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等时子层对比方法及应用

相控等时子层对比方法及应用

一、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卫刚[1](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韩蓬勃[2](2020)在《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文中认为岔河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率阶段。受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油层连通差等因素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复杂特征。注水开发效果变差,层间矛盾突出,为了摸清剩余油分布特征,提高油田采收率,本文以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利用钻井、地质、地震等多尺度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精细油藏地质建模研究。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为依据,采用“旋回比对、分级限定、井震联合、骨架闭合”的小层对比方法,将研究区东三段共划分为4个油组,38个小层。综合运用研究区岩石学特点、沉积构造特征以及测井资料等,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划分标志及测井相标志系统,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及远砂坝等4种沉积微相类型。经过深入分析断层的空间组合及切割关系,联系其产状的繁杂度,采取符合的网格,并利用断点数据对模型进行质量校正,建立研究区高精度三维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控序贯指示随机模拟和相控序贯高斯(同位协同)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储层砂体模型和属性模型。分析建立的模型发现各小层砂体模型与属性模型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同时采用相控约束效果对比、抽稀井检验及概率分布一致性检等方法检验模型的精准度。针对研究区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建立符合油藏实际的地质模型,提取出精确的小层及单砂层级别的构造图,准确圈定小层含油面积。结合开发动态等定量资料完成数值模拟,预测出研究区剩余油主要为未打开油层剩余油、井间剩余油、构造控制剩余油及岩性控制剩余油。

王勃力[3](2020)在《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东仁沟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围绕浅水三角洲前缘致密储层的砂体构型展开研究,运用数建模技术,地质工程相结合,探索基于砂体构型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明确了研究区长7段优势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基本储层特征。在精细等时小层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相分析,查明研究区长7段优势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主要分布在长71-1、长72-1、长73-1小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归纳出三类优势微相平面组合类型,包括主干水下分流河道交织网状型、河口坝连片分布型、末端水下分支河道单一条带型。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差,流体可动用性较低,平均孔隙度8.86%,平均渗透率0.668m D,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40.8%,可动流体主要赋存于孔喉半径介于0.1μm~0.5μm的亚微米级孔隙空间。(2)系统研究了浅水三角洲前缘致密储层的砂体构型特征。按照“垂向分期、侧向划界、多维验证”的原则,利用密井网电测曲线进行单砂体识别,总结了5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和3种河口坝单砂体侧向边界识别标志,以此作为构型解剖的依据。在优势沉积微相研究及评价基础上,根据单砂体识别标志,首次划分出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类型,包括孤立式水下分流河道(R-I)、垂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R-II)、侧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R-III)、孤立式河口坝(MB-I)、侧向拼接河口坝(MB-II)、下残式坝上河(R-MB)等6类单砂体构型模式,水平井优势目标砂体主要为R-I、R-II、MB-I、MB-II等4类构型砂体。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单砂体的三维参数,并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主力砂体构型定量模型。研究区主力层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2m~9m之间,宽度主要分布在100m~350m之间,平均宽厚比45,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的厚度(H)与宽度(W)的定量统计关系,W=28.982×H+81.461;河口坝单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3m~10m之间,长度主要分布在400m~1800m之间,平均长厚比191,建立了河口坝单砂体的厚度(H)与长度(L)的定量统计关系,L=139.81×H1.164。根据已建立的定量模型,在已知砂体厚度的情况下,可用于预测盆地其它地区单砂体的规模。(3)建立了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确定的优化方法。通过优选水平井目标砂体,结合不同构型的地质特征,考虑储层非均质性、韵律性,建立了三类(A类孤立式水下分流河道、B类垂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C类孤立式河口坝)主力构型砂体的地质定量几何模型,进一步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优化方案,第一次建立了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确定的优化方法。A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600m,压裂缝间距为100m,压裂缝半长为80m左右;B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段长度为700m,压裂缝间距为100m,压裂缝半长为80m左右;C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段长度为900m,压裂缝间距为110,压裂缝半长为100m左右。以上确定的主力构型砂体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方案,可为研究区长7段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综上所述,基于砂体构型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技术,是改善油气藏精细开发,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重要的技术理论探索。

任江丽[4](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提出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赵磊[5](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毛元元[6](2018)在《冀东油田庙北地区馆陶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东油田庙北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的西南庄断层下降盘。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处于后期调整阶段,小层划分不精细、油藏微构造特征不清楚、储层参数分布特征不明确以及缺少精细的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等问题成为制约采收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录井等方面的信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的馆陶组开展了精细地层格架建立、油藏微构造特征刻画、沉积微相识别及划分、储层参数分布描述等研究,最后建立了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共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3套覆盖全区馆陶组小层的对比标志,将馆陶组划分为4个油层组,共计25个小层,其中上覆的三个油层组各发育7个小层,下伏的砂层组发育4个小层,各小层均表现出一定的正旋回性,在全区发育较稳定。(2)馆陶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相,上覆的Ⅰ油层组及下伏的Ⅳ油层组沉积时水动力强,中部的Ⅱ油层组及Ⅲ油层组沉积时水动力较弱。受东南物源区的控制,心滩与辫状河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两侧则为泥质与粉砂质为主的泛滥平原沉积。(3)馆陶组的油藏构造特征主要受北部的西南庄断层控制,各小层的顶面构造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越靠近上部,各断鼻构造在上部小层的圈闭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越大,各层的产状也变陡。(4)储层的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主要受辫状河道与心滩砂体厚度的控制,孔隙度的高值区位于辫状河道与心滩砂体中心的厚度高值区范围内,而渗透率的高值区在中部的Ⅱ、Ⅲ油层组与孔隙度分布范围一致,在上部的Ⅰ油层组其主要分布在辫状河道的两侧。(5)心滩砂体物性好,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为Ⅰ类优质储层的发育区;辫状河道砂体非均质性强,为Ⅱ类储层的发育区。中部的Ⅱ油层组储层厚度及孔渗性的横向变化较弱,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为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层段。(6)辫状河储层的稳定性差,各参数在三维空间变化较快,优质储层砂体土豆状分布,并与心滩的主体部位相对应,主力产层中的原油主要富集在断层的边角处。所建立的油藏地质模型为区内的油水矛盾、储采矛盾以及注采矛盾分析提供了地质依据,在油藏地质模型的约束下进行的补孔、注采井网调整及新部署的油井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陈铭[7](2018)在《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文中指出商河油田构造上处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临商帚状断裂之上,区内被多个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阶梯状断块,商二区位于北起第二个断块,其内部油水分布复杂。经过40余年开发,又由于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和认识的阶段性,导致区内现阶段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矛盾突出。本文利用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油藏精细描述等理论,应用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特征研究、构造研究、三维储层建模等方法,对商二区沙三上亚段进行三维储层地质建模。由于研究区目标层段缺乏取芯井,在研究中综合利用邻区邻层的取芯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综合利用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法和沉积旋回-岩性厚度法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共划分出五个砂层组、22个单砂层,建立起区内精细地层格架。利用地震资料,以相干体技术、地震剖面解释技术为核心,在区内进行断层和层位追踪,共识别出主要断层12条、追踪层面6个。利用邻区岩心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认为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至浊积扇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前缘席状砂、辫状沟道等微相,并建立了各微相岩电响应关系。利用测井资料建立区内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共计7个,并对区内所有井进行解释;通过镜下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观察,结合测井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分析认为储层中孔中渗,非均质性表现为中等至强,总体以中等非均质性为主。在做好地质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多项研究结果,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在沉积相约束下利用序贯高斯模拟算法,选择合适的变差函数,依托Petrel软件进行区内三维储层建模,并利用储量复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满足要求,可为油田后续开发、调整井网布局和注采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力争早日改变目前较为被动和不利的开发局面。

石伦吉[8](2018)在《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二段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柯克亚凝析气田勘探开发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油田勘探开发早已步入中后期,其开发难度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稳定该气田的生产能力,老区挖潜已刻不容缓。柯克亚气田西河甫组主力产层除西五二段外,其他开发层系已经减少勘探开发研究工作。故论文针对气田主力油层西河甫组西五二段展开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基于旋回对比法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研究区进行储层精细划分,识别出单砂层和隔夹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河甫组西五二段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西河甫组西五二段为一套碎屑岩地层,通过观察岩心得知该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互层。西五二油组划分为6个小层(X52-1、X52-2、X52-3、X52-4、X52-5、X52-6)。每个小层多呈正韵律为主特征。其中X52-1、X52-3、X52-5小层是以泥岩为主的隔夹层段,X52-2、X52-4、X52-6小层为主力砂层段。单砂层的划分依靠各个小层泥岩薄夹层和旋回转换界面组合分析和劈分,西五二油组共细分了划分为14个单层,主力产层X52-2、X52-4、X52-6划分为11个单砂层。该区的隔夹层类型分为泥岩隔夹层和物性分夹层(泥质粉砂岩夹层)这两种。纵向上建立隔层剖面,西河甫组西五二油组自下而上发育五个隔层,分别在X51-X52油组之间;X52油组内部;X52-2-X52-3油组之间;X52-4-X52-5油组之间和X52-6与X6油组之间。开发后期,基于高含水、剩余油分布分散及类型复杂多样的情况,论文从多种角度总结出以下四条剩余油分布特征:(1)构造高部分剩余油丰度高;(2)隔夹层的发育程度控影响剩余油气分布;(3)层间差异控制的剩余油;(4)井网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

衡宇峰[9](2018)在《江汉盆地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潜四上段砂体展布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江汉盆地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潜四上段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基于大量勘探开发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以详细观察描述岩芯为依据,结合区块中已钻井主要目的层段的岩石学、沉积学以及测井响应等特征进行层序格架内砂体展布及演化规律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潜江组潜二—潜四上段地层划分为3个长期(LSC1—LSC3)、11 个中期(MSC1-1—MSC3-4)、56 个短期(SSC1-1-1—SSC3-4-6)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特征,认为研究区层序结构类型主要为对称型(C型)旋回结构,根据上下半旋回的厚度大小又细分为近于对称的C1型、上升半旋回厚度大的C2型、下降半旋回厚度大的C3型3种亚结构类型。研究中采用拉网式对比的工作程序,将本区大部分井组成网格化的纵横剖面,绘制平行和垂直物源方向4条(2横2纵)地层对比剖面图,开展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并建立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详细分析砂体的成因类型,结合砂组、小层砂体的划分方案和原则,进行精细的小层砂体划分与等时追踪对比。以主要目的层段所在的短期基准面旋回为编图单元,编制了高精度大比例尺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40张)、砂岩厚度等值线图(30张)、砂地比等值线图(30张),分析层序格架内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认为研究区内砂岩相对较发育,主要发育于MSC1-1、MSC1-2、MSC1-3、MSC2-3、MSC2-4五个中期旋回中,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其次发育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浅湖相滩坝砂体及叠置型砂体。砂体厚度总体变化较大,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部,以三角洲前缘相砂体为主,展布方向为北西西—东南,形态多呈朵状,南部及东部则以盐湖沉积体系为主。综合以上研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结合A/S 比值及储层数量和厚度大小的变化,综合分析储层的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于C3型层序结构的下降半旋回中,主要为河口坝沉积,其次发育于C2型层序结构的上升半旋回中,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林式微[10](2017)在《花庄地区阜三段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文中提出针对花庄地区阜宁组三亚段特低渗油藏特点,从花庄及邻区105 口井精细对比入手,开展构造精细解释、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研究,并紧密结合生产动态,应用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预测有利砂体展布规律,并指出有利目标进行评价。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精细地层对比,明确了花庄地区阜三段(E1f3)区域标志层及各小层的沉积旋回特点,并制定了地层划分及小层细分方案,筛选出该区主要含油砂体。砂体表现为砂泥薄互层,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强,相对有利砂体主要分布于E1f31和E1f32中下部。(2)通过单井相、测井相、剖面相分析,刻画出14个主要砂体的沉积微相分布。本区阜三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7个小层发育能量较强、沉积较厚、延伸较长的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纵向上存在一定的继承。其余小层河道发育规模相对较小,受物源供给和湖平面变化的影响,层内夹层发育,延伸长度较小。(3)通过主力断块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相关性分析,认为沉积条件对有效储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开发潜力较大,河道侧缘、河口坝及席状砂等砂体含油性中等-差。(4)花庄油田E1f3砂岩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表明储层孔喉配位数小、喉道细。通过物性与沉积相相关性研究发现,水下分流河道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其它微相。(5)花庄地区E1f3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是强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储层整体低渗致密主要是压实及胶结作用的结果,局部储层物性较好则与溶解作用、微裂缝关系密切。本次研究以次生孔隙带的物性突变深度2800m为界,将阜三段成岩相划分为两大类并细分为五个小类。(6)通过已发现断块的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分析,结合沉积成岩相认识,开展多因素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砂体预测。认为花庄地区部分小层局部存在优质储层,是下部滚动的有利区域。

二、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3.2 沉积物源分析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3.2 沉积微相类型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4.1.3 砂岩结构特征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可动流体表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 储层物性特征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7.1.1 有效厚度下限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地质建模概述
        1.2.2 国内外储层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2.3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1.2.4 岔河集油田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油田地质特征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思路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3.2.1 建立闭合骨架剖面
        3.2.2 标志层
        3.2.3 井震约束对比
        3.2.4 测井曲线旋回对比
        3.2.5 封闭骨架井全区对比
        3.2.6 非骨架井剖面对比
        3.2.7 断层模型约束对比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第四章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4.1 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
        4.2.1 岩石颜色特征
        4.2.2 岩石成分特征
        4.2.3 层理构造特征
        4.2.4 化石特征
        4.2.5 测井相标志
    4.3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4.3.1 沉积微相类型
        4.3.2 沉积微相特征
    4.4 单井相分析
    4.5 连井相分析
        4.5.1 顺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4.5.2 垂直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4.6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5.1 三维地质建模原理和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建模方法
    5.2 地质建模流程
        5.2.1 数据准备
        5.2.2 井斜校正和补心海拔校正
        5.2.3 网格设计
    5.3 三维构造建模
        5.3.1 断层模型的精细雕刻
        5.3.2 层面模型的精细标定
        5.3.3 建立构造模型
    5.4 相控储层砂体建模
        5.4.1 砂体建模方法
        5.4.2 建立储层砂体模型
    5.5 相控储层属性建模
        5.5.1 属性建模方法
        5.5.2 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第六章 地质模型检验及应用
    6.1 模型精度验证
        6.1.1 相控约束效果对比
        6.1.2 抽稀井检验
        6.1.3 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
    6.2 地质模型应用
        6.2.1 构造模型的应用
        6.2.2 砂体模型的应用
        6.2.3 属性模型的应用
认识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油定义
        1.2.2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1.2.3 致密储层水平井开发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本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学特征
        2.3.2 物性特征
        2.3.3 微观孔隙特征
        2.3.4 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2.4 开发简况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层砂体沉积微相研究
    3.1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3.1.1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
        3.1.2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3.1.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3.2 沉积微相分析
        3.2.1 沉积地质背景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2.3 测井相特征及识别
    3.3 沉积微相展布
        3.3.1 剖面相特征
        3.3.2 平面展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砂体构型特征研究
    4.1 构型界面及构型单元
    4.2 单砂体边界识别标志
        4.2.1 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识别标志
        4.2.2 河口坝单砂体识别标志
    4.3 单砂体定量参数
    4.4 单砂体构型模式及分布
        4.4.1 单砂体构型模式
        4.4.2 砂体构型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平井及压裂参数优化
    5.1 水平井开发目标优选
    5.2 主力砂体地质几何模型建立
    5.3 水平井参数优化
        5.3.1 水平段方位确定
        5.3.2 水平段长度优化
        5.3.3 压裂缝参数优化
        5.3.4 参数优化结果
    5.4 水平井效果分析对比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区域研究现状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2.3.1 地层特征
        2.3.2 确定标志层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构造解释
        3.1.1 单井层位标定
        3.1.2 三维构造解释
        3.1.3 构造变速成图
    3.2 结构特征
    3.3 断裂特性
        3.3.1 平面构造特性
        3.3.2 纵向构造特性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3.4.1 东部洼槽带
        3.4.2 西部洼槽带
        3.4.3 东部缓坡带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3.4.5 中部断垒带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3.4.7 西部反转带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3.5.1 断陷形成早期
        3.5.2 断陷稳定期
        3.5.3 断陷萎缩期
        3.5.4 回返抬升期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测井相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4.2.1 扇三角洲沉积
        4.2.2 湖相沉积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1 单井相分析
        4.3.2 连井相分析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5.3.1 常规反演方法
        5.3.2 反演方法优选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5.4.1 确立反演流程
        5.4.2 优选反演参数
    5.5 反演模型检验
    5.6 油气成藏研究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5.6.2 油气成藏模式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地质建模目的
    6.2 建模方法简述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6.2.2 随机建模方法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6.4 模型建立
        6.4.1 构造模型
        6.4.2 岩相模型
        6.4.3 属性模型
    6.5 模型验证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7.3.1 油井转注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7.4.1 老井压裂
        7.4.2 解堵驱油
    7.5 调整方案总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5)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1.2 标志层识别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3.1.1 沉积环境分析
        3.1.2 沉积相特征
        3.1.3 沉积相模式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3.2.4 构型结构模式
        3.2.5 物性平面特征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5.2 理论模型优化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5.2.2 优化时机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6.7.2 预测方案优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冀东油田庙北地区馆陶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辫状河沉积相研究
        1.2.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储层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对比方法与原则
        3.1.1 对比标志的选取
        3.1.2 井-震联合识别油层组界面
    3.2 建立标准对比剖面
    3.3 划分与对比结果
        3.3.1 划分结果
        3.3.2 对比结果
第四章 油藏微构造特征研究
    4.1 断裂系统特征
    4.2 微构造特征
第五章 沉积相分析
    5.1 沉积相标志分析
        5.1.1 岩石相特征
        5.1.2 粒度特征
        5.1.3 沉积构造
        5.1.4 测井相
    5.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5.2.1 沉积微相类型
        5.2.2 单井相分析
    5.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5.3.1 剖面相特征
        5.3.2 平面相特征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
    6.1 储层砂体厚度分布特征
    6.2 储层物性特征
    6.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6.3.1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6.3.2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
        6.3.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6.3.4 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特征
    6.4 储层评价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7.1 三维地质建模思路
    7.2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选择
        7.2.1 随机模拟方法的基本分类
        7.2.2 建模方法的优选
    7.3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及网格设计
        7.3.1 数据准备
        7.3.2 网格设计
    7.4 三维构造模型
        7.4.1 断层建模
        7.4.2 层面建模
    7.5 沉积相建模
        7.5.1 沉积微相分析
        7.5.2 确定性沉积微相模型
    7.6 相控属性模型
        7.6.1 离散化算法选取
        7.6.2 相控孔隙度模型
        7.6.3 相控渗透率模型
        7.6.4 相控含油饱和度模型
    7.7 模型验证
    7.8 模型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建模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发育简况
第三章 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
    3.2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3.2.1 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
        3.2.2 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法
        3.2.3 相控对比法
    3.3 测井资料的选择
    3.4 标志层的确定及标准井地层划分
        3.4.1 标志层的确定
        3.4.2 标准井地层划分
    3.5 小层对比模式
        3.5.1 等高程对比模式
        3.5.2 叠置砂体对比模式
        3.5.3 相变砂体对比模式
    3.6 地层划分对比
        3.6.1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3.6.2 精细地层划分结果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4.1 工区三维地震资料情况
    4.2 层位追踪
        4.2.1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4.2.2 层位追踪
    4.3 断层解释
    4.4 工区构造特征
第五章 沉积微相研究
    5.1 单井相分析
        5.1.1 商13-351 井单井相分析
        5.1.2 商44-2 井单井相分析
    5.2 沉积相类型及相标志
        5.2.1 三角洲前缘亚相
        5.2.2 前三角洲亚相
        5.2.3 浊积扇中扇亚相
        5.2.4 浊积扇外扇亚相
    5.3 连井剖面相
    5.4 平面相分析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
    6.1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6.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6.1.2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6.2 岩石学特征
    6.3 储集空间类型
    6.4 储层孔隙结构
    6.5 储层非均质性
        6.5.1 储层物性特征
        6.5.2 层内非均质性
        6.5.3 层间非均质性
        6.5.4 平面非均质性
第七章 储层建模
    7.1 储层建模方法及选择
        7.1.1 储层建模方法
        7.1.2 建模方法选择
    7.2 建模基本思路及流程
    7.3 数据处理与加载
    7.4 构造建模
        7.4.1 断层模型
        7.4.2 网格化
        7.4.3 地层建模
    7.5 沉积相建模
    7.6 储层离散属性建模
    7.7 储量计算及模型检验
        7.7.1 模型储量检验
        7.7.2 模型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二段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勘探开发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勘探开发概况
        2.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构造特征
        2.2.1 断裂特征
        2.2.2 油组顶面构造
    2.3 地层特征
    2.4 沉积相及微相
        2.4.1 测井微相及单井微相划分
        2.4.2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
第3章 储层精细划分及砂体刻画
    3.1 对比原则与方法
    3.2 对比标志层确定
    3.3 关键井划分与对比
    3.4 连井划分与对比
    3.5 砂体刻画描述
第4章 隔夹层的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4.1 隔夹层类型
    4.2 隔夹层评价分析
    4.3 隔夹层分布特征
第5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5.1 三维地质建模
        5.1.1 数据准备
        5.1.2 建模流程
        5.1.3 模型的粗化
    5.2 剩余油分析方法
        5.2.1 剩余油监测法
        5.2.2 油藏工程综合方法
        5.2.3 数值模拟法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潜力分析
        5.3.1 剩余油分布特征
        5.3.2 剩余油潜力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江汉盆地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潜四上段砂体展布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砂体划分与等时对比研究现状
        1.2.3 区域勘探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1.3.2 砂体划分与精细对比研究
        1.3.3 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格局
        2.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沉积相特征
    2.5 盐湖成因分析
        2.5.1 盐湖形成环境
        2.5.2 盐湖成因模式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方案
    3.2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关键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3.2.1 碎屑岩发育区旋回关键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3.2.2 盐岩发育区旋回关键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3.3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3.4 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特征
        3.4.1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
        3.4.2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
    3.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砂体时空展布与演化研究
    4.1 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4.1.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4.1.2 河口坝砂体
        4.1.3 远砂坝砂体
        4.1.4 前缘席状砂砂体
        4.1.5 浅湖滩坝砂体
        4.1.6 叠置型砂体
    4.2 储集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4.2.1 古构造与古地貌背景控制作用
        4.2.2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控制作用
        4.2.3 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控制作用
    4.3 砂体划分与等时对比
        4.3.1 砂体划分方案
        4.3.2 不同级次砂体划分
        4.3.3 砂体等时对比
    4.4 层序格架内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
    4.5 层序格架内储层的分布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花庄地区阜三段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小层对比与构造特征
    2.1 工区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高分辨率小层精细对比
        2.3.1 三级旋回层序特征
        2.3.2 四级旋回层序特征
        2.3.3 全区小层对比与划分
        2.3.4 主要含油砂体
    2.4 构造特征
        2.4.1 地震资料品质与波组特征
        2.4.2 构造精细解释方法与思路
        2.4.3 探区构造展布特征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特征
    3.1 岩矿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沉积构造特征
        3.2.2 粒度特征
        3.2.3 测井相特征
    3.3 沉积相特征
        3.3.1 单井相特征
        3.3.2 剖面相特征
        3.3.3 平面展布特征
    3.4 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关系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储层特征与四性关系
    4.1 储层物性
    4.2 储层成岩特征
        4.2.1 储层成岩作用
        4.2.2 花庄地区成岩相划分
        4.2.3 油气早期充注对储层影响
    4.3 孔隙结构特征
        4.3.1 孔隙类型
        4.3.2 微观孔隙结构参数
        4.3.3 常规压汞下孔喉特征
        4.3.4 恒速压汞下孔喉特征
    4.4 四性关系评价
        4.4.1 储层电性含油性再认识
        4.4.2 油层岩性与电性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有利区带综合评价
    5.1 储层厚度预测
    5.2 储层综合评价
        5.2.1 评价参数的确定
        5.2.2 单项参数的标准化处理及权重确定
        5.2.3 综合评价结果
    5.3 滚动潜力目标区分析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2]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D]. 韩蓬勃. 西北大学, 2020(02)
  • [3]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D]. 王勃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5]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冀东油田庙北地区馆陶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 毛元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D]. 陈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二段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石伦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江汉盆地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潜四上段砂体展布及演化研究[D]. 衡宇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10]花庄地区阜三段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D]. 林式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标签:;  ;  ;  ;  

相控等时子层对比方法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