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轮胎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一、轮胎下沉量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1)在《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文中认为扁平率较低的275/70R22.5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新能源绿色公交中配套率较高,本文以275/70R22.5 16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Yeoh模型描述橡胶材料,采用“rebar”加强筋单元描述橡胶-帘线复合材料,建立三维轮胎接地有限元模型,对初始设计轮胎有限元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针对轮胎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耐磨性能不佳的问题,采用多尺度仿真方法,微观尺度上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优化选取胎面胶防老剂,宏观尺度上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胎进行稳态滚动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初始设计轮胎在静负荷工况下胎肩边缘和胎冠中心区域接地压力较大且接地压力最大区域位于胎肩边缘,针对胎面接地压力力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调整带束层结构设计参数以及胎冠弧度高来优化轮胎的接地压力分布,进而优化轮胎耐磨性能。建立优化设计后的轮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得到2#和4#带束层(2#工作层和4#缓冲层)的宽度、2#、3#和4#带束层(2#3#工作层和4#缓冲层)的排列角度以及胎冠弧度高等结构设计参数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优化分析得到的相关规律,将2#和4#带束层的宽度、胎冠弧度高、2#、3#和4#带束层的排列角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2#带束层的宽度取210 mm、4#带束层的宽度取166 mm,胎冠弧度高取8.8 mm,2#、3#和4#带束层的排列角度取22°。优化设计轮胎与初始设计轮胎相比,在自由滚动工况下,其承载性能提升了2.39%,耐磨性能提升了2.66%,抓地性能提升了0.69%;在3°侧偏工况和5°侧倾工况下,其抓地性能分别提升了0.58%和0.64%;在超载和缺气工况下,其承载性能分别提升了2.14%和1.92%。优化设计轮胎在自由滚动工况下承载性能提升,耐磨性能和抓地性能得到协调优化;在3°侧偏和5°侧倾工况下其抓地性能得到提升,行驶安全性更佳;在超载工况和缺气工况下,其承载性能得到提升。整体而言,优化设计后的轮胎综合性能更优。

向仲兵[2](2021)在《汽车免充气车轮接地力学与动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免充气车轮因其在军事、越野与采矿等恶劣条件下具有传统充气轮胎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受到工程师的关注。汽车免充气车轮是轮胎未来发展的方向,免充气车轮的研究对汽车轮胎行业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以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为研究对象,以车轮接地力学分析与动态特性分析为主线,以有限元分析技术为研究手段。具体研究如下:考虑车轮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建立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下沉量对不同阵列数车轮的接地性态的影响,具体包括接地印迹、法向应力分布与最大法向应力值。考虑车轮结构与材料的特殊性,分析不同外胎材料与接地位置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考虑侧倾工况中侧倾角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同时考虑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对车轮剪切应力的影响。基于蜂窝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理论推导出规则菱形结构、筝形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并提出车轮鸟巢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利用ABAQUS验证规则菱形结构与鸟巢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分析结构参数对菱形结构与鸟巢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的模态分析技术求解阵列30的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的特征频率与模态振型,分析不同阵列数车轮的固有频率和外胎材料对车轮径向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接地工况对车轮振动频率与模态振型的影响;分析载荷与转速对车轮振动频率的影响。并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果对车轮进行瞬态响应分析,得到危险节点在100N点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变化曲线。基于车轮静态接地分析得到车轮稳态滚动中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不同接地位置的力学差异,以不同接地位置的最大法向应力差值为衡量指标,分析转速对不同阵列数车轮在稳态滚动中的影响,同时分析侧倾角对阵列30的车轮在稳态滚动中的影响。

肖园[3](2021)在《多工况下215/70R15轮胎温度与压力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胎的温度和压力是轮胎运行时两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参数,其对汽车和轮胎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自主开发的轮胎试验台,以215/70R15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温度和压力两个状态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轮胎内外表面温度以及断面处温度场和胎压进行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工况下轮胎温度与压力特性的变化和爆胎时胎压的激跃变化,为轮胎安全提供预警。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自主开发的轮胎试验台,采集轮胎内外表面温度以及胎压和轮胎半径,获得轮胎非稳态状态下轮胎内表面的温升变化情况和稳态状态轮胎内表面温度,研究轮胎外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运行工况对轮胎外表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建立轮胎温度与使用条件的线性关系。其次,论文选取橡胶模型为Yeoh模型,选取帘布层、带束层为加强筋模型;根据材料模型建立该型号轮胎的有限元模型,从充气断面宽,下沉量等方面且结合在不同压力不同载荷情况下轮胎的半径验证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该轮胎在静载状态下的各部位受力状态和接地印迹进行分析。然后,用Python编写程序读取轮胎在不同工况下的每个单元的应力应变数据,然后用MATLAB编写程序计算生热率,用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读取生热率,通过USDFLD和HETVAL子程序完成生热率赋值,以轮胎内外表面的温度为边界条件不断调整对流换热系数,建立针对215/70R15轮胎温度场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轮胎断面温度场分布,建立轮胎断面处最高温度与速度、载荷和胎压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验探究不同车速、载荷对轮胎气压的影响,建立轮胎压力变化模型;研究胎压激跃变化的规律,得到在自由状态下不同初始胎压,流通截面积下轮胎气压变化的曲线;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胎压信号确定爆胎压力梯度阈值,并验证爆胎压力梯度阈值正确性。

王洁[4](2021)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服役时间长、行驶工况恶劣导致其磨耗问题突出,更换频率快,研究其胎面磨耗行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12R22.5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面磨耗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室内磨耗和牵引试验机LAT100对胎面胶的摩擦磨耗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别采用速度和压力相关的摩擦模型及幂函数磨耗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纵向花纹的轮胎有限元模型,利用磨耗后处理法,对轮胎胎面磨耗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道路制动磨耗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验证了磨耗仿真求解过程的可靠性。利用轮胎有限元模型和胎面磨耗求解策略,对自由滚动、制动、驱动以及侧偏四种不同工况的磨耗行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滚动工况磨耗主要发生在花纹沟边,制动工况胎肩部花纹块磨耗深度较大,而驱动工况下胎面中部花纹块磨耗深度较大,侧偏工况胎面橡胶磨耗速率最快。其次考察了充气压力和载荷对胎面磨耗的影响。载荷增大、充气压力减小会导致轮胎接地面积增大,胎面磨耗的不均匀性增加,胎中部花纹块磨耗深度增大,胎侧磨耗加剧。而对于超压超载工况,仿真得出自由滚动5×104km后胎面橡胶磨耗质量是额定工况的1.56倍。最后分析了轮胎结构设计参数对胎面磨耗行为的影响。对于胎面花纹结构,胎面磨耗速率随着沟深的减小而降低。而对于带束层结构,选取工作层带束层的帘线铺设角度,模量,宽度三个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相比于角度和模量来说,带束层的宽度对胎面磨耗的影响较大。利用组合模型技术建立了含复杂花纹轮胎(12R22.5全钢载重子午胎)的显式动力学模型进行胎面磨耗分析。采用“先隐式后显式”的求解策略,模拟了含轮胎自由滚动和制动的胎面磨耗过程。得出自由滚动和制动工况下,含复杂花纹胎面橡胶磨耗速率远大于含纵沟花纹轮胎橡胶磨耗速率。

陈小霞[5](2021)在《非充气轮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及关键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的要求,进而对轮胎的安全性能、舒适性能以及操稳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充气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以防在行驶时发生爆胎、漏气等安全问题,但由于无法彻底解决爆胎问题,致使轮胎的安全性能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针对上述轮胎安全问题,本文围绕非充气轮胎结构设计、基本力学特性分析、疲劳性能分析及寿命预测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BESO方法,以非充气轮胎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非充气轮胎圆环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非充气轮胎圆环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基于BESO周期结构拓扑优化计算方法,引入插值函数以减少优化过程中中间密度单元,计算圆环周期结构的单元灵敏度,并根据BESO收敛法则进行单元的删减和增添来对设计变量进行更新;研究了非充气轮胎圆环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在改变周期数、体分比以及不同圆环结构内外径之比时拓扑优化构型的变化。第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菱形非充气轮胎的单元构型方法。对标子午线轮胎195/50R16,利用Hypermesh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非充气轮胎扇形子模块拓扑优化模型,对扇形子模块结构进行优化结构设计,得到扇形子模块结构在不同周期、不同体积分数以及不同网格尺寸条件下的最佳拓扑优化构型。对扇形子模块在不同参数下的主传力路径进行构形并规整化,进而获取多种类型的非充气轮胎基本结构单元;分别对同类型基本结构单元和异类型基本结构单元进行排列组合,构建出对应的同类型组合结构单元和异类型组合结构单元;对组合结构单元进行周期环形阵列,从而构建出不同结构形式的非充气轮胎。在非充气轮胎单元构型法研究的基础上,以X型基本结构单元为例,构建了菱形非充气轮胎。第三,针对菱形轮胎的整体结构特点,基于ABAQUS建立了菱形轮胎的的三维几何模型和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静态承载仿真计算,研究了菱形非充气轮胎的基本力学特性。并选取了扇形单元支撑体结构的阵列密度(周期数)、菱形支撑体结构的辐板厚度、胎面厚度等结构参数,探究这些结构参数对菱形轮胎的径向刚度、支撑体应力、接地压力分布情况等基本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第四,研究了菱形轮胎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并探究了结构参数对菱形非充气轮胎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ABAQUS与FE-SAFE联合仿真计算,对菱形非充气轮胎支撑体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改变菱形支撑体辐板厚度、扇形单元支撑体阵列密度,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其菱形支撑体结构的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为后续非充气轮胎的耐久性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唐钰栋[6](2021)在《新型号大型客机起落架结构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客机是中国航空制造业首次涉足的领域,虽然有相关设计理论支撑,但此前从未有过实际设计经验。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设计出适用于大型客机的起落架结构,对其进行收放运动模拟。再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设计出的起落架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再基于其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对主起落架缓冲支柱、连接横梁进行轻量化优化:(1)根据经典起落架设计方法,先确定起落架的基本布局形式,计算飞机载荷,再根据飞机载荷的分布分别计算起落架缓冲系统中轮胎、缓冲器的尺寸。通过计算出的结构尺寸参数在CATIA中分别建立前起落架、主起落架零部件三维模型,随后装配成前起落架、主起落架结构,在运动仿真起落架模块之中添加接合进行收放运动仿真,检查是否存在运动干涉和限制。(2)将CATIA中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划分网格,根据静力学特性、动力学的模态和随机振动相关理论,对起落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起落架结构的静变形、应力、应变、前二十阶模态频率和随机振动变形、应力等参数,为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指明了方向。(3)基于响应面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理论,将主起落架应力、应变、变形均较小的部分的尺寸参数添加进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结束得到一定数据之后,根据响应面模型灵敏度图,选取对响应变量影响最大的尺寸作为主要优化方向,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尺寸的数值,替换原有模型,再次进行有限元分析。最终优化结果表明在主起落架整体结构质量降低7.1%的同时,主起落架整体结构性能均有所提升。

李亚龙[7](2020)在《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有限元分析及协同提升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轮胎是汽车与道路接触的唯一部件,传递着路面对车体的所有作用力,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抓地性能和磨损性能是轮胎的重要性能,抓地性能决定着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关系,磨损性能决定着轮胎的使用寿命,但在轮胎设计中两性能间存在矛盾,即一个性能提升,另一个性能就会下降。目前针对轮胎高性能要求,研究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协同提升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以205/55R16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软件建立轮胎有限元模型,选取扩展的Savkoor摩擦模型模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接触。采用轮胎与路面间的切向摩擦力评价轮胎抓地性能;磨损性能选用轮胎接地区域内摩擦能量损失率进行评价。胎面作为轮胎结构中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位,其对轮胎性能影响最为直接。通过对轮胎的胎面弧曲线设计方法、行驶面宽及弧度高进行分析得出:轮胎抓地性能与胎肩位置的接地压力值及高压力区面积有直接关系,可通过改善胎肩接地压力分布提升轮胎抓地性能;行驶面弧度高的变化对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均匀程度影响显着,可通过适当增高行驶面弧度提升轮胎的磨损性能。通过总结胎面弧结构对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轮胎胎面弧的仿生设计方法。选取具有可靠抓地能力的猫爪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猫爪接地特性及几何结构进行分析,选用猫爪掌垫横截面形状对轮胎胎面弧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生胎面增大了轮胎胎肩位置高压力区面积,提升了轮胎抓地力,同时降低了轮胎摩擦能量损失率,同时提升了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胎面花纹在轮胎驱动及制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决定着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的优劣。通过建立单个花纹块有限元模型,对花纹几何参数分析得出:花纹横沟壁角度的变化对花纹块抓地与磨损性能影响较为显着,且导致两性能变化出现矛盾,矛盾主要由花纹块滑移时接地前端卷曲变形及后端翘起所导致。通过刚度分析发现,花纹横沟壁角度主要通过影响花纹块纵向刚度进而影响花纹块接地状态,因此,提出了花纹横沟壁拱形设计方法。仿真分析得出:花纹横沟壁拱形设计增大了花纹块纵向刚度,同时也增大了花纹块接地前端的刚度,改善了花纹块滑移时接地前端卷曲变形及后端翘起的情况,使其抓地与磨损性能同时提升。通过对轮胎花纹进行整体设计并仿真分析,其结果验证了花纹横沟壁拱形设计的可行性,同时提升了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

赵晓林[8](2020)在《基于车—路弱耦合振动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文中研究说明超载车辆的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破坏严重,出现多种问题,如滑移、开裂、车辙和坑槽等。以上问题降低路面平整度和车辆平稳性,严重影响二者的工作状态,加速路面和车辆的破坏。车辆振动和轮胎非均布荷载对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影响显着,在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法中应当受到重视。而现行规范和以往的研究通常忽略车辆随机振动,并假定轮胎与路面为点接触或简化为均匀接触,未能考虑路面响应和车辆动载的瞬时变化以及轮胎与路面非线性接触,这与实际的车-路工作状态存在一定差别。再者,采用线性理论分析沥青路面的动力学响应是不准确的,应考虑将非线性计算方法与路面动力学相结合。此外,以往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或者MATLAB与有限元软件联合仿真研究车-路工作性能的方法,无论是模型构建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建立更加接近实际的仿真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车辆与沥青路面的力学行为包含了大量的非线性动力学因素,相关的计算方法也建议采用时域分析法进行计算。为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超弹性理论,构建多自由度车辆模型和橡胶轮胎有限元模型,其中悬架和车轴分别采用Cartesian属性和Hinge属性模拟,轮胎采用橡胶-帘线复合材料模拟并验证其力学性能;基于黏弹性理论推导沥青混合料蠕变柔量与松弛模量的转换关系,结合参考文献获得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参数,完成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基于轮胎与沥青路面的法向力学行为和切向力学行为,采用Surface-to-Surface Contact接触属性模拟轮胎与沥青路面的非线性接触关系,完成车-路弱耦合振动模型的构建。利用中心差分法求解车-路弱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与参考文献和测量试验对比,对本文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相关理论构建的车-路弱耦合振动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有效模拟实际车-路弱耦合振动的工作状态;车辆荷载的作用形式以及轴重对路面的动力响应影响巨大,在车-路弱耦合振动的研究中不容忽视;路面不平度是导致车-路弱耦合振动的主要原因,路面不平度等级降低,车-路弱耦合振动效应增强,车辆与路面的动力响应均非线性增大。不同路面位置所受到的荷载因作用形式和数值大小的差异而导致其响应表现出巨大的不同。

杜盟[9](2019)在《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取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和轮胎力学的相关知识,对205/55 R16半钢子午线轮胎的非线性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对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轮胎的静刚度、静态接地性能和轮胎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轮胎自由滚动状态的动态接地性能和内部帘线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简述常用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简化的有限元模型,对橡胶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利用ABAQUS软件的材料评价功能模块对胶料的应力应变数据进行拟合,最终选取Yeoh模型表征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并得出胶料模型参数,同时根据拉伸试验结果确定帘线的模型参数。建立子午线轮胎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和不可压缩性、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轮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以及接触边界条件。利用轮胎的静态性能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载荷-下沉量、载荷-充气断面宽和轮胎的静刚度,确保轮胎动态接地性能和内部帘线受力分析的准确性。利用五刚试验机对轮胎的五项刚性进行测试,得出轮胎的静刚度且研究载荷、胎压和硬度系数与轮胎径向刚度的关系。利用高速均匀性试验机研究了轮胎在高速滚动状态下的均匀性和驻波现象,得出速度和胎压对均匀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轮胎在不同速度下胎侧、胎肩和胎面位置点周向受力分布,得出发生驻波的共振频率。在高速均匀性试验机上安装凸块,分析轮胎在不同速度和载荷下的包络特性,推导出轮胎的径向阻尼系数。利用五刚试验机和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研究了不同载荷和胎压下轮胎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印迹分布,得出接地参数和接地区各花纹块的接地压力随载荷和胎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轮胎静态接地性能评价体系。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轮胎自由滚动的稳态模型,在模型中充分考虑轮胎材料和结构的复杂性,橡胶材料采用Yeoh模型,帘线-橡胶复合材料采用Rebar模型。一方面分析轮胎在不同载荷、胎压、速度、摩擦系数和带束层角度下的接地性能,得出各参数对轮胎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规律。另一方面给出了不同载荷、胎压、速度、摩擦系数和带束层角度工况下,带束层和帘布层帘线的受力分布规律。

刘涛[10](2019)在《汽车免充气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免充气轮胎是一种不需要充气且安全、绿色、环保和可靠的轮胎。本文通过免充气轮胎结构创新,设计出一种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轮胎,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现有的免充气轮胎进行总结,归纳分类免充气轮胎为辐条式、多孔式和机械式,并对每类免充气轮胎进行创新结构设想,设计出多种样式免充气轮胎。通过对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轮胎多孔结构模型的分析,提出了自由边菱形多孔结构模型和封闭型菱形多孔结构模型。针对自由边菱形多孔结构,推导了其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该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对于封闭型菱形多孔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拟合了该结构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并验证其正确性。对自由边菱形多孔结构和封闭型菱形多孔结构模型进行分析,提出免充气轮胎弹性模量的分层计算方法,计算出两种结构免充气轮胎多孔结构分析模型的弹性模量和下沉量。通过自由边和封闭型菱形多孔结构模型的理论计算可得,前者的下沉量计算结果异常偏大且不可取,后者经有限元分析验证可得,封闭型多孔结构模型可近似计算免充气轮胎的下沉量。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轮胎的接地压力分布等性能,在相同下沉量时,对阵列20、30和40的三种免充气轮胎接地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阵列40的免充气轮胎接地稳定性要优于其它两种免充气轮胎。通过三种免充气轮胎接地压力分布的研究,并利用免充气轮胎侧边沿圆弧过渡的设计方法,提升了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的接地性能。

二、轮胎下沉量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胎下沉量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子午线轮胎概述
        1.2.1 子午线轮胎的优势
        1.2.2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1.3 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应用
        1.3.1 ABAQUS软件简介
        1.3.2 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应变度量
        1.3.3 国内外轮胎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现状
    1.4 轮胎的耐磨性能
        1.4.1 轮胎常见的磨损形式
        1.4.2 国内外轮胎耐磨性能研究现状
    1.5 分子模拟方法与应用
        1.5.1 力场简介
        1.5.2 分子动力学模拟流程
        1.5.3 分子模拟在高分子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文主要的工作
第二章 275/70R22.5轮胎材料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基于分子模拟方法优化防老剂选取
        2.1.1 建立模拟体系
        2.1.2 动力学平衡
        2.1.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2.2 轮胎材料模型的构建
        2.2.1 橡胶材料单轴拉伸测试与应力松弛测试
        2.2.2 橡胶材料超弹性模型构建
        2.2.3 胎面胶粘弹性模型构建
        2.2.4 橡胶-帘线复合材料模型构建
    2.3 275/70R22.5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275/70R22.5轮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相互作用的设置
        2.3.3 载荷和边界条件条件的设置
        2.3.4 接触的设置
        2.3.5 275/70R22.5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 275/70R22.5轮胎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
        2.4.1 轮胎外缘尺寸与下沉量验证
        2.4.2 轮胎径向刚度曲线验证
    2.5 275/70R22.5轮胎静负荷工况有限元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75/70R22.5初始设计轮胎典型工况下有限元分析
    3.1 轮胎行驶过程中典型工况的实现
        3.1.1 制动、驱动与自由滚动工况
        3.1.2 侧偏工况
        3.1.3 侧倾工况
    3.2 负荷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3.3 充气压力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束层结构和胎冠弧度高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4.1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1.1 带束层宽度设计方案
        4.1.2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1.3 带束层宽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2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2.1 带束层排列角度设计方案
        4.2.2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2.3 带束层排列角度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3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3.1 胎冠弧度高设计方案
        4.3.2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外缘尺寸的影响
        4.3.3 胎冠弧度高对轮胎耐磨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75/70R22.5轮胎耐磨性能与抓地性能协调优化
    5.1 正交试验设计
    5.2 结果极差分析
        5.2.1 接地面积极差分析
        5.2.2 接地压力偏度值极差分析
        5.2.3 耐磨性能与抓地性能协调优化
    5.3 最优组合轮胎典型工况下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汽车免充气车轮接地力学与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汽车免充气车轮的发展现状分析
    1.3 汽车免充气车轮的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接地性态分析
    2.1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1 几何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2.1.2 车轮材料的定义
        2.1.3 车轮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
        2.1.4 车轮接地位置与约束条件的定义
        2.1.5 车轮有限元网格划分
    2.2 阵列20 的车轮的接地性态分析
        2.2.1 接地印迹与法向应力分布分析
        2.2.2 最大法向应力值分析
    2.3 阵列30 的车轮的接地性态分析
        2.3.1 接地印迹与法向应力分布分析
        2.3.2 最大法向应力值分析
    2.4 阵列40 的车轮的接地性态分析
        2.4.1 接地印迹与法向应力分布分析
        2.4.2 最大法向应力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接地性态影响因素分析
    3.1 外胎材料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
        3.1.1 接地印迹与法向应力分布分析
        3.1.2 最大法向应力值分析
    3.2 接地位置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
        3.2.1 阵列20 的车轮在位置2 处的接地性态分析
        3.2.2 阵列30 的车轮在位置2 处的接地性态分析
        3.2.3 阵列40 的车轮在位置2 处的接地性态分析
    3.3 侧倾工况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
        3.3.1 下沉量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
        3.3.2 侧倾角对车轮接地性态的影响
        3.3.3 不同侧倾角下下沉量对最大法向应力值的影响
    3.4 摩擦系数对剪切应力的影响
        3.4.1 接地印迹与剪切应力分布情况
        3.4.2 印迹中心各节点处的剪切应力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轮鸟巢结构固有频率计算与分析
    4.1 菱形多孔结构固有频率分析
        4.1.1 菱形多孔结构的理论综述
        4.1.2 菱形多孔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
        4.1.3 菱形多孔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4.2 筝形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
    4.3 鸟巢结构径向固有频率分析
        4.3.1 鸟巢结构的径向固有频率计算
        4.3.2 鸟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模态分析
    5.1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的模态求解
        5.1.1 特征值的求解方法
        5.1.2 固有频率与振型的提取
    5.2 不同参数对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模态的影响
        5.2.1 外胎材料对车轮径向固有频率的影响
        5.2.2 辐条阵列数对车轮径向固有频率的影响
    5.3 不同工况对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模态的影响
        5.3.1 接地条件对车轮径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5.3.2 载荷对车轮径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5.3.3 转速对车轮径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5.4 基于模态分析的瞬态响应分析
        5.4.1 轮毂对车轮模态的影响
        5.4.2 车轮危险节点的瞬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稳态滚动分析
    6.1 车轮稳态滚动原理
    6.2 车轮稳态滚动中的振动分析
        6.2.1 稳态滚动中车轮的接地印迹与法向应力分布
        6.2.2 转速对车轮最大法向应力值的影响
        6.2.3 转速对不同阵列数车轮的最大法向应力值的影响
    6.3 侧倾角对车轮稳态滚动中振动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多工况下215/70R15轮胎温度与压力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轮胎有限元分析技术
    1.3 国内外轮胎温度场研究现状
        1.3.1 数学计算方法
        1.3.2 试验法
        1.3.3 数值分析方法
    1.4 轮胎状态参数调节及爆胎预警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轮胎温升及爆胎压力相关理论
    2.1 子午线轮胎简介
    2.2 轮胎温升理论
        2.2.1 轮胎滚动受力分析
        2.2.2 轮胎温度场计算理论
    2.3 轮胎爆胎压力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轮胎温度特性参数测试
    3.1 轮胎试验台测试系统介绍
    3.2 轮胎温度场测试
        3.2.1 轮胎内表面非稳态温度场测试
        3.2.2 轮胎内表面稳态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3.2.3 轮胎外表面稳态温度场测试
        3.2.4 轮胎外表面稳态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3.2.5 轮胎温度与使用条件的函数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轮胎温度场仿真
    4.1 轮胎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4.1.1 轮胎材料参数的选取
        4.1.2 子午线轮胎建模过程
        4.1.3 轮胎模型验证以及静力学分析
    4.2 轮胎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轮胎热源的确定与计算
        4.2.2 热边界条件的确定
        4.2.3 温度场模型生成
    4.3 轮胎温度场仿真分析
        4.3.1 胎压对轮胎温度场的影响
        4.3.2 速度对轮胎温度场的影响
        4.3.3 载荷对轮胎温度场的影响
    4.4 轮胎高温阈值MAP图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轮胎压力特性参数测试研究
    5.1 引言
    5.2 轮胎内部胎压影响因素分析
    5.3 轮胎爆胎模拟实验探究
        5.3.1 爆胎模拟系统简介
        5.3.2 不同初始胎压和流通面积爆胎模拟
        5.3.3 爆胎压力梯度阈值确定
    5.4 轮胎状态参数预警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轮胎磨耗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
        1.2.2 试验研究
        1.2.3 有限元仿真
    1.3 本文工作
第二章 胎面胶摩擦及磨耗行为分析
    2.1 胎面胶摩擦行为分析
        2.1.1 胎面胶摩擦系数测试
        2.1.2 胎面胶摩擦系数测试结果分析
    2.2 胎面胶磨耗行为分析
        2.2.1 胎面胶磨耗行为测试
        2.2.2 胎面胶磨耗行为测试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纵沟花纹全钢载重子午胎磨耗行为研究
    3.1 含纵沟花纹全钢载重子午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胎面磨耗数值求解策略及其可靠性验证
    3.3 行驶工况对轮胎胎面磨耗行为的影响
        3.3.1 自由滚动、制动、驱动以及侧偏工况下的轮胎胎面磨耗
        3.3.2 轮胎在不同滑移率下制动胎面磨耗行为分析
        3.3.3 载荷和充气压力对轮胎胎面磨耗的影响
        3.3.4 超压超载工况下轮胎胎面磨耗行为分析
    3.4 轮胎耐磨性能优化设计
        3.4.1 胎面花纹结构
        3.4.2 基于带束层结构正交试验的轮胎耐磨性能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复杂花纹全钢载重子午胎磨耗行为研究
    4.1 含复杂花纹全钢载重胎有限元模型
    4.2 含复杂胎面花纹全钢胎胎面磨耗行为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非充气轮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及关键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充气轮胎研究现状分析
    1.3 非充气轮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1.4 轮胎疲劳性能的研究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介绍
第二章 非充气轮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
    2.1 基于BESO的周期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问题概述
        2.1.1 SMIP插值函数
        2.1.2 周期连续体结构单元灵敏度分析
        2.1.3 周期连续体结构单元删减与增添
    2.2 周期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2.2.1 圆环结构优化模型建立
        2.2.2 Optistruct模型优化设置
    2.3 非充气轮胎圆环结构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2.3.1 不同周期下的圆环拓扑优化结果
        2.3.2 不同体分比条件下的圆环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2.3.3 内外径之比不同圆环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单元构型法的非充气轮胎结构设计
    3.1 非充气轮胎单元构型方法
    3.2 非充气轮胎基本结构单元构建
        3.2.1 扇形结构拓扑优化结果
        3.2.2 基本结构单元提取
    3.3 非充气轮胎组合单元
        3.3.1 同类型组合单元构建
        3.3.2 异类型组合单元构建
    3.4 基于单元构型法构建菱形非充气轮胎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菱形非充气轮胎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4.1 构建菱形非充气轮胎数值仿真模型
        4.1.1 网格单元类型的选择及划分
        4.1.2 边界条件及载荷设置
        4.1.3 聚氨酯及橡胶材料本构模型
        4.1.4 聚氨酯材料有限元试验数据拟合
    4.2 菱形非充气轮胎垂向刚度结果分析
        4.2.1 菱形单元体阵列密度对垂向刚度结果分析
        4.2.2 菱形支撑体辐板厚度对垂向刚度结果分析
        4.2.3 胎面厚度对垂向刚度结果分析
    4.3 菱形非充气轮胎支撑体应力分析
        4.3.1 菱形支撑体单元阵列密度对应力的影响
        4.3.2 胎面厚度对支撑体应力的影响
        4.3.3 菱形结构辐板厚度对应力的影响
    4.4 菱形非充气轮胎的接地特性分析
        4.4.1 阵列密度对接地性能的影响
        4.4.2 胎面厚度对接地性能的影响
        4.4.3 辐板厚度对接地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菱形非充气轮胎疲劳性能研究
    5.1 轮胎疲劳寿命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
    5.2 菱形非充气轮胎支撑体疲劳寿命预测
        5.2.1 疲劳计算有限元软件FE-SAFE简介
        5.2.2 聚氨酯材料S-N曲线
        5.2.3 非充气轮胎疲劳寿命预测
    5.3 结构参数对菱形非充气轮胎疲劳性能的影响
        5.3.1 菱形支撑体辐板厚度对轮胎疲劳寿命的影响
        5.3.2 菱形支撑体结构阵列密度对轮胎疲劳寿命的影响
        5.3.3 不同载荷对轮胎疲劳寿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新型号大型客机起落架结构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飞机起落架结构设计及飞机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2.1 起落架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1.2.2 飞机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飞机起落架设计与结构优化的方法及软件工具简介
        1.3.1 飞机起落架设计方法与软件工具简介
        1.3.2 飞机结构优化的方法与软件工具简介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飞机起落架初步设计布局
    2.1 方案设计阶段
        2.1.1 飞机基本数据参数
        2.1.2 起落架站位
        2.1.3 飞机轮胎选择
    2.2 工程定义阶段
        2.2.1 飞机过载
        2.2.2 主起落架的侧向位置布置
        2.2.3 基本运动学布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机起落架结构设计与收放运动仿真
    3.1 缓冲器分类
    3.2 缓冲器相关参数计算
        3.2.1 下沉速度
        3.2.2 着陆功量
        3.2.3 缓冲器行程
        3.2.4 缓冲器与活塞杆尺寸计算
        3.2.5 排气前后气腔体积及压缩量计算
        3.2.6 定油孔面积计算
        3.2.7 刹车装置参数计算
    3.3 起落架收放运动仿真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起落架有限元建模仿真与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4.2 起落架结构有限元模型
        4.2.1 起落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4.2.2 起落架材料属性定义及接触面分析
        4.2.3 起落架结构网格划分
        4.2.4 单元质量检测
    4.3 起落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4.3.1 静力学分析基本理论
        4.3.2 起落架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4.4 起落架模态分析
        4.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4.4.2 起落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4.5 起落架随机振动分析
        4.5.1 随机振动基本理论
        4.5.2 起落架随机振动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起落架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
    5.1 轻量化设计简介
    5.2 基于响应面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5.2.1 优化设计流程
        5.2.2 多目标优化原理
        5.2.3 主起落架缓冲器支柱有限元分析及参数选择
        5.2.4 主起落架缓冲器支柱优化目标
        5.2.5 中心组合设计
        5.2.6 响应面拟合
        5.2.7 灵敏度分析
        5.2.8 多目标遗传算法理论
    5.3 轻量化设计结果验证
        5.3.1 缓冲支柱单件优化结果对比
        5.3.2 主起落架整体优化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有限元分析及协同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轮胎抓地性能研究现状
    1.3 轮胎磨损性能研究现状
    1.4 仿生学在轮胎设计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轮胎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2.1 子午线轮胎结构
    2.2 轮胎材料力学特性研究
        2.2.1 橡胶材料力学特性试验
        2.2.2 橡胶本构模型选取
        2.2.3 帘线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2.4 橡胶-帘线复合材料模型选取
    2.3 轮胎有限元模型建立
        2.3.1 纵沟花纹轮胎建模
        2.3.2 复杂花纹轮胎建模
        2.3.3 轮胎模型边界条件
    2.4 轮胎有限元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及评价方法
    3.1 轮胎橡胶与路面摩擦模型
        3.1.1 轮胎-路面摩擦机理
        3.1.2 轮胎-路面摩擦模型
    3.2 轮胎抓地性能及评价方法
        3.2.1 轮胎抓地机理
        3.2.2 轮胎抓地性能评价方法
    3.3 轮胎磨损性能及评价方法
        3.3.1 轮胎磨损理论
        3.3.2 轮胎磨损性能评价方法及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轮胎胎面弧设计研究
    4.1 轮胎胎面弧曲线设计
        4.1.1 设计方法
        4.1.2 设计方案
        4.1.3 结果分析
    4.2 行驶面宽和弧度高对轮胎性能影响
        4.2.1 行驶面宽对轮胎性能影响
        4.2.2 行驶面弧度高对轮胎性能影响
    4.3 轮胎胎面弧仿生设计
        4.3.1 猫爪接地特性分析及几何结构研究
        4.3.2 仿生胎面弧设计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轮胎花纹设计研究
    5.1 花纹块刚度计算
        5.1.1 花纹块刚度理论计算
        5.1.2 花纹块刚度有限元计算
        5.1.3 结果分析
    5.2 花纹块接地特性及刚度分析
        5.2.1 花纹块设计
        5.2.2 结果分析
    5.3 花纹拱形设计
        5.3.1 花纹块滑移时接地分析
        5.3.2 三铰拱合理曲线方程
        5.3.3 横向沟槽优化设计及分析
    5.4 轮胎花纹整体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车—路弱耦合振动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路面响应计算方法与路面不平度
        1.2.2 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响应
        1.2.3 车-路相互作用的研究
        1.2.4 路面损伤与永久变形的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车辆模型的构建
    2.1 多体动力学
        2.1.1 运动学分析
        2.1.2 动力学分析
    2.2 多体动力学有限元表现形式
        2.2.1 ABAQUS多体动力学简介
        2.2.2 连接单元与连接属性
    2.3 橡胶材料超弹性
        2.3.1 橡胶材料可压缩性
        2.3.2 橡胶本构模型
    2.4 轮胎有限元模型
        2.4.1 轮胎几何模型
        2.4.2 橡胶材料参数
        2.4.3 验证轮胎有限元模型
    2.5 构建车辆模型
        2.5.1 1/4车辆有限元模型
        2.5.2 整车有限元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模型的构建
    3.1 层状路面结构
    3.2 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属性
        3.2.1 松弛模量与蠕变柔量
        3.2.2 广义Maxwell模型
        3.2.3 Prony级数拟合松弛模量
        3.2.4 广义Kelvin模型
        3.2.5 松弛模量与蠕变柔量的转换
    3.3 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模型
    3.4 太行山高速涞曲段路面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路弱耦合振动模型的构建
    4.1 轮胎-路面接触关系
        4.1.1 法向作用
        4.1.2 切向作用
    4.2 轮胎滚动边界条件
    4.3 轮胎滑移率
    4.4 路面不平度
        4.4.1 功率谱密度公式及路面不平度等级
        4.4.2 路面不平度的描述方式
    4.5 车-路弱耦合振动动力学方程
        4.5.1 轮胎滚动动力学方程
        4.5.2 构建车-路弱耦合振动动力学方程
        4.5.3 中心差分法
        4.5.4 动力响应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4车-路弱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5.1 验证1/4车-路弱耦合振动模型
        5.1.1 参考文献路面参数和车辆参数
        5.1.2 验证模型
    5.2 车辆荷载对响应的影响
    5.3 路面不平度等级对响应的影响
        5.3.1 车辆响应
        5.3.2 路面响应
        5.3.3 轮胎接地应力影响
    5.4 速度对路面响应的影响
        5.4.1 不同速度
        5.4.2 同一速度
    5.5 轴重对路面响应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车-路面弱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6.1 验证整车-路面弱耦合振动模型
        6.1.1 试验内容与目的
        6.1.2 传感器布设及现场测量
        6.1.3 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
    6.2 整车动力响应分析
        6.2.1 轮胎三向接地力分析
        6.2.2 车辆与悬架响应分析
    6.3 各沥青层同一位置动力响应分析
        6.3.1 纵向应力
        6.3.2 竖向应力
        6.3.3 横向应力
        6.3.4 竖向剪应力
        6.3.5 横向剪应力
        6.3.6 纵向剪应力
    6.4 各沥青层不同位置动力响应分析
        6.4.1 纵向应力
        6.4.2 竖向应力
        6.4.3 横向应力
        6.4.4 竖向剪应力
        6.4.5 横向剪应力
        6.4.6 纵向剪应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1 /4车-路弱耦合振动模型
        7.1.2 整车-路面弱耦合振动模型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轮胎非线性力学研究现状
        1.2.1 轮胎力学理论研究现状
        1.2.2 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1.3 轮胎结构力学特性
        1.3.1 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1.3.2 接地性能分析
        1.3.3 结构应力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理论及试验方法
    2.1 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
    2.2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简化有限元模型
        2.2.1 层合壳模型
        2.2.2 加强筋模型
    2.3 橡胶材料试验
    2.4 材料特性参数
        2.4.1 胶料材料特性参数
        2.4.2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特性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胎有限元建模及评价
    3.1 轮胎有限元建模过程
        3.1.1 建立轮胎二维结构模型
        3.1.2 建立轮胎三维网格模型
    3.2 有限元模型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轮胎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4.1 轮胎的五项刚性
        4.1.1 不同载荷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1.2 不同胎压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1.3 不同硬度系数下轮胎的径向刚度
    4.2 不同工况下轮胎均匀性试验受力分析
        4.2.1 试验设备简介
        4.2.2 均匀性试验机的数学模型
        4.2.3 轮胎的均匀性和均匀性参数
        4.2.4 均匀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4.2.5 高速均匀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4.3 不同工况下轮胎的驻波试验分析
        4.3.1 轮胎的驻波
        4.3.2 高速滚动工况轮胎受力分析
        4.3.3 驻波现象共振分析
    4.4 不同工况下轮胎包络特性试验研究
        4.4.1 轮胎的包络特性
        4.4.2 试验结果分析
        4.4.3 轮胎的阻尼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工况下轮胎接地性能分析
    5.1 静态接地性能
        5.1.1 载荷对静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1.2 胎压对静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 动态接地性能
        5.2.1 载荷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2 胎压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3 速度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4 摩擦系数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2.5 带束层角度对动态接地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工况下轮胎帘线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6.1 轮胎的稳态滚动
    6.2 不同工况下帘线受力分析
        6.2.1 不同载荷下帘线受力分析
        6.2.2 不同胎压下帘线受力分析
        6.2.3 不同速度下帘线受力分析
        6.2.4 不同摩擦系数下帘线受力分析
        6.2.5 不同带束层角度下帘线受力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汽车免充气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免充气轮胎发展现状分析
    1.3 免充气轮胎发展前景分析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车免充气轮胎结构型式设计
    2.1 现有免充气轮胎设计归纳
    2.2 免充气轮胎结构型式设计思路
    2.3 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多结构分析
    3.1 免充气轮胎材料模型与多孔结构分析
        3.1.1 菱形多孔结构参数
        3.1.2 菱形多孔结构相对密度
    3.2 自由边界菱形多孔结构计算分析
        3.2.1 菱形多孔结构线性参数推导
        3.2.2 菱形多孔结构敏感参数分析
        3.2.3 菱形多孔结构有限元验证
    3.3 封闭型菱形多孔结构拟合分析
        3.3.1 横向单元数分析
        3.3.2 弹性模量拟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力学性能分析
    4.1 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弹性模量计算
    4.2 免充气轮胎下沉量计算方法
    4.3 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轮胎有限元分析
        4.3.1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4.3.2 有限元结果分析
        4.3.3 免充气轮胎下沉量和刚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鸟巢结构免充气轮胎接地及优化分析
    5.1 免充气轮胎有限元接地分析
    5.2 接地优化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轮胎下沉量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BAQUS 275/70R22.5绿色公交子午线轮胎耐磨性能优化[D]. 李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汽车免充气车轮接地力学与动态特性分析[D]. 向仲兵. 燕山大学, 2021(01)
  • [3]多工况下215/70R15轮胎温度与压力特性的研究[D]. 肖园. 燕山大学, 2021(01)
  • [4]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行为研究[D]. 王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非充气轮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及关键力学性能研究[D]. 陈小霞.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6]新型号大型客机起落架结构设计及优化[D]. 唐钰栋.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轮胎抓地与磨损性能有限元分析及协同提升方法研究[D]. 李亚龙.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车—路弱耦合振动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D]. 赵晓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9]子午线轮胎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杜盟.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
  • [10]汽车免充气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D]. 刘涛. 燕山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轮胎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