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1+8”:有效落实

国企改革“1+8”:有效落实

一、国企改革“1+8”:落实得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笑[1](2021)在《混改对科技型国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国有科技型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代表力量,其创新能力如何对参与国际竞争尤其重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对国有经济今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在深化国企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力。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国有科技型企业更是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争取早日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那么在此背景下,国有科技型企业能否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效结合,在“混资本、改机制”的同时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呢?这已成为一件极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在前人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案例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说明,接着从企业创新投入、企业创新过程和企业创新产出三方面对A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的创新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度量,最后总结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新时代背景下国有科技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进行管理决策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旨在为国企改革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提高我国国有科技型企业的竞争力。

许创强[2](2020)在《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架构,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进一步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述与新方略,为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指南。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金融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命脉,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应主动把握新时代金融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与新机遇,充分认识到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增强做好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在党建任务与银行业务融合、党建功能与企业治理均衡、政治优势与经济效率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兼顾等方面,尚存在不少棘手问题与现实挑战。鉴于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理念、掌握党建工作新要求、把握党建工作新目标。通过创新和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多重机制,探索系统、有效的党建工作新路径,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示范与标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应有力量。本文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为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南,立足于我国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代表性,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较为全面地展开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瓶颈及成因;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机制创新以及路径创新。论文第一章以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开篇。国有商业银行在行业属性、历史脉络与功能定位的差异性,使得其党建工作呈现自身独特性。首先,从经营对象、经营业务、经营原则、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其次,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区间为划分尺度,分阶段回顾党的领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及其党建工作变迁。再次,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银行制度的现实选择以及国企改革发展、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指出加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迫切性。论文第二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瓶颈及成因为主题。把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分析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及其成因,才能找准找对其党建工作创新的抓手。首先,从经济新常态下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面对的新环境、新特点、新格局,发掘其重要机遇。其次,从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未能深度融入银行经营管理、未能完全遏制金融腐败、未能有力约束金融行业薪酬过高等方面,指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再次,从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模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脱节、国有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监督与管理滞后、党组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方式分化等方面,分析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的成因。论文第三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为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提供基本指引,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与深入贯彻落实。首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科学方法推进、改革创新精神培育与正确价值理念引导,深化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认识。其次,掌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在强化政治领导核心、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肩负历史重任等方面的新要求。再次,以中央部署为引领、以基层网点为抓手、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推进党建工作覆盖面、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把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新目标。论文第四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为主题。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多重机制创新,是包括运行、激励、制约、联络、保障等环节的相互整合与结构优化,贯穿于党建工作融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全过程,有效支撑总行、分行、支行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辅相成和有序运作。首先,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经营相结合,以党建提升经济效率,优化运行机制。其次,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政绩相结合,健全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纪检相结合,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夯实制约机制。其四,促进不同层级的党组织互动以及党员职工之间的人文沟通,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活力,构筑联络机制。最后,以全面的制度建设为后盾,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形成保障机制。论文第五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收篇。加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致力纠正党务领导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的状况、扭转党建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不深入的局面、克服党建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提升银行党员职工综合素质水平,锻造国有商业银行高水平党务工作队伍。其次,从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增强党建工作技术含量、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党务专员等方面,创新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方式。再次,通过发掘党建工作的特色与优势、细化党建品牌构建方法与增强党建品牌传播,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品牌化。最后,通过提升党组织引领力、强化党建工作落实力、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夯实党建工作监督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党建工作。

宋韶君[3](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林颖[4](2019)在《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会计风险的规避直接关乎财务会计的效率高低和平稳性。假若财务会计风险规避得力、效果显着,会对国企财务管控及其自身发展构成正面影响,并为国企改革的正向推进累积强大的正能量。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新时代国企改革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表现,论述规避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策略,以便为国企今后的财务会计管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陈昌全[5](2019)在《S市ST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战略学家对企业战略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步入了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一带一路”和“四个全面”战略全面实施,新一轮全民创新创业如火如荼,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未来五年,STK公司将承载创新发展、国资改革、资源整合的新使命,需要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在S市新一轮改革创新中实现新成就、新跨越和新发展。本文研究以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和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S市STK公司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企业战略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进行回顾和分析,这三个阶段具体是指:从环境角度出发的战略管理理论、从产业(市场)结构分析角度出发的竞争战略理论、从资源、知识角度出发的核心能力理论。其次,结合STK公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利用PEST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分析STK公司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从财务资源、组织结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分析内部环境以及具备的能力条件。然后,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总结STK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公司目前处于“扩张战略区域”的象限位置,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应优先采取优势-机遇(SO)战略,加快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主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经营模式。最后,通过前述分析,确定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选择,实施以转型布增量、以改革调存量“双轮驱动”,搭建金融控股、科技园区、实业投资三大平台,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发展,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形态转换和做强做优做大,并提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研究为STK公司总部各部门及所属各企业未来一个阶段的工作提供指导,有利于保持企业旺盛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也为S市其他国有企业提供参考。

李华光[6](2019)在《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白云山医药“混改”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部分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效率低下、激励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做大做强目标的实现。为此,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其中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员工持股。为了深化国企改革,国资委在2015年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这份意见指出要通过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并明确将员工持股定位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至此,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被推到了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前沿。因此,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激励效应,验证其是否产生了激励作用,对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后续的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提供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围绕两个研究目的展开:(1)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2)探讨基于混改背景下的员工持股激励效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文的预期贡献;(2)第二章总结回顾了前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与公司治理以及员工持股与激励效应的相关研究;(3)第三章为理论分析。首先对文章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了本文分析所基于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对员工持股方式的改变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这种改变使得混改背景下的员工持股计划具有了新的特点,在本章的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4)第四章为现状分析。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混改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现状;(5)第五章为案例情况介绍。详细介绍了本文选取的案例白云山医药的员工持股情况,具体分析了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方案的内容和特点;(6)第六章为案例分析。首先分析了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的动因,然后从公司治理、创新行为、经营绩效和市场反应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7)第七章为结论与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混改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具体表现为改善公司治理、激励企业创新、改善经营绩效和带来短期正向市场绩效。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持股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这种改变也使混改背景下的员工持股具有了新的特点,区别于股改时期的员工持股;(2)探讨了基于混改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激励效应,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创新、传递正向市场信号、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丰富了员工持股激励效应的案例研究。本文的不足在于:(1)缺乏长期的跟进与观测。因新一轮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最早从2014下半年开始,本文选取的案例企业2015年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16年7月实施完成,研究其实施效果的观察期较短,其员工持股计划在解禁以后乃至更长时间内是否具有激励效应需要长期的跟进与观测。(2)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具有普适性。(3)由于写作时间有限和笔者专业水平限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很多观点和分析可能不够透彻。

朱珊珊[7](2018)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习近平国有企业党建重要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围绕这个课题,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阐释和分析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论述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意义;第三部分,客观总结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主要做法,提炼其基本经验;第四部分,深入剖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提出国有企业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阐释和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二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四是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首先是党的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其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再次是国有企业自身属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最后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加强。因此,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落实自己的重大责任,在理论上既是必然、更是必须。第二部分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在实践中,党的领导与国有企业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是党的领导的支柱性力量,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才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前提。二是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确保自身健康发展。三是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改革的各项目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必须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积极主动作为。第三部分总结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主要做法。一是统一思想,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普遍共识;二是明确权责,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内嵌融合;三是坚持原则,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在干部选用中的领导把关作用;四是融入中心,推动党的领导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全过程;五是固本强基,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纵深发展;六是强根铸魂,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可总结为“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举旗定向作用。这些做法和基本经验,使国有企业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四部分剖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即:现行法规政策对国有企业党组织法定地位界定含混,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定地位不甚明确;二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目前国企党组织与其他法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有待兼容,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有待提升,“新、老三会”的衔接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问题,主要是参与决策的机制不健全、内容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和保障不到位;四是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核心”与“中心”工作融合问题,党的领导作用发挥悬浮化,党委会与董事会协同运作偏心化,“核心”与“中心”融合脱节化;五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问题,目前,违法违纪问题不同程度上仍存在,“一把手”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内部监督“九龙治水”格局分散,纪委同级监督存在文化与管理上的障碍,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六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问题,这主要是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党建工作不受重视、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党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党建活动创新意识不足。这些主要问题,为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切实落实自身责任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提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对策建议。首先要秉持“五个必须”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二是必须坚持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三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五是必须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其次要多措并举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所以,一要在国有企业的企业章程、制度规范、治理结构中赋予国企党组织明确的法定地位;二要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企特色,体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现代企业制度;三要理顺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四要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体制,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经理班子的聘任制,处理好“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五要推进“领导核心”与“经营中心”的深度融合,即实现“核心”与“中心”的观念融合、战略融合、职能融合、组织融合;六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确定法定地位、统筹协调处理好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等方式,完善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机制;七要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具体要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并加大企业内部巡视监督,形成内外部监督合力,确保国企国资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等;八要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党建工作公开述职与民主评议制度、党建工作监督问责考评制度等;九要通过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分类分层次推进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层基础等建立健全完备顺畅的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十要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四化”问题,要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做好国有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领导干部队伍,培养一支作风优良的党务干部队伍,探索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通过以上,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才能做出更好更大贡献。

单豪杰[8](2017)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具备“六种力量”,这就给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怎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解决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党组织关系的必备前提。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党建功能弱化、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选人用人问题多,“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等。国企党建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现代企业制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三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四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党对国有企业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

余菁,黄群慧[9](2017)在《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并在相关政策指导下稳健推进各方面改革举措,但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改革政策设计和实施中进一步明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追求实现构建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革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双重改革效果。如加强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整体性研究工作,坚持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并重,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监管,发挥企业家精神,更充分地下放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等等。

董大伟[10](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指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二、国企改革“1+8”:落实得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企改革“1+8”:落实得力(论文提纲范文)

(1)混改对科技型国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A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1.2.2 创新研究
        1.2.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权理论
    2.2 资源基础理论
    2.3 创新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A企业混改动因与现状分析
    3.1 A企业简介
    3.2 A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3.2.1 外部动因
        3.2.2 内部动因
    3.3 A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
        3.3.1 引入战略投资者
        3.3.2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3.4 A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结果
        3.4.1 股权结构多元化
        3.4.2 治理结构更完善
        3.4.3 激励机制更合理
    3.5 小结
第四章 混改前后A企业创新绩效分析
    4.1 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1.1 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2 绩效评价方法介绍
    4.2 混改前后A企业创新绩效对比分析
        4.2.1 企业创新投入指标分析
        4.2.2 企业创新过程指标分析
        4.2.3 企业创新产出指标分析
    4.3 混改前后A企业创新绩效综合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
        一、经营对象特殊性
        二、经营业务特殊性
        三、经营原则特殊性
        四、经营风险特殊性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变迁
        二、改革开放后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变迁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迫切性
        一、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中国特色银行制度的现实选择
        三、国企改革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
第二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瓶颈及成因
    第一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
        一、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环境
        二、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特点
        三、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二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
        一、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二、党建工作未能深度融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三、党建工作未能完全遏制金融腐败
        四、党建工作未能有力约束金融行业薪酬过高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的成因
        一、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模糊
        二、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脱节
        三、国有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监督与管理滞后
        四、党组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方式分化
第三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
    第一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理念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二、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国有商业银行党组织活力
        四、坚持以正确价值理念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党员职工
    第二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要求
        一、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将防范金融风险摆在党建突出位置
        三、引导金融服务向国家重大战略倾斜
        四、明确国有金融企业党组织要有历史担当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目标
        一、以中央部署为引领,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二、以基层网点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覆盖面
        三、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破解党建工作难题
第四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
    第一节 运行机制:将党建与经营结合
        一、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二、推进党员职工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结合
        三、发挥党建文化对生产经营促进作用
    第二节 激励机制:将党建与政绩结合
        一、抓好党建事关金融改革开放大局
        二、把党建工作对接国有商业银行防风险稳发展目标
        三、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国有商业银行领导政绩评价体系
    第三节 制约机制:将党建与纪检结合
        一、确立国有商业银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底线
        二、建设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内新监督机制
        三、多措并举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纪检结合
    第四节 联络机制:促进网点互动与人文沟通
        一、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联动化党建工作机制
        二、致力密切国有商业银行党群干群关系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党组织人文关怀机制
    第五节 保障机制:以制度建设为后盾
        一、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二、将制度建设贯穿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制度实施细则
第五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
    第一节 锻造国有商业银行高水平党务人才队伍
        一、纠正党务领导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状况
        二、扭转党建队伍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不深入局面
        三、克服党建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
        四、提升党员职工综合素质水平
    第二节 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方式
        一、丰富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形式
        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技术含量
        三、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四、引进党务专员助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第三节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品牌化
        一、遵循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品牌构建原则
        二、发掘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特色
        三、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品牌传播
    第四节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
        一、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组织引领力
        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落实力
        三、扩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影响力
        四、夯实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监督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3)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3 文献评述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2.3.3 本文研究方向
    2.4 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3 理论分析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5.4 本章小结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6.3.3 实证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7.2.1 政策建议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7.3 研究展望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表现
    (一)道德风险
    (二)技术层面的风险
    (三)环境风险
    (四)客观会计风险
二、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科学衡量并精确评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会计风险的实情
    (二)国企高管及财会管理团队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三)切实增强国企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
    (四)提高财务会计风险规避的倾向性和针对性
    (五)运用相应的财务会计风险规避的有效方略
三、结束语

(5)S市ST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战略的含义及类型
        2.战略管理的含义及其过程
    (二)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1.以环境为基点的战略管理理论
        2.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3.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
    (三)战略管理的分析模型
        1.SWOT分析模型
        2.PEST分析模型
        3.波特五力模型
三、STK公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STK公司概述
    (二)STK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
        1.宏观环境
        2.产业环境
    (三)STK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
        1.财务资源与能力
        2.组织结构与能力
        3.生产资源与能力
        4.人力资源与能力
        5.市场营销与能力
四、STK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五)STK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五、STK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一)公司使命
    (二)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2.产业板块发展目标
        3.投资规划目标
        4.人力资源目标
    (三)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
        1.功能定位
        2.战略选择
        3.实施路径
六、STK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组织架构
    (二)优化分解落实机制
    (三)支持公司资本运作与资源整合
    (四)完善激励机制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白云山医药“混改”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1.4 预期贡献
2.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2.2 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
    2.3 员工持股与公司治理
    2.4 员工持股与激励效应
    2.5 文献综述小结
3.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3.1.2 员工持股计划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分享经济理论
        3.2.3 激励理论
        3.2.4 人力资本理论
    3.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
        3.3.1 改变了股票来源方式
        3.3.2 限定了持股资金来源渠道
        3.3.3 引导员工持股计划长期激励导向
        3.3.4 优先支持骨干持股
    3.4 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分析
        3.4.1 传递正向市场信号
        3.4.2 改善公司治理
        3.4.3 促进企业创新
        3.4.4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
4.混改背景下的国企员工持股现状分析
    4.1 总体实施情况
        4.1.1 整体规模
        4.1.2 企业性质分布
        4.1.3 国企实施数量分布
        4.1.4 国企实施行业分布
        4.1.5 国企参与对象分布
    4.2 持股规模情况
        4.2.1 员工持股比例
        4.2.2 持股资金规模
    4.3 持股方式情况
        4.3.1 股票来源方式
        4.3.2 股票管理方式
    4.4 锁定期情况
5.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案例情况
    5.1 白云山医药公司简介
    5.2 白云山医药的混改背景
    5.3 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方案
        5.3.1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
        5.3.2 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内容
    5.4 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
        5.4.1 员工持股占比偏低
        5.4.2 参与对象范围广
        5.4.3 锁定期长,有利于长期激励
6.白云山医药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分析
    6.1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
        6.1.1 政策导向,深化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
        6.1.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6.1.3 融资需求
    6.2 员工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6.2.1 代理效率
        6.2.2 代理成本
    6.3 员工持股对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
        6.3.1 专利数量
        6.3.2 科技研发投入
    6.4 实施后的经营绩效分析
        6.4.1 盈利能力分析
        6.4.2 偿债能力分析
        6.4.3 营运能力分析
        6.4.4 成长能力分析
    6.5 实施后的市场反应分析
        6.5.1 事件研究法
        6.5.2 短期市场绩效
7.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7)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二、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三、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特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三种理解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
        二、党的领导具有突出优势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第三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内容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贯彻和体现到具体领导工作中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四、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性与基本内涵
    第四节 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党的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三、国有企业自身属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章 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 党的领导与国有企业在实践中密不可分
        一、国有企业是党的领导的支柱性力量
        二、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成就
        三、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前提
    第二节 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二、有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有助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第三节 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能够确保自身健康发展
        一、有助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二、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三、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第四节 实现深化改革目标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三、完成自身使命和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达成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普遍共识
        二、健全完善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内嵌融合的体制机制
        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干部选用中的领导把关作用
        四、持续推动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
        五、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纵深发展
        六、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
        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
        五、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举旗定向作用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法定地位在现行法规政策中缺乏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定地位亟待明确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融入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与其他法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有待兼容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有待提升
        四、“新、老三会”的衔接机制有待完善
    第三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问题
        一、参与决策的机制不健全
        二、参与决策的内容不明确
        三、参与决策的程序不规范
        四、决策落实的保障不到位
    第四节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核心”与“中心”工作融合问题
        一、党的领导作用发挥悬浮化
        二、党委会与董事会协同运作偏心化
        三、“核心“与“中心”相互融合脱节化
    第五节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问题
        一、违法违纪问题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
        二、“一把手”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
        三、内部监督“九龙治水”格局分散
        四、纪委同级监督存在文化与管理上的障碍
        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
    第六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作用发挥和自身建设问题
        一、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二、党建工作不受重视
        三、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
        四、党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
        五、党建活动创新意识不足
第五章 我国国有企业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必须坚持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
        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四、必须正确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五、必须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多措并举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二、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
        三、理顺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
        四、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体制
        五、推进“领导核心”与“经营中心”的深度融合
        六、完善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机制
        七、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八、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九、建立健全完备顺畅的党建工作组织体系
        十、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四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建理论依据
        一、国有企业党建理论渊源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三、习近平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建内涵界定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内涵
        二、国有企业党建的特征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
        二、抓好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是时代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协同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必备前提
    第二节 加强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的关键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关键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影响力的关键
    第三节 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有助于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二、加强党建有助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第四节 融合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国企党组织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国企党建工作是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
        二、国企党建工作是彰显我国国有企业特殊优势之所在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障碍
    第一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建政治功能弱化
        一、党组织自身定位不清晰
        二、政治功能与企业经济属性不协调
        三、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不突出
    第二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
        一、缺乏先锋意识
        二、组织观念淡薄
        三、服务意识欠缺
    第三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
        一、人员不足,队伍老化
        二、意志消沉,作风涣散
        三、本领欠缺,能力不足
    第四节 中央巡视工作中暴露出的国有企业党建问题
        一、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
        二、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
        三、“近亲繁殖”,选人用人存在严重不正之风
        四、顶风违纪,“四风问题”禁而不绝
第四章 国企党建面临新挑战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造成的冲击
        一、政企分开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二、产权多元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三、新公司法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是弱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因
        一、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群众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新三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三会”功能和作用
        三、过分集中“一言堂”现象时有存在
    第三节 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
        一、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存在矛盾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人事管理方法方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三、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各有侧重缺乏统一
        四、将党的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仍需完善
    第四节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滞后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用机制滞后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滞后
        四、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路径选择
    第一节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
        三、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节 坚持党的建设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
        一、党的建设要明确定位支持“新三会”依法行使职权
        二、要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党建
        三、要围绕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抓党建
        四、要围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抓党建
    第三节 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管理权
        一、坚持党组织对人事工作的领导权
        二、坚持党组织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
        三、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好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工人阶级合法权益
        一、坚持和完善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好职工董事制度
        三、坚持和完善好职工监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进展
二、存在问题
三、政策建议

(10)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国企改革“1+8”:落实得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混改对科技型国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韩笑. 山西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 许创强.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3]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J]. 林颖. 商讯, 2019(31)
  • [5]S市ST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陈昌全.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白云山医药“混改”的案例分析[D]. 李华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研究[D]. 朱珊珊.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单豪杰. 兰州大学, 2017(03)
  • [9]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J]. 余菁,黄群慧.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5)
  • [10]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国企改革“1+8”:有效落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