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分布法测算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

要素分布法测算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

一、要素分配法估测我国非正规经济的规模(论文文献综述)

宋紫微,龙海军[1](2021)在《我国非正规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1990—2019年期间对"非正规创业"主题的文献进行筛选,得到有效文献490篇,并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正规创业研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讨、平衡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但我国非正规创业研究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机构亦未形成,农民工等作为"非正规创业"相关文献高频次、高中心性、高突现性关键词,值得关注。

丁莹[2](2020)在《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然而中国的发展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方式无疑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末中国逐渐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其造成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污染,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开始了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探索。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干预手段包括命令控制型政策与经济激励型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激励型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已成为学界共识。目前中国的经济激励型政策主要是节能环保支出政策与环境税政策。本文将基于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方面的作用,对与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的异质性以及其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最后,引入作为节能环保支出配套政策工具的环境税政策,对于两种经济激励型政策对绿色增长的综合效应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基于隐性经济视角,考察了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治理所发挥的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隐性经济部门与官方经济部门的生产部门理论模型,对节能环保支出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状况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中国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节能环保支出具有显着负向经济效应,但该效应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而减弱,隐性经济规模强化了节能环保支出的负向经济效应,同时节能环保支出的负向经济效应具有滞后性;节能环保支出具有显着正向减排效应,该效应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而减弱,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逐渐增强,隐性经济规模对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的影响逐步由削弱作用转变为强化作用。总体来说,基于隐性经济视角的节能环保支出具有负向经济效应与正向减排效应,即节能环保支出政策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但不利于经济增长。第二,剥离隐性经济,基于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经济效应,探究其经济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本文通过构建包含环保部门与实际生产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对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发挥经济效应的路径及多重均衡存在性进行理论演绎;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与要素禀赋结构在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发挥过程中起到的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节能环保支出的经济效应同样具有滞后性,但区别于隐性经济视角下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结论,剥离隐性经济规模的节能环保支出能够发挥正向经济效应。且FDI与要素禀赋结构对于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的发挥都具有显着的门限效应,低于门限值时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发挥程度较小,高于门限值时节能环保支出可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第三,基于环境问题的空间相关性,本文探究了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执行两个不同程度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体的空间扩散模型,对执行不同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区域之间减排效应的空间影响进行理论探究;同时对中国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减排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地理邻接权重的中国环境污染指数呈现正向空间相关性,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集聚性。考虑空间因素的节能环保支出对中国整体并未起到显着的减排效应,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环保支出对自身能够起到显着减排效应,但其他邻近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环保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会导致其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这是由于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省份具有环保产业吸引力,能够使得拥有相近地理条件、要素禀赋的临近省份的绿色生产企业转移至该省份;同时传统污染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将会转移至临近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省份,省份之间绿色生产企业与传统污染企业的转移与环保产业的集聚现象直接导致了绿色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差异,最终使得环境污染因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力度的差异发生省份间的转移。但对于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的确实存在性不可否认,其通过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强化仅建立在地理相邻省份之间。第四,在节能环保支出政策自身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节能环保支出政策与环境税政策组合的绿色增长效应进行探究。本文首先通过两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对节能环保支出政策与环境税政策的实施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治理状况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节能环保支出与环境税的政策组合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节能环保支出能够促进绿色增长,环境税不利于绿色增长的结论,但由于环境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使得二者的政策组合导致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有所削弱。

陈海林[3](2019)在《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经济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我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也不容忽视,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隐性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在10%20%之间,其绝对规模仍然较大。隐性经济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隐性经济对地区腐败、税收流失、收入不平等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政府管制、税收负担和失业等因素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缺乏对影响隐性经济的体制性因素的分析。本文从纵向政府分权和横向政府竞争两个维度出发,对影响我国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体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从抑制地区隐性经济的视角,为完善我国政府间的分权和竞争关系提出政策建议。全文运用多种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利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全国及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而准确分析我国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二是对我国政府分权对地区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三是检验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模式特征、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四是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模式特征,并分析其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全面检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治理隐性经济的视角出发,对完善我国政府分权体制,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第一章对政府分权、财政竞争与隐性经济这三个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界定,并据此确定本研究的维度,即,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视角研究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机制,从财政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视角研究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与机制。然后,从税收遵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财政分权理论和政府竞争理论等理论出发,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还结合隐性经济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分析了隐性经济可能的成因与影响,税收负担、税制体系复杂程度、税制结构、政府管制力度、政府分权、腐败水平、失业率水平、农村劳动力规模、正规收入水平和经济开放度都是隐性经济的可能成因,同时,隐性经济也会影响地区能源消耗量、正规经济增长率、劳动参与率以及收入不平等程度。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制度背景并分析了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首先,根据中国式政府分权“政治集权、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特点,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两个维度梳理了我国政府分权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我国政府分权的特点。其次,对我国政府分权和财政支出竞争、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中国式政府分权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支出竞争与税收竞争形成提供了动力和制度土壤,从而理顺了政府分权与财政竞争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分权和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说。具体来说,从政府分权的“效率效应”和“威慑效应”出发,分析了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腐败机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和市场化机制;从财政竞争的“外溢效应”和“要素流动效应”出发,分别分析了财政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外溢效应机制和要素流动效应机制,此外,还分析了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税负效应”机制。第三章利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全国及各地区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通过对现有隐性经济规模测算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利用货币需求法和DGE模型法对我国19782017年间的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利用微观收支差异法、MIMIC模型法和DGE模型法三种方法对我国30个省1995-2016年间的历年隐性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各类方法的测算结果虽然不同,但都展现出了相似的趋势,且差异不大,其中,从时间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隐性经济规模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东部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最低,西部隐性经济规模最高。此外,MIMIC测算结果还显示税收负担、税制复杂程度、政府管制力度、失业率、农业部门就业人数、腐败以及经济开放水平都是隐性经济规模扩大的原因,而税制结构(直接税占比)、财政自由度和收入水平提高都可以抑制隐性经济规模。此外,隐性经济规模扩大还会显着增加地区能源消耗、GDP增长率和收入不平等,同时降低地区劳动参与率。第四章从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两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梳理我国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由度和税收分权四个维度对财政分权进行度量,并从地区公务员人数和行政审批事项数出发,构建总体行政分权指标和行政审批分权指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可以有效降低隐性经济规模,并提高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但是财政分权对腐败的影响并不确定。利用1995-2016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分权、总体行政分权和行政审批分权都扩大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财政收入分权、税收分权和财政自由度则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腐败效应、公共治理效益和市场化效应都是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影响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作用机制,但不同分权形式的影响又有所差异。第五章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中国式政府分权为地方政府之间开展财政支出竞争提供了制度空间和激励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都呈现出显着的“逐顶竞争”态势。利用我国199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竞争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和社会性财政支出竞争都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但维持性财政支出竞争并未对隐性经济产生显着影响。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效应和资本要素流动效应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重要作用机制。第六章对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财政收入集权、财政支出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的宏观税负也呈现出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预算约束和财政压力的制约下,地方政府之间并未出现税收“逐底竞争”的情况。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显着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进一步发现,企业所得税竞争和间接税竞争也对隐性经济产生了同样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通过增加地区实际宏观税负水平,显着扩大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显着提高了地区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并因此而降低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税收竞争通过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保障,可以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降低隐性经济规模。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分析结果,从完善财税体制、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优化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等。

董凡[4](2019)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学者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司法实践,历来注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方式等问题的定性探究,而较少重视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原则、数额的确定等核心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实证分析。以致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一直饱受诟病,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学理界与实务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保护权利人、遏制侵权行为、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仅简单借用传统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内容,十分缺乏在传承继受基础上形成创新发展性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多数研究结论与建议亦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赔偿低、举证难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基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特殊性以及我国司法审判实践的现实情势,围绕“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具体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路径”与“制度完善对策”四大主轴,设计研究框架,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部分,旨在探求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组成内容及其内涵。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意涵、制度功能、基本原则、多元赔偿方式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同时,通过对1769件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裁判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失基础理论指引、具体赔偿方式适用空间有限、法定赔偿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专门证据制度等显现问题。在“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部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两大方面。基于现有侵权情势严峻、赔偿额补偿效果遏制社会创新潜力以及传统民事损害赔偿理念难以解释突破法定赔偿上限等现实状况,进而强调“预防功能”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将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置放于同一功能价值位阶,以发挥其遏制侵权、促进创新的制度效果。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以填平救济原则作为最主要的计赔原则,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坚持填平救济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引入和确立市场价值原则和比例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三原则”内容体系。在适用填平救济原则作为确定赔偿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适用市场价值原则来确定初步的损害赔偿数额,再适用比例原则确定最终的合理损害赔偿额。在“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规则”部分,实际损失应当厘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法官在适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持“分摊原则为原则,以整体市场价值原则为例外”的裁判逻辑;适用“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时,应当扩大合理许可费基准范围,适当援引域外计算合理许可费基数的司法经验;同时,应当确立“法定赔偿”的量化裁判标准。同时,我国应当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并在适用规则方面设计精细化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需从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实体法维度,应当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及适用关系,即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基准、取消适用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限定等;删除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中“倍数”的立法措辞,而以“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方式代替;适当修正法定赔偿的最低判赔限制与至高判赔上限,以及统一“法定赔偿”的立法措辞;提出以“故意侵权”和“实施两次以上的侵权行为或者侵权情节严重”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并且统一判赔倍数的幅度。在程序法维度,提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收集阶段确立诉讼证据披露规则与证据保全规则;在诉讼庭审过程中确立举证妨碍规则以及降低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方面,应当强调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以及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完善对策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纪晓斐[5](2019)在《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衔接方法对比研究 ——基于《季度国民核算手册(2017)》》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运转秩序的不断完善,世界各国对宏观经济核算工作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不再仅仅满足于年度国民经济核算,能监控短期经济发展变化、预测经济拐点的季度GDP核算开始大放异彩。季度GDP是某季度内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货物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是遵循SNA核算框架基本逻辑和原则构建而成的季度时间序列系统,在基本概念、统计口径与指标结构方面与年度国民经济核算保持一致。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相比更具时效性,能够有效详尽展示近期经济发展全景,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也是分析商业周期和确定经济拐点的有效工具。自1972年欧共体在SEC-TRI文件中首次给出季度GDP核算的简化框架后,季度GDP核算逐渐成为短期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随着国际上对季度GDP核算关注度的逐渐上升,一些国际组织、发达国家以及学术机构都纷纷致力于季度GDP核算的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数据来源、季节调整、季度GDP与年度GDP的数据衔接等问题的研究,公布出版了多种版本的季度GDP核算手册。其中,最新最权威的季度GDP核算手册当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7年公布的《季度国民核算手册》(2017QNAM)。该手册提供了一个国际公认的QNA数据生成框架,并且其中所述的方法和概念与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2008SNA)、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2014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M2014)以及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和汇编指南(MFSMCG)相一致。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于1992年开始进行季度GDP核算工作,编纂并出版了《中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系统介绍了我国核算时所使用的方法与实践操作。之后,国家统计局又根据经济发展需求以及统计核算工作背景,对我国季度GDP核算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与国际准则相比,我国季度GDP核算工作起步较晚,核算制度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基于2017QNAM关于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衔接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季度GDP核算制度以及不同衔接方法对季度GDP和年度GDP衔接效果的影响,对深刻理解季度国民账户的核算理论,丰富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高统计核算数据质量,都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以2017QNAM为基础,从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数据来源等六个方面对季度国民核算账户展开深入细致分析,由浅到深,并按照总体大纲和具体内容对比概括新旧版之间的变化差异。其次,系统阐述季度GDP和年度GDP衔接的方法,包括比例分配法、比例Denton法、改进的比例Denton法、具有AR(1)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衔接方法以及Chow-Lin法,并对其进行理论比较分析,对比不同衔接方法的具体特征以及优劣点。然后,按照四大经济分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选取上海市、甘肃省、吉林省和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分析,经济实力相差较大的上海市、甘肃省和吉林省作为辅助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得出各省市有其最适用的衔接方法,并且具体预测误差的范围还是跟原始数据的质量有关的结论。最后,简要回顾中国季度GDP核算的发展历程,按照详细分析2017QNAM的逻辑顺序,阐明中国现行的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数据的衔接方法,指出我国季度GDP核算制度仍存在核算方法单一、数据来源途径有限且利用率低、季度和年度数据衔接方法老旧等一系列问题,可以依据2017QNAM的建议要求对我国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的衔接方法进行改进。

毕丹慧[6](2019)在《湖北省税收流失规模估测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流失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的一大难题,不仅会直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同时也会影响税收公平,弱化税收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治理税收流失问题,不仅可以保证税款及时、充分入库,更能维护税收的公平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税收流失问题的治理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研究成果颇丰,不过区域性的研究仍显不足。湖北省是中国内陆经济大省,近年来的经济水平持续提高,税收收入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其税收流失问题应当被加以重视。本文采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与收支差异法对湖北省2006-2017年期间的税收流失水平进行估测,并根据测算结果展开分析。由测算结果可知,2006-2017年期间,湖北省的公开经济税收流失比例自2010年起平稳降低,但总体上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数额也不容小觑,需要加以重视。湖北省税收流失的原因总体上可从纳税遵从、税收征管及税收制度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结合测算结果与国内外税收流失治理经验,为完善湖北省税收流失治理措施提出建议。湖北省税收流失的治理首先应从完善征管体系的建设入手,应优化税务稽查机制,完善税务稽查手段,构建服务型税务稽查,建立分类稽查机制;应加强对税源的审核与管理,提高审核标准;税务机关还应深入开展区域及部门之间的监督合作工作,持续推进加强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其次是要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税务机关应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应降低纳税成本,简化纳税流程,减弱纳税人对纳税的排斥心理;还应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为公民树立起正确的税收理念,不搞形式主义的税收宣传。再次,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治理税收流失,特别是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重点。湖北省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维持稳定的经济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还应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落实反腐倡廉的政策,并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发挥。

李宛姝[7](2018)在《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基于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文中指出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客观事实和普遍现象,且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测算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测算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核心在于地下经济的科学测算,因此本文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研究转换为地下经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归纳国内外多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方法,通常可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大类。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两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比率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模型改进和规模测算,基于MIMIC模型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变量选择、数据说明和规模测算,得到中国1985—2015年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结果,同时得到地下经济规模、税收流失率等估测数据,且将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规模测算结果为基础,进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等效应分析,并得出治理腐败等相关政策建议。

孙璐[8](2018)在《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大量城市下岗人员和转移至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壁垒较低的非正式部门就业。非正式经济在促进市场扩展和为技术能力有限的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使低收入家庭得以维持生计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非正式经济规模占比较大、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对非正式经济的治理也提出了挑战。非正式经济中包含大量未注册登记、涉及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否以及如何对非正式经济课税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对非正式经济课税的征管成本较高、难以使小规模经济活动主体受益、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具有不确定性,从横向公平的角度看,正式部门中须就应税收入纳税的低收入群体的境况可能不如那些具有同等收入而在非正式部门中无须纳税的个人,发展中国家的工薪阶层与那些具有同等收入的自营业者相比,通常缴纳更多的税。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将非正式部门经济活动主体引入税收网络不仅有助于税收遵从水平的提高,还将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负责程度的改善,进而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更多收益。因此,对非正式经济有效课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议题。文章界定了非正式经济的定义并估测出了近年来非正式经济规模,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从而为中国非正式经济的税收治理提供一些更有启发和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文章分为八个章节展开对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的论述。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是对文章研究主题“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的总体性阐述,围绕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非正式经济规模以及非正式经济课税研究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展开。主要梳理三类国内外关于非正式经济规模估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此外,根据国外学者对非正式经济课税的不同态度将其归为三种类型,在既有文献的归纳总结基础上,对研究现状做出评述。第二章明确了非正式经济概念、类型以及估测中国的非正式经济规模。非正式经.济并非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发展而来,因此,在既往的文献中存在一些与之相关或相近的概念,本章中区分了黑色经济、地下经济以及难以课税经济等这些相近的概念,并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将非正式经济定义为脱离税收监管的各项经济活动。按照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式性的强弱递减顺序,将非正式经济分为三类,即完全非正式经济、边缘型非正式经济以及冰山型非正式经济。本文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取得的收入足以纳税,却很容易逃脱税收管理部门的视线,或者因其坐落地点、规模以及企业性质而隐匿大部分税收负担的小微企业。通过分析货币分析法、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实物法和收支差异模型等方法的优劣,从而选定货币分析法作为本文估测非正式经济规模的方法,并用中国数据验证估测方法后,对中国的非正式经济规模做出了估测,得到中国近十年的非正式经济规模。第三章为非正式经济课税的理论分析。从财政收入方面看,对非正式经济课税为政府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潜在收入来源,因为非正式经济在GDP中的份额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非正式经济所占比例更高,这在中国的非正式经济规模的估测中也得到了验证。从资源配置方面看,非正式性使经济活动主体避免了某些成本,同时,也阻碍了他们获得与正式企业共同享有的一些机会,因此,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仍需更多的实证结果去判断非正式经济课税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收入分配方面,正式部门中须就应税收入纳税的低收入群体而言,对非正式经济活动主体课税是一种横向公平的体现。通过产品或要素的一般均衡效应分析,得到税收对非正式经济的收入分配效应取决于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的结论。在国家治理方面,将非正式部门经济活动主体引入税收网络并改善政府的负责程度,无疑将在国家治理层面取得更多间接受益,非正式经济课税将在很大程度上对税收遵从文化的构建与完善产生影响。第四章是税收对促进非正式经济正式化的实证考察。本章的数据来源于辽宁省小微企业的实地访问调查,对抽样调查的样本根据行业进行分层抽样,选取经济活动主体利润为因变量,经济活动主体正式化为自变量,经济活动主体非正式贷款、经济活动主体规模、经济活动主体营业收入以及经济活动主体地区差异为控制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通过统计结果与回归结果的分析,得出税收对促进非正式经济正式化存在积极影响的结果。第五章为非正式经济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本章以非正式经济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的A-S模型作为基础,对纳税人申报收入的期望效用方程求出最优解,并分析实际收入、比例税率、惩罚比例以及稽查概率对纳税人申报收入的影响。本章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税收遵从的研究,用名义利润与推算利润的相近度刻画非正式经济活动主体的税收遵从程度,基于样本数据实证考察税率、税收监管与非正式经济活动主体税收遵从间的关系。通过多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非经济活动主体的实际所得税率越高,其税收遵从程度越低,受到过税收处罚的非正式经济活动主体,其税收遵从程度越高。第六章为非正式经济税收管理的成本收益分析。非正式经济的成本与收益均无法直接获得,本章采用间接方法分析非正式经济税收管理的成本收益,包含专款基金边际效益成本法和逃税可控估计模型两种方法。专款基金边际效益成本法它是根据调查者在审计过程中的时间投资而取得的预期报酬而建立的,将税收遵从看作是纳税人和税务管理人员间的一系列决定,这些结果根据交叉树状图而决定,从而估计单位管理成本的边际回报期望。逃税可控估计模型,能够更明显的凸显出逃税的发生率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并有效控制审计过程以及监测其可能存在的漏洞,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过去的审计结果对非遵从具有威慑效应,在控制个体差异和样本选择过程的情况下,曾被审查过的纳税人比从未被审查过的申报收入更高,即非正式经济课税的税收管理程度的提高,有益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第七章为非正式经济课税的主要模式比较。本章中主要阐述四类非正式经济课税的方法,即推定课税、单独设税、介入第三方权威组织与政府协商以及间接课税法。其中,前三种是针对直接税的方法,间接课税法是针对间接税的方法。根据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施行的较为有效的推定课税方法,将推定课税大致分为契约合同法、收入总额百分比法与定量评估法,并分析这三类推定课税方法的优势与缺点。以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单独设税为基础,从适用标准、可申辩权和产生效用三方面分析了单独设税的优点与劣势。介入第三方权威组织是一种较为弹性的推定课税方法,从财政压力、第三方机构的性质、协商过程的规范化程度、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因素以及国家税收与居民义务五个方面分析介入第三方组织的决定因素。间接课税法通过对购买和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征税,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正式部门经济活动主体不会主动进行税务登记,但是他们会因购买价值链上的产品和服务时而被征税,从而降低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通过对推定课税方法的分析,结合中国的税收环境,为探究中国推定课税方法提供思路。第八章提出完善中国非正式经济课税的政策建议。本章结合前文对中国非正式经济的规模、税收遵从影响因素以及课税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因而从改进非正式经济课税方法与完善税收征管,以及提高纳税人遵从意愿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非正式经济课税的政策建议。从改进非正式经济课税方法上,提出完善小微企业推定课税、采用间.接课税法、发挥权威机构作用以及暂行单独设税四方面的建议。此外,还需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将税收征管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并构建起现代化的税收信息系统,将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应用到其中,不仅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同时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在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意愿方面,首先建立税收遵从意识,使非正式经济活动主体感受到税制的公正感、政府行为方式的规则性以及政府支出效率,其次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建立非正式经济服务平台,增加针对性的非正式经济的纳税服务来降低其咨询成本,最后应合理控制处罚力度,非正式部门经济活动主体的税收不遵从行为受到一定的惩处以外,还对非正式经济偷逃税行为具有威慑作用,信息化、透明化的处罚方减少纳税人与税务管理人员的接触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

李琼[9](2016)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之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GDP从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636462.7亿元,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的税收结构一直在变化,所得税占比一直在增加。即便如此,流转税仍是我国的主体税种,所得税处于相对次要地位,我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一直在6%左右,比重远低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经济奇迹并未在个人所得税收入上得到充分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一个中国经济增长的“个税之谜”。本文以个人所得税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对中国的“个税之谜”做出解释,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第1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个人所得税变化路径、税收潜力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作出了述评。结合现有的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对论文中涉及的数据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之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2章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了中国税制结构的五个典型性特征:个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个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低于其他国家,不仅低于经济总量与中国相当的大部分发达国家,也低于人均经济总量与中国相当的发展中国家;工薪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总的税收收入更多的依赖流转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法定税率并不低。明确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变化的现实路径。第3章借鉴经典的最优所得税模型,首先对理论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理论模型的结果成立的前提。其次,分别从中国的税收决策过程、经济增长背后的收入分配、征税动力、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公共服务融资中的地位,以及中国的逃避税问题五个角度,研究了中国的现实与基准理论模型的偏离。具体来说,虽然基准理论模型的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选民的扩张,政府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税收决策过程,再分配政策的“失灵”,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对土地资源、债务、流转税等的依赖,以及大量的逃避税规模,导致中国的现实与基准理论模型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决定税收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税基,接下来的两章,本文从窄税基“劳动收入”和宽税基“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另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税基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国家的税收收入,需要一定的制度投资和有效的政府效率,因此,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变化路径之后,本文继续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对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变化路径作出了解释,这是第6章和第7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4章的研究表明,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是我国个税占比较低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个税占比与经济增长之间,亦存在U型关系。当人均GDP超过67161.02元时,经济增长对个税占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若以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7%计算,从2020年开始,经济增长的成果会开始在个人所得税上得到体现。第5章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大量的非正规经济,是中国个税占比较低的又一重要原因。从非正规就业来看,中国的非正规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39912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59258万人。1995年,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为21344.9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4.92%,到2014年,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为333853.65亿元,占当年GDP比重52.48%。19952014年,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5.88%。第6章的研究结论是:导致中国个税占比较低的又一原因是,中国税务部门的税收努力程度较低。国际比较表明,中国虽然财政能力投资较高,但是税收努力程度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税务部门努力程度较低,但是,增加税收努力程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增加税收努力程度虽然会带来当年个税占比的增加,但有可能是“寅吃卯粮”的结果,并不能带来长期的税收结构的转变。第7章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对其他流转税和非税收入的依赖,并没有减少地方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激励,这可能与地方政府财源不足有关。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激励。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会下降0.013个百分点。第8章总结全文,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刘波[10](2015)在《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正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张,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经济。因在提供产品、创造就业和增加收入方面作出贡献,非正规经济受到ILO、OECD、IMF、WB等权威机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合理评估这种经济关联有助于科学制定非正规经济的引导政策,有利于充分释放非正规经济的多重功能。然而评估这种关联需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社会核算矩阵(SAM)将不同类型的交易和部门置于一个综合框架中进行考察,既保持独特性又不失整体性,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经济数据框架,是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分析的非常有效的现代工具(李宝瑜和马克卫,2011)。因此编制包含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的社会核算矩阵(FISAM),是评估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关联的有效工具,是准确判断非正规经济功能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0.16%增加至2004年58.69%(胡鞍钢和赵黎,2006),若考虑农村,半工半农不受劳动法律保护的非正规经济劳动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则高达83.20%(黄宗智,2013)。非正规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0.09%上升至2009年29.98%(胡鞍钢和马伟,2012)。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中国非正规经济开展了多视角多层次探讨,但较少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框架进行专门研究。为了准确把握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其效应,须对中国FISAM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理论为指导,以SAM及其分析方法为主线,按照“理论阐述→方法设计→应用实践”逻辑思路,对中国FISAM展开系统研究,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FISAM研究框架。基于此,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为非正规经济理论基础。本章是全文理论基础,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首先,梳理非正规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概念,明晰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概念和范畴。其次,从二元分离主义、结构关联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个角度论述和比较非正规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再次,简述和评价非正规经济的间接估算法和直接调查法,阐明本文对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增长、就业和收入三个视角阐释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为FISAM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准备。第三章为FISAM基本框架设计。本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简述了 SAM的概念、蕴含经济联系、编制方法和平衡方法。然后从现实困境、理论要求和国际经验三个角度论证了编制FISAM的必要性。接着根据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的作用机制,从非正规经济视角对商品账户、活动账户、要素账户、企业账户和居民账户的设置情况进行阐述,进而设计了 FISAM基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SAM 一般特征和非正规经济研究现状,分析了FISAM优越性和局限性。第四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研究。本章基于FISAM理论框架,在SAM编制流程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了中国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编制方法,为后文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一,设计了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表式结构。第二,展示了 FISAM编制的基础数据,提出了 FISAM编制的整体思路。第三,设计了宏观NSAM编制方法。涉及NOE估算方法,投入产出表和资金流量表调整方法,以及NSAM账户数据获取方法。第四,设计了宏观FISAM编制方法。包括中间使用模块、最终使用模块、最初投入模块和资金流量模块编制方法,并对其中的流量分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的划分,设计了细化FISAM编制方法。第五章为中国FISAM实际编制研究。本章是对第四章FISAM编制方法的实现过程。首先,测度了非正规经济规模及比重、分行业非正规就业人数及工资份额,为编制FISAM提供权重数据。其次,采用“居民消费储蓄边际倾向法”估算NOE比重,系统调整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再次,通过“直接分配法”和“收入转移法”确定宏观NSAM账户数值,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0×10的宏观NSAM。第四,综合运用“工资份额法”、“产出份额法”、“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法”模块化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3×13的宏观FISAM。最后,采用“自上而下法”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进行分解和数值确定,尝试编制了维度结构为48X48的细化FISAM。本章编制了 1992、1997、2002、2007和2012年5个年份的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中国FISAM应用研究。FISAM编制只是一个起点,其更多优势在于经济分析(李宝瑜等,2014)。本部分创新性地运用编制完成的FISAM分析非正规经济最重要的三种效应。第六章研究非正规经济的增长效应。基于宏观FISAM的投入产出模块数据,采用Leontief逆矩阵及其结构分解技术考察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强化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联系,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七章探讨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基于细化FISAM数据,采用就业乘数分析方法测算非正规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行业差异,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事实佐证。第八章探究非正规经济的居民收入效应。基于合并的细化FISAM(或称中观FISAM)数据,采用乘数分析方法和结构化路径分解技术研究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探析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为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新视角。第九章为结束语。本章概括了全文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二、要素分配法估测我国非正规经济的规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素分配法估测我国非正规经济的规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非正规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研究轨迹
    (一)年度分布
    (二)阶段划分
        1、初步探讨阶段(1990~2000)
        2、平稳发展阶段(2001~2011)
        3、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9)
四、作者与机构分布
    (一)作者分布
    (二)机构分布
五、研究热点
    (一)内容维度
    (二)时间维度
六、总结与展望

(2)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2.2 运用财政政策解决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2.3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效应研究综述
    2.4 隐性经济与空间溢出对环境政策影响的研究综述
    2.5 现有文献局限性
第3章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3.1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基本界定
    3.2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理论基础
    3.3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功能作用
    3.4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作用机理
第4章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检验
    4.1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理论模型
    4.2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计量模型设定
    4.3 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的实证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异质性的门限特征研究
    5.1 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异质性的门限特征作用机理
    5.2 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异质性的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5.3 节能环保支出经济效应异质性的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6.1 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的理论基础
    6.2 数据选取与指标构建
    6.3 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4 节能环保支出减排效应的空间计量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节能环保支出与环境税政策的综合效应研究
    7.1 节能环保支出与环境税政策组合的博弈模型
    7.2 节能环保支出与环境税政策综合效应的计量模型设定
    7.3 节能环保支出与环境税政策综合效应的实证检验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3)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政府分权
        二、财政竞争
        三、隐性经济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税收遵从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
        三、财政分权理论
        四、政府竞争理论
    第三节 隐性经济的成因与影响
        一、隐性经济的成因
        二、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 制度背景与机制分析
    第一节 政府分权体制的演变历程
        一、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演变历程
        二、我国行政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
        一、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竞争行为
        二、中国式政府分权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
    第三节 政府分权和财政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机制分析
        一、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二、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三、税收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我国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第一节 隐性经济测算方法
        一、直接法
        二、间接法
        三、模型法
        四、隐性经济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二节 全国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一、货币需求法
        二、DGE模型法
    第三节 地区隐性经济规模测算
        一、微观收支差异法
        二、MIMIC模型法
        三、DGE模型法
第四章 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
        一、数理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与结论
    第二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财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二、行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分权影响隐性经济的机制检验
        一、政府分权、腐败与隐性经济
        二、政府分权、公共产品供给与隐性经济
        三、政府分权、市场化与隐性经济
第五章 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模式特征
        一、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二、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财政支出竞争影响隐性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财政支出竞争、溢出效应与隐性经济
        二、财政支出竞争、生产要素流动与隐性经济
第六章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模式特征
        一、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税收竞争、税负效应与隐性经济
        二、税收竞争、溢出效应与隐性经济
        三、税收竞争、生产要素流动与隐性经济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我国隐性经济规模、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
        二、政府分权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三、财政支出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四、税收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财税体制,构建收支责任更加匹配的分权格局
        二、规范和优化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竞争行为
        三、完善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机制,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四、隐性经济治理的其他措施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与立法依据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依据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现实考察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呈泛化态势
        二、判赔金额与诉请金额间差距较大
        三、部分赔偿额超过法定赔偿的上限
        四、缘于“举证难”致使审理周期较长
        五、判赔额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
        六、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地区分布不均匀
    第三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存在问题
        一、缺失制度特有的基础理论指引
        二、赔偿方式未能彰示其工具价值
        三、法定赔偿适用的裁量空间过大
        四、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证据规则
        五、赔偿方式的规则设计不尽合理
第三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与功能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
        一、矫正正义理论:基石价值
        二、功利主义理论:补充价值
        三、创新激励理论:专有价值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多元功能
        一、救济功能
        二、预防功能
        三、惩罚功能
        四、确认功能
    第三节 预防功能应当定位为核心功能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定位调整的必要性
        二、预防功能定位为核心功能的多维度诠释
        三、预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必要限定
第四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基点
        一、填平救济原则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石原则
        二、适用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路径
    第二节 市场价值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价值原点
        一、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支撑
        二、引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三、确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量定工具与方法选择
    第三节 比例原则:探寻诉讼当事人利益的衡平点
        一、比例原则的基础内涵与本质属性
        二、比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诠释
        三、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阶层化操作及其适用
        四、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局限表征与完善径路
第五章 知识产权损害的一般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第一节 实际损失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实际损失的所属类型与赔偿范围
        二、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二节 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侵权获益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择定
        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三节 许可费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理论基础
        二、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适当扩大许可费赔偿的基准范围
        四、丰富我国合理许可费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法定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理论内涵
        二、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六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与适用规则
    第一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本内涵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二、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第三节 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镜鉴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二、大陆法系地区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三、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验镜鉴
    第四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与考量因素
        一、厘清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二、释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三、预防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滥用的适当限制
第七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实体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一、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定位阶及适用关系
        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规则的立法规范
        三、调整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赔偿幅度与规范内容
        四、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基本要件
    第二节 程序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二、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与保全规则
        三、调整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第三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发挥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
        二、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
        三、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衔接方法对比研究 ——基于《季度国民核算手册(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季度GDP核算的框架
    一、《季度国民核算手册(2017)》的最新修订
        (一)核算范围
        (二)核算方法
        (三)数据来源
        (四)季节调整
        (五)利用供给使用模型校验季度GDP
        (六)数据修订与发布
    二、与《2001 季度国民核算手册》相比的变化
        (一)总体框架
        (二)具体内容
第三章 季度GDP和年度GDP的衔接方法
    一、比例分配法及其外推
        (一)BI比率
        (二)比例分配法和台阶问题
        (三)利用指标做外推
    二、保留变动的比例衔接方法
        (一)比例Denton法及其外推
        (二)对用于外推的比例Denton法的改进
        (三)具有自回归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法
    三、Chow-Lin法
    四、特殊问题
        (一)固定系数假设
        (二)季节效应
        (三)困难衔接问题的解决
    五、理论比较分析
        (一)比例分配法
        (二)比例Denton法和改进的比例Denton法
        (三)具有AR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法
        (四)Chow-Lin法
第四章 数据衔接方法应用分析
    一、比例分配法
        (一)台阶问题
        (二)外推
    二、比例Denton法及其外推基本版本
        (一)矩阵解法
        (二)结果分析
    三、对用于外推的比例Denton法的改进
        (一)矩阵解
        (二)结果分析
    四、具有自回归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法
        (一)矩阵解
        (二)结果分析
    五、上海市、甘肃省和吉林省辅助实证结果分析
        (一)环比变化率
        (二)外推
    六、衔接效果比较分析
        (一)季度BI比率比较
        (二)保留短期变动效果比较
        (三)预测效果比较
第五章 中国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数据的衔接
    一、中国季度GDP核算方法与实践
        (一)核算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季节调整
        (四)季度GDP与年度GDP的衔接
        (五)数据修订与发布
    二、完善我国季度GDP核算的几点建议
        (一)中国季度GDP核算的不足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1 河南省季度生产总值比例分配法衔接结果完整表
    附录A-2 河南省季度生产总值比例Denton法衔接结果完整表
    附录A-3 河南省季度生产总值改进比例Denton法衔接结果完整表((?)=1.01)
    附录A-4 河南省季度生产总值改进比例Denton法衔接结果完整表((?)=0.99)
    附录A-5 河南省季度生产总值具有自回归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法衔接结果完整表
    附录B-1 比例Denton法R软件代码
    附录B-2 改进比例Denton法R软件代码(1.01)
    附录B-3 改进比例Denton法R软件代码(0.99)
    附录B-4 具有自回归误差的比例Cholette-Dagum法
致谢

(6)湖北省税收流失规模估测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税收流失治理理论分析
    第一节 税收流失相关概念界定
        一、税收流失
        二、地下经济与公开经济
        三、税收流失规模
    第二节 税收流失不良效应
        一、致使国家财政收入非正常减少
        二、弱化税收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影响宏观调控经济效应
        四、不利于税收法治建设
    第三节 税收流失治理理论基础
        一、税收遵从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税收公平理论
第二章 湖北省税收流失规模测算
    第一节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选取
        一、公开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选取
        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选取
    第二节 公开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分析
        一、公开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
        二、公开经济税收流失测算分析
    第三节 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分析
        一、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
        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测算分析
第三章 湖北省税收流失根源分析
    第一节 纳税遵从角度根源分析
        一、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纳税人机会主义行为
        三、纳税环境影响遵从度
    第二节 税收征管角度根源分析
        一、征管双方信息不对称
        二、税务机关执法力度不足
        三、征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节 税收制度角度根源分析
        一、税收法律法规尚需健全
        二、纳税人权利义务不对等
        三、税收信用体系有待完善
第四章 税收流失治理国内外经验借鉴
    第一节 良好的纳税环境
        一、充分的税收宣传
        二、信用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全面的征管体系
        一、高效的税务征管
        二、优质的纳税服务
    第三节 广泛的监督合作
        一、深化区域间合作
        二、加强部门间合作
第五章 完善湖北省税收流失治理措施建议
    第一节 提高纳税人遵从度
        一、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二、有效降低纳税成本
        三、营造良好纳税氛围
    第二节 完善征管体系建设
        一、优化税务稽查机制
        二、加强税源审核管理
        三、深化开展监督合作
    第三节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不断深化改革
        二、打击腐败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非正式经济含义与规模的研究
        1.2.2 关于非正式经济课税效应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非正式经济的含义与规模估测
    2.1 非正式经济的含义与类型
        2.1.1 非正式经济的含义
        2.1.2 非正式经济的类型
    2.2 非正式经济规模的估测方法
        2.2.1 货币分析法
        2.2.2 多指标多因素(MIMIC)模型
        2.2.3 实物法
        2.2.4 收支差异模型
    2.3 中国非正式经济规模的估测
        2.3.1 简单现金比率模型的修正
        2.3.2 非正式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3 非正式经济课税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财政收入效应
    3.2 资源配置效应
    3.3 收入分配效应
    3.4 国家治理效应
4 税收对促进非正式经济正式化的实证考察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4.2 统计结果与回归结果分析
        4.2.1 统计结果分析
        4.2.2 回归结果分析
    4.3 税收促进非正式经济正式化的分析
5 非正式经济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
    5.1 非正式经济税收遵从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基于预期效用的理论分析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样本选取与变量设计
        5.3.2 描述统计分析
        5.3.3 多模型回归分析
6 非正式经济税收管理的成本收益分析
    6.1 基于税收管理成本收益分析的非正式经济再分类
    6.2 非正式经济税收管理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6.2.1 专款基金边际效益成本法
        6.2.2 逃税可控估计法
    6.3 非正式经济税收管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涵义
7 非正式经济课税模式比较
    7.1 推定课税的类型与特征
        7.1.1 契约合同法
        7.1.2 收入总额百分比法
        7.1.3 定量评估法
    7.2 单独设税的步骤与效果
        7.2.1 单独设税的步骤
        7.2.2 单独设税的效果
    7.3 介入第三方权威组织的条件
        7.3.1 财政压力影响政府关注度
        7.3.2 第三方组织的权威性
        7.3.3 协商过程规范化程度
        7.3.4 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因素
        7.3.5 国家税收与居民义务
    7.4 间接课税法
    7.5 课税模式的比较与应用
8 完善中国非正式经济课税的政策建议
    8.1 改进非正式经济课税模式
        8.1.1 在所得税方面完善小微企业的推定课税
        8.1.2 在商品税方面采用间接课税法
        8.1.3 发挥权威机构作用
        8.1.4 暂行单独设税
    8.2 完善税收征管
        8.2.1 税收征管权下放
        8.2.2 构建税收信息系统
    8.3 提高纳税人遵从意愿
        8.3.1 关注纳税人的遵从意识
        8.3.2 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8.3.3 合理控制处罚力度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之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分析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税收增长路径的解释
        1.3.2 所得税规模与税收结构的相关研究
        1.3.3 税收潜力的相关研究
        1.3.4 经济发展水平与税收规模研究
        1.3.5 非正规经济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数据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局限性
第2章 中国的个税占比: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2.1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2.2 中国税制结构的典型性特征
        2.2.1 个税占税收收入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2.2.2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低于其他国家(地区)
        2.2.3 工薪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比重逐步上升
        2.2.4 中国税收结构更多地依赖流转税
        2.2.5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法定税率并不低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之谜:理论解析
    3.1 一个基准模型
        3.1.1 模型的提出
        3.1.2 基准模型的设定
        3.1.3 基准模型的结论
    3.2 与基准模型的偏离:中国国情
        3.2.1 中国的税收政策决定过程
        3.2.2 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收入分配
        3.2.3 中国的税收动力是再分配吗?
        3.2.4 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公共服务融资中的地位
        3.2.5 中国的逃避税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个税占比与中国经济增长:从劳动收入变化的视角
    4.1 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性事实: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4.2 中国个税占比与经济增长:实证检验
        4.2.1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2.2 模型设定
        4.2.3 模型估计结果
        4.2.4 子样本分析结果
        4.2.5 个税占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个税占比与中国经济结构:从非正规经济角度的考察
    5.1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规模有多大?
        5.1.1 中国的非正规就业
        5.1.2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
    5.2 非正规经济规模与个税占比:实证检验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2.3 初步分析结果
        5.2.4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个税占比与政府税收能力:从政府有效性角度的考察
    6.1 中国的财政能力投资
    6.2 中国税务部门的税收努力程度:国际比较的视角
        6.2.1 税收努力程度的测算方法
        6.2.2 标准税率的确定
        6.2.3 税收努力程度的国际比较
    6.3 中国税务部门的税收努力程度:省际差异
        6.3.1 标准税率的确定
        6.3.2 税收努力程度的省际差异
    6.4 税收努力程度对个人所得税税收规模的影响:实证检验
        6.4.1 模型设定
        6.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4.3 初步分析结果
        6.4.4 进一步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税占比与政府征税激励
    7.1 个人所得税与工资水平的变化:免征额调整的影响
    7.2 对流转税及其他非税收入的依赖降低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激励吗?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附录
    附录 2.1:历年个人所得税分项目收入
    附录 6.1:税收努力程度的国际比较和省际差异
    附录 6.2:几种税收收入能力测算的方法介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非正规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非正规经济的历史沿革
        一、非正规部门:非正规经济之雏形
        二、从非正规部门到非正规经济
    第二节 非正规经济的概念界定
        一、ICLS对非正规经济统计界定
        二、SNA对非正规经济统计界定
        三、非正规经济系列概念历史演变
        四、非正规经济操作性概念界定
        五、中国对非正规经济概念的移植与阐释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的形成机理
        一、基于二元分离主义的形成机理诠释
        二、基于结构关联主义的形成机理阐释
        三、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形成机理阐释
        四、非正规经济形成机理比较及对中国的适用性考察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的测度方法
        一、间接估算法
        二、直接调查法
        三、本文对非正规经济的测度方法
    第五节 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
        一、非正规经济的增长效应
        二、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
        三、非正规经济的居民收入效应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的基本框架设计
    第一节 SAM蕴含的经济关联
        一、SAM基本概念
        二、SAM蕴含的经济关联
    第二节 SAM编制与平衡方法
        一、SAM编制方法
        二、SAM平衡方法
    第三节 编制FISAM的必要性
        一、现实困境:识别非正规经济的复杂运行机理亟需系统性方法
        二、理论要求:编制FISAM是2008版SNA应有之义
        三、国际经验:利用SAM探究非正规经济问题思想早已有之
    第四节 FISAM基本框架设计
        一、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间的关联框架
        二、对FISAM非正规经济相关账户的说明
        三、FISAM基本框架
    第五节 FISAM优越性和局限性
        一、FISAM优越性
        二、FISAM局限性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方法
    第一节 中国FISAM表式设计
        一、宏观FISAM表式设计
        二、细化FISAM表式设计
    第二节 中国FISAM编制的数据基础和整体思路
        一、FISAM编制的数据基础
        二、FISAM编制的整体思路
    第三节 中国宏观NSAM编制设计
        一、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的修正方法
        二、宏观NSAM账户设置及其数据获取方法
    第四节 中国宏观FISAM编制设计
        一、FISAM中间使用模块编制方法
        二、FISAM最终使用模块编制方法
        三、FISAM最初投入模块编制方法
        四、FISAM资金流量模块编制方法
        五、对宏观FISAM编制方法的一个必要说明
    第五节 中国细化FISAM编制设计
        一、活动商品账户的划分
        二、居民账户的划分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的实际编制
    第一节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与行业分布测度
        一、非正规经济规模测算
        二、分行业非正规就业人数测算
        三、分行业非正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及其份额测算
    第二节 编制中国FISAM基础数据的调整
        一、对资金流量表数据的调整
        二、对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调整
    第三节 中国宏观NSAM的实际编制
        一、宏观NSAM账户数值确定
        二、中间转移矩阵推算
    第四节 中国宏观FISAM的实际编制
        一、中间使用模块的编制
        二、最终使用模块的编制
        三、最初投入模块的编制
        四、资金流量模块的编制
    第五节 中国细化FISAM的实际编制
        一、活动/商品账户的分解与数值确定
        二、居民账户的分解与数值确定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应用Ⅰ:非正规经济的增长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Leontief逆矩阵的简单说明
        二、结构分解技术的理论推导
        三、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于Leontief逆矩阵的非正规经济产出效应
        二、基于结构分解技术的非正规经济关联及增长效应
    第四节 研究小结及政策启示
第七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应用Ⅱ: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就业乘数分析方法解析
        二、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直接就业系数矩阵的测算
        二、非正规经济的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第四节 研究小结及政策启示
第八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应用Ⅲ:非正规经济的收入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结构化路径分析方法应用原理
        二、数据说明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其分解
        一、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其分解
        二、非正规经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其分解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分析
        一、传导路径设计
        二、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分析
        三、非正规经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分析
    第五节 研究小结及政策启示
第九章 结束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要素分配法估测我国非正规经济的规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非正规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J]. 宋紫微,龙海军. 统计与管理, 2021(03)
  • [2]节能环保支出政策效应研究[D]. 丁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3]政府分权、财政竞争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D]. 陈海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董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季度GDP核算及其与年度GDP衔接方法对比研究 ——基于《季度国民核算手册(2017)》[D]. 纪晓斐. 河南大学, 2019(01)
  • [6]湖北省税收流失规模估测及治理研究[D]. 毕丹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基于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J]. 李宛姝. 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2018(01)
  • [8]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研究[D]. 孙璐.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9]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之谜研究[D]. 李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10]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应用研究[D]. 刘波.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要素分布法测算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