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蝴蝶名录(一)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蝴蝶名录(一)

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名录(Ⅰ)(论文文献综述)

马雄,俞超臣,马怀义,刘金玉,马正学[1](2021)在《甘南当周景区蝶类群落及区系分析》文中提出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南当周景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400余头,经整理鉴定共有39种,隶属于8科33属。其中凤蝶科1属2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7属10种、眼蝶科6属8种、蛱蝶科6属6种、蚬蝶科1属1种、灰蝶科6属6种、弄蝶科5属5种。其中,粉蝶科和眼蝶科为优势种群,蛱蝶科、灰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绢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其中有27个单种属,占总属数的81.82%,单种属所包含的种类占总种数69.23%;有6个多种属,占总属的18.18%,含12种,占总种数的30.77%;属种比值系数为0.85。39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25种,占总种数的64.11%;广布种有14种,占总种数的35.89%;东洋界无分布;即古北界分布的种类占绝对优势。通过研究该地区的蝶类资源对于甘南地区乃至甘肃的蝶类资源保护和环境质量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徐安乐[2](2021)在《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及其携粉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栖息地碎片化、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处沿海开放前沿,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区域城市地域不断向外扩张,城乡绿色空间破碎化,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亟待维护,区域协调、有序、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蝶类是环境变化的敏感预测者,也是重要的访花昆虫,开展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多样性研究,探讨蝶类群落对区域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可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分析携粉蝶类的携粉特征,揭示蝶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传粉服务功能,可为传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作者分别于2019年9月、11月及2020年7月在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3种生境类型的9个监测样地)开展蝶类群落调查,分析了不同生境类型对蝶类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及蝶类体型大小的影响;观察记录了2019年9月蝶类群落的携粉情况,分析了不同生境类型对携粉蝶类群落组成及其携粉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由9科82属133种组成。灰蝶科的种类最多(40种),其次为蛱蝶科(30种),环蝶科的种类最少(1种);灰蝶科的相对多度最高,为25.38,其次为粉蝶科(24.14)、蛱蝶科(14.22)和眼蝶科(14.22),弄蝶科和环蝶科的相对多度较低。报喜斑粉蝶、宽边黄粉蝶、小眉眼蝶和中环蛱蝶为优势种,占总个体数的30.72%。灰蝶科、蛱蝶科和弄蝶科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的为弄蝶科,其次为凤蝶科和灰蝶科。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为环蝶科。不同生境类型区域蝶类群落的数量特征无显着差异,但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的属的数量、种的数量和个体数量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Ⅰ)>郊野公园(生境类型ⅠⅠ)>城市绿地(生境类型ⅠⅠⅠ)。不同生境类型区域蝶类群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Ⅰ)、郊野公园(生境类型ⅠⅠ)和城市绿地(生境类型ⅠⅠⅠ)。自然保护区的体型较大的蝶类个体数量更多,城市绿地中体型较小的蝶类个体数量更多。研究结果显示,携粉蝶类种数占所调查蝶类群落总种数的74.19%;携粉蝶类个体数占蝶类群落总个体数的49.63%。凤蝶科与斑蝶科中携粉蝶类的种数及个体数量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科;弄蝶科中携粉蝶类的种数比例最低;眼蝶科中携粉蝶类的个体数量比例最低。蝶类翅腹面携粉的种数及个体数量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部位;腹部携粉的种数及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低。不同科不同部位的携粉蝶类的种数和个体数量比例均存在差异。从整个携粉蝶类群落来看,较多的蝴蝶种类和个体在足部更容易携带大量的花粉,在其他部位携带的花粉数量相对较少。郊野公园(生境类型ⅠⅠ)和城市绿地(生境类型ⅠⅠⅠ)中携粉蝶类的种数和个体数的占比均高于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Ⅰ)。不同科的蝶类在不同生境类型下的携粉蝶类的种数和个体数的占比均存在较大差异。3种生境类型区域携粉蝶类群落的优势种及其携粉个体数的占比存在较大差异。3种不同生境类型区域的翅腹面携粉蝶类的种数和个体数的占比均较其他部位更高,腹部携粉蝶类的种数和个体数的占比均最低。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Ⅰ)携粉蝶类中翅腹面和足部携粉量大于100粒的蝶类种数和个体数的占比均远高于城市绿地(生境类型ⅠⅠⅠ)和郊野公园(生境类型ⅠⅠ)。

陶君,刘欣,刘桂林,陈羽,刘彩琴,钟象景,陈锡昌,陈翠丽[3](2020)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蝶类资源调查,共记录蝶类5科92属145种,其中凤蝶科9属21种,粉蝶科9属14种,蛱蝶科37属63种,灰蝶科23属27种,弄蝶科14属20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东洋界特有种107种,占比73.79%;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种17种,占比11.72%;东洋界和澳新界共有种12种,占比8.28%;其它分布区仅9种,占比6.21%.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蝶类以东洋界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向澳新界和古北界过渡的分布特征;基于调查结果,讨论了象头山保护区蝶类资源生存状况,并对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和对策.

成帆[4](2020)在《青海省共和盆地蝶类多样性与植被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共和盆地蝶类的多样性及其与植被之间的关系,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16-2019年的5-8月对共和盆地5种不同生境(农田、干旱草原、高山草原、干旱灌丛和高寒灌丛)的蝶类及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进行了持续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蝶类多样性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结果为:(1)在共和盆地不同生境共观测记录到的蝴蝶有3 086头,鉴定为36种,隶属于5科26属。36种蝶类当中广布种占21种,古北界占15种,调查中并未发现东洋界的蝴蝶。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当中,共和盆地仅有两种青藏区的特有种,其它蝶类皆为多区共有种。(2)共记录到共和盆地不同生境植物41科99属141种,其中农田生境记录到18科40属47种,干旱草原生境记录到21科30属32种,高山草原生境记录到23科32属43种,干旱灌丛生境记录到14科28属33种,高寒灌丛生境记录到19科30属44种。(3)分析了5种不同生境当中蝶类及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结果表明:蝶类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多样性大小同为高山草原>农田>高寒灌丛>干旱灌丛>干旱草原;蝶类的均匀度指数依次为高山草原>农田>干旱灌丛>高寒灌丛>干旱草原;植物的均匀度指数依次为高山草原>干旱灌丛>高寒灌丛>农田>干旱草原。(4)分析了不同生境常见寄主植物及蜜源植物,其中蜜源植物开花月份多在6-8月,且这三个月的蝶类数量也最高,表明植物的花期对于蝶类的分布有着影响。(5)分析植被与蝶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蝶类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植被类型越是丰富的生境,蝴蝶种类与数量也越多。蝴蝶对于寄主植物与蜜源植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栖息地食源、寄主植物及蜜源植物丰富等,有利于蝶类的生存。寄主植物、蜜源植物的分布及植物的物候期的变化都会对蝴蝶多样性造成影响。

尹丽文[5](2019)在《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绿地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蝶类是最易受城市化影响的群体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重要的保护类群。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营建蝶类栖息地环境及保护和吸引蝶类物种,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构建中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和蝶类物种资源与群落多样性的调查,研究了植物景观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为蝶类栖息地的营建提出有效策略,并为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配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调查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进行,运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公园内三个生境类型中的植物与蝴蝶的种类、数量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多样性指数等对比分析植物景观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其主要结果为:⑴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植物-蝴蝶相互作用加权矩阵,发现植物与蝴蝶物种具有嵌套关系,特定的蝶类对特定的植物物种有依赖性,反之则不成立。且发现蝶类对开花植物某些花卉的偏好具有差异性。⑵共记录到植物63科113属121种,蝶类8科41属57种。经研究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生境,植物与蝶类多样性指数大小同为人工与次生林>湿地>森林,植物均匀度指数大小为人工与次生林>森林>湿地,蝶类均匀度指数大小为森林>人工与次生林>湿地。结果显示植物生境类型和植物群落结构是影响蝶类多样性的重要因素。⑶对1986-2019年中三个时间阶段的江洋畈地区蝶类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蝶类的栖息与寄主及蜜源植物等不具有必然联系;春、夏季蝶类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指数均为夏季>春季。对比分析植物物候变化与蝶类群落组成及分布的关系,发现随时间、环境气候的变化,植物开花、结果等与蝶类觅食有关的植物物候变化,会对蝶类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⑷本次研究从蝶类栖息地植物物种、景观要素与植物景观营建方面,提出适宜城市绿地建设中蝶类栖息地的营建策略,主要包括: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模式的应用;焦点物种栖息地植物景观保护模式构建;引入或恢复乡土植物景观斑块;控制威胁因子干扰。

廖明玮[6](2019)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6~2019年间,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的蝴蝶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分析方法,阐述了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特征,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共记录壶瓶山蝴蝶5科19亚科119属223种,新记录壶瓶山蝴蝶46属103种。在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中,近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1种,中国特有种15种。各科物种数最多的为蛱蝶科,其次为弄蝶科、灰蝶科、粉蝶科、凤蝶科,个体数最多的是蛱蝶科,其次为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蛱蝶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粉蝶科最低。就种间丰富度结构表明,壶瓶山的蝴蝶群落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专化性,能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高效功能。2.壶瓶山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就蝴蝶物种数而言,蝴蝶种类自4月开始增加,5~9月均有大量物种出现,6月物种数量最多。壶瓶山蝴蝶个体数量则是自4月不断增加,至8月达到个体数峰值,9月出现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6月的蝴蝶多样性最高。各科蝴蝶的月间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在物种数方面,粉蝶科物种主要出现在5月和6月,蛱蝶科峰值出现在6月,凤蝶科与弄蝶科的峰值出现在7月,灰蝶科的峰值出现在9月。从蝴蝶个体数量上看,蛱蝶科与粉蝶科蝴蝶个体峰值出现在5月,凤蝶科、灰蝶科与弄蝶科的峰值出现在8月。壶瓶山蝴蝶群落优势和稀有种类较少,而处于中间的常见种类较多,这种群落多分布于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壶瓶山各月物种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均以常见种类为主。3.壶瓶山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比较了壶瓶山中的村庄与周边区域的蝴蝶发生差异。从总物种数量上看,村庄与周边区域无明显差异,而村庄区域蝴蝶物种的平均发生量高于周边区域。在蝴蝶个体数方面,村庄区域的蝴蝶平均个体数显着高于周边区域。此外,周边区域内蝴蝶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往往较高。

姬婷婷[7](2019)在《浙江天目山蝴蝶多样性及群落动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弄清浙江天目山蝴蝶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蝴蝶分布的主要因素,2016~2018年,根据海拔和生境条件等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外选取了6条样线,并采用了样线监测法对本区域蝴蝶资源进行的调查和动态监测。调查结果显示:(1)2016~2018年,浙江天目山共观测到蝴蝶5科120属246种。(2)天目山蝴蝶群落种-多度关系的整体趋势呈正态分布,表明其生境条件较好,蝴蝶物种丰富且群落结构较稳定;其中,蛱蝶科Nymphalidae属数(41属)、种数(107种)及个体数(3858只)均最多且明显高于其他科,为天目山的优势类群;灰蝶科Lycaenidae和弄蝶科Hesperiidae为次优势类群,灰蝶科属和种的优势度分别为30.00%和21.14%,弄蝶科属和种的优势度分别为25.00%和21.14%;群落优势种为菜粉蝶Pieris rapae(Linnaeus,1758)和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Sparrman,1768);常见种为碧凤蝶Papilio bianor Cramer,1777、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Linnaeus,1758)、苎麻珍蝶Acraea issoria(Hubner,[1819])、酢浆灰蝶Zizeeria maha(Kollar,[1844])和黑弄蝶Daimio tethys(Menetries,1857)等23种蝴蝶;观测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Leech,1893。(3)样线I蝴蝶群落的属数(92属)、种数(172种)、个体数(2284只)明显高于其它样线,多样性(9.1170)、均匀度(0.8720)和物种丰富度(15.9164)均最高,优势度(0.1018)则最低,群落结构稳定,生境最优良:样线Ⅱ和样线Ⅲ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优势度较低,生境较良好;而样线Ⅳ和样线V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优势种较突出,受人为干扰较强,生境中植被被一定程度破坏:样线Ⅵ属于农田,原有生境被人类活动破坏严重,较不适宜蝴蝶的生存与繁衍,而蝴蝶群落的多样性(4.7255)、均匀度(0.4772)和物种丰富度(4.4858)均最低,优势种十分突出,群落结构不稳定。可见,生境中的植被丰富度和空间异质性是影响蝴蝶种类和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适当的干扰有利于蝴蝶多样性发展,强烈的人为干扰则会严重破坏生境和植被,影响蝴蝶生存和繁衍;而微生境如溪流等对蝴蝶的分布有积极的影响。(4)蝴蝶群落物种丰富度在4~7月逐渐增加,7月达到最大值,8~9月则逐渐下降。4月和9月蝴蝶群落均匀度较高,优势度较低;而5月和6月由于东方菜粉、菜粉蝶等粉蝶数量的爆发,蝴蝶群落均匀度低而优势种突出。综上,6~8月均较适合蝴蝶的生在发育,其中7月天目山蝴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最高,各科蝴蝶均较丰富,气温、植被等生境条件最适宜蝴蝶的生存与繁殖。此外,4月与其它月的相似性系数均较低,其气温和植被条件有一定独特性,相应的蝴蝶群落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天目山蝴蝶资源虽物种较丰富、多样性较高,但一些威胁蝴蝶多样性的因子不容忽视。关键威胁因子为旅游开发、农事活动、人类居住等人类活动的干扰。要保护蝴蝶的多样性首先就要保护其寄主植物和生境,其次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好旅游开发、人类居住等与蝴蝶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最后需要对本地的蝴蝶资源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活习性等展开进一步研究,为天目山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杨秋龙[8](2019)在《重庆四面山不同样线蝴蝶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Poolard样线法,通过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每月对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5条样线各观测一次,每条样线观测共计18次,5条样线野外观测共记录蝴蝶3004只,隶属11科,82属,151种,其中有2科、22属和67种为四面山首次记录。至2018年10为止,重庆四面山共记录蝴蝶11科107属219种。四面山5条样线观测到的蝴蝶中琉璃灰蝶Celastrina argiolus(Linnaeus,1758)数量最多(646只),为四面山的优势种;其次为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Sparrman,1768),为418只;然后依次是飞龙粉蝶Talbotia naganum(Moore,1884)、黑纹粉蝶Pieris melete Ménétriès,1857、黑角方粉蝶Dercas lycorias(Doubleday,1842)、碧翠凤蝶Papilio(Princeps)bianor Cramer,1777、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Linnaeus,1758)、波蚬蝶Zemeros flegyas(Cramer,[1780])、秀蛱蝶Pseudergolis wedah(Kollar,1848)、巴黎翠凤蝶Papilio(Princeps)paris Linnaeus,1758,个体数量在56154之间,蓝美凤蝶Papilio(Menelaides)protenor Cramer,[1775]、斐豹蛱蝶Argyreus hyoerbius(Linnaeus,1763)和白斑妩灰蝶Udara albocaerulea(Moore,1879)等93种个体数量在247之间;而宽带青凤蝶Graphium cloanthus(Westwood,1841)、黎氏青凤蝶Graphium leechi(Rothschild,1895)、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1758等48种在四面山非常稀少,三年的观测中皆仅发现1只。在5条样线所观测到的11科蝴蝶中,蛱蝶科占有明显的优势,为19属50种;其余为灰蝶科17属20种,弄蝶科16属20种,眼蝶科10属23种,粉蝶科6属9种,凤蝶科4属13种,蚬蝶科4属8种,环蝶科3属4种,斑蝶科1属2种,珍蝶科和喙蝶科各1属1种,蛱蝶科的物种丰富度(R)、种级多样性H’(S)、属级多样性H’(G)、总的多样性(H’(GS))均较高,可以看出蛱蝶科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从四面山不同样线来看,样线的III科级多样性H′(F)最高,样线II的属级多样性H′(G)最高,样线V的种级多样性H′(S)最高,样线III的总的多样性(H’(FGS))最高。而人为干扰最大的样线IV的科级多样性、属级多样性、种级多样性、总的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均为最低。总之,样线I、II、III、V的生境质量好,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稳定,适合蝴蝶生存和繁衍;样线IV由于人为干扰严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和植被的单一,不利于蝴蝶的生存和繁衍,导致蝴蝶种类和数量显着降低。研究得出,生态环境较好,蝴蝶物种多样性也相对较好,而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蝴蝶多样性不一定最丰富,人为干扰能明显降低蝴蝶物种多样性,此外各样线的生态环境中如植被、光照、水源等因素均影响蝴蝶物种的多样性。所以,保护蝴蝶多样性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保护蝴蝶的生存环境。不同样线蝴蝶种类有差异,各样线中蝴蝶种类的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样线I和II,为0.54,其次依次是样线II和III为0.52、样线III和V为0.51,为中等相似;其余的样线间数值在0.250.5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样线IV与其他样线间的物种相似性系数低于其他四条样线间的相似性系数,这与该样线人为干扰很大、对蝴蝶生境的破坏程度大密切相关。

李雷雷[9](2019)在《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20162018年的58月,对祁连县的蝶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蝴蝶1869头,经分类研究有61种,隶属于7科40属。其中粉蝶科(Pieridae)、蛱蝶科(Nymphalidae)为该地区蝶类的优势类群,山豆粉蝶(Colias montium)为优势种。在野外调查中新增青海省蝶类新纪录3种,分别为春丕粉蝶(Pieris chumbiensis)、珠蛱蝶(Issoria lathonia)、红灰蝶(Lycaena phlaeas)。对61种蝴蝶进行区系分析,其中,古北界有21种,古北、东洋界共有种34种,广布种6种。从中国动物地理区系来看,祁连县蝶类以多区共有种为主,单一区域的蝶类较少,青藏区特有种有2种,与祁连县处于青藏区东北缘与蒙新区等区域毗邻有关。蝶类分布受到月份、生境、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从不同月份间的蝶类比较来看,粉蝶科、蛱蝶科的种类在各月份蝶类中所占的比例均较大,变化幅度较小,不同月份间蝴蝶的优势种有所差异。蝶类群落结构中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过程,大致于7月到达最大值,优势度指数呈现与其相反的趋势。6月与7月、7月与8月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其它月份间的相似性系数高,5月与7月蝶类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不同生境蝴蝶的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其中草原生境的蝴蝶种类数最多,占蝴蝶种类数的59.02%,其次是河漫滩(56.67%)、农田(52.46%)、高寒灌丛草甸(50.82%)、森林(34.43%),而在数量上,农田、高寒灌丛草甸、河漫滩、草原、森林依次降低。蝶类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原>高寒灌丛草甸>河漫滩>农田>森林;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草原>河漫滩>森林>农田;优势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草原>农田>河漫滩>高寒灌丛草甸;丰富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原>河漫滩>农田>高寒灌丛草甸>森林。在海拔梯度上,蝶类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蝴蝶种类及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分布规律基本与植被分布相一致。将其划分为区域Ⅰ(山地森林带)、区域Ⅱ(高寒灌丛带)、区域Ⅲ(高寒草甸带)和区域Ⅳ(高山流石坡带)。不同科别蝶类的分布区域呈现如下特点:绢蝶科(Parnassiidae)、粉蝶科、眼蝶科(Satyridae)、蛱蝶科的蝶类在四个区域均有分布,灰蝶科(Lycaenidae)的蝴蝶只分布于区域Ⅱ。不同种类的蝴蝶在各分布区域上有如下特点:占据4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8种,有有芭侏粉蝶(Baltia butleri)、妹粉蝶(Mesapia peloria)、山豆粉蝶等,占据3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9种,有金凤蝶(Papilio machaon)、依帕绢蝶(Parnassius epaphus)、夏梦绢蝶(Parnassius jacquemontii)等,2个分布区域的蝶类有5种,有珍珠绢蝶(Parnassius orleans)、元首绢蝶(Parnassius cephalus)、红眼蝶(Erebia alcmena)等,1个分布带的有9种,有西猴绢蝶(Parnassius simo)、箭纹云粉蝶(Pontia callidica)、暗色绢粉蝶(Aporia bieti)等。从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粉蝶科、蛱蝶科蝶类在不同年份中占据祁连蝴蝶总数量的80%甚至以上。这与19971999年的蝶类数据相比较,蝴蝶的种类数略有增加,丰富度指数也有所提升,表明祁连县蝶类群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这一变化趋势与生态环境保护,生境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关系。

许庆[10](2018)在《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展布了岩石、孤峰、峡谷等典型的山地单体和组合景观类型,保存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美,是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2017年初,中国政府正式把梵净山作为2018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并将《贵州梵净山》申遗文本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法国巴黎),同年的10月10日-10月1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对梵净山进行了实地评估考察。而在此之前,梵净山景观美学价值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为更好的配合“梵净山申遗”工作,本研究开展和梵净山景观美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从地理学、地质学、美学、景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按系统论的指导思想、把理论与实际、景观美学与地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参考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美学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梵净山自然景观美学价值以及其世界遗产价值。以文献、照片、问卷、影像、诗歌等资料为依据,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室内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梵净山景观的成景机理及不同景观类别展现出的自然景观审美价值进行解读,并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13年发表的《美学标准应用手册》中提出的“类比法”作为实操性的方法准则,分国外、国内两个维度,“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提名地”和“非遗产地”三个属性层级对梵净山进行世界遗产山地景观美学价的全球对比分析研究。1.梵净山因其特殊的成景机理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整而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景观形态谱系,构建和演化成一个自然景观类型多样、结构多元、审美要素丰富、时空特征鲜明的自然景观综合体。同时梵净山具有地层类型丰富,出露良好、地质构造复杂奇特、第四纪冰川遗迹保存完好等三大地质特色,保存了绝妙的自然景观,具有罕见的自然美和突出的美学价值。2.从美学价值研究的角度,将梵净山与“世界遗产地”、“预备遗产地”以及其它有潜力的“非遗产地”三种属性的同类亚热带山地景观综合体进行全球对比分析。经分析表明梵净山景观成景机理、山体,岩石,峡谷,云雾等景观要素融合体现出的多样化特征、景观形态、景观原生性都明显区别于其他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揭示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在景观美学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3.梵净山的美学价值突出体现在其景观类型的丰度上,梵净山几乎囊括了全部山地的景观形态,其中尤以岭峰插天、沟谷深切的峡谷侵蚀构造地貌和溶蚀构造地貌为全球山地同类型景观的杰出范例和代表地,在美学方面也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贡献;梵净山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垂直分异维度上,在同纬度区的其他亚热带湿润区基本不存在类似的原生态林区,完整并丰富了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在地球的内外力作用下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使其成为了地球上一处独特而美妙的风景胜地,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美学重要性,赢得了古今中外地质学家、地貌学家、生物学家、诗人和游客的一致好评,符合世界遗产第七条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世界遗产价值。

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名录(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名录(Ⅰ)(论文提纲范文)

(1)甘南当周景区蝶类群落及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标本处理及物种鉴定
2 结果
    2.1 甘南当周景区蝶类群落特征及区系
    2.2 蝶类属、种比值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3.1 群落特征及区系分析
    3.2 与临近景区分布的蝶类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3.3 蝶类保护

(2)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及其携粉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蝶类群落与环境变化
        1.1.1 蝶类群落的环境指示作用
        1.1.2 城市化对蝶类群落的影响
        1.1.3 环境对蝶类体型大小的影响
    1.2 蝶类群落的传粉功能
    1.3 珠三角蝶类群落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蝶类群落调查
        2.2.2 蝶类体型大小
        2.2.3 蝶类携粉特征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3.1.1 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组成
        3.1.2 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多样性
        3.1.3 小结
    3.2 不同生境类型对蝶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3.2.1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蝶类群落的数量特征
        3.2.2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蝶类群落的多样性
        3.2.3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对蝶类体型大小的影响
        3.2.4 小结
    3.3 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的携粉特征
        3.3.1 携粉蝶类的数量特征
        3.3.2 携粉蝶类不同部位的携粉特征
        3.3.3 携粉蝶类不同部位的携粉量
        3.3.4 小结
    3.4 不同生境类型对蝶类群落携粉特征的影响
        3.4.1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携粉蝶类的数量特征
        3.4.2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携粉蝶类群落组成
        3.4.3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携粉蝶类的携粉特征
        3.4.4 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携粉蝶类的携粉量
        3.4.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致谢

(3)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蝶类资源调查
    1.1 调查方法
    1.2 调查时间和频次
    1.3 调查地点
    1.4 物种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类资源
    2.2 蝶类区系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4)青海省共和盆地蝶类多样性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组成
        1.1.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1.4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2 蝶类多样性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的意义
    1.5 蝶类研究史
        1.5.1 蝶类基础研究史
        1.5.2 蝶类多样性研究史
        1.5.3 蝶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研究史
        1.5.4 蝶类多样性年际变化研究史
        1.5.5 蝶类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史
        1.5.6 不同生境蝶类多样性研究史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气候状况
        2.1.3 动植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与样方的选取
        2.2.2 调查方法
        2.2.3 物种鉴定
        2.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共和盆地蝶类群落组成及区系分析
        3.1.1 共和盆地蝶类群落组成
        3.1.2 共和盆地蝶类区系特征
    3.2 共和盆地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结构
        3.2.1 不同生境的蝶类组成
        3.2.2 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特征
        3.2.3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结构相似性系数的分析
    3.3 共和盆地不同生境蝶类月度变化分析
        3.3.1 不同生境蝶类组成的月度变化
        3.3.2 不同月份蝶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3.3.3 各月份蝴蝶群落结构相似性
    3.4 共和盆地蝶类群落年度动态变化
        3.4.1 共和盆地蝶类群落种类组成年际变化
        3.4.2 共和盆地蝴蝶区系成分的年际变化
        3.4.3 共和盆地蝴蝶群落多样性的年际动态变化
    3.5 共和盆地植物物种组成及物候特征分析
        3.5.1 不同生境植物组成
        3.5.2 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分析
    3.6 不同生境蝶类寄主及蜜源植物物候期特征
    3.7 蝶类与植被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结构分析
    4.2 蝶类群落的年际变化
    4.3 植物对蝶类分布的影响
        4.3.1 植物种类对蝶类的影响
        4.3.2 植物物候期对蝶类的影响
    4.4 结论
    4.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共和盆地不同生境的蝴蝶种类与数量
附表2 共和盆地蝶类区系组成
附表3 共和盆地蝶类寄主/蜜源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时代背景
        1.1.1.2 城市绿地生境破碎化现象严重
        1.1.1.3 生物多样性遭受危机
        1.1.1.4 蝶类资源价值
        1.1.1.5 杭州地区优良的自然状况和蝶类资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进展
        1.3.1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3 蝶类多样性研究进展
        1.3.4 不同维度蝶类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4.1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4.2 不同时间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5 适宜蝶类栖息的植物景观结构研究进展
        1.3.6 小结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对象
        2.1.1.1 江洋畈生态公园自然地理概况
        2.1.1.2 江洋畈生态公园环境状况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与样方设计
        2.2.2 调查方法
        2.2.2.1 植物资源调查
        2.2.2.2 蝶类资源调查
        2.2.3 其他影响因子调查
        2.2.3.1 鸟类资源基础调查
        2.2.3.2 景观元素因子调查
        2.2.4 数据处理
        2.2.4.1 数据处理依据
        2.2.4.2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物种组成及植物景观特征研究
        3.1.1 植物物种组成及特点
        3.1.2 生境类型研究
        3.1.2.1 生境分类及植物群落特征
        3.1.2.2 不同生境类型植物组成及特点
        3.1.2.3 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分析
        3.1.3 蝶类寄主与蜜源植物类型及物候特征
        3.1.4 小结
    3.2 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景观与蝶类多样性关系研究
        3.2.1 植物-蝴蝶关系研究
        3.2.1.1 蝶类群落种类组成及特点
        3.2.1.2 植物物种对蝶类物种的影响分析
        3.2.2 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分布研究
        3.2.2.1 各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组成
        3.2.2.2 各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分析
        3.2.2.3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蝶类多样性影响分析
        3.2.2.4 小结
        3.2.3 不同时间蝶类群落分布研究
        3.2.3.1 蝶类多样性年际变化及成因分析研究
        3.2.3.2 蝶类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研究
        3.2.3.3 植物物候变化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3.2.3.4 小结
    3.3 不同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样方案例分析
        3.4.1 湿地生境
        3.4.1.1 点
        3.4.1.2 线
        3.4.1.3 面
        3.4.2 森林生境
        3.4.2.1 混交林疏林空间
        3.4.2.2 林缘空间
        3.4.3 人工与次生林生境
        3.4.3.1 乔草植物群落
        3.4.3.2 乔灌草植物群落
4 基于蝶类多样性的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原则与策略
    4.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及景观要素应用原则
        4.1.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原则
        4.1.1.1 生态性和美学原则
        4.1.1.2 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4.1.1.3 生物通道流动原则
        4.1.1.4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1.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要素应用原则
        4.1.2.1 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4.1.2.2 寄主与蜜源植物的必要性
        4.1.2.3 其他食源植物与配套景观的招引性
    4.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4.2.1 蝶类栖息地营建植物物种推荐
        4.2.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4.2.2.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模式
        4.2.2.2 焦点物种栖息地植物景观保护模式
        4.2.2.3 引入或恢复乡土植物景观斑块
        4.2.2.4 控制威胁因子干扰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加强跨学科领域合作
        5.2.2 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2.3 蝶类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共同发展
        5.2.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江洋畈生态公园不同生境植物种类组成表
附录2 江洋畈生态公园不同生境蝴蝶种类及寄主植物组成表
附录3 植物-蝴蝶相关作用加权矩阵数据图
附录4 江洋畈生态公园春、夏季蝴蝶种类及生活习性组成表
附录5 蝶类栖息地植物物种推荐名录
附录6 蝴蝶生态照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种多样性
    1.2 蝴蝶研究概况
        1.2.1 国外蝴蝶多样性研究
        1.2.2 我国蝴蝶多样性研究
    1.3 中国保护区概况
        1.3.1 中国保护区类别
        1.3.2 中国保护区的发展
        1.3.3 中国保护区的开发与挑战
    1.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植被类型
        1.4.3 昆虫研究历史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蝴蝶物种普查
        2.2.2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2.2.3 物种鉴定
        2.2.4 数据分析
    2.3 壶瓶山蝴蝶群落组成特征
        2.3.1 蝴蝶物种结构
        2.3.2 各科蝴蝶群落结构
        2.3.3 蝴蝶群落种间丰富度比较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壶瓶山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设置蝴蝶观测样线
        3.2.2 观测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蝴蝶数量动态变化
        3.3.1 壶瓶山蝴蝶数量动态
        3.3.2 各科蝴蝶群落数量变化
    3.4 蝴蝶物种多样性发生动态
        3.4.1 壶瓶山蝴蝶指数变化规律
        3.4.2 各科蝴蝶指数变化规律
    3.5 蝴蝶物种月间相似性比较
        3.5.1 壶瓶山蝴蝶月间相似性
        3.5.2 各科蝴蝶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段的设置与划分
        4.2.2 数据分析
    4.3 各样线蝴蝶群落特征
    4.4 村庄及其周边地区蝴蝶群落比较
        4.4.1 蝴蝶群多样性比较
        4.4.2 蝴蝶发生量比较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浙江天目山蝴蝶多样性及群落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项目来源
        1.1.2 天目山蝴蝶研究
    1.2 蝴蝶研究基本概述
        1.2.1 分类体系
        1.2.2 形态特征
        1.2.3 生物学习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天目山昆虫研究
        1.3.2 蝴蝶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1.3.3 蝴蝶研究价值与前景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监测方法
        2.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样线生境类型与植被构成
        3.1.1 样线Ⅰ
        3.1.2 样线Ⅱ
        3.1.3 样线Ⅲ
        3.1.4 样线Ⅳ
        3.1.5 样线Ⅴ
        3.1.6 样线Ⅵ
    3.2 天目山蝴蝶群落组成与特征
        3.2.1 群落构成分析
        3.2.2 群落种属特征分析
        3.2.3 共有种与特有种分析
    3.3 蝴蝶群落多样性指数
        3.3.1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
        3.3.2 不同月份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
    3.4 蝴蝶群落数量特征
        3.4.1 天目山蝴蝶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3.4.2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
        3.4.3 蝴蝶各项指标随月份变化趋势分析
    3.5 蝴蝶群落分布特征
        3.5.1 蝴蝶不同样线空间分布特征
        3.5.2 蝴蝶不同月份时间分布特征
    3.6 蝴蝶群落物种优势等级划分
        3.6.1 蝴蝶群落优势、常见、少见及稀有种
        3.6.2 空间水平上蝴蝶群落的优势、常见、少见及稀有种
        3.6.3 时间水平上蝴蝶群落的优势、常见、少见及稀有种
    3.7 蝴蝶群落物种-多度关系
        3.7.1 天目山蝴蝶群落物种-多度关系
        3.7.2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物种-多度关系
    3.8 物种相似性分析
        3.8.1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相似性分析
        3.8.2 不同月份蝴蝶群落相似性分析
4 结论
    4.1 天目山蝴蝶物种群落组成
    4.2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特征差异
    4.3 不同月份蝴蝶群落特征差异
5 讨论与研究展望
    5.1 分布因素分析
    5.2 蝴蝶多样性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天目山蝴蝶分布名录
附录B 浙江天目山样线生境照
附录C 浙江天目山蝴蝶生态照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重庆四面山不同样线蝴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蝴蝶多样性研究概况
        1.1.1 国外蝴蝶研究历史及现状
        1.1.2 中国蝴蝶研究历史及现状
        1.1.3 重庆四面山蝴蝶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1 野外观测
        2.2.2 标本制作与保存
        2.2.3 外生殖器玻片制作
        2.2.4 拍照
    2.3 研究方法
        2.3.1 观测方法
        2.3.2 样线设置及各样线生境状况
        2.3.3 种类鉴定
        2.3.4 多样性分析
        2.3.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种类记录
    3.1 珍蝶科Acraeidae
    3.2 环蝶科Amathusiidae
    3.3 斑蝶科Danaidae
    3.4 弄蝶科Hesperiidae
    3.5 喙蝶科Libytheidae
    3.6 灰蝶科Lycaenidae
    3.7 蛱蝶科Nymphalidae
    3.8 凤蝶科Papilionidae
    3.9 粉蝶科Pieridae
    3.10 蚬蝶科Riodinidae
    3.11 眼蝶科Satyridae
第四章 四面山蝴蝶多样性分析
    4.1 四面山蝴蝶的多样性
        4.1.1 种类多样性
        4.1.2 各科蝴蝶多样性
        4.1.3 不同样线蝴蝶多样性
    4.2 五条样线物种相似性分析
    4.3 蝴蝶观测相关情况记录
    4.4 讨论
    4.5 结论和展望
        4.5.1 结论
        4.5.2 研究展望
附录 I.四面山不同样线蝴蝶种类和数量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完成的文章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学术会议

(9)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气候及水文
        2.1.3 野生动植物资源
    2.2 采样与物种鉴定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线设置
        2.2.3 调查方法
        2.2.4 物种鉴定方法
    2.3 数据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蝶类群落组成及区系分析
        3.1.1 蝶类群落组成
        3.1.2 蝶类区系特征
    3.2 蝶类群落的时间变化
        3.2.1 蝶类组成的月度变化
        3.2.2 开花植物的时序变化
        3.2.3 不同月份蝶类群落多样性
        3.2.4 各月份蝴蝶群落结构相似性
    3.3 祁连蝴蝶群落的年际动态变化
        3.3.1 祁连蝴蝶群落种类组成年际动态变化
        3.3.2 祁连蝴蝶区系的年际动态变化
        3.3.3 祁连蝴蝶群落多样性的年际动态变化
    3.4 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结构分析
        3.4.1 不同生境的蝶类组成
        3.4.2 不同生境的蝶类群落特征
        3.4.3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性分析
    3.5 不同海拔蝶类群落特征
        3.5.1 不同海拔梯度下蝶类群落特征的变化趋势
        3.5.2 不同海拔梯度蝶类的多样性
        3.5.3 不同海拔梯度蝶类相似性分析
        3.5.4 不同海拔梯度的蝶类区系特征
    3.6 历史同期的蝶类比较
        3.6.1 蝶类群落的变化
        3.6.2 蝶类多样性的差异
        3.6.3 不同生境的蝶类多样性差异
        3.6.4 蝶类区系组成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影响蝶类分布的因素
    4.2 主要结论
    4.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祁连县5-7月蝶类变化
附表2 祁连县蝶类区系组成
致谢
作者简历

(10)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立题依据
    3 研究的理论意义
    4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现状
    1 山地景观
    2 山地景观美学
        2.1 山地景观美学的总体特征
        2.2 山地景观美学与世界自然遗产的关系
    3 山地景观美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三 梵净山景观成景机理与自然美
    1 梵净山景观成因与自然美
        1.1 构景的自然因素
        1.2 构景的文化因素
    2 梵净山景观类型与自然美
        2.1 景观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
        2.2 不同景观类型的自然美
    3 梵净山景观结构与自然美
        3.1 景观结构的厘定方法
        3.2 景观结构的尺度层次性
    4 梵净山景观特征与自然美
        4.1 空间尺度特征
        4.2 时间尺度特征
四 基于世界遗产标准的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分析
    1 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第七条评价标准的演绎解读
        1.1 “标准七”解读的必要性
        1.2 “标准七”的演变与发展
        1.3 “标准七”的争议与“类比法”的提出
    2 与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2.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2.2 景观美学对比
        2.3 对比分析结果
    3 与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预备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3.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3.2 景观美学对比
        3.3 对比分析结果
    4 与潜在满足美学标准的山地景观类型的的非遗产地的对比分析
        4.1 景观演化的生态环境对比
        4.2 景观美学对比
        4.3 对比分析结果
五 梵净山景观美学的世界遗产价值
    1 梵净山景观谱系的完整性
    2 梵净山美学价值与感知度评价
        2.1 专家学者感知度评价
        2.2 游客审美感知度调查
    3 梵净山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的第七条评价标准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附表 1:梵净山自然景观游客感知度访谈表
附表 2:133处满足第七评价标准的世界遗产地及其自然价值类型

四、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名录(Ⅰ)(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南当周景区蝶类群落及区系分析[J]. 马雄,俞超臣,马怀义,刘金玉,马正学.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群落及其携粉特征研究[D]. 徐安乐. 南阳师范学院, 2021(11)
  • [3]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J]. 陶君,刘欣,刘桂林,陈羽,刘彩琴,钟象景,陈锡昌,陈翠丽. 惠州学院学报, 2020(06)
  • [4]青海省共和盆地蝶类多样性与植被关系的研究[D]. 成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 [5]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D]. 尹丽文.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D]. 廖明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浙江天目山蝴蝶多样性及群落动态规律研究[D]. 姬婷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重庆四面山不同样线蝴蝶多样性研究[D]. 杨秋龙. 西南大学, 2019(01)
  • [9]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研究[D]. 李雷雷.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梵净山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许庆.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蝴蝶名录(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