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恋爱——冯梦龙对娼妓的态度探析

不盲目恋爱——冯梦龙对娼妓的态度探析

一、绝非一味的钟情——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考辨(论文文献综述)

罗嫦[1](2017)在《冯梦龙山歌集《挂枝儿》、《山歌》“情教”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梦龙是明代通俗文学家,也是晚明尊情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搜集、整理、编撰了一系列涵盖多个领域的通俗文艺作品,涉及小说、戏曲、山歌、故事、笑话、经史等多个文学创作领域。他推崇民间俗文学传统,重视通俗文学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教化作用。他编撰民歌集《挂枝儿》、《山歌》,视这些流露人的内心自然情感的山歌为“民间性情之响”,认为山歌具有“发名教之伪药”的作用。“情教”观是冯梦龙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是其“以情化人”的审美思想和通俗文艺观的具体实践,他的山歌便以“情教”观为理论基础。因此,以《挂枝儿》、《山歌》为研究对象,探究冯梦龙的“情教”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细致、全面地阅读冯梦龙山歌集《挂枝儿》、《山歌》的基础上,结合晚明时代背景和冯梦龙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学实践活动,对其山歌中的“情教”观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探讨其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学理角度,对“民歌”和“山歌”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挂枝儿》和《山歌》的曲名及成书时间做了分析;对冯梦龙民歌采集编撰活动予以总体评析。其次,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追溯冯梦龙“情教”观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借此把握冯梦龙以“情”为本的“情教”观理论基础。再次,着重分析和探讨山歌集《挂枝儿》和《山歌》中蕴含的“情教”思想。重点对冯梦龙辑录山歌中的“男女私情谱”、“崇真”的文学批评标准、女性观念的突破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最后,重点探讨了冯梦龙山歌“情教”观的意义。本研究认为,冯梦龙立“情教”,引领了晚明情学思潮。冯梦龙有坚定的“适俗”立场,以通俗的文艺形式——山歌,传达平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反映市井小民的精神面貌、情感世界和价值追求。本研究还认为,冯梦龙“情教”观和他“崇真”的批评标准,蕴含着一定的民主和启蒙思想,对当代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赵国权[2](2017)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宋处于轴心后时代的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期,不仅深刻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也辐射到宋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女子的教育生活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依据社会角色理论,运用大史料观及多学科视角,从自然、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宋女子各类角色的教育生活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在一个趋向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业态下,女子的教育生活亦呈现出多元、向上、自觉、自主之态势,在中国社会生活及教育生活史上可谓独领风骚。如此,其研究既可提升及丰富两宋女子教育理论,又能还原逼近真实的两宋女子教育场景,从中发现教育生活传承的历史轨迹,打通教育史与生活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拓展女子教育史研究新领域。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及选题缘由,即女子在教育史学中的边缘化、从生活史角度对两宋女子教育再解读、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等。对两宋女子教育史料分为文本、非文本两类进行系统梳理,对前辈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分析,大致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从酝酿走向局部或断续关注、从局部或断续关注通向整体研究、从整体研究迈向纵深研究。第二部分“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以社会大变局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吐故纳新为前提,从文化变迁与下移、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社会生活开放与交融、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生成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背景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第三部分“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作为自然独立的个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要学会借助各种资源来满足衣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社会也会对其生存空间及行为予以规范,即通过性别规训、身体塑造以及成年礼等,使之合乎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她们也会通过自身及生活体验,来感悟生死及生命之重。第四部分“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一生要经过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等多次重要的家庭角色建构。为人女,要接受入则孝父母、出则友爱兄弟姐妹之教,使为“孝女”;为人妻,要接受柔顺、不妒、相夫、守节之教,使为“贤妻”;为人母,要接受如何胎教及教子女识字、读书、交友、择业、为官等,使为“良母”;为人媳,要接受孝公婆、和娣姒、睦邻里及经营家庭产业之教,使为“顺妇”。她们忍辱负重,以其大爱及智慧,极力维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五部分“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复杂又不固定,从社会对各种角色期待的共性上,分为五个方面加以解读,即在濡化中施与道德规训、在阅读中涵养知识、在做学中养成生存技艺、在与各层人士交往中丰富社会阅历、在信奉佛道中找寻寄托并超越自我。尤其她们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扮演着施教者的角色,以己所学及所能来回报家人和社会。第六部分“回馈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大变局中的文明理性开国与治国气象,使得女子教育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开放之态势,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教育在生活中漫步,以角色引领生活,旨在学会如何生活;伴随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女子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治家从“主内”到“主外”;“母教”在生活中被拓展、被深化,她们敢于担当、以教为乐、捐资助教、爱及家国之壮举,使教育生活得以精彩而完美建构;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便是才女辈出,在诗词、书画、制造、军事、商贸、竞技、说唱乃至科举等领域均有不让须眉者。“结语”部分是对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予以定位,主要论点为:一是以两宋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理性文明的开国气象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新业态,直接催生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开放、自主之态势,成为两宋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大场域,也构成两宋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相比较而言,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二是以中国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及,实乃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生活的黄金时代;三是以世界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同样会发现:轴心前时代的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教育文化没有出现中断而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也唯独中国两宋时期的女子教育生活在同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成为领跑者,因此它不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徐文翔[3](2014)在《明代文人与民歌》文中研究说明文人与民歌之结缘,有着悠久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异。概言之,中古及更早之前,文人与民歌结缘,基本上是走着“化俗为雅”、“俗为雅用”的路子,文人出于自己的艺术良心,从民歌中汲取营养,为雅文学的创作提供借鉴。而到了明代,尤其是中晚明,这种趋势已经开始产生变异,部分文人一反传统,开始对“雅”文学的审美风格进行“俗”的追求。从李梦阳、李开先到袁宏道、冯梦龙,他们与民歌之结缘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中古色调的群体自觉,达到了“从雅到俗”、“以俗为雅”的雅俗之间真正平等的互动。那么,这种变异为什么会发生在明代呢?明代文人与民歌之结缘,在这种雅俗互动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怎样的情形?存与民歌、文学、文化所发生的一系列关联中,作为主导的文人,所起的作用又是怎样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这一些系列问题进行一个总体的探究。鉴于以往明代民歌研究多偏重于以“民歌”为本位的角度,本文将视角转换到“文人”身上,从文人这一主导因素着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文人和民歌结缘状态的考察,研究文人的心态、观念、文学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在雅俗互动的背景下,这种结缘有着怎样的深层文化意蕴。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论证与描述相结合;具体论述中,注重文字与图表、数据相结合;涉及到一些弹性的概念,尽量采用描述性语言,或提出合理的推论,力求使论文更加客观、严密。全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组成。绪论在对当前明代民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明代民歌的再定义问题,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以“文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的转换。同时也论证了本文研究思路的可行性,介绍了其创新点和存在的一些不足。正文分五章。第一章对明代文人与民歌结缘之情形进行概述,以获得初步的了解。首先,概述明代之前文人与民歌结缘之传统,以探求文人与民歌之间、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所发生关系的作用规律,并明确文人和民歌在这一过程中所分别担任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对明代文人与民歌结缘之背景和方式进行全面的考察,从外部和内部对其结缘之性质进行研究,初步明确其在商品经济、文化政策和社会思潮影响下,与此前历代在本质上所不同的近世色调。同时,对与民歌结缘之文人进行考察,从其生活年代、主要活动地域、社会身份等方面,研究其个人与民歌结缘如何具体受到时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讨论明代文人对民歌的理论接受。不同的文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学观念亦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其理解自然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对同一民歌特质的接受上,不可避免会出现“各取所需”的情况。此外,从“人”的角度来将,不同的生活方式、气质秉性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民歌的“真”与“情”的理解。本节的主要任务,便是讨论明代文人对“真诗在民间”这一诗学命题中的“真”的不同阐释,以及对民歌之“情”从“泛情论”到“情爱论”的观念嬗变。鉴于冯梦龙首次赋予民歌以文体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非常超前的民歌观念,故将其单独论述。此外,本章也对反对民歌的声音(包括文学上的和道德上的)一并讨论。第三章主要讨论明代文人对民歌的创作接受。明代文人对民歌的创作接受,最直接、最集中的是他们大量的拟民歌创作,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文人在进行拟民歌创作时微妙的心态。与拟民歌创作相关的,是明代文人的竹枝词创作,本章选取了几位对民歌进行理论揄扬的文人,研究其竹枝词创作与民歌观念及民歌创作的联系。文人对民歌的创作接受,也影响到其诗歌、散曲的创作,这一作用,属于“雅文学世俗化”的一个方面。此外,创作接受还包括文人在写作白话小说时对民歌的使用。最后,则是明代文人对民歌热情的衰减。历来论者只重其“盛”,不重其“衰”,这无疑是研究环节上的一个缺失,本章末节即意在弥补这一缺失。第四章主要讨论明代文人对民歌传播所起的作用。首先,少数精英文人对某几类民歌的偏好,客观上扩大了此类民歌的影响。其次,冯梦龙编辑的《挂枝儿》和《山歌》,流传甚广,直至今日仍是我们了解明代民歌的重要文本;更可贵的是,他在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编辑原则和方法,对民歌的传播居功甚伟。第三,文人对民歌的传播所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实则在于广大与书坊主合作编选、刊刻各类民歌集的下层文人。民歌由单纯的传唱,到通过书坊而成为文木,是民歌传播史上意义重大的转变;而大量不知名的下层文人,无疑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力量。最后,文人与民歌之结缘也并非完全是单向的,在某些方面,民歌也有一定的主导性,譬如民歌传播中对文人形象——“山人”的选择和映射。第五章主要讨论明代文人与民歌之结缘所涉及到两性观念的一些问题。作为“性张力”的缓释者,文人如何通过民歌中的情歌来达到这一目的?民歌及其他色情文学中的“欲女”形象,是怎样与贞女、才女一起,共同构建起明代文人的女性观的?文人热衷于创作嘲妓类的拟民歌,其文化心理又是怎样的?木章即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结语是全文的总结,主要回顾了各章的重点内容,从宏观L对明代文人与民歌之结缘状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属性进行了概括,并对雅俗互动背景下文人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进行了评价。

刘英波[4](2013)在《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对于唐诗、宋词而言,人们对元代散曲的研究较少;与元代散曲比,人们对明代散曲的关注也少。不过,从散曲家的参与范围、万首(套)以上的存曲数量、相对多元的题材与风格、曲作承载的时代及地域文化信息等方面看,重视和研究明代散曲对文学史和文化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观明代散曲,明代中后期散曲取得的成就最大,时代性、地域性色彩鲜明,而研究成果较为稀见,故此本文选取“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为题予以研究。本文采取“以史为经、以地为纬”的结构模式,以数理统计、文献史料为支撑,以散曲文本为根基,以地域群体与个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历时考察明代中后期不同时段散曲坛和南、北方代表性曲家群的承变特点,共时分析同一时段南、北方代表性曲家群和个案曲家的生命形态和散曲创作特点,进而概括出南、北方散曲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出南、北方散曲的文学精神与一些规律性特点。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明代中后期散曲的研究现状,交代本选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本章概述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的直接性、间接性、复杂性,文学创作对地域文化的记载、传播与干预功能;界定“明代中后期”和“南、北方”时地的指称范围,指出南、北方散曲家失衡的籍地分布特点,阐释散曲家集中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与长江流域(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分布规律及原因,解读曲家动态分布(移居、游历、宦游)与散曲创作的关系,比较分析吴中、蜀中、关中、山左四地散曲家数量的流变特点等。第二章南方局部复兴——成化、弘治间散曲。本章简述了明初散曲的过渡性特点与明前期散曲的低迷状况,指出了明代初、前期南、北方散曲家的籍地分布特点;概括出成化、弘治间散曲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点,分析了影响南方局面复兴的内、外原因;重点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南方代表性曲家——南京陈铎、高邮王盘、吴中祝允明、唐寅等散曲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成化、弘治间北方散曲冷落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要之,成化、弘治间的散曲家主要集中于江南一带,延续了明代初期、前期散曲家集中南方的特点;此期南方散曲家个体特点突出,没形成社团组织;都会(市)及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对散曲的题材、风格影响明显;少量散曲家率先引领散曲在南方局部复兴的文学史意义值得肯定。第三章南、北竞胜——正德、嘉靖间散曲。本章阐述了正德、嘉靖间散曲的繁盛特点和南、北方散曲的竞胜局面;重点论述了南、北两地的吴中散曲、“杨门”散曲、关中散曲、山左散曲四个地域性曲家群。吴中散曲,通过分析吴中散曲家的地域分布、身份地位、曲家交流、创作特点等,概括出吴中曲家多而曲作少、题材突破小、影响有限等特点,并从成、弘间创作风气的延续、家人与朋友影响、尚俗之风与俗文学的兴起以及曲家境遇、文体特点、缺少大家带动、重视不够等方面解读了吴中曲家队伍壮大与成就不着的原因;杨门散曲,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曲家群,重点论析了杨门三曲家(杨廷和、杨慎、黄娥)散曲中不同的悲苦心态和雅中存异的曲风,描述了杨门散曲中对自然物貌的述录,并对杨门曲家的影响与地位做出了评介;关中散曲,主要分析关中曲家群的地域性、突现性、关联性、辐射性表征,阐释政治境遇、心理诉求、文体特点、复古情结等对关中散曲复兴的影响,对具有突破性特点的祝寿曲、咏史怀古曲的表现及其成因,关中文化与“雄豪”曲风形成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论述,还探讨了关中散曲对关中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承载等;山左散曲,分析山左散曲家的地域性、关联性特点与“章丘词会”成员的组成及活动特点,论述传统文化、自娱需求、演唱特点、时代氛围等对山左散曲兴盛的影响,解读地域文化与山左散曲中的用世色彩及“豪雅”曲风形成的关系,阐释冯惟敏散曲中的地理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史实、方言俗语等地域性特点。由以上分析得出,正、嘉间散曲家仕途折戟与北方散曲的兴盛关系密切,核心曲家的带动对南、北方散曲的兴盛影响较大(北方尤其明显);南、北方曲家身份以官宦居多,北方曲家群内部关系的密切程度强于南方,但整体组织松散、影响范围不大;受地域文化影响,北方散曲的题材、风格明显与南方曲坛存有差异;经济繁荣程度、地区文化氛围、曲家个体态度等也是影响南、北方散曲兴盛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南方继盛、北地转衰——隆庆、万历间散曲。本章分析了隆庆、万历间散曲对正德、嘉靖间散曲的承变性特点以及此期散曲的地域性特征;选取了此时仍处于繁盛状态的吴中散曲、山左散曲作为群体关注对象;结合南方散曲整体兴盛的实际,我们把曲家集中、成就突出的浙北散曲、南京散曲也纳入了群体考察的范围;并选取河朔曲家薛论道作为对北地散曲考察的代表性个案。吴中散曲,论述吴中曲家群在曲家、题材、体式、曲论等方面对正、嘉间的突破性表现,解析梁辰鱼、孙楼、杜子华等代表性曲家散曲创作的突出特点,探讨了绮艳、雅丽曲风笼罩下豪爽之风的表现及成因,并描述出代表性曲家梁辰鱼、茅溱散曲中的地域色彩等;浙北散曲,深刻剖析经济富足、文化积淀、民众审美、吴中带动等因素对散曲家积聚浙北的影响,探究曲家身份地位走低的缘由,分别对罢官、致仕曲家胡文焕、高濂、屠隆、陈与郊、冯敏効散曲创作的突出特点,隐逸曲家周履靖、王屋不同的曲风,以及王骥德言情曲的文化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南京散曲,分析正、嘉间南京散曲“表面冷落、实际兴盛”的特点,概括出隆、万间南京散曲家数量多、身份低、居地集中、受外来人士影响明显等特点,重点论述了南京散曲家的生活情趣——结社、宴集、狎妓、好游等与散曲创作之间的关系;山左散曲,与嘉靖间的山左散曲比,该期山左散曲家的地域分布与身份地位呈现出新的特点,分析了嘉靖以后山左散曲继盛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山左散曲在题材、曲风方面的承变性特点,对山左散曲中的景观、节俗、方言等地域色彩进行了解析;薛论道散曲,主要解析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燕赵文化、军旅生涯、儒家思想等与其“愤豪”、“壮豪”、“庄豪”等豪放曲风生成的关系。概之,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场域是造成隆、万间散曲南盛北衰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思潮、昆腔改革成功等对隆、万间南方散曲的繁盛影响巨大;文人群体的壮大与有限入仕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此期曲家身份走低的主要原因;散曲家之间的交流,南方多于北方;创作氛围、曲家经历、创作目的影响散曲题材选取与曲风形成;绮艳之风充斥整个散曲坛(南方为盛),豪放、清雅、嘲谑之风局部存在;南京的特殊位置与环境影响到当地散曲的兴盛状况等。第五章南方余盛、北方萧条——天启、崇祯间散曲。此期散曲呈现出整体趋衰和南、北方曲家数量差距较大的特点,这里分别选取具有“余盛”特点的吴中散曲和成就相对较大的山左曲家丁惟恕、孙峡峰作为南、北方考察对象。吴中散曲,重点分析世运、观念、目的、家风等与吴中具体曲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如相同命运、不同散曲——陈子龙、夏完淳散曲,冯梦龙散曲中的“情教论”,歌姬的知音宛瑜子,家风与吴江沈氏、叶氏散曲等;并对明代散曲殿军施绍莘的生命轨迹与其曲风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专节论述。山左散曲,主要从世风与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分析丁惟恕、孙峡峰两位布衣曲家叹世曲、言情曲、拟时曲曲、劝戒曲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指出二者散曲中的方言特色等。总体而言,天启、崇祯间南、北方散曲整体趋衰,群体性特征弱化,个体性特点突出;明末混乱的时局对散曲创作影响不大;曲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观念、喜好与家风等对散曲创作影响明显。第三部分结语。通过对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整体性、阶段性失衡。明代中后期散曲家和存曲数量整体呈现出南、北失衡的特点,而且不同时段南、北方曲家、曲作的数量也明显失衡。2.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散曲前期低谷、成弘间局部复兴、正嘉间南北竞胜、隆万间南盛北衰、天祯间整体趋衰,显示出明代散曲的兴衰起伏与时代脉搏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对世情、时事的直书,以及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也彰显出鲜明的时代色彩。3.散曲家的多元特点。南、北方散曲家之间松散而又紧密的关系与诗文领域流派林立的局面不同;北方多仕途失意曲家,南方多致仕、未仕曲家;嘉靖以后曲家的身份地位整体走低;南方女性曲家远多于北方。4.地域文化对散曲创作影响较大。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是造成南、北两地散曲的题材、曲风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南京、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南方散曲家聚集的渊薮。5.不同的文学精神。北方散曲的实用性、功利性、教化性色彩强于南方,南方散曲的尚情、尚趣、趋隐思想胜过北方。6.趋雅向俗之风。在南、北方散曲整体趋雅过程中各自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向俗之风,而“浅”、“俗、”“趣”是散曲得以传播的基石。7.文坛中的非主流地位。散曲在多数明代文人心目中的非主流地位与诗文的正统地位不同,这影响到了它的内容与风格。

展菲[5](2012)在《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冯梦龙其人其事及其文学成就,尤其是以"三言"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带给人们的全新视角,使他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入清后却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他的小说《情史》等甚至成为"禁书",对其他方面的着作也很少论及。直到在二十世纪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大潮中,对冯梦龙作品的阅读和出版又重新繁荣起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冯梦龙研究推陈出新,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三言"之后,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冯梦龙生平思想、作品、文艺理论的研究都经历了

张杰[6](2011)在《红颜长恨——看“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文中提出在"三言"中冯梦龙塑造了一系列的美好妓女形象,可以说是在封建社会的一次突破,但是,冯梦龙毕竟还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笔下,众多美好、善良的妓女形象最终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展菲[7](2011)在《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要研究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首先要对冯梦龙的经学思想作一梳理,明确冯梦龙经学思想的特点。由于经学发展时间之漫长,变化之复杂,加上冯梦龙生活的晚明时代,经济之发达,思想之空前活跃,因此对于冯梦龙经学思想的研究必须置于整个经学发展之中,置于晚明社会的背景之下,置于晚明思潮的影响之下,深入剖析冯梦龙经学思想的发展和特点;其次要关注情教观的溯源,总结在冯梦龙经学思想的影响下,“情”这一概念发展成为“情教”的必然性,结合冯梦龙的生平和所受晚明思潮的影响,分析经学影响下的情教观对冯梦龙的文学创作、社会生活、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意义,为冯梦龙作品和思想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赵海燕,邓子兴[8](2008)在《从“文人狎妓”看中国古代文人地位》文中提出历史上妓女一直是社会中的一面特殊景观,而文人狎妓又是这面景观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唐宋元明清文人们与妓女之间频繁交往的现象及文人对妓女的态度着手,探讨文人在历史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

郭敏[9](2008)在《浅析冯梦龙对杜十娘与辛瑶琴的角色把握》文中指出杜十娘与辛瑶琴是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的两个女性文学形象,作者对这两个形象的角色把握倾注着自已的文学思想,个性情怀,因此在审美向度、贞节悖向、理范情维等方面均表现出作者对这两个文学形象既相同又相异的适度把握。

卢寿荣[10](2003)在《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娱乐性为中心,探讨明末清初着名作家李渔戏曲小说的独特个性。李渔的作品之所以容易引起争议,跟其混淆雅俗的思想状况、托钵四方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写作方式本身,在中国传统意义的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另类。他是自觉地运用文人的艺术才能来为自己预设的观众读者服务的较早的专业作家,这就导致他的创作中存在一些跟其他作家不一样的特征。但是传统的文学观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李渔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特性,例如在分析李渔的思想特色时,研究者往往就李渔单篇作品的某个局部大加评论,或褒或贬,对其进行道德化的评价,却未能揭示出李渔创作的根本旨趣;而在论述李渔作品的艺术特征时,又热衷于从李渔的作品和其理论中寻找契合点,甚至运用李渔本人的文学理论来图解其作品,使用的分析方法乃至批评术语都有雷同之处,这就无法在更为广泛的理论背景下对李渔的作品作出确切评价。有鉴于此,本文以娱乐性作为研究李渔的出发点,并围绕此阐述李渔的创作心态及其作品在人物塑造、思想意识、叙事手段、语言修辞及整体风格等各方面的特色、成就和局限性,并将其放在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娱乐性传统中加以考察,就成为非常有必要的选择。此外,在具体论述中,本文力图克服传统文论将文学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的倾向,注重从文本出发阐释问题,并吸收西方文论中的有益成分,对李渔作品作出较有新意的探讨,对于李渔作品中与当代文学相通的部分,也作了比较式的分析,力图在整个文学史的构架上来讨论李渔作品的特征。论文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如李渔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和“笑剧”因素、李渔小说的叙事和修辞形态、李渔作品中的同性恋现象,李渔作品中自我意识和观众意识的融合等问题,有些是目前较少为研究者所重视的话题,有些是当前李渔研究的难点,由于论文的主题选择了以娱乐性为中心,就有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比较合乎实际的阐释。论文指出,李渔生活在一个变乱纷呈的年代,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李渔自觉地选择了一条迥异于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即靠自己的才艺混迹于上层贵族和普<WP=4>通百姓之间,过一种随遇而安、适时而变的生活。应该说,李渔的选择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人对于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体现出那个时代复杂的精神氛围。李渔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国正统的生活原则和封建伦理规范是一种逆反,而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也同样对传统的戏曲小说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革新。他所颂扬的欣悦地面对自然、摆脱束缚、享受人生的思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他对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喜剧因素的发扬,给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某些新鲜血液。因此,对李渔的思想心态及由此而导致的戏曲特征进行探讨,对于更加充分准确地展示明末清初思想及文学的发展图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李渔对于娱乐性的重视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问题,对于当代作家的创作和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李渔对于各种社会不平等事物的戏谑性抨击,他将雅俗混为一谈的举措,他对民风习俗的善意的调侃,给当时及后世的人们带来了阵阵笑声,也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独特的声音。

二、绝非一味的钟情——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考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非一味的钟情——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1)冯梦龙山歌集《挂枝儿》、《山歌》“情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挂枝儿》、《山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框架和创新点
第一章 《挂枝儿》、《山歌》概述
    第一节 关于冯梦龙山歌集
        一、民歌和山歌
        二、《挂枝儿》、《山歌》曲名及成书时间
        三、《挂枝儿》、《山歌》作品统计
    第二节 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市井众生相
        二、奇、妙、趣、雅的审美特征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二章 晚明社会与冯梦龙“情教”观
    第一节 晚明社会哲学思潮
        一、王阳明“致良知”
        二、李贽“童心”说
        三、袁宏道“独抒性灵”
    第二节 晚明社会民歌的盛行
        一、江南市镇发展
        二、明人生活与观念的变迁
        三、明代民歌的盛行
    第三节 冯梦龙“情教”观的思想基础
        一、冯梦龙“至情”与 明代“主情”思潮
        二、以“情”为本
        三、“情教”之“教”
第三章 冯梦龙山歌的“情教”思想
    第一节 冯梦龙山歌“情教”观
        一、肯定情欲的合理
        二、情感贵在“真”
        三、女性观念的突破
    第二节“情教”观四表现
        一、旌表“有情”
        二、谴责“无情”
        三、宽容“私情”
        四、包涵“孽情”
    第三节“情教”观的价值体现
        一、对下层民众的关怀
        二、对世风的揭露和批判
        三、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第四章 冯梦龙山歌“情教”观的意义
    一、立“情教”:引领晚明“情学”思潮
    二、“适俗”立场与民间价值观建构
    三、冯梦龙山歌“情教”观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
    一、文化变迁与下移:从重文到重女教
        (一) “重文”之策促成劝学兴教态势
        (二) 书籍印刷促使文化普及与下移
        (三) 学术论争促动社会对女教的特别关注
    二、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从意识觉醒到独自维权
        (一) 对婚姻的自主与自决
        (二) 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
        (三) 可独为一户之主
        (四) 用法律申诉维权
        (五) 社会对女子的救助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角色固化到重塑
        (一) 生活空间的开放与自我
        (二) 女子生活中的角色趋向多元
    四、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从忠君到生成爱国情怀
        (一) 交融中的文化包容与生活
        (二) 冲突中的女子爱国情怀
第二章 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一、性别之教:予以性别规训与认同
    二、饮食之教:形成习惯及自觉
    三、佩饰之教:传统与时尚交汇
    四、强身之教:从戏玩到竞技
    五、“成人”之教:“笄礼”与“乞巧”
    六、生死之悟:求生与释然
第三章 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一、为人女之教:立身处世做“孝女”
        (一) 入则孝父母
        (二) 出则友兄弟姊妹
        (三) 及笄婚姻第一课
    二、为人妻之教:柔顺事夫做“贤妻”
        (一) 妻以“柔顺”为美
        (二) 妻以“不妒”为德
        (三) 妻以“相夫”为功
        (四) 夫亡守节或可再嫁
    三、为人母之教:养育子女做“良母”
        (一) 孕育中的祈愿
        (二) 对新生命的呵护
        (三) 生活中的倾心教导
    四、为人媳之教:孝公婆勤理家使为“顺媳”
        (一) 事公婆如事父母
        (二) 谦顺于叔妹及娣姒
        (三) 以和、义睦族邻
        (四) 以法度、智慧经家理业
第四章 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一、道德规训:在濡化中成人
        (一) 社会意志的表达
        (二) 家庭中的熏陶
        (三) 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二、知识涵养:在阅读中沉淀
        (一) 走进阅读
        (二) 时时乃至终身阅读
        (三) 经史百科无不涉足
        (四) 让阅读改变自我
    三、生存技艺:在做学中养成
        (一) 桑蚕织紝之教
        (二) 诗词书画歌舞之教
        (三) 雇工及经营技能之教
    四、社会阅历:在交游中丰富
        (一) 士庶女子之交游
        (二) 风尘女子之交游
    五、宗教信仰:在修行中超越自我
        (一) 奉佛事佛之教
        (二) 崇道修道之教
第五章 回应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
    一、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书写女子教育的“本真”
        (一) 教育在生活中漫步
        (二) 以角色引领教育生活
        (三) 旨在学会生活
    二、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传承中的开放与时尚
        (一) 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
        (二) 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
        (三) 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
        (四) 治家从“主内”到“主外”
    三、“母教”在生活中拓展与深化:教育生活的完美建构
        (一) 敢于担当
        (二) 以教为乐
        (三) 捐资助教
        (四) 爱及家国
    四、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
        (一) 善诗词多成一家
        (二) 工书画有章有法
        (三) 懂技术造福闾里
        (四) 知军事保家卫国
        (五) 应科举惊动朝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明代文人与民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文人与民歌之结缘述论
    第一节 文人与民歌结缘之传统
        1.1.1 从《诗经·国风》之编订说起
        1.1.2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
        1.1.3 唐代文人与竹枝词
        1.1.4 总结
    第二节 明代文人与民歌结缘之背景和途径
        1.2.1 文人对民歌产生热情之背景
        1.2.2 文人接触民歌之途径
    第三节 明代文人与民歌结缘之方式
        1.3.1 对民歌进行理论揄扬之文人
        1.3.2 对民歌进行辑录、整理之文人
        1.3.3 于笔记、小说、戏曲中收录、引用民歌之文人
        1.3.4 对民歌进行拟作、改写之文人
    第四节 与民歌结缘之文人的分布特征
        1.4.1 生活年代
        1.4.2 主要活动地域
        1.4.3 文人之身份
第二章 明代文人对民歌的理论接受
    第一节 “真诗在民间”——明代文人对民歌之“真”的探索历程
        2.1.1 李东阳:“真情实意,暗合而偶中”
        2.1.2 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与“真诗果在民间”
        2.1.3 李开先:“真诗只在民间”
        2.1.4 袁宏道:“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
        2.1.5 总结
    第二节 从“泛情论”到“情爱论”——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之转向
        2.2.1 关于“泛情论”与“情爱论”
        2.2.2 对民歌之“情”的“泛情论”阐释
        2.2.3 由“泛情论”向“情爱论”之转变
        2.2.4 对民歌之“情”的“情爱论”阐释
        2.2.5 总结
    第三节 冯梦龙的民歌观念
        2.3.1 冯梦龙民歌观念形成之背景
        2.3.2 冯梦龙的民歌观念
    第四节 另一种声音:民歌的反对者
        2.4.1 文学层面:以宗宋派为主
        2.4.2 道德层面:正统士大夫
第三章 明代文人对民歌的创作接受
    第一节 文人的拟民歌创作
        3.1.1 文人拟民歌创作之概况
        3.1.2 文人拟民歌创作之心态
        3.1.3 文人拟民歌创作之特点
    第二节 文人的竹枝词创作
        3.2.1 明代文人竹枝词的性质
        3.2.2 与民歌结缘之明代文人的竹枝词创作
        3.2.3 总结
    第三节 白话小说中的民歌——以《金瓶梅词话》和“三言二拍”为例
        3.3.1 文本的选择——《金瓶梅词话》和“三言二拍”
        3.3.2 《金瓶梅词话》和“三言二拍”中的民歌
        3.3.3 民歌在小说文本中的作用
        3.3.4 由《金瓶梅词话》谈明代民歌的流行情况
    第四节 明中后期文学世俗化中的民歌因素
        3.4.1 诗歌世俗化中的民歌因素
        3.4.2 散曲世俗化中的民歌因素
    第五节 明代文人对民歌热情的衰减
        3.5.1 晚明文学视野下的空谷绝响
        3.5.2 外因: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回归
        3.5.3 内因:民歌的性质、角色和体制
第四章 明代文人与民歌传播
    第一节 文人与民歌之结缘方式与民歌传播
        4.1.1 李梦阳、何景明与《锁南枝》
        4.1.2 李开先与《市井艳词》
        4.1.3 冯梦龙与《挂枝儿》、《山歌》
        4.1.4 文人小群体间的品评与民歌传播
    第二节 文人、书坊与民歌传播
        4.3.1 现存文人编选、书坊刻印的民歌选集
        4.3.2 书坊刻印民歌选集的时间分布
        4.3.3 编选民歌选集之文人的地域分布
        4.3.4 刊刻民歌选集之书坊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冯梦龙的民歌编辑原则和方法
        4.2.1 冯梦龙民歌编辑的原则——“从俗谈”
        4.2.2 冯梦龙民歌编辑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山人:民歌传播与文人形象
        4.4.1 明代山人的世俗化
        4.4.2 明代山人形象的文学书写
        4.4.3 《山人歌》——山人形象与民歌传播
第五章 明代文人、民歌与两性观念
    第一节 “性张力”下的文人心态
        5.1.1 “性张力”的提出及其含义
        5.1.2 关于礼教和明代社会的再认识
        5.1.3 “性张力”作用下的文人心态
    第二节 贞女、才女和欲女——明代文人女性观的构建
        5.2.1 贞女书写:文人对于贞女传记的热衷
        5.2.2 才女品评:文人对于女性文集的编纂
        5.2.3 欲女窥视:文人对于异性情色的关注
    第三节 明代文人拟作嘲妓类民歌的文化分析
        5.3.1 文人嘲妓的文化溯源
        5.3.2 广大下层妓女的实际境遇
        5.3.3 明代文人拟作嘲妓类民歌的文化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明代中后期散曲的研究现状概述
    二、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本文研究的难点、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关系概说
        一、 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的直接性、间接性与复杂性
        二、 文学创作对地域文化的记载、传播与干预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一、 明代中后期与南、北方的指称范围
        二、 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三、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四、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动态分布特点
        五、 南、北四地散曲家数量的流变特点
第二章 南方局部复兴——成化、弘治间散曲
    第一节 明代初期、前期散曲的基本表征
        一、 过渡中的新变——明初散曲
        二、 低谷中的发展——明代前期散曲
        三、 明代初期、前期南、北方散曲家的籍地分布特点
    第二节 “南方文学”——成化、弘治间散曲的特点
        一、 成、弘间散曲的新变表现
        二、 “南方文学”——成、弘间散曲的地域性特点
        三、 散曲在南方局部兴起的原因
    第三节 南京都市文化与陈铎散曲
        一、 都市商业文化对散曲题材的直接影响——绘世曲
        二、 都市娱乐文化与陈铎的咏妓、谈艺、节序曲
        三、 南京文化中心的地位与文士交往曲
        四、 都市文化与陈铎散曲中的娱乐精神
    第四节 “江山之助”与王盘散曲的“清丽”之风
        一、 “工雅出奇”、“萧疏放逸”的清丽曲风
        二、 “江山之助”与“清丽”曲风的形成
    第五节 场域与曲风——吴中祝允明、唐寅“艳雅”曲风的表现及成因
        一、 “艳雅”曲风的基本表现
        二、 都会(苏州)繁荣对“艳”风形成的影响
        三、 自然、人文环境的熏染与“雅”风形成
    第六节 冷落——成化、弘治间的北方散曲
        一、 冷落中的不同色彩——北方散曲的基本表现
        二、 北方散曲冷落的主要原因概说
    小结
第三章 南、北竞胜——正德、嘉靖间散曲
    第一节 正、嘉间散曲的繁盛表现与散曲家的地域分布
        一、 正、嘉间散曲繁盛的基本表现
        二、 正、嘉间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二节 阵容强大,成就不着——正、嘉间的吴中散曲
        一、 正、嘉间吴中曲家群的主要特点
        二、 热闹与冷落的反差——正、嘉间吴中散曲的创作特点
        三、 创作氛围——吴中散曲家队伍壮大的主要原因
        四、 创作态度——曲家队伍庞大与成就不着的主要因由
    第三节 清音雅调与悲苦心曲——嘉靖间新都“杨门”散曲
        一、 典型的家庭式曲家群——“杨门”曲家的构成特点
        二、 不同境遇下的悲苦心态——“杨门”三家曲作的思想解读
        三、 “雅”风中的异调——“杨门”三家曲风的同与异
        四、 情感寄寓的地域物象——“杨门”散曲对地域文化的记述
        五、 有限的辐射与独有的地位——“杨门”曲家的影响与地位
    第四节 北曲复兴的“重臣”——正、嘉间的关中散曲
        一、 “关中”及关中散曲家的群体特点
        二、 正、嘉间关中散曲兴盛的主要因由
        三、 最具突破性的题材——祝寿曲的量增及其成因
        四、 特殊境遇、特殊地域与咏史怀古曲的凸显
        五、 关中文化与关中散曲“雄豪”曲风的生成
        六、 乡土情怀——关中散曲对地域文化的承载
    第五节 北方曲坛的主力军——嘉靖年间的山左散曲
        一、 山左散曲家的基本表现与“章丘词会”
        二、 嘉靖间山左散曲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 儒家情怀与山左散曲题材中的用世色彩
        四、 少有的真情,娱人的谑趣——祭悼曲与嘲谑曲
        五、 山左文化与山左散曲的“豪雅”之风
        六、 山左散曲对地域文化的承载——以冯惟敏的曲作为例
    小结
第四章 南方继盛、北方转衰——隆庆、万历间散曲
    第一节 隆、万间散曲的承变性、地域性表征
        一、 隆、万间散曲的承变性表征
        二、 南、北差距拉大——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二节 多方突破,成就可观——隆、万间的吴中散曲
        一、 隆、万间吴中散曲对正、嘉间的突破性表现
        二、 “闲者”的乐章——吴中散曲中的隐曲之情与娱悦之趣
        三、 绮艳、雅丽之风笼罩下的豪爽之气
        四、 吴中曲家的游历生活与曲作中的地域色彩
    第三节 政治边缘人的乐章——隆、万间的“浙北”散曲
        一、 散曲家集中“浙北”的地域观照
        二、 “浙北”曲家身份地位走低的原因解析
        三、 失意者的自我救赎——“浙北”罢官、致仕曲家散曲
        四、 不同姿态与不同曲风——隐者周履靖、王屋及其曲风
        五、 娱乐与真情——王骥德言情曲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隆、万间南京散曲家的生活情趣与散曲创作
        一、 表面“冷落”与实际兴盛——正、嘉间南京散曲概说
        二、 “仙都”乐曲的“印象”——隆、万间南京散曲的表征
        三、 南京散曲家的结社、宴集之趣与散曲创作
        四、 南京散曲家的狎妓之趣与散曲创作
        五、 南京散曲家的好游之趣与散曲中的地域色彩——以陈所闻的曲作为例
        六、 南京散曲家的谐谑之趣与嘲谑之曲
    第五节 继承中的新变——隆、万间的山左散曲
        一、 隆、万间山左散曲家地域分布与身份地位的新变
        二、 隆、万间山左散曲继盛的主要因由
        三、 隆、万间山左散曲题材与曲风的承变性特点
        四、 山左散曲对地域文化的述录
    第六节 河朔曲家薛论道“豪放”曲风生成的地域观照
        一、 人与自然的“对话”——薛论道豪放曲风生成的“原动力”
        二、 燕赵文化与薛论道叹世曲的“愤豪”之风
        三、 军旅生涯与薛论道边塞曲的“壮豪”之风
        四、 儒家思想与薛论道说理曲的“庄豪”之风
        五、 有意为之的结果——薛论道南曲中的北曲“豪风”
    小结
第五章 南方余盛、北方萧条——天启、崇祯间散曲
    第一节 世运·观念·目的·家风与吴中散曲
        一、 相同的命运与不同的散曲——陈子龙、夏完淳散曲
        二、 “情教论”的宣扬——冯梦龙散曲中的主色调
        三、 歌姬的知音——宛瑜子的咏姬曲
        四、 家风与散曲——吴江沈氏、叶氏家族中的散曲家
    第二节 科举·蜕变·隐闲·向俗——施绍莘的生命轨迹与其散曲曲风
        一、 走向隐闲之路——施绍莘由科举转向隐居的脱变原因
        二、 隐闲之心与施绍莘散曲的俊雅、洒脱之风
        三、 向俗、用世之心与施绍莘散曲的艳婉、繁闹、豪爽之风
    第三节 世风与地域影响下的北地曲坛——山左散曲
        一、 底层文人的用世之心——丁惟恕、孙峡峰的叹世曲
        二、 北地曲家笔下的婉艳之色——丁惟恕南曲中的言情曲
        三、 是传承,也是独创——丁惟恕的拟时曲曲
        四、 底层文人的儒家情怀——孙峡峰的劝勉曲
        五、 北地曲家的身份象征——丁惟恕、孙峡峰曲作中的方言词
    小结
结语
    一、 南、北方散曲的失衡性、时代性特点
    二、 南、北方散曲家构成特点的异同
    三、 地域文化与南、北方散曲的互动关系
    四、 趋雅向俗——南、北方散曲曲风的共同走向
    五、 南、北方散曲的文学精神与散曲的非主流地位
附录一:明代散曲家基本情况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二:明代各时段散曲家籍贯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三:明代各时段散曲题材类型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四:明代前期、成弘、正嘉、隆万、天祯间散曲家身份统计表
附录五:明代散曲家考补与曲作辑佚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冯梦龙生平研究
二“三言”研究
    1. 本事和版本研究
    2. 作品研究
三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

(6)红颜长恨——看“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 劝诫思想
(二) 贞洁的束缚
(三) 物的属性

(7)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第一章 冯梦龙习经学
    第一节 冯梦龙习经情况概述
    第二节 冯梦龙经学着作及其版本流传
第二章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
    第一节 晚明以前经学发展
    第二节 晚明思潮中的经学新变
    第三节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
第三章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与情教观
    第一节 晚明尊情思潮发展
    第二节 冯梦龙的"情"与"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李渔的心态和人格
    第一节 :人生抉择与权变意识
    第二节 :身份与人格的淆乱
    第三节 :自我主义和娱乐主义
第二章 :李渔戏曲中的女性意识和形象
    第一节 :改头换面的“佳人”
    第二节 :“贞女”的变异
    第三节 :“妒妇”的阴影
    第四节 :一个特殊文本:女同性恋
    第五节 :喧宾夺主的女性配角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渔戏曲的创作方法和文体风格
    第一节 :历史·人性·虚构
    第二节 :“笑剧”意识和游戏风格
第四章 :李渔小说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
    第一节 :阳奉阴违:在道德的名义下
    第二节 :果报观念与小说布局
第五章 :李渔小说中的叙事与修辞
    第一节 :叙述主体的凸现
    第二节 :视角转换和情节操纵
    第三节 :修辞形态研究
第六章 :李渔与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娱乐传统
    第一节 :文学与娱心
    第二节 :自娱和娱人
    第三节 :娱目和醒心
    第四节 :李渔作品的娱乐特性及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绝非一味的钟情——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考辨(论文参考文献)

  • [1]冯梦龙山歌集《挂枝儿》、《山歌》“情教”观研究[D]. 罗嫦. 苏州大学, 2017(04)
  • [2]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D]. 赵国权.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明代文人与民歌[D]. 徐文翔. 南开大学, 2014(04)
  • [4]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 刘英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1)
  • [5]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展菲.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00)
  • [6]红颜长恨——看“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J]. 张杰. 语文学刊, 2011(17)
  • [7]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D]. 展菲. 青岛大学, 2011(06)
  • [8]从“文人狎妓”看中国古代文人地位[J]. 赵海燕,邓子兴. 法制与社会, 2008(28)
  • [9]浅析冯梦龙对杜十娘与辛瑶琴的角色把握[J]. 郭敏.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10]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D]. 卢寿荣. 复旦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不盲目恋爱——冯梦龙对娼妓的态度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