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P和SCS的一些等价条件

RNP和SCS的一些等价条件

一、关于RNP和SCS的若干等价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于寒松[1](2021)在《城市交通路网系统的数据驱动分层递阶优化与控制》文中指出城市交通路网系统具有规模巨大、互联复杂、非线性强等特点,存在精确路网模型难以建立、宏观层到微观层的控制目标难以确定、交叉口排队长度不均衡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系列数据驱动的分层递阶优化与控制方法,用于提升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效率。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总结如下:一、针对大规模宏观交通路网系统建模困难、非线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层无模型自适应边界控制方法。首先,以路网内总车辆数设定点为输入变量,以路网整体性能评价指标为输出变量,构建宏观交通增广系统,通过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将该增广系统转化为等价数据模型,并根据此数据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的上层设定点优化方法。然后,将上层计算出的设定点传输到下层,并设为宏观交通区域的控制目标,根据实际交通对边界放行率和车辆总数的限制,设计带输入输出约束的下层无模型自适应边界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并与几种典型的边界控制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二、在中观城市交通路网系统层面,针对路段内期望的车辆数难以确定以及局部拥堵问题,提出一种双层递阶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中观交通增广系统,同时利用动态线性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等价数据模型,并给出基于MFAC的分段定时计算各路段车辆数设定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为预防局部拥堵,研究带下游路段容量约束的上层设定点优化问题。然后,根据上层优化得到的路段车辆数设定点,针对不同场景,分别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和MFAC方法,设计下层控制器的目标函数并计算路网内部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最后,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所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三、针对城市交通路网系统具有重复运行的特点,建立双层递阶迭代优化与分散控制架构,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迭代学习优化和分散估计分散控制型MFAC方法。首先,构建重复运行的交通增广系统,利用沿迭代方向的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等价数据模型,基于此数据模型设计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迭代学习设定点优化方法。然后,将整个交通路网分解为多个互联子系统,其中车辆在各个子系统间的行驶行为被视为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影响。对带有互联影响项的子系统建立等价数据模型,对每个子系统数据模型的伪雅克比矩阵进行分散估计,并设计分散式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四、针对单交叉口交通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控制器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排队长度均衡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一类未知非线性单入单出理想预测控制器,采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控制律。然后,借助单交叉口系统的等价预测数据模型以及输入输出数据,采用最速下降法完成控制律中伪雅克比矩阵的自适应整定。并在2-范数意义下证明所提方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陈达[2](2021)在《若干高压材料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高压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高压材料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发生重构,进而导致材料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MIT)甚至是超导转变,这对光电材料以及室温超导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压材料的结构表征仍然面临根本性的挑战,这严重阻碍了人们对其MIT和超导机制的认识以及新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一方面,传统结构表征手段在描述高压材料的结构时具有很多不足:(1)X射线衍射(XRD)不能有效地检测氢原子的位置;(2)中子衍射只能表征较低压力下的结构;(3)红外和拉曼光谱不足以确定材料的原子结构等。另一方面,理论上对相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认知不完整也引发了人们对高压材料相图的广泛争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新的结构区分手段探索以及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诠释两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若干高压材料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首先,我们研究了高压氢体系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非局域电子交换、范德华(vdW)交互作用以及零点振动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对不同相之间的转变压力影响较大,但对同相的结构区分作用不大。相应地,我们研究了高压氢的介电常数,发现其候选结构的各向异性介电常数大小以及对压力的响应随原子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第二、三相的候选结构中尤为明显。而且当我们考虑了氢固体的量化原子核波动和热效应时,这些差异依然明显。因此,各向异性介电常数的测量可以作为探测高压氢结构的一种潜在手段。与高压氢体系相似,传统手段也无法有效地表征高压氢化物的精确结构。在此,我们提出利用核磁共振(NMR)光谱来有效地探测其结构。我们研究了H3S和La H10的NMR参数,发现它们的不同候选结构在33S(或139La)位点的电场梯度(EFG)张量显示出显着差异,这表明NMR光谱可以很好地捕获这些结构间的差异,即使是微小的原子位置变化。因此,NMR光谱能够用来有效地探测H3S和La H10的结构和相变。我们的结果阐明了EFG张量参数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为高压氢化物的结构探测提供了一种潜在手段。基于在高压氢和高压氢化物体系中vdW作用的大小正相关于结构的金属性质,我们研究了其在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的MIT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分别计算了两体以及包含长程静电屏蔽效应的vdW能量,发现不同的TMOs体系表现出大小不同的vdW相互作用,这主要与它们的结构有关。与其他TMOs体系不同,长程静电屏蔽稳定了CaFeO3的金属相,这源于其Fe原子位态上反常的C6系数变化。我们的计算表明了vdW力在TMOs的MIT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其它TMOs体系的相稳定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孔令刚[3](2021)在《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大规模储能、出力稳定可调等一系列优势,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一项变革性技术。随着太阳能热发电国家首批示范项目的实施,该技术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当前,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效率、大装机容量的技术方向发展。针对这个趋势,本文以敦煌大成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场为研究对象,选取集热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环节—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可控制备、聚光集热系统光学效率和热损特性、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等问题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针对高温选择性吸收膜低成本可控制备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了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单靶自掺杂制备工艺。采用反应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单层WOx薄膜和多层渐变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光学性能分析显示,自掺杂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具有非常优异的光学吸收性能,吸收率达到93.2%,发射率为5.8%。(2)分析了自掺杂反应溅射工艺控制要求,提出采用靶电压作为反馈量闭环调节反应气体流量的控制方案,设计采用模糊伪微分反馈控制(Pseudo Differential Feedback,PDF)策略解决反应溅射过程的非线性和稳定控制问题。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常规的PDF和PID控制策略,对于参数时变的二阶系统,模糊PDF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嵌入式反应溅射控制器模块,并在选择性吸收膜镀膜生产线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实用价值。(3)为研究掌握实际运行的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的光学性能和热损特性,首先基于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理论模型,计算并分析了聚光器的余弦损失、端部效应、阴影遮挡效应,利用Trace Pro软件,采用光线追踪法模拟得到聚光器的入射角修正系数,获得聚光器的动态光学效率模型;接着模拟测试了环境工况(环境温度、风速、直射辐照)对不同状态的集热管(真空状态良好、非真空状态、裸管状态)热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敦煌大成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支路测试系统上,选择三种典型集热工况,采用准动态法进行循环集热实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集热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动态模型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实际运行中的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聚光器实际几何光学效率约为64%,系统热损在不同工况下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高温区段热损分散性更加明显。研究结果提示在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研究和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运行工况对集热系统的影响。(4)针对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大滞后、大惯性、参数时变的特点,提出模糊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根据集热系统典型工况下的参数集,建立了出口温度控制在典型工况点的线性模型和全局模糊模型,选取集热系统净集热量为多模型预测控制的调度变量。利用Matlab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静态误差、抗扰动等性能优越,复杂天象条件下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精度达到±8℃。该控制策略可以为线聚焦光热电站大规模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还专门设计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集热支路流量就地控制器。由此提出以集热场分布式控制系统(Solar Field Control System,SCS)为架构的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方案,作为进一步试验和研究的基础。

胡学禹[4](2021)在《抗二氧化碳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个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将蕴藏在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无视卡诺循环的限制。由于其燃料选择多样和环境友好的特点,SOFC具有诸多商业应用前景,比如:电厂、热电联产、移动式能源。然而,考虑到阴极处发生的氧还原反应(ORR)会因为温度降低产生较大的性能衰退、而阴极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常出现性能退降等问题,降低SOFC操作温度、提升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仍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阴极材料异常重要。事实上,由于大气中长期存在约0.03%-0.04%的CO2,发展同时具有CO2抗性的阴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普遍认同的优秀阴极,如La1-xSrxCo1-yFeyO3-δ(LSCF),Ba1-xSrxCo1-yFeyO3-δ(BSCF),Sm0.5Sr0.5CoO3-δ(SSC)和PrBaCo2O5+δ(PBC)等材料,往往A位具有较大比例的碱土金属,用来产生大量的氧空位、提升自由体积,从而提升各自的氧传输性能。不幸的是,同样是由于碱土金属的引入,使得其暴露在CO2下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较高的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形成的氧化物阻塞ORR的反应活性位点,甚至会进一步偏析导致不可逆的结构崩塌。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以中国的能源结构现状为背景介绍了研究SOFC的重要性,随后对SOFC结构和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提升SOFC体系性能的关键点。在对SOFC阴极、阳极和电解质关键材料的选择进行总结之后,确定了开发高性能阴极材料是SOFC低温化的核心。通过简述近些年在开发具有CO2抗性阴极上的尝试,点出本论文的立意,即开发同时具有优秀电极性能和CO2抗性的阴极材料。最后对SOFC阴极研究中常用方法的机理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以Ruddlesden-Popper结构材料La1.9Sr0.1CuO4-δ为母相进行掺杂改性研究。由于其较少的碱土金属含量,具有天然的CO2抗性。通过Bi元素的A位掺杂有效实现了对材料ORR催化性能改性:(1)室温和800℃的氧空位浓度分别提高了 87.5%和65.5%,(2)DFT计算证明其降低了材料的氧空位形成能,(3)XPS的结果证明材料表面的活性氧物种量随着掺杂逐步提升,(4)ECR的结果也表明材料的氧传输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Bi元素的掺杂还有注意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使其完全契合电解质的热行为。最终,800℃下La1.9-xBixSr0.1CuO4-δ-SDC辅相阴极的对称电池的极化阻抗,因掺杂改性对决速的电荷转移步骤的提升,降低了 43%。而800℃的单电池峰值功率密度也从530mW cm-2 提升为 630mW cm-2。第三章则跳出思维定势,以时下ORR性能最优异的基底材料SrCoO3-δ出发,尝试通过掺杂手段,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其CO2抗性。在充分考虑配位半径和电负性等数值后,选择Sb元素作为B位掺杂金属。Sb元素的引入将原本是六方相的SrCoO3-δ稳定到了立方相,对称性也随着掺杂程度的提升从P4/mmm提升为Pm-3m。高温XRD的结果证明了对称性的提升在稳定材料相结构上的贡献。在氧传输性能方面,SrCo1-xSbxO3-δ(SCS)表现超强的优越性,超过一众优秀的SOFC阴极材料。其中的组分SCS1875在600℃下对称电池阻抗只有0.185Ωcm2,而单电池峰值功率密度也达到了 700mW cm-2。更难能可贵的是,SCS1875面对CO2的侵蚀,具有极强的恢复性能。在10 vol%CO2-空气的侵蚀循环过程中,以SCS1875为阴极的对称电池和单电池都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CO2-TPD、原位Raman实验以及DFT计算的结果均表明,Sb元素的引入确实削弱了材料对CO2吸附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气氛切换回空气后的成功脱附。

李冠男[5](2020)在《基于星载极化SAR图像的海上溢油检测与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航运的快速发展,载油船舶碰撞、非法排污和输油管道破裂等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增加了海上通航环境的溢油事故风险。海洋溢油的快速有效识别和检测,对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溢油事故应急指挥、海上搜救以及海洋环境灾后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打破了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因具备全天时和全天候的宏观成像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溢油检测研究。随着SAR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由单极化向多极化拓展,极化 SAR(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系统通过测量目标复散射矩阵进而获取目标的“全息”信息,有助于对油膜的散射机理进行分析、解译,进而实现油膜的提取和检测。但是,极化SAR溢油检测仍然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如不同模式极化SAR系统溢油识别性能差异尚待研究,极化特征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极化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等。本文针对极化SAR溢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以极化理论为基础,对不同模式极化SAR溢油散射机制的识别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分别对获取部分极化信息的双极化SAR和获取完整极化信息的全极化SAR开展海洋油膜的识别与检测研究。本文开展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针对多时相双极化SAR溢油检测中时间维度造成的计算冗余以及缺乏对不同油水边界条件综合分析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多时相潜在暗区域发生频率的溢油感兴趣区域提取方法,实现了时间序列下宽幅影像溢油感兴趣区域的快速提取,有效降低了空间维度的运算量。在此基础上,扩展信息丰度的同时综合考虑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优势特征的利用,基于随机森林模块提出一种兼顾不同油水边界条件的极化-纹理优势特征的溢油检测方法,实现了不同油水边界条件下溢油的有效提取。此外,依托本文提出的方法,以Sentinel-1A卫星在里海中部相同观测条件下的多时相影像为例,分析了溢油的空间分布和年内月际动态变化趋势。(2)针对全极化SAR溢油检测的极化特征扩展问题,提出了新的组合极化特征参数。为提高油膜与类油膜、背景海水之间的区分度,进一步拓展极化特征空间,本文基于极化散射熵H和改进的各向异性A12提出了一组新的组合极化特征——HA12组合,实验结果表明HA12组合的溢油检测能力整体优于传统的HA组合,可作为后者在溢油检测中的替代方案;其中,H(1-A12)形式的组合参数表现最佳,在油水分离度和分类贡献度方面整体优于其他四种类型的极化特征,能够凸显油膜目标信息的同时有效抑制海杂波和类油膜信息,在不同溢油场景中保持优势性和鲁棒性。(3)针对目前全极化SAR溢油检测方法缺乏对极化特征谱的构建、描述及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匹配的溢油检测方法。本文构建了油膜目标的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引入光谱泛相似性测度SPM(Spectral Pan-similarity Measure,SPM)对模型和待测样本之间特征谱的相似性进行度量,进而搜寻并匹配同质像素进行归类,实现了极化空间下对油膜相对厚度信息的描述和有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兼顾分类精度和时间复杂度条件下整体优于传统的相似性测度和分类器算法。本文基于星载极化SAR图像对海洋溢油检测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在溢油散射机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双极化SAR和全极化SAR系统下的溢油检测方法,取得的溢油检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极化SAR溢油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该研究对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和提高海事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极化SAR对不同场景海上溢油的识别与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秦康剑[6](2020)在《极化码在5G应用场景下的编译码算法研究》文中提出5G通信系统区别于前几代通信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万物互联”。5G的三大应用场景:移动增强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分别侧重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人与物之间的通信以及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这些通信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有着不同的关键性能指标,其中eMBB主要对数据传输的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URLLC更关注数据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而mMTC则侧重于物联网下的网络覆盖能力。信道编码作为数字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其性能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数据传输效率,还将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网络覆盖以及吞吐能力。极化码作为目前唯一一种被严格证明可以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从首次提出到正式成为5G标准中eMBB场景下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体现了其巨大的实用价值。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编码技术,极化码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依然有待研究。本学位论文主要对极化码在eMBB,URLLC以及mMTC等5G场景下的编译码策略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概述如下:第一,极化码作为eMBB场景中控制信道的编码策略,需要用中等长度甚至更短的码长以满足对编码粒度灵活性的要求,然而这些长度的极化码在SC译码器下的性能依然有待提升。为此,本文第三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集合的递进式比特翻转译码器来对SC译码过程中产生的个独立的硬判决错误进行递进式地翻转。第三章首先研究了SC译码过程中的首错分布,并提出了一个能以高概率包含SC译码过程中首个硬判决错误的关键集合。通过不断地对该关键集合进行改进,本文在第三章中还构造了一棵深度为的搜索树,该搜索树的最大深度对应于可以纠正的独立的错误数。特别地,当={1,2,3}时,该策略可以逼近神谕比特翻转译码算法的性能。同时,第三章还对该算法提出了低复杂度的实施策略,在性能损失不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获得与目前CA-SCL算法相同的译码性能,却能够在中高信噪比下保持和SC译码几乎一致的平均译码复杂度和译码时延。第二,URLLC对误码率和译码时延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基于SC算法的译码器在译码当前比特时必须等待之前的所有比特都译码结束后才能继续译码,这导致其译码时延不可避免地随着码长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获取更低的译码时延,本文第四章利用高度并行化的分阶统计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自适应分阶统计译码策略。第四章首先对每个备选码字都设计了一个搜索准则,并证明能够最小化该搜索准则的码字恰好可以小化译码错误。基于此,如果一个码字在译码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搜索准则值,则该码字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前途的,应该被跳过不检测。此外,第四章还提出了一种级联的自适应分阶统计译码策略,通过将当前的备选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具有相同码长的子码,并且通过级联多个自适应分阶统计译码器的方式对这些子码进行译码,来实现译码复杂度和译码时延之间的良好折中。仿真结果表明在短码长和高码率下,所提策略可以获得比传统CA-SCL译码器更低的译码时延和更好的译码性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提策略更适合译码URLLC场景中高码率的短包。第三,编码调制技术对于提高eMBB场景下的频谱效率至关重要。然而高阶调制所产生的比特信道既不相同也不相互独立,这导致直接将极化码应用于编码调制中会产生一些问题,因为极化码是针对独立同分布的比特信道而设计的。与传统基于极化码的多级编码策略和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策略不同,本文在第五章从极化码构造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称为卷积极化编码调制的策略。本文首先研究了在相互独立但不相同的比特信道下的编码问题,并指出在物理信道端通过两两结合不同类型的信道往往可以产生更低的误码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卷积极化编码结构,通过将同一个符号产生的比特信道映射到不同的极化码中使得每个极化码使用的比特信道都相互独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硬件资源的条件下所提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现有基于极化码的编码调制策略的频谱效率。第四,如何提升IoT的网络覆盖能力是5G的mMTC场景关注的主要问题。具有极高编码增益的基于极化调节的卷积码(PAC码)可以忍受更多的传输损耗,这为提高IoT的网络覆盖能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PAC码可以看作是一种不规则树码,因此可以通过树搜索算法进行译码。然而传统无记忆信道下的树搜索算法并不能直接用于PAC码的译码,因为PAC码利用了有记忆的极化信道。为此,本文在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不规则树码在无记忆信道下的堆栈译码过程,随后本文将无记忆信道替换为有记忆的极化信道,并相应地对该信道下堆栈译码的分支度量准则进行了设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PAC码的堆栈译码算法,并对其译码性能以及复杂度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码率的PAC码,所提算法几乎可以逼近有限码长下随机编码的最佳译码性能。此外,当信噪比高于截止率对应的译码门限时,所提算法译码每个比特所需的复杂度几乎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同时本文还指出在相同计算复杂度下,PAC码在堆栈译码下的性能要优于现有极化码在CA-SCL译码下的性能。

田红娟[7](2020)在《平方本征函数对称及其若干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研究可积系统中本征函数的一类应用,主要研究平方本征函数对称以及带自相容源(SCS)的可积系统,特别是离散可积系统。主要内容分为全离散、半离散、连续三部分:首先,论文研究平方本征函数在全离散可积系统中的应用。回顾了定义在八面体上的可积方程,证明了离散势形式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lp KP)的平方本征函数对称。然后,基于柯西矩阵方法研究了八面体可积方程以及离散的波函数,得到了一系列扩展的八面体系统,可视为全离散的带自相容源的可积系统。然后,论文分别从KP系统的含一个离散变量和两个离散变量的两种情况出发,研究本征函数在半离散可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回顾了从拟差分算子出发得到的D2?KP系统及其平方本征函数对称,然后借助于连续系统的研究方法,在拟差分算子上加附加对称,得到对应的带自相容源的可积D2?KP系统。随后,论文利用柯西矩阵方法给出带源的D2?KP系统及其相应的精确解。接下来,我们借助两个含差分信息的拟微分算子得到D?2KP系统,给出其平方本征函数对称,并利用柯西矩阵方法在平面波因子中分别加入连续和离散的任意函数得到两类带源的D?2KP系统。最后,论文研究了经典的物理模型和带源的可积模型之间的联系。我们首先回顾了两类Maxwell-Bloch(M-B)型方程的物理背景,建立了其和约化的带自相容源的Ablowitz-Kaup-Newell-Segur系统(AKNS+SCS)的联系。随后利用柯西矩阵方法给出AKNS+SCS系统的解,并借助两者的关系对M-B型方程解进行动力学分析,给出非线性光学研究中的更多可能性。此外,论文还研究Yajima–Oikawa(Y-O)系统和带自相容源的KP系统(KPSCS)的联系,借助于柯西矩阵方法给出的KPSCS的解给出经典Y-O系统更为丰富的解,同时得到一个新的可积的广义的Y-O系统。最后利用约化给出几类经典含自相容源连续可积系统的联系。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本征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的认知以及对离散可积系统的理解。

张海群[8](2020)在《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方面,Nash均衡和合作均衡是标准式博弈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解,过去有很多学者对这两种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并且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另一方面,受Nash博士论文的启发,种群博弈的思想已逐渐被建立起来.2010年,美国经济学教授S andholm在其着作《Population Games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中详细介绍了种群博弈的模型和相关理论.在已有的种群博弈方面的研究中,由于学者们没有考虑到不同种群之间的合作行为,因此,他们所研究的均衡解仍然是Nash均衡等一些非合作均衡.为了完善和补充过去已有的研究,本文通过考虑不同种群之间的合作行为,将标准式博弈中的合作均衡的概念引入到了种群博弈模型中,定义了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概念,研究了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在S andholm(2010)的种群博弈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概念,并且利用Kajii(1992)中的命题2证明了其存在性;其次,利用Fort(1951)定理给出了种群博弈合作均衡集的通有稳定性结果;最后,通过证明了种群博弈合作均衡集的最小本质集的连通性来证明了合作均衡集的本质连通区的存在性定理.第二部分,将S andholm(2010)中的参与人具有有限个纯策略的种群博弈模型拓展到了参与人具有无限个纯策略的情形,从而构建了一个联盟种群博弈模型.此外,按照S car f(1971)和Zhao(1999a)中的思想,分别定义了该联盟种群博弈的NTU(Nontransferable Utility)核和TU(Transferable Utility)核的概念,并分别证明了它们的存在性定理.作为NTU(Nontransferable Utility)核的一个扩展,本部分接着又引入了强均衡的概念,同时也证明了强均衡的均在性定理.第三部分,受S andholm(2010),Yang&Yang(2017)和Yang et.al.(2017)的启发,本部分构建了一个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模型,同时分别定义了其弱有效Nash均衡和合作均衡的概念,并且证明了它们的存在性定理.为了更清楚地刻画这两个均衡解的存在性,本部分最后分别给出了这两个均衡解的存在性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部分,从带抽象理性函数的有限理性模型视角下研究了具有有限个纯策略的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稳定性,先是构造了带抽象理性函数的有限理性模型研究了支付函数扰动时有限理性下单目标种群博弈中NTU(Nontrans ferable Utility)核和强均衡的稳定性,后是构造了带抽象理性函数的有限理性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支付函数扰动时有限理性下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稳定性.

张爽[9](2020)在《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愿景,并在船舶设计能效、营运能效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三个方面提出了阶段性量化目标。作为落实举措,IMO计划制定一套强制性船舶营运能效(碳排放强度)国际机制,与现有强制性船舶设计能效机制互为补充。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海运船舶营运模式多样,运输活动特征各异,这些都为相关国际机制的构建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在船舶营运能效表现的指标、波动性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成为影响国际机制构建的最大技术障碍。本论文以支撑海运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为目标导向,对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的指标、波动性特征和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评述了国际海运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趋势,IMO相关审议进程与主要成果,以及欧盟单边机制和行业举措在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船舶能效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规制发展趋势,提出了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的主要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对比船舶设计能效与营运能效的内涵、指标与影响因素,分析了船舶设计能效水平与营运能效表现的关联性,并借助随机森林分析等手段,对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了探索。上述工作为后续章节的深入量化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理论与实证基础。2)从能源效率的一般概念和指标入手,提出了船舶营运能效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据此,基于不可观测因素影响效应模型,创建了一个新的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 Indicator,EEPI),并验证了 EEPI相对于现有指标的优越性。该指标克服了现有船舶营运能效指标的商业数据敏感性和评价结果偏倚性这两个主要缺陷,在透明度与准确性之间取得了平衡,能够作为支撑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机制构建的关键技术要素。3)通过对船舶营运能效指标的解构和对船舶设计能效传导效应的分析,识别出船舶营运能效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关键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建立动态回归模型,实现了对船舶营运能效影响因素贡献度的量化。此外,利用核密度分析法,提取了船舶营运能效全尺度波动率和解耦波动率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可接受波动率”的船舶营运能效表现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国际海运船舶的营运能效表现提供了解决路径。4)通过构建带有年份虚拟变量的碳强度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时期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分布的中间水平、尺度及偏态的静态描述和动态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目标为导向的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实证分析表明,该评级机制对船舶个体营运能效表现的波动具有鲁棒性,能够约束国际海运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碳强度目标,为科学评价船舶营运能效水平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提出的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EEPI)、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方法、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及构建方法等均已作为中国提案正式向IMO提交。其中,EEPI被IMO列为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中的关键技术要素备选方案;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和构建方法已形成《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附则Ⅵ的修正草案和配套导则草案,进入IMO审议程序。为进一步完善该评级机制,本论文提出了需要继续开展研究的技术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案。

杜逸凡[10](2020)在《5G上行控制信道增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与人们需求的与日俱增,移动通信已经从早期语音系统逐步发展为今天高度复杂的集成通信系统。由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开发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the 5th Generation,5G)将为各种用户或应用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访问和数据共享。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5G 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物理层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传输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 HARQ-ACK/NACK(Hybrid Automated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确认)反馈等。在NR系统新定义的PUCCH格式下,对于小于12比特的UCI,接收端要先进行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发送)检测并完成解码,只有漏检率和误块率达到一定的正确率时,才能保证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本论文首先研究了 NR PUCCH DTX检测及解调技术。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常见的检测算法应用到NR PUCCH,通过分析半盲检测算法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增强投影检测算法,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理论推导。增强投影检测算法保留了使用数据符号增强信道估计准确性的做法,进一步利用可获得的信道信息,计算估计信道在实际信道上的投影,判断是否是DTX,同时解调发送信息。增强投影检测算法同时利用了估计信道的幅度和相位,理论上与仅利用信道幅度的功率检测方法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对于UCI比特数较多导致数据符号组合遍历数量较大的PUCCH format 2,根据其编码特点,提出了低复杂度增强投影检测算法。通过分析和复杂度比较,证明了低复杂度增强算法在不改变性能的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增强算法的计算量,达到和半盲检测法相近的复杂度。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证明了在典型信道环境下,提出的增强算法与传统半盲检测算法相比有明显的性能增益。5G 的 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acations,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与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场景相比,对时延和可靠性有更严格的要求。URLLC场景中的PUCCH主要是用来传输指示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的HARQ反馈消息,进而触发重传增强传输可靠性。现在的标准中该场景下的PUCCH格式还没有设计完成。本论文通过分析URLLC场景的特点,总结出了 PUCCH在时域调度上需要满足的设计需求,并通过分析数据包正确解调率得出URLLC PUCCH需要满足的指标数值。考虑时频域资源和功率限制,借鉴eMBB PUCCH format 0,使用时域重复和频域跳频技术,本论文设计了适合URLLC场景的PUCCH发送格式。在分析了接收端相关检测算法后,设计了自适应频域资源选择方案,即利用可知的信道信息,将发送序列映射到信道功率最大的资源块上。另外,利用NR系统灵活的子载波间隔这一特点,本论文也提出了大子载波间隔下的发送格式设计,不增加时延,利用重复提高检测功率进而提高检测成功率。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应用本论文的设计方案后PUCCH检测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二、关于RNP和SCS的若干等价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RNP和SCS的若干等价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交通路网系统的数据驱动分层递阶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城市交通路网控制方法
        1.2.1 城市交通路网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2 城市交通路网控制结构
        1.2.3 城市交通路网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3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3.1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发展
        1.3.2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应用
    1.4 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4.1 论文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结构安排
2 宏观城市交通路网的双层无模型自适应边界控制
    2.1 引言
    2.2 两区域城市路网宏观交通模型
    2.3 双层无模型自适应边界控制
        2.3.1 基于MFAC的上层区域车辆数设定点优化
        2.3.2 基于MFAC的下层边界控制
    2.4 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中观城市交通路网的双层递阶优化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上层设定点优化
        3.3.1 基于MFAC的路段车辆数设定点优化
        3.3.2 预防局部拥堵的设定点约束方案
    3.4 下层交通信号配时方法
        3.4.1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下层交通信号配时
        3.4.2 基于MFAC的下层交通信号配时
    3.5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观城市交通路网的双层递阶迭代优化与分散估计分散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基于DDILO的上层设定点优化
        4.3.1 重复运行交通增广系统的动态线性化
        4.3.2 基于数据驱动迭代学习的路段车辆数设定点优化
    4.4 基于分散估计分散控制型MFAC的下层交通信号配时
    4.5 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控制器动态线性化的单交叉口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排队长度均衡控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理想预测控制器的动态线性化
    5.4 基于控制器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5.4.1 预测控制器增益更新算法
        5.4.2 收敛性分析
    5.5 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若干高压材料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压氢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
        1.1.1 高压氢的实验研究
        1.1.2 高压氢的理论研究
    1.2 高压氢化物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
        1.2.1 高压氢化物的实验研究
        1.2.2 高压氢化物的理论研究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
        1.3.1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实验研究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理论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绝热近似
    2.2 Hartree-Fock近似
    2.3 密度泛函理论
        2.3.1 Thomas-Fermi模型
        2.3.2 Hohenberg-Kohn定理
        2.3.3 Kohn-Sham方程
        2.3.4 局域密度近似
        2.3.5 广义梯度近似
    2.4 杂化泛函
    2.5 Hubbard U模型
    2.6 范德华相互作用
        2.6.1 TS两体色散修正
        2.6.2 SCS两体色散修正
        2.6.3 MBD多体色散修正
    2.7 CASTEP模块
第3章 通过介电常数有效区分高压氢的结构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过核磁共振光谱有效区分高压氢化物的结构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与核磁共振光谱原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范德华力在过渡金属氧化物金属绝缘体转变中的作用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
        1.2.2 国内外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发展历程
        1.2.3 研究意义
    1.3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集热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可控制备技术
        1.3.2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集热性能研究
        1.3.3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研究
    1.4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章节安排
2.高温选择性吸收膜自掺杂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及其制备工艺概述
        2.2.1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
        2.2.2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制备技术
        2.2.3 单靶自掺杂高温选择性吸收膜
    2.3 单层WO_x薄膜的光学特性
        2.3.1 涂层制备方法
        2.3.2 WO_x薄膜光学性能分析
        2.3.3 WO_x薄膜光学常数及微观形貌
    2.4 多层 WO_x基光热转换涂层
        2.4.1 反应溅射WO_x复合膜系工艺参数
        2.4.2 多层WO_x薄膜的光学性能
    2.5 本章小结
3.反应溅射过程模糊PDF控制
    3.1 引言
    3.2 自掺杂反应溅射工艺过程分析
        3.2.1 反应溅射迟滞效应分析
        3.2.2 WO_x反应溅射靶电压与反应气体流量关系
        3.2.3 Berg反应溅射模型
    3.3 模糊PDF算法原理
        3.3.1 PDF控制算法原理
        3.3.2 模糊PDF算法
        3.3.3 模糊PDF算法仿真研究
    3.4 验证平台—高温选择性吸收膜镀膜生产线
        3.4.1 生产线装备简介
        3.4.2 分布式反应溅射控制系统
    3.5 反应溅射嵌入式控制器设计
        3.5.1 反应溅射控制器硬件设计
        3.5.2 反应溅射控制器软件设计
    3.6 反应溅射控制器测试与验证应用
    3.7 本章小结
4.熔盐线性菲涅尔式聚光集热系统特性测试
    4.1 前言
    4.2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几何光学效率
        4.2.1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工作原理及参数
        4.2.2 太阳位置算法
        4.2.3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主要光学性能参数
        4.2.4 法向直射效率计算
        4.2.5 入射角修正系数(IAM)
    4.3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热损特性研究
        4.3.1 真空集热管热损模型
        4.3.2 真空集热管热损测试平台
        4.3.3 实验测试环境工况对集热管热损的影响
    4.4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集热性能测试
        4.4.1 聚光集热系统集热性能测试方法
        4.4.2 实验测试系统
        4.4.3 典型工况下集热运行实验
        4.4.4 模型参数辨识
    4.5 本章小结
5.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
        5.2.1 多模型预测控制
        5.2.2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5.2.3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多模型集建立
    5.3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5.3.1 出口温度串级PID控制效果
        5.3.2 仿真参数的选取
        5.3.3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仿真与分析
    5.4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支路流量控制系统
        5.4.1 流量控制系统结构
        5.4.2 流量控制器硬件设计
        5.4.3 流量控制器PLC程序
    5.5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5.5.1 集热场分布式控制系统网络结构
        5.5.2 集热支路出口熔盐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抗二氧化碳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SOFC的开路电压与运行极化损失
    1.3 SOFC关键材料选择
        1.3.1 阴极材料
        1.3.2 阳极材料
        1.3.3 电解质材料
    1.4 发展具有CO_2抗性的SOFC阴极材料
        1.4.1 本征CO_2抗性材料
        1.4.2 抗CO_2结构设计
        1.4.3 常用研究方法
    1.5 交流阻抗法
        1.5.1 交流阻抗基本原理
        1.5.2 交流阻抗谱分析
        1.5.3 反应机理的研究
    1.6 电导弛豫方法
        1.6.1 电导弛豫的优越性
        1.6.2 电导弛豫理论基础
        1.6.3 电导弛豫的局限性
    1.7 密度泛函理论
        1.7.1 密度泛函理论应用举例
        1.7.2 Schr?dinger方程
        1.7.3 密度泛函理论
        1.7.4 交换关联泛函
        1.7.5 Hartree-Fock方法
        1.7.6 密度泛函理论的局限性
    1.8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uddlesden-Popper结构的铋掺杂铜酸锶镧作为SOFC阴极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
        2.2.1 粉体的制备
        2.2.2 条状样品的制备
        2.2.3 理化性能表征
        2.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2.2.5 计算细节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LBSC的相结构
        2.3.2 LBSC表面元素分布
        2.3.3 LBSC的氧非化学计量数
        2.3.4 LBSC的传输性质
        2.3.5 LBSC的热膨胀行为
        2.3.6 LBSC的ORR机理研究
        2.3.7 LBSC的单电池性能
        2.3.8 LBSC的CO_2抗性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钙钛矿结构的锑掺杂钴酸锶作为SOFC阴极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粉体的制备
        3.2.2 传输性能测试
        3.2.3 理化性能表征
        3.2.4 电化学测试
        3.2.5 计算细节
        3.2.6 气氛控制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SCS的相结构
        3.3.2 SCS的理化性质
        3.3.3 SCS的电化学性能
        3.3.4 SCS的CO_2侵蚀恢复性能
        3.3.5 SCS出色CO_2抗性的深入解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星载极化SAR图像的海上溢油检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星载SAR系统发展状况
        1.2.1 单极化系统
        1.2.2 双极化系统
        1.2.3 全极化系统
    1.3 国内外极化SAR海洋溢油检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双极化SAR溢油检测研究进展
        1.3.2 全极化SAR溢油检测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 技术路线图
2 极化SAR溢油检测的基本理论
    2.1 极化SAR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 SAR的成像概述
        2.1.2 极化SAR溢油探测机理
    2.2 波的极化状态及其表征形式
        2.2.1 极化波和极化基
        2.2.2 Jones矢量与Jones相干矩阵
        2.2.3 Stokes矢量
    2.3 目标极化散射的描述和表征
        2.3.1 散射目标描述
        2.3.2 散射坐标系
        2.3.3 散射目标雷达方程
        2.3.4 极化散射矩阵与散射矢量
        2.3.5 极化协方差矩阵与极化相干矩阵
    2.4 极化分解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模式极化SAR海洋溢油散射机制与特性研究
    3.1 实验区与数据源介绍
    3.2 多模式极化SAR溢油散射机制研究
        3.2.1 不同极化通道信噪水平对比
        3.2.2 全极化SAR溢油散射机制研究
        3.2.3 多模式双极化SAR溢油散射机制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极化通道的信噪水平结果
        3.3.2 多模式极化SAR下油膜相对厚度的H/α对比结果
        3.3.3 多模式极化SAR下油膜和类油膜的H/α对比结果
        3.3.4 多模式极化SAR下不同种类油膜的H/α对比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时相感兴趣区边界优势特征的双极化SAR溢油检测
    4.1 实验区与数据源介绍
    4.2 基于多时相感兴趣区边界优势特征的溢油检测算法
        4.2.1 基于CMOD5模型的风场信息反演
        4.2.2 基于潜在暗区域频率的感兴趣区提取方法
        4.2.3 兼顾不同复杂度边界优势特征的溢油检测算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海面风速条件下油膜的雷达信号特征
        4.3.2 基于潜在暗区域频率的感兴趣区提取结果与分析
        4.3.3 兼顾不同复杂度边界优势特征的溢油检测结果
        4.3.4 基于多时相双极化SAR图像的溢油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结果
    4.4 本章小节
5 基于改进的全极化SAR组合特征的海洋溢油检测
    5.1 实验区与数据源介绍
    5.2 改进的组合极化特征参数提取
        5.2.1 H~*(1-A_(12))组合极化特征理论基础
        5.2.2 H_A_(12)和H_A组合特征溢油检测能力对比
    5.3 H~*(1-A12)组合特征参数溢油检测能力评估
        5.3.1 Michelson对比度
        5.3.2 Jeffreys-Matusita距离
        5.3.3 随机森林分类及重要性评估
    5.4 溢油检测能力评估结果
        5.4.1 特征参数对不同油膜检测的MC测度结果
        5.4.2 特征参数对不同油膜检测的JM测度结果
        5.4.3 特征参数对不同油膜检测的分类结果及重要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匹配算法的海洋溢油检测
    6.1 实验区与数据源介绍
    6.2 基于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匹配的溢油检测算法
        6.2.1 优势极化特征筛选
        6.2.2 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建立
        6.2.3 多维极化特征模型匹配算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优势极化特征筛选结果
        6.3.2 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构建结果
        6.3.3 多维极化特征强度模型匹配结果
        6.3.4 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极化码在5G应用场景下的编译码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信道编码理论发展历程
        1.1.1 信道容量和信道编码定理
        1.1.2 代数编码和概率编码
    1.2 极化码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极化码的递进式比特翻转译码
        1.3.2 低译码时延的分阶统计译码
        1.3.3 卷积极化编码调制
        1.3.4 基于极化调节的卷积码及其堆栈译码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极化码理论简介
    2.1 信道极化
    2.2 极化码的编码和构造
        2.2.1 编码原理
        2.2.2 构造准则
    2.3 极化码的译码
        2.3.1 译码原理
        2.3.2 译码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化码的递进式比特翻转译码
    3.1 引言
    3.2 极化码的译码树
        3.2.1 符号系统
        3.2.2 SC的译码树
    3.3 关键集合
        3.3.1 极化码子块到字块的SC译码
        3.3.2 关键集合的构造
        3.3.3 高斯近似下关键集合的性能验证
    3.4 基于关键集合的比特翻转译码
        3.4.1 基于关键集合的单比特翻转译码
        3.4.2 搜索树上的递进式比特翻转译码
        3.4.3 递进式比特翻转译码性能下界
    3.5 基于早停机制的比特翻转译码
        3.5.1 降低检查某个节点所需的复杂度
        3.5.2 早停机制
        3.5.3 数值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译码时延的自适应分阶统计译码
    4.1 引言
    4.2 基于SC算法的译码时延分析
    4.3 OSD算法
        4.3.1 OSD和l阶OSD算法
        4.3.2 l阶OSD算法的译码时延
        4.3.3 码字搜索准则
        4.3.4 自适应的OSD算法
    4.4 自适应OSD的低复杂度实现
        4.4.1 极化码的分解
        4.4.2 级联自适应OSD译码算法
        4.4.3 译码时延和复杂度之间的折中
    4.5 数值仿真结果
        4.5.1 译码时延分析
        4.5.2 译码可靠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卷积极化编码调制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3 极化码在相互独立且不同信道下的编码与构造
        5.3.1 极化码在两种不同信道下的构造
        5.3.2 极化码在m种不同信道下的构造
    5.4 卷积极化编码调制
        5.4.1 4-PAM下的卷积极化编码调制
        5.4.2 一般2~m-PAM下的卷积极化编码调制
        5.4.3 性能与复杂度分析
    5.5 数值仿真与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极化调节的卷积码及其堆栈译码
    6.1 引言
    6.2 系统模型
    6.3 PAC码的堆栈译码
        6.3.1 无记忆信道下不规则树码的堆栈译码
        6.3.2 PAC码的堆栈译码
    6.4 数值仿真与性能分析
        6.4.1 译码性能
        6.4.2 复杂度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7.2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7)平方本征函数对称及其若干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可积系统及其发展
    1.2 对称理论与本征函数
    1.3 多维相容性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平方本征函数在八面体方程中的应用
    2.1 八面体方程的介绍和平方本征函数对称
        2.1.1 八面体方程的回顾
        2.1.2 八面体方程的Lax对
        2.1.3 平方本征函数对称
    2.2 扩展的八面体型系统
        2.2.1 广义的柯西矩阵模式
        2.2.2 扩展的 3D系统
    2.3 DES (2.33) 的解
        2.3.1 规范形式
        2.3.2 规范形势下的DES (2.81) 的解
    2.4 约化到带源的Kd V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平方本征函数在半离散可积系统的应用
    3.1 平方本征函数对称和扩展的D~2?KP型系统
        3.1.1 D~2?KP型系统和平方本征函数对称
        3.1.2 带源的D~2?KP型系统
        3.1.3 Cauchy矩阵方法构造带源的D~2?KP系统
    3.2 本征函数和扩展的D?~2pKP系统
        3.2.1 D?~2p KP系统及本征函数对称
        3.2.2 带源的D?~2p KP型系统
        3.2.3 带源的双线性D?~2KP系统
        3.2.4 约化到带源的Volterra链系统
    3.3 小结
第四章 Maxwell-Bloch型方程和带源的AKNS系统
    4.1 Maxwell-Bloch模型的介绍
        4.1.1 线性介质中的Maxwell-Bloch模型
        4.1.2 克尔介质中的Maxwell-Bloch模型
        4.1.3 广义的Maxwell-Bloch系统
    4.2 平方本征函数在AKNS系统中应用
        4.2.1 两类AKNS+SCS系统的推导
        4.2.2 约化的AKNS+SCS方程族
        4.2.3 带源的AKNS+SCS系统与经典MB型系统的联系
        4.2.4 带源的AKNS系统的Cauchy矩阵方法
        4.2.5 解的动力学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YO系统和带自相容源的连续KP系统
    5.1 带源的连续KP系统和YO系统
    5.2 Cauchy矩阵方法构造带源的连续KP系统
        5.2.1 构造KP_2SCS系统
        5.2.2 构造KPESCS系统
        5.2.3 解的讨论
    5.3 KP_2SCS约化到YO系统
    5.4 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相关证明
    A.1 Slyvester方程的可解性
    A.2 Slyvester方程的解

(8)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非合作博弈中均衡的稳定性相关研究
        二、非合作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存在性相关研究
        三、种群博弈相关研究
        四、有限理性下博弈均衡的稳定性相关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存在性与本质稳定性
        二、具有无限个纯策略的联盟种群博弈中NTU核和TU核以及强均衡的存在性
        三、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中均衡的存在性
        四、有限理性下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稳定性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五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预备知识
第三章 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存在性和本质稳定性
    第一节 种群博弈模型
    第二节 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存在性
    第三节 种群博弈合作均衡的本质稳定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无限个纯策略的联盟种群博弈中NTU核,TU核和强均衡的存在性
    第一节 具有无限个纯策略的联盟种群博弈模型
    第二节 联盟种群博弈中NTU核,TU核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联盟均衡存在引理
    第四节 联盟种群博弈中NTU核,TU核的存在性
    第五节 联盟种群博弈中强均衡的存在性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中均衡的存在性
    第一节 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模型
    第二节 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中均衡的存在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限理性下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稳定性
    第一节 有限理性模型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下种群博弈中NTU核的稳定性
    第三节 有限理性下种群博弈中强均衡的稳定性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下具有无限个目标的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稳定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2.2 船舶营运能效的特征与评价方法
        1.2.3 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结构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船舶能效与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规制体系
    2.1 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2.2 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的审议进程
        2.2.1 船舶设计能效
        2.2.2 船舶营运能效
        2.2.3 市场机制
        2.2.4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
    2.3 单边机制与行业自发行动对多边审议进程的影响
        2.3.1 欧盟单边机制
        2.3.2 行业自发行动
    2.4 趋势展望
        2.4.1 国际规制走向
        2.4.2 主要技术障碍
3 船舶能效的内涵与特征
    3.1 船舶设计能效
        3.1.1 设计能效指数(EEDI)
        3.1.2 其他设计能效指数
    3.2 船舶营运能效
        3.2.1 营运能效指标
        3.2.2 设计能效的传导效应
    3.3 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3.3.1 数据与方法
        3.3.2 影响因素
        3.3.3 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船舶营运能效替代指标构建
    4.1 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指标
        4.1.1 能源效率的一般概念与指标
        4.1.2 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效指标
        4.1.3 我国相关研究与实践
        4.1.4 船舶营运能效指标构建原则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样本数据及预处理
        4.2.2 理论框架
        4.2.3 不可观测因素影响效应模型
    4.3 EEPI指标构建方案
    4.4 EEPI指标的性能
        4.4.1 验证方法
        4.4.2 验证结果
    4.5 EEPI的意义与局限性
        4.5.1 实际意义和比较优势
        4.5.2 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5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
    5.1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的来源
    5.2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方法
        5.2.1 样本数据及预处理
        5.2.2 关键因素影响效应评估方法
        5.2.3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率分布特征量化方法
    5.3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结果
        5.3.1 关键影响因素的贡献度
        5.3.2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率的分布特征
        5.3.3 意义与应用
    5.4 代表性船舶种类的营运能效波动率分布
    5.5 本章小结
6 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构建
    6.1 现有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6.1.1 国际海运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碳强度水平
        6.1.2 国际海运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
        6.1.3 同类船舶碳排放强度的分布特征
    6.2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评价模型
        6.2.1 基于总量的碳排放强度均值
        6.2.2 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分位数估计量
        6.2.3 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分布特征量化方法
    6.3 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构建方法
        6.3.1 基本框架与标准情景
        6.3.2 评级体系的位置与边界
    6.4 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评价方法与评级机制演示
        6.4.1 数据样本
        6.4.2 碳排放强度评价
        6.4.3 评级机制构建
        6.4.4 评级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5G上行控制信道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PUCCH概述
    2.1 上行时隙结构与物理资源
    2.2 PUCCH格式与流程
        2.2.1 PUCCH简介
        2.2.2 PUCCH格式
        2.2.2.1 format 0
        2.2.2.2 format 1
        2.2.2.3 format 2
        2.2.2.4 format 3和4
        2.2.3 HARQ反馈流程
    2.3 URLLC场景特点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UCCH DTX检测及解调增强技术研究
    3.1 系统模型
    3.2 功率检测方法
        3.2.1 估计信道功率法
        3.2.2 半盲检测算法
    3.3 增强投影检测算法
        3.3.1 算法描述
        3.3.2 理论分析
    3.4 低复杂度增强投影检测算法
        3.4.1 算法描述
        3.4.2 复杂度分析
    3.5 仿真分析
        3.5.1 format 1仿真
        3.5.2 format 2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RLLC场景PUCCH设计
    4.1 时域调度特点和帧结构设计
    4.2 可靠性指标分析
    4.3 发送格式设计
        4.3.1 重复与跳频
        4.3.2 自适应频域资源选择
        4.3.3 大子载波间隔
    4.4 性能仿真分析
        4.4.1 理论分析验证
        4.4.2 重复与跳频
        4.4.3 自适应频域资源选择
        4.4.4 大子载波间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内容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成果

四、关于RNP和SCS的若干等价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交通路网系统的数据驱动分层递阶优化与控制[D]. 于寒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若干高压材料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研究[D]. 陈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3]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孔令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4]抗二氧化碳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研究[D]. 胡学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基于星载极化SAR图像的海上溢油检测与分析研究[D]. 李冠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6]极化码在5G应用场景下的编译码算法研究[D]. 秦康剑. 浙江大学, 2020(01)
  • [7]平方本征函数对称及其若干应用[D]. 田红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8]种群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研究[D]. 张海群.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9]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D]. 张爽.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5G上行控制信道增强技术研究[D]. 杜逸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RNP和SCS的一些等价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