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

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

一、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隆昌俊[1](2021)在《文本细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东升[2](2020)在《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文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金凤[3](2020)在《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着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阅读名着能够丰富学识,陶冶情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以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设有“名着导读”板块,却一直被附在教科书后面,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2016年投入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开始重视学生对名着的阅读,把“名着导读”板块附在教学单元之间,正式纳入教学层面。可实际情况却是,“名着导读”得到重视,但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名着导读”教学和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对话——交流”理论恰好可以为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提供具体指导。所以,本文从教学角度入手,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策略。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分别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论述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客观分析了关于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研究现状。最后归纳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进行概述。首先,从结构布局与选文系统这两个方面对“名着导读”这一板块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名着导读”教学具有两个特点:重视教师引导和学生阅读;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密切性。最后阐述“名着导读”教学的价值,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部分运用归纳分析法结合当前研究文献概括出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教学准备中:教师备课比较随意,学生预习态度较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环节欠佳,学生课上缺乏交流;练习提升中: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学生阅读习惯不好。然后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接受美学理论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对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以及“对话——交流”理论进行细致说明,然后详细论述接受美学核心观点与“名着导读”教学之间的契合度,接着又在此基础上得出接受美学指导“名着导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论。第四部分依据接受美学理论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提出教学策略,分别是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过程策略、练习提升策略。教学准备策略下,依据“期待视野”观点,从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把握名着这两个方面具体展开;教学过程策略下,依据“接受心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观点从教师导入名着、指导读书方法、展开生本对话、丰富文本意义这几个方面提供教学策略;练习提升策略下,依据“期待视野”观点,从制定名着阅读计划、注重多元化评价和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从而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改变教学评价单一的状况。最后,本文在附录部分设计了一篇关于“名着导读”之《西游记》的教学设计,以期对解决当前“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希望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改善“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扩大其阅读量,丰富其精神世界。

杨安文[4](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冯翊[5](2020)在《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文中指出在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中,读者主体性一直是姚斯、伊瑟尔在探究文学史、文学与作者关系、文学与读者关系、作者与读者关系等问题时的核心概念。读者主体性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建立与文本的互动关系的精神基础,是读者打破与重构期待视野的力量来源,是读者自觉实现文本价值的意识关键。读者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文本,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当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在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文化产业的活动中,常常被模糊,人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自主选择被支配,其精神世界陷入空洞、苍白。因此,从读者主体性出发,探究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的作用与体现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个体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发挥自己的读者主体性,也有利于唤醒和强化人们在文化体验中的主体意识。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是在众多理论思潮的孕育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和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姚斯受前者的影响较多,提出了期待视野理论。伊瑟尔受益于后者较多,提出了阅读理论。朱立元、费什等对读者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从现实的读者出发,在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中,受教者由于自身智力水平、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等的不同,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文化类电视节目教育中,以不同方式、带着不同侧重点呈现其读者主体性。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往往需要竭尽自己的全部精力才能完成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妙外译,其读者主体性相比一般读者,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更接近理想的读者。分析代表人物杨宪益、戴乃迭和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新性外译,有助于具体了解译者的读者主体性。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具有双重意义。通过读者主体性的实现,作为个体的读者能更深入的阅读文本,获得更完整的审美体验,也能更好地补充自身意识的主体力量;作为社会群体的读者能更加自觉地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会更加积极地传播自己深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利于加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读者主体意识的强势回归,可以规范当下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结合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研究读者主体性,是为了再次强调读者主体性在阅读中的作用,呼唤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主体意识的回归,从而让人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司文政[6](2018)在《《电影接近现实》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电影系高级讲师Victor Fan(范可乐)所着CINEMA APPROACHING REALITY:Locating Chinese Film Theory一书。笔者承担书中第三章的翻译工作,本章主要介绍了软性电影理论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对中国近代电影史的影响。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第二部分选择庞德的翻译思想为本次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次翻译实践文本属于文学评论性文本,而庞德翻译理论中的创造性阐释思想和细节翻译思想与本次翻译实践的习得十分契合;第三部分是翻译实践与案列分析;第四部分是翻译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受益匪浅。文学评论性文本与日常翻译文本有很大的不同,专业词汇和语言思想性要求都很高,翻译难度较大,选用合适的翻译理论和策略可以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同时,笔者也深刻意识到要做好翻译工作,源语和目的与语言能力都要过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译者,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党圣元[7](2017)在《选本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从古代文论读本编撰谈起》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文论教学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脉和中华文学经典精神的重要使命,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的文论名篇,为这门课程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了解传统诗文评如何转化为"文学批评史",以及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教学的历史和当下古代文论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古代文论研习,对于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均不无益处。

吴婉婷[8](2016)在《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嘉瑞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大家,集文学家、理论家和文史家于一身,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论文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其在文学史观和文学实践中的反映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学界对徐嘉瑞文学思想的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主体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三章,以及绪论和结语。导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徐嘉瑞其人及其学术活动概况,综论了徐嘉瑞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导论部分的重点在于对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平民文学”观进行梳理,尤其细致地梳理了徐嘉瑞的“平民文学”观,指出其概念内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第一章主要探讨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徐嘉瑞将“平民文学”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进行开拓和建设。具体来看,“平民文学”思想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关切民间、具有阶级性、注重真实和重在实用。第一,关切民间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核心,指其对待民间文学持尊重和学习的态度,充分认可民间文学审美价值和民间艺人的创造力。第二,具有阶级性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在形成之初便具有的特点,主要指根据文学创作主体和受众的阶级构成的不同,徐嘉瑞有区别地评价和研究。第三,注重真实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主要观点,一方面认为民间文学未过多受到儒家诗教思想束缚,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容和情感,另一方面提倡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民间,为平民大众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要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徐嘉瑞对具有真实性的文学作品均有较高评价。最后,重在实用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功能论,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平民文学”,不仅重视其审美价值,更重视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在对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具体内容探讨时,既分析了思想渊源,也分析了徐嘉瑞的具体主张和观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徐嘉瑞的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的主要内容。该章在讨论了徐嘉瑞文学史观的思想基础和“三线文学”观后,重点探讨的是“平民文学”对中国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在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中,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下:平民文学是推动正统文学发展的动力,平民文学自身的发展受到外域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影响,在其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正统文学发展,平民文学是正统文学发展的基石和养分。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进行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认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亦体现出“平民文学”思想。结语主要是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文学实践的功过、产生的影响和历史地位进行总结。

梁心怡[9](2016)在《韦恩·布斯:修辞视角下的文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韦恩·布斯是二十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之一。他最早将修辞研究引入小说理论,在小说叙事学研究领域对“隐含作者”、“反讽”、“共导”、“求同修辞”、“多元主义”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探讨,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修辞研究均影响深远。中国文论界对布斯的《小说修辞学》虽然引入较早,但之后便少有其他作品的译介,对于布斯理论的整体研究也较单薄。这同中国文论界直至今日也不够重视西方二十世纪修辞学转向和复兴有关,而布斯的文学理论研究正是在修辞的视角下进行的,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二十世纪修辞复兴潮流的历史产物。本文着重考察布斯文学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小说修辞研究,小说伦理研究和方法论多元主义。绪论部分介绍布斯的学术着作及其学术身份,重点考察布斯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考察布斯文学研究的理论背景及理论根源。布斯出生在摩门教信仰家庭,早期的他是一位虔诚的摩门教徒。受宗教影响,布斯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道德热情以及对伦理批评的敏锐思考。在芝加哥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同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R·S·克兰的师生关系对布斯影响深远。芝加哥学派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传统,强调模仿学说中作者的作用,因此亚氏思想在布斯的文学研究中亦时有体现。二十世纪重要的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在新修辞学研究方面对布斯影响较大,促使布斯从修辞的视角出发对小说理论和伦理批评的再思考。二十世纪西方修辞学转向既成就了布斯,布斯也以自己的学术成就为这场修辞学的复兴推波助澜。第二章主要考察奠定布斯学术地位的《小说修辞学》一书的特点与意义。此书将小说理论纳入修辞研究之中,是小说修辞理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布斯将小说视为一种修辞活动,作者使用一系列修辞技巧来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小说世界,带领读者进入一场“对话”之中并希望获得读者的认可。布斯对过分强调“展示”而摒弃“讲述”的现代主义小说感到不满,认为这种所谓的客观主义写作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会阻碍作者和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及获得可靠的共识。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很多后来被学界广泛采纳的概念,比如“隐含作者”、“可靠/不可靠叙述者”、“距离控制”等等。布斯始终坚信,作者有必要在这场与读者的修辞性对话中通过选择修辞技巧去控制表达的不稳定程度,从而传达相对稳定的道德立场与文本内涵。可见布斯的修辞观是与其伦理观紧密结合的,他的修辞研究始终贯穿着他对文学伦理问题的思考。第三章探讨布斯的文学伦理批评观。在《我们所交朋友——小说伦理学》一书中,布斯详尽阐释了自己对于“以书为友”这一隐喻的理解。他将作者和读者比喻为以书籍为纽带的朋友关系,从作者角度强调伦理判断的重要性,从读者角度强调文学作品伦理意义的实现需要文学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他不仅检讨了伦理批评陷入困境的原因,批判了狭隘教条式伦理批评的弊端,更试图重新定位并振兴以“认同”为目标,以“共导”为手段,以“多元主义”为方法论指导的后现代主义时代伦理批评。布斯对伦理批评的重视既体现了他的宗教情结,也显示出作为一名教师的布斯对文学的教育意义的高扬。第四章探讨布斯的多元主义思想。对多元主义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布斯的《批判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一书中。布斯始终认为,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解释一切的绝对、唯一的理论是徒劳无用的。因为任何方法都有益处和洞见,但同时也必定有存在盲点和局限,我们应该全方位地包容多元性,但同时不能失去对普遍价值的追求。布斯考察了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S.克兰,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和文学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的多元论思想,并在这些基础上加以融会贯通,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布斯的多元论是修辞化的元批评,又可称为求同修辞,不仅贯穿了他的学术研究,并且与他对通识教育的规划紧密联系。笔者认为,布斯对多元、对话、共导的探讨,呼应着二十世纪许多重量级的理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存在主义的“自由”观,解释学的“理解”观,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伦理批评复兴等等。这些文论思潮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强调着沟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视文学为连接人类心灵的自由之桥。布斯强调文学作品既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又能以奇妙的方式传达价值观,调整着人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

黄海霞[10](2016)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曹顺庆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力证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国内外的比较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变异学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学界还是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力图理清对变异学理论的总体认知,建构变异学理论体系。论文以变异学理论的历史纵向发展为主线。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困境和中外学者对文学中变异现象的研究开始,探究变异学理论提出的学科背景,阐明变异学理论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是阐释变异学理论的基本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和文学性。其次是从跨语言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和跨文明变异研究三大层面阐释变异学理论。再者是大胆尝试总结变异学理论的方法论。第三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跨文明理论、形象学、译介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与变异学理论的平行研究,在探究变异学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的同时,着重研究这些文论中对变异学理论具有启发意义的原理和方法论。第四章,是对变异学理论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研究。论文还有一条隐含的副线,即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横向共时性研究,主要在论文的第二、三章中。此外,论文也指出变异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以及笔者现阶段的研究见解,以进一步促进变异学理论健康茁壮地发展。

二、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3)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概述
    (一)“名着导读”板块概述
        1.“名着导读”结构布局分析
        2.“名着导读”选文系统分析
    (二)“名着导读”教学的特点
        1.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阅读
        2.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密切性
    (三)“名着导读”教学的价值
        1.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2.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备课比较随意,学生预习态度较差
        2.教师教学环节欠佳,学生课上缺乏交流
        3.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学生阅读习惯不好
    (二)“名着导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阅读兴趣较弱
        2.教师教学存在功利性,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3.传统教学评价影响深,学生学业比较繁重
三、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释读
        1.读者中心论
        2.期待视野
        3.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
        4.“对话—交流”理论
    (二)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教学的契合度
        1.“读者中心论”与学生的阅读主动权相契合
        2.学生的“期待视野”与“名着导读”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3.文学名着具有诸多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4.学生阅读名着就是学生与名着的“对话—交流”
    (三)接受美学指导“名着导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运用“读者中心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运用“期待视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运用“召唤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
四、接受美学指导下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准备策略
        1.依据期待视野,教师设计教学目标
        2.依据期待视野,学生预习把握名着
    (二)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过程策略
        1.依据接受心境,激情导入名着
        2.依据教材特点,指导读书方法
        3.依据期待视野,展开生本对话
        4.依据召唤结构,丰富文本意义
    (三)基于接受美学的练习提升策略
        1.制定名着阅读计划,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3.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期待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主体性理论概述
    第一节 读者主体性理论的学理渊源
        一、来自诠释学美学的影响
        二、来自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第二节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主体性理论
        一、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读者主体性的出现
        二、伊瑟尔的阅读理论:读者主体性的确立
        三、接受美学中读者主体性理论的局限
    第三节 读者理论的当代嬗变:读者主体性的扩展
        一、朱立元的潜在读者理论:读者主体性的社会性
        二、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读者主体性的历史性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中受教者的读者主体性
    第一节 古典诗词教育中理想的读者
    第二节 现实的读者——以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为例
        一、语言能力的学习:幼儿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三、审美经验的视听化:文化类电视节目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中译者的读者主体性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及其作为译者的读者主体性概述
        一、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简介
        二、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的读者主体性概观
    第二节 译者的读者主体性之精彩绽放——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许渊冲为例
        一、与文本的沟通:自觉理性与深度理解
        二、文本意义的生产:视野融合与创新阐释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接受中读者主体性的价值实现
    第一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的个体功能
        一、文本阅读的深入
        二、审美体验的完善
        三、主体意识的回归
    第二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的社会功能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三、规范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电影接近现实》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文本的来源
    1.2 原作简介
第二节 主要理论依据
    2.1 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选择
    2.2 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诉求
    2.3 本次翻译实践采用的理论简介
第三节 翻译实践过程及译例分析
    3.1 译前准备
    3.2 庞德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译例分析
        3.2.1 细节性翻译层面
        3.2.1.1 片段的描绘
        3.2.1.2 词语的描绘
        3.2.2 创造性阐释层面
        3.2.2.1 善意误读法
        3.2.2.2 重构法
        3.2.3 译文审校
第四节 翻译总结
    4.1 翻译过程小结
    4.2 翻译心得体会
    4.3 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原文及汉语译文

(7)选本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从古代文论读本编撰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8)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徐嘉瑞着述的整理
        (二)生平思想研究
        (三)文艺思想研究
        (四)文学创作研究
        (五)几点思考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内容
第一章 “平民文学”思想
    第一节 关切民间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关切民间”的思想主张
    第二节 注重阶级性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阶级区分”的思想主张
    第三节 强调真实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强调真实”的思想主张
    第四节 旨在实用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旨在实用”的思想主张
第二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史观
    第一节 文学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
        一、进化论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二、人道主义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第二节 “三线文学观”
        一、“三线文学观”的主要内容
        二、“三线文学观”的特点
    第三节 徐嘉瑞论“平民文学”对中国古代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徐嘉瑞研究佛教对“平民文学”发展的影响
        二、徐嘉瑞研究“平民文学”推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发展
第三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学创作和改编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一、徐嘉瑞的文学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二、徐嘉瑞的文学内容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第二节 “平民文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一、译文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二、翻译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三、翻译功能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第三节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中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一、徐嘉瑞前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活动
        二、徐嘉瑞后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工作
结语
附录 徐嘉瑞小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韦恩·布斯:修辞视角下的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布斯的学术着作
    二、布斯的学术身份
    三、布斯理论研究现状
    四、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第一章 布斯理论的学术背景及根源
    第一节 摩门教家庭背景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修辞思想及其传统对布斯的影响
    第四节 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布斯小说修辞理论
    第一节 小说修辞理论溯源
    第二节 作者与读者的修辞关系:交流与理解
    第三节 “隐含作者”——作者的“第二自我”
    第四节 修辞技巧与交流:不可靠叙述与反讽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斯的小说伦理学
    第一节 文学伦理批评的困境与转机
    第二节 重新定位伦理批评
    第三节 共导的救赎
    第四节 “以书为友”——关于伦理批评的隐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斯的多元主义
    第一节 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之辨
    第二节 布斯方法论的多元主义
    第三节 求同修辞学与通识教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10)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困境与“变异”话语
    第二节 变异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发展变迁
    第三节 变异学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一、“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
        二、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变异学
第二章 比较文学变异学原理体系
    第一节 变异学原理的理论基础:跨越性、异质性、文学性
        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跨越性和异质性可比性
        二、变异学研究的另一支点:文学性
    第二节 跨语际变异研究
        一、东西方语言的异质性与平等性
        二、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变异的必然性
        三、翻译上的变异学:译介学
    第三节 跨文化变异研究
        一、文学接受、文化过滤、文学误读
        二、文学文本研究:主题变异、文类变异等
        三、变异学研究下的形象学
    第四节 跨文明变异研究与文学的他国化
        一、跨文明研究
        二、文学的他国化
    第五节 变异学方法论探究
第三章 变异学理论渊源与方法论再探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滋养
    第二节 跨文明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国外的文明冲突论
        二、国内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第三节 法国学派形象研究、跨文化形象学与变异学形象研究
        一、比较文学形象研究的诞生与发展
        二、共性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多元共存
        三、变异学形象研究的困境与发展
    第四节 同质不同路的译介学与变异学文学翻译变异研究
    第五节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等与变异学理论的类比研究
        一、现象学、阐释学等理论突出的文学主客体关系
        二、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变异学文学误读理论
    第六节 变异学理论的不足与方法论再论
第四章 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及国内外学者对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第一节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国内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国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曹顺庆教授面对面
附录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目录中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本细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隆昌俊.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文本理论研究[D]. 范东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3]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金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5]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D]. 冯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6]《电影接近现实》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司文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2)
  • [7]选本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从古代文论读本编撰谈起[J]. 党圣元. 人文杂志, 2017(11)
  • [8]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D]. 吴婉婷. 云南大学, 2016(01)
  • [9]韦恩·布斯:修辞视角下的文学理论研究[D]. 梁心怡. 苏州大学, 2016(02)
  • [10]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D]. 黄海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创造性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