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生态治理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生态治理

一、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群[1](2020)在《三江县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及成效》文中研究指明为带动三江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集成推广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分析了具体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介绍了具体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唐兆旭[2](2020)在《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茶产业的发展想要突破第一产业限制,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茶博园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害虫防治是制约这一载体发展的重要因子。长期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中害虫防治都严重依赖化学农药,造成茶叶农药残留过高,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使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阻碍。茶叶绿色生产是减少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品质,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实现我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茶叶绿色生产的关键是依靠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茶园虫害。本研究在江苏茶博园生态防治大框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诱虫灯与粘虫板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杀虫灯在我们构建的5个指标中,对夜蛾类、茶尺蠖和叶甲类防治效果最好;粘虫色板叶蝉类和蓟马类最好;实施诱虫灯和粘虫板与其它绿色防控配套,可明显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体结果如下:1.太阳能杀虫灯防治茶园害虫效果(1)对夜蛾控害总效果最好在构建的5个指标中,4个指标排序前列。2018年和2019年单个诱虫灯诱杀年虫口总量分别为2812只和2460只,占总诱虫量分别为38.31%和40.08%;诱杀效果稳定性为3个月,分别是8、9和10月份,同比下降率依次为6.80%、7.45%和6.40%;诱虫持效夜蛾上升趋势转缓点出现在7月,升趋势转缓点出现迟;诱杀潜能排序第一,月增长率正值时间3个月,6月、7月和8月3个月月增长率依次为1.86、0.52和0.10。(2)对茶尺蠖总效果突出在防治总效果5个指标中,茶尺蠖有3个指标榜上有名。诱杀效果稳定期为2个月(5和6月);持续效应指标中,茶尺蠖出现在5月到6月两个连续月份,同比下降率为31.63%和52.63%;诱杀潜能月增长率正值时间3个月,6月、7月和8月3个月,月增长率依次为0.19、1.00和0.29。(3)对叶甲类和其它类防治总效果相当叶甲类防治总效果5个指标中,有2个指标名列前列。单个诱虫灯诱杀年总量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506只和1127只,占总诱虫量18.36%和20.51%,在诱杀年指标中排列第二;诱虫持效上升趋势转缓点出现在7月,升趋势转缓点出现迟。2.粘虫色板防治茶园害虫效果粘虫板防治效果以叶蝉类(42.80%)和蓟马类(42.29%)最好,粉虱类次之,防效为30.97%。同时粘虫板对天敌数量有一定影响。3.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对茶园综合效益的提升对绿色防控技术管理的茶园和传统农药防治管理的茶园单位面积纯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前者每亩产值相较后者可增加1250元,同时前者每亩可综合节约用工日1.15个,综合节约用工率为29.46%,此外前者综合投入成本较后者减少95元/亩,最终计算得出单位面积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管理的茶园较传统农药防治管理的茶园综合纯收益可增加1345元/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茶园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本研究结果为茶博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和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吴晶华,谌小刚,邓伍华,尹月皓[3](2019)在《安化县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文中研究说明安化县"实施生态调控技术+轻控轻防技术+应急防控技术+区域统防统治"的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行政推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会,大面积示范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持续防控茶叶病虫害、有效降低为害损失,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升茶叶内在品质,助力产业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良好成效。

胡桂萍,曹红妹,石旭平,邓真华,杜贤明,王礼献,俞燕芳,黄金枝,郑蜀云,胡丽春,符昌红[4](2019)在《间作植被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着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着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着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饶振煜[5](2018)在《微生物肥对茶树抗病虫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了微生物肥对茶树抗病虫性的影响,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分别将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化肥(CK)三种肥料作用于茶树,对各施肥处理的茶树鲜叶进行了生长指标及产量测定、生化成分含量测定和大田病虫害动物群落调查;同时对比分析了台12号和台17号两个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含量、感官审评和成熟叶片显微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三个施肥处理对茶树的影响及对比两个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抗虫性,以期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年中,微生物肥处理的茶树芽头密度为838.5个/m2,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处理717.9个/m2和721.6个/m2。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生物肥在夏茶采摘后开始体现出其处理优势;三个处理的秋茶百芽重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95.96 g、50.59 g和43.4 g;茶树鲜叶产量指标中三个处理之间的总产量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总产量的提高效果,微生物肥处理>混合肥处理>化肥处理。其中微生物肥处理的总产量为75.52 kg/667㎡,比混合肥和化肥处理(CK)的总产量分别高出4.41%、14.13%;混合肥处理比化肥处理(CK)的总产量高9.31%;(2)对各茶季采摘的茶树鲜叶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间水浸出物含量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微生物肥和混合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在第四茶季时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3.5%、17.6%,使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5.4%、7.4%;(3)大田病虫害调查中,微生物肥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共收集到昆虫99只,隶属于9目24科25种,;混合肥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共收集到昆虫有193只,隶属于10目27科31种;化肥处理(CK)的茶树动物群落共收集到昆虫为232只,隶属于12目26科30种。微生物肥处理的茶树的动物群落生态环境较为复杂,且比化肥(CK)单一系统的动物群落生态环境更稳定。茶园物种的多样性与它的稳定性紧密相关,表现为多样性越强,稳定性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害虫爆发的机率小。(4)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绿叶蝉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研究表明,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呈现出两个虫害高峰,在不同肥料处理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月份虫害高峰期微生物肥与混合肥及化肥三个处理的小绿叶蝉虫口数分别为0、11、19。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在微生物肥和混合肥的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微生物肥处理的效果更佳。(5)不同施肥处理对蜘蛛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分析表明,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受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两者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随着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的波动而变化,且十月份小绿叶蝉虫害发生高峰期,微生物肥与混合肥及化肥三个处理的蜘蛛目数量分别为4、4和5,三个处理间的蜘蛛数量差异不大,微生物肥处理对蜘蛛目群落数量影响较小,并未受太大的影响。(6)通过测定台12号和台17号两个茶树品种生物学及理化成分,比较两种茶树品种抗病虫性的差异,两品种之间的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台12号和台17号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0.8%、44.1%,前者低于后者。台12号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1%高于台17号的1.8%。台12号和台17号两个茶树品种分别制成绿茶,白茶和红茶,感官审评结果得分分别是96和94;92.5和93;92.5和94。制得的三种茶类,台12号的感官审评得分仅红茶的得分高于台17号,说明台12号更适合于制红茶,而台17号制白茶和绿茶更有优势。叶片石蜡切片结果表示:台12号、台17号两品种的下表皮厚度分别为14.32μm、16.32μm,前者小于后者,且下表皮厚度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台12号受虫害较台17号严重抗虫性稍弱,下角质厚度与抗虫程度成正相关。

张艳[6](2018)在《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作为江北茶区的典型代表,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方式,本研究主要针对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山东新发现且危害较重的茶树害虫-茶新折缘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山东茶园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茶树害虫及螨类共有54种,分属2纲6目32科,主要害虫为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绿盲蝽、茶新折缘叶蝉、茶蚜、茶橙瘿螨、角蜡蚧、茶细蛾、扁刺蛾和茶银尺蠖等。害虫天敌23种,分属2纲7目15科。主要天敌有中华通草蛉、大草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蜂和蜘蛛等。2、茶新折缘叶蝉,半翅目、叶蝉科、新折缘叶蝉属,是近几年在山东各茶区新发现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茶树害虫。茶新折缘叶蝉在1年内共有3个发生高峰,4月上旬到5月上旬有一个小高峰,为越冬代羽化成虫,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7月上旬到8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此时茶园茶新折缘叶蝉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茶新折缘叶蝉以3龄若虫在中下部茶丛于10月下旬进入越冬。3、通过对79月日照地区茶园的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研究发现,其卵期16.29 d,若虫期32.58 d,雌成虫寿命平均35.83 d,雄成虫平均寿命为25.59 d。茶新折缘叶蝉单雌平均产卵量37.39粒。若虫期共4龄,龄期的划分可根据若虫的体长及翅芽是否显露来区分,成虫性别可以根据叶蝉的体长与体色不同进行辨别。成虫有需补充营养习性。卵单粒散产于茶树中上部叶片的上表皮内,初产时能看到椭圆形凸起,随着卵慢慢发育,产卵痕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4、茶新折缘叶蝉若虫与成虫喜栖于叶片正面叶脉处危害,正午常栖于背阴处或叶背,成虫善于飞翔与跳跃,若虫一般固定取食,仅被打扰时跳跃,有较强的趋嫩性、趋光性、对黄色光敏感。成、若虫主要刺吸茶叶的嫩梢、嫩芽及芽下嫩叶,危害初期会在嫩梢、嫩芽上形成空洞,待嫩梢、芽展开后会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空洞并逐渐变为黄褐色,空洞周围有瘤状凸起,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5、茶园中利用0.5%藜芦碱水剂和10%联苯菊酯乳油对茶新折缘叶蝉的防治研究,发现2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对茶新折缘叶蝉防治效果与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相当,可在茶园茶新折缘叶蝉的防治中推广应用。

李冬发[7](2017)在《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文中指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茶产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介绍了一些控制茶园害虫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增加害虫天敌的数量和调节茶园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王杏利,鞠建伟,宋敏霞,赵慧清[8](2017)在《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特征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三步七点法的角度对查新过程进行剖析。其中,三个环节为:了解项目,提炼查新点;检索对比分析文献;新颖性判断与结论撰写。七个关键点为:确定创新形式;明确项目查新目的;总结技术特征,确定查新点;制定检索策略;检索文献分析比较;把握新颖性的判断原则;对查新点新颖性逐条判断,撰写查新结论。最后结合两个查新案例,重点对农业科技项目创新形式、查新目的、新颖性判断和结论撰写进行论述。

王志,汪勇,朱飞,张天明,王章学,杨光德[9](2013)在《贵州省遵义市田坝茶园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茶园主要发生和危害的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在该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本探清田坝茶园主要发生和危害的害虫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园常见的害虫有螨类、叶蝉类、蓟马类、蚧类、粉虱类、蝽类、毒蛾类、刺蛾类、蓑蛾类、象甲类、天牛类、地下害虫、茶蚜及茶蚕等,其中以茶棍蓟马、假眼小绿叶蝉、蚧类和粉虱类发生最多且最普遍。同时针对当前发生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进行了综合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试验,明确了综合防治在茶园害虫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唐健[10](2012)在《高山茶农药残留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初探》文中提出以福州文武雪峰农场开展农药残留绿色防控技术为例,简述茶叶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生物杀虫剂及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等的应用。

二、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县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主推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
2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2.1 加强茶园管理
    2.2 推广应用色板
    2.3 推广应用诱虫灯
    2.4 推广应用昆虫性诱剂
    2.5 设立绿色农资专柜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茶叶人才培养
    3.2 加强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指导
    3.3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3.4 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
4 取得的成效
    4.1 经济成效
        4.1.1 茶叶产量增加。
        4.1.2 茶叶品质提升。
    4.2 社会效益
        4.2.1 通过示范宣传,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理念先进的茶园植保员。
        4.2.2 推广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4.3 生态效益
        4.3.1 推广应用有机肥,化肥施用量降低。
        4.3.2 推广应用绿色防控,农药使用减量。
        4.3.3 推广绿肥种植,除草剂使用减量。
5 结语

(2)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茶产业是我国的民生产业
        1.1.2 茶园害虫与绿色防控
        1.1.3 茶叶的红海产业转变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1.2.2 物理防治技术
        1.2.3 生物防治技术
    1.3 国内茶博园发展概况
        1.3.1 休闲农业与茶博园
        1.3.2 诱虫灯防治茶园害虫研究进展
        1.3.3 粘虫板防治茶园害虫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文章组织结构
第2章 诱虫灯诱杀茶园害虫效果实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与样方设计
        2.1.3 试验地背景
        2.1.4 调查方法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杀虫灯对夜蛾和叶甲类控害明显
        2.2.2 杀虫灯对夜蛾、茶尺蠖和其他害虫诱杀效果比较稳定
        2.2.3 杀虫灯对毒蛾、茶尺蠖和蓑蛾年持续效应好
        2.2.4 杀虫效果月增长量趋势分析
        2.2.5 杀虫效果月增长率趋势分析
        2.2.6 对天敌益虫(寄生蜂、瓢虫等)的杀伤力较小
    2.3 讨论
        2.3.1 杀虫灯对夜蛾控害总效果最好
        2.3.2 杀虫灯对茶尺蠖总效果突出
        2.3.3 杀虫灯对叶甲类和其它类防治总效果相当
第3章 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效果实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
        3.1.4 调查方法
        3.1.5 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色板防治对天敌数量造成一定影响
        3.2.2 诱虫效果分析
        3.2.3 田间防治效果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绿色防控技术对茶博园经济效益影响初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统计数据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茶园单位面积新增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4.2.2 茶园单位面积投入用工量比较分析
        4.2.3 茶园单位面积物资投入比较分析
        4.2.4 茶园单位面积新增纯收益比较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2.1 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5.2.2 击破绿色贸易壁垒,实现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安化县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目标
2 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1 防控目标
    2.2 防控对象
    2.3 技术模式
    2.4 病虫害防控年历
3 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
    3.1 社会效益
    3.2 经济效益
    3.3 生态效益

(4)间作植被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茶园蜜源植物油菜间作
        1.3.2 茶园绿肥作物圆叶决明间作
        1.3.3 有机茶园遮阴植物间作
        1.3.4 土壤养分检测方法
        1.3.5 茶叶产量的测评
        1.3.6 茶园生物多样性调查
        1.3.7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2 间作作物对茶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 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2.4 产量影响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5)微生物肥对茶树抗病虫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茶树病虫害概述
    1.2 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1.3 微生肥料的使用现状
    1.4 微生物肥料对植物抗病虫作用的研究现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茶园与茶树品种
        2.1.2 施肥设计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茶树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2.2.2 鲜叶生化成分测定方法
        2.2.3 鲜叶品质固定方法
        2.2.4 动物调查方法
        2.2.5 群落分析方法
    2.3 标本鉴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化成分的影响
    3.3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动物群落的影响
        3.3.1 微生物肥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组成
        3.3.2 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组成
        3.3.3 化肥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组成
        3.3.4 不同肥料处理的茶树动物群落特征指数
        3.3.5 不同肥料对茶树小绿叶蝉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3.3.6 不同肥料对茶树蜘蛛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3.4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生物学及理化依据
        3.4.1 两个不同茶树品种抗病虫性比较调查
        3.4.2 两个不同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的分析
        3.4.3 两个不同茶树品种对感官品质的分析
        3.4.4 两个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细胞结构的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微生物肥对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分析
    4.2 微生物肥对茶树生化成分的分析
    4.3 微生物肥对茶树抗病虫效果的分析
    4.4 微生物肥的优势
    4.5 茶树病虫害防治建议
    4.6 微生物肥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采集动物标本
附录2 茶园生态照

(6)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茶业生产面临的现状
    1.2 中国主要茶区茶树主要虫害研究进展
    1.3 山东茶树昆虫研究进展
    1.4 茶树叶蝉类害虫研究进展
    1.5 茶园绿色防控的研究与应用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2.2.1 扫网法
        2.2.2 室内观察法
        2.2.3 陷阱法
    2.3 茶新折缘叶蝉发生动态调查
    2.4 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5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2.5.1 供试药剂
        2.5.2 供试茶树品种
        2.5.3 试验方法
        2.5.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
        3.1.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
        3.1.2 山东茶树主要害虫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
    3.2 茶新折缘叶蝉发生动态及生活习性
        3.2.1 茶新折缘叶蝉的发生动态
        3.2.2 茶新折缘叶蝉的的生活习性
    3.3 茶新折缘叶蝉的生命表
        3.3.1 试验期间温度变化情况
        3.3.2 茶新折缘叶蝉的发育情况
        3.3.3 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和生殖力
        3.3.4 期望寿命和繁殖值
    3.4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3.4.1 试验结果
        3.4.2 药效评价
4 讨论
    4.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
    4.2 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4.3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4.4 研究展望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茶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
3 控制茶园害虫的方式
    3.1 对茶园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控
    3.2 对茶树与害虫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控
    3.3 对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控
4 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8)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特征与典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的特征
1.1 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多种创新形式
1.2 农业生产存在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差异
1.3 农艺性状依赖统计数据 2 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的类型 3 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的流程分析
3.1 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的流程
3.2 科技查新项目文献分析 4 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4.1 汉中市茶树良种无性系繁殖基地建设及茶叶产业化开发
    4.1.1 提炼查新点
    4.1.2 检索对比分析文献
    4.1.3 新颖性判断与结论撰写
4.2 渭南市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4.2.1 提炼查新点
    4.2.2 检索对比分析文献
    4.2.3 新颖性判断与结论撰写 5 结语

(9)贵州省遵义市田坝茶园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茶树品种
        1.1.2 供试害虫
        1.1.3 供试化学药剂
        1.1.4 试验工具
    1.2 方法
        1.2.1 常见害虫种类的全面普查
        1.2.1. 1 调查方法
        (1) 检叶数虫法。
        (2) 振落棉布承接法。
        1.2.1. 2 鉴定整理
        1.2.1. 3 分析处理
        1.2.2 茶园害虫防治试验设计
        1.2.2. 1 小区设计
        1.2.2. 2 施药前虫口基数调查
        1.2.2. 3 施药后虫口密度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坝茶园害虫种类
    2.2 不同害虫种群密度
    2.3 不同害虫为害情况及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10)高山茶农药残留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绿色防控技术原理
    1.1基本原理
    1.2技术路线
2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3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3.1害虫生态控制茶园的建设
        3.1.1采用黄板、黑光灯诱杀等物理方法控制害虫
        3.1.2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茶树抗病虫害的能力
        3.1.3茶园铺草技术的应用
        3.1.4保护天敌,发挥天敌控害作用
4筛选防治茶树害虫的生物杀虫剂
    4.1印楝素防治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的筛选
    4.2除虫菊素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的筛选:
    4.3 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蚜的筛选
    4.4苦楝提取物防治茶黄螨的筛选:
    4.5 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筛选:
    4.6清源保防治茶卷叶蛾试验
5小结
    5.1技术特点、功能特色
    5.2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技术内容

四、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县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及成效[J]. 吴春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4)
  • [2]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D]. 唐兆旭.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3]安化县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J]. 吴晶华,谌小刚,邓伍华,尹月皓. 中国植保导刊, 2019(12)
  • [4]间作植被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产量的影响[J]. 胡桂萍,曹红妹,石旭平,邓真华,杜贤明,王礼献,俞燕芳,黄金枝,郑蜀云,胡丽春,符昌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5]微生物肥对茶树抗病虫效果的影响[D]. 饶振煜.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D]. 张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7]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J]. 李冬发. 农业与技术, 2017(22)
  • [8]农业项目科技查新特征与典型案例分析[J]. 王杏利,鞠建伟,宋敏霞,赵慧清.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04)
  • [9]贵州省遵义市田坝茶园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J]. 王志,汪勇,朱飞,张天明,王章学,杨光德. 农业灾害研究, 2013(04)
  • [10]高山茶农药残留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初探[J]. 唐健. 福建茶叶, 2012(06)

标签:;  ;  ;  ;  ;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茶园害虫生态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