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剑——读《正义必伸张》后的感想

正义之剑——读《正义必伸张》后的感想

一、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段慧芳[1](2017)在《“灌输理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以下简称“灌输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基本理论与价值导向。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充斥交融,大学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教育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政治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内在保障与动力。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虽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教育方法、内容、载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与缺陷,加之一些学者对“灌输理论”的错误认知,甚至受当代西方灌输批判理论的影响,使“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性及存在的必要性饱受垢病。本文首先介绍了“灌输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与时代内涵,论证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导向性及存在的必要性;接着剖析了“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阐明了“灌输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应成为我国高校长期坚持并巩固的指导理论;最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从灌输理念、方法、环境、主客体等方面对“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发挥提出了相应建议,赋予“灌输理论”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活力,希望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蒋红霞[2](2017)在《体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受缺乏“体育”概念共识、体育价值研究与体育功能研究边界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价值研究在为人们提供体育价值认识、判断、选择、评价等理论解释方面还有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实践的深层次转型也亟待体育价值研究在理论上作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因此,在确立体育的本体价值是育人价值、育体是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沿着“历时形态——现存困境——理论探析——重构反思”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将有可能作出新的理论性探索。体育价值形态是体育价值较为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价值预设的维度加以考察,把某种悬设的理想人格设定为体育的价值目标是已有体育价值形态的共同特征。其中,分别以德性、理性与心性为体育价值目标的古希腊体育、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们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体育价值的内容,开拓出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路径。我国体育价值的现存困境是,自进入现代体育历史进程以来,体育价值实践中的古与今、身与心、“我”与“他”等三对关系的共存与博弈,与体育价值认识中由“健康论”与“技能论”主导的争辩共同构成了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内容。这既是对已有体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思,也是对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的呼唤。进一步探析体育价值生成这一理论问题,将更有助于理解体育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与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复杂性。体育价值生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因素合力的过程,体育过程的简单要素与环境要素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体育来源的多样性与体育的制度化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与保障机制。究其根本,人的主体性是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论上构建主体性体育价值这一基本框架,其意蕴为人之主体是体育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人之主体性的根本在于使价值的创造回归主体。在实践中,把体育界定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是我国体育在经历了“以学校体育为主力”、“以竞技运动为统领”两个历史阶段,其内涵从身体教育被竞技运动遮蔽后的一次新的飞跃。当前,重塑体育价值认识、修改相关法律与制度,通过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两翼的阶段性策略来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新体育观”将是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梁瀚之[3](2014)在《基于政治过程理论的网络与群体性事件动员分析》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社会变革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滋生了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贫富等级的严重分化、基层政府控制力降低等原因激化了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诱发着群体性事件。在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一部分学者从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着手,讨论“事件”涉及的目标、人群和性质。也有一部分学者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切入,认为网络促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视角来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以政治过程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所收集案例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线上线下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分析其背后隐藏的社会矛盾,同时重点研究了网络对群体性事件议题及情感的动员方法,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网络为群体性事件的动员提供了机会,主要表现在扩大政治机会和加强组织内生强度两方面。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公共议题,利用网络信息扩散的快速性和隐匿性来扩散议题、引导舆论,扩大议题形成热点话题的机会。网络极大地降低了公民的参与成本,有助于构建集体认同感、促进情感动员。总而言之,网络改变了群体性事件动员的环境和形式,增强了参与者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力量。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了虚拟民族志、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三种方法来探讨网络在群体性事件动员中的作用。首先,笔者通过网络和文献搜集到大量信息,涵盖大型门户网站、社区网站、地方论坛、社交网络等网络平台提供的事件资料,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快报和《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其次,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笔者对代表性事件进行个案解析,具体研究了网络在群体性事件发展各阶段的作用。

童春花[4](2012)在《微博环境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围绕微博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展开。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具有使用门槛低、发布随意、传播快速、交互性强等特点,由于其在适应技术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公众自我表达等方面的显着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主要应用包括了公民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事政治、影响政府的活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样本,尝试运用网络民主、公民文化和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等理论,研究推导微博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可行性,并对其实现方式作分析探讨。本文着重对微博政治参与的主体、议题、类型作了研究。将主体分为以政府、官员用户为主的体制内的政治参与主体和以名人、意见领袖、草根用户为主的体制外的政治参与主体;将议题梳理为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围观、对公权力的监督、对社会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伸张、对社会公德和诚信的担忧和呐喊、对社会深层矛盾和国家政治命运的思考等;并借助“两会微博”、“宜黄拆迁”两个典型案例,印证总结了自上而下瀑布式的官方微博问政和自下而上大潮式的公民微博围观两种微博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同时,简要比较了中西方微博政治参与的方式及实践情况。本研究总结了微博政治参与的优缺利弊,对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作了思考。本文认为,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垄断和政治垄断,扩大了公共领域的空间,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微博的低门槛和互动性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成本,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公民意识觉醒和公共精神成长,培育了公民文化和市民社会;微博打破了传统行政部门关门施政的决策模式,增加了官民互动,改善了公共政策过程的信息渠道和议程设置,推动公共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进程;微博聚合形成了强势的公民力量并传导至现实生活,推动了网络民主的发展,实际上发挥了第四种“公权力”的作用。概括而言,微博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已成为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同时,微博也急剧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的政治生态。微博既推动政治发展,世界各国领袖纷纷触网,开展微博施政;也会引发巨大的政治风险,伊朗大选风波、“阿拉伯之春”、英国伦敦骚乱、美国华尔街占领运动等政治运动中均闪现微博的身影。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微博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营造和巩固各方接受,适合微博成长的实际空间和尺度,引导和培育理性、健康的微博政治参与。

杨霞[5](2011)在《《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汇报》是一张在上海出版的以高级知识分子为理想读者群的历史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因此,它的文艺副刊《笔会》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笔会》更显清新活泼、丰富多彩。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首先,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和《人民日报》副刊和《光明日报》副刊相比,《文汇报》副刊《笔会》最重要的特色是什么?作为报纸副刊的特点是什么?其次,当时《笔会》最有特色的文章属于什么体裁?杂文还是散文,或者其它类型的文章,为什么有这样的特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如果说《笔会》是知识分子的副刊,那么这里所谓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意思?一九四九年以后,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当下如何理解这种关系?若理解不好的话,这种关系是否会恶化,如“反右”运动;但也有可能改善甚至出现良性互动,如本文所写的“百花时代”。围绕上述几个问题,本文选取从一九五六年十月到一九五七年六月的《文汇报·笔会》作为研究对象。笔者以这九个月的《笔会》上发表的具体作品来分析知识分子在响应“双百”方针过程中的微妙变化,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到“反右”前这段时间内知识分子和人民共和国、媒介之间的微妙关系,尤其关注知识分子和《笔会》的关系。笔者认为知识分子和《笔会》产生关系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双百”方针下,随着国家对媒介控制的松动、对文学“规范”要求的松动,知识分子们对“规范”产生了多样性的理解,他们的自身独立性必然得到表现,所以这导致《笔会》出现丰富多彩的一面。但是,当政治风向发生变化之后,知识分子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觉察到和了解到这种变动,所以最后酿成历史的悲剧。本文的写作目的以求对上述问题做一点解释或者提供一种参考。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以及结语。绪论主要回答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笔会》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双百”方针下的《笔会》,包括《笔会》的诞生及曲折经历;“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及过程;在“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笔会》充分体现报纸副刊的特点;《笔会》的特色是观察高级知识分子景况的最好窗口;从《笔会》看知识分子并探讨知识分子的含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的关系,尤其是以《笔会》九个月的杂文创作、讨论的盛况来分析知识分子和国家、媒介之间微妙的变化关系。第三章则从政治的角度简单分析了被“植入”政治话语的《笔会》情况,简单梳理了在此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状况。从而,看出知识分子与党的文艺政策之间的紧张关系,即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与党的组织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最后,结语综述观点收束全文。

尚莹辉[6](2010)在《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彩是我国传统绘画的原发形态,开启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序幕,并在隋唐和宋代有辉煌的鼎盛时期,之后由于诸多原因,重彩在传统的主流文化圈中逐渐走入低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彩艺术在国内开始复兴,尤其近十来年实践领域的迅猛发展与整个时代的学术思想相关联,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与外延,改变了画坛几百年来水墨画独领风骚的格局,但目前学界对现代重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本文的研究是结合时代背景,对传统重彩艺术在新时期以来的复兴和发展状况进行初步梳理之后,着重对新时期重彩艺术进行分析探讨。因绘画所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物质化的视觉图像,笔者从一个实践创作者的角度和绘画本体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传统重彩为参照,通过对大量绘画作品的语言分析和论证,探讨现代重彩艺术在当代发展语言表现的审美取向、风格特点以及现代重彩艺术语言的文化品格、图式形态在当代转型的价值观念和学术意义。现代重彩的多元表现构成了迥异于传统面貌的现代语言形态。因其在当代发展变革的致力点是色彩和材料技法,笔者试图在理论上对新时期重彩艺术语言的建构——完善色彩体系和建构技法材料体系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对东西方色彩追求和表现发展至今的演变过程以及规律的探讨,提出现代重彩对色彩的完善,不是传统重彩表面形式上的一种延续,而是当代重彩画家在民族色彩文化以及时代审美上的创造,是画家对传统色彩认知和表现的时代变革;这种完善,也不是在色彩表现语言上步西方绘画的后尘,其审美内涵应该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发展中确立自己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的色彩语言和身份边界,从更为科学同时又符合艺术规律的角度来全面建设完善中国现代重彩画的色彩表现体系。在建构材料技法体系方面,需要重彩画家深入分析研究传统绘画遗产,挖掘传统画材与表现技法的特点,充分发挥智慧,广采博收,不断探索,从传统的“君子不器”走向注重材料制作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同时还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对立统一——即道与器的关系问题,做到重器而不轻道。另外现代重彩在当下的多元发展现状一方面促进了繁荣,但同时也模糊了重彩画的边界,造成了本体价值和品评标准的混乱和困惑。多元格局下现代重彩的本体价值和品评标准是什么?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曾经有过辉煌的重彩在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国文化品格健康发展?在本文的最后章节,笔者从工具材料、形式技法、文化审美三个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现代重彩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应把握好材质美、笔彩以及创新性和民族性等关系,其发展应该深深积淀于民族精神之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重展重彩的庙堂之气和正大之气。

蒙星宇[7](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提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钟蕊[8](2007)在《革命话语和“样板戏”中的“英雄”修辞幻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样板戏”这一课题,史学界、文艺学界、语言学界从各自的研究视野给予关注。然而当前“样板戏”研究仍存在缺憾与空白,即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之间互设壁垒,研究成果之间互相屏蔽。因此,打通学术之墙,整合研究资源,利用广义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对“样板戏”进行考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论文首先结合“语法—修辞”悖论观,分别从“样板戏”的修辞化命名、能愿动词的语法修辞化、关系复句的语法修辞化三个方面来剖析样板语言制造的革命幻象。接着,结合语料对“英雄”修辞幻象的生成与功能进行梳理:隐性英雄的语录式话语生成“绝对权威”的修辞幻象,并具有全面控制的功能;显性英雄的号召式话语生成“理想样板”的修辞幻象,并具有楷范功能、教谕功能和献身功能;准英雄的忏悔式话语生成“成长寓言”的修辞幻象,并具有迷误功能、证明功能和惩戒功能;亚英雄的倾诉式话语生成“价值认同”的修辞幻象,并具有协助功能、显恶功能和扬善功能;泛英雄的颂扬式话语生成“背景隐喻”的修辞幻象,并具有受恩功能和崇拜功能;反英雄的愚狂式话语生成“对立符码”的修辞幻象,并具有反衬功能。最后分析了幻象与现实的裂缝:从血肉亲情与阶级友情的权衡中体认“样板戏”的复调狂欢;从精神教父与物质之母的取舍中体认“样板戏”的反讽修辞,从日常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混响中体认“样板戏”的世俗言说。

温奉桥[9](2003)在《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文中研究说明将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视野中进行整体性地关照,破除长期以来在张恨水研究上的现代/传统、新/旧等思想、理论桎梏,真正进入张恨水的小说世界,发现、阐释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及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殊的“建构”意义,是这篇论文的追求和期待。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现代性意义阐释。这是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点和逻辑基础。“现代性”曾经主要是个解构性、反思性、批判性概念,但是如果把“现代性”由一个静态概念变成一个动态性概念,那么它就具有强大的“建构性”和阐释力。在这一章中,在梳理“现代性”的时间性、时代性、价值性三种历史含义的基础上,认为现代性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某种凝固的历史性“特质”,而是表现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内涵,也就是说,现代性应被视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价值取向。它“存在于创造主体和主体的目光之中”,在本质的意义上,现代性是生长于内在主体的历史意识和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感构成了现代性的最具历史活力的意义价值走向。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区别了社会现代性的“断裂性”特征和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某种非“断裂性”特征。 第二章,现代性的两种规范及张恨水的现代性选择。“现代性”在现代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主要表现为两种规范,呈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新”,主要体现为“西化”的现代性规范:一种是立足于民族传统的本土性现代性规范。在中国的现代性进程中,“五四”是个标志性事件,它是中国社会“现代性”诉求的总爆发。但是由于时代现代性期望值过高所造成的焦虑性心态,决定了“五四”现代性“方案”现代性诉求的单值性,这造成了五四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整体性反传统”的趋向。在文学上制造了现代/落后、新/旧等紧张关系,严重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形态。张恨水采取了与五四知识分子不同的现代性理路,探索着一条整合性的新的现代性理路。他的文化观、文学观都强调新旧兼容、中西互补,所以他的创作表现出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开放之路——现代通俗小说创作。与五四新文学家相比,张恨水较好地体现了通俗文学的现代性规范。 论文的第三章,张划小说的主m代性.与五四新作家们的创作相比,张恨水的现代通俗小说创作,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追求。他破除了意识形态的单一性,力求在更加整体性意义上,呈现中国社会一特别是都市社会的欲望、正义、价值主题。事实上,在一定意义上,张恨水相当完整地努力营构和表现了一个“过渡时代”的“中国的”图景,是一种本土性民间叙事。张恨水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平民意识,表现了市民社会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欲求。张恨水的通俗小说在“启蒙”性上,展示了新的思考,在他的通俗小说中,“启蒙性”和“民间性”得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了五四新文学在二者关系处理上表现出来的偏差,显示了一种平民化的启蒙新思路。 第四章,张恨水小说的文体现代性。张恨水的小说大多采用章回体的传统小说形式。与五四新文学作家彻底否定、抛弃这一艺术形式不同,张恨水立足于审美心理的本土化思路,对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具有现代意味的“改造”,使之既能够表观“现代”生活,又能够适应一般读者传统的审美心理期待。张恨水重塑了章回体小说新的现代性品质。一方面他对章回体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外部“形骸”汰除,另一方面又借鉴中西小说新的表现技法以丰富其表现能力,对传统的章回体“以全知视角连贯叙述一个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故事”的叙事模式进”7了整体性的“改造”。他从叙事视角的多元交错、叙事时仙的“碎化”、叙事视点的内化、叙事结构与叙事动力等方面,使章回体更“精致化”和“深谭化”,成为一种观代艺术形式。 第五章,“抗战小说”:现代性规范的转移。张恨水的“抗战小说”与他的通俗社会吉情小说不同。在这部分数量众多的小说中,蕴含着张恨水对某种现代性规范的调整和转移。如果说,他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地表现了一种通俗文学的现代性规范,那么他的“抗战小说”则主要体现了由这种通俗文学现代性规范向以五四作家为代表的现代性规范的转移。然而,就“抗战小说”的创作实绩与艺术价值而言,却并不能与他前期的社会言情小说相比。“抗战小说”并非是张恨水的成功之作,它代表着张恨水面对五四新文学规范时某种不得己的创作心态,它证月了被“收编”后的张恨水仓l]作上的转变。

张玉龙,姬小平[10](2000)在《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文中研究表明初读《中国纪检监察报》1999年8月22日《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深感震惊;再读该文,更为同行们的遭遇而感到困惑、愤慨;三读该文,则有一种邪恶被打击、腐败被铲除、冤情被昭雪的快慰,更有一种信念在升腾: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是正确的党;我们的事业是充满希...

二、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灌输理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灌输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科学意蕴
    2.1 “灌输理论”的形成过程
        2.1.1 “灌输理论”的思想萌芽过程
        2.1.2 “灌输理论”的体系初成过程
        2.1.3 “灌输理论”的丰富完善过程
    2.2 “灌输理论”的科学意蕴
        2.2.1 “灌输理论”的基本概念界定
        2.2.2 “灌输理论”的内容
        2.2.3 “灌输理论”的方法
        2.2.4 “灌输理论”的意图
        2.2.5 “灌输理论”的结果
3.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及意义
    3.1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需要坚持“灌输理论”
        3.1.2 大学生身心特点与思想状况需要坚持“灌输理论”
        3.1.3 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需要坚持“灌输理论”
        3.1.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坚持“灌输理论”
    3.2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3.2.1 “灌输理论”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3.2.2 “灌输理论”是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3.2.3 “灌输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助推器
4.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4.1.1 对“灌输理论”存在的认识误区
        4.1.2 各种负能量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4.2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4.2.1 灌输理念存在偏差
        4.2.2 灌输方法陈旧单一
        4.2.3 灌输环境多元复杂
        4.2.4 灌输客体的主体性发挥不够
        4.2.5 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5. “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分析
    5.1 树立全面正确的灌输理念
        5.1.1 正确认知“灌输理论”的科学意蕴
        5.1.2 以合理的教育价值作为理论灌输导向
        5.1.3 将“理性观念”渗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5.2 改进灌输方法
        5.2.1 “因事而化”灌输方法
        5.2.2 “因时而进”灌输内容
        5.2.3 “因势而新”灌输模式
    5.3 改善灌输环境
        5.3.1 加强高校校风、学风建设
        5.3.2 创建平等共享的教育机制
        5.3.3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灌输载体
    5.4 提高灌输客体的主体能动性
        5.4.1 实现灌输客体的价值认同
        5.4.2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4.3 发挥“他教”与“自教”相统一的教育模式
    5.5 提升灌输主体的综合发展素质
        5.5.1 提升灌输主体的政治信仰
        5.5.2 提升灌输主体的科研水平
        5.5.3 提升灌输主体的教学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2)体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理的角度
        1.1.2 历史的角度
        1.1.3 实践的角度
    1.2 概念界定
        1.2.1 体育
        1.2.2 体育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体育价值相关研究概述
        1.3.2 我国体育价值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问题、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方法
2 不同的体育价值形态
    2.1 以德性为价值取向的古希腊体育
        2.1.1 城邦:古希腊体育的政治社会基础
        2.1.2 公民:古希腊体育的培养目标
        2.1.3 德性:古希腊体育的价值取向
    2.2 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现代体育
        2.2.1 民主:西方现代体育的政治社会土壤
        2.2.2 科学:西方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3 理性:西方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2.3 以心性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古代体育
        2.3.1 仁礼: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社会基础
        2.3.2 天人: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之源
        2.3.3 心性: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3 我国的体育价值冲突
    3.1 我国体育价值的实践冲突
        3.1.1 古与今的价值冲突
        3.1.2 身与心的价值冲突
        3.1.3 “我”与“他”的价值冲突
    3.2 我国体育价值的认识冲突
        3.2.1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演变
        3.2.2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比照
4 体育价值的生成
    4.1 体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与要素
        4.1.1 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
        4.1.2 体育价值生成的要素
    4.2 体育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机制
        4.2.1 体育的多源性: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
        4.2.2 体育的制度化:体育价值生成的保障机制
5 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5.1 体育价值理路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5.1.1 体育价值的问题根源
        5.1.2 体育价值的目标向度
        5.1.3 体育价值的探寻路径
    5.2 我国体育价值重建理路探讨
        5.2.1 提出“新体育观”的可能
        5.2.2 “新体育观”的基本思路
6 结语
    6.1 反思与出路
    6.2 尾声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政治过程理论的网络与群体性事件动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
    2.1 概念解释
    2.2 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2.3 政治过程理论研究综述
3 在线上与线下之间:群体性事件产生原因及类型
    3.1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3.1.1 政府公信力降低
        3.1.2 权威行业和知识精英公信力下降
        3.1.3 现实利益冲突,权利表达通道不畅
    3.2 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3.2.1 线上蔓延至线下型
        3.2.2 线下蔓延至线上型
        3.2.3 仅存在于线上型
4 基于政治过程理论模型的网络与群体性事件动员
    4.1 网络与公共议题动员
        4.1.1 网络与公共议题选择
        4.1.2 网络与公共议题传播
        4.1.3 网络与公共议题舆论引导
    4.2 网络与群体性事件情感动员
        4.2.1 网络与集体认同感的构建
        4.2.2 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情感动员
    4.3 基于政治过程理论的分析小结
5 网络动员下群体性事件的意义及对策建议
    5.1 消极意义
    5.2 积极意义
    5.3 对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目录

(4)微博环境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微博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
    第二节 网络民主理论
    第三节 市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理论
    第四节 公共领域理论
第三章 微博简介
    第一节 微博的含义和发展
        一、 微博的含义
        二、 微博产生的背景
        三、 微博的发展
    第二节 微博的功能和特点
        一、 微博的主要功能
        二、 微博的特点
        三、 微博与传统媒体及其它互联网应用发展现状的比较
    第三节 微博的主要应用、微博政治参与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 微博兴起的原因分析
        二、 微博的主要应用
        三、 微博政治参与的产生原因
第四章 我国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微博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一、 体制内的政治参与主体
        二、 体制外的政治参与主体
    第二节 微博政治参与的议题分析
        一、 微博热点话题概述
        二、 微博政治参与的议题分类
    第三节 微博政治参与的类型
        一、 官方微博问政方式
        二、 公民微博围观方式
        三、 两种类型比较
    第四节 中西方微博政治参与方式的比较
        一、 微博与 Twitter 的使用数据比较
        二、 国内外微博政治参与情况
第五章 微博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与利弊分析
    第一节 微博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
        一、 自上而下的微博政治参与案例——微博“两会”
        二、 自下而上的微博政治参与案例——江西宜黄拆迁事件
    第二节 微博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正面影响
        一、 微博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
        二、 微博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
        三、 微博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
    第三节 微博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
        一、 微博政治参与的代表性问题
        二、 微博政治参与的非理性问题
        三、 微博政治参与的无序性问题
第六章 我国微博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一、 加紧网络立法建设
        二、 处理好微博实名制对微博发展的影响
        三、 规范发挥微博“第四权力”的作用
    第二节 促进改善政府管理
        一、 建立与网民交流互动的微博问政制度
        二、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三、 健全民意反馈制度
    第三节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一、 推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制定
        二、 开展宣传教育
        三、 提升公民基本素质
    第四节 加大基础建设力度
        一、 加强薄弱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二、 扩大网络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笔会》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双百”方针下的《笔会》
    第一节 《笔会》的"诞生"及曲折经历
    第二节 “双百”方针与知识分子
    第三节 《笔会》:彰显副刊特点
    第四节 从《笔会》看知识分子
第二章 知识分子、国家和媒介
    第一节 早期的思想批判
    第二节 光彩的一页:“百花时代”下的《文汇报》
    第三节 杂文:彰显《笔会》特色
第三章 被“植入”政治话语的《笔会》
    第一节 一九五七年的“春天”
    第二节 历史际遇中的“风云突变”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相关概念
第一章 重彩在新时期的复兴
    1.1 新时期前的重彩历史溯源
    1.2 重彩在新时期的复兴契机
    1.3 重彩在新时期的复兴历程
        1.3.1 材料的变革
        1.3.2 对日本画和西画的借鉴
        1.3.4 对传统的再挖掘
    1.4 新时期重彩发展境况
    小结
第二章 新时期重彩艺术语言表现的审美取向和创作风格
    2.1 以古求新的追求
        2.1.1 重意尚韵的意境之美
        2.1.2 抒写恣意的写意之美
        2.1.3 错彩镂金的装饰之美
    2.2 借洋润中的探索
        2.2.1 色彩观念的转变
        2.2.2 题材路径的拓展
        2.2.3 图式结构的创新
    2.3 锐意变革的实践
        2.3.1 创作观念的改变
        2.3.2 对线造型的解构
        2.3.3 凸显材质的意义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重彩艺术语言的多向建构
    3.1 完善色彩体系
        3.1.1 重新审视传统色彩
        3.1.2 借鉴西方绘画和日本画色彩
        3.1.3 随情赋彩的现代重彩色彩表现
    3.2 建构材料技法体系
        3.2.1 传统“君子不器”观念下的材料技法
        3.2.2 重新阐释道与器关系的现代材料制作和技法表现
        3.2.3 “气韵生动”与现代重彩材料技法表现
    3.3 对价值品评体系的初探
        3.3.1 工具材料层面
        3.3.2 形式技法层面
        3.3.3 文化审美层面
    小结
结语
附录一:本文参考文献
附录二:众说重彩——就现代重彩相关问题的访谈
附录三:新时期重彩年表
学术成果
致谢

(7)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8)革命话语和“样板戏”中的“英雄”修辞幻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样板戏”的研究意义及缘起
    第二节 “样板戏”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及主要术语
第二章 “英雄”修辞幻象肇始:“语法—修辞”悖论
    第一节 修辞化命名:“样板”名实论
    第二节 能愿动词的语法修辞化
    第三节 关系复句的修辞化语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英雄”修辞幻象的生成与功能(上)
    第一节 语录式话语:隐性英雄之绝对权威
    第二节 代言式话语:显性英雄之理想样板
    第三节 忏悔式话语:准英雄之成长寓言
第四章 “英雄”修辞幻象之生成与功能(下)
    第一节 倾诉式话语:亚英雄之价值认证
    第二节 口号式话语:泛英雄之背景隐喻
    第三节 对举式话语:反英雄之斗争符码
第五章 幻象与现实的裂缝
    第一节 复调狂欢:血肉亲情与阶级友情的权衡
    第二节 反讽修辞:精神教父与物质之母的取舍
    第三节 世俗言说:日常话语与革命话语的混响
结语
附录 1 “样板戏”大事年表
附录 2 “样板戏”研究成果目录索引(1980-2006)
附录 3 正文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现代性意义阐释
    一、 “现代性”涵义的三个维度
    二、 现代性的主体意识
    三、 现代性的审美表现
第二章 张恨水的现代性诉求
    一、 “五四”:“现代性”的单值性认同
    二、 通俗文学:“另类”现代性规范
    三、 张恨水:“整合”的现代性理路
第三章 张恨水小说的主题现代性
    一、 民间叙事
    二、 现代市民主题表现形态
    三、 平民意识与启蒙视角下移
第四章 张恨水小说的文体现代性
    一、 章回小说的现代性追求
    二、 文体现代性重塑之一
    三、 文体现代性重塑之二
第五章 “抗战-国难小说”:现代性规范的转移
    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
    二、 两种“现代性”夹缝中生存
    三、 被“收编”的现代性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灌输理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 段慧芳.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2]体育价值研究[D]. 蒋红霞. 浙江大学, 2017(09)
  • [3]基于政治过程理论的网络与群体性事件动员分析[D]. 梁瀚之.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3)
  • [4]微博环境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 童春花.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 [5]《文汇报·笔会》(1956.10-1957.6)研究[D]. 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6]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 尚莹辉. 天津大学, 2010(07)
  • [7]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 [8]革命话语和“样板戏”中的“英雄”修辞幻象[D]. 钟蕊.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9]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 温奉桥. 山东师范大学, 2003(03)
  • [10]正义之剑——读《正义一定要伸张》一文有感[J]. 张玉龙,姬小平. 党风通讯, 2000(01)

标签:;  ;  ;  ;  ;  

正义之剑——读《正义必伸张》后的感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