.4 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5.4.1 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5.4.2 实证结果分析 6. 构建成都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
6.1 成都市金融业发展的状况
    6.1.1 银行业状况
    6.1.2 证券业状况
    6.1.3 保险业状况
6.2 成都建立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6.2.1 优势分析(Strenth)
    6.2.2 劣势分析(Weakness)
    6.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6.2.4 威胁分析(Threat)
6.3 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6.3.1 成都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与基本构想
    6.3.2 成都建立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6.4 共建成渝经济区,培育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6.4.1 川渝合作的历史进程
    6.4.2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布局
    6.4.3 金融产业集群“一体化”,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一、流动性相关理论
    (一) 资本循环理论
    (二) 交易成本理论
    (三) 流动性偏好理论
    (四) 利率期限结构的流动性理论
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概况
    (一)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
    (二)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三)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征
三、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一)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界定
    (二)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
    (三)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检验
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评价
    (一)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变动趋势
    (二)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总体评价
五、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分析
    (一) 制度性因素
    (二) 市场参与主体因素
    (三) 交易方式因素
    (四) 利率市场化因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去年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 总成交金额突破10万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 李海静.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 龙红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陈星宇. 兰州大学, 2020(01)
  • [5]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D]. 刘霞.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D]. 蒋晓婉.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 秦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8]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 付丽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9]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 余丽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D]. 胡林. 兰州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去年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总成交量突破10万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