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稻丰度鉴定

吉林省水稻丰度鉴定

一、吉林省水稻丰歉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宋孝进[1](2021)在《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对策》文中提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出台“六保”政策。其中,“保粮食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性意义。“民以食为天”,在供求两端遭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粮食加工产业既连接了农业,又连接了工业和居民,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战略安全的重要的中间产业。吉林省松原市作为我国粮食重要生产地,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乃至吉林省的粮食加工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原市的粮食加工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统计,掌握了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政府促进粮食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以期从产业链和供给侧出发,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总体而言,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企业间分工不合理;产业布局散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品牌声誉有待提升。松原政府应当坚持技术进步、质量提升、产业融合、资金融通和服务提升的综合产业政策。

马树庆,全虎杰,邓奎才,刘晓航,袭祝香,佟丽媛,柴庆荣,杨军,杨茹,潘长虹,金龙范,杨环宇[2](2018)在《基于高山梯度试验的粳稻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气温随海拔递减特征,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开花期低温处理试验,以揭示粳稻结实对开花期低温的反应。试验设7个海拔(温度)和3个持续时间处理,分3个开花时段。结果表明:粳稻结实对开花期低温反应敏感,气温越低、低温时间越长,水稻空秕率越高;水稻空秕率与开花期2 d短期低温的关系为线性函数,但温度影响系数很小;与3 d以上低温的关系为对数函数,温度影响系数较大;不同开花时段低温对结实影响差异明显,盛花期影响最大,其次为中花期和初花期,盛花期低温影响系数是初花期的3倍左右;开花期平均而言,低温处理2、3、4 d,其间日平均气温每降低1℃,水稻空秕率分别上升0.4、1.5和3.1个百分点;昼间平均气温每降低1℃,空秕率分别上升0.4、1.9和3.5个百分点;空秕率与昼间温度、最高气温的关系比与夜间温度、最低气温的关系更密切;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强度对空秕率的组合影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低温时间每延长1 d,空秕率约上升4.5个百分点;气温降低1℃,空秕率约上升1.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粳稻开花期短期低温(≤2d)仅可导致轻度冷害,3 d以上低温可引发中度或重度冷害;用昼间气温和最高气温作为花期冷害指标比传统的日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更适宜。

马树庆,袭祝香,马力文,李秀芬,陈淑华,王琪,张淑杰[3](2015)在《北方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气象指标的可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对提升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意义重大。应用北方地区代表县(市)1960-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和历年水稻产量资料,计算冷害温度指标界定水稻冷害发生的正确率,对中国北方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常用的指标进行应用效果检验,并比较适用性差异。结果表明,界定水稻延迟型冷害的5-9月气温指标稳定适用,正确率达到78%左右,可持续性好;积温差额指标也比较稳定,可以继续应用;但是积温距平指标判定冷害的正确率较低,多数地方不宜继续使用。界定水稻障碍型冷害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时间指标比较稳定可靠,多数县(市)可以继续应用,但少数县市应暂停使用;日最低气温指标界定冷害的正确率略高于日平均气温指标。多年来,这些指标尽管要素和原理不变,但在适用性及可持续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年代和区域差异,应选择使用并及时修订过时的指标,以适应气候变化和水稻栽培。

李琦珂[4](2013)在《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有黝黝黑土地的松花江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虽气候严寒,夏短冬长,但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自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陆续进入,土地垦殖持续不断,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农业开发所及之地,荒山沼泽化为肥田沃野,森林草原变成农田村舍,自然景观成为人工生态,人地系统结构变化异常显着。农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界面,其结构变迁与功能进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经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松花江流域的种植业对畜牧业、林业和渔猎业的“挤压”倾向日益明显,生产结构逐渐单一,农业系统功能脆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种植业,大致经历由“—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结构变迁,农业系统呈现良性衍化态势。功能发挥偶有曲折低徊,也基本处在自组织阙值范围之内。民国时期,种植业系统开放而高效;伪满时期,种植业系统“入”不敷“出”;建国之后,系统功能发挥顾“此”而失“彼”;三中全会之后,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系统发展稳定且持续。畜牧系统的百年发展,主要特征是畜牧结构的日益趋同。20世纪初叶,因地区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松花江流域的畜牧系统,具有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点。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家畜多经喂猪、牛、羊,家禽常饲养鸡、鹅、鸭;松花江流域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豢养马、牛、羊及犬;生息繁衍于松花江流域东部的渔猎民族,历史上曾与鹿共舞,与犬相伴,如今已成民族文化的遥远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因文化的不断融合,技术的日新月异,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渐至消亡,畜牧生态系统因多样性的缺失而危机蛰伏。松花江流域是森林部落的故乡。莽莽林海钟灵毓秀,引俄人日寇竞垂涎。建国之前,森林资源砍伐得多,养护培育得少,形成畸轻畸重的林木利用结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与砍伐并重,松花江流域林本利用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渔业是松花江流域的传统产业。20世纪之初,松花江流域渔业仍为自然经济,鱼类资源尚属充足,鱼种结构相对合理。随着渔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自然鱼类捕捞—度占据渔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迫于鱼类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20世纪中叶养殖渔业逐渐兴起并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优势生产部门,渔业结构因此而日益优化。世纪之末,松花江流域渔业品种结构逐步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衍化,既受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驱动,也受系统外部诸如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且时时反作用于这些外在因素,积久而成互生互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变革能够打碎落后制度的桎梏,冲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成为农业结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人地作用的手段延伸、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在种植结构的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农机等物质装备的规模运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集约投入,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润泽渲泄,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人工调控,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作为日趋开放的“结构-功能”共同体,农业系统的存在以及发展,还会受到上层“人一地”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地结构对农业系统的时或促进、时或阻滞。若人地结构趋于合理,人地关系基本平衡,农业系统就会良性发展,结构渐至优化、功能发挥良好;若人地结构严重失衡,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大自然就会以灾害的方式来警告人类,实际上是为农业系统的良性回归提供反馈信息,以此督促农业系统的参与者——人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永葆经济、生态高效功能。

张建军,马晓群,许莹[5](2013)在《安徽省一季稻生长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试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一季稻的生理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建立了安徽省分区域一季稻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反映多因子对一季稻影响的气候适宜度模型。通过对不同时段内单要素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的集成,构建了分区域一季稻单要素适区指数和气候适宜指数模型,并对两种集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基于气候适宜指数与一季稻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归一化法气候适宜指数模型优于绝对值法,气候适宜指数与产量丰歉指数具有显着相关性;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对一季稻的产量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指标回代检验准确率较高,业务试用效果良好,可以用之评价气候条件对一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李彦利,严光彬,贾玉敏,孟令君,王万成[7](2010)在《2006年、2007年气温对吉林省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本院试验和区试试验的产量结果统计表明,北方寒冷稻作区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秧苗素质和6月份的气温。

张文香,王成瑷,赵磊,赵秀哲,侯文平,高连文[8](2010)在《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粳稻品种农大3号,通过分期育苗形成不同叶龄(2.5叶、3.5叶、4.5叶和5.5叶)秧苗,采取同期插秧、同期收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适宜的插秧叶龄为4.5片叶,叶龄高于或低于4.5片叶都会导致单穴粒重、单穴穗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饱满粒率、经济系数及生物产量下降。在一定的叶龄范围内(2.55.5片叶),提高插秧期的叶龄有助于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食味;降低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小苗移栽(≤3.5片叶)不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蒋慕东[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柳金来,宋继娟,崔永录,刘荣清,周柏明,崔明元[10](2006)在《水稻生长量与密度和氮肥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移栽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分析了水稻生长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量生长呈“S”型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最大生长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6%,可能是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生长量与移栽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分别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6月30日~7月10日生长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成为当地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段,利用这一时段的生长量进行产量预测准确率可达99%以上。

二、吉林省水稻丰歉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水稻丰歉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粮食加工产业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粮食加工产业的概念界定
        一、粮食的含义
        二、粮食加工
        三、粮食加工产业
    第二节 粮食加工产业的相关理论
        一、合约与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产业政策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松原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松原产业结构现状
        二、松原政府财政状况
        三、松原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条件
    第二节 松原粮食加工产业基本情况
        一、松原粮食加工产业现状
        二、松原粮食加工产业政策
    第三节 松原粮食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原材料供给不稳定
        二、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三、品牌租值积累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松原粮食加工产业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节 政府“三农”政策有待完善
        一、惠农政策不落地
        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三、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到位
    第二节 政府产业政策科学性有待提高
        一、培育龙头企业力度不足
        二、产业园建设不理想
        三、企业技术创新不足
    第三节 政府服务方式有待完善
        一、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二、品牌效应不够显着
        三、科研支持力度不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松原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拓展“三农”政策新思路
        一、推动惠农政策真下乡
        二、完善和推广农业保险制度
        三、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第二节 制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
        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二、支持建立产业园区
        三、鼓励生产技术创新
    第三节 积极转变政府服务方式
        一、建立健全质量检验监测制度
        二、维护公开透明的品牌市场
        三、完善人才吸引和保障政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高山梯度试验的粳稻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和自动气象站
    1.2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对水稻空秕率的影响规律
        2.1.1 水稻空秕率与花期低温关系模式
        2.1.2 低温持续期的影响差异显着
        2.1.3 不同开花时段低温影响差异明显
        2.1.4 空秕率对花期昼间温度更敏感有关研究
    2.2 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综合影响及冷害指标
        2.2.1 空秕率与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关系
        2.2.2 开花期冷害指标
3 讨论
4 结论

(3)北方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代表点选择及资料
    1.3 检验方法
    1.4 冷害指标
        1.4.1 延迟型冷害指标
        1.4.2 障碍型冷害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害指标界定冷害发生与否的正确率
    2.2 冷害等级指标适用效果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4)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四、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一、放垦政策
        二、人口发展
        三、农业开发
        四、灾害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预警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演替的阶段性特征
        一、清末东部渔猎、中部农耕、西部游牧的土地利用格局
        二、土地利用渐趋农耕化(民国前期)
        三、农耕化程度不断加深(伪满统治时期)
        四、农耕化程度继续加深(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五、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第三节 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迁与从业人口变迁
        一、产值结构变化
        二、从业人口结构变化
第二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种植结构变迁
    第一节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一、粮食作物生产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节 经济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一、经济作物生产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消长
        一、“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晚清至1931年)
        二、经济作物生产受到抑制(伪满统治时期)
        三、“以粮为纲”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建国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变迁
    第一节 役使畜内部结构变迁
        一、役使畜生产
        二、役使畜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节 经济畜内部结构变迁
        一、经济畜生产
        二、经济畜(禽)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节 役使畜与经济畜(禽)的比例消长
        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晚清至1931年)
        二、畜禽养殖结构起伏波动(伪满统治时期)
        三、从役使畜为主转向经济畜为主(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经济畜养殖渐趋活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第四节 畜禽产品结构变迁
        一、肉类
        二、蛋类
        三、奶类
        四、皮毛
第四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林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森林生态与资源状况
        一、森林生长的自然环境
        二、19世纪末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第二节 20世纪林木利用和森林培育
        一、林木利用
        二、森林培育与防护
        三、林木利用与森林培育的此消彼长
        四、林分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林业资源利用结构变迁—以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为指标
    第四节 技术、制度对林业资源利用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一、经营制度及管护政策
        二、伐木工具与育林技术
第五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渔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渔业水面资源
        一、江河
        二、湖泡、水库与池塘
    第二节 渔业生产结构变迁与鱼类资源结构变迁
        一、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此消彼长
        二、鱼种资源结构变化
    第三节 制度、技术对渔业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一、水产经营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二、捕捞技术进步的诱致性变迁
第六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效益分析
    第一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种植业系统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二、畜牧业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能力有限
        三、林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长潜能下降
        四、渔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速有所减缓
    第二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生态效应分析
        一、种植业系统生态不断恶化
        二、畜牧业系统生态日渐式微
        三、林业系统生态状况堪忧
        四、渔业系统生态频临险境
    第三节 农业子系统耦合与边缘效应发挥
        一、系统耦合的生态前提和社会背景
        二、边缘效应发挥和溢出效益实现
第七章 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第一节 气候变迁与环境适应
        一、地理环境影响
        二、气候变迁诱致
    第二节 政策激励与制度诱致
        一、农业政策影响
        二、农地制度诱致
    第三节 移民垦殖与人口增长
        一、移民垦殖影响
        二、人口增长压力
    第四节 技术装备与物资投入
        一、对种植结构变迁的诱致
        二、对畜牧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五节 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一、文化濡染
        二、宗教影响
    第六节 交通条件与市场贸易
        一、交通促进
        二、市场拉动
参考文献
附录 松花江流域行政沿革表(1900—2000年)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安徽省一季稻生长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试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处理
2 模型构建
    2.1 逐旬气候适宜度模型
    2.2 全生育期和各发育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模型
    2.3 气候适宜指数模型检验
        2.3.1 单要素模型检验
        2.3.2 多要素模型的检验
3 评价指标的建立和检验
    3.1 适宜性评价指标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回代检验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应用
4 结论和讨论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叶龄插秧对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叶龄插秧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叶龄插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 小结

(9)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吉林省水稻丰歉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原市粮食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对策[D]. 宋孝进.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2]基于高山梯度试验的粳稻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的影响[J]. 马树庆,全虎杰,邓奎才,刘晓航,袭祝香,佟丽媛,柴庆荣,杨军,杨茹,潘长虹,金龙范,杨环宇. 生态学杂志, 2018(04)
  • [3]北方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J]. 马树庆,袭祝香,马力文,李秀芬,陈淑华,王琪,张淑杰. 气象, 2015(06)
  • [4]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D]. 李琦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5]安徽省一季稻生长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试用[J]. 张建军,马晓群,许莹. 气象, 2013(01)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2006年、2007年气温对吉林省水稻生长的影响[J]. 李彦利,严光彬,贾玉敏,孟令君,王万成. 吉林农业科学, 2010(01)
  • [8]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 张文香,王成瑷,赵磊,赵秀哲,侯文平,高连文.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1)
  • [9]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水稻生长量与密度和氮肥的关系[J]. 柳金来,宋继娟,崔永录,刘荣清,周柏明,崔明元. 吉林农业科学, 2006(02)

标签:;  ;  ;  ;  ;  

吉林省水稻丰度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