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抚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一、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晶[1](2020)在《成都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河流污染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合作的环境治理体系,筑成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全国全面建立河长制,虽然我国河流污染治理取得显着成效,但是仍要意识到我国水资源是严重匮乏的,部分河流处于断流或截流状态,河流污染治理陷入困境。因此需要深层次探究问题,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河流污染治理的高水平与高质量。本文在协同治理理论与博弈理论指导下,结合成都市主要河流与水质的概况,紧密联系实际获取多元主体参与河流污染治理的情况,运用访谈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分析成都市河流污染治理现状,具体从治理主体、参与机制、政策法规、治理措施展开描述。本文分为六章,本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的思路,面对治理主体协调不畅、治理政策执行不到位、治理主体相对单一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具体原因有政府部门治理的权责划分不清、企业参与治理的主动性不强、公众参与存在较多阻碍因素、相关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治理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成都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对策,分别为形成多元协同参与治理体系,发展水污染治理的自主自治网络;引导企业参与治理,强化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环境保护产业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利用多样的渠道加入到河流污染治理中;完善协同治理考核责任机制,具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完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支持并为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入专业人才致力于发展。共同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创新格局,实现河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肖况[2](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刘洋[3](2018)在《增强国家级新区资源承载力的建议》文中指出国家级新区在培育新动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国家级新区经济了长期传统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上突破上限,资源环境短板约束增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水环境形势压力巨大,大气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应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定"三线一单"指导意见,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国家级新区环保专项督察机制,综合运用工程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要求、政策干预引导等手段,优先推进水资源保障设施建设,完善水环境保护设施体系,提升资源环境效率,全面升级大气污染防控能力。

李恒[4](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林昌围[5](2017)在《成都市岷江内江水环境质量分析及容量研究》文中认为成都市岷江内江流域覆盖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周边辖区重要郊县,流域水系中的上游河流,如柏条河、柏木河、徐堰河等作为成都市主城区的集中供水水源地,其水质达标安全情况直接影响了主城区众多居民的生命健康。此外,近年来,由于城区大量集中排污排入内江水系,导致岷江内江水系河流进入市中心金牛区后,水质明显恶化,对城市水生态环境及市容景观均产生了不良影响。通过对成都市岷江内江流域主要河道国控及省控断面的水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水质评价分析表明:内江发源端都江堰水文站水质良好,稳定达到Ⅱ类水域标准水质;永安大桥、二江寺和出境黄龙溪断面NH3-N和TP超过ⅣV类水域标准限值,枯水期超标明显,尤其NH3-N浓度值已达到劣V类水质限值。较详细准确的统计分析了该流域内入河污染负荷及组成情况,CODCr负荷90%以上都来源于点源污染;点源NH3-N污染负荷中构成比例相比较少,约为NH3-N总负荷的73%。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流域河道水质进行了模拟计算。CODCr和NH3-N计算值普遍较断面实测值偏大。黄龙溪出境断面整体模拟较好,NH3-N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远优于CODCr,相对误差分别为1和18%。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分析表明,岷江内江(成都段)水环境容量CODCr为91382.18 t/a, NH3-N为3288.07 t/a,内江下游段,即进入金牛区后水系以及江安河进入双流区后,几乎无环境容量,尤其是NH3-N。针对岷江内江(成都段)水环境污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据此措施,除上游都江堰市和郫都区外:NH3-N点源年削减量为12%,则黄龙溪出境断面预计5a左右的时间能够使其出境浓度控制在Ⅲ类水体限值1mg/L内;CODCr点源削减量10%,出境断面能够控制Ⅲ类水体限值20mg/L内。

顾磊[6](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许岚[7](2017)在《成都市双流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对水资源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双流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文对全区进行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收集有关水文、气象、生态与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对双流区各水资源分区的降水、蒸发、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进行分析与计算。本次拟结合双流区水资源综合规划、供需平衡分析工作,通过对双流区水资源量、质、时空分布特性以及已有规划的水利工程调查评价基础上,分析双流区域内水资源配置能力及存在问题,得出双流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69亿m3。对双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需水预测及水平年水量平衡分析,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双流区水资源及工程布局能否支撑已有的社会经济规划,并从保护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角度对存在缺口或损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的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议。采用计算的方法对各分片水资源的供、用、排、耗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得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

孙泽萍[8](2013)在《成都市出境断面“双流县黄龙溪”水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重点流域监测断面水质都不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水质标准,这不仅影响了水体的调节和观赏功能,更是威胁到了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水污染的防治,确保水体水质达标已迫在眉睫。水质模型是水质模拟的有效工具,它能预测水质的时空变化也能描述污染物在特定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WASP是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的一维水质模型系统,它可以模拟河流一维不稳定流、湖泊和河口三维不稳定流、水文动力学、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近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岷江成都市“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为劣V类,未达到划定III类水域标准。本文通过对府河双流段的污染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筛选出氨氮和溶解氧作为本文的主要模拟因子,其污染负荷分担率分别为41.9%和11.5%,利用wasp7.3水质模型对府河双流段的氨氮和溶解氧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比拟,得出了利用wasp7.3对府河双流段进行模拟的最佳参数取值。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探索了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变化的规律,并对存在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利用已经模拟得出的最佳参数值,模拟并计算得出府河双流段的基于氨氮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府河双流段的实际情况,用流域最大流量进行模拟,得出在目前的入境水质下,该流域已经没有了环境容量;要想使黄龙溪出境断面氨氮达标,首先必须控制入境断面的水质;通过计算了理想环境容量值,并且把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和水环境容量进行比较,得出在保证入境断面水质达标的情况下,要使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的污染物削减量:华阳镇和中和镇的氨氮的排放量必须削减57.3%-79%,正兴镇、永安镇、黄龙溪镇的氨氮排放量在枯水期时需削减52.3%,而在丰水期时,该段还有12.7Kg/d的环境容量。从氨氮和溶解氧模拟的结果追溯府河双流段污染的原因,从水环境容量的模拟结果提出要使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必须采取的措施。

孟桂林[9](2012)在《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为研究课题,在梳理、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先进治河理念的前提下,对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风景园林专业的眼光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各条河道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然后从河道生态系统营造、人工景观建设、河道管理养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各个问题应用国内外最新最先进的治河理念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提出实际有效的应对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应对措施能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提供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把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希望本文所提炼出来的治河理念对国内外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城市河道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论文的成果总的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总结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的现状,并从河道生态系统营造、人工景观建设、河道养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且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现状下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实际的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梳理、分析和总结了现代国内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与研究的进展情况,并简要的总结出国内外先进的治河理念和河道景观建设经验。(2)介绍了成都市水域概况及水生态环境历史沿革,并详细介绍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概况。(3)总结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并从河道生态系统营造、人工景观建设、河道养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且总结出存在的问题。(4)针对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下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实际的应对措施。

吴运凯[10](2012)在《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研究 ——以双流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构建了成都市乡村规划的指标体系:认为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者适度和谐的乡村,其具体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生态化,也就相当于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共同构成了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成都市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论文以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建设为目标,从双流县土地利用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双流县城乡用地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双流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为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双流县的乡村生态规划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论文以研究区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双流县籍田镇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籍田镇下属11个行政村抽样调查获取村民耕地利用状况的相关资料数据。以研究区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据研究区农民的经营意愿调查结果,并考虑我国农民特有的土地伦理观念,构建出以生态农业开发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模式。该模式的含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庭院经济一体化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实行“产业化”经营,土地可持续利用必须以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动力源,两者要有机结合,走“一体化发展”之路,这是解决当前土地利用和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加快生态农业建设进程的有效措施;以双流县籍田镇所辖乡村为例,研究田园城市建设中成都市乡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研究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根据区域功能定位,规划专家通过与地方政府系统及村民代表三方协商,确定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方式。依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结合双流县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土地优化方案,对双流县籍田镇蔡堰村生态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河流污染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3 相关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河流污染
        2.1.2 多元主体
        2.1.3 河长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博弈理论
第3章 成都市河流污染协同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成都市河流污染概况
        3.1.1 成都市的主要河流
        3.1.2 成都河流水质概况
    3.2 成都市河流污染协同治理现状
        3.2.1 治理主体的构成
        3.2.2 治理的参与机制
        3.2.3 治理的政策法规
        3.2.4 治理的具体措施
    3.3 成都市河流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3.3.1 治理主体协调不畅
        3.3.2 治理政策执行不到位
        3.3.3 治理主体相对单一
第4章 成都市河流污染协同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部门治理的权责划分不清
        4.1.1 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
        4.1.2 缺乏科学考核问责机制
    4.2 企业参与治理的主动性不强
        4.2.1 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滞后
        4.2.2 企业利益博弈的制约
    4.3 公众参与存在较多阻碍因素
        4.3.1 治理信息把握不全
        4.3.2 污染治理知识欠缺
        4.3.3 参与渠道建设不完善
    4.4 相关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4.4.1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4.4.2 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匮乏
第5章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的经验借鉴
    5.1 深圳市河流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5.2 青岛市河流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5.3 伦敦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5.4 经验总结
第6章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角下成都市河流污染治理的策略
    6.1 形成多元协同参与治理体系
        6.1.1 发展多元主体自主自治网络
        6.1.2 建立协同机制
    6.2 引导企业参与河流污染治理
        6.2.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2.2 开展多渠道融资
    6.3 完善公民参与的河流污染治理机制
        6.3.1 增大信息公开范围
        6.3.2 健全公众参与法律法规体系
        6.3.3 加强交流互动平台的建设
    6.4 健全协同治理考核责任机制
        6.4.1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6.4.2 完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
    6.5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河流污染治理
        6.5.1 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6.5.2 引进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3)增强国家级新区资源承载力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部分国家级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存在四大“短板”
    (一)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二) 土地资源利用粗放
    (三) 水环境形势压力巨大
    (四) 大气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二、补齐“短板”的基本思路
    (一) 优先推进水资源保障设施建设
    (二) 提升资源环境效率
        1. 集约利用空间资源。
        2. 大力降低资源消耗。
        3. 大力降低环境排放。
    (三) 完善水环境保护设施体系
        1. 推进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分开处理。
        2. 推进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建设全覆盖。
        3. 推进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
        4. 强化再生水利用政策引导。
        5. 加强水环境监管设施建设。
    (四) 全面升级大气污染物防控能力
三、对策建议
    (一) 全面开展国家级新区规划环评
    (二) 制定国家级新区“三线一单”指导意见
    (三) 强化国家级新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四) 建立国家级新区环保专项督察机制
    (五) 设立国家级新区环境监管平台
    (六) 设立国家级新区环境保护基金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成都市岷江内江水环境质量分析及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水环境研究现状
    1.2 课题提出
        1.2.1 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成都市岷江内江水系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岷江水系
        2.1.3 岷江内江区域的经济社会概况
        2.1.4 沱江水系
        2.1.5 青衣江水系
    2.2 成都市水质现状
        2.2.1 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状况
        2.2.2 湖库水质
        2.2.3 岷江和沱江水质
    2.3 岷江内江水系分析
        2.3.1 水系构成
        2.3.2 水系水动力特征
        2.3.3 水系结构概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3.1 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1.1 水质响应区域
        3.1.2 水环境功能区划
        3.1.3 水环境质量评价
    3.2 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3.2.1 污水处理设施
        3.2.2 污染源统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环境质量模拟及容量计算
    4.1 水环境系统结构概化
    4.2 水环境质量模拟计算
        4.2.1 水质计算模型
        4.2.2 水质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4.3 水环境容量计算
        4.3.1 计算模型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预测
    5.1 水环境保护措施
        5.1.1 工程措施
        5.1.2 管理措施
    5.2 水环境质量预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成都市双流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水资源调查评价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概况
    2.2 水资源分区
    2.3 水资源状况
        2.3.1 水资源数量
        2.3.2 水资源可利用量
    2.4 水环境状况
        2.4.1 水功能区划
        2.4.2 地表水环境状况
        2.4.3 地下水环境状况
        2.4.4 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4.5 水环境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1 水利发展沿革
    3.2 开发利用情况
        3.2.1 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
        3.2.2 供水量及其组成
        3.2.3 用水量及其组成
        3.2.4 “三条红线”指标达标分析
4 水资源供需分析
    4.1 经济社会发展
        4.1.1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4.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4.1.3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4.2 水资源需求预测
        4.2.1 基准年需水量
        4.2.2 需水预测方案比较
        4.2.3 推荐方案需水预测
    4.3 供水预测
        4.3.1 现状可供水量
        4.3.2 规划供水工程
        4.3.3 规划年可供水量
    4.4 供需平衡分析
        4.4.1 农业供水系统
        4.4.2 城乡公共(自备)供水系统
5 节水分析
    5.1 节水潜力分析
        5.1.1 农业节水潜力
        5.1.2 工业节水潜力
        5.1.3 生活、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节水潜力
        5.1.4 总节水潜力
    5.2 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与任务
    5.3 农业节水
        5.3.1 节水现状
        5.3.2 节水目标
        5.3.3 主要措施
    5.4 工业节水
        5.4.1 节水现状
        5.4.2 节水目标
        5.4.3 主要措施
    5.5 城镇生活节水
        5.5.1 节水现状
        5.5.2 节水目标
        5.5.3 主要措施
6 水资源配置
    6.1 现状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6.2 配置原则与思路
        6.2.1 配置原则
        6.2.2 配置思路
    6.3 总体配置方案
        6.3.1 城乡水量配置
        6.3.2 不同行业水量配置
        6.3.3 供水水源配置
        6.3.4 供水分区水资源配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成都市出境断面“双流县黄龙溪”水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质模型的发展概况
        1.2.2 水质模型的分类
        1.2.3 我国地表水水质模型的发展
        1.2.4 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
    1.3 府河双流段水质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域概况及流域现状调查评价
    2.1 断面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气候特征
        2.1.1.4 河流水文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环境现状调查
    2.3 污染源调查
        2.3.1 工业污染源
        2.3.2 生活污染源
        2.3.3 农业污染源
    2.4 主要评价指标选择
第3章 WASP水质模型
    3.1 水质模型的选取
    3.2 WASP水质模型简介
    3.3 WASP水质模型的计算原理
        3.3.1 WASP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
        3.3.2 方程的离散
    3.4 WASP水质模型的基本模块
        3.4.1 TOXI模块
        3.4.2 EUTRO模块
    3.5 WASP主要模拟因子的模拟原理
        3.5.1 氮循环系统
        3.5.2 溶解氧平衡系统
    3.6 WASP软件工作窗口及基本操作
第4章 府河双流段氨氮及溶解氧的模拟
    4.1 模型河流概化与分段
    4.2 主要参数率定
        4.2.1 复氧系数K_2的计算
        4.2.2 其他参数的率定
    4.3 府河双流县流域的水质模拟过程
    4.4 氨氮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5 溶解氧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6 误差原因分析
    4.7 府河污染严重原因分析
第5章 成都市黄龙溪出境断面水环境容量模拟
    5.1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分类
    5.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5.2.1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步骤及公式
        5.2.2 水质目标的确定
        5.2.3 水环境容量的确定
    5.3 双流县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建议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实践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成都市中心城区
        1.3.2 河道景观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河道景观研究进展
        1.6.2 国内河道景观研究进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景观设计学
        1.7.2 景观生态学
        1.7.3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理论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都市区域概况及水生态环境历史沿革
    2.1 成都市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气象水文
        2.1.3 河流、水域
    2.2 成都市水生态环境的历史沿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概况
        3.1.1 府河水系概况
        3.1.2 清水河水系概况
        3.1.3 江安河水系概况
        3.1.4 毗河水系概况
        3.1.5 东风渠水系概况
    3.2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
        3.2.1 府河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2.2 清水河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2.3 江安河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2.4 毗河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2.5 东风渠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2.6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情况总结
    3.3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河道自然生态系统营造存在的问题
        3.3.2 河道人工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3.3 河道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对策研究
    4.1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目标及原则
        4.1.1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目标
        4.1.2 成都市河道生态及景观建设原则与方法
    4.2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对策研究
        4.2.1 河道生态整治对策研究
        4.2.2 河道人工景观建设对策研究
        4.2.3 加强河道养护管理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研究 ——以双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乡村生态规划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乡村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4.4 人类生态学理论
第二章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指标及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评估
        2.1.2 与田园城市相适应的成都市乡村土地优化
        2.1.3 成都市乡村生态建设模式
        2.1.5 实证研究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区选择
    2.4 研究思路
    2.5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生态规划指标及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基础设施
        3.1.3 经济基础
    3.2 乡村生态规划指标的含义
    3.3 乡村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功能
    3.4 乡村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技术路线
        3.4.1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3.4.2 确立乡村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5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6 指标体系的系统设计
        3.6.1 乡村生态建设目标的确定
        3.6.2 指标体系的系统设计及框架
    3.7 指标的含义及标准值
    3.8 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评估
        3.8.1 本研究使用的评估方法
        3.8.2 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评估
    3.9 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结果
    3.10 成都市乡村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
        3.10.1 经济系统建设对策
        3.10.2 环境系统建设对策
        3.10.3 社会系统建设对策
第四章 与田园城市相适应的成都市乡村土地优化研究
    4.1. 双流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4.2 双流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
    4.3 双流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建立
    4.4 多目标规划模型预测
        4.4.1 多目标规划的简介
        4.4.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
        4.4.3 双流县土地利用系统的范围界定
        4.4.4 模型指标筛选与数据来源
        4.4.5 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4.5 优化结果的分析
    4.6 优化结果应采取的土地利用对策
        4.6.1 总体思路
        4.6.2 土地利用布局
第五章 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成都市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5.1 “田园城市”的最初含义
    5.2 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成都市乡村的基本特征
    5.3 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基础
    5.4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庭院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5.4.1 籍田镇土地利用现状
        5.4.2 籍田镇农民经营意愿调查
        5.4.3 我国特有的土地伦理观
        5.4.4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庭院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5.5 与田园城市建设相适应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方向
        5.5.1 成都市产业功能定位
        5.5.2 成都市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方向
第六章 田园城市背景下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实证研究
    6.1 蔡堰村基本概况
    6.2 蔡堰村乡村生态建设水平评估
    6.3 蔡堰村土地优化方案
    6.4 蔡堰村生态建设思路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四、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河流污染的策略研究[D]. 王晶晶.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7)
  •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3]增强国家级新区资源承载力的建议[J]. 刘洋. 宏观经济管理, 2018(12)
  •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成都市岷江内江水环境质量分析及容量研究[D]. 林昌围.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7]成都市双流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D]. 许岚.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8]成都市出境断面“双流县黄龙溪”水质变化规律研究[D]. 孙泽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13(S2)
  • [9]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孟桂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10]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成都市乡村生态规划研究 ——以双流县为例[D]. 吴运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抚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