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间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句间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一、句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黄芬芬[1](2021)在《“V个C”构式研究及其教学策略》文中指出

霍文博[2](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樊洁[3](2020)在《习近平政论语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语篇分析角度出发,以习近平的政论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篇语言学和语体学的研究方法,从语篇的衔接、语篇的风格及意义等方面探讨了习近平政论语篇的特点。全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目的、语料来源等;第一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第二章分析习近平政论语篇中的衔接,从词汇衔接、逻辑衔接、语法衔接和结构衔接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语篇的衔接机制;第三章重点分析习近平政论语篇中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方面的特点;第四章分析习近平政论语篇在国内外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李晓琴[4](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张如冰[5](2020)在《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研究》文中指出语言个性(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是对人创建和感知言语作品(语篇)起制约作用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既包括“人说的语言”,又包括“语言中的人”。本文以卡拉乌洛夫(Ю.Н.Караулов)的“语言个性结构”(структураязыковойличности)理论为指导,以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所说的语篇为语料,分析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包括分析其自然语言特点、职业精神特点和语言使用特点。本研究对于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希望为促进中俄冰球运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本论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阐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语言个性问题研究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该研究在国内外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是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语言个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对个性、语言个性、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语言个性的概念,语言个性的结构、常项,以及与民族性格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阐释。第三章是体现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语言个性的语篇调查。主要对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所说语篇的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所做的统计进行阐释。并且对该研究的信度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分析。在语言个性结构理论指导下,以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所说的语篇为语料,分析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群体语言个性,即分析其掌握的自然语言、该群体具备的职业精神、俄语使用的普遍性特点。结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阐释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对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贾珊[6](2020)在《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Food Security中部分章节汉译实践为依据,以语篇衔接与连贯作为关注点,针对初译发现的翻译问题,分析探讨改译采用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及实践价值。作为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粮食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此文本的汉译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作为社科类文本,该文本衔接紧密,逻辑清晰,连贯性强。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出原文的衔接关系与逻辑关系,如何重构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是此次翻译实践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初译审校与分析,将发现的影响译文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翻译问题归纳界定为:衔接手段存差异,句际衔接不一致以及语义逻辑不明晰。针对衔接手段存差异的翻译问题,采用指称照应衔接重构,替代照应衔接重构及复现同现衔接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句际衔接不一致的翻译问题,采用隐性衔接显化重构,显性衔接隐化重构以及句际衔接转换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语义逻辑不明晰的翻译问题,采用语义逻辑变序重构,语义逻辑增补重构以及语义逻辑简化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表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选策略对翻译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效力,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刘思静[7](2019)在《语篇模式理论下“但是”句的篇章功能分析》文中提出“但是”句是转折关系中的典型句式,无论在汉语书面语还是口语表达中都占有重要位置。语篇模式是高层次的语义结构,是基本小句关系特有的语言语境,是对小句关系研究的延伸。本文以语篇模式理论为基础,以“但是”句在语篇层面的小句关系分类作为切入点,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三类“但是”句的小句关系在五种语篇模式下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汉语实际情况,从句际层面和篇章层面总结了“但是”句在语篇中的篇章功能。论文首先在语篇模式理论的观照下,对“但是”句在篇章层面的小句关系重新整理分类,将其分为匹配关系、逻辑顺序关系、语气转折关系三大类。其中,前两类小句关系又各自包含其他小类,第三类语气转折关系不在传统语篇模式理论范围内,是根据现代汉语“但是”句运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划分的小句关系类型,是一种较为灵活,受语篇模式限制较小的一种小句关系。在明确“但是”句篇章层面的小句关系类型后,文章进一步统计分析了在不同语篇模式中各类小句关系分布的位置和使用情况,以期归纳小句关系与语篇模式具体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语篇中,“但是”句的部分小句关系类别与语篇模式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否认关系、比较关系、概括-具体关系、情景-评价关系这四类小句关系对语篇模式的选择倾向性明显,常出现在与其对应的语篇模式中。但这种制约并不绝对,语篇模式没有完全限制小句关系的选择。限制补充关系和语气转折关系相较而言所受语篇模式的影响较小,适用范围更广,在每类语篇模式中都占有一定比重。通过对“但是”句语篇中的小句关系分类以及研究其在语篇模式中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但是”句在句际层面的篇章功能是信息的跌宕、信息的转换、信息的追加和信息的找回,在篇章层面上的篇章功能是总结功能与总领功能。目前国内运用语篇模式理论来分析转折句或转折关系的成果还不丰富,希望本文的探究讨论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理论分析与思考。

魏天珂[8](2018)在《基于句群的汉语语篇内容连贯性分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激起了点点涟漪,进一步形成了层层热浪。在实现了基本智能之后,更多的学者为人工智能的“人性化”问题投入了更多努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许多领域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例如,智能写作在实现了句子自动生成之后,应保证句子间的连贯性,使生成的文章通顺不生硬。这就需要分析语篇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另外,在阅读理解任务中,如果能很好地识别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在进行答案选择时就能够有效地在原文中定位,从而进行语义分析,选出较合适的答案。综上,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点,是进行更多领域研究的基石。然而,直接在句子层面上进行连贯性研究会遗失很多上下文信息,直接使用整个篇章进行分析研究会因颗粒度较大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句群的层面上进行语篇连贯性的研究。对句群的划分困难度、句群在不同体裁语料中的分布特征、句群的自动切分以及句群内部句子间关系的自动识别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本文从多角度总结了句群边界以及类别的分布特点,分析了句群内部句间的各种连接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标注的语篇困难度识别模型,并利用双人标注信息的差异性来验证语篇困难度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体裁新闻类语篇的标注难度,为相关语篇内容的分析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本文使用新闻、应用、散文和百科四个不同体裁语篇语料,使用双人独立标注的方式,对四个库进行人工连贯性分析标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类语篇语料库中的句群相关的连贯性分布特征,详细对比了不同体裁语篇中的句群连贯性标注难度差异情况,为后续实现句群边界的自动切分与句间关系的自动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础。再次,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以及注意力机制对语篇句对进行分类,并结合句群主题特征来提升句群边界识别的准确率。利用大规模弱标注段落数据集解决句群语料短缺的难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句群边界的自动识别,实现语篇句群的自动切分。最后,本文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与词语序列特征,综合考虑了语义与结构等多方面的特征,并加入注意力机制来深入挖掘句群内部间双核心(连贯关系、流水关系)句际关系。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双核心句际关系,并且可移植性强。

江辉[9](2018)在《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篇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语篇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突破了单个句子的研究范围,既可以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和语篇模式,又可以研究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本文以汉语化妆品广告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结合语篇理论,探究了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衔接手段、组织模式、生成与理解。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语篇、化妆品广告、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研究现状,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明确了论文的语料及来源。第二部分首先界定了化妆品广告和化妆品广告语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化妆品广告语篇中运用到的衔接手段进行了分析,包括词汇衔接手段和语法衔接手段两大类。一方面,对词汇手段进行了分类,有重复、搭配、上下义、同义、反义五种衔接手段。在词汇衔接手段中,化妆品广告语篇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词,这也是与其他广告语篇最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对语法衔接手段作了分类,有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四种衔接手段。衔接手段促进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此外,本章还明确了受众要学会判断广告的真实性和广告的艺术性。第三部分以小句为单位,对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组织模式进行了分类,从形式与内容两个角度对小句的分工与合作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形式上,化妆品广告语篇分为:独白体广告语篇、独白式对话体广告语篇、对话体广告语篇。内容上,化妆品广告语篇分为:提问—回答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第四部分分别从汉语预设和言语行为的角度探究了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第一节,在分析预设与语篇生成的紧密关系后,从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化妆品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类型及其作用;第二节,在分析言语行为与语篇理解的紧密关系后,对化妆品广告语篇中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和解读。第五部分是结语,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明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

渠默熙[10](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句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句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2.1.1 “微博”和“语篇”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2.2.1 结构类型
        2.2.2 文体类型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3.1.1 语法词
        3.1.2 增义词
        3.1.3 词语模
        3.1.4 谐音词
        3.1.5 字母缩略语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3.2.1 被动句
        3.2.2 同体过度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4.1.1 回指
        4.1.2 时空衔接
        4.1.3 逻辑衔接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4.2.1 话题与连贯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4.2.3 语气与连贯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表征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5.2.2 语义独立片段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6.1 “电竞”语体特征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6.1.2 义项动态赋予
        6.1.3 语篇多元派生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习近平政论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习近平政论语篇的衔接
    第一节 词汇衔接
        一、词汇的复现
        二、词汇的同现
        三、词汇的搭配
    第二节 逻辑衔接
        一、并列关系
        二、因果关系
        三、转折关系
        四、顺序关系
    第三节 语法衔接
        一、照应
        二、替代
        三、省略
    第四节 结构衔接
        一、主位和述位的概念
        二、主位推进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习近平政论语篇的风格特点
    第一节 词汇方面
        一、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们”的运用
        二、“新四字格”的运用
        三、口语词的运用
        四、缩略语的运用
    第二节 句式方面
        一、陈述句结合其他句类使用
        二、短句与长句交替使用
        三、整句与散句交替使用
    第三节 修辞方面
        一、善于引经据典
        二、善于使用比喻
        三、善于使用排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近平政论话语在国内外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树立新一代领导人话语风格,提升国家话语力
        一、展现我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语言风采
        二、树立大国形象,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力
    第二节 促进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展现我国软实力,传播优秀文化
        二、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第三节 为领导干部树立话语榜样
        一、提升语言文字素养,增强领导艺术魅力
        二、不使用“官话”,表达真情实感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2 关于构式研究
        1.2.1 构式的界定
        1.2.2 构式的分类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1.3.1 关于篇章研究
        1.3.2 关于话语研究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2.1 关于换言关系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2.2 关于换言标记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3.2.1 释义关系
        3.2.2 非释义关系
    3.3 语用分析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4.1.1 “引述”及其类型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4.1.3 “引述”与“互文”
        4.1.4 “引述”与“换言”
    4.2 “用X的话说”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3 “按X的说法”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4 语用分析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5.1.1 视角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5.2 “从X的角度说”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5.2.2 视角类型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3 “从X的方面说”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5.3.2 视角类型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4 语用分析
        5.4.1 视角的延伸
        5.4.2 视角的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6.2 “往X里说”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6.2.2 构件解析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3 “说得X一点”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4 语用分析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7.4.1 语义虚化
        7.4.2 语境的作用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8.1 结构成分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8.2 结构关系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8.3 结构标记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 社会背景
        (二) 学术背景
    二、 研究对象与目标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五、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国内外语言个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国外语言个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国外“语言个性”理论研究
        (二) 国外“语言个性”理论应用研究
    二、 国内语言个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国内“语言个性”理论研究
        (二) 国内“语言个性”理论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个性的概念
        (二) 语言个性的概念
        (三) 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语言个性的概念
    二、 理论基础
        (一) 语言个性的结构
        (二) 语言个性的常项
        (三) 语言个性与民族性格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现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语言个性的语篇调查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目的
    三、 调查方法与统计
        (一) 语篇的搜集
        (二) 语篇的筛选
        (三) 语篇的分类与统计
    四、 信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分析
    一、 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自然语言特点分析
        (一) 词法特点
        (二) 句法特点
    二、 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职业精神特点分析
        (一) 团结协作
        (二) 自信勇敢
    三、 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使用特点分析
        (一) 先例文本的使用
        (二) 先例语句的使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任务描述
    (一)任务来源
    (二)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译前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二)翻译过程的实施
        1.初译与审校
        2.翻译问题的界定
        3.解决方案的提出
        4.改译与审校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衔接手段存差异及解决方案
        1.指称照应衔接重构
        2.替代照应衔接重构
        3.复现同现衔接重构
    (二)句际衔接不一致及解决方案
        1.显性衔接隐化重构
        2.隐性衔接显化重构
        3.句际衔接转换重构
    (三)语义逻辑不明晰及解决方案
        1.语义逻辑变序重构
        2.语义逻辑增补重构
        3.语义逻辑简化重构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和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语篇模式理论下“但是”句的篇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0.2.1 研究对象
        0.2.2 语料来源
    0.3 研究现状回顾
        0.3.1 转折关系及转折复句的研究现状
        0.3.2 转折连词的研究现状
        0.3.3 语篇模式理论相关研究
第一章 语篇模式理论下“但是”句小句关系分类
    1.1 匹配关系
        1.1.1 否认关系
        1.1.2 比较关系
        1.1.3 概括-具体关系
    1.2 逻辑顺序关系
        1.2.1 情景-评价关系
        1.2.2 原因-结果关系
        1.2.3 限制补充关系
    1.3 语气转折关系
    1.4 小结
第二章 “但是”句小句关系的语篇分布模式
    2.1 匹配模式
        2.1.1 匹配模式的语篇特点
        2.1.2 “但是”句小句关系在匹配模式语篇中的分布
    2.2 主张-反应模式
        2.2.1 主张-反应模式的语篇特点
        2.2.2 “但是”句小句关系在主张-反应模式语篇中的分布
    2.3 概括-具体模式
        2.3.1 概括-具体模式的语篇特点
        2.3.2 汉语语篇中的概括-具体模式
        2.3.3 “但是”句小句关系在概括-具体模式语篇中的分布
    2.4 情景-评价模式
        2.4.1 情景-评价模式的语篇特点
        2.4.2 “但是”句小句关系在情景-评价模式语篇中的分布
    2.5 问题-解决模式
        2.5.1 问题-解决模式的语篇特点
        2.5.2 汉语中的问题-解决模式
        2.5.3 “但是”句小句关系在问题-解决模式语篇中的分布
    2.6 小结
第三章 “但是”句的篇章功能
    3.1 “但是”句在句际间的篇章功能
        3.1.1 信息的跌宕
        3.1.2 信息的转换
        3.1.3 信息的追加
        3.1.4 信息的找回
    3.2 “但是”句在篇章层面的篇章功能
        3.2.1 总领功能
        3.2.2 总结功能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句群的汉语语篇内容连贯性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与应用前景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汉语语篇的连贯性标注困难度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汉语语篇连贯性标注体系
    2.3 模型设计
        2.3.1 语篇标注困难度计算模型
        2.3.2 差异度计算模型
        2.3.3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实验语料准备
        2.4.2 数据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体裁汉语语篇的句群连贯性分布差异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体裁的句群标注实例分析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实验语料准备
        3.3.2 评价方法介绍
        3.3.3 数据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弱标注环境下基于CNN的汉语句群自动切分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
    4.3 模型设计
        4.3.1 词向量模型
        4.3.2 神经网络模型
        4.3.3 结合主题特征的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TABCNN)
        4.3.4 评价方法
    4.4 实验
        4.4.1 词向量评测实验
        4.4.2 数据设置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汉语句际关系自动识别研究
    5.1 前言
    5.2 相关工作
    5.3 模型设计
        5.3.1 神经网络模型
        5.3.2 双核心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DABCNN)
    5.4 实验
        5.4.1 数据设置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语篇研究现状
        (二)化妆品广告研究现状
        (三)化妆品语篇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语料来源
第一章 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界定和衔接
    一、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界定
        (一)关于语篇
        (二)关于化妆品广告
        (三)关于化妆品广告语篇
    二、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衔接
        (一)衔接与语篇组织
        (二)词汇衔接手段
        (三)语法衔接手段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化妆品广告语篇组织模式
    一、化妆品广告语篇形式组织模式
        (一)独白体组织模式
        (二)独白式对话体组织模式
        (三)对话体组织模式
    二、化妆品广告语篇内容组织模式
        (一)问题—解决模式
        (二)提问—回答模式
        (三)主张—反主张模式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生成与理解
    一、语篇生成:化妆品广告语篇的预设设计
        (一)预设与语篇生成的关系
        (二)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语义预设
        (三)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
    二、语篇理解:化妆品广告语篇中的言语行为
        (一)言语行为和语篇理解的关系
        (二)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言语行为类型
        (三)化妆品广告语篇的言语行为解读
    三、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理念
        1.4.3 研究方法
        1.4.4 语料来源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2.4.3 事件分类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3.2.1 “伴随”的词汇化
        3.2.2 “跟随”的词汇化
        3.2.3 “追随”的词汇化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4.5.2 小句降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5.2.2 话题链的定义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5.3.1 修辞结构理论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5.4.1 句际伴随标记
        5.4.2 小句降级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6.1 规约化的定义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7.2.4 并列复合句
        7.2.5 主从复合句
        7.2.6 比较句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8.3.1 前后景的定义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句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V个C”构式研究及其教学策略[D]. 黄芬芬.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政论语篇研究[D]. 樊洁.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俄罗斯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语言个性研究[D]. 张如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D]. 贾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语篇模式理论下“但是”句的篇章功能分析[D]. 刘思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基于句群的汉语语篇内容连贯性分析技术研究[D]. 魏天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18(01)
  • [9]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D]. 江辉.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10]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句间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