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海槽南缘上穿构造区动态分析

南沙海槽南缘上穿构造区动态分析

一、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关成尧,漆家福,张厚和,廖宗宝,陈玮常[1](2022)在《南沙海域盆地群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据南沙海域实际地震测线资料,相关证据显示早中新世(T60-T40之间)南沙腹地多盆地发生挤压反转构造,南沙西南部多见挤压褶皱。南沙海域及周边地区在早中新世开始发生全区的挤压隆升和剥蚀,经过局部剥蚀量和构造抬升量定量估算,认为隆升核心区域的九章盆地由于挤压隆升导致的地层剥蚀量大于3 500 m。"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形成一个以郑和隆起为核心的"碟形"剥蚀区,活动时间与西南次海盆的扩张时间一致,西南次海盆的扩张可能是造成隆升幕的重要原因。由于隆升剥蚀前存在深埋,南沙腹地(九章盆地为代表)和南沙北缘(中业、永登盆地为代表)的"浅、薄、小"盆地群的价值不容忽视。

张功成,贾庆军,王万银,王璞珺,赵庆乐,孙晓猛,谢晓军,赵钊,唐武[2](2018)在《南海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重磁资料在南海及其邻区识别出17条深大断裂和10个重磁异常区.据此并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在南海及其邻区划分出7个地质结构不同的构造单元.早白垩世南海地区曾形成过统一的基底,新生代时统一的南海基底发生肢解,这一个肢解过程经历了两个在时空上接踵发生、交叠作用的构造事件.第一个构造事件为巽他地块与华夏古陆之间古南海的萎缩、闭合和地块碰撞;第二个构造事件为南沙地块裂离华夏古陆并向巽他地块增生,且伴随新南海的持续扩张,直至中中新世.区域构造演化控制了南海沉积盆地呈"北三南三、东西两竖"格局分布,进而控制了油气富集区的分布.

唐武,赵志刚,张功成,谢晓军,刘世翔,王一博,宋双,王龙,孙瑞,郭佳[3](2018)在《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揭示活动陆缘深水褶皱冲断带的特征及成因,本文利用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阐述了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并结合盆地演化动力学特点,探讨其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对深水区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具有"垂向分期、平面分段"的特点,垂向上,以中中新统底界面为界可划分为下部(始新世-早中新世)和上部(中中新世-现今)两套逆冲褶皱冲断体系,其中下部逆冲褶皱冲断带的形成与古南海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上部逆冲褶皱冲断带是中中新世以来三角洲前缘重力滑动与苏禄海扩张造成的区域挤压应力远程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苏禄海扩张造成的远程挤压效应主控平面上南北段褶皱冲断带变形的差异性,导致北段褶皱变形强度大于南段,具有背斜褶皱数量多、褶皱间距离短、逆冲断层倾角陡的特点,南段反之;且晚上新世以来北段深水区地层缩短量大于陆架区伸展量,两者之差为26km,而南段两者相当,仅受三角洲前缘重力滑动影响.整个褶皱冲断带发育断弯、断展、断滑褶皱等3种断层相关褶皱以及叠瓦扇和冲起构造2种逆冲构造组合,是多期NW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以前展式向盆地扩展.此外,由于中中新世以来逆冲断层的持续活动,研究区深水褶皱冲断带发育众多构造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且南段优于北段,靠近陆坡的近端优于远端,可作为勘探部署重点.

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王鹏程,李三忠,曹现志,周在征,胡梦颖,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刘鑫,于胜尧[4](2017)在《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文中指出东亚长期处于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大汇聚构造背景之下。印支运动后,东亚东缘形成了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随着晚三叠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启动,东亚东缘的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与俯冲相关的蛇绿岩、I型花岗岩。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古太平洋俯冲带持续向西迁移,板块俯冲产生的挤压应力影响到了东亚内部,发生广泛构造变形,构造体制从受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逐渐向受NE向的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转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5 Ma),古太平洋板块继续西进,东亚被挤压-走滑的应力场控制,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和华北东部高原最终形成,发育少量的埃达克岩。早白垩世晚期(13590 Ma),古太平洋俯冲带向东后撤,东亚陆缘由挤压-走滑应力场转变为拉张-走滑应力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被破坏,华北东部高原开始垮塌,伴随大量的埃达克岩、变质核杂岩的出现。在晚白垩世,随着俯冲带的后撤,东亚内部伸展作用减弱。新生代东亚发生了巨型的地形倒转,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最终导致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隆升,相反,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和海区的盆地群形成;构造-盆地-岩浆带体现出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盆地群起始时代主要在古近纪,形成了新生代西高东低的台阶式地貌格局。在新近纪盆地群由断陷转为快速拗陷,同时东亚内部的伸展构造主要受青藏高原隆起制约。

张健,董淼,吴时国,高玲举[5](2017)在《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是我国南海南缘陆架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海槽之下陆壳减薄的原因、前陆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机制是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地震、重磁、地热观测资料,依据地震沉积地层分析、重磁反演分析、地幔流应力场分析、热-流变学分析方法,文中计算了南沙海区地壳结构特征、南沙海槽逆冲推覆热-流变学结构。结果表明:南沙海区Moho面深度在1826km,其中海槽区Moho面最浅,由海槽中心向东南至陆坡,Moho面由20km快速下降到26km深度,说明南沙海区陆壳结构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南沙海区地壳累积流变强度FC与岩石圈累积流变强度FL之比小于80%,显示为一个整体陆壳地块,岛礁区大部分地段地壳热流QC与海底热流Q0之比大于60%,为"热壳冷幔"型热结构,而海槽区情况正相反,QC/Q0小于40%,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南沙海槽Moho面温度在300700℃,地壳整体温度较低,地温梯度在垂向上高、低相间成层分布,地壳浅层地温梯度在1530℃/km,深层地温梯度大于45℃/km。南沙海槽南北两侧应力分布特征不同,北侧挤压,南侧伸展。北侧挤压区,地层挤压收缩量由深向浅减小,南侧伸展区,地层伸展量由深向浅增大,类似手风琴风箱结构。北侧黏滞系数高、流变强度大,南侧黏滞系数低、流变强度小。南侧的黏滞系数、流变强度大约比北侧低23个数量级,因此南沙海槽南侧比北侧更容易发生构造变形。由计算结果推测,南沙Moho面起伏或陆壳减薄与"地壳重力均衡作用"和"地幔热隆升作用"有关,海槽东南缘逆冲推覆体构造变形机制主要是"地壳缩短"作用,其次是"重力滑脱"作用。文中没有涉及南沙陆块不同地质时期Moho面、"地壳均衡"、"地幔热隆升"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南沙海槽基底变形中"弹性挠曲"和"逆冲推覆"之间的关系。

韩冰,朱本铎,万玲,张伙带,吕文超[6](2015)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学机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学特征差异该构造系统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南段和北段,垂向上分为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和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受控于动力学机制,北段褶皱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段,体现在相邻逆冲褶皱排列间距明显小于南段。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古南海俯冲消亡于婆罗洲之下的地壳缩短作用,而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中中新世以来三角洲推进的重力滑脱作用与苏禄海盆扩张的地壳缩短作用的叠加结果。

赵长煜[7](2012)在《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是西太平洋重要的边缘海,面积约为350万km2,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印度板块的交汇处,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东亚边缘大规模的地块拼合、构造挤压、伸展-走滑改造和特提斯的关闭,以及新生代华南大陆岩石圈拉张破裂、海盆扩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俯冲、碰撞等构造活动,形成了南海地区丰富的地质现象。因此,南海被认为是研究大陆边缘形成演化以及动力学的天然场所。本文基于朱夏院士提出的TSM盆地模拟思想和刘光鼎院士提出的中国油气的“三海战略”,依托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中石化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中国陆域海相沉积盆地热体制与油气资源潜力》和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十一五”子课题《南海北部深水区热演化及其对烃源岩生烃的控制》,进行了西南次海盆的地震解释,以及南海南、北大陆边缘主要沉积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模拟。NH973-1测线的地震资料解释揭示了西南次海盆洋壳基底的差异,其可能与海底扩张速率和岩浆活动的阶段性过程有关,而南缘陆坡坡脚的巨厚的堆积体可能是新生代沉积的重力滑塌堆积的结果,但不排除残存有中生代地层的可能。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模拟,揭示了该区域的沉降期次和加热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作用的差异造成了南海北部边缘沿走向变化的构造、热演化过程。琼东南盆地第二期加热事件与南海运动和海底扩张相对应,琼东南西部和珠江口盆地的加热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并且琼东南盆地晚期上新世的热事件,自西向东的加热事件逐渐变弱,至珠江口盆地消失。南海南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的构造-热模拟,揭示了南部边缘热状态的区域展布特征,即自SW向NE逐渐变冷,且深水区热流明显高于浅水区。南部边缘受南海扩张后的挤压碰撞-走滑改造作用明显,而北部边缘晚期的构造活动更具有区域的独特性。

王静[8](2012)在《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南海处于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板块的汇聚中心,构造位置特殊,被认为是研究构造演化的理想“天然实验室”。通过对南海构造的研究,可以丰富边缘海动力学理论,预测板块运动,为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南海海域的资源提供基础理论指导。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根据南海及其邻近区域的GPS数据、相关运动模型及有限元模拟来研究南海现今的构造运动,进而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GPS数据的大地测量结果表明南海东部以扩张为主,近S-N方向的扩张速率为9.3mm/a;南海西部以压缩为主,NW-SE方向的扩张运动较弱。南海东部是从中央海盆中心向南、北两边的双向扩张,南海西部是从北边缘向南的单向扩张。2)考虑多种条件下南海的构造运动,运用有限元模拟得出以下结论:A)南海西部断裂所受应力薄弱处存在向南的扩张;B)吕宋群岛西部存在扩张作用;C)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联合运动导致华南块体的逆时针旋转、南海东北部的挤压和西部向南单向扩张;D)菲律宾断层走滑运动造成南海的扩张轴向北移动;E)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吕宋群岛的NW向运动,以及南海扩张轴的北移。3)作者认为南海的现今扩张是板块运动和地幔物质上涌综合作用的结果。南海的现今扩张运动是中新代以来南海扩张运动的继续,现今南海扩张速率的减小可能是南海地幔物质上涌减弱,导致南海海底的扩张速率减小,以及印度板块东部和缅甸块体对印支半岛NE方向的推挤作用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辉,许鹤华,吴世敏,刘海龄[9](2011)在《中中新世以来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演化模拟》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理解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基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过去数十年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和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深入分析盆地构造史、沉积特征等之后,建立了中中新世以来南沙海槽前陆盆地弹性岩石圈板挠曲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模拟盆地演化。通过模拟重建了盆地沉积沉降、构造活动、挠曲变形动态演化过程,预测了不同演化阶段盆地的几何形态、重力异常、沉积厚度等结果。模拟实验预测的0Ma阶段重力异常和盆地地形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同时模拟结果显示南沙海槽前陆盆地由构造沉积负载造成的最大盆地挠曲仅约2 300m,结合地质资料表明区域地壳在前陆盆地形成之前已经挠曲,且盆地挠曲可能受深部岩石圈负载作用。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夏戡原[10](2011)在《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分析南海共轭大陆边缘的地壳结构,在收集南海地区多次海底地震仪探测、海陆地震联测以及重、磁探测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南海北部陆缘3条由东向西横贯海陆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并以中地壳低速层和下地壳高速体的分布特征为基础,推测滨海断裂带可能为华南正常陆壳与南海减薄陆壳的分界断裂;以地壳减薄程度和下地壳高速层的尖灭为标志,圈定了洋陆壳转换带,发现南海北部陆缘从东到西地壳拉张减薄的程度和模式具有较大差异性.然后以南沙地块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数据为基础,揭示了礼乐滩洋陆壳转换带表现为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变化的陡峭梯度带,莫霍面深度从礼乐滩的~24km急剧抬升至洋盆区的~11km;礼乐滩以西的洋陆壳转换带从东到西逐渐变得平缓;南沙海槽两侧的水深和重力异常具有对称性,为"U"形结构;并将水深、莫霍面和重力急剧变化的梯度带拟定为南沙地块洋陆壳转换带的分界标志.最后构建了穿越南海共轭陆缘的地壳结构剖面,并将其划分为减薄陆壳、洋陆壳转换带、洋壳及拉张裂谷等类型.

二、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沙海域盆地群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沙海域区域地质概况
2 早中新世挤压抬升及证据
    2.1 前人对南沙及邻区抬升及反转构造的研究
    2.2 早中新世北康盆地压性反转构造
    2.3 早中新世永暑南盆地压性构造
    2.4 多见挤压褶皱现象
3 构造抬升量定量计算
4 南沙海域盆地群地层及事件序列
5“挤压隆升幕”的大地构造及石油地质意义
    5.1“挤压隆升幕”相关大地构造问题
        (1)南沙腹地非碰撞式隆升
        (2)丰富南沙海域盆地群的事件序列
        (3)西南次海盆扩张的构造后果
        (4)从“挤压隆升幕”到“火山侵入(伸展)幕”
        (5)“郑和隆起”需要给予大地构造的诠释
        (6)开始时间(23.8 Ma)本身的意义
    5.2“挤压隆升幕”的石油地质意义
6 结论

(2)南海构造格局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处理
2 基底地球物理特征
    2.1 南海断裂识别结果
    2.2 基底地球物理场分区特征
        2.2.1 自空异常的分布特征
        2.2.2 磁异常的分布特征
3 基底地质特征
    3.1 南海基底断裂系统
        3.1.1 北部陆内伸展断裂系
        3.1.2 西部走滑断裂系
        3.1.3 南部裂解—增生断裂系
        3.1.4 东部逆冲断裂系
        3.1.5 中央洋盆相关断裂系
    3.2 南海基底构造分区
        3.2.1 华夏古陆
        3.2.2 中央海盆
        3.2.3 南沙地块
        3.2.4 锡布增生系
        3.2.5 巽他地块
        3.2.6 印支地块
        3.2.7 菲律宾岛弧带
    3.3 南海基底岩性特征
4 南海构造演化阶段
    4.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南海地区统一基底的形成
    4.2 新生代构造演化-古南海的关闭与新南海的打开
        4.2.1 古南海的关闭
        4.2.2 新南海的打开与扩张
5 南海区域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5.1 区域构造对盆地带的控制
    5.2 区域构造对成烃地质条件的控制
    5.3 区域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
6 结论

(3)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深水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
    2.1 剖面特征
    2.2 平面特征
    2.3 逆冲断层相关构造样式
    2.4 成因机制
        2.4.1 构造特征差异性机制
        2.4.2 逆冲推覆动力学机制
3 深水褶皱冲断带油气成藏
4 结论

(4)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生代东亚大汇聚与地表系统演变
    1.1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挤压-逆冲体系与表层系统特征 (~160Ma)
    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挤压-伸展变形转换与地表系统演变 (160~135Ma)
    1.3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伸展变形与地表系统演化 (135~90Ma)
    1.4 晚白垩世陆缘-陆内变形转换与地表系统演化 (90~65Ma)
2 新生代东亚东、西两侧两大动力系统相互作用及其表层系统演变
    2.1 古近纪动力系统与地表系统演变 (65~23Ma)
    2.2 新近纪及以后动力系统与地表系统演变 (23Ma至今)
3 中新生代东亚大汇聚背景下的构造转换和地形倒转
    3.1 E—W向构造体制向NE向构造体制转换
    3.2 挤压-走滑和安第斯大陆边缘、华北东部高原的形成
    3.3 挤压-伸展应力场转换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破坏
    3.4 新生代东西地形倒转
4 结论

(5)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2计算方法
    2.1三维遗传有限单元重力异常并行反演
    2.2 壳-幔应力场计算
    2.3 热-流变结构计算
3 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1 南沙地块壳-幔结构与动力学演化
    3.2 南沙海槽热-流变学结构与构造变形模式
4 结论

(6)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几何学特征
    2.1 平面特征
    2.2 垂向特征
3 运动学特征
4 构造演化
5 结论

(7)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
        1.1.1 选题依据、项目依托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3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二章 构造热演化模拟方法
    2.1 构造演化模拟方法
    2.2 热演化模拟方法
        2.2.1 二维应变速率方法
        2.2.1.1 速度场的计算
        2.2.1.2 温度结构的计算
        2.2.1.3 岩石圈载荷的计算
        2.2.1.4 沉降量的计算
        2.3.1.5 二维应变速率的反演
        2.2.2 一维多期有限拉张应变速率法
第三章 南海北部边缘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构造热模拟
    3.1 南海北部边缘的区域地质背景
    3.2 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
        3.2.1 琼东南盆地的构造-热模拟
        3.2.1.1 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
        3.2.1.2 琼东南盆地基底热流特征
        3.2.2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热模拟
        3.2.2.1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
        3.2.2.2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热流史特征
第四章 西南次海盆地震解释和构造演化史
    4.1 西南次海盆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现状
    4.2 数据资料
    4.3 973-1 测线西南次海盆地震资料解释
        4.3.1 NH973-1 测线的主要沉积层序
        4.3.2 西南次海盆及其两侧边缘构造地震解释
        4.3.2.1 西南次海盆
        4.3.2.2 中央裂谷
        4.3.2.3 北部边缘
        4.3.2.4 南部边缘
    4.4 NH973-1 测线的速度结构
    4.5 西南次海盆的构造演化模拟
        4.5.1 北部边缘
        4.5.2 中部海盆
        4.5.3 南部边缘
    4.6 小结
第五章 南海南部边缘构造热演化历史
    5.1 南沙海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5.2 模拟的测线分布和参数
        5.2.1 时深关系
        5.2.2 古水深
        5.2.3 地质年代
        5.2.4 热模拟参数
    5.3 南海南部边缘的构造热演化模拟
        5.3.1 南海南部边缘的西部
        5.3.1.1 万安盆地
        5.3.1.2 曾母盆地
        5.3.1.3 湄公河盆地
        5.3.2 南海南部边缘的中部
        5.3.2.1 南海南部边缘中部测线的构造-热演化模拟
        5.3.2.2 南薇西盆地
        5.3.2.3 北康盆地
        5.3.3 南海南部边缘的东部
        5.3.3.1 L2 测线
        5.3.3.2 NH973-2 测线
    5.4 小结
        5.4.1 南海南部边缘的西部
        5.4.2 南海南部边缘的中部
        5.4.3 南海南部边缘的东部
        5.4.4 现今的大地热流
    5.5 南海南、北边缘构造热模拟对比
第六章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边缘海的研究意义
        1.1.2 研究南海海盆的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1.2.1 南海边缘构造演化研究
        1.2.2 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南海地质概况
    2.1 南海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2.1.1 南海地形地貌特征
        2.1.2 南海断裂构造
        2.1.3 南海地热流特征研究
    2.2 南海构造演化
    2.3 南海地幔对流应力场
第三章 大地测量学研究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
    3.1 Matlab 编程计算运动模型
        3.1.1 最小二乘法原理
        3.1.2 最小二乘法在 Matlab 中的应用
    3.2 南海运动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3.2.1 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
        3.2.2 地壳应力与应变分析
        3.2.3 南海运动模型应用
    3.3 数据分析应用
        3.3.1 GPS 数据收集
        3.3.2 数据分析
    3.4 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计算结果
        3.4.1 南海及周边地区速度场
        3.4.2 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
        3.4.3 小结
第四章 ABAQUS 有限单元法程序简介
    4.1 ABAQUS 软件简介
        4.1.1 ABAQUS 的基本模块
        4.1.2 ABAQUS 分析模型的基本组成
    4.2 有限元分析理论
        4.2.1 有限元基本概念
        4.2.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4.2.3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4.2.4 热应力分析有限元法
第五章 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平面应力模拟研究
    5.1 数值方法
        5.1.1 模型本构方程
        5.1.2 模型简单描述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南海西部断裂运动的影响
        5.2.2 南海西部断裂与东部吕宋群岛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5.2.3 南海东北部菲律宾海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
        5.2.4 南海东部菲律宾断层构造运动的影响
    5.3 模拟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热模拟研究
    6.1 模型简单描述
    6.2 模拟结果分析
        6.2.1 南海中央海盆热结构影响下的构造运动
        6.2.2 南海中央海盆热结构对西部断裂影响下的构造运动
        6.2.3 南海中央海盆热结构对吕宋群岛影响下的构造运动
    6.3 模拟结果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中新世以来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演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1.1 构造特征
    1.2 沉积特征
2 盆地形成演化模拟
    2.1 理论模型
    2.2 模型参数设置
    2.3 模型局限性
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10)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
    1.1 东部剖面
    1.2 中部剖面
    1.3 西部剖面
2 南海南部陆缘地壳结构
3 南海共轭陆缘地壳结构的类型特征探讨
4 讨论与结论

四、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沙海域盆地群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及其构造意义[J]. 关成尧,漆家福,张厚和,廖宗宝,陈玮常. 地质科学, 2022(01)
  • [2]南海构造格局及其演化[J]. 张功成,贾庆军,王万银,王璞珺,赵庆乐,孙晓猛,谢晓军,赵钊,唐武.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 [3]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唐武,赵志刚,张功成,谢晓军,刘世翔,王一博,宋双,王龙,孙瑞,郭佳.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 [4]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J]. 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王鹏程,李三忠,曹现志,周在征,胡梦颖,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刘鑫,于胜尧.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4)
  • [5]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J]. 张健,董淼,吴时国,高玲举. 地学前缘, 2017(03)
  • [6]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J]. 韩冰,朱本铎,万玲,张伙带,吕文超. 地质论评, 2015(05)
  • [7]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D]. 赵长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8]南海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与研究[D]. 王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0)
  • [9]中中新世以来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演化模拟[J]. 马辉,许鹤华,吴世敏,刘海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6)
  • [10]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J].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夏戡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05)

标签:;  ;  ;  ;  ;  

南沙海槽南缘上穿构造区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